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师节的资料(精选5篇)

有关教师节的资料范文第1篇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草等等)我们、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在每年的这一天庆祝传统节日。但是,端午节是谁的节日呢?(我们的)

[Page][Page]: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了解端午文化。

1、发、讲授校本教材《话说中秋》

2、收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的资料。

3、教师准备相关信息资源。

4、研究小组标牌:(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佩香囊,其他)

导入

有关教师节的资料范文第2篇

一、课前收集品德课程资料有效性缺失的表现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编排以一个个“范例”“话题”呈现,几张图片和几句文字说明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具有极大的弹性空间。因此,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必须依靠这一方式围绕“话题”丰富认识,运用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把书本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而今,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已经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经常出现的教学环节。这给品德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与主题不符

【案例1】执教《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老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林则徐的资料,以及抵御西方外来侵略,虎门销烟的事。课上:

师:课前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林则徐的资料,谁来交流一下收集的资料。

生1: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学生拿着一张满满当当的纸读起来)

生2:老师,我跟他收集的资料一样的。

师:那林则徐此生有哪些事迹?你又收集到哪些信息呢?

生3:林则徐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12月)受命赴广东禁烟。在虎门当众销毁没收的鸦片烟237万斤,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震中外……(该同学读了长长的一大段,其他同学听得云里雾里)

上课前,教师布置了资料收集作业。课堂内,学生拿出了所谓的整大张资料,似乎完成了课外收集资料的作业。但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找了什么内容的资料,更不清楚和教材有多大的关联。虽然有课前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学习,但收集到的资料与主题关系不大,效果并不明显。

2.寻找途径单一

【案例2】在上《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日新月异的交通》一课时,布置学生课外寻找身边的交通工具。课上:

师: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最早的火车和飞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发明者是谁?你是通过哪些途径收集和了解到的?

生1:当然是电脑啦!(几乎所有学生一致赞同)

师:电脑还真是好助手啊,那还有其他途径吗?

生2:书也可以嘛。

师:说得对,那你是从哪些书里查阅到的呢?

生2:嗯……(学生没有具体查阅过书籍,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从哪些书可以收集到本课的资料)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家庭,网络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利用与青睐。一说要收集信息,网络就成了学生的首选。尽管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只需动手输入关键词,大段的资料便图文并茂地呈现在眼前,殊不知,网络搜索也存在着“信息饱和”现象。对于整理、分析信息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阅读、辨析这些信息所耗费的大量时间及精力,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网络搜索所带来的便利性,而且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局限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成果形式单调

【案例3】这是学校组织教研的一节试教课《炎黄子孙》。老师先通过导入课题了解炎黄子孙的传说这一环节。课堂中老师问道:“炎传说中指的是我国古代的炎帝,黄指的是黄帝。关于他们的传说故事有很多呢!你知道吗?”学生纷纷举起小手,因为准备过了,所以显得特别“自信”,小手如林。老师赶紧请学生来回答。“我收集到的是炎帝的故事。相传炎帝…… ”学生拿着从网上下载的密密麻麻一页文字资料,照本宣科地读起来,疙疙瘩瘩的,显然对资料不是很熟悉。再请一位,还是被资料中的一些难读字或一些拗口的句子给难住了。几个学生读得磕磕巴巴,听讲同学个个无精打采。四十分钟,想要交流的同学很多,但很多同学来不及交流。最后老师请一位相对比较优秀的孩子来汇报,“我收集到的是黄帝的故事。传说他……”总算比较流利了,可孩子的有些汇报根本与本课内容无关。学生的听课效果明显不高,课堂也变得沉闷起来,时间就在沉寂中过去了。

原本这节课内容有趣、生动,学生乐意去学。但学生资料收集的时候,选择了最方便的电脑搜索,打印出一张张资料,应付交差。因此造成了收集资料成果形式单一,不够丰富。人手一张资料,收集成果只有文字,让课程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也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出现以上种种现象,归根结底,原因在于我们没有领会贯彻课标要求,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未给予重视和关注。不管在收集资料途径,整理资料方法上,还是在资料汇报组织上,都未能扮演好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为收集材料而收集的形式主义。

