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发展论文(精选5篇)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影响
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与研究性文章比较多,国外如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丹尼尔A·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国内如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郭咸纲的西方管理思想史,杨文士的管理学原理等,不胜枚举。本文或多或少引用了他们的部分结论,他们在研究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时候更多考虑了管理与当时社会和人文的发展,而很少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研究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本文就科学技术革命这个方向对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进行讨论。
一、现代科技革命历史沿革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发生过多次科学技术变革。但在古代,科学尚处在萌芽状态,比较原始和零散,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到了近代。科学技术才真正开始系统而全面的发展。16世纪中叶,哥白尼发表了巨著《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从此了科学技术变革的开端。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理论研究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具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历久不衰,中华文化的链条没有间断。但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各个少数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世代相传的优秀的文化面临着消亡和被同化的困境。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是如何弘扬、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能使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落伍或者不被抛弃;同时,又吸收其他先进民族的文化,甚至世界一切先进民族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创新,使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断的发展进步。少数民族文化与其它文化交流,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此,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开展研究,成果丰厚。
笔者对近年来的学术期刊和相关的著作进行了目录检索和查阅,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专家与学者们主要从民族文化的理论、学术活动、技术手段、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收集的材料也主要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学者的实际调查所得。研究的动态变化上,改革开放以前学者们对此的研究较少,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的研究成果较多,早期也主要是对民族文化的收集与整理,后期才逐渐将少数民族与汉文化,与国外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此的研究也更加理性和全面。本文对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和总结。
一、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理论的研究
专家与学者们主要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收集的材料也主要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学者的实际调查所得。龙秀雄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强了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人类文化的进步,同时也在深刻影响民族文化的外部环境、物质基础和深层结构等,对民族文化主体性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王舒宇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多个领域,对民族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2]徐延花分析文化与科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3]李忠斌的观点,科技进步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推动着民族文化向更高层次演进。[4]专家学者们在科技进步的宏观内涵下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做出了正面的,客观的判断,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和科技发展相互之间的规律,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综合全面的分析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的理论研究
同时,部分学者也在关注着科技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相互作用中,正反面等做了相关的研究,发表了很多独特的见解。从全面大局方面,梅其君认为“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利于和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方面有共存现象”[5]。龙秀雄也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和受先进科技影响下,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7]。从正面方面的观点分析,“要使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超常规的发展,必须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普及科技。可以说,科技能力普及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6]”从反面分析,吕乃基也分析出“21世纪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又有新的特点,在技术领域互联网对民族文化消融所起的影响,比以往的任何平台更大,……凡此种种,都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起到消融民族文化的作用[8]。”
科技与文化之间本来存在着互渗互促的关系,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在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给民族文化造成的潜在威胁,以及最大限度地设法消除和避免这种负面影响,也看到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如何充分利用它们为我国当今正在进行的民族文化建设事业服务。
三、教育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
现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在传播载体上,也就是体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方式,技术手段。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反映着现代文化的实质内容和水平,而且也是现代文化得以现实存在和传承的根据。把现代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引入教育,使教育技术活动的条件、手段和方法与现代民族文化处于同等水平与同种构造,文化教育才可能真正成为培养现代文化人、传播现代民族文化的有力工具。对此,学者们也研究分析出通过教育技术可以使教育按着现代民族文化的生成条件和方式去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选择和运用适应民族文化传播的教育教学手段、方式、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从而根本上保证现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并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发展。杨改学、张筱兰分析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传播技术,媒体技术等运用于少数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 ,加速藏文化和其它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9]李永铎在研究传承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时就分析,“充分开发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的新规律,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水平,传承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木卡姆音乐的教育,使之后继有人”[10]。也有专家和学者探讨民族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必须以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为依托 深刻挖掘我们本民族自己的文化精髓,并在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的催化下……汲取百家之长 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意识的民族特色的教育技术学”[11]。黄文(2023)认为跨越部门与行业的界限…… 实现遗产教育共享……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基础。[12]
