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标题(精选5篇)
新闻稿标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媒体; 时事新闻; 选择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23)04-0177-01
省级新闻媒体在选择新闻稿件时,应把社会价值放在优先的位置来考虑。具体来讲,在舆论导向上,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政治评价须占据首要地位。真实、正义、公开、平等、理性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准则;充满激情、敞开良心、尊重自由、甘于牺牲和时刻保持清醒,是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保证。这正是媒体作为第四种权力的基础。时事编辑每天面对大量的国际国内新闻,在进行选择时,应该时刻记住时事版面不是体现个人兴趣的阵地,而是党和人民的舆论喉舌。
一、优先考虑社会价值
编辑人员在选择稿件时只能是对于其社会价值有一个预测,选稿时要注意选择具有正面效果的新闻,而对于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的新闻则要避免选用。2009年底,关于粮油价格上涨的消息在社会上传的沸沸扬扬,不少媒体对此都作了一定规模的报道,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省级新闻媒体,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舆论导向作用,若用大篇幅的报道或者转载,则有可能会加重消费者的恐慌而引起负面的社会效果。如等到新华社通稿,再选择几篇重量级稿件进行了连续几天的深度解读,就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能够较好地发挥报纸的舆论导向功能。
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前提下,根据社会价值人们只能辨别新闻稿件所反映的立场、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恰当还是不恰当的,但不能据此判断是否符合更广泛意义上的新闻价值,时事新闻的稿件要出彩出新,还需要在新闻价值的偏向上进行不断地探索。
二、稿件的新闻价值应体现定立上的细分与偏向
新闻价值大体上说来包括及时性、显著性、重要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但对于不同的媒体不同的版块来说,其新闻价值的偏向却是差异极大的。对于省级媒体的时事新闻来说,它的及时性、重要性、接近性和趣味性更为突出,在每一类具体的新闻价值下,其具体的构成也有所不同。
及时性的时事新闻可以划分为报道对象的质变与量变两种。所谓质变是事实的变动一发生就立即予以报道;量变是事实的变动是一个渐进性的,表现为一个过程。省级媒体的时事新闻多选择前者,即事实质变性的报道,比如一项工程的落成、一个会议的召开、一项科学成果的诞生就立即予以报道。
重要性的新闻是由新闻所报道的事件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所决定的,涉及的社会成员越广泛,重要性就越显著。对于不同人来说,重要性是不同的。省级媒体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工作的指导上。对编辑来说,国家政策、方针,事件的被关注程度以及经济新闻的深度解读是选择稿件的一条主要标准。但凡新华社稿件中关系到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如“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举世瞩目的大事,需放在重要位置刊发。今年甘肃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各省级媒体都一直给予密切关注,有的还设立了“关注舟曲抢险救灾”专栏。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使重要性的问题同样埋藏于专业知识之内,因而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解释与调查必不可少,要让读者读懂弄清。比如选用的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等稿件,都是切中实际的好稿件。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凡是涉及到陕西省的新华社稿件,尽可能选用刊发。陕西的省情决定了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目标,新闻媒体须注意相关省份成功经验的介绍与推广,紧密联系发展实际,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三、互联网可为我所用
编排时事新闻,互联网也可为我所用,编发时事新闻,编辑每天要浏览滚动播发的上百条乃至上千条的新闻。编辑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判断并挑选出要用的稿件,“大浪淘沙”,有时难免挂万漏一,把有价值的“金子”漏掉。在工作中,同时监测新浪网、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等各大新闻网站,特别是各大新闻网站置顶置前的要闻、焦点新闻、新闻排行榜靠前的热点新闻,这样就能随时监测到国内外发生的时事新闻,确保不漏发重大新闻。
在出现突发新闻时,借助反应迅速的网络媒体尽早知晓,这样在筹划时,就会获得主动权。特别是在当天夜间若发生一些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往往正常的编辑工作已接近尾声,如果及时发现,就会避免出现漏发重大新闻的事故。所以,在编辑工作完成后,再浏览一下各大新闻网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通过比对网络媒体对新闻价值大小的判断,可以为我们在时事新闻编辑过程中提供辅助和参考。当然,我们还要根据自己的受众定位和特点,做出我们自己的判断,网络媒体的判断只能是一个参考而不能照搬。
