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精选5篇)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范文第1篇

全运过后,心底多了两位斗士

报道了本届全运会的射击、摔跤项目,我有幸见证了浙江队两枚金牌的产生过程。朱启南、盛江,两位盛名在外的老运动员,用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届全运会金牌。

自古成王败寇,这在竞技体育界也格外适用。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我们看到了朱启南、盛江如花般绽放的笑容,看着他们面向国旗,高唱国歌的动人场景,我们为他们高兴,为他们鼓掌。但这一派欢欣鼓舞的场面背后,又是怎样一幅场景?

在江南40多摄氏度如家常便饭的这个夏天,穿着厚厚的密不透风的训练服的朱启南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瞄准,一趴就是几个小时。汗水顺着脸颊一滴滴淌下来,迷失了眼睛,但朱启南还要纹丝不动,继续射击。在宁波重竞技训练基地,一身伤病的老运动员盛江摸了摸时不时作痛的脖子、手腕,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和队友继续练习摔跤。在宁波工作的新婚妻子和他只有半小时的车程,却咫尺天涯,到最后的备战时期两个月才能见一次面。

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汗水、泪水、孤独,是陪伴这些冠军运动员最多的朋友。虽然采访中闻得的只言片语无法让我们与他们感同身受,但这些细节足以使我们震撼。

要说这次全运会采访给我最大的收获,或许便是这了――来沈阳之前,我的偶像还是某位明星、某位学者,而今,又多了两位斗士。

(沈莲)

所有人的全运胜仗

全运会像场仗。取胜,依靠阵线上前赴后继的无畏先锋,仰仗后方安营扎寨的压阵大军。阵营中,每个人都有专属的角色,缺一不可――就像运动员想要争金夺银,没有强大的教练组,没有强大的科医团队,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一切都成白日梦。

属于我们的战役,同样类似。

本次全运征程,文字、视频、网络我们部署多道战线,编辑部、新闻部、新媒体部、总编办、通联发行部尽遣强将。在前方的记者,常常身兼数职,一场采访,带笔、带相机甚至还带DV机。奔波劳碌,没有人埋怨。或许,托沈阳天气的福,咱们也创造了一个光辉纪录――除了“强壮”的总编辑,咱们其余10多名前线小兵全都病趴下过……

后方的遭遇同样“惨烈”。年轻的编辑们,不少才刚刚迈出青葱校园,却与我们一起过着白夜颠倒的日子。后方的负责与细致,是我们前方人员最深的感受。一遍遍地核对相关信息,一次次与前方商量采访事宜,你们的不厌其烦是报社的安全锁,你们的版面语言让报道更精彩。几乎是每天凌晨,就会看到你们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着在照排室放着的还来不及吃的街边烧烤。有你们在,真好……

这是我们看到的艰辛全运的一部分,也存在我们没听见的那部分――团队中,总有人选择低调,没有将自己的累与苦与所有人分享,但,不说不代表大家会忘记你的好。

一场大战结束,许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我应该是最累的一个。”我想说,身处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很累,但至少,所有人打了一次全运胜仗。

(沈邬君)

在我们没看见的地方 故事正在继续

都说全运会是四年一次对全国竞技体育的大检阅,竞争激烈,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然而经历了这次全运会的采访,才发现全运会凝聚了运动员的喜怒哀乐。这次我跑的赛艇和体操比赛,一个比的是力量和速度,一个比的是柔韧和美感。

赛艇比赛,观众们最后看到的是金牌的数量、是老将的退役,甚至有运动员未能在当打之年赢得胜利,遗憾终生,然而在采访运动员时,无论夺牌与否,听到最多的回答就是“没有遗憾”,因为这是四年训练生活的成绩单。

体操比赛,浙江队的领军人物黄慧丹在高低杠比赛中获得铜牌,在赛后采访时,我问了一句“你觉得自己今天的表现怎么样?”没想到仅仅这么一句,领奖时还有着灿烂笑容的小姑娘眼圈就红了。把小姑娘弄哭这种事够让人手足无措的了,我急忙安慰:“不要哭啊,你还年轻,你还有机会的!”谁知小姑娘哭得更大声了……我只能不停重复“你还有机会”,可是从她的眼泪中我突然明白了:下一届全运会已经21岁的她,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可能她失去的是运动生涯中最后一次冲击金牌的机会。

金牌只有一枚,可是争金的运动员有千千万万,即使失败,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故事,把更多的视角投向他们,也许,我们能悟出背后更深的体育精神。

(康康)

游泳馆里的“孙杨效应”