关于学校的教育和教育技术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研究,此类学者大部分是在高校任教或者深造,对此的研究颇多。探讨的是学校如何能让少数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比如师资缺乏,“民族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教师。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民族学校师资力量本来就很薄弱,要想再解决民族文化课程的师资问题,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13]”。另外如语言危机,研究指出,民族语言传承的危机,部分来自于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本民族的弱势地位是由文化造成的,产生了对民族耻于认同的心理,导致青少年对本民族语言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不正常状况。民族语言的危机还源于社会经济的压力,有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的语言没有实用的价值,抛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转而使用另外一种语言,民族学校的学生也大量流入汉族学校学习。“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变民族成员的观念,形成“文化自觉”,让民族语言得到更好的传承,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14]。”对此,如何去教育,如何使用教育去引导,更值得学者专家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学者也认为民族学校的发展非常艰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传承的角度看,目前国家的政策倾斜性还不强,资金扶持的力度不够……在很多地方,民族文化的学校传承缺乏整体规划”[15]。民族文化传承困惑,在学校传承中,如何去梳理,如何界定传承的范围,那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民族地区学校的难题。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如何发挥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解决生源问题,如何应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与提高升学率的矛盾,都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对此,何波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表现出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的自足系统,发现其科学精神缺乏的弊病。[16]
四、信息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
信息技术作为现在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传播技术手段,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中国的现代化潮流中,如何保持少数民族艺术的原生态学习与传承,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的问题,也是学者和专家一直在寻求解决的严峻课题。他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路炜峰尝试从当代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艺术课程整合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利用当代信息技术的保真性,大众性共享性和跨越时空等性质进行保持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独特性的学习与传承探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7]赵生辉(2009)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理念与途径》一文中从文化融合的理念出发,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并探讨了现阶段推进两者融合的若干实践途径[18]。“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 (古籍、文书、石刻、金文、印章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可以实现少数民族文字历史的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并为社会利用[19]。王恒桓认为现代交通与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已导致文化的交流特别是产生、创造机制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关系以及人们对待文化的态度、认识心理都与过去的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20]。
一般而言,文化的变异度不但受制于本土文化的生态、心态环境和开放程度,而且主要直接受制于文化交流方式。同样的,现代技术照样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影响,处于弱势文化的民族,在传播处于不利地位,慢慢发生着改变。例如在建筑文化方面,一些发展较快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如 吊脚楼 )正被建造更方便的平房和钢筋水泥结构楼房所取代,有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保持了传统的民居,但从建筑材料、样式到内部装饰都已十分考究并具有了相当的现代气息[21]。
评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近年来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的理论、学术发展方向、技术手段、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向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有的方面没有涉及或是研究的不够,今后有待加强,归纳如下:
第一,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的选择与整理的理论研究。科技民族对文化的传递必须经过一个文化良性选择的过程,没有文化良性选择的教育技术就不能成为教育技术,特别是对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文化良性选择贯穿于教育技术的始终。通过教育技术的选择过程,使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内核得以凸现,得到传承和发展,也使外来的优秀文化能进入教育技术这一文化融合和传承的最主要的通道。这是民族文化整合,最终得到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功能研究存在不足。同一文化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的传承和不同文化的接触、文化输入输出之间的关联研究存在不能完善。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课程来促成文化的保存、积淀和增殖和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可以传播和扩散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但相关的研究还是不多。
第三科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上来研究。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措施不力,在传承的模式上,如何突破现有的模式,使传承的载体从显性向隐性渗透,使民族文化的精髓真正融入到少数民族群体的血液中,这是一个难题。
第四,从收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现在的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民族研究主要是从技术,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更广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影视人类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加强。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得当,利用得法,则可造福于少数民族文化。我们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以及相关的研究要有紧迫感,紧跟科技进步的时代步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并展开更加深刻的研究。许多发展中的国家、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民族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我们应该吸取前车之鉴,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破解传承中的难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笔者相信,在今后的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不但能够克服这些不足之处,而且能开拓新的领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龙秀雄.论现代科技发展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影响[J] .民族丛刊2009年(5).
[2]王舒宇.论科技对创新民族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J].思想战线,2008,34(1) .
[3]徐延花.论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 [J].青海经济,1997(3).
[4]李忠斌.论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以土家族为例) [J].民族研究(京)2002(03).
[5]吕 涛,赵德胜.民族地区科技普及能力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关系研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23(3) .
[6]梅其君.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0).
[7]龙秀雄.论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科技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5).
[8]吕乃基.2 1世纪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01(3).
[9]杨改学,张筱兰.现代教育技术与藏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J].工作研究,200(5).
[10]李永铎.现代教育技术与刀郎木卡姆音乐[J].艺术教育 2006(9).