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来检索背景资料,核实新闻的真相,了解新闻的来龙去脉。在主打新闻的编排上,在主件稿子以外,就可以添加一些背景资料、相关链接、相关新闻等新闻的附件,进一步延伸新闻,寻找到报道的第二落点,从而深化时事新闻报道。当然参照网络媒体,并大胆借鉴,并不意味着是全盘照搬,在一些新闻的处理上,应该有自己的独到的方式。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上,也未必亦步亦趋地跟随网络媒体,在新闻的编排上力求体现出本媒体的立场和关注角度。
无论是广播还是报纸,在媒体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要真正做到在内容上有看头,有听头,除了编辑要在稿件选择上下功夫外,还应站在读者的角度精心编辑稿件。从表面上看,时事编辑只是被动地按照选定的新华社电讯稿和其他网络新闻稿件组稿,难有创新的作为。但实际工作中,时事编辑创新的空间很大。一方面需要时事编辑在对拟发稿件进行审读后,做到心中有数,在明确哪些稿件应全文刊发、哪些稿件应删简压缩后刊发、哪些稿件应综合编发、哪些稿件应以标题新闻的形式刊发的总体编辑思想后,通过增删、调整稿件内容,对稿件的宣传主题进行“画龙点睛”;另一方面则需要时事编辑从新闻事件中发现亮点,寻找贴近点、指导点、警示点等方面的“闪光处”,努力通过加注编者按、编后语或以及广播中的新闻快报等形式,升华报道内容,表达言犹未尽之意。
从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删简缩编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突出重大主题。稿子冗长的重要原因在于主题不集中,或是题目太大、主题太杂,这种面面俱到的稿件,需要我们在缩编时,把主题集中到着重解决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上。这样,长稿就能缩成短稿。
二是摘取稿件精华。主要是在取局部而舍其余上作文章。对篇幅长而主题不突出的稿件,既可以只选取其中的某个内容独立成篇,也可以是只留导语部分而舍其余段落的缩编方法,基本上都是用此方法缩编而成。
新闻稿标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报纸新闻;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23)06 ― 0114 ― 02
一、报纸编辑发挥传统“把关者”的作用
新闻编辑,是新闻机构中专门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人,最早出现在报纸编辑部中,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电视、广播以及网络媒介中也出现了新闻编辑。也许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介中编辑工作的具体任务及其分工有所不同,但是所从事的新闻编辑工作还是有一些共性;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新闻信息的版面的设计、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新闻作品的修正和把关、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展示。” 这些工作内容中,以编辑的“把关者”作用最为突出,新闻在传播之前,新闻编辑是最后的一道关卡。由此,新闻编辑对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传统的纸质媒体新闻编辑中,新闻编辑的作用就是对记者采写编好的新闻稿件进行最后的审阅修改,记者把写好的新闻稿件交到编辑部,这些稿件是记者对采访和搜集到的新闻素材进行加工后所制作出的新闻稿件。但是,这些稿件并不一定就是没有一点错误完全符合报纸直接可以刊登的,新闻稿件有一些硬性的要求,比如:是否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新闻事实的真实性、新闻稿件中的病句以及错别字等等,这些都决定了新闻编辑的基本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水平要高。由于新闻记者和新闻编辑看事实的角度不同,新闻记者会进行现场采访,作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虽然具备记者该有的客观性,但是身临其境难免不能客观冷静的对待事情;而新闻编辑相对来说处于一个统领全局的位置上,可以相对超脱的看待新闻事件,对报纸新闻的基本要求以及报纸的整体定位上可以把握的更好。所以,新闻稿件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新闻记者容易忽略的,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对比、联想、扩展,会发现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传统编辑采用的是“在纸编辑”,对纸质稿件进行审阅和修改,由于报纸有一个规定范围内的出错率,要想把出错率降到最低,新闻编辑的把关作用必须发挥出来,这种编辑方式对新闻编辑的要求会更高,传统编辑一般具备一些素养。
首先,报纸编辑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作为纸质媒介的新闻编辑,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随时更新的其他方面的知识都要学习,时代迅猛发展,伴随着知识随时更新,新闻编辑要有不断发展的眼光,根据专业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以面对更多的挑战。传统新闻编辑自身能力要强,这是处理各种新闻稿件的基本要求;而不是仅仅做文字修饰工作,新闻编辑既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其次,报纸编辑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广播、电视媒体相比,报纸媒介的新闻具有信息量大、反复阅读、权威性强的特点。报纸消息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社会新闻到事关政治大局的新闻,无所不包;而且报纸不像广播、电视新闻保存性很差,报纸易于保存,受众可以反复阅读,传阅率非常高;同时报纸的权威性是大众所认可的,受众非常多,对社会的影响力大。总之,鉴于报纸媒体的这些特性,报纸的新闻编辑在编辑新闻稿件时就要特别的小心,不能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或者是其他的疏忽,导致影响大局稳定的新闻刊登出去,这样会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报纸的新闻编辑在思想上保持纯洁性,政治上拥护党和人民,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正确的引导舆论方向。
