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帽子的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100字左右12篇(优秀)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帽子的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100字左右篇一
感谢敏静,寄给我一套《曹操的秘密日记》系列丛书,开启了我的暑期儿童文学阅读之旅。
记得五月份第一次与敏静通电话时,她就煞是兴奋地向我推荐这套新书。当时的我乍一听到“曹操”二字,眼前立刻浮现出了一个亦奸亦雄、亦文亦武的曹丞相,心里更是直犯嘀咕:曹操不是擅长写诗吗?可从未听说有秘密日记流传于世?
一番细聊才知,此“曹操”非彼曹操也!不禁哑然失笑。于是,很期待能拥有《曹操的秘密日记》,一探此“曹操”的秘密。
敏静寄来的书早已于六月初收到,因为手头的事情实在太多,当时只是粗略翻阅了一下,便一直搁在办公室和床头,没顾得上细细品读。
终于等到放暑假了,我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将《曹操的秘密日记》之“我们班的花束队”“一起去打伏地魔”“可怕的星期三”“‘酱油党’万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反反复复阅读了两遍,越看越觉得好看,越读越觉得值得一读。
1、鲜活可爱的人物形象,熟稔而真实。
本书的主人公,与三国人物曹操同名同姓的小学生曹操,是一个集善良、幽默、顽皮、好奇、热心、智慧于一身的小男孩。他会把感冒药藏在食物中悄悄照顾不肯吃药的妈妈;他会给市长写建议信;他会向宇航员提与众不同的问题;他会给喜欢的女生递纸条送卡片;他喜欢幻想,他懂得感恩,他热衷探险,他爱恶作剧,他还会好心办坏事,他更是不知不觉迷上了写秘密日记。说白了,这个曹操,其实就是校园中随处可见的那个令人欢喜令人忧、有一些聪明又有一些调皮的小淘气,每个四五年级的男孩子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此真实的心灵告白,如此熟悉的校园故事,孩子们不喜欢读才怪呢!
还有贪吃懒惰的富家子弟哈智慧、不讲卫生靠拳头行走校园的周大狼、喜欢尖叫爱打小报告的小女生宁静、喜欢摄影且不肯透露年龄的姥姥、喜欢画画喜欢养猫的小姑、忘性大且对家务一窍不通只会写童话的老妈,这些书中的人物一个个都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串连在一起,发生的故事不有趣才怪呢!
2、幽默风趣的时尚语言,生动而亲切。
阅读这套校园小说,我们不难发现,老爸、老妈、小屁孩;吃货、熊抱、打酱油、羡慕嫉妒恨;宅男、宅女、月光族……诸多具有浓浓时代气息的电视、网络语言出现的频率很高,读来让人感觉如此亲切,如此贴近现实生活。而每本书扉页上晒出的“曹操语录”,在有些直白有些口语化的文字背后,却蕴含着关乎“坚持”“勇敢”“成长”“责任心”等人生主题,不能不佩服编者的匠心,让孩子们从字里行间学会辩明是非,从而收获人生智慧。
3、自由随性的日记体裁,轻松而又愉悦。
记忆中,读过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很多,但以日记的形式来讲故事的书籍,《曹操的秘密日记》应该是第一套。书中的每一篇日记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或长,或短,或温暖,或感动,或让人开怀大笑,或令人自我反省。而日记体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用费力去揣摩故事情节会怎样向前发展,只需跟着小曹操过好每一天就行了,这样的阅读轻松而又愉悦,这样的写作方式更能表现儿童生活的无拘无束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采。
4、图文并茂的排版方式,独特而有创意。
这套丛书的排版方式尤为独特,每个版面都配有一两幅手绘的漫画。这些漫画不仅勾勒出日记的核心内容,还对日记进行生动地补充,有助于读者跟随漫画拓展的思路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增强了日记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漫画形象和书中的主人公性格极其吻合:歪戴着太阳帽的曹操一看就是一个聪明的淘气包、圆滚滚的哈智慧毋庸置疑就是一个地道的“吃货”、而有一个爆炸头的周大良当然就是一匹有些暴力的“大狼”……这些生动形象的手绘插图,只寥寥几笔,主人公们的性格便跃然纸上。
在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四本《曹操的秘密日记》一本不拉地摆在我的电脑旁边。写写,翻翻;读读,写写;终于大功告成!
感谢敏静,让我认识了曹操的妈妈——本书的作者——幽默风趣的段立欣姐姐;
感谢立欣,让我认识了曹操——本书的主人公——一个顽皮可爱的邻家小屁孩。
期待立欣姐姐写出更多有趣好玩的小屁孩日记;
期待曹操同学带给我们更多不一样的精彩生活。
我记住了这个叫曹操的小男孩,我喜欢他!你呢?