[11]安涛.文化传统对教育技术的影响[J].中小学电教,2002(7).
[12]黄文.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机制探索[J].天府新论,2023(2).
[13]周宏,刘茜.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使命[J]教育探索,2023(4)
[14]卢德生.民族成人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J].成人教育,2004(S1).
[15]张大友.民族教育功能的失调与矫正[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 36(3) .
[16]何波.论科学技术教育及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J].青海民族学院报,1998(1).[16]
[17]路炜峰.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艺术课程整合思路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7(3).
[18]赵生辉.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理念与途径[J].黑龙江史志.2009(18).
[19]华宁.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技术保护 [ J] .档案学研究, 2006 ( 2 ).
[20]王恒桓.信息技术与文化发展[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21).
[21]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 J] . 民族研究, 2000( 6 ).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在地球上当你观看日落时,通过旋转太阳镜上的偏光镜你就能看到这种情况。从以上论述我们不能不承认,现代成像技术所制造木星知识的条件性和丰富性。如果用伽利略的望远镜来看,木星就是一片模糊,除了能看到木星具有卫星之外已经制造不出更多的知识来了。例如,由木星自身辐射的红外线即使通过伽利略的望远镜也无从知晓,因为对于光学望远镜来说,红外线“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这就像人无法感知到空中有电波一样,只有当拿来收音机收到电台声音的时候才能感知到存有电波。而在以上所述关于木星的观测中,只有通过红外设备才能够发现和“捕捉”到红外线,再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性设计将红外线所反映的信息“翻译”成视觉图像,从而制造和推知出上述关于木星的众多知识来。很明显,木星的这些知识都是依赖于现代技术制造、建构、诠释或翻译的。对此,伊德说道,“这种新产生的科学知识比以前的例子更清楚和更明显地说明,这些科学知识只有通过技术为中介,它们对我们来说才是可能的。在这个层次上,科学的技术体现才彻底显明。”当然,对于简单的知识来说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技术来探知,尽管人们甚至不会觉知到运用了技术,如前面所举粉笔之类的简单例子。但是,不管简单技术还是复杂技术在制造知识的诠释的本质上都一样,只是简单技术制造的是简单一些的知识,复杂技术制造出来的是复杂一些的知识而已。总而言之,科学知识都是技术体现出来的,没有相应的技术就不会有相应的科学知识产生。
二、对技术所蕴含科学原理的理论解释
众所周知,任何技术总是蕴含一定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知识的,这是技术“有用”的基础。如果对技术中的科学原理追求一种本质上的理论解释,就可能逐渐形成科学理论。西方文明正是循着对生活世界中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追求形而上本质解释的主线前进的,进而萌芽、发展与形成了现代科学。由此可见,执着追问技术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对于产生现代科学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研究伊德科学现象学中技术先于科学的存在论关系的重要源动力。对于技术蕴含科学,伊德阐述了两层意思:一是,任何技术都蕴含着科学原理,这是技术能够被实施的根本性前提条件。只不过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其蕴含的科学原理是事先就已明确的,而前科学的技术蕴含的科学原理是不明确的。当然,即使是现代技术,技术的使用者对于技术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往往也是不明确的(如医生对于医疗仪器的科学原理往往就缺乏了解)。伊德说,技术在存在论上具有优先性,科学原理在人们技术性“操劳”的时候实际上在为技术服务。这也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在存在论上先于科学,实际上科学是技术的‘工具’或‘用具’的意思。二是,简单的技术蕴含着的科学原理较为简单,越复杂的技术越是包含庞大的科学知识体系。伊德选取了三代典型的技术来予以分析。首先来看弓箭技术的例子。不管是长弓、弩弓、骑射弓、“火箭”或“闭合箭”,这些弓箭技术虽然几乎是在完全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单独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抽象的意义上,所有的弓箭都是‘相同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投掷物(箭)是由弓和弓弦的张力来推进的。”从力学原理来讲,不管哪种弓箭技术,都是弓和弦在弹性形变的基础上产生的弹力作用在箭上,从而推动箭射出的。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1/2kx2=1/2mv2或冲量定律Ft=mv,就可以计算出弓箭的威力与箭的射程等。其中:k表示所用弓与弓弦的平均弹性系数;x表示弓弦离开零外力时位置的距离;F表示弓和弓弦共同产生的弹力作用在箭上平均大小;t表示从张满弓松开手到箭离开弓弦的作用时间;m表示箭的质量大小;v表示箭离开弓弦时的初速度。这样来看时这些技术并没有本质差别,换句话说就是:它们都能用相同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知识来解释。尽管古人不知道这些科学原理,但并不影响他们制造和使用这些简单的弓箭技术。其次来看伽利略的望远镜的例子。伊德认为,望远镜技术是从古代最简单、最原始的技术到现代最复杂、最先进技术的转折点上的典型技术。伊德说,“在我所命名的技术-科学中所发生的第二步,是在成像技术中产生了第一次科学革命,这是随着光学透镜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而发生的。”伽利略使用望远镜的确发现了很多新的现象,显然他并不是先知道望远镜技术的原理才去观察的,但是他在发现了望远镜的“好处”之后开始了思考光学原理而尝试改进该技术。尽管科学史家沃尔夫说伽利略在光学研究方面并无成果,但是对于光学原理的思考确实是后来光学技术进步的前提。科学史的事实证明,主动对技术之中的科学原理寻求理论解释,是现代科学诞生以及技术持续进步的必要条件。最后来看新天文学之类的后现代技术的例子。伊德引用了《新天文学》的话说,“新天文学之所以能迅速发展,部分原因是在20世纪30年代偶然发现的来自地球之外的无线电波。”显然,这是一个截然不同于以往天文学发展的全新例子。因为无线电波不同于可见光,无法通过“自然”技术“看到”,而是需要既有的“人工”①技术来诠释和体现出来。能够发现地外无线电波本来就是无线电技术在实践中“先在地”存在的结果。而对蕴含于感知无线电技术中的无线电波可翻译为声音或影像的原理进行本质上的理论解释却是后来射电天文学迅猛发展的理论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在具备了承载新天文学的技术平台之后,再追求对“技术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作出理论解释,这时候人们才可能在这个方向上开辟出“射电天文学”这门新科学来。由此看来,科学就是在对为技术服务的原理进行系统化的理论解释之后形成的,越是复杂的技术越是蕴含庞大的、多学科的知识,越需要理性的参与和前期积累,也越难自发形成。因此,现代科学只在具有发达古希腊科学文化背景下的欧洲诞生。而望远镜技术由于蕴含较少的光学、物理学知识,在实践中“拼拼凑凑”还有成功的偶然性,所以望远镜可以见诸于多个文明当中。至于简单的弓箭技术只蕴含了一些基本的力学原理,因而不论文明程度如何,都能自发产生,所以才会如伊德说的那样:所有的古代文化都有弓箭技术。
三、科学与技术的“接力”关系
从以上“技术蕴含科学原理”的论述中,我们应该可以觉察到:古代技术和“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现代技术由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知识较为简单,较多地表现出了自发的特性,所以在没有严格概念体系和逻辑推演的社会中也能够产生和存在;“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后现代技术由于所蕴含的庞大科学理论体系需要“第一次科学革命”理论产物的“人工”技术平台,而此较为复杂的“人工”技术平台又必定是在原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和制造出来的,这完全只有在对概念化的科学体系达到自觉水平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所以,“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技术无法在科学处于“经验层次”水平的社会中产生。也就是说,具有“第二次科学革命”特征的“后现代”技术与科学的关系,表现出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交互关系,这类技术完全不可能在科学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水平的社会中产生。正因如此,伊德把当代科学称为技术-科学,他认为当代的技术与科学是纠缠在一起的一个整体。他说,“技术-科学的秘密,以及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后现代的关系,都没有被发现。一种文字游戏闪现在我的脑海中:当代科学完全是技术化的科学(technoscience);而大部分当代技术也都是技术化的科学……技术-科学是科学和技术杂交后的产物,在同一个杂交体中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