最后,报纸新闻编辑具备基本业务能力。对记者对新闻点有专业敏感度,在面对众多新闻稿件时能够很快辨别新闻稿件的的价值,哪些是值得刊登出来的新闻稿件,哪些没有刊登的意义。这方面的能力不是短时间能拥有的,需要在长期的稿件修改和编辑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随着网络新闻的出现,纸质编辑的基本职能总体上来说并没有改变,但是如果仅仅具备纸质新闻编辑的基本能力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媒体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纷繁复杂的网络新闻使得受众面临着真实和虚假新闻的辨别;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网络新闻编辑凭借自身新闻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对新闻进行修改和辨别,把最真实和最符合大众口味的新闻挑选出来方便受众阅读。网络新闻本身具有信息量大、传播迅速的特点使得新闻编辑面临更大的挑战,在新闻“把关”作用上需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筛选和修改稿件。筛选稿件是网络编辑工作的第一个环节,是新闻出去之前比较重要的环节,面对着浩如烟海的新闻信息,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和辨别,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在网站上刊登出来;网络编辑除了和报纸编辑一样对稿件的词语、句子等方面进行修改以外,还要对一些摘要性新闻着重编辑处理。比如对新闻标题的编辑就是考验编辑能力的一个方面,网络新闻更新的极快,网络标题在吸引读者眼球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编辑要对网络标题进行修改润色,提炼出鲜明和突出的标题。还要把一些超链接和背景资料进行整合,使得网络新闻更加的丰满,加深读者对新闻的印象。发挥好舆论引导功能。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这种引导功能表现的尤为明显,网络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互动交流,如何传达好群众的心声以及发挥好这种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是现代编辑必须掌握的能力。
新闻编辑要有“信息技术”的概念。报纸新闻的编辑采用的是“在纸编辑”,这种编辑方式出错的几率很大,而且有时候在稿件上修改还要在网络中再修改一次,这就出现重复劳动的问题。这种传统的编辑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在机编辑”,在机编辑不需要任何的纸张和笔,只需要在电脑上对稿件进行编辑,而且杂志期刊的稿件已经很少通过邮寄的方式寄到杂志社和报社,而是通过网上电子邮箱直接发送电子稿,这种方式大大节省了时间。编辑在拿到电子稿件后直接在网上对稿件进行编辑,可以复制、粘贴,还可以对稿件的抄袭度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编辑的效率,这是传统的编辑方式所不及的地方。编辑必须具有信息技术意识,而且要熟练地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能够熟练的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报纸新闻的编辑工作中。
编辑是新闻写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促进编辑者熟练掌握信息技术,需要报纸编辑做以下工作:首先,要树立信息技术意识。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要逐渐深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技术手段也是变化多端,编辑要对随时变化的信息技术时刻关注,学习信息技术中新技术操作部分;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所有的信息技术。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要非常的熟练,熟练地掌握在网络中检索信息、编辑信息等各种技术。增强自身在机操作能力,追赶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最后,还要有创新思维。对所有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能死板教条,而是需要发挥编辑的创新思维,让信息技术发挥它创新性指导的作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报纸新闻的工作借鉴信息技术手段,吸取网络新闻写作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报纸新闻有必要延续那些本身具有的独特优势,但是也需要学习新媒体时代先进的写作方式,把创新性技术同传统的写作结合起来,寻找长期融合的发展之路。
三、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写作优化方法
