闽西客家文化
今闽西龙岩市人口基本由客家和闽南(又称福佬)两个族群组成。其中客家人口遍布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等五县全境,以及新罗区和漳平市的一些山区,占龙岩市总人口的80%以上。
所以,通行于闽西客家人中的闽西客家文化,在闽西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闽西客家文化生成与特质
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其创造者和传承者即闽西客家人的历史演进同步,同时又受闽西客家人生存空间制约,因此,认识闽西客家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它赖以成长的时空背景。
众所周知,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其根在中原,所以分布于今日中国南方各省以至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人口近亿、个性鲜明并举世瞩目的族群,主要因其特殊的历史命运和生存空间所决定。客家文化--包括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这种独特的时空背景息息相关。据客家学有关成果和客家谱谍表明:中古以前,客家先民的主要居住地大约为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一带,由于战乱和饥馑等原因,才从这片曾被称为中原的广大地域不断往南迁徙,直至形成今日客家的分布。
客家先民南迁虽在晋前就己开始,但那时毕竟人数不多,真正大规模迁出中原并朝特立的客家族群演进,则在晋朝之后,而且期间尽管零星迁徙者不计其数,但形成移民浪潮者约计有五次。第一次始于东晋,因受五胡乱华影响,中原大地群雄逐鹿,兵荒马乱,致使大批中原汉人纷纷南迁入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一带,有的进入江西由九江至鄱阳湖或溯赣江而至赣南闽赣交界。这批移民当时被称为"流人",他们中的一部后来成了客家人的祖先。
第二次肇于唐末,主要因黄巢为首的农民运动横扫了河南至华南一线以东地区,其中最惨烈者又是河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这些地区正好是客家先民第一次徙居之地。而战乱所及,唯有赣东南、闽西南和粤"比较堪称乐土",于是不少客家先民又从中原大地特别是第一次徙居地往闽粤赣边一带迁徙。
第三次起于宋高宗南渡,先因金人南下,不少中原遗民纷纷南渡而汇入客家先民行列,并推动一部分客家先民再往南移而进入粤东、粤北一带;而后元人入主,文天祥等在闽粤赣边勤王抗元,客家弟子云集响应,崖山兵败后不少流亡海外。
第四次自明末清初,一方面受清人南下及入主的影响,另一方面因客家内部人口膨胀,致使客家先民从原徙居之地特别是闽粤赣边分迁至粤中及其滨海地区,甚至还远播川桂湘台和东南亚等地,同时还有一些从闽西粤东倒迁回赣南旧地。
第五次从清同治年问起,由于广东西路发生了持续十二年的土客械斗,另外还因两广客家多参与太平天国运动,因此,受其影响,不少广东西路的客家分迁于广东南路和海南等地,而参与太平天国运动者在天京陷落后多逃匿边远山区甚至远走异国他乡。作为客家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客家文化生成和发展自然与五次客家移民浪潮密切相关。
概而言之,五次客家移民浪潮对闽西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前三次主要在于自身的生成,后两次主要在于向外传播。而更重要的是,客家先民根在中原,他们迁离中原之际,正值中原文化经历过汉唐盛世而达到高度成熟和灿烂辉煌阶段,而据谱谍记载,客家先民每次从中原南迁时,都有不少人从中原直抵闽西,其中第一次客家移民浪潮时,从中原直接流人闽西的就至少有卓、罗、郭、詹、邱、何诸姓,由此可见,闽西客家文化的根基和底蕴是中原文化。当然,由于自第二次客家移民浪潮起,流入闽西的客家先民不少曾徙居过长江中下游和赣东南等地,这就使闽西客家文化不可避免会受到居住于这些地域的民族和民系的文化的影响。