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类似体育比赛中的“接力”关系。根据科学史可知,若能将简单技术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与知识进行“提纯”,从而促进系统的科学理论产生的话,那么系统的科学理论又可以推动人们设计制造出较为复杂的技术性仪器设备,从而进一步又对复杂技术负载的、体现的、诠释的新的科学理论进行“提纯”,如此不断螺旋递进,表现出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接力”关系。但需注意,这里有一个“瓶颈”,那就是从自发的技术“跃迁”到自觉和自为的技术阶段时,有一个对自发技术中所蕴含科学原理的“提纯”工作要做。当人们对自发技术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提纯”不出来时,就只能停留在“经验层次”的科学阶段了,这时候也就无法产生现代的技术。而现代技术不能在实践中使用的话,所蕴含于其中的科学原理就“无从服务”、“无所依附”,进一步的科学“提纯”工作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也即科学就没有了发展的逻辑前提。打个化学上的比方,当人们纯粹只是根据经验从颜色、状态等层次来把握物质变化时,很难驾驭化学反应制造出想要的物质,也不可能产生现代化学,如古代炼丹术。而只有追问理论本质,逐步地将各反应现象背后的规律、原理弄清楚之后,才有可能产生现代化学,从而驾驭化学反应,制造各种想要的化学物质来。这里经验层次的技术指的是自发的古代技术,而理论层次的技术则是自觉、自为的现代技术。是否能够从经验中进行理论的“提纯”决定了是否能够超越古代技术层次进入现代技术层次,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瓶颈”。这个“瓶颈”其实就是古代技术与现代技术(含后现代技术)的分界线,在前已提及的“第一次科学革命”的技术与“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技术之间就是非常明显的。显然,这个“瓶颈”也就是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那道跨不过去的“坎”。从技术中“提纯”出科学理论的能力就是突破“瓶颈”的能力,在越过了这个“瓶颈”之后的社会中,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就会表现出强强组合的“接力”关系,也就是“强者愈强”。这是欧美现代科学-技术之所以持续进步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这可以从古代中西方科技发展史的对比中得到印证。中国古代的技术基本上都是在自发技术框架内发展的,缺乏从技术中“提纯”出概念系统的科学理论的过程,因而古代中国没有能够实现对“瓶颈”的成功“跃迁”,从而只能停留在古代技术的经验科学水平,无法进入现代技术这一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更高技术的新阶段。李约瑟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段话很耐人寻味,他说,“整个说来,中国和西方在科学上相互影响的程度似乎非常微小,以至使人感到这种富有成果的交流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至于技术方面,情况便大不相同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在书中从几个地方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他说,“在15世纪以前,西欧的技术可以说落后于旧大陆的其它任何地区。从经院哲学中可以看到的过分严密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不可能对亚洲思想家有任何吸引力;近代科学确实必须冲破这一外壳才能诞生。希腊和希腊化国家的古典科学作品确实是一项宝藏,甚至比虔诚的佛教徒到印度去取的经典还要宝贵。但在13世纪时,这些科学作品对于西欧人来说,并不是全都可以得到,而且,在文艺复兴和维萨留斯及伽利略的时代之前,其中没有一种著作被充分地吸收到欧洲人的思想之中。当然,这些著作可以从阿拉伯文译本中得到,中国本来可以比欧洲人更便利地得到这些著作,但是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得到它们,或许是因为中国学者对理论缺乏兴趣,而这些理论却补偿了欧洲在技术上的贫乏。”好一个“或许是因为中国学者对理论缺乏兴趣”,所以,尽管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实际上有着长长的交流史,希腊和希腊化国家的古典科学作品其实中国都能够从阿拉伯国家得到,完全可以取西方人之长补己之短,但由于中国对理论不感兴趣而“没有得到它们”。反过来,中国的长处却恰恰被西方人“取”走了。李约瑟是这样说的,“在公元后整整十四个世纪的时间内,技术上的发明尽管缓慢地、但却大量地从东方传到西方。”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科技发展,人文环境
1. 科学技术发展人文环境的界定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人文学科的发展状况。广义的人文学科是指对社会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学、文艺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的繁荣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起了解放思想的巨大作用。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无论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如何获得极大的丰富,人们也同样不能忽视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等人文科学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支柱性地位。
(2)民族文化传统小论文。民族文化传统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沉淀下来的观念形态的总括。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互动的。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民族文化传统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科学传统的形成,特别是通过影响科学传统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世界图像的形成来影响科学技术发展。
(3)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所具有意义的认识,即人们对于事物的好与错、可行与不可行等的认识。它在人们头脑中起着认识向主观意向、向决策观念转化的中介作用,并最终决定着人们的实际行动。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宏观导向作用集中地体现于国家的科技政策之中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微观的导向作用则体现于科学家个人的价值观之中。
(4)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及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创造能力的大小,能在某些意想不到的方面激起创造热情和灵感小论文。而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高低又决定着科学技术工作者人文素养的高低。
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
2. 人文环境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1)人文环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美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美国文化的积极方向是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创业胆识和宽容失败。“二战”后至今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尽管不断受到来自工业化国家的挑战,但美国仍在主要高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由此观之,文化环境起着潜在的、深层次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良好的人文环境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是先进文化的核心部分。一个有利于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文化环境一定能够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科技工作者培养创新思想需要文化环境的创新小论文。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最直接动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形成,除与自身的科学素质有关外,文化素质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4)文化环境创新为科技的发展获得了人道方向。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使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显现。为了找回科学的人性,使科学人文化,必须对它们加以引导和制约。文化环境便为科技发展规范了人道方向。对科学方案进行人道主义鉴定,对新工艺进行道德评价,对科学研究进行伦理调节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对科学技术的使用进行人道规范,这些都是文化对科技行为调控的准则。