由于信息技术的参与,使得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出现融合的趋势,但是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如果不积极地认识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网络新闻写作难免会停滞不前。而同时报纸新闻那种长期形成的传统程序化写作模式的缺陷也会影响其长远发展。
(一)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写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网络新闻的真实性降低,可信度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个被人们说烂的一句话在信息繁杂的网络新闻中同样被重视,在比较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量大是网络新闻明显的一个优势,但是这些写作优势也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其次,网络新闻繁杂无序,价值高的新闻被隐藏。网络新闻写作的“零门槛”促使众多新闻迅速在网站上传播,海量的新闻令人们眼花缭乱,不知道从何处着手阅读新闻。一旦发生重大的新闻事件,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铺天盖地全都涌现出来,不同的网站之间互相转载和引用,造成大量重复的新闻信息传播,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却被隐藏在海量的报道中。
最后,网络新闻格调不高,“三俗新闻”泛滥。网络新闻同样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言论立场,定位必须准确。现在的网络新闻中“三俗新闻”泛滥,所谓的“三俗新闻”就是指庸俗、低俗、媚俗新闻。这种为了吸引受众的“三俗新闻”降低了网络新闻的格调。在这方面编辑应该起“把关者”作用,严厉打击这种低俗恶俗的新闻在网络中
传播,给广大受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阅读环境。
(二)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写作的优化
1.网络新闻表述过程的优化
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网络新闻数量繁杂,要想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标题的制作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网络新闻的标题形式不同于报纸新闻,网络新闻中标题与正文分别出现在两个页面,众多标题罗列在网站首个页面,而正文是在其他页面。这就要求网络新闻标题一般是单行标题,较少有引题和副题;字数一定要少,标题一定要短;标题最好不要使用令人捉摸不透的词语,也不要用太多的修辞手法,比喻或者隐喻太多容易让读者不明白,太另类超前的词语也会造成一部分读者的阅读障碍;正文中还要重复标注标题,防止受众忘记整则新闻的主题思想;标题语言一定要平实,不能过于夸张和华丽,这样的标题更有亲切感,可以拉近和受众的距离,太过于夸张的标题可以吸引受众但也有虚假夸大事实的嫌疑。
2.网络新闻其他方面的优化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为什么一直是屡禁不止的问题?如果新闻的真实度不能保证将来会阻碍网络新闻的持续发展。而且近来“三俗新闻”在网络上有上升势头,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网络新闻的信任度。保证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与打击“三俗新闻”的继续泛滥,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规范。
首先,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网络犯罪、网络纠纷等问题,网络道德的缺失、网络立法的缺失都会阻碍网络新闻的继续发展。
其次,媒体自身要加强自律,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基本的工作准则,新闻工作者不能因为一些自身利益或者是集团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职业道德。编辑是新闻的把关者,在报纸新闻中这种把关作用更明显,编辑是新闻之前最后的关口,所以,他们的任务非常艰巨。
最后,公众要积极参与到打击虚假新闻的活动。网民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素质,对于一些虚假新闻不要盲目的接受,对假新闻要保持理性的态度。打击网络虚假新闻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它和每一个公众密切相关,我们要坚决地抵制虚假新闻的传播,防范虚假新闻在新闻网站中大肆被传播。
3.报纸新闻写作的优化
新闻稿标题范文第3篇
一、新闻编辑的知识储备及其重要性
新闻编辑是以他人的新闻作品为工作对象,按照媒体的编辑方针,对新闻信息分别进行评价,选择,加工,配置,协作组织版面或者节目,公开传播给受众,并且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报道工作,为受众服务。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起决定性作用,有什么样的编辑就会有什么样的新闻。
1、地位之重――新闻编辑是稿件的最终决定者。新闻编辑是一家媒体新闻策划的主要领导者和决定者,媒体的定位决定着编辑的策划,但是编辑的品位体现了媒体的定位,而媒体的定位决定着媒体的成败,足见编辑在媒体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新闻媒体而言,编辑规划着记者新闻采写的开始,决定着记者新闻稿件的最终命运。记者所采写的新闻稿件必须符合编辑的策划,所写的稿件必须为策划而服务,另有,记者的新闻稿件须由编辑层层把关,在确定没有政治、真实、道德、逻辑、言语等方面的问题时,记者的稿件才算是通过,否则稿件无法见诸报端。