帽子的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100字左右篇二
假期有幸读了迈克尔林辛老师的《打造优秀班级的1个秘密》,这本书很生动有趣,林辛老师非常善于讲故事,她从如何给学生立规矩,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的朋友,如何表扬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爱戴,如何培养学生拥有强大的内心等方面讲述了许多有意义有用的班级管理小妙招。
林辛说,教学的效果如何,很少取决于我们教授学生的工具,更多的是取决于我们教授学生的方式——包括我们与学生的互动,我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营造的学习氛围等等。程规划与堂管理流程固然重要,但是他们并不是能够促成改变的关键要素。事实上,两位教师使用同一套教材,教授同一套程,并且执行同一套学生守则,教学的效果也将大相径庭。
比如我们的英语教学,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我们的堂是以口语交际为主,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堂上我们利用多种奖励机制,比如:物质奖励,小贴画,小奖品,精神奖励,表扬信,表扬通告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的上方式。
比如说:在英语堂当中,尤其是我教的低段英语,三四年级的英语中小组讨论练习的模式是可以展开练习的。在我的堂上在单词堂上,可以在单词练习环节进行小组监督练习,在呈现练习环节可以小组集体展示,第一让练习的手段更加丰富,第二让练习的效果更加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感。
在对话当中,小组讨论莫过于最有意思的环节了,学生通过对话表演可以看出每个小组内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候会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自己进行分工,有的语音语调标准,有的肢体语言很丰富。在小组展示的时候,为了让其他同学能够做到有事做,我选择了评选最佳观众作为评价标准,同时让观众在表演后进行简单的评价,表演的满意了我们鼓鼓掌,表演的有些害羞了我们也鼓鼓掌进行鼓励。每一次展示都对孩子是一种信心的提高。所以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要学会多使用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让练习环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练习,掌握好重难点句型。
除了有效的奖励机制之外,我们教授学生的方式中和学生的关系互动也十分重要,教书育人,育人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自农民工的孩子,家长苦于在城市扎根,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很少也很难有效的监管自己的孩子比如一班的小王同学,给我的印象比较内向,上比较听话,一次上他和某个同学在讲话,我才意识到了他的存在。
下之后我把他和另外一个同学叫到了办公室。询问到上的一些情况,他的认错态度很好,我看他的表情乖乖的感觉挺不舒服的,后我回忆起他上有一次没有带书,上在那里抠东西,让举手发言和小组读书活动也很难融入进去,我问他;“你的爸爸妈妈在哪里工作?”“爸爸在外地工作很少回。”他回答说。看着他的头低了越越狠,感觉孩子很可怜。于是我说道,既然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你也要理解他们,他们是为了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爸爸妈妈既然这么辛苦,那么让他们减轻负担的方式是不是可以选择让自己照顾好自己?是不是应该自己管理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才能够不让爸爸妈妈那么操心?他点点头,小声的说了一个嗯。然后我又告诉他,无论你的成绩是什么样的,我都不是戴有色眼镜看人的老师,你只要有进步了就是值得肯定和骄傲的事情,你从现在开始,每节记得带好本,练习本,间的时候记得找老师读书啊。
后第二次上发现在许多学生当中,我发现了他的身影,这次他读得并不好,但是我觉得他虽然是读得不够熟练,但是他做到了,能够主动找老师读书,很有勇气而且言出必行,这是值得肯定的。我很欣慰告诉他这个奖励不是对你读书很熟练的奖励,而是对你的勇气,你说到做到的这种勇敢超过昨天自己行为的肯定,希望你回家多听录音,多练习下次会更棒的后的早读,我的代表告诉我他最近进步显著,刚还给他发了小贴画作为奖励了。当老师不仅仅是他的教书先生,更是他的朋友,从朋友做起,孩子的内心打开了,也许从朋友的角度能更加了解孩子,也就知道了孩子成绩无法提高,或者写作业拖拉等坏习惯背后的真正原因。
看完林辛老师总结出的这1个要诀:我能感受到他是如何将随意一个普通班级,打造成他的梦想堂。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努力像林辛老师靠拢,借鉴她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情况把它变成有利的经验,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打造属于自己的梦想堂。
帽子的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100字左右篇三
《童年的秘密》是由意大利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索利撰写的,通过自己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得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疗救之方,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通过对本书的阅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童年的秘密》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介绍了儿童生理、心理各阶段的发展,儿童的教育,爱的智慧,成人与儿童的冲突等等。蒙台梭利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为我们提示了童年的秘密,让我们得以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儿童。
蒙台梭利讲到的关于对幼儿的教育,无一不是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下,尽量让幼儿在最自然的环境下,在自愿与自我选择的条件下进行的,从而总结经验,完成自我认知的提升!我想,这时,孩子的心里肯定是最轻松愉快的,而我们知道快乐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有兴趣,还怕他不会学习吗?所以,作为一个孩子的教育者,首先就要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会让你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只是一味被动接受教育,势必会造成烦躁与抵触的心理,即使是成人也不会有什么学习热情,更不要说是孩子了!
在读全书的过程中,有一种情感一直在深深地吸引着我: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教育和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一个理性的人能够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得他的行动不仅仅因为感官的刺激而本能地应用,而是受理性本身的控制。如果一个人无法达到这个目的,他就不能获得理性的人所渴望的那种人物角色的统一。成人无法理解儿童对感兴趣事物的热爱,他们对一切都习以为常,并认为自己了解这些事物。所以他们感到乏味和疲倦,他们对工作不再热爱,开始被动行事,儿童的那种专注、探索、发现和创造也自然随之消失。
成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常常是大人和孩子产生冲突的原因。虽然孩子在年幼时对父母的这些强迫没有反抗能力只能接受,但长期如此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冲突所产生的后果几乎会无限扩展,就像一块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时传出去的波一样。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系鞋带,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大人们看不下去了,最后穿衣穿鞋等基本生活技能完全由成人代劳。而蒙台梭利很重视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训练,她做了专门用于训练儿童扣上扣子、系绳子的工具。
《童年的秘密》中还提到:新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发现儿童和解放儿童。试想今天,我们在解读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在创造的幼儿教育中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在关注孩子的生活世界中努力为孩子创造回归以人为本的生态式教育环境…所做的一切不正是源自于发现儿童的渴望,我们所孜孜追求的不正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的解放和童年的真义吗?
作为教师,我们无疑是深爱着自己的学生的。然而,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我们那样的辛苦那样的劳累那样的甘于清贫那样的不计名利,而学生们面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却似乎总是无动于衷。其实,这一切的尴尬都只因我们对学生的爱过于武断、包办与专制。对学生,爱是立场,爱的智慧则是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加倍呵护。这种保护就是一种教育。
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学习对幼儿进行心理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我们教师对幼儿的引导将会游刃有余,还怕孩子调皮,会造成教育失败吗?长我相信,教师的行为、教育方法及理念无疑会潜移默化的传导给家长,从而影响到一代人的一生。儿童内心的真实景象,它与我们对儿童习以为常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是"童年的秘密"。
帽子的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100字左右篇四
《童年的秘密》一书是著名意大利蒙台梭利于1936年7月第五届蒙台梭利会议在英国牛津举行之际出版的,该书是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集中地阐述了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最近,在学习之余较系统的读了一遍《童年的秘密》。读完此书,使自己受益匪浅,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儿童教育方面的知识,并且使得自己较为凌乱的儿童教育观念得到系统的梳理,并使得自己原有知识架构中的错误的观念及错误的知识建构,得到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下方我将自己读《童年的秘密》的心得体会,做一整理。
