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精选5篇)
鲁迅作品范文第1篇
1、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男,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3、鲁迅代表作品:《中国小说史略》、《华盖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
(来源:文章屋网 )
鲁迅作品范文第2篇
可作为经历鲁迅教学年代的我,依然记得《记念刘和珍君》、《药》、《为了忘却的纪念》、《友邦诧异论》等经典著作,因为那些文章就好比“匕首”一般锋利,曾经刺醒过多少国人。不过,到了今天,鲁迅作品却要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对此有专家解释认为那是“时代隔膜”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原因,所以导致了鲁迅作品被“淘汰”的危险。因此专家呼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希望教师能以贴近时代的方式进行鲁迅作品的教学。
其实这些话专家们说得容易,但事实上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专家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我们多年的中国教育纯粹为考试而考试的语文教学教育,它不但奴化了孩子们的独立思考理解能力,也令孩子们丧失了看清楚社会真面目的眼睛,所以今天的中国奴化教育已经让我们失去了与鲁迅作品沟通的工具――思想。
更何况改变不为考试的教学方式,那是任何教师都做不到的,即使是国家骨干教师还是特级教师,他们自身都做不到。纯粹为考试而教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对于孩子今后学习鲁迅作品有很“厌恶”的影响。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要知道,鲁迅的作品大多之所以能激人深省,并不是文字句子异常扣人心弦,相反有一种很真的感觉。鲁迅作品一直以一种真实的语言揭露当时政治斗争和社会的黑暗,可如今的中国作家事实上能以文字达到鲁迅这样高度的人寥寥无几了。
说穿了,所谓的时代隔膜和教学方式的原因,那都不是阻碍鲁迅作品被欣赏的关键,而是我们的时代正面临凡是都“被”谎言蒙蔽的环境,一种动不动“跨省追捕”的可怕,让我们发现孩子连写作文都不能“自己说真话”的教育,导致了我们的中国教育不得不送走鲁迅思想的结局。
鲁迅作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浅谈;鲁迅作品;“情”与“趣”
鲁迅堪为中国文坛的大家,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或大学的课程,都有他的不朽篇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直以来就喜欢鲁迅的作品。说来也惭愧,对他的所有作品并没有全部细细品读过,只是上学时在书本当中学到一些,然后就是从教以来教学生被选入教材的他的作品,其间便增添了对其作品更深层次的感悟。
今天我们学习选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的《风筝》一文,重新唤起对他作品的再一次咀嚼与回味,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也仿佛使自己的内涵得到了新的提升。这勾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弟弟喜欢放风筝,而“我”却认为那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当“我”庆幸破获了秘密,决绝地踏扁弟弟精心制作的蝴蝶风筝,并傲然离开,留他一人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一切多年以后的回想,清晰如昨,可见作者鲁迅如父兄般的手足情,以致后来他的悔恨,在内心深处寻找补过的方法: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当会面时,再次把话茬引到此事,以求得弟弟的谅解时,弟弟的全然忘却,使“我”再度陷入深深的自责而无法自拔。从作者的自省精神,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作品当中蕴含的“情”字。
鲁迅那些回忆童年、缅怀师友、人情味浓的散文无不激起我们情感的共鸣,感受经典的魅力,一直伴随我们的一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百草园的语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的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再现了在百草园的快乐童年生活,一幅童趣烂漫的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鲁迅作品范文第4篇
笔者认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根本点在“教”上。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鲁迅作品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其深厚内涵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引起无数中外仁人志士的深刻共鸣,这样的作品应该分享给每一代人,更应该能够受到学生的喜爱,而学生的“学”是由教师的“教”为主导的,学生的学习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精辟的讲解、精深的分析,有赖于教师精心的点拨、启发和引导,教师的“教”无可争议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由此可见,教师“教”的方法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可以试着从“教”中找到解决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固守“根本”打好基础
教师是否从内心重视鲁迅作品教学,是否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否具有丰富的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知识,便是能否做好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和基础。
1.树立“新课标”教学理念
笔者认为,要想做好鲁迅作品教学,首先必须牢固树立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形成“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新课堂。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为客体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重视培养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夯实“教”的地基
目前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传授与接受的过程,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创作技巧要通过教师来完全明确地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则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从对作品全然无知到完全明确的掌握作品所表达的全部内容。在这个教学与接受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教学工作得以进行和完成。而这样的现实就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语文教师应加强对鲁迅作品知识的积累
①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是必须大量阅读鲁迅原著的,这是深入理解鲁迅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了解鲁迅作品在题材选择、情节设计、形象塑造、表现手法及语言安排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体味鲁迅先生那深刻含蓄的思想和在创作中精神层面的变化与挣扎,才能将鲁迅作品透彻的讲解出来,才能在面对学生的疑惑时给予及时而准确的解答。另一方面,语文教师阅读原著,不仅是走近鲁迅的需要,也是提高语文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②教师要广泛涉猎鲁迅研究界的研究成果。随着教材的编写与学术界的联系愈加紧密的趋势,许多新的研究成果被收录到教材和教参中来。教师只有在大量掌握知识和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入鲁迅作品学习的新境界。这样,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理解作品提供了材料,另一方面,将这些研究成果呈现在更多的学习鲁迅、研究鲁迅的人的面前,又使这些研究成果接受更多的人的检验和研究。
(2)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态度
