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礼仪(精选5篇)
丧葬礼仪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沂蒙 丧葬礼仪 文化 评价 初探
“孝”道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孝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沂蒙文化对儒家“孝”道观尤其重视。在很多人眼里,丧礼也是衡量子女对父母是否尽孝的一个标准 如孔子认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先进》)荀子也认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也。”(《荀子?礼论》)按照孔子与荀子的观点,父母活着要对其尽孝,死后需要按照一定的礼仪为其办丧礼。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沂蒙大部分地区丧礼都是严格按照当地流传下来的丧葬习俗进行的。而这种丧俗文化则是围绕“孝敬”和“尊礼”进行的,丧礼程序十分复杂。
一、死者将要逝世时的丧葬习俗
在沂蒙地区老人病笃弥留之际,在家的儿女要日夜侍奉,不离左右,并要给在外的儿女捎话传信,催其速返。儿女在接到消息后,日夜兼程,往回赶。如果见不上,不但老人不会瞑目,就连儿女也是终生遗憾,还会被人们指为不孝。
未咽气之前,家人把将去世之人背到“明屋”。明屋,也称为“堂屋”或“正屋”。这是对古代“寿终正寝”思想的继承,如《仪礼?士丧礼》就曾说:“死于适室,用殓衾”。在给将死之人穿寿衣之前,儿、女儿媳需为死者净身。咽气之前必须把寿衣(俗称“老衣”)穿上。穿戴过程中要呼唤“爹(娘)给你穿衣裳,穿上衣裳再上路”,以示生者对死者的孝顺。
二、死者逝世后的丧葬习俗
首先,全家举哀痛哭。以黄表纸(也叫火纸,称作蒙脸纸)蒙在死者脸上。其次,在死者遗体正对着正门的地方放一张小桌,将死者牌位立在桌上,供上酒菜、茶等,除此之外,在死者庭院里也需放一张桌子,点上香火,摆上菜、酒,立上死者牌位。再次,还要在逝者的头前点上一盏灯,沂蒙人称“指路灯”。《施灯功德经》指出,人死后会进入可怕的黑暗境地,此时有一盏灯的话,则是一种西天之路上的引路明灯,起到超度亡魂的作用。
三、围绕死者的丧葬习俗
泼汤、辞灵、送盘缠、送殡、丧宴、烧七、五七送灵、上坟、请家堂等这些都是死者的丧葬依礼而产生的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的进行离不开指客。指客即丧事总管,在笔者走访过程中发现沂蒙地区几乎每个村里都有指客,一般为分为男指客和女指客。以上所有的环节几乎都是在指客的领导和指挥下完成的。指客指挥孝子孝女“尊礼”而行,如果违背即被视为不孝,遭全村人唾骂。
各个环节数出殡最为繁琐。出殡时,儿子抱着死者的牌位,后面跟着死者的亲朋好友,去往土地庙拜别土地爷,进行“拉魂”。“拉魂”完成后,亲朋跪在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众男宾客轮流行礼,大礼行路祭等,把牌位放在扎好的“马”上,(男骑马,女骑牛)点燃,预示亡灵乘马而走。举行摔老盆仪式。在棺材的前面,有主事人在死者长子头上绕一圈摔碎,这一特殊的丧仪将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一举拉近,甚至确立了继承的关系。盆摔碎后,就如一声号令,杠夫迅速起棺,摔盆者扛起引魂幡,驾灵而走。上林入葬。
在各个环节中 “哭丧”,显的尤为重要。它既体现了依礼而行的特点,也透露出死者亲属的悲痛之情。哭丧,顾名思义就是以哭的形式寄托亲人去世的哀思,以唱的形式纪念长辈的生平事迹。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唱哭,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
在守丧期间,死者的儿子见到村里的老人后都要下跪磕头,俗称为“赔罪”。沂蒙地区的人民认为自己的亲人死去,是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孝顺的原因,所以见到老人之后都下跪磕头,希望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责。
在丧礼一百天之后,由死者的子女带着酒菜茶纸钱等去坟墓前祭拜死者,俗称烧百日。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1】因此以后每逢春节、清明、家有重大事情(如喜事上“喜坟”)、以及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节日亲人都要来上坟以示孝心。
