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精选5篇)

幼儿美术教育范文第1篇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这种过程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外延到内涵的 演变过程。随着我国10年来在幼教领域改革的加深,幼儿美术教育从指导思想到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幼教改革中,综合性的整体改革和各科教法的改革从两个方面推 动了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幼儿美术教育提出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由于我国美 术教育理论方面的薄弱,使得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尚不能在广大教育者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例如,幼儿 美术教育的本质特性的问题,就是一个阻碍人们正确认识幼儿美术教育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 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研讨,无疑会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

教育实践中的很多问题都和教育指导思想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思想的教育目的有关。笔者在从事10余年的 幼儿美术教育工作中深感教育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因此提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如何阐述的问题,希 望通过研讨,获得共识。

一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作好各种准备的教育。

它的教育范畴包括身体、智力、情感、思维、 语言、品德、美感等很多方面。它的教育目的是通过各种各样具体的教育活动实现的。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 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幼儿教育总目的的手段。所以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也不 是为少数有艺术天分的儿童而存在,而是在总目的指导之下的具体目的,所以可称之为目标。

目标是教育思想最典型、最集中、最概括的反映,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教育指导思想也有一个演变的 历史过程。

将图画、手工等活动纳入教育课程之内开始于一个世纪前的英国和德国,由于产业革命的发展,人们深感 工艺教育的需要。在当时,美术被认为是可以培养观察能力,使头脑细密,又能掌握很多知识和技术的学科, 所以初期的美术教育都是以技能教育为出发点的,而且都从几何形入手,然后进入写生,对幼儿也以同样的方 法去教,只不过难易不同罢了。

20世纪初,很多心理学家对儿童的美术研究开始兴盛,如凯尔仙修泰那(Kerschenstener)等,他们积 累了很多儿童绘画的研究成果,结果使欧美的美术教育开始了变革。奥地利的法郎兹·西泽克(Cizek)提出了革命性的主张得以实现。在以后的年代里,英国的赫伯特·里德(Herbertread)和美国的罗温菲德(Lowenfeld)也对美术 教育理论作出突出的贡献。里德指出“儿童艺术是人的表现方法之一,模仿成人的想法是错误的,艺术应为教 育的基础,通过美术来发扬光大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应有的基本态度。”罗温菲德也认为艺术教 育“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而是通过艺术来塑造人格。在艺术心理学的领域里,美国的鲁道夫·阿 恩海姆(Rudo If Arnheim)对视觉与认识与思维的深入研究为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人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正如 阿恩海姆指出的那样“艺术乃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力的手段,没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一个领域的创造 思维都将是不可能的。”

与创造性的美术教育相呼应的是以德国包豪斯(Bauhaus)造型设计学校为代表的现代造型艺术潮流。包豪 斯将一切造型领域里共同的基础内容作为学习内容教授给学生,取得了效果并推动了“构成”的发展,这不但 对生产和造型艺术有极大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美术教育。图案、手工这些教育内容被重新加以认识。抽象化 、象征化的表现在造型中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认同。美术教育同人的生产和生活愈加密切,美术教育的范畴广为 扩展。

综上所述,今天世界上的美术教育已由写实和抽象两个方向发展而来,并和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成为 以艺术施教,借艺术来培养智力、创造力、人性与社会性的教育。“通过艺术而进行教育”成为大多数国家美 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对美术部分的阐述上:

“在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 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的 美的欣赏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 工具及材料的技能。”

对于这一阐述,可以认为是我们过去对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认识。笔者认为,首先应肯定这一阐述的意义 ,它在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将具有参照意义。同时也应指出,时展 了,认识也发展了,这一阐述已不适应今天我们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解以及未来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需要,主要 意见有以下几点:

(一)未脱离以成人对美术的理解来看待幼儿美术活动,以客观反映论对待幼儿美术活动,因此不适合幼 儿美术活动的心理特点与表现特点。必然? 0fe8 ?锥?朗跻?胄词档哪J街?小?/SPAN>