读完《童年的秘密》一书,我的归纳主要是从四个纬度来进行整理,即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幼儿的教育原则及环境;幼儿的心理歧变。第一:幼儿生理和心里的发展。从事物是始终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期是人的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在不断地生长和发展变化过程中,幼儿的发展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一种儿童个体生理和心理“实体化”的过程。透过这一章节的阅读及自己在日常的幼儿教育实践中,自己坚定地认为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不断变化发展中,最突出的两大特性是主动发展性和多元智力发展关键期。在传统教育中,往往将儿童处于在教师主导地位下的被动发展地位,即使有的学者强调教师只是处在主导地位,儿童才是主体,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用心性来发展自己,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演变成教师控制教育环节的各个过程,包括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是直接将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加修改的复制到一个处在由“空白板”向“丰富板”发展儿童的思维体系中。在阅读《童年的秘密》一书时,我对蒙台梭利的观点十分认同,我认为儿童本身拥有一种探求外界的冲动和本能,这种主动性赋予了儿童用心发展的生命力,儿童正是透过主
动地探索来使自己在各方面适应由复杂的因素构成的环境,由此我认为此阶段的教师不应将环境加以人为改变或安排,而是将儿童放在其所处的任意自然环境中,正因每一个环境都是由不一样的因素组成,不一样因素组成的环境,都会对处于此环境中的个体提出必须的适应要求,也就是每个个体都会针对相应环境发展相应的适应潜质,当然了,此时教师就应作为一个外围观察者和辅导者,主要是对儿童的适应动力予以持续和强化及儿童出现的各种困难予以帮忙,以保证儿童在此环境中构成必须自己能够凭借主观能动性他驾驭的潜质。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在“关键期”内,发展儿童所能够发展的各种智力。第二:幼儿教育的原则及环境。蒙台梭利认为,为了促使幼儿的心理发展,儿童的教育应开始于儿童诞生之时,同时,幼儿教育就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重复练习。在儿童对外界事物处在敏感期内,正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由此,如果幼儿能得到满足其内心需要的活动(蒙台梭利称之为“工作”)时,他们就能聚精会神的不断地反复的练习这一行为,直至这一行为到达其所处的年龄得承受范围内甚至对于一些天才儿童这种发展会超越几个年龄发展阶段。之因此强调这一点,是想告诉我们的幼儿教育者,幼儿的好奇心会驱使着儿童不断周围的事
物发生了解的兴趣,由此教育者,不就应限制儿童感知的范围,而是尽可能的多为其带给环境,这样幼儿就会获得更多的感兴趣的事物,儿童透过对一个个感兴趣的事物不断地重复练习,就会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带给更多的可能的空间,即使由敏感性构成的个体潜质,在今后的发展中,并未有什么格外的突出发展,但对儿童的综合潜质的提高是会有帮忙的。总之,教师要尽可多的为儿童带给能够使儿童重复练习的环境。二是自由选取。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心理需要来选取所要感知的事物。因此,作为幼儿教育者始重要牢记不好限制儿童的自由选取性,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多的为幼儿带给发展环境,以满足儿童的自由选取。第三:幼儿心理歧变的分析。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个充满敌意和不相容的环境,加上成人的盲目指导与压制及不和幼儿心理发展的不正确的干涉,会引起儿童心理发展歧变。蒙台梭利总结出幼儿心理歧变主要有八种表现:心灵的神游、心理障碍、依附、占有欲、权力欲、自卑感、恐惧、说谎。在幼儿身上,这些心理歧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一个幼儿有可能同时拥有几种心理歧变。心理歧变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失调,会使幼儿的心理处于紊乱的的状态。由此,作为幼儿教育者务必及早的发现这些问
题,同时要及时的运用各种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较及时,较快速的解决存在的心理歧变的问题。当然了,对于这些心理歧变,由于复合的形式不一样,也就要求教育者应用不一样的解决方案。因此要求教育者,要在实践中充分的积累各个方面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手段,以便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潜质。第四:成人与儿童冲突的克服。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成人为儿童做了他们所能做的一切,甚至为了儿童的成长采取了各种手段和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必须能够发展的很好,正因成人只是从他的角度出发来认为儿童就应怎样发展,怎样发展会更好。这样成人就使儿童用“自己的身体,别人的大脑”在发展,而并非是儿童利用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大脑并辅之成人的帮忙来发展。当然,家长也不期望自己的付出会给孩子的发展其副作用,只是正因他们的无意识行为会影响儿童在其自身发展规律支配下的正常发展。
以上便是我读《童年的秘密》的心得体会。
帽子的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100字左右篇五
秘密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解答。——爱默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rhonda byrne的著作《秘密》,多年读书的经验告诉我这将会是一本改变我命运的神奇的心理书。读了几遍后有了三点浅显的个人体会,想与朋友们分享一下。
我们每个都是由身心灵三部分组成的,而这个世界中我们所看到的人事物都是我们内在的一种反射,只要自己的心改变啦,外在的一切就都会随之而改变。这不是唯心,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我认为这是态度问题,是心理学范畴。事实证明,能够很好的看到自己重要性的人更容易获得尊重和爱,如果你自己都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那么又如何在外面找得到?而潜意识作为与表意识相对的核心真我的内在意识正是与宇宙相连的最好途径。而宇宙又很调皮,它时常喜欢和我们玩一个小游戏:找出你真正是谁。这与伟大的古希腊的命题是一样的,即认识你自己。宇宙其实是一个“至一”的世界,同时还是一个一片混乱的世界,他需要创造出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吧自己分成无数碎片散落在这个世界上,而每一个碎片又多是它,都具有最高的力量。但它隐蔽收敛自己的力量,才让这个游戏更有意思。这个观点来源于印度教。印度教认为宇宙就是众神的游戏,地球也是一个游乐场。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也不过是内心的爱,喜悦,和平。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都席卷一空,而真正的我们是不会随着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就如同我们从小到大虽然身体一直在长大,但,一直有一个内在真我是不会随之而变的,更不会随着死亡而消失,它可以观察人生百态------我们每天都因时因地的更换许多的面具,扮演着并非心甘情愿扮演的角色,也正是由于这点,我们渐渐失去了与真我的联系,虽然,我们失去了与真我的联结,但是,人类还是要有“自尊感”,于是我们向外发展,认同于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身份等。而一般人所谓的“小我”,“自我”于是产生。汲汲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因此我们必须放弃这种满足,这样才可能在认识真我的谷底惊现喜悦的阳光。所有的人事物都二十我们内在的投射,就如同镜子一样放映我们的内在。当外界有任何食物触动我们的时候,应该向内看,看看自己内在还有那些阴影没有被整理好,而不应该浪费能量在外在那些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实在有太多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这点啦!因此,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秘密》中吸引力法则中讲:所有事情都是能量的振动,两个相同振动频率的东西辉想回吸引。真正想要一个事物,身上就会散发出那种能量的震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系起来帮助你得到想要的事物。初看起来或许并不真实 ,但如是你真实践后就会明白古语的“心想事成”并不是只是美好的愿望。在感恩中创造我们自己的实相,我们必须要为进入到我们生命中的人事物负责。感恩的祈祷,这是一种无神的祷告,,一种发愿,一种宣告,一种信任,一种臣服,更是与真我联结和觉察的一种途径。邱吉尔说;:“生活的同时,你也在创造自己的宇宙。”秘密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是我们对宇宙爱的呼唤。发出的爱越强大,驾驭掌控的能力也就越强大。期盼是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普兰特斯-马福德说:“我们的思想,或者说 我们心的状态,永远都在预先安排好事和坏事。”不是“我的行动是努力让事情发生。”而是“说道启发的行动”处在接收的频率上,我已要求到我相信到处在接受频率最后到我行动。其实从某个角度讲时间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我的“平行版本”连带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经存在了。《心灵鸡汤》讲,我心里一直在想着我的目标,我就会把它兰溪到一切我听到的,看到的信息上来实现它。而后续之前我并未意识到它会帮我实现目标,这是焦点吸引来的。这就是吸引力法则——相信得到,就会得到,感受得到,必然得到。
查尔斯-哈尼尔说过:“吸引力法则能为我做无限的事。只要我勇敢相信自己的理想,并把它想成已完成的事实。”我们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力量,万物都是能量,个体的心触碰到宇宙的心,它就能接收到宇宙的全部力量。查尔斯-哈尼尔如是说。我不是这个有限度的身体,而是一种灵性的存在。我是一个能量场,我在更大的能量场上运作。我是宇宙根源,说话izishen意识领域内的一切,最终是宇宙运作的宇宙意识。我们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都是宇宙的创造者。一切都可存在,存在于宇宙中心,等待认得心灵去唤醒,察觉他。用惊人的想象力,寻找需求。因此,一切皆有可能!