至此,所有的丧礼仪式全部完成。在此之后的三年,死者的家人过年不得贴对联,贴也只能贴绿色的,不得放鞭炮,门前不放拦门棍,家里有人结婚也不是能贴红对联等等。三年之后才可按照正常情况进行。
四、沂蒙丧葬文化评价
丧葬中的诸多环节是人类一种寄托哀思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任何社会,作为一个家庭组织来说,父母内心深处是渴望子女孝敬的,正所谓:“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2】 丧葬文化本身除了表达对亲人逝去的怀念和哀伤,向社会和下一代传输孝的意识外,还是对亲友精神的抚慰,更是一个地方文化的传承。但是从沂蒙地区的丧葬习俗可以看出,沂蒙老区的丧葬文化十分繁琐,攀比浪费十分严重,甚至出现扰民现象。对于其中的优点我们要继承,而糟粕我们也必须摒弃。
首先,沂蒙丧葬文化中所反映出的孝道、崇礼、感恩思想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丧葬仪式的进行不仅可以增强家庭内部团结、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还可以以敬后人,改变社会上不尊老孝老的不良现象,增强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气等。这些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的。现在社会的忙碌使亲戚的距离越来越远,作为一种仪式的葬礼,平常不联系的人聚在一起,群策群力,在葬礼的过程中,长幼有序,加强了宗族观念,产生了家族凝聚力。同时,在丧葬的过程中,协调矛盾,处理事务,协调关系,并通过以后的上坟等活动增加了血亲之间的融合。并且在仪式中,长辈和晚辈之间,晚辈之间互相认识,确立了人伦关系,对日渐涣散的社会关系是一种改善。因此我们要善于“扬”,取其精华。
其次,丧礼仪式过于繁琐,丧礼过程浪费严重,很多人为博一个孝名和显示自家富裕,讲排场、比富裕,导致了经济负担。准备的棺木、“五七”时所烧的用品、死者衣物的焚烧等则导致了环境污染。丧礼过程中五服之内很多人请假多天参加;中间鼓手奏乐连续几天通宵达旦吹奏,影响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对于这些铺张浪费、损害公共环境、影响了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等陋习,我们也要善于“弃”。改变这些封建陋习,沂蒙老区的丧葬文化才会呈现健康发展的道路。
沂蒙老区的丧葬习俗文化只是我国丧葬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所反映的问题也较具普遍性,通过建立现代丧葬制度、进行民众宣传教育、反对封建迷信、倡导节俭治丧等措施,进一步的改进丧葬文化中与现代化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在保留良好思想的同时摒弃糟粕,我国的丧葬文化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礼记 作者: 崔高维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2】汪受宽,孝经译注?丧亲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简介:
丧葬礼仪范文第2篇
白族对于自己故亡后的安排处置尤其重视,他们讲究叶落归根,对生命归宿的共同愿望就是死在家里,这样才能得到安逸,与祖先同归。同时,他们对死亡坚信“前定死,后定生”的理念,当死亡来临之际,不悲观、不伤感,坦然面对死神的降临,豁达地面对死亡。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使白族人乐天知命,把生死看得很淡然,甚至于超然。许多年过花甲的老年人,都信守着代代相传的关于死亡的征兆,他们会在亲朋聚会闲谈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谈起自己的一些梦兆,如梦见祖先坐轿来接自己回去,家无喜事却门庭盈客等,来暗示亲友自己恐怕命将不久,希望自己的亲友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同时也暗示子孙可以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后事,尤其是喜欢在生前看到自己的寿木(也叫喜房)、衣冠(亦即寿衣)、琴床、生基等都置备齐全。