二、提高学生课程资料收集有效性的策略

1.按图索骥,明确要求

为了便于引导学生有效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料,根据品德课程内容的不同,其课程资料的收集方法和途径也有所不同。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归纳整合了以下的收集方法、途径及具体要求。

平时教学,只要依据内容类别,学生可以自己明确收集途径和方法,达到相关的资料要求。教师也避免了每一节课上重复要求学生可以收集哪些资料,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收集等。根据教学内容、要求不同,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适时调整资料收集的要求。

2.依据难度,形式灵活

(1)教师示范收集。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初看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较杂,但主题比较明确,所以我们围绕主题并提炼出典型事例或缩小范围,就会有助于学生收集与裁剪资料。

【案例4】执教《悲愤的吼声》,教师可以事先“下水”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因为理清资料的重点,心中的底气就足了。教师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收集细菌战、南京大屠杀、奴化教育等与文本相关的资料,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请同学们自学课文15~16页,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和老师的补充材料,想一想,确定哪一个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感受帝国主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在资料上找一找、画一画和主题有关的资料,如触目惊心的数据、血淋淋的事例、凄惨的描述等,进行简单记录。

这节课从资料收集、充分展示来说,这位老师已经潜意识中向学生渗透品德课程资料收集的各种有效方法,以及展示成果的形式。如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名人访问、录像播放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调查、探究等,来体验和感受品德课程的魅力。

(2)师生互补收集。《我与家乡》这类教材实践性较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贴近学生的生活。这类内容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教师可做到收放自如。

(3)生生合作收集。《我与社区》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真正体现了品德课程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的理念。如“热闹非凡的市场”“走进大工厂”等。对于这一类内容的教学,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

这种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喜欢上了品德课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收获的宝贵资料和经历,让他们心生自豪感。本课中,学生是主导者,自由发言,展示合作成果,教师则充当欣赏者的角色。在交流中,学生的体验感受可谓弥足珍贵。

(4)家长协助收集。可在假期或双休日,家庭出游、旅行等形势下进行。如《我来做个小导游》,关于杭州的名胜古迹,由家长带领学生,在游玩之前或之后收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在课上拿出了照片介绍,因为他们有目的地了解身边的人文景观、生活的环境,收集了大量的材料:有上城区的“河坊街”“元宝街”“吴山广场”,有下城区的“小营巷”“百井坊巷”,拱墅区的“信义坊”“卖鱼桥”,西湖区的“北山街”,等等。通过社区延伸性的调查活动,在调查中学生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获得新的信息,重新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正确的判断,实现自我评价,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品德课程提倡“轻知识、重体验”。通过教材梳理,目标整合概括方法,再结合“教师示范收集”“师生互补收集”“生生合作收集”“家长协助收集”等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教材作用,做到始终关注学生的课前、课堂、课后体验,并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3.多元评价,形成能力

教师就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适当评价,让学生逐渐明白可以这样收集,可以选择更多的呈现方式,收获更多调查体会。教师还应指导细节。正确的指导评价,正是教给了学生某一种资料收集、实践探究的能力,并且逐渐形成这种能力。

总之,资料收集是品德课程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实践,活跃了我们的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逐步养成了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了有效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在体验、实践中形成了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为更大空间发挥品德课程的特色,作为教师,更要善于挖掘师生之间、社会之中的各种资源,对教材进行质疑和分析,敏锐地捕捉生活信息,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到品德课程的活动中去。当然,“无论在类型上,还是方法上,抑或内容方面,实践都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丰富性,进而决定了它的生成本性,它不会机械地固守某个既定的程序”。笔者的研究还在继续中,今后还应在教学实践中收集丰富的案例来反思、研究。让我们的品德课程彰显无穷的魅力,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无限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旭东,马 丽.提升边界的渗透度:教育的实践性诉求[J]. 教育研究,2023(6).