没有赶上刘翔最火的那届全运会,却碰上了属于孙杨的全运会。泡在游泳馆的日子,因为孙杨,让一切都变得特殊。

9月2日,游泳比赛开始前两天,“采访游泳比赛需另外申请门票”的消息在媒体村流传。“不可能吧,我都采访四届全运会了,只知道开闭幕式要申请门票,从没听说过游泳比赛也要另外申请门票的。”一位资深媒体记者对此消息完全不相信。到了赛场,却不得不相信了,与其说申领门票不如说是“抢”门票――这个门票指的就是混合采访区的采访证,32个名额的限制让没有抢到的记者很是懊恼。

别以为到了混采区,你就能如鱼得水,想顺利采访可没这么容易。混采区分成3块,央视独霸一块,其他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各占一块――央视没有护栏限制,其他两块都被圈在小方格里。通过奥运会和世锦赛的电视转播,大家都能感受央视在游泳项目的采访霸权,此前孙杨和一些媒体的误会或矛盾,与这种霸权规则不无关系。

孙杨、叶诗文等明星选手走过混采区会被频繁拦下,他们通常都要把一个问题回答三遍。孙杨已经习惯,他的媒体公关课已经修出成果。但是大部分选手走到排在最后的平面媒体区,总是抱怨无话可说,“前面都已经问过了啊”。

也因为孙杨的效应太过强大,让一些金牌选手也被忽视了。100米自由泳决赛,当孙杨与冠军宁泽涛同时走过混采区,央视第一个抓住的就是孙杨,而当天的直播连线就是孙杨,倒是冠军宁泽涛,被放在了当晚的体育新闻。但宁泽涛还是幸运的,因为孙杨的加入,他以“孙杨最强劲对手”的身份走进了记者的视野。虽然受到了央视的冷落,但是却有地方媒体的眷顾,只是每一个抛给宁泽涛的问题都带着“孙杨”,惹得宁泽涛说了一句很霸气的话:“我最大的对手永远是自己。”

孙杨的出现,让所有媒体放弃“地方概念”,不管来自哪里,都只有一个目标:采访孙杨。也因此有太多选手无人问津,哪怕是银牌得主,甚至是男子蛙泳的金牌得主。从一些小队员的眼神中,你能看出他有和记者交流的欲望,但是却鲜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范文第2篇

关键词:假想伙伴 正能量 幼儿教育

一、“假想伙伴”现象的起源

一直以来,我们从艺术作品和儿童文学的许多故事中就可以看到“儿童假想”现象的影子,尤其在一些想象力比较丰富的作品中,经常有小主人公与想象中的伙伴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心灵上的安慰,有的甚至是和家乡伙伴做游戏。现实生活中孩子也经常有拿玩具熊和小兔子当玩伴的现象,这些玩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着重大影响。社会学家就这一现象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20世纪早期和中期以前,人们只注重这一现象的理论研究,而且比较零散,更多的是描述性地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20世纪末,人们对家乡伙伴现象的知识的认知逐渐加强,研究对象也从局部的个别明显现象转向了众多正常儿童,而这种局势的转变自然离不开父母与儿童的密切配合。在大量的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面前,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知也大大加强。

二、“假想伙伴”现象的出现对孩子的教育意义

(一)假想伙伴对其自主意识培养的辅助

20世纪60年代以前很多人对于“儿童假想”现象的认知很少,认为孩子出现假想伙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害,这种恐慌的心理主要表现在怀疑孩子是否出现了问题,担心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有负面影响等。但随着对这一现象的逐渐认识和相关研究表明,这种假想伙伴现象是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而大人应该接受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把孩子的假想伙伴当成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员,邀请其参加家庭活动。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深刻地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也让他的个人家庭价值得以体现,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二)假想伙伴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随着中国国策“计划生育”的实施,现代大多数年轻的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另外加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很多孩子都没有可以交往的同龄朋友。而在这一时刻,假想伙伴充当起了这一角色。大多数孩子在和假想伙伴在一起时就没有了孤独感,假想伙伴不仅弥补了现实交往的不足,而且很大程度上让孩子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而与假想伙伴的交往,同样可以让孩子学习并拥有交往的能力,也让孩子可以站在伙伴对立面上进行思考。比如一个拿泰迪熊作为假想伙伴的孩子,在生活中受了委屈而难以排遣这种情绪的时候,大人可以拿泰迪熊来安慰孩子,告诉孩子:“你的朋友在这呢,如果你难过了,你的朋友就会同样难过。”这样孩子可能会因为伙伴的存在而放下很大一部分怨气。

(三)假想伙伴对孩子语言能力的正作用

如果某一天你看到你的孩子抱着一只小白兔自言自语时,请你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因为很有可能她在给“她”讲故事呢。很多孩子喜欢听妈妈讲故事,而在一个故事孩子自己能讲下来的时候,他就会抱着自己的假想伙伴学着妈妈的样子给自己的假想伙伴讲故事,这种现象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母性的体现,也是孩子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更是对孩子语言组织能力的一个考验。