3. 如何改善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
(1)培植适宜于科学生根和发育的价值观念
在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里,科学不容易结出能够再生的果实。科学能够顺利地发展,必须社会文化环境与它融合。科学真正能够良好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把追求真理当作基本价值的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唯真时尚成了一个社会文化中大多数知识分子坚持的态度,科学的发展才会得到真正广大的支持小论文。
(2)强化人文涵养对科学工作者的积极影响
科学工作者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个性特征、人文学识等对其科学创造活动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科学工作者的意志、毅力、兴趣、激情和信念是其科学研究的动力之源。诚实、无私、公正、宽容、协作等品质是科学创造的必要前提。
(3)发挥正确自然观的导向作用
为了持久而广泛地促进科学造福于人类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减少和避免科学的应用给人类带来危害,必须纠正各种有碍于科学造福于人类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一是要用以人为本,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科学的应用促进自然良性循环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长期协调发展。二是要从对功利与非功利和物质与精神等问题的辩证思考出发,引导科学的合理应用,既避免近代以来功利主义一味追求科学的物质功效的片面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又克服当代新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的空想性。
4. 对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的几点思考
(1)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培育风险意识。科技的发展随时可能遇到技术、市场、财务、管理等多种风险,所以科技工作者需要有“入虎穴” 的勇气和魄力,直面各种风险。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培育风险意识,应该宣传成功个人的创新事例。
(2)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必须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工业化以来人类工具理性的膨胀和人文精神的萎缩所造成的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与失衡,是工业文明的病根之所在小论文。对此,人们提出了两条基本的途径以促进这两种文化的统一:一是用人文文化唤起科学的人文精神,重建科技理性;另一条途径是借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使科学从根本上人文化。
(3)构建创新的文化环境,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建立新型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我国国民人文素质不高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知识的贫乏,人文意识的不足,人文精神的失落,使科技发展的前沿所提出的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崭新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创新。
(4)构建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原创性与拿来主义的关系。我们要学会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获得知识和成果,但作为科技政策的基点,更要突出原创性科研活动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强化原始创新。我们既反对非理性的民族狂热性,也应摒弃低迷沉沦的民族自卑心理。一个国家或科技经济实体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努力探求原始性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小论文。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关系。在现代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因素和制度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科技界在谈科技创新时,容易出现重技术轻制度、重专业轻管理的倾向。相对于科技创新本科毕业论文格式,通过体制创新完成制度变革的变量更多、作用更大。
个人创新和集体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离不开人的智慧的充分发挥,也不排斥个人的重要作用。但在大科学时代,现代科研活动和创新实践更多的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时代欢迎创新方面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宽容态度,呼唤带领团队创新成功的帅才、将才和领导人才。
总之,面对新世纪新的文化环境和高科技发展的主题,我们全社会应该重视和关注。对此,我们都应自觉地担负起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傅正华.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分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
【2】朱耀垠.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统一的基本途径[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11)
【3】朱晓刚.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因素[J]. 科学决策,2005(5)
【4】李承宗,邓频声.创新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发展[J]. 湖湘论坛,2002(3)
【5】陈士俊.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环境问题的理论思考[J]. 科技管理,2005(2)
【6】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
【7】阎树田.创新的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的源泉[J].开发与创新,2003(4)
【8】茹春亚.创新的基点和文化环境――兼议创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三者关系[J]. 理论与改革,2003(2)
【9】吴海江.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作用[J]. 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
【10】王玲.论科技创新的文化推动力环境[J]. 理论与实践,2002(11)
【11】刘译.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J]. 社会科学,2003(2)
【12】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论;第一生产力论:生产力基础
中图分类号:[D6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23)05-0131-04
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思索和回答,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人涉及。本文希望通过对二者关系的探索,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能有所启示。