①在进行鲁迅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的同时帮助学生扫除心理上的障碍。当学生面对生僻字词产生反感情绪时,教师应该做到及时稳定学生情绪,引导学生克服语言方面的问题,并带领学生去发现鲁迅作品的经典所在。其实,一旦克服了鲁迅作品中生僻字词的困难,我们便会惊奇地发现鲁迅作品的伟大价值。
②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见解。个性化的阅读是学生和鲁迅进行心灵沟通的关键,学生通过自己的解读来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实现与作者精神世界的对接。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看问题的视角、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客观的个性差异,所以对同一鲁迅作品的理解也会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语文教学就因此而成为让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学生可以对鲁迅作品作出自己的阐述,形成自己的评价,不以他人的好恶为好恶,不以他人的是非为是非,做出个性化的解读。
(二)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探索
传统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常常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熟悉课文——分析课文——分析主旨,这种符合认知规律的程序无可厚非。但笔者想在此提出一个设想,面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几十年没有实质性突破与进展的局面,我们是否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教育价值反观下进行鲁迅作品教学,即:详细介绍鲁迅及其作品在社会、文化、思想上的价值、地位(包括民族精神方面与文学方面)——说明文章主旨、介绍写作背景——以文章主旨为引领分析课文。正如笔者在本文中一直所倡导的,让学生在对鲁迅及其作品的伟大意义的认知下进行学习。
(1)教师应将鲁迅作品所具有的内在魅力、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对鲁迅及其作品保有崇敬感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教师在教授鲁迅作品中,不是按照教材和教参上的内容对鲁迅及其作品、写作背景等信息进行单薄、生硬的介绍和讲解,而是应该不厌其深的详细的介绍和讲解,甚至细致的剖析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在课堂上,教师可深入介绍鲁迅,告诉学生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对中国现代作家及知识分子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作家都是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现象。” 他又是一名文化巨人,他既关注本民族的发展又关注人类共同的问题。也可介绍与所学课文相关的知识,如对《彷徨》和《呐喊》——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进行详尽介绍,其小说的成功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野草》和《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的创作格局——注重文体和写作的笔法、风格上的特点,先引起学生兴趣,继而引出所要学习的课文。
(2)挑选出骨干教师专门教授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开设类似鲁迅作品研究、赏析的选修课,教师在选修课上,对选入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进行综合统一的讲授,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开去,同时涉及其他适于中学生学习的鲁迅作品。这样,学生更易透彻的把握鲁迅作品的精神内涵,通过纵向、横向的引申,使学生在鲁迅作品的学习中,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境界。
(3)采用将课文分类讲解的新方式。将整个学习阶段(高中三个年级或初中三个年级)教材中选入的鲁迅作品归类,按文体类别进行讲授。教师可以选择讲授收录于教材中的小说,也可以选择讲授杂文,这样一以贯之的讲授某一种文体,就会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的学习鲁迅作品的某个文体,更利于学生学习鲁迅及其作品。
鲁迅作品范文第5篇
1949年以后,各个时期、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对鲁迅的作品情有独钟,几乎每一套、每一本教科书都会选入鲁迅作品。教材的编者对鲁迅作品的体裁选择很丰富,包括杂文、小说、散文等。与其他作家相比,鲁迅作品的选入量是最多的。虽然有些教育专家和学者在不断呼吁减少鲁迅作品的选入量,但从现实状况来看,这种量上的变化并不明显。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以及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共选入鲁迅作品12篇,初中9篇,高中3篇。可以看出,在数量上,鲁迅作品占绝对优势。其实,关于鲁迅作品数量问题的讨论只是表象,要对鲁迅及其作品有清晰、准确的认识还是应该从内容着眼,从教学入手。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那些所谓的经典解读,将鲁迅去政治化,还原本真的鲁迅,“努力地去寻找鲁迅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之间的契合点”[2],这样的契合点很多,其中最有效、最可能敲开学生心灵的则是关爱与温情。
本文将根据学段,将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分为三段,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对这三段鲁迅作品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何对鲁迅作品进行关爱与温情的文本解读。
一、初识鲁迅
根据学生年龄和教材的选材内容,可将七、八年级划归到这一阶段。这阶段的初中生,年龄在12到14周岁。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前期,心理发展并不成熟,但已经有了自己对事物的判断标准,也对认识世界、接触新事物充满渴望,同时很容易接受、否定新事物。在这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在学生心中播下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爱的种子,让学生的爱心与鲁迅的爱心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亲近鲁迅,被鲁迅所吸引,为以后更加深入地学习鲁迅打下基础。切忌对学生的理解提出过高要求,只要学生能说出鲁迅作品中的关爱和温情就可以了。这也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中“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总体目标。这一阶段,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这些文章涉及鲁迅幼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求学经历。讲解这些作品,应更多地关注鲁迅在幼年时期的童真、童趣,以及对家人、朋友的爱。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审美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将鲁迅定位成一位充满爱心,可爱、机灵、单纯的形象。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这篇文章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在《朝花夕拾》序言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3]这部散文集中的文章都是鲁迅以温情的笔调对自己小时候生活的记录,可以说《朝花夕拾》是鲁迅作品中最温暖的文字,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疑是温暖中的温暖。这篇文章中,鲁迅用生动、细腻的笔调,站在一位天真可爱的孩子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闲静、生趣盎然的世界,而这些温情正是老师要传递给学生最重要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给自己的教学目标生硬地加上“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这里暂不讨论这样的解读是不是符合鲁迅先生的本意,单就这阶段的教学而言,这样的设计无疑是大错特错的。当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感受了如此温情的文字和意境之后,如果老师非要给他们灌输这样一种批判的思想,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对鲁迅产生排斥,久而久之则会产生厌烦情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