三、如何让假想伙伴作为正能量存在

(一)假想伙伴通常会起到心理暗示作用

在孩子对假想伙伴产生依赖之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中关系让假想伙伴起到一个心理暗示的正作用。比如,当孩子不愿意听话不吃饭的时候,大人可以告诉孩子:“你的好朋友小白正在旁边看着你呢,你怎么可以不吃饭让他在旁边笑话呢?小白喜欢身体健康的朋友的,不吃饭的孩子就长不高,也没力量去和它玩。”在这种情况下,大人可以示意一个眼神,让孩子看看在旁边的小兔子,而这时这个假想的伙伴就能给孩子起到一个心理暗示作用,好像是真的在看着他的样子,于是便很听话地拿起筷子吃饭了。而这种心理暗示作用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中,让孩子有一个一直在他旁边,鼓励他做一个完美、健康、活泼的孩子的“好朋友”。

(二)假想伙伴的模范作用

假想伙伴作为辅助教育的一把利器,还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我们可以运用孩子对假想伙伴的依赖,促使假想伙伴对孩子产生正能量的作用。比如晓明的假想伙伴是一个只小鸭子,每天无论在干什么事情几乎总是捏在手里。当他不想洗澡时,我们可以和他说:“你看看小鸭子,是不是每天都在水里游来游去啊,他是不是很爱干净啊,它每天都洗澡,洗得干干净净的!所以你也一样要爱干净喔!不然,他说你臭臭,不想和你玩。”适时运用假想玩伴作为楷模,以幽默的方式引发宝宝表现好行为的动机,其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假想伙伴的“替罪羊”作用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幼小的心灵很容易受伤,而直白的指责孩子会让其自尊心受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把责任放置在孩子很关心的一个假想伙伴身上,以“指桑骂槐”的方法对孩子的过错做纠正。比如,孩子在奔跑的过程中不小心打碎了爸爸很喜欢的一个茶杯(这类事情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我们发现后可以问孩子:“是不是小白(孩子的假想伙伴,一只兔子)打翻了茶杯?”这时候孩子多半会说是的,于是我们可以批评小白在不该追逐的地方奔跑是不合适的,这样既保全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让孩子起到了教育作用。只要假想伙伴的替罪羊作用运用得当,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四、如何做好由假想伙伴到真朋友的转变

现代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家乡伙伴,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生活中缺少可以对话、玩耍的玩伴,为此,家人或教师要设法为宝宝开发真实的友伴关系。当宝宝接触到年龄相近的小伙伴时,他对自己的假想玩伴需求度也会随之降低,而这个过程当然离不开大人的配合。家长可以在其他小朋友来家做客吃饭的时候,告诉孩子“因为板凳不够,是不是可以让小白(假想伙伴)去床上躺一会,不然你最好的朋友微微就没地方坐了”。孩子这个时候当然会担当一个主人翁的角色,主动让座给真实的朋友,而在吃饭的过程中,假想伙伴很快就被忘记在另外一个房间了。在以后的生活中,只要大人多给孩子和真实朋友接触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交范围的扩大,假想伙伴就会很自然地消失了。

正确地认识假想伙伴这一现象,并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其作为孩子培养的正能量存在,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教师的责任。作为大人,我们应该多和孩子交流,认真对待孩子的假想伙伴。对于个别假想伙伴比较奇特的时候,我们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了解并解决它。

参考文献:

[1]蒋秋蓉.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9).

[2]杨开伦.幼儿与假想伙伴的游戏[J].父母必读,1992(10).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范文第3篇

近来,一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流行,“惊呆”了很多人,其缩略形式“我伙呆”更是如“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

钱钟书先生的名作《宋诗选注》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说到某一首诗时,经常会指出诗中的某名句曾与此前哪位或哪些诗人的诗句相似,或暗合,或偷意。比如他指出叶绍翁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脱胎于陆游的“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再往前溯,又与诸多唐五代诗歌暗合,如温庭筠的“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吴融的“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李建勋的“云鬓自粘飘处粉,玉鞭谁指出墙枝”,等等。

如果我们效法钱钟书先生,对“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句话做一番“暗合”或“偷意”的溯源,也颇为有趣。请看:

辛弃疾《水调歌头》:“记当年,哧腐鼠,叹冥鸿。衣冠神武门外,惊倒几儿童。”

韩淲《好事近》:“散庵常是爱山林,健笔胜挥扫。我则临风三叹,信儿曹惊倒。”

范成大《水调歌头》:“人语半宵碧,惊倒路旁儿。”

韩愈《郑群赠簟》:“呼奴扫地铺未了,光彩照耀惊童儿。”