2、要求之高――新闻编辑既是专家又是杂家。因为新闻编辑的地位极其重要,所以媒体单位对编辑的要求相当高。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首先得有崇高的职业追求,我们应该把新闻编辑看作是职业理想而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一旦一些虚假、低俗、媚俗、道德沦丧的信息或者稿件在市场上流通,对社会生产、当事人、社会群体甚至是青少年等弱势群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那么作为新闻编辑应该自觉肩负社会责任,不辜负媒体和社会对自己的信任,要充分运用手中的权利为媒体、为社会造福。其次,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有职业素养,其中职业素养最主要的是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包括挑选稿件、修改稿件、组织稿件、设计版面以及布局版面时所运用到的知识。对于稿件的挑选笔者认为有四个标准:政治倾向、新闻价值、社会价值、法律规范。在挑选稿件时首先得有政治敏感,什么样的稿件可以使用,什么样的稿件不能使用,要求编辑一眼就能够做出判断,这种判断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日积月累的编辑生涯中总结出来的。对稿件政治倾向的把握问题除了与编辑的长期实践有密切的关系,还与社会发展的民主程度有关系,这就要求编辑不断的学习,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以免被时代淘汰,在稿件的挑选问题上出现不该出现的问题。
新闻价值是指能够引起社会人阅读的兴趣,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社会价值是指新闻稿件传播以后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的负面的。有的新闻稿件有新闻价值却没有社会价值,编辑也要放弃这样的稿件,因为一则社会价值不高的新闻稿件传播出去,不仅会浪费版面,挤占有社会价值的新闻稿件,另外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新闻稿件经过以上三个标准的层层筛选之后,还要判断稿件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可见,挑选稿件是新闻编辑工作中的第一步,第一步走正确了,以后的每一步才有正确的可能,第一步走错了,那么无论以后的工作多么出色,也无济于事。
二、新闻编辑实践能力现状
新闻编辑应该具有丰富的理论储备,理论性的知识必须充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但是,在实际中,新闻编辑不但知识储备不够,实践能力更令人担忧。关于新闻编辑的实践能力包括是鉴别能力、创新能力等。
鉴别能力指的是新闻编辑迅速判断出有价值的新闻稿件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挑选稿件时非常重要,新闻编辑的鉴别能力包括对政治倾向、新闻价值、社会价值的鉴别与判断,如果新闻编辑判断失误,后果不堪设想。那么作为一名新闻编辑要不断培养自己的直感,是自己能够从万千稿件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策划、主题、媒体定位、且没有任何政治、法律问题的稿件。
创新能力是指新闻编辑突破传统创新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对度的把握,媒体既要求编辑有创新能力,但是其创意又要符合媒体的定位。但在现实生活中,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编辑新闻策划缺乏新意,不敢大胆向前,思维僵化生硬,无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有的编辑虽然满脑新意,但是却不顾事实,任意发挥,结果往往离题万里。
1、匪夷所思――新闻编辑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关于新闻编辑实践能力严重不足的现象比比皆是,正如上文讲的那样,“的得地”不分,别字滥用,缺乏创新能力以及天马行空等,除此之外,编辑们缺乏对稿件的组织、整合能力,有的编辑将毫无关系的稿件排列组合在一起,有的编辑无法写出代表媒体的评论,有的编辑无法将记者集中起来,挖掘各个记者的优势,无法正确的安排记者从事新闻的采写,还有的编辑不能协调记者之间的合作,以至于是记者们之间搭配不当,耽误新闻的采写。还有的编辑不仅文稿功底差,心理素质更差,在媒体单位遇到所谓的“麻烦”时,如遭遇官司、打击报复、舆论质疑等等,编辑却无法提出解决之道。有的编辑不敢面对,便推卸责任,以至于使得媒体生名俱损。
2、尴尬之行――新闻编辑面临的义利抉择。在当前社会中,新闻编辑这一行业的尴尬之事就是正义与利益的角逐。在我国,媒体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媒体不仅肩负着社会责任,还要自负盈亏,这就使得媒体从业人员包括编辑会为了媒体或者是个人的私立而失去原则、立场。现如今,很多编辑为了金钱撤销一些设计社会强势利益团体的稿件,比如与黑煤矿、黑心商贩相关的新闻,还有的编辑为了一己私利,将版面卖给广告商或企业,甚至不惜牺牲记者冒着生命危险采集而来的新闻。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弊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也与编辑自身的职业操守有直接的关系。
新闻稿标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 G222.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空前发展,对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的研究也随之越来越深入,各种实践讨论和理论方面的研究都在不断进行,而如何突出电视新闻稿的写作特色,是有关工作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只有不断改革,探索出更加吸引人的写作方式,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一、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