然而,决定闽西客家文化生成的主要因素除了闽西客家的历史背景之外,还与闽西客家生存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联。与中国各地的客家居住地一样,闽西历史上是个典型且比较偏僻的山区。其境内山地起伏,丘陵相连,更有武夷山支脉,玳瑁山、彩眉岭山脉,博平岭山脉和松毛岭山脉等崇山峻岭纵横其间。在古代,闽西客家地区与外界沟通的途径,主要是一条纵贯南北而入粤东并最终流向南海的汀江。据考古发掘与史籍表明,闽西在客家先民未大量流入以前,是一片林荫深郁、瘴气弥漫、猛兽肆行的区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居于其中的人类只是少数刀耕火种的畲瑶土著。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中原北地战乱不断,甚至唐末黄巢起义军横扫中原至华南以东,闽西仍一?quot;世外桃园"般相对比较安宁,因而成为中原移民逃避战乱,重建家园直至形成客家民系的理想与现实场所。而客家先民在这种封闭的空间生存和发展,其文化的活动表现,除因顺应和改造新的环境而须吸纳土著文化之长外,更多的还是客观上促使了对中原文化传统的固守与承袭。
总之,闽西客家特有的源流发展及其生存空间,决定了其文化是一种以古中原汉族传统为本,但又融通了一些闽西客家先民南迁中沿途相处的民族和民系;特别是闽西境内古代畲瑶民族人文所长的文化。这种文化与各地客家特别是闽粤赣边客家文化大同小异。
二、闽西客家文化事象类举
闽西客家文化丰富多彩。它是客家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一个侧面体现,也是中华文化根深叶茂、博大精深的又一具体例证。限于篇幅,在此择其几个重要方面予以介述。
(一)闽西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闽西客家方言是客家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龙岩市,讲客话人口不下100万。他们分布在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等五个纯客家县,另外,新罗区和漳平市至少有分布于27个村庄约3万人讲客家话。闽西客家话的代表点是长汀城关话,但由于闽西境内地理复杂,因而各县通行的客家话彼此间语音上有些差异。同属汀江流域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四县间的语音虽有所区别,但基本上可听懂通话;连城却因分属汀江、闽江和九龙江流域,音调显得特别复杂,不少乡镇连村与村之间都难用方言通话。因此,闽西客家话尽管在音韵方面与以梅县话为代表点的客家方言一样,保持着大量古中原汉语的要素特色,但其自身还有一些区域性特点。这些特点,据长期研究闽西方言的原闽西大学校长郭启熹教授规纳有六个方面:
一是多数地区舌尖音分为舌叶音[t][t''''][∫]和舌尖前音[ts][ts''''][s]两套;一般古章组、知组字读舌叶音,少数知章组字读[k]组字组。二是古合口晓母字一般读为[f];古合口匣母字、古合口影母字、古合口喻母字都多读为[v]。三是除靠近粤东的少数地区如下洋话和武平话外,一般只具后鼻音尾韵母[η],没有前鼻音尾韵母[n]。四是古江通两摄均合流读为[oη]。五是古人声韵尾[p][t][k]大多地区合并为紧喉[ι],仅靠近粤东少数地区还保留[t][k]辅音韵尾。六是多数地方上声不分阴阳,阳去多归上声,因而只有五个或六个音调。
至于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闽西客家方言则与梅县话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二)闽西客家文学。
闽西客家文学包括文人文学和民间文学。尽管闽西地理偏僻,汉化较迟,但其文人创作仍取得一定成就,产生了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和诗人。据中国社科院出版的《客家风情》一书作者统计,从北宋至清末,汀州府至少出现过76位较知名的诗人,如北宋的郑文宝,明朝的李鲁,清代的李世熊、刘坊、黎士弘等,都是成就杰出的作家或诗人。其中特别是郑文宝,不仅著有《郑兵部集》、《江表志》、《谈苑》、《南唐近事》等,诗文与史学在当时都有巨大反响。其诗承晚唐五代诗风,格调轻盈柔软、小巧玲咙、清新酣畅,深得同时的晏珠、司马光、欧阳修等著名诗家称赏,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在其《宋诗选注》中说他?quot;宋初一位负有盛名的诗人"。