一、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关系的意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反映时代特点、最富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思想观点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研究和把握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一)科学把握二者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共识的前提下,强化现代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基础的认识,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加强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同第一生产力的关系的把握,对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本质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他各个方面内容的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理论部分关系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求科学把握二者的关系
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新的理论和认识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当中得出的结论。改革开放之前,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没有明确的认识,导致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曲折。即使我们在这个时候比较重视科学技术,但将科学技术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的自觉性还不存在,科学技术也没有放到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加以认识。正是因为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丧失了第三次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错过了二十年的发展期。今天,解决发展问题、资源和环境问题、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问题、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都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二、厘清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的关"系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认识,
1992年邓小平南巡期间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得以形成。从那时以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解读,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是许多学者已经详细阐明过的,也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可。就像王锐生所认为的,“当我们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或者说,它借以存在、发展的根据)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时,我们不是一般地泛指任何一种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是指:(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因资本主义制度的束缚而不能进一步发展的生产力;(二)在资本主义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枷锁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继续发展生产力。”但解放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却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
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第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时认为,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指出任何社会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正在经历着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对于原始社会而言,石器工具使人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形成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基础;对于奴隶社会而言,铜制劳动工具形成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基础;对于封建社会而言。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形成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基础;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而言,以蒸汽机和电动机等机器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机器大工业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应该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代表即信息化。(段含璋、章云认为: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长过程,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升级换代和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其基本过程可划分为三代九级:第一代叫手工生产力,依次包括石器手工生产力,铜器手工生产力和铁器手工生产力三级;第二代叫机器生产力,依次包括工场手工业生产力,蒸汽动力机器生产力和电气动力机器生产力三级;第三代叫信息生产力或科学生产力,也依次包括智能信息生产力,全息信息生产力和高级信息生产力三级。)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力基础是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生产力是人类一切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并且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论证社会主义时,是把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的。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所有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即集中在已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更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因此,无产阶级要不断的发展生产力,即要发展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然而由于历史的发展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不是在发达国家,而是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即在不太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无产阶级在发展新的信息生产力的同时,还要解放生产力,即解放机器大工业生产力。
(二)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的新认识
1988年9月,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说科学技术的属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说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作用,是指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首位变革作用,它赋予生产力以非社会形态属性。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第一生产力的内涵是不同的。任何一个社会的第一生产力,都是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基础所代表的科学技术水平。所以,奴隶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是铜器技术,封建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是铁器技术,资本主义社会的第