[2] 杨会良,王胜霞,张朝伟.后喻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嬗变与重构[J].教育探索,2023(10):19.

有关教师节的资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视频资料;高中政治课堂;人才

课堂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便于组织和调控等诸多优点。但同时,课堂教学也具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教学活动的封闭性,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场所还是教学时间都存在着封闭性的问题。由于教学活动过于封闭,使得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开放性大打了折扣,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面对这一问题,我们能不能想出什么解决之策呢?事实上,把多媒体电教工具引入政治课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教学封闭性的问题。多媒体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它具有存储、数据处理等多种功能,能够将大量的资料汇集在一个教学课件之中,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不仅如此,多媒体教具在呈现知识的方式上也打破了传统的静态方式,转而变得更加动态化、多元化。在多媒体教学中,视频资料的应用是其中非常重要一环,通过视频资料呈现的知识能够模拟、演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动态的过程,能够更加真实地展示出相关的事物和场景,能够更强烈地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并且,视频资料的快速显现可以有效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得课堂教学形式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不再封闭单一,而变得更加开放。

虽然视频资料的应用可以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在多媒体教学中,视频资料的应用还是要讲求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如果盲目使用视频资料,不但无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反而会降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课题是“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任课教师一走上讲台,先是简单介绍了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接下来就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资料,内容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进行举手表决的场景。通过这段视频资料的展示,不仅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使得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有了一个初步而直观的认识,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开展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说,这段视频资料的应用是非常恰当的。然而,没说上几句话,教师又开始播放另一段视频,这次的内容换成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过程,自此以后,基本上每隔两三分钟,教师就会播放一段视频资料。就这样,整个课堂犹如电影院一般,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不断“放电影”的过程。一节课下来,光是视频资料的展示就耗费了大半堂课的时间,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机会说上几句话,一堂课下来,留在笔者头脑中的都是一些零散的视频画面,至于本节课究竟讲了哪些内容,反而没有给笔者留下太深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滥用视频资料的表现。看了一堂课的“电影”,学生也没有搞清楚本节课的重点在哪里,没有对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由此可见,在多媒体教学中,视频资料的应用一定要恰当合理,要讲求方法和技巧。作为教师,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料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哪些问题呢?

一、视频资料要具有典型性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提倡扩展课堂教学资源,但并不意味着材料越多越好,如果材料过多,反而会扰乱学生的视听,影响学生的思路,给学生造成反感。因此,教师在选择视频资料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一些典型性、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获得启发,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二、注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

教学活动的实质是教与学相互统一的活动,多媒体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能够形成积极的互动,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得以实现。然而,很多教师在实施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尤其是在播放视频资料的时候,却欠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往往只负责播放视频,最多再提几个简单的问题,而没有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整个课堂教学变成了学生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教师反而退居二线。由于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很多学生在观察视频资料的时候往往是囫囵吞枣,难以汲取其中的营养。由此可见,在播放视频资料的时候,师生互动至关重要。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适当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视频资料,教会学生学会主动应用视频资料辅助自己的学习活动,深刻挖掘视频资料中的信息,这样,视频资料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三、视频资料要能够贯彻教学内容的始终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选择一些能够将整篇课文串联起来的视频资料,通过对同一段材料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掌握挖掘材料内涵的意识和能力。一段材料在一堂课中多次应用还能节省课堂时间,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更显得简洁。

视频资料的应用在多媒体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相比,视频资料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显得更加丰富,一段几分钟的视频资料往往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内容,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突出的作用。不仅如此,视频资料能够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将课堂外的信息资源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得学生即使不出校门也能够览尽天下事,大大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们在应用视频资料辅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应用,通过对视频资料的恰当应用来实现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虞新富.高中政治多媒体案例教学[J].新课程学习,2023(4).

[2]刘均.高中政治多媒体教学浅见[J].考试周刊,2023(19).