说道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就要具体到每一条的电视新闻,不论用哪种方式写作,都必须要注意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等这几个方面的协调与统一。
1.导语
导语是电视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者第一段话,往往是用简单明了而又生动丰富的语言文字来概括新闻的本质内容,能够达到引起观众注意力的目的。而怎样把导语写好?写出特色?国内国外的新闻学专家和知名教授以及新闻工作者们总结和归纳了一些规律
(1)开门见山,烘托出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2)简明扼要,突出中心。导语要精练,最精彩、最重要、最直接的呈献给观众们,并且仅突出一两个新闻事实即可,不要嗦嗦的长篇大论,当简明扼要。
(3)精意求新。导语最大的忌讳就是老套的话语,这样很多观众会决定枯燥乏味没有新意,要力求新颖独特。例如:前段时间,很多市场把马肉充当驴肉来卖,当时央视新闻主持人就是以挂驴头买马肉这新颖的又不失观众熟悉的话语开场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而这挂驴头卖马肉就成功的让看新闻的老百姓记住了当时的热点话题。
(4)采用具体的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导语不论怎样编写,最终的目的都是想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新闻文字稿的写作一定要生动形象。
2.主体
电视新闻的主体是导语讲完之后的承接部分,这部分是电视新闻文字稿的重要部分,这部分应该围绕主体提出问题并全面展开,这才是突出电视新闻稿特色的关键所在,采用有说服力的内容说明中心意思,要与导语密切衔接,并且不能偏离新闻中心。
3.背景
电视新闻的背景是对新闻事件的说明,例如环境说明和原因说明,背景在电视新闻制作中占比例很大,揭示独特之处,点出不凡的事情,电视新闻背景材料不仅可以直接的带进,还可以穿插交叉的独特方式在通过简短的话语交代出来,形象的说是非常微妙。
4.结尾
结尾的写作不容忽视,文章有一个好的导语,自然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尾,只有前后相呼应才能写好新闻文字稿,例如当年荣获“中国新闻奖”的安徽电视台新闻《庄嫁医生刘本宽》,这篇新闻报道的是在农业的植保线上努力奋斗的女大学生刘宽本的种农先进事迹,她28岁的年纪。导语是这样描述的:……28个寒来暑往,那刚刚走出校门时的满头秀发已被无数次凄风冷雨染成缕缕银丝,朝气蓬勃的脸儿平添了几多岁月的沧桑。这个开头就是很多撰写导语的新闻文字稿编者需要学习的借鉴的。结余部分是:近年来,一些移局香港、美国等地的同窗好友和亲戚纷纷来信,劝她趁腿脚灵便到国外观光旅游。刘本宽谢绝了。绿油油的稻田,金黄黄的麦浪,28年植保生活,维系着她的不正是这绿色的希望和金黄的收获吗?这个新闻的结尾与导语相呼应,又点名了刘本宽高尚的思想境界,从而深化了主题。
二、电视新闻文字稿的特点
电视新闻是双讯道的立体传播,文字解说和画面语言都很重要,平分秋色,互相呼应和补充,两者同样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要想写好电视新闻文字稿,就要知道它的独特特点。
1.不完整性
电视新闻的三大元素是画面、同期声和文字解说。电视新闻的文字稿就是其中的文字解说部分,三者缺一不可,同样重要。文字稿是不完整的语言,它是为配合画面、同期声而准备的,使得3者共同完成新闻报道任务。正是因为新闻稿的不完整性,才充分的体现出了美学特征,这也就是网络上流行的四个字“残缺的美”残缺也是一种美,即新闻稿需要不完整。
2.前后呼应性
新闻稿要与电视画面相呼应,要与电视上的图片相统一,要与画面的内容相呼应,切记不可首尾不符,而且电视新闻文字稿与电视画面都存在一种若即若离的辩证呼应关系。
3.抽象特征
报纸上的新闻和广播新闻对语言的要求都是要具体、形象、生动。而对新闻稿来说就不是这样,画面上的语言就已经相当丰富,而文字稿需要起到承接画面和语言的作用,需要做到与画面语言密切配合,功能上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当代电视新闻的新风采。
三、怎样突出新闻文字稿的特色
(1)要给观众提供最鲜明、新鲜、特别和最直观的话语,让新闻文字稿变得实在化、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这一点就需要记者和编辑的努力了,因为有好的题材才能有好的新闻稿,而且记者和编辑要尽量少用抽象的语言,要用大众都能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多采用形象鲜明的与画面上的逻辑相对应的语言,用新闻事实说话,并多用写实性的语言文字。
(2)细节一定要说到位,不能含糊其词,要具体化,但是不能单调,要用具体的生动活泼的细节说明新闻事实,加深观众的印象,引起观众的回味与思索。
(3)篇幅一定要短小,因为仅仅只写一个方面的新闻突破口太小了,要多取材一些新颖的小新闻,增加新闻的丰富度,提升观众的兴趣,而且每个观众侧重关心的问题不同,编者自然要注重照顾到每个观众的口味。视频与音频的效果也是突出新闻文字稿特色的一个关键点,采用画面、图像、现场音响、字母图标、采访的视频转插来丰富语言来表达,最后加上一些为稿子特定的必要的修饰性语言,完成整条新闻。
四、结语
总之,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是综合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编写新闻文字稿的作者有很强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内涵,否者很难写出让观众满意的新闻文字稿。所以,需要记者的配合,多采取新颖的题材,和真实的事迹来丰富新闻内容。独特的新闻文字稿会让观众更加重视新闻,能够增加收视率。在新闻文字稿怎样突出特色这一方面,还需要有关人士的互相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桂珍,王诗根.试论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J].滁州学院学报,2023,04:111-112.