一生产力是机器技术,社会主义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是现代信息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不可缺少要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之一,并且科学是通过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结构理论中,科学技术并没有被看作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的动力。而邓小平在新的生产力发展条件下,把科学技术摆在了生产力诸要素的首位,把它看作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就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结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加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基础的实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的提出使生产力理论还包含着下面的“一对多,多对一”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共经历了五种生产关系,包括原始公社生产关系、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现在仍处在初级阶段)。但这决不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就只有“一对一”的因果关系。事实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不仅有“一对一”的关系,而且有“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而从时间顺序来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有三种对应形式:前矛盾期对应、基本适应期对应、后矛盾期对应。所谓前矛盾期对应是指生产力滞后于生产关系、所谓基本对应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适应。所谓后矛盾期对应是指生产力超越生产关系。基本对应期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期,前矛盾期对应期和后矛盾期对应期是社会的非稳定发展期。
奴隶制生产关系其基本对应关系是与铜器手工生产力对应,与石器手工生产力对应是前矛盾期,与铁器手工生产力对应是后矛盾期。封建制生产关系其基本对应关系是与铁器手工生产力对应,与铜器手工生产力对应是前矛盾期,与工场手工生产力对应是后矛盾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本对应关系是与蒸汽动力机器生产力和电气动力机器生产力对应,与工场手工生产力对应是前矛盾期,与智能信息生产力对应是后矛盾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对应关系是与智能信息生产力和全息生产力对应,与铁器手工生产力及第二代机器生产力对应是前矛盾期,与高级信息生产力对应是后矛盾期。
因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生产力既是解放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处在前矛盾期的铁器手工生产力和第二代机器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是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即智能信息生产力和全息生产力。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的关系
1.孤立社会主义本质和第一生产力论行不通。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如果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只以社会主义本质作为检验的标准不考虑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指导作用,就不知道解放什么生产力。发展什么生产力,也不能有目的的解决现代科学技术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中的作用,更不能认识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实现社会财富的大幅度增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基本上已经被大多数人认可。但如果将第一生产力论同社会主义本质论隔离开来,就认识不到提高生产力对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极端重要性,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这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成了一句空话。
2.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相互联系、不可分离。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要不断夯实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基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认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要不断解放机器大工业生产力,不断发展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就要把第一生产力论放在首要的地位加以认识,坚持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为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不断地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1)第一生产力的实现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技术要不断的发展,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被落后的生产关系所束缚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力,不断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不断的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也是不断的使人得到解放。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也包括对科技体制进行调整,这种必要的调整有利于第一生产力的实现。另外,由于人的不断解放。有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第一生产力论的实现意义极为重大。(2)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以第一生产力论为基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即是说科技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主动力式的牵引作用,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必将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以科技发展为动力或以信息资源和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社会。坚持解放生产力,就要解放在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而又被资本主义所不能容纳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要发展能够被社会主义容纳又能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无论是解放生产力还是发展生产力,都是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这和坚持第一生产力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坚持第一生产力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向才更加明确,才能更快地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3)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要以第一生产力论为进路。消灭剥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制度,二是消灭剥削现象。社会主义革命,了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剥削制度,但不等于可以立即消灭社会还存在的种种剥削现象。