(二)文字表述抽象和概括不够,反而使活动范畴受到局限。如“绘画、手工(纸工、泥工、自制玩具等 )”这些形式都可以用造型活动来概括。再如“观察力、想象力”,我们知道,幼儿美术活动会有助于智力的 发展。智力中就包含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多种因素,因此,可以用智力来概括。

(三)创造力是区别于智力的一种能力,也是美术教育最为突出的一种功能特征,但在表述中因平列的关 系,难以清晰地认识和记住这一重要的目标。

对于以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三个领域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幼儿美术教育中的 美育内容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形式美感的教育,即视觉对形式美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区别于其它美育形式的主 要特征。另外,用“欣赏力”一词,是过高的目标,幼儿的美育主要在于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知觉与感受, 尚难达到欣赏力的程度。

根据以上几点意见,笔者认为,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应重新修正。

为使目标及其阐述更为科学,我们首先必须对幼儿的美术活动的性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众所周知,幼儿 美术不同于成人概念上的美术,和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也不同,这并不是难易程度或循序渐进的问题,而是由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所决定的。他们不会按眼睛看到的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去表现,而是用心灵对知觉 样式的把握和理解去表现。幼儿美术如同原始人类的艺术活动一样,是他们认知和表现的一部分,可以说它是 一种混合体,它既是幼儿自身本能的欲望的表现,又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既是体质、智力的体现,又是 情感、态度的表达,既是游戏、又是学习,既有模仿,又有创造。幼儿美术教育正是基于幼儿美术活动的这种 混合体的特点,因此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教育功能特性。它的作用包括诸如培养美感、促进认知、发展智力、 提高手、眼、脑的协调性和手的灵活性。促进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等等。在这些作用中最重要的作用 在于它具有培养创造性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造形活动实现的。造形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幼儿美术教 育区别于其它教育(如语言、数等)最重要的内涵。

三造形活动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活动领域。

从原始社会的石器、陶器到现代社会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人类 的造形活动随处可见,它和人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人类的造形活动最 重要的特征是能够按不同物种的标准和美的标准进行有目的的创造,具有求新、求美的特点,它是人的本质需 要,也是满足这种本质需要的本质能力不断发展的表现。创造性的造形活动源于人的手和脑的活动,视知觉在 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视知觉本身具备着一种思维的本领,具备着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尤其是作为一种创造 性的思维。它是经过知觉的选择作用生成的意思进行的。而造形活动为视知觉提供了具体的感性材料,又有通 过造形活动的过程,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使想象现实化。因此,造形活动有助于人的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美术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幼儿;美术活动;教育

现如今,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形式多样,材料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新颖,在注重幼儿美术活动价值取向的同时,也要明确美术活动的目的,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教师要明白,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如何能够在绘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激发绘画与创作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美术教育也并不是独立的教育,在进行美术教育的同时,还需要与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相融合、并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和体现,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作的愿望

美术是视觉上的艺术,想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关键是为幼儿营造一个具有视觉美感的创作环境,让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愉快的活动过程中自主探究,乐于学习。在幼儿园中,幼儿大部分美术活动是在教室进行的,因此创作环境主要就是指教室中的环境。要让教室的环境适宜孩子进行绘画创作,关键是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同时也要让环境具有审美价值,有目的、有选择、合理地布置活动室,根据主题内容,联系日常教学,营造出一种愉快、活泼的环境氛围,对孩子产生迁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点滴中感受艺术的美,让孩子融入到情境中,自主探索。平时也可以利用恰当的时机,引导幼儿积极体验感受环境,丰富幼儿的情感教育,开阔眼界。