民间文学是闽西客家文学的瑰宝,不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妙趣横生,而且受众也十分广泛。其种类有传说、故事、寓言,也有山歌、童谣、谚语等,反映的内容包罗万象,但都与闽西人民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不少作品现在仍在民间流传。
闽西客家民间文学最富生命力和有影响的是客家山歌。它上承古代"诗经"遗风,并吸收了当地畲瑶民歌的成份;艺术上以"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且常用"重章迭句",尤以比喻"双关"见长;句式多七言四句,诗句精炼,押韵上口;而演唱时都用当地方言,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特别是海外客家华侨华人更是把客家山歌作为思念乡土、回忆乡情的一种形式,所以,它已深深扎根于海外乡亲的心坎,并成为一种意识存在而经久不衰。
(二)闽西客家艺术。
闽西客家艺术也有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之分。其中前者以书
画为主,并且影响深远。自清代以来,闽西书画界人才辈出,著名
画家有上官周、黄慎、华岩、李灿、丘田、宋省予、胡一川、罗晓帆等。其中上官周为闽西客家画界始作俑者,其传世之作《晚笑堂画传》
依据翔实史料和丰富艺术构思,精心刻画了自汉高祖刘邦至明朝骁骑舍人郭德成止共120位历史人物图像,画风继承我国传统人物画"以形写神"注重"神似"的创作方法,用粗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形成自己独特风格。鲁迅对其十分推崇,日本学者所著《支那绘画史》还专文论述了《晚笑堂画传》的价值和影响,并将《画传》影印发行。黄慎是上官周的学生,与华岩同列"扬州八怪";宋省予则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此外,书界著名者有伊秉缓、黎良得、罗丹等,特别是伊秉缓,其书字工四体,尤善隶书,在其生活的清乾嘉时就有"南伊北邓(邓石如)"之说,并享有"书雄清代,隶尤独出冠?quot;的美誉。闽西客家这一独特的书画现象,与赣南的理学、粤东的诗文平分了明清客家人文界的天下,而且这传统至今仍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闽西客家民间艺术则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有戏剧、舞蹈、音乐、民间工艺等,其中戏剧以闽西汉剧和提线木偶最为著名,前者素有"南国牡丹"之称,后者作为最古老剧种之一曾出访东欧而备受欢迎。舞蹈有龙灯舞、船灯舞、弄狮舞等;音乐有竹板歌、山歌、十班等;民间工艺有陶瓷、制画、雕塑、油漆彩绘、剪纸、刺绣、手扎、竹编、藤椅革编等u庑┟窦湟帐踉诶飞隙酝贫鑫骺图疑缁帷⒕谩⑽幕姆⒄蛊鹆瞬豢傻凸赖淖饔谩?br>(四)闽西客家习俗。
闽西容家习俗丰富多彩,但多为中原汉族风俗习惯的延续,只不过一些习俗在闽西客家中办得更认真、隆重,所以显得有些特别而受人瞩目。
岁时节日方面,由于这些习俗活动基本都在农闲期间或农忙前夕进行,这在农业社会对于生活在山区艰苦环境中的闽西客家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的好时机,所以每个节日都办得隆重热烈。如春节贺岁贴春联、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裹粽划龙船、中秋赏月吃月饼、重阳登高放风筝、过年舞狮舞龙灯等,无不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其中最奇特而壮观者,当推连城正月十五日的"游大龙"和"走古事"。所谓"游大龙"是以每姓一龙进行的竞技娱乐活动,其龙由一节节高二米、长四米的竹编纸糊龙身组成,龙首与龙尾还各长六、七米,制作按一家一节分配,所以大姓村屋制作的龙往往有一百多节,长四、五百米,出龙时,从祠堂沿村口婉蜒排去,浩浩荡荡,十分壮观,因而素有"连城大龙甲天下"之称。至于"走古事",则是每台由一孩童装扮成古人古事的担架,由青壮年肩扛护送竞跑。竞赛时,一声令下,几台"古事"齐发,前面不论江河山地都勇往直前,争先恐后,所以非常紧张刺激。近年来,每年元宵时节都有不少中外游客为此特前往连城观赏,甚至被媒体誉为"山区的狂欢节"。