新闻稿标题范文第5篇
一、新闻发现能力
新闻记者工作是最讲求发现的工作。要在每天发生的纷繁复杂的众多事件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要在大量的采写中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不具备发现能力的记者找不到受众需要的信息,就不能推出优秀的稿件,新闻发现力是合格记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1.新闻发现是新闻记者的创造性思维。优秀的新闻作品首先来自发现,新闻记者也必然是新闻发现者。新闻发现力,即“新闻敏感”。新闻发现是新闻传播全过程的首道工序,也是新闻传播的基础和保证。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以批判和质疑精神为先导,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见解、新主张的避取性思维方式。它要求思维者敢于、善于从现象入手,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动地开展优于他人的思维活动。新闻记者的创造性体现在其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从词语的修饰润色,到稿件的布局谋篇,再到稿件的搭配组合,无一不是记者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它不是单调重复,而是按不同稿件特征而进行不同处理的创造性工作。
2.新闻发现力。(1)判断力。新闻发现力首先是一种判断力,即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的能力。在一些新闻事实的价值呈显性状态,关键是看记者是否快速判断出其有无新闻价值。它在不同人身上体现为快与慢的区别。(2)挖掘力。对隐性事实的挖掘,它要求记者排斥表象的东西,挖掘出价值含量较高的新闻事实。它在不同人身上体现为深与浅的区别。对某一事实被发掘后各个角度和细节的挖掘,它体现为多与少的区别。(3)鉴别力。鉴别力是记者能在同一事件的诸多价值中,迅速鉴别出最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4)联系力。联系力是记者具有的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的能力。联系力主要表现为一种政治敏感。即当记者发现一个或几个新闻事实出现时,要把它们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报道意图联系起来考察,看其对推动当前工作和发展当前形势有何积极、重要的意义。因此,联系力是一种由微观联系宏观、由现象联系意义的能力。
3.培养新闻记者新闻发现力的途径。记者的新闻发现力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着记者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新闻发现力的培养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细致的磨炼和长期的培养。记者在工作中应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新闻发现能力:(1)高度的责任感。新闻发现力是从新闻工作责任感中派生出来的,新闻发现力的有无、多少直接来源于记者责任感的强烈与否。有些记者发现不了新闻,不是因为缺少“新闻鼻”,而是因为缺少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与责任。(2)强烈的探究欲。新闻的“新”,追求新鲜、保持好奇应成为记者的职业素养。许多记者抓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实际上是由于缺少求新若渴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缺少记者应具备的职业品质。(3)广博的知识面。记者如果知识量少、眼界狭窄,在思考问题时难以运用联系的方法思考问题,不能把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也就难以发现新闻价值。(4)密切的关系网。新闻记者从事的是一项要与人、与事打交道的工作。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记者应广交朋友,努力成为社会活动家,建立起自己获取新闻线索的社会关系网,并努力使自己居于网络的中心,及时掌控新闻动态变化。(5)及时学习掌握相关新政策。记者要想从众多稿件中发现有时代特征的信息,自己必须首先掌握相关政策,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二、新闻记者的新闻评价力
1.新闻评价贯穿新闻工作的全过程。在记者的工作流程中,处处都要伴随着对新闻稿件的评价与分析。这一思维过程贯穿于记者写稿、修改等全过程。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去粗取精、探究本质的过程,把真正优秀的稿件以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形式展示出来,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