[3]何祥坤,王敏.合理利用多媒体为高中政治教学带来新活力

有关教师节的资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大同小异;资料延伸;联想拓展;随文练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4-0051-01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面对题材相同的课文,采用的教学流程可谓大同小异。但就是这“小异”,却彰显出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智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课堂品质,决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提升幅度。关注“小异”,能够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一、资料延伸,信息补充下的整合聚焦

阅读教学中,为了引领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体悟人物形象,教师常常在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拓展补充相应的文字材料,对文本内容形成辅助。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对于拓展材料也就是简单出示,学生在阅读吸收时,缺少应有的取舍与整合,对于资料的吸收也就止步于机械的层面,导致教学效益事倍功半。

如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出示了爱因斯坦的资料,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爱因斯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说说自己对爱因斯坦的印象,学生仅仅在概念化的认知下形成了“伟大”的标签式体验。而另一位教师则在学生细读资料之后,针对学生对爱因斯坦形成的“伟大”“成就卓越”等印象,顺势链接了资料中的相关词语,如“科学巨匠”“巨大贡献”“诺贝尔奖”等,让学生对爱因斯坦在科学贡献上的“伟大”形成深刻的体验,然后话锋一转:“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却与一个小姑娘成了忘年之交,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故事。”对比之下,第一位教师直接出示资料,让学生形成一个感性的整体意识,但这一意识仅仅停留在表层,显得相对模糊;而第二位教师则以整合、聚焦的方式,引领学生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将关注点聚焦在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上,如此取舍聚合,生佣直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联想拓展,语境整合下的细节丰富

教师常常引领学生结合文本的具体情境,对人物的言行进行想象与拓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点拨是关键。如果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状态缺少应有的指导,就会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停留在原有的程度上。

例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司马迁的写作状态,教师创设了“天刚刚亮”“月黑风高”“数九隆冬”“盛夏酷暑”四个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司马迁是如何写作的。相同的设计板块与思路,却在教师小小的引导差异上,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一位教师,只要学生对人物进行相应的活动补充并符合所出示的情境即可。如“天刚刚亮”语境下,学生补充:“人们还在床上睡懒觉,司马迁就已经起来写作了。”如此套路式的言语表达,显然无法真正走进文本的语境之中。而另一位教师,则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细节,从而丰厚学生对人物的立体化认知。如“盛夏酷暑”中,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再现了蚊虫的叮咬、天气的闷热、汗水模糊了双眼等细节,从而在丰满的细节中窥探到了司马迁究竟是如何“发愤”的。两位教师执教的“小异”就在于:第一位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将句子补充完整,即“干了什么”,并没有对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进行任何评价与点拨,学生只能原地踏步;第二位教师则关注学生说得“怎么样”,并在不断地点拨、指导与鼓励之下,丰富了表达细节,促进了言语生命的丰盈与发展。

三、随文练笔,结合价值点的细微选择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层出不穷。但很多教师关注的仅仅是练笔的形式,至于选用怎样的内容,读写的结合点设置在何处,则很少注意,这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还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为例,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引领学生模仿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实践练笔。在这一“大同”的方向上,教师的“小异”指导却形成了天壤之别。一位教师要求学生感受课文描写爱因斯坦邋遢的方法,通过移花接木来描写小女孩,试图实现读写之间的迁移;另一位教师则引领学生对比爱因斯坦前后穿着的变化,要求学生尝试着运用之前的写法来描写变化之后的爱因斯坦。第一位教师的执教,虽然也能达到读写结合的训练效果,但练笔的目标与文本表达的情境格格不入,实践练笔没有对学生的阅读感知形成必要的推动;而第二位教师则紧扣爱因斯坦在衣着上的前后变化,将练笔设置在对“整整齐齐”的细化上,让学生感受到爱因斯坦谦虚、可爱的人物形象,从而将练笔与人物体验有机整合,促进了阅读效益的提升。