白族人对寿终正寝看得很重,俗语有“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客”、“七十四,八十一,阎王小鬼来叫门”。因此,到了一定年纪的老人,一到古稀之年,就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大事了,一旦感觉自己生命将不久,哪怕在千里万里之外,哪怕行动不便,举步维艰,也要千方百计赶回自己的出生地,以期叶落归根,寿终正寝。倘使死在外面,就不能葬入祖茔,这对白族人而言,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都是大不幸。因此,一旦家中的老人到了生命垂危的时刻,子女、至亲就会聚集在老人身边,邻里亲朋也会不约而同地前来看守老人,一则慰藉老人,二则送一送老人。一旦老人行将咽气,亲族中的长者就会把子女们早已准备好的宝气(碎银外裹糖,状如花生大小),按子女人数(一人一粒)喂给老人,边喂边告诉老人某某(子女名)给的宝气,宝气喂完,老人便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世。
白族人讲究死者为大,盖棺定论。因此,人一死,生前的一切恩怨情仇皆一笔勾销。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吊唁者,都把装棺入殓的过程看得至为神圣而隆重。
白族人死后,在装棺人殓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赶快请来死者的后亲娘家人。死者后亲到了以后,确认死者生前子女孝顺,享尽晚福,属于寿终正寝,然后,在子女的请求下才允许装棺入殓。而在入殓之前,死者的子女必须在村民或亲友的搀扶下,带上点燃的香、硬币、蛋壳和盛水的器物,到临近的溪水中打来洁净的水来给死者沐浴净身。在装棺的过程中,死者不能带动物的毛和铁器制品,否则死者的灵魂会不安宁。净身沐浴之后,亲友们给死者穿戴一新,并将儿女早已备好的琴床等物品发送给死者,把死者从头到脚打扮一新,这样就可以体体面面的去见列祖列宗了。一切妥当后,村里的“岛兮”就会给这个新亡灵进行床祭。其内容大都是叮嘱亡灵要走正道,不要拖累亲人、朋友前往阴间等等。之后,前来帮助的村民方将死者放入洁净的棺木中,并念起世世代代口传心授的咒语。至此,入殓仪式完毕,盖棺定论后,棺木停放在正房堂屋中,至此,方可开始白族丧俗中隆重的守灵备丧活动。
守灵备丧,即吊丧祭奠。是一个重要的丧葬活动,这一过程,是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丧俗礼仪的核心。由于云龙白族有五千年的悠长历史,而且,白族又是最早接受汉文化的一个民族,因此,在祭奠过程中,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汉文化的一些特点。
守灵,是活着的人们对死者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自死者入棺后,孝子贤孙们就必须身着孝服以男左女右为序日夜不息地守在灵柩两边。一者和死者的灵魂在家中作最后的厮守;二者要不断地以叩跪的形式答谢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三者防备猫狗进入灵堂。白族人认为,倘使猫从灵柩上跳过或狗从灵柩下穿过,死者的灵魂会不得安宁。这种古老的传说,暗含着对死者灵魂的尊重,也暗示着活着的人希望死者的亡灵早日升入天界,是后人对先人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守灵者在出殡之前,每晚到五鼓鸡鸣时,都要敬备香烛茶酒祭奠死者的亡灵,抚棺哭吊,直到出灵上山安葬的前夜。此外,白族人在死者灵柩安放好后,要在灵柩前安放一盏长明灯,以慰死者的亡灵,长明灯,意即此灯一经点燃就不能熄灭。因此,守灵的孝子贤孙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护好长明灯,不断往灯碗中添香油,直到出丧为止。
白族人信奉死者为尊,入土为安。因此,一般守灵的时日不长,一旦装棺入殓后,就开始有序的治丧活动。这一过程中,四乡八寨的乡邻们都前来帮忙。为了丧事程序的完整有序,当家的孝子要请一位本村寨通晓丧事程序的礼宾大司,也称提调、总理来统筹整个丧葬活动。礼宾大司是一个十分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受人尊敬的公众人物,不论死者家中贫穷与富贵,他都会尽心竭力、忠心耿耿地把丧葬活动主持得有礼有序有节而且隆重,就像电影导演精心导演自己的每一部作品一样。