感谢过去把我带到现在并把它擦去,现在我有全新的开始,追寻你的幸福吧,宇宙会在四面都是墙的密室中为你打开一扇门。——约瑟夫-坎伯
帽子的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100字左右篇六
秘密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的方面,它展示了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秘密是如何让孩子明白和意识到自己逐渐拥有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这种认识反过来又帮助他们形成一种自我感、责任感,以及自主一性一和人际交往的亲密一性一。马克斯·范梅南通过着作《儿童的秘密》深刻说明了秘密对于一个人生的重要一性一。
我关注到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一个孩子每次在吃早饭的时候,都会关注墙上的影子,他动,影子就跟着动,于是那个孩子就被影子吸引住了,看着他的影子进行了许多有趣的联想。马克斯·范梅南指出:“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不是在一种安全、有序、熟悉的环境中就更容易激发和成长呢?”
这个提问揭示了另一个问题:现在为了教育好孩子,大人们用尽办法为孩子们提一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始终提醒孩子们,要专心学习,少想点学习之外的事情,可是,这种“良好”真的对孩子良好吗?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生活的环境快乐、祥和、有序、踏实,那是有利于培养一个人的想象力的,以那个被影子吸引的孩子为例;如果生活的环境过于固定、僵化、压抑,就很大程度地扼杀创造力,扭曲秘密激发的想象力。从现实生活中很容易拿到例子:一些国外的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当轻松,每个班人数少,课桌可活动,师生之间以朋友相称,作业多数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活跃的环境气氛很容易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做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而在我国,人口庞大,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学习竞争激烈,孩子们从小就被安排在压抑的环境中,被叮嘱要学习,死读书,读死书,最后甚至读书死……我国这样的环境固然不能完全改变,也不用照搬国外模一式,但至少可以从减轻孩子负担、让孩子有个自一由的自主的空间抓起。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不光是孩子,大人们也同样如此,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和的环境十分重要,影响不是一时,而是一世。
我们都是由一个新生儿逐渐脱胎换骨而来的,一切要从头抓起,给予自己和他人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得从新生儿做起。
据我了解,一个新生儿出生时并没有进入自然的环境,而是进入了一个完全被改造了的环境,人们为了使自己有一个更安逸的生存方式,抛弃了自然的环境而造成了一个与之相反的环境。其实这对新生儿并不有利,如果说成一人需要一精一神上的锻炼,那么新生儿比成一人更需要肉一体、生理上的锻炼,过于舒适安逸的环境一开始就造成了孩子对于安逸生活的依赖,形成了惰一性一。出生下来不哭不闹的孩子是失败的孩子,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个时期像在出生时那样经历过如此剧烈的冲突和挣扎,并承受由此引起的痛苦。
然而当一个孩子适应了他所到来的世界并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时,我们又要以另一种方式来对待他们了,那就是给予他们一种特殊的温暖。这种温暖不是一件又一件的衣服或是襁褓,因为对出生不久的孩子来说,衣服不是必需之物,他需要的是一种周围环境的温暖,这种温暖用一个字来表示,那就是“一爱一”。
不是溺一爱一,不是奢侈的一爱一,不是华丽的一爱一,而是真正的幸福的一爱一,它是如此平静,如此安宁,如此的拥有光亮和热度,孩子们感受到的是别样的快乐、轻松和富有自我。
孩子们长大一点了,需要更多人的教育和书本的教育了,除了家庭,大人们为他们多提一供了一个受教育的环境:学校。说到学校教育上面已经提到过,学校应该给予孩子们较轻松的学习环境,少一点压力,让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和思路。学校环境不是全部,家庭环境对孩子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父母如果采取过激的教育方法很可能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就从家训来说,每个家都有潜在的家条家规,孩子们作为家庭一员受其影响不可小视:当父母的管教过于严苛,会产生两个结果,一个是抵触、反抗,一个是妥协、服从,可以想象,前者的孩子有强烈的叛逆倾向,长大后有走不正道路的机率;后者的孩子则是畏畏缩缩,成了一个懦弱、优柔寡断的人。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律来自于“人内心的自我”,即自律,也就是说,家庭要有意识的教会孩子自我教育,学会反思、反馈,让孩子们发现“自我内在空间”。
马克斯·范梅南问道:“我能怎样帮助孩子让他体验作为美妙秘密的生活的本身呢?”
作为我自己,我自己的答案是:给他们一个自我的空间环境,让他们学会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发现秘密的美妙,美妙地去体验生活。
帽子的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100字左右篇七
在我的印象中,凡是教育类书籍,大都是枯燥、乏味,高深、莫测,就像一根硬骨头,难啃,常读上几页,就哈欠连天,难以继续。而今,我手捧这本深红色的书籍——管建刚的《教师成长的秘密》,却是一口气读上了几十页,仍陶醉其中,爱不释手。
这本书,记录了管建刚老师成长的足迹;这本书,书写了管建刚老师从一个普通小学老师到特级教师的心路历程。语言朴实无华,娓娓道来,却字字透着智慧,句句含着思想。这本书就像一位长辈,一位老者,在给我们讲述着管建刚老师的人生故事,真诚、实在、亲切,没有虚伪,没有高深的理论,却触碰着我们的思想,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一、谨记“四字真言——上班真好!”