据报道,“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出自2023年网络上贴出的一幅小学生作文截图。这位小学生用逆天的想象力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故事惊心动魄,情节复杂曲折,最后以一句“听了这个以后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煞尾。2023年6月,“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句话再度被人提及并迅速传播,短时间内成为“表示对某件事情不可思议之惊讶”的流行语。

当看到“一枝红杏”与那么多前人的诗暗合,其名句的色彩瞬间就被稀释了一些去。同样,“惊倒几儿童”和“惊倒路旁儿”也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神句色彩只剩下一丝童趣。

语言的变化,有内部因素,即语言结构本身的问题,也有社会因素和人的认知(心理)文化因素,所以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拉波夫写的《语言变化原理》就分为皇皇三卷:内部因素、社会因素和认知文化因素。“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就是我们语言生活的一个变化,但是这个变化更主要的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造成的。从社会因素的角度来讲,语言的某个变化有时候就是一种时尚,二者的传播过程是平行的。时尚信息的传播分为两步,先从传播媒体传递到时尚的带领者,再从这群时尚带领者传递到大部分人中。虽然时尚传播分两步,但是时尚之所以能传播,还是因为社会有需求,有接受它的环境。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能流行,肯定是因为这个社会有让“我和我的小伙伴惊呆”的东西。让我们来看几则在人民网上找到的新闻:“大家都说楼价还没涨够,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旅游行业开始涨价风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更有广州休假达人将探亲假加入中秋国庆休假中,拼出55天超级长假,让网友大呼:“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如果充斥网络的尽是些‘毁三观’‘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信息,人们的健康生活就会受到干扰”。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本身并不让人“惊呆”,是让人“惊呆”的现实生活及大家突发童趣的模仿让我们惊呆了。

(摘自《新京报》2023.9.28)

妙语

好男人要做到的不过就是:

一、能挣到给女人买裙子的钱:

二、陪她去买;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范文第4篇

去年春天,妈妈想让我放松放松,决定带我到南泉公园玩。于是爸爸约了他的好朋友一同前去。爸爸的好朋友带着一个小男孩,我和他就这样认识了。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竟不约而同地说起了赛车。他对车非常了解,好像什么车他都知道。只一会儿,就来到了风景如画的南泉公园。我们下了车,沿着石板铺成的小路向前走,一边走一边欣赏风景。这里闻闻那里摸摸,东瞧瞧西看看。突然,小伙伴大声叫起来:“那里有赛车!那里有赛车!”顺着小伙伴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有好多赛车停在坝子上。我也高兴地叫起来:“可以玩赛车啦!可以玩赛车啦!”于是,我俩都急匆匆的找自己的爸爸要了钱,兴奋不已的冲向赛车场。

我们一人要了一架车就开始玩起来。我和小伙伴的开车技术都很好,既不会撞到别人的车,也不会撞到围栏。我双手紧紧的握住方向盘,左脚踩刹车,右脚踩油门,两眼看着前方自由自在的开着。小伙伴提议:“咱们来比赛,看谁开得快?”我爽快地答应了。比赛开始了。只见小伙伴紧握方向盘,右脚一踩油门,“嗖”的一声响,小伙伴的车子已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了起跑线。我也不甘示弱,紧踩油门穷追不舍。到拐弯处,小伙伴的身子微微向右侧一倒,轻巧地越过了。我不得不佩服小伙伴过人的胆识和纯熟的技术。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范文第5篇

湖北省宜都市实验小学三(5)班邹宇晗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歌很多人都听过,妈妈是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明天就是母亲节了,该怎么让妈妈也高兴高兴呢?我和小伙伴一起商量,计划给母亲一个完美无缺的节日礼物。有一个小伙伴说:“送贺卡。”“太没有创意!”“送康乃馨。”“太老土!”我们不约而同的说:“可以既送贺卡,又送康乃馨,然后晚上把房子装饰得更美,给妈妈一个惊喜。”

计划一

早上九点钟了,我和小伙伴起了床,就各自选了一张妈妈喜欢的卡纸,在上面写了祝福语,放在自己妈妈的枕头下面,我都悄悄地在门缝里,看见妈妈拿起贺卡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第一个计划完成,ok!

计划二

妈妈和小伙伴的妈妈约定好去买衣服后,让伙伴在我家玩。我们分好工后 ,就开始行动,有两个伙伴守屋,我和另外一个伙伴拿着钱,来到了花店,我们在花店里买了十二朵花,花店的老板看见我们是小孩,就给我们便宜了一点,真是幸运啊!可是家里又来了麻烦,一会儿我妈妈回来拿东西,看见家里只有两个人,她问:“还有的人呢?”伙伴们急中生智,连忙说:“我们在玩捉迷藏呢!”终于躲了过去,计划二也OK!

计划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