白族人丧事活动的备丧,渗透着许多文化元素,诸如灵牌、引路幡、扎幡以及纸扎的棺椁和狮、象、鹿、马、金童玉女等。其中,最能体现汉文化特点的,是挽联的书写,每一幅挽联都寄托着后人对死者不尽的追思,解读着死者生前的品德操行,也让活着的人领悟到白族人对生荣死哀的理解。
吊丧活动中,最能体现白族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仪式的是打歌。打歌是白族丧事文化的精华部分,在云龙白族丧事活动中,打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活动,对亡者是引领曲,开路的挽歌;对活着的人们,则是以忠、孝、礼、义、悲、恤、娱为主题的劝世长诗。由于白族后来没有文字,因此打歌艺人都是世代口传心授的民间艺人,这些艺人文化水平不一定很高,但都是聪明智慧、记忆超强的能人。他们打歌的歌词不仅有传统的由先辈们传承的古曲古歌,也能与时俱进地编撰一些现代礼仪、社会风尚、道德品行的新歌词。更有一绝的,是他们能根据死者生前事迹及死者家中的现实生活和孝子贤孙们的所作所为现编现唱,而且都能合仄押韵(一般以三十六韵为一曲)。打歌时,主人家都要想方设法请到高超的民间艺人,白族人称之为“歌姆”,意为打歌的领唱人;同时,各村寨都有一些追随者来和唱,白族人称之为“歌子”。打歌的歌词,除了个别词借用汉字外,一律都用白族的语言语韵语调咏唱,歌声清越,余音绕梁。唱者动情,听者情动,就连过往行人也会驻足倾听,忘了行程。吊丧的活动随着打歌者的吟唱一浪高过一浪,使得吊祭活动高潮迭起。就白族人而言,吊丧活动越热闹越是意味着主人家人缘好,越热闹越表明丧事活动地隆重。孝子们虽然心中悲戚,但都希望热闹隆重的把老人送上山,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尊敬。
善待死者,缅怀亡灵。为了做到尽善尽美,在祭奠活动中,白族人还要请经师念经超度亡灵,这与汉文化中请和尚道士念经超度亡灵的仪式大同小异。
诸事完备,出殡之前,家主要宴请宾客,以答谢乡邻。丧宴不求丰盛,不讲攀比,但求吃饱即可,一般以四荤四素为宜。倘使死主高寿,则主人家要备足充足的碗。在白族人看来,高寿老人丧宴上的碗,象征着福禄寿之意,因此宾客吃完饭后都会悄悄将碗带走,而孝子也乐意客人这样做,虽是一个普通的碗,却是孝子家德、家风、为人、声誉的体现,事后必将为世人津津乐道。
丧宴结束后,出殡的时刻到了。孝子贤孙们在灵前吃完最后的丧宴后,大礼宾司一声“起丧”,门外便鞭炮齐鸣,灵前哭声震天,帮忙的壮劳力们便用手把灵柩从灵堂抬到路中心的长凳上安放、捆扎好,所有的孝子贤孙先男后女、先长后幼,再次在灵之前哭丧。此时,送丧的仪仗队已准备就绪。送丧的队伍,插生香(即引路香)的走在最前,依次是纸伞、钱树、狮、象、鹿、马、金童玉女等仪仗队,然后是孝子贤孙、灵柩,最后是长龙般的送丧乡亲。人越多越好,越多越热闹,展示着一个家族的兴旺和死者生前的为人处事的成功。本宗族有人设路祭的又略停留行路祭。快到坟地了,取一略平地歇丧,灵柩下放剪刀叉状的一对生香,亲戚朋友则急忙递烟敬酒,应子弟之份,成一家有事百家忙之礼。
丧葬礼仪范文第3篇
关键词:殡礼;丧葬乐;豫北
在豫北丧葬仪式中,礼和乐相铺相成,丧葬礼需要音乐为其营造气氛,以起到抚慰心灵、教化规劝等作用,音乐则需要丧葬礼作为其表达的载体。豫北主要是指河南北部新乡、安阳等地区,本文主要以豫北为例来谈一下现代豫北丧葬仪式中的礼和乐及其功能。
1 豫北地区的殡礼
从西周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开始起,礼和乐就开始同时出现了,乐伴随着礼,为礼服务,礼就开始一直发展延续到现在。不同时期同一个地方的礼也会有所不同,当然,豫北现代的丧葬仪礼也是这样的。丧葬礼简称丧礼或葬礼,古称“凶礼”,是人生礼仪中最后的一件大事,是人结束一生后,由亲属、邻里、朋友等进行哀悼、纪念、评价的仪式,同时也是殓殡祭奠的仪式,在豫北也称“白事”。在人生仪礼中,葬礼的程序最为复杂多样,一方面有对死者一生的事业、影响社会的总评;一方面又会对死者进入信仰中另一个世界表示各种祝福。豫北采用土葬的丧葬仪式,豫北的丧葬礼大致由以下步骤:一是纸幡,门两侧所贴的白纸上面写有对联,告诉别人家里有丧事。二是盖棺入殓,将寿衣、寿帽、寿靴给死者换上,用纸蒙脸,钉上棺材,盖棺缝用纸封贴,棺头上置饭罐,子女等亲属要在棺材旁昼夜守候也就是我们说的守丧。三是扎纸罩,有种迷信的说法,认为人死后在阴间跟在世一样。所以子女为了尽孝道就为死者扎纸罩,纸罩一般是纸马、纸牛、纸人、纸屋、纸花圈等。纸罩为送行和送殡时要烧掉。四是吊丧,俗称出殡,也就是集体悼唁祭拜。五是发引、送殡,发引前,众孝子披麻戴孝,手持哀杖,将牢盆摔破,一人高声报路,孝子、亲朋痛哭慢行,纸人、纸马等伴随前进。亲属将棺材至坟地。丧葬仪式有悲伤的气氛,但同时也是主客双方联系感情的纽带,几席的亲朋,老者尊辈,平肩弟兄,这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创建和谐社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 豫北的丧葬音乐及其乐器