管建刚老师写到:“一段时间,我对上班有惧怕。寒假快过完了,想着临近的开学,心慌慌的。双休日,想到黑色的星期一,暖烘烘的心头,浇了冰水似的。”实话说,这样的心情我也有过。怎么鼓励自己重新投入“战斗”?怎么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管建刚老师教给了我们好办法:想想上班的好,想想做老师的好,念念上班真好!“你和工作的关系,好比你和那口子一起过日子,你想他的好,念他的好,才真有他的好;你老想他的坏,念他的坏,那准完蛋!”管建刚老师的比喻多么生动呀!凡事我们都应该多往好的方面想,乐观一点,多想想好的,一切就会好起来!有句话说得好: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是呀!想想假如今天你失业了,下岗了,你会怎样?想想那些人才市场里忙着找工作的人,脸上布满焦虑,不安,期盼,失望,你会有什么感受?再想想我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多么幸福,知足感就会涌上心头,心平了,气和了,就会觉得有“班”上多好,上班真好!所谓:知足者常乐!我们要学会安慰自己,激励自己!
二、坚持“教师的10%——记录。”
书中有一段文字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一个老师要从“平凡”走向“卓越”,他的“10%”是什么?现在,我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就两个字,记录。一天工作以8小时计算,480分钟,你要能匀出10%的时间,或者多付出10%的时间,即48分钟,用在记录上,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五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说得有道理呀!谁能坚持思考,坚持记录,谁就能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从“平凡”变为“不平凡”,坚持就是胜利。记得,师范里,老师就告诉我们将来工作了要勤于动笔,学会记录,善于反思。刚刚毕业时的我记得可牢了,信心满满,充满热情,也曾一度记过,写过,却好景不长。因为某某原因,种种缘故,坚持不了了,放弃了,懒了,惰了,不写了,荒废了。我想正因为我没有恒心,无法做到坚持,才使得我至今如此“平凡”。其实,我们都可以变得“卓越”,只要我们做到坚持,做到持之以恒。水滴才能石穿!
管建刚老师的《教师成长的秘密》一书给予我的启发太多了,感谢这本书一次次地点亮了我心中的灯,一次次照亮了我的心房,给我指明了方向。感谢管建刚老师,也感谢推荐这本书的薛丽芬老师。
教师成长的秘密读后感5
开学初,学校推荐给我们一本书——管建刚的《教师成长的秘密》。拿到这本书,我如获至宝,认真地阅读起来。
管老师用生动自然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2。18%的教育基础,120%的教育渴望,75%的教育奋斗,63%的教育韧劲和10%的教育写作。不管是哪一章节,管老师总能让我们看见如今困惑的自己以及经过何种方法变成如今的管建刚。这种种方法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只要我们能坚持做下去,必定会有不俗的成就的。这或许就是教师成长的秘密吧!
这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第二部120%的教育渴望中的几句话:鸡蛋,从外面打破,那是食物;从里面破壳而出,那是生命。人也是,目标也是。从外面过来的是压力,从自己心里长出来,向外面展开去的,那是真正的动力。这几句活给了我重大的启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所需要的不就是自身的需求吗?老师,如果自身想要进步,他就会不辞辛苦地拼搏努力,不会寻找没有时间、没有机会、没有条件等等借口。即使在遇到困难时,他想到的也会是该如何克服苦难,做得更好,而不是打退堂鼓。学生也一样,如果是他主动要学,而不仅仅是因为家长和老师要求他学,他的学习效果也会不一样,在疲乏时,在别人玩耍时,它能够始终坚持在学习上……因为这是我们内心的需求,是我们主动要做的事情,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
除了这点,本书还有很多地方让我豁然开朗:比如我们要学会管理我们的情绪,不能像野马一样,蝙蝠咬它一口,就能把它活活气死。又比如我们要学会拒绝没有必要的活动,拒绝没有必要的娱乐,拒绝没有必要的交往,因为有时拒绝一个东西,比获得一个东西更为重要。
总之,读了管老师的《教师成长的秘密》,我豁然开朗!
帽子的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100字左右篇八
我读了《童年的秘密》,说实话,刚开始打开扉页一看主要是写关于幼儿一些行为及其理论,我心想这似乎跟我的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但看着看着,我渐渐感觉到这书中讲的很多其实是我们作为老师必须了解的,而且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比如,书中有一段是这么说的:“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这些创伤,几乎全部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儿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们自以为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却造成了相反的后果。好心办坏事的例子,太多了。而《童年的秘密》里,或者指出常识性做法的谬误,或者提出了一些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地方,因此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一看。
语言的敏感期我们大家是都知道的,在儿童的某个阶段,学语言是非常惊人的,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老师,他们只是沉默的聆听,直到某一天说出他们的第一个字。儿童的敏感期还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敏感期,就是对秩序的敏感。“一个很重要和神秘的时期是儿童对秩序有极端敏感的时期。这种敏感在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就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这时教师要把握幼儿的敏感期,给予及时的引导。比如,我发现我班的孩子最近对数字很敏感,于是在点名活动时,我就会请幼儿来数数女生、男生各有几个,一共来了几个幼儿,并在黑板上写出数字,数数我班椅子有几张,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等等。
一直以来在成人的脑海中,保护自己的财产使其免遭侵犯,这几乎是成人的自然法则。所以,我们经常会阻止我们的孩子不让他们做很多事情,怕打坏东西总是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节奏来生活。同时,对成人来说,有一条自然法则,即“最大效益法则”,这诱使他运用最直接的手段,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达到他的目的。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做完,并且做得完美得多,这时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还有我们迫不及待的教小孩子识字,剥夺了他们的乐趣。“过早地强求他们通过阅读书本来识字也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