婚丧礼仪方面,也同样多保留中原古风。如婚嫁习俗,尽管各阶层繁简不同,但一般都要经过"六礼仪式":(1)说亲;(2)送亲;(3)报日子和说聘金;(4)盘送嫁妆;(5)接亲和送亲;(6)拜堂。这和古代汉族婚俗"六礼"基本相同。丧葬习俗则正常死亡者一般须经"着寿衣"、"椭?quot;、"报丧"、"摆孝堂"、"落枕"、"入棺"、"吊孝"、"安葬"、"酪三朝"、"做七"和"检金"等程序。其中"检金"(即二次葬)虽在别民族民系中少有,但闽西客家地区却与别地客家一样十分盛行。它是指死者安葬若干年后,挖开墓穴将其遗骸用炭火烘烤,然后按人体结构屈肢装人特制的陶瓮再就地或另择地安葬,这才成为永久的坟墓。据考此俗与历史上客家常迁徙难定居的命运有关,因受中原汉族敬祖睦宗文化的影响,他们在不定期的迁徙中
不忍舍下祖宗便将其灵骨装人陶瓮,每次迁徙时都担挑肩背而行,到达新地点后又再入葬,最后便形成这种二次葬俗。至于其他的社会、生产、信仰各方面的习俗,闽西客家与在中原相关习俗都大同小异。
(五)闽西客家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物化体现。历史上闽西客家将中原汉族的建筑艺术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建造了大批风格独特并影响深远的建筑物,为世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土楼、屋桥和阴塔可谓其中的代表。
土楼是闽西客家的一种住宅形式,分方、圆两种,在闽西客家县中几乎每村都有,但最集中和著名者当属永定县。该县素有"土楼之乡"之誉,在其全境2223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1882个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土楼群,而且客家地区最大的方型土楼和圆型土楼以及最古老的土楼都集中在这里。其中因外观造型独特而备受人注目的大型圆楼,仅在著名侨乡金丰里就有300余座。它们一一座座散布于金丰山区的群山峡谷之中,如同地上冒出的一个个巨型蘑菇,构成了神话般别具一格的土楼风景。
土楼建筑用料简单,可就地取材,用当地泥土并适量加入竹枝、木条和碎石瓦砾板筑而成,但其结构与功能却非常讲究和奥妙。每座土楼都比一般民居规模弘大,而且坚固厚实;其内部厅堂布局、卧室配置、楼梯分布以及边门开设都取严格的中轴对称;所有公共空间都集于中轴线上,沿此线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中心位置即是祖堂,供奉着祖宗的灵位;楼内还设有厅堂、水井甚至学堂和花园,青砖卵石铺地,干净整洁。因此,土楼极便于聚族而居和抵御盗匪与野兽的侵袭,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原文明与当地实际的完美结合。遗经楼和承启楼可分别视为土楼中方楼与圆楼的代表,前者占地10336平方米,由三座五层主体建筑组成;后者占地5376.17平方米;从外到里依次由一圈大环大楼和二圈较小环楼及一个圆心楼组成,环环相套,楼中有楼。屋桥又称阴桥,是指一般桥梁上再构架亭台等以供行人遮阳避雨。这种建筑在长汀、连城较多,其中连城的云龙桥、永隆桥最为著名。阴塔是种倒立在地下的塔,看似泉井,代表者为汀州双阴塔,据说这种建筑在世界各地绝无仅有。
三、闽西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闽西客家文化根植于闽西客家人中并规范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这种现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恐怕还难以马上彻底改变,因此,人们不禁要问:闽西客家文化在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究竟产生了什么作用和影响?