在丧葬仪式过程中,浓重的气氛、压抑的心情,对于死者家属而言,内心的悲伤自不言待。用音乐来渲染情绪,传递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豫北丧葬歌的内容是哭述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对亡者的深切怀念;还有就是歌颂死者艰苦创业的精神,以教育后辈。所谓“丧歌”就是服丧期所唱的歌曲,丧歌的曲调一般是哀哭歌调,这种歌调大都建立在悲泣哭述语调的基础之上,节奏自由,一句委婉的下行哭腔,大同小异地连续进行。现在在豫北都会请歌手来唱哭丧歌。在守灵期间,丧家为了悼念亡灵,慰藉人心,便会请歌手来唱孝歌,他们会唱多种孝歌,有的还能即兴创作,针对死者的年龄、性别和家庭情况来唱。哭丧歌伴奏的乐器是鼓和锣,一般是边敲边唱,或唱一段再敲打一定的套数。在豫北丧葬中,都要用哀乐葬礼进行曲。哀乐葬礼进行曲的旋律呈下行进行,使人听了不自觉会悲伤,可以想到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在豫北丧葬中一定会放哀乐葬礼进行曲。
“河南唢呐”俗称“响器”、“鼓乐”,遍及河南城乡,在豫北丧葬音乐乐器中主要就是以唢呐为主,唢呐能使“丧葬年祭务请响器致哀”,在豫北丧葬中都会请唢呐队吹奏来送葬以及表现伤心哀愁。丧葬中以摆地摊或行进形式演奏,丧事吹悲剧,如河南越调《李天保吊孝》、《秦雪梅吊孝》等。吹戏曲也用于送葬途中等,唢呐声音高亢明亮,传递较远,与丧葬情绪同心同构。笙,在豫北丧葬中也会用到,跟唢呐、鼓合奏。它的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丧葬使用的鼓,按形制可以分为大鼓、中鼓与小鼓三类,按音响可分为高音鼓、中音鼓和门鼓三类。丧葬锣使用锣、斗锣和云锣三种形制。在豫北丧葬中会使用锣鼓,丧葬锣鼓的演奏方法其基本形式为合奏。在豫北有丧事必有鼓吹,吹主要是指唢呐,“鼓吹”,在当地民间俗称“响器”。 在当地,人们一听到有“响器”的声音就直观的认为:有人家在办丧事。鼓吹乐贯穿了丧葬活动的始终,在一定程度上鼓吹乐已经成为了丧事的代名词。凄婉哀愁的鼓乐声能引起周边人们的注意,在这里鼓和吹奏乐器发挥着它传达信息的作用,起到通报死讯的作用,同时也渲染失去亲人悲伤的气氛。
3 豫北教化后人的丧葬音乐功能
丧葬仪礼,体现了人类的尊严与自我尊重。尤其是对有业绩的死者,用葬礼的形式进行表彰,这不仅是让死者享受哀荣的问题,而且是借此教育后代,学习死者的品德、操守,继承死者的遗愿,实现他们未实现的理想。复杂的丧葬仪式、庞大的送葬队伍、以及陪葬纸活、异彩纷呈的节目表演无疑会对参与者产生很大的心灵震撼,这种实际行动会告诉每个人,孝道是人的基本准则。百事孝为先,恪守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在整个仪式的过程之中都极力宣扬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多行善事以告慰亡者的在天之灵。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就是哭丧歌,它起到了助哀的作用,即便再不懂孝道的子孙,也会因此而受到感动进而泪流满面。这样的氛围,无疑是一场生动的孝道思想宣传教育课,这样的教育远比课堂上任何光辉的字眼和话语有效的多。
综上所述,豫北丧葬礼中用的“乐”它符合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同时有着良好的现实依托。对于参与丧礼和观看丧礼的人们来说,每一次丧葬仪式都是一次情感教育和信仰的提升,以达到尊老、敬老、祀鬼、敬神、娱人、思亲的最佳效应,而这种效应恰恰通过丧葬仪式音乐得到良好的宣传。在丧葬仪式中,每一个环节奏什么样的音乐,行什么程度的礼,都有当地的习俗规定,音乐与民俗是伴随在一起的。豫北的丧葬仪式涉及豫北的文化、艺术、社会等诸多因素,是豫北文化从古至今、历经沧桑形成的深厚积淀,其中有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豫北的丧葬音乐在文化的熏陶下得以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它具体形态和模式又发生了变化。丧礼仪式上唢呐吹的响亮,锣鼓打的火爆,仪式场面更加“宏伟”,吸引了乡民来看这不仅仅体现了音乐的魅力,更体现出中国传统“礼孝文化”的美德,“礼孝”是我们中国传统文明的精髓,是体现我们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柯琳.“河南唢呐”及其系列乐器[J].乐器,1989(02):1619.