追求这些并不很重要的东西会削弱他们生气勃勃的心灵的能量。”仔细想一想,我们成人确实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教育孩子时,结果固然是重要的,但过程更重要。相信孩子,有时也该放开手,把尝试的机会留给孩子。教师要做个善于发现的观察者,适时的给与孩子指导。
在成人眼里,儿童热中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因为他们不理解儿童的这种爱。当一个孩子发现桌布歪了,他就会想到桌布应该怎么铺,并且调动他的所以热情,慢慢地试图把它弄平整。对这个孩子来说,这是一种令他狂喜的行为。但对缺乏耐心的成人来说,孩子的这种自由探索行为是多么的幼稚,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缓慢,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成人无法理解儿童对感兴趣事物的那种热爱,他们对一切都习以为常并认为自己了解这些事物。对此现象,蒙台梭利认为:成人需要一个新人去唤醒他们,用他们早已失去的那种富有活力的勃勃生机再次激发他们,成人需要一个以不同方式行事的人给他们以更好的生活启发。
这种启示,我们可以从蒙台梭利对儿童与成人的工作比较中得出。首先,我们来分析儿童工作的性质:当儿童工作时,他并不是为了获得某些进一步的目的而如此做的。他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当他重复一项练习使自己的活动达到一个目的时,这个目的是不受外界支配的。
就儿童个人而言,他停止工作跟劳累没有关系,因为使他的工作完全更新,充满精力是儿童的特征。这表明有一种基本的差异存在于儿童和成人的自然规律之间。儿童并不遵循规律,而正好相反,他并没有未来的目的,却把大量精力消耗在工作中,并在完成每个细节中运用了所有的潜能。跟这种人相对立的是平凡生活的成年人,他们被一些外在的目标所吸引,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去追求;儿童和成年人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儿童并不寻求活力和帮助。儿童必须靠自己进行工作,没有人能帮他们分担,代替他们成长;另外,儿童拥有不同于成年人的驱动力。成年人总是为了某些外在的目的而行动,如果一个人要完成这个使命,他必须从他的儿童期那里获得力量和勇气;最后一点就是儿童不会厌倦他的工作。
由此可见,成人的工作是一种功利的行为,所以会感到乏味和疲倦,开始对工作不在热爱,被动行事。儿童的那种专注、探索、发现、创造也自然随之消失。为了使我们更富创造力,向儿童学习吧,学习这种爱一切和包容一切的大智慧。
帽子的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100字左右篇九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我认为把业余时间利用起来读书学习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增添很多色彩,很高兴能在xxxxx单位工作、学习和生活。十分珍惜这次读书学习的机会,读完易钟先生的《海底捞的秘密》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本书重点介绍的海底捞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特色和核心,总结为:企业文化、服务特色、员工激励、行业创新。以下是我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就像书中所说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没有企业文化,每一种企业文化都有存在的意义”。海底捞遵从双手改变命运,人人都有机会实现梦想的企业文化。海底捞的企业目标:第一个是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第二个是致力于使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在海底捞变成现实,第三个目标才是把海底捞开到全国。有了良好的指导思想企业就会沿着正确的道路飞速前行。我们的企业也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xxxxx秉承“全面提升家庭生活品质”的企业宗旨,努力奉行“顾客满意百分百”的经营理念,坚持贯彻“一站购物、一次购足、实惠便利、品质保证”的经营特色,奉行“品质为本、服务为先”的经营原则,竭诚为顾客提供优质、丰富、实惠的商品,满足顾客衣食住行之需。xxxx是xx地区居民日常生活的理想选择、xxx消费者最可信赖的购物场所,这与xxx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
服务的竞争是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个性化服务会让企业走出一条辽阔的道路。盛大文学首席财务官梁晓东曾说过“个性化服务是盈利的重要环节”。海底捞不仅让顾客满意,还能给顾客带来惊喜和感动的服务,靠的是不仅能让顾客满意更能让顾客实实在在感动的实际行动;也靠时时处处从顾客角度去着想的用心体验与感受。海底捞用个性化的服务赢得一切,赢得了企业的飞跃发展。xxx超市也是服务行业,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为顾客服务,如何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创造个性化的服务是我们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员工共同努力的目标,我在xxx工作已经两个多月了,虽然有些东西还没有遇到过还没有学精,但是我在遇到问题后会认真学习多学多问,保证好服务质量,让顾客满意百分百,将“尊重、真诚、规范、创新”的精神融入到每天的工作流程中去,努力将顾客满意为标准升华为让顾客感动为标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天,以高贵的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以优质化的服务对待每一位顾客,我坚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辛勤的汗水、真心的付出和超值优质化的服务定能换来真诚的回报。
激励员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在海底捞每个员工都参与到管理工作中,都能从管理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主动去做,去思考成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每个人都是管理者。在xxx我们学会满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xxx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互助友爱互相帮助和激励,积极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参加各项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在成就感中获得成长,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提高自己的主动性。
行业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和运营的成本;体制创新可以使企业的日常运作更有秩序,便于管理,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旧的体制的弊端;思想创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我认为海底捞的就餐工具是技术创新,它给顾客带来了新意和就餐的高效方便;升迁制度和高效的管理模式是体制创新,给员工归属感和家的温暖;增值服务是思想创新给顾客留下感动的同时让顾客成为了海底捞免费的“广告载体”。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在xxxx我们要不断寻找和完善适合我们超市的创新方案,作为一名新员工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做到感想、敢说、敢做,办法总比问题多,遇到问题多思考敢于尝试和创新,在各自的岗位上要努力探索,争取找出创新成果,为xxx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之,市场经济日趋复杂外部环境多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海底捞现在是成功的,但是现在的成功不一定代表将来的成功,我们不可一味的模仿,应该以借鉴海底捞为原则,要“因地制宜”通过对xxxx机会、威胁、优势、劣势的分析立足当下放眼全国,走出一条快速、稳健、科学的xxx特色的道路。