二、丰富活动形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在为幼儿设计艺术活动时,要考虑到活动应是能让幼儿主动参与的,不能有任何强迫性。《纲要》中也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让幼儿愿意自由表现自己的想法,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是关键。幼儿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往往能够集中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体验自然比较深刻,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把握细,结合了自己的想象,有利于幼儿的创作。教师也要给幼儿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描述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单一的绘画形式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甚至对某种绘画工具产生依赖性。因此教师要注意组织各种不同的美术绘画形式,或是游戏式的教学情境,丰富幼儿的体验,比如在户外作画、沙画、盘子上作画、水墨画等,为幼儿提供不同的作画材料,比如:颜料、蜡笔、墨水、水彩笔等,或是不同的绘画工具:蔬菜印章、棉签、碎布、手印,还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作画,放松自由的创作环境,有利于幼儿开展丰富的想象力,表现自己的个性。而新颖、有趣的材料可以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

三、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创作

在组织幼儿美术活动时,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倡作品与形式的个性化。幼儿的美术作品中反映出孩子的情感和体验,和他们眼中观察到的世界。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优点和长处,及时对孩子给予鼓励,让幼儿在获得绘画经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幼儿美术的重点是对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启迪,而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思维和想象力的特点,给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用自己认为有美感的形式,创造性的表达、表现对事物的观察和感悟,注重幼儿审美与创造力的发展,比如:在画房子时,对幼儿说:小兔子要建造新房子啦,你们愿意帮助她建一栋大房子吗?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创作,对有特点、有想法、有创意的作品不吝表扬,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步,这样也可以消除迟迟不敢下笔的幼儿放心大胆地去画,把自己与众不同的想象画在纸上。

四、重视幼儿作品的评价

孩子的点滴进步需要老师去发现、鼓励。美术活动也不例外。美术活动并不能够以幼儿作品绘画结束而结束,在每一次绘画活动后,教师的评价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对待幼儿作品的态度往往能够直接影响孩子对画画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更要求教师能用客观、宽容、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孩子的作品。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看是否具有创造性,富有童趣,能否体现孩子的想法和情感,另一方面,则看作是否具有艺术性,颜色、构图、线条、图案等都可以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条件。评价的形式也是灵活多变的,可以由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之间相互评价,幼儿自我评价,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无论是哪种评价,都要求教师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引导幼儿去观察分析,为他人或自己指出优缺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同时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的过程,也是提高幼儿情操的手段。在组织幼儿美术活动的时候,不要把成人的意愿强加给幼儿,让幼儿变为成人意愿的奴隶。要知道,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想法才是最宝贵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和策略,对幼儿的美术创作进行合理的指导与评价,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在美术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美术教育成为一种真正塑造人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幼儿美术教育范文第3篇

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能陶冶情操、激发美感、发展个性,促进幼儿观察力、思维力、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幼儿美术活动所蕴涵的一切媒介,不但富有创造的特质,而且具有幼儿发展需要的一种自然元素,幼儿美术创新教育实质上是一项“顺乎天性、因势而创”的教育工作,怎样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一座顺乎天性又具特质的美术教育之桥,是我们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年来,我园坚持不懈地探索,以美术教育为切入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园于2000年4月确立《美术教育中幼儿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一研究课题,并着力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研究工作。