[2] 王晓坤.鼓的文化意义――豫北群鼓个案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02):6570.
丧葬礼仪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特点;影响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3)20-0162-01
一、形成原因
(一)鬼灵信仰
早期人类认为人死后灵魂只是和肉体分开,并未死去,而且还能干预人事,影响生者。“灵魂不灭”观使人产生了敬畏恐惧心理,人自然萌生了鬼灵信仰。在灵魂和灵魂不死观的影响下,人们认为善待死者的肉体便可使死者的灵魂获得慰藉;因而不敢随意遗弃死者尸体,选择妥善处理,并举行相关仪式,期待亡灵安息,进而产生了一整套礼仪。原始宗教的发展及阶级社会的出现,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
(二)儒家孝道观
在古代中国,占主流的意识形态是儒学,这种价值观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儒家的孝道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在世父母;一是对逝去父母先祖。父母在世,子女要敬孝,使其得以善终;父母过世,子女要“追孝”,要“永言孝思”。由于这种孝道观念的影响,儒家主张厚葬死者,施以隆重的祭祀仪式,事死如生。是否按照丧葬仪礼和禁规安排丧事,成了衡量孝与不孝的标志。
(三)宗法等级制
宗法等级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核心社会制度,它关系着社会等级的区分、家族长幼秩序的确立。它是整个传统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因为它直接影响地位、权力的继承和财产的分配。传统丧葬仪式的所有禁忌所围绕的核心都是宗法等级制度。中国死亡文化在丧葬过程中严格的上下、尊卑安排表面对死者的尊重,但实际上,死者积不能看到,也不能体验,因而,其根本的意义只在生者――通过强调阴间的等级关系再次明确人间宗法关系。
二、丧葬文化的原则
我们撇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丧葬文化,探究我国各民族的丧葬活动的普遍性原则。
(一)生死如一
在我国古代社会,“灵魂不死”观被普遍接受。死者灵魂并不随肉体的死亡而消散,因而死者需要生前必需的一切。这就要求生者尽可能要为死者创造和生前一样的环境。秦始皇陵兵马俑、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地下宫殿……所有这些都是帝王们想要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其在人间统治的象征。
(二)聚族而葬
“祖先崇拜”是中国传统的观念,它根源于“鬼魂崇拜”。另外,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人们大都实行家族聚族。为了成员死后不至同家族分开,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聚族而居,因而,产生了聚族而葬的观念。根据《周礼?春官》的记载,当时的各家族都有“冢人”和“墓大夫”。另外,现代社会“人之将死,落叶归根”与此也不无关联。
三、我国古代丧葬的内容和方式
(一)内容
我国古代的丧葬文化体现在各种复杂的仪式和规制中。古代丧制名目繁多――有葬前礼:初死、复、立丧主、易服等。殡葬礼:启殡、出殡、出殡途中的礼仪和禁忌。还有下葬礼;服丧期之礼,又称葬后礼仪,服礼。
(二)方式
丧葬的方式很多,主要的有土葬、火葬、天葬、水葬等。下面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的丧葬之法。土葬,就是把尸体埋在地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土葬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了变化和发展。火葬,又名“火化”,是用火焚烧以处理遗体的一种葬式。最早盛行于古印度,后随佛教传人中国。
四、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的影响
(一)浪费大量钱物