帽子的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100字左右篇十
小时候,最爱干的农活之一就是打猪草。如果说量力而行,那么打猪草是最适合农村小学生体能所干的农活了。那个时候,猪吃草,不像现在的猪越来越娇贵,吃粮食,不吃草了。我小时候体弱多病,病病歪歪的,一阵风似乎都能吹跑,脸色,是那种苍白,惨白,一看就是大病在身的人。所以,繁重的体力劳动不仅会让我喘不过气来,而且眼睛会一阵一阵地发黑,头发晕。
星期天,我会挎一个草筐,兴高采烈地去打猪草。好像很勤劳的样子。
我大声对家里人说,我去打猪草了。然后,趁大人不注意,悄悄往草筐里塞一本书,一溜小跑去打猪草。
童年的读书经历,真有点打仗的味道。前有伏兵,后有追兵,我只能选择游击战。在学校,班主任老师一双阴沉的眼睛总盯着我;在家里,父亲一双尖锐的眼睛总盯着我。学校和家里都不是我读书的环境。拿一本文学书,心神总是游移不定。后来,我找到了一个读书的好去处:去河边。
如果专门抱一本书去河边,那会遭到父亲训斥的。这个样子,容易让人误认为是游手好闲。在父亲眼里,我读的本来就是闲书。要是我打猪草,那就不一一样了。既帮家里干了活,自己又满足了读书的愿望,可谓是一举两得。
故乡有一条稍大一点的河,叫青龙河。不知道青龙河有什么来历,没有一个人能告诉我,但我想象中,那一定是很富有传奇色彩的。我读过不是少民间故事,所以我深信它是有个什么有趣的故事被人们遗忘了,或者失传了。这条河在小小的峡谷之中,两岸有树,谷底有树也有水灵灵的草。水很清澈,像是山泉水。很遗憾的是,这水和我的年龄正好相反,我越来越大,水流是越来越小。最早的时候,青龙上还架了一座桥。再后来水流干涸了,只剩下孤零零的桥,孤独而又寂寞地怀念着快乐的日子。
我喜欢在青龙河边打猪草。这里的空气很清新,树碧绿,草青青。河的两边长满了白杨树和柳树。到了这里,我把草筐往身边一放,倚着大柳树就开始读书了。草丛中偶尔会有青蛙的叫声,但更多的是树上的蝉声。当太阳还没有完全莅临大地,天气还没有完全热起来,蝉声还没有开始悠扬起来这一刻,是读书最佳的时机了。读着读着,第一声蝉鸣慢悠悠地响起来之后,紧接着四周的蝉声都开始比赛似的响成一片了。
这个时候,我便合上书,开始打猪草了。
也许是因为喜欢读书的缘故吧,我真正的儿时伙伴很少,差不多都是独来独往。就算打猪草,也很少结伴而来。如果有伴,就无法读书了。整个童年,印象中仅有过几次和十个八个小伙伴打猪草的经历。我们不是唱歌,就是骂架。唱歌唱那种“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的歌儿。声音震天动地,吓得鸡飞狗跳,好像日本鬼子进村了一样。要么就你骂我我骂你,看谁的声音大,骂“狗儿疙瘩板板草,你妈要你现世宝”。狗儿疙瘩,是狗尾巴草;板板草,也是一种草。这两种草都是猪比较喜欢吃的食物。但它们的形状,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狗尾巴草是向高里发展的,就像大个子一样,而板板草是平贴在地上向横里发育的。前者纤细,后者肥硕。
我出去打猪草,弟弟也会去打猪草。奇怪的是,我们从来都没有相遇过。只有到了家里,我们才像是约好似的一前一后进了家门。父亲看见我们进了家门,总是喜上眉梢。尤其是见了弟弟,开心的不得了。从小,弟弟就很受宠,机灵,长得虎头虎脑的,有眼色,干活也比我强很多。所以,弟弟的话在父亲那里是很有份量的,而我――父亲见了总是皱眉头的――就像是一团晦气一样。
父亲总是表扬弟弟:“打得不少啊,把我娃累坏了吧,快去洗洗,歇歇!”
而我,遭到的是训斥和白眼,因为我没有弟弟打得猪草多。
我不分辨,但心里很不服气的。不过这也有好处,父亲不注意我,我就能悄悄地把藏在草筐底下的书取出来,赶紧藏好。
但我对弟弟很不服气的,他怎么每一次都打的猪草比我多呢?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去检查他打得猪草。这一检查不要紧,严重的欺瞒行为呀。原来,弟弟是把草徐徐的散开,就像一个膨胀的面包一样。而我打猪草,总是把草压的实实的,像一块石头。一虚一实,就是我和弟弟打猪草的区别。
我揭发了弟弟弄虚作假的行为,没想到父亲袒护弟弟,他训斥我:“你弟弟那么小,这已经很不错啦。”在父亲的心里,弟弟的做法是聪明,有出息。
整个童年,差不多就是这样过来的。我就像一棵山谷里的小树一样,自由生长。自己去争取阳光,自己去汲取水份,藏着无数无法向人倾诉的秘密。
可能是童年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多年以后,我每看到绿油油的青草,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这个猪草真好,猪吃了肯定上膘!”回到家乡,说给父亲听,他苦笑着说:“哎呀,多少年的老皇历啦。你离开农村太久了,你不知道吧,现在的猪都不吃草了,吃粮食啦!”
我惘然若失,无限感慨,这猪,有一天也会进化成人吧?
帽子的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100字左右篇十一
读完《华为没有秘密》一书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华为的产品理念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让华为在中国,乃至国际化的进程中可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独具一格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华为养活了那么多it人,从这点上,是由衷的敬佩。过去一旦提起华为,大家调侃是“拿女人当男人使,拿男人当畜牲使”,语气是不屑的,最近这几年再议论起华为,一样的说辞,语气却是敬佩的。
华为的理念是研发的投入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坚持在一个点上,在一个专业里面的持续投入。华为的研发创新一方面是现实主义驱动,基于客户的需求来研究产品,另一方面是理想主义驱动,也就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驱动,两方面共同来决定研发开发目标。据报道,华为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到研发里。在18万的华为员工里面,有45%的员工也就是将近8万人是研发队伍。华为都建立了自己在当地的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是利用当地的人才,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融合到华为全球的研发里面去。华为采用了技术平台化、模块化的思想,平台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几个月就可以推出一款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成功占领市场,这就是技术平台战术。华为研发是一种搭积木的做法,将华为内部的技术平台进行组合、改装,结合市场热点形成新的产品。华为提倡尽量减少自己的发明创造,应着眼于继承以往产品的技术成果,以及合作或购买。
华为凭借着核心产品与竞争力,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离不开华为庞大的研发团队与持续性的研发投入。
作为中国企业的佼佼者,华为公司的成功基因值得中国所有企业学习,而华为的成功基因之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值得所有从事人力资源行业者的借鉴。华为拥有了18万的人工数量,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的研发基地与实验室,如何管理这18万的员工?如何将人才收益与企业发展有力结合?华为首先在行业做出了榜样。