两极分化,是指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向贫富两极积累、最终导致阶级分化。消除两极分化与消灭剥削是紧密联系的,剥削是两极分化的基础,而两极分化的发展又必然加深剥削、强化剥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剥削现象存在的基础就是机器大工业生产力,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就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力取代机器大工业生产力。(4)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求第一生产力论为手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以及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要始终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实现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必须通过现实的物质手段即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代表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在现代生产力条件下,可以使以往社会物质的“半利用”状态发展到“全部利用”状态,是物质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从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深刻把握二者的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启示
(一)坚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的认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明确的首要问题。落后或者超越了这个阶段,我
们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无论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曾经因为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而出现了严重的曲折。
社会主义到底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上,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决定的。虽然我们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却不能跨越生产力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与智能信息生产力和全息生产力主对应,与铁器手工生产力及第二代机器生产力处在前矛盾期,与高级信息生产力处于后矛盾期,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解放铁器手工生产力和第二代机器生产力。又要发展智能信息生产力和全息生产力,还要努力发展高级信息生产力。因为我们的生产力水平还处在第二代机器生产力和智能信息生产力的前期,也即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还比较低,所以说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在发展本该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机器大工业生产力,同时,还要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打下坚实的生产力基础。我国社会主义与科学技术新的生产力相容性表现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全社会的大力协同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对创新思维具有有力的促进作用,我国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些都和科学技术的共有性的本质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基础包括现代科技生产力。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的统一起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早日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
(二)深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共识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但它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通过上面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的关系,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也为我们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搞好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改革不仅要以解放工业、农业等生产力为重要目标,还要以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为第一目标;开放不仅要引进资金,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尤其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因为社会主义要补上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这一课。正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所以,要不断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不断的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建立起强大的公有制经济、完善的民主政治体制、高效的文化教育体制,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三)强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按照上面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第一生产力论的分析,无论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基础石器、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基础铜器、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基础铁器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基础机器都是由实物构成的。都是有形的生产力,这些有形的生产力要求是产权明晰的。也就决定了这些社会的生产资料必须有“归宿”,即谁对它们具有所有权。而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对应的生产力是信息生产力,信息生产力是属于无形的生产力、符号生产力,它们非常易于实现共享。所以,以前的社会都是产权明晰的私有制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生产资料全社会公有的公有制社会。
但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信息生产力的高度,这决定了我国现在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在未来,必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比例逐步增加,最终达到完全的公有制。
(四)增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本质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建立在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并且科技发展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转化,所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物质的可重复利用或“全利用”,本质上就不需要去掠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就可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进而可以避免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殖民现象,最终实现和平发展与崛起。
参考文献:
,
[1]王锐生,社会主义本质论[J]冲国社会科学1996,(4),
[2]段含璋,章云,改革开放与生产力发展规律[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2000,(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