丧葬礼仪过于繁杂,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达官贵人自然可以承受,而对于广大百姓来讲,繁杂的丧葬礼仪却成为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非但不能让死者超脱,灵魂安息,反而导致活人负债累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也浪费了大量财物。
(二)保留了大量文物史料
根据古代丧葬礼仪,死者下葬时一般都有各种各样的陪葬物品,保留了丰富的古代文物和翔实的历史史料,为现代人探索古代社会,认识历史状况提供了大量线索。
结语丧葬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丧葬这一形式和手段,死者得以安息,生者得以庇佑。丧葬文化源自人们对自然的解释和心理的作用,同时,也与社会文化和制度有关。丧葬文化在长期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并且发展了特殊的形式。最后,丧葬文化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当然,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丧葬礼仪范文第5篇
关键词:婚礼;葬礼;仪式
一、研究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类输入“婚礼与葬礼”全文搜索,出现2004年23篇,2005年16篇,2006年25篇,2007年29篇,2008年43篇,2009年文献37篇,2023年46篇,2023年39篇,2023年49篇,2023年48篇近十年共355篇。笔者从中共选取12篇,来作为文献综述的支撑。
通过阅读近十年有关婚礼与葬礼的人类学文献不难发现,近十年对在人类学意义上的婚礼与葬礼仪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野来描述丧葬仪式的过程和功能
通常研究者会将婚葬仪式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或以现代性的角度来阐释它的文化内涵。尤其要关注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如婚纱、吹喜乐等。
1.对仪式的功能的研究
婚礼仪式的主要社会功能多体现在双方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变化。“例如在经济学这种“晦暗的学科”看来,婚礼的主要功能在与向他人宣告丈夫对妻子的专属权。”[1]“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婚礼则重现了有关亲属关系的仪式,换言之,分配给双方家庭亲属的那些角色重新进入到民众的婚礼中”[2]。
婚礼具有凝聚功能,也真切地展示着社会变迁。“比如,姑姑、姨姨、舅舅的角色分配。结婚的宴会为亲属提供了相聚的机会,除了巩固原有亲属关系和承认新建立的亲属纽带以外,还可以调节社会关系。”[3]
在华北乡村社会,丧事不仅有助于加强宗族、姻亲共同体,而且也会加深乡亲共同体的凝聚和认同。葬礼不仅构建村庄公共生活,也暴露着农村里最日常的关系。
2.对仪式符号的研究
对婚葬符号的研究多体现在结婚誓词、婚宴、婚葬礼服、婚葬乐器等的研究上,研究者通过探究这些符号来发现其背后隐藏的文化意义。
如对结婚誓词的研究“婚姻是件严肃的事,发出结婚誓词就如同签订契约一般”。[4]
如象征符号的隐喻“婚礼仪式中的某些符号反映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在这次的婚礼仪式中,可以发现许多暗示着“生子”的象征符号,如婚礼“正日子”前一天,给新郎铺床的要选择儿女双全的人,是希望新娘也能沾到福气,多生孩子;新人的被子里塞着的花生、瓜子、大枣是借谐音寓意“早生贵子”;“正日子”前一天晚上陪新郎睡觉的要选择小男孩,给新人“压车”的仍是男孩等都表达了对新娘以后生男孩的希望。”[5]
如对寿衣棺材等的研究“中国的传统葬礼涉及的用具主要有寿衣,纸制物品,棺材。中国人死后必然要穿寿衣,戴帽穿鞋。衣服里为棉衣,面为锦缎,上面印有各种形状的字。因为中国受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认为人死后要去阴间,阴间自然阴冷潮湿。”[6]
3.对仪式与特定社会背景的结合下的发生的交融的研究