任正非先生花了最大精力去完成了华为的任职资格体系与人才梯队建设,用最科学的方式,管好人,用好人。华为的人才管理理念:人力资源总监应该是本系统的二把手,也就是“一把手管业务,二把手管干部”;其次,人力资源者必须懂业务,必须“沉”到战略决策过程中去,才能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
华为的人力资源部门分为多个层次,从功能齐全的公司层面人力资源部,到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内的干部部。人力资源总部和各部门人力资源部的关系是“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各级干部部的行政隶属关系归各所属事业部或职能部门,其个人的业绩考核、工资与奖金由所属部门直接负责,而其人力资源业务管理归总部人力资源部直接领导。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级部门hr们在业务归属上被认为是人力资源总部自己的人,这令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人力资源总部中,从而加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否则,各部门hr们会把人力资源工作看成是“上面”的要求,工作就很难落到实处。另外一个原因是,各个部门的考核指标是不同的,由本部门内的人力资源部来定,也能更有针对性。
除了常见的高薪酬高福利外,华为对于员工的管理不仅停留在员工能力开发,更从激才与用才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入职华为后,除建立导师制、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外,更多时间可在企业内部进行规定时间的轮岗,不仅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空间外,在让员工在职业路径选择上多了一份新的期待。而对于部分在职时间较长的员工,企业也不会因年龄问题而将员工推向社会,而是采用内部创业模式,允许和鼓励有志向创业的员工,申请作为华为的代理商,并可以获得华为提供的设备使用期等,让离开的员工可以与华为一起共同取得发展。所以,对于这样的企业,不仅关注到在职时的提高,更将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有力结合。
任总基本上就是拿来主义,然后在其基础上创新,任正非请了数位教授做顾问,他们的办公室和自己的办公室挨着。而在这当中,任正非先生花的最多时间学习就是关于人才的管理,他认为作为组织,不仅要老板见贤,团队也要见贤,否则天天鞭子抽也没有用,如果不发动人内心的能量,谁也没办法。
读完《华为没有秘密》不难得知,华为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任正非和华为的18万员工,在长达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对寂寞和孤独的忍耐,对持续创新的坚守,以及对内外躁动的警惕。
帽子的秘密读后感 秘密读后感100字左右篇十二
这本书《金花的秘密》,是一本好书,也是一本不太好的书。这本书好在哪?它表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时应有的态度,比如“对于这样的一种理性头脑来说,生殖与繁育是既陌生又不自然的事情……但一个更强大的头脑一定带有阴性的印记,它具备一个子宫,能够把不熟悉的事物变成熟悉的。”这样的描述其实是从观念上,说明了某种心灵成长的途径和要素,人需要具备把不熟悉的事物变成熟悉的能力,这样的能力背后是因为你的大脑孕育出了“子宫”,非常有趣的描述。就好像有的时候我们听别人说,你要有一个体系,这样你能吸收别人的知识,以及别人说的话,甚至是你的日常一听一看,都能为你所用。
还有“人的本能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真理是一定简单易行的,所以那些薄弱的人才会以为真理只能存在于过度简化与陈词滥调中。另一种情况是陷入另一种极端,以为真理应该是有多么复杂都不为过的。”大部分人听到这段话,直接懵逼了,他们会想,真理是复杂还是简单好?有这样的想法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大部分人不具备本能,他们被理性所掌握,然而理性所掌握的大脑,所产生的因果关系、对立关系,是无法理解所谓“当下就是永恒”这样的语言。也就是说,真理之善变,根据人的实际情况而调整。“真理”简单易行,因为此人积累丰富,大脑孕育出了“子宫”,简单的背后拥有深邃。“真理”复杂多变,因为此人积累浅薄,大脑未经开发,复杂的背后意味着道路的细微广博。荣格把这段话简单说了出来,但背后的思想深度不言而喻。这里面暗藏了上文所说的“迎合”的概念,好似冥冥中有人在迎合我们一般。佛教经典有称“境由心转”。
除非了关于人的精神世界发展,真理之辩证看法的描述外,还有关于《太乙金华宗旨》一书概念的提炼。这部分就是我觉得不太好的地方。《太乙金华宗旨》这本书本身就夹杂了两个体系,道教和佛教的诸多观点混杂而成。佛教禅定与道教禅定是不同的,同样甚深的境界描述虽语言文字不通,境界也不同。混杂在一起,让人以为是一个东西,不同词汇。其实不然。
现在很多人认为,“我学习了一些佛法的东西,就可以做提炼,选取我要的部分然后做成新的东西,去推广,造福人类”。这个想法是好的,造福人类。但因为没有学修基础,境界不通,所以导致了在传递发展过程中,面对很多其他问题无法解决。同时,现在的人并没有精神基础,只是剥离一些片段,一些技巧加工后去传播,就有了“真理”之辩证悖论。真理通过剥离变得简单易行,但人们并没有深厚基础,导致学了一点点,陷入了陈词滥调中。这也是西方禅定,禅修的困境。同时与之心灵修行相关的训练,表演训练,也是如此。
《太乙金华宗旨》两个体系混杂,带去的不是完整的修行体系,其研究而言,也只能是窥视一点,触类旁通,不能作为全貌。这就是本书不太好的地方了。但本书所带去的东西,也足够很多人用,甚至是启迪很多人的智慧了。比如荣格说到《易经》的科学不是建立在因果原则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同步性原则基础上。这一理解,打破了因果互为原则下的大脑思考逻辑。我们的大脑自诞生起,就被训练成因果关系,我们有着逻辑思维和二元对立思维。
那么如果真的有同步性思考的人,他是会如何生存?如何思考的呢?就如同《降临》中的人学会了外星文明的文字后,就掌握了同步性原则,每时每刻,他都知道过去和未来。荣格的研究很有趣。其实在佛教经典中,已经有了诸多描述,这样同步性思维方式的人存在。他们是预知者,但他们不是决定者。问题就在于,当下的一切,是因观察而改变,然而人的观察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改变也是无时无刻的在进行,所以当人“观察”,就能改变。同步性,会摧毁低端低运算的大脑。故而描述中,拥有同步性的人类都有一颗十分强大的大脑。
还有关于意识、潜意识,魂魄的描述。也是有趣和生动。潜意识和意识的互为影响,想想就让人头疼,意识在压制潜意识,潜意识是全知的。但是我们在压制它。在这里我认为潜意识不是“一”,而是全知。这有很大区别。我们还是观察者的身份,我们只是在接收“一”传递出来的信息,而我们不是“一”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在这里不便详述。
本书很有趣,能看到西方学者对东方文化的见解和看法,这些见解和看法来自于消化吸收后的产物,它不是对抗、对立矛盾的,是一种消化理解后的解读。这样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会看待其他文化,不是对抗性的,这实在太难了。
然而诚如我之前所言,没有把“见地”传入,看似提炼了某种精华,实则没有土壤,无法生根。文化之诞生,受环境土壤影响极深,传承体系亦然。人能弘道,道能善人。道的诡异在于,它千变万化,因人而异。反推着研究,实在是很累。
有趣的地方很多,慢慢看便是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