二、幼儿美术创新教育的实践

1.建立“以人为本”的培训,切实提高师资水平。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教师的“导”直接影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基于我园部分美术教师现有的教学水平,要想上一个台阶,施行美术创新教育就显得比较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园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教师自行选择参加观摩式的培训或参与式的培训,学习现代美术教育理念,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自身美术教育水平,促进教师实现理论向实际的转化、实际向理论的深化。从2000年下半年始,我园专门聘请了上海儿童美术教育专家薛文彪老师定期或不定期地来我园作有关幼儿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性讲座。在他的指导下,我园全体教师进行每周一次的美术理论及技巧方面的学习,不断获取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如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教学流派,并以这种现代美术教育理念指导美术课堂教育,不断探索美术教育的新路子、新模式。在美术教育实践中,教师们带着问题寻找相关的教育理论,学习有关专业知识,边教学、边探索。还在薛老师手把手地辅导下进行色彩、剪纸、陶泥等方面的技能练习,掌握了一些以前从未接触到的美术技巧,在指导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等活动中或以借形、借色想象,或以独特的个性创造展开教学,美术教育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2.转变观念,注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童心的保持与升华,幼儿时期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阶段,美术活动是施展幼儿想象力、发挥创造才能的有效手段。以往的美术课大多是一幅范例,让幼儿临摹,注重的是技能传授,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要求无外乎线画得直、圆画得圆,哪个孩子临摹得越像,就越会得到赞赏。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无疑孩子的想象力被抹杀了,孩子应有的那一份热情和童稚更是不见了。因此,只有转变陈旧的美术教育观念,才能在美术创新教育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园除了请教专家老师外,还不断地“啃”枯燥、难懂的中外美术教育书籍。经常利用业务活动时间共同探讨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集体智慧解释遇到的困难及疑惑。有时,教师们为了争论一个疑点,达成一种共识,常常忘了下班时间,这是在该课题研究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孩子们在新颖的美术教育活动中,不断产生奇思妙想,特别在中大班幼儿的美术作品中,凸显了幼儿丰富的联想、独特的构思、巧妙的造型,随处可捕捉到幼儿新颖独特的思维火花,昂扬的创作情趣和创造热情。

3.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场景,激发幼儿大胆想象、主动创造。

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情景,无疑能激发幼儿的参与欲和思维活动,并由此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有新意的作品。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园致力改变以往那种以传授知识性、技能性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幼儿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创建一种生动有趣的活动环境,经常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故事、游戏等手段或创建一个充满迷幻色彩的环境,刺激他们的创造欲望。如小班老师在组织实施美工活动《搬新家》中,为了调动幼儿的创作情趣,别出心裁地用白色塑料布和竹竿搭成了一间可以让孩子自由进出的“房子”,就在孩子急切地要到“新房”参观时,老师适时地提出“新房还没有完全布置好,谁能把新房打扮得更漂亮”的要求。这时幼儿处于极其兴奋的状态,创作的热情被大大地激发出来,都主动、乐意地选择了彩纸、小挂件等(老师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装饰材料,布置起了新房,俨然像一个个“装潢设计师”,此举真正达到了在玩中学的效果。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给幼儿提供一些水果、蔬菜、鸟类、家禽等生动的图片、实物,让他们借助这些图片、实物组合成一幅富有情节的画,启发他们抓住自己的瞬间感觉画“味道”、画“音乐的色彩”,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审美想象。创造想象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想象,没有创造想象,生产劳动、技术发明、科学创作、艺术创作等一切创造活动都无法进行,它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我园格外关注幼儿的创造想象,以期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创造想象能力。

4.调整课程内容,追求“人文”评价。

新的课程理论所蕴含的课程意义是指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全部活动,是关于目标、内容、形式、方法的一个系统,是把教育思想转变为教育实践的桥梁。针对我园开展的课题研究内容,在美术课程方面,我们作了初步的调整,改变了以前那种呆板的课程安排,以教研组为单位实行隔周备课制。教师们根据上周实施的内容、效果和幼儿学习的反馈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再不断修订、完善、丰富美术活动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特点和当前需要及时调整课时,随时修正、添补活动内容。如:托班和小班的孩子正处于涂鸦期,主要的美术教育目标是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对中班幼儿,在激发其兴趣的前提下以培养、提高他们的技巧为主(如加强线描想象、色彩涂抹等方面的训练);对大班幼儿以水粉、写生、泥塑、剪纸等综合练习为主,让幼儿在水粉画中了解一些简单的色彩搭配,在写生时培养耐心、细致观察的习惯,在泥塑和剪纸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美术活动的课程流线是以班级年级全园的阶梯形式发展的。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确立,我园在美术创新课程的建设中,不断地加强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工作,许多老师已能自觉地承认、尊重幼儿在经验、兴趣、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认识到如果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每一位幼儿,许多幼儿的积极性就会因此受挫,对创新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因而我们意识到,只有符合人本发展精神的评价,才是美术创新教育的关键。为了保护幼儿创新思维与能力,我园一改以往以教师评价幼儿作品为主的方法,充分发挥幼儿自主评价的作用,教师除了以欣赏的目光接受每位孩子的作品外,尽可能利用教室空间展览幼儿的作品,鼓励孩子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有时,在大人们看来一幅很“糟糕”的作品经孩子自己一讲,却成了一幅富有想象、充满童趣的好作品,这样就能让幼儿在共同的评价中获得成就感,得到同伴的认可。这种以生为本的“人文评价”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幼儿美术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效与终结反思