首先,它充实和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并为延续和光大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客家文化独具特色,令人瞩目,其所以如此,主要原因之一是很大程度上延续和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中原文化的传统。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容家文化在这文化演进运动中,无疑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闽西客家文化具体事象中,才会看到诸如方言多古汉语成份、习俗类同中原古风,以及连民居布局都讲求等级、次序等儒家伦理的现象。然而,闽西客家文化的地位和影响远不仅此,更主要的还在于它从中原文化演变而来的漫长历程中,能够不断随客家先民经常改变的徙居环境而调整,甚至吸收当地民族和民系文化之所长,从而使它一方面光大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如土楼建筑、"游大龙"和"走古事"习俗等都是如此。这些文化事象在本质上都遵循和继承了古代相关的文化传统,但在功能和效果上却大大得以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则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独具闽西客家特色的文化,又充实和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使得客家文化更加博大而精深,光彩夺目。
其次,为闽西客家在历史上战胜困难,寻求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闽西地处山区,地理偏僻,未经汉化以前,是一片原始不毛之地。据史籍记载,唐代置汀州时,便砍了三千棵古树以辟治所;而从其众多诸如"象洞、狮象潭、老虎坪、熊家(猩猩)山、猴子崇等与猛兽有关的地名中,也可推出这里曾是百兽啸聚之地;唯有的人类,便是一些散居各处且文化与中原文明颇有差异的畲瑶古越族人。客家先民是汉民族中最先流寓并拓垦闽西的族群,谁能想象当初他们徙居闽西时面对这种恐怖而陌生的环境是如何的感受和遭遇?然而,事实的结果是他们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并且还把荒野原始的闽西开辟成人类的乐园。这一文明成果的取得,无疑少不了闽西客家文化的支撑和作用。这点,从闽西客家文化事象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就可窥见一斑。如土楼,其具有的墙体高厚结实、占地面积宽广、二楼以下不向外开窗、内设水井并有防火装置等结构和功能,不仅可抵御任何自然敌人的袭击,还足以防御冷兵器甚至初级热兵器时代社会敌人的侵袭。因此,居于其中何惧之有!何况又是聚族而居。又如山歌,虽然结构仅七言四句,但在闽西客家人中却有两方面不可忽视的功能:一是教化,这在学校教育落后的古代山区,对于提高人的道德和传授有关技能是极有效的;二是娱乐,正如闽西山歌所唱:"唱首山歌解忧愁"、"唱起山歌心花开",可见唱山歌有排忧解闷的功效,这对于在艰苦劳动和生活环境中振作精神、提高劳动效率,无疑有积极的作用。此外,闽西客家文化至今还为闽西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路易·爱黎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曾经说过:福建的长汀和湖南的凤凰是中国最美丽的两座县城。这位新西兰著名旅行家所以会对长汀县城给予如此高的评价,主要原因就是被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所蕴含的丰富而浑厚的客家文化内涵所折服。众所周知,闽西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历史舞台,而长汀作为汀州历来州、郡、府治之所在,民国前一直是闽西客家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还是中国纯客县中第一个设置州府的地区(赣南地区的赣州府治所在赣州市虽比汀州建置更早,但其至今仍为全赣南唯一不属纯客家县市)。即使现在,长汀城中建于唐代的城墙、街坊、文庙、学府的建筑仍保存完好,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船灯、饮食、习俗等还颇具古风和特色,所以客家学界称之为"客家首府",语言学界把其方言作为闽西客家话代表。在这种文化认同下,加上从长汀城穿流而过的汀江横贯闽西客家各县,不仅哺育了世世代代的闽西客家人,而且还为客家先民流寓闽西并从此再徙粤东乃至世界各地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海内外客属有识之士都把汀江奉为"客家母亲河",并且自。1995年起,每年秋季都有成千上万的各地客家乡亲云集长汀汀江河畔,举行世界客属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活动并观赏当地客家名胜和人文。这为扩大闽西对外开放,提高闽西知名度及发展闽西经济等,元疑取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而与此相类似的在闽西客家文化中还有不少,如土楼不仅成为永定甚至闽西的符号,还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去参观和研讨;连城"游大龙"等也成为提高当地以冠豸山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品位的重要内容;即使近年才组建的以表演客家歌舞为任务的闽西客家艺术团,也自组建之日起即频繁出访献艺,成为沟通闽西与海内外乡亲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