如将婚礼葬礼仪式与、文化崇拜等联系起来“传统山西人的婚礼程序为问名、纳彩、纳征、纳吉、请期、亲迎六礼,近代删繁就简,改为提亲、相亲、下贴、下聘、迎亲。教徒的婚姻程序与非教徒实无大的差别。在婚姻成立条件上,非教徒男女双方讲究门当户对,要看双方的属相是否匹配,男方的聘礼和女方的回礼各是多少,是否相当。教徒除考虑信仰因素外,也讲究门当户对,男方也要下聘礼,女方也要回礼,就是最穷的人娶保赤会的女孩,也要给教会钱由此看来,在本地文化、经济等条件的影响下,教徒的婚礼与非教徒的有许多共同之处。”
如将婚礼葬礼仪式与特定历史背景、文化冲突等联系起来“孙中山逝世之后,亲族方面由于方面的考虑,为其举行基督教葬礼实属无可厚非。然而,20世纪20年代反帝声浪日强一日,在此背景下,这一本来无可厚非的举措却多少有些与时代脉搏不大合拍。基督教传播与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本属两回事,但在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二者之间又常常纠缠不清”。[8]
(二)对婚葬仪式的变迁的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变化,我国婚礼呈现出了中西融合、倡导个性的特点。因此研究婚葬仪式的变迁也是必要的。多表现在两方面:
如对婚礼功能变迁的研究“由于城市化的影响,村民之间的互惠也由基于情感向基于经济利益的转变,加之一些村民开始在酒店举办婚礼,婚礼上的展演(尤其是“唠忙”)已经慢慢地在村民婚礼上消失。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村民通过婚礼上的展演和互惠是可以实现乡村社会的再生产”。[9]如对婚礼仪式变迁的总结“我们的婚俗观经历了个性启蒙、革命训练、价值回归的艰辛旅程,现在正朝着多元化、人性化方向迈进。总之,通过对百年来婚礼嬗变的梳理,旨在说明,婚礼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随着社会的进展,婚礼也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人性化。”。[10]
(三)对少数民族婚葬仪式的研究
研究者多以记述仪式的过程为叙事策略,以人类学中有关符号、结构、象征的阐释方法对仪式中的事象进行阐释,展现一幅异文化的文本和他们的生活价值、意义和世界图景。
如对朝鲜葬礼仪式的研究“在朝鲜族传统的葬礼中,年老者去世,称做/好丧0,送葬时唱丧舆歌。即,丧舆出发时,由一人站在丧舆上或丧舆前,手持铜铃或白色手帕领唱丧舆歌。歌词大意,表达了死者对人间的留恋及对子孙的嘱托笔者认为,改革开放后,在朝鲜族出生率低下、人口流动频繁的社会环境下,丧舆契这一民间丧葬组织,为减轻丧家心理及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朝鲜族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11]
二、结论
近十年的关于婚礼与葬礼的人类学文献多以描述为主,不管是通过描述婚礼葬礼过程或功能,还是描述特殊符号婚纱、婚宴等,或是描述少数民族与汉族民族仪式习俗的异同,都可以为我们研究人类的生命仪式提供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另外,近十年的婚葬仪式研究多集中在对国内汉族婚葬仪式符号以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描述性记叙上,而较少对仪式的评论。此外,对少数民资的婚葬仪式及其社会变迁也较少涉及,这是研究者未来应填补的空白。
参考文献
[1]彭韧.婚礼,葬礼与私奔[J].21世纪商业评论,2023(6).
[2]吉国秀.婚礼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1.
[4]李建红.从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的结婚誓词看西方婚俗文化[J].文学与艺术,2023(3).
[5]王丽娟.东北农村婚礼仪式的象征意义[J].今日南国,2009(4).
[6]潘文一.葬礼中的中西文化[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第八卷第3期2008(9).
[7]金光亿.现代背景下的宗教和礼仪[A].周星,王铭铭.社会人类学讲演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8]林辉锋.孙中山基督教葬礼问题再探―从宋庆龄与斯诺的一段纠葛谈起[J].广东社会科学,2023(3).
[9].移民、亲属与社会再生产―以一个东北汉人村落的婚礼实践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