1.初步成效。

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园在美术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幼儿在美术方面的能力有了可喜的发展,各种想象画中不再听到“我想不出来”的声音,许多幼儿对色彩的运用、画面的布局,让许多老师、家长和社会人士大加赞赏,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能自觉地加强自我训练、自我充电,并不断地总结、提炼实践经验,许多教师已把独特的见解写成了文章。

幼儿美术教育范文第4篇

一、中国传统艺术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现在有很多幼儿园把中国传统艺术扎染同幼儿美术活动结合起来,在已经剪裁好的宣纸上通过沾染、点染的方式来表现,而后把染好的宣纸粘贴到纸上,让幼儿再利用这些进行美术活动。这样的幼儿美术教育方式使幼儿从中体会到了动手和动脑的乐趣。在幼儿美术作品中,往往不止一两个形象,有时有三四个甚至更多,他们把这些形象都排列在纸上,这些简单的做法其实就是对美术活动最初的探索。

二、综合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现代幼儿美术教育中,综合材料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很多生活中的小物件在幼儿的手中都变成了可利用的工具。如S形挂钩,它是平时人们用来挂东西的一个简易钩子,而幼儿利用它画出迷宫。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废弃汽水瓶盖,幼儿把汽水瓶盖扣在纸上描画外轮廓作为太阳和花蕊。这些简单的小创意都来自幼儿的观察力和天真的想象力,在他们眼中很多成人利用不上的物品都可能成为他们美术活动的工具。因此,教育者切忌用看成人作品的眼光去看幼儿的作品,更不要挑剔幼儿画中不合事理的地方,应该多给幼儿鼓励和支持,使他们建立对美术活动的热爱,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表达自己的信心。现在很多幼儿园把教幼儿美术变成让其体会美术。幼儿园墙体的空间利用在不经意间会引导幼儿对美术的重新理解,他们可能会明白美术不仅可以在画纸上体现,还可以在墙体上展现。教师把一些漂亮的美术作品粘贴到墙上让幼儿欣赏,这种教育方式要比传统的说教好得多,因为这是幼儿自己的想法,在头脑中印象会更加深刻。

三、从故事情节入手的幼儿美术教育

幼儿美术教育范文第5篇

CT所见:

近年来,幼儿美术教育方兴未艾,各类幼儿美术训练班门庭若市,绘画技法教材成了畅销书,美术教师比 赶场的歌星还忙。幼儿美术教育受重视自然是好事,但是,我们也焦虑地看到,在这股“热”的背后,隐藏着 令人担忧的问题。据笔者对200名3至7岁学画儿童的调查, 真正得到比较全面开发的儿童仅占整个被调查人数 的7%, 其余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 能较好地掌握某一种绘画语言的占3%;思维比较 活跃,但无法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的占35%;只能照教师教的样子,机械地、呆板地摹画的占53%;还有极少 数人既想不出来,也讲不出来,甚至连最起码的摹画都有困难。由此可见,家长花了钱,孩子花了时间,老师 花了力气,收获都不大,甚至有些孩子还是负收获——个性、兴趣爱好受到压抑,这会长久地影响他们对艺术 的感受能力。

CT印象:

1.家长认识不正确。

造成“幼儿美术教育热”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孩子有这方面的要求,也不是教师热衷此道,而是家 长一厢情愿。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爱涂涂画画,便认定他有美术天赋,于是不惜花费金钱和精力送孩子上训练班 ,期望他有朝一日在美术方面出人头地,或至少有一技之长。也有些家长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在上这个班、那个 班的,心想自己的孩子不能落后了,可学什么好呢?学美术最经济实用,就替孩子报了名。家长的心态远不止 以上两种,但都有个共同特点:把绘画技能的学习看得高于一切,以为孩子学习美术就是为了掌握绘画技能。

2.部分办学者的办学思想不端正。

少数办学者打着培养儿童艺术素质的幌子,根本不顾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低幼年龄段儿童美术教 育的规律,也不管教师的水平、教学设备是否合格,不择手段地,甚至采用欺骗手法来招收学生,收取钱财。 这样的教学班一般都有50至70名学生,人数这么多,老师很难有效地开展教学,所以经常采用黑板上挂一幅范 图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的授课形式。这种教学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误人子弟。

3.师资水平总体欠佳。

从我们分层扫描的结果来看,幼儿美术教育师资队伍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a.受过中等师范教育,对美术 略有所知或比较喜爱,自己能简单地画几笔的教师。这一类主要以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为主,他们占绝大部分。 b.受过高等美术专业训练,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较高的欣赏水平的教师。这类人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 教师、学生,以及少数中学教师和一些社会上的美术工作者。这一部分人的艺术素质比较高,有的还学习过《 教育学》《心理学》。c.业余绘画爱好者。他们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但不懂教育。d.既不会美术,也不懂教育 ,完全是为了挣钱而来的“南郭先生”。这部分人虽然不多,但危害不小。由此可见,幼儿美术教育师资队伍 的质量与水平难如人意。

4.教师的教育思想存在问题。

上面说到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偏差,更可悲的是,即使在第一、第二类教师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除了 美术专业水平不够外,主要还有教育思想不端正,教学目标不明确,不懂儿童心理和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规律 等问题。这些问题又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纯技术派。他们将儿童当作成人来训练,一味强调技能、技巧 ,不注重儿童的个性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注重综合能力的开发,俨然以培养小画家自居。还有的教师对 五六岁的小朋友进行专业分类,让他们专攻一门,或是山水,或是花鸟,还捧出一些小“牡丹王”、小“齐白 虾”。其实,这些违背早期艺术教育最基本规律的做法,恰恰是对早期艺术教育本质的背离。第二种类型的人 似乎懂一点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强调儿童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培养。但在教学中,他们过分强调儿童 的自我表现,令其随心所欲,而不注重传授基本的美术知识、绘画技能,没有真正弄清楚早期美术教育中“美 ”与“术”的关系。“美”与“术”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好的审美情趣有助于绘画水平的提高,反过 来,随着绘画水平的提高,对艺术美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建议:

1.家长首先要认识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质。幼儿美术教育应该是通过绘画知识、绘画语言的传授,综合开发 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各种能力,培养孩子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素质和人格品质。这些对于孩子 将来的生活、学习,甚至他成人后的事业、家庭、人际关系等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一句话,幼儿美术教育应 该强调素质的培养,是打基础的教育,而不是望子成“家”成“星”的教育。所以,作为家长,切不可片面追 求一时的教育效果,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或有盲从的心理,要呵护好孩子心中的艺术之芽,要有长远眼 光。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除了精通美术技能外,更应该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早 期美术教育虽然是低幼阶段的教育,可是对教师的要求却不能低。幼儿美术教育有特定的规律和要求,从教学 法的角度来看,教幼儿学美术比教成人更难。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该由有水平,懂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师 任教,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