有关教师节的资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健康评估 备课

【基金项目】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改立项课题(编号:2023jg001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8-0236-01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学中的第一环节,讲课与备课的关系犹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健康评估》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实施护理程序的第一步,为制定正确的护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2],但该课程内容繁多,初学者难度大,易产生排斥心理,教师要达到授课目标而又要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做好最基础的教学环节――备课,本文就《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备课环节及集体备课的体会进行综述。

1.《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备课环节

1.1 备教材

即专研教材,在准备讲授一门课程时,应该做到吃透教材,对教学内容分析透彻,首先应全面系统的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注意各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样讲课时可以做到前后相应,便于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其次要研究教材的各个章节,了解教材各章的内容、明确各章教学的目的要求,以便在每一节课里使教学任务得到落实。最后要揣摩每一节课的教材,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例如《健康评估》这门课程,首先要全面了解《健康评估》的教材内容,如什么是健康评估、包括哪些章节、各章节之间的联系、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哪些理论知识及技能等,其次要全面深入了解这门课程有哪些独立章节,每一章节的内容,最后要全面了解每一节课的内容,确定重点与难点,在备课时就要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抓住关键。如常见症状评估――“发热”这节课时,重点是发热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难点是对发热患者的护理评估过程(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提出护理诊断)。理论授课时重点讲授发热的病因、机制及临床表现,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病例资料、视频动画等,使学生能深刻理解重点内容。在难点处理时应注意结合已学过的内容,怎样去交谈获得病史资料,需要注意哪些内容的交谈等。

1.2 备资料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时时的通过各种形式开拓知识领域,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从而补充有关教学的参考资料。教师知识丰富了,方能得心应手,讲解自如,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我认为集体备课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针对一节课的内容,任课教师集中一起来进行讨论,无疑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充实了每位教师的授课知识面,同时授课内容也不断在充实、更新。如常见症状评估――“发热”,教师不但要备教材,还应适时扩大理论知识的内容,如热型中的稽留热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此时可适当解释该病的情况,重点突出该病在发病中的发热特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加深其记忆。

1.3 备学生

授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能力水平,这是确定学生的学习方法、选择教学方法和设计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例如在学习《健康评估》课程时,我们需要经常用到《人体结构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在授课之初就要对学生的掌握水平进行摸底,继而在备课时,根据所教内容,找出健康评估与各门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以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理解。这就是“备学生”,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1.4 备教学

在备课时要思考如何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末小结;怎样引发兴趣,启迪思索;如何联系实际;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进行什么演示和示范;安排哪些随堂试题和课后作业;怎样的组织语言、设计板书的、使用PPT课件等。例如讲授常见症状评估中――“发热”,采用病例导入法,首先共同分析一名发热患者的病例资料,引出“发热”这个主要的症状,再来开始讲授“发热”是怎样产生的、怎样发展的、应该考虑哪些病因、怎样给患者的发热进行分度等,让同学们觉得就是在实际接触一个患者,就是从患者身上来学习发热的理论知识,加深掌握程度,然后根据以上内容深一步去分析这个发热患者会出现的一些可能情况,从而全面的提出护理诊断。在授课之中采用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言,并适时应用启发式教学。这样对所讲授的章节内容了然于心,可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

2.集体备课的必要性

2.1 集体备课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各位教师的年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各有所长而又各不相同,通过集体备课,可促进青年教师学习到优秀的教学方法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利于青年教师拓展教学思路,继而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向骨干教师和高职称教师等优质资源学习,有利于青年教师构建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3]。

2.2 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时,大家互相交流,对教材有了客观的认识,使每一位授课教师明确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哪里应该详细的讲解,哪里可以一带而过,这样一节课的时间可以更加合理的分配。

2.3 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高年资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集体备课时,大家共同交流,可使每位教师的授课内容得到丰富,教学过程得到优化,备课的时间可有效缩短,而教学效果却可显著提高。

2.4 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各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如病案资料、图片、视频等,在备课中大家互相交流展示,取长补短,不但知识得以丰富,而且授课课件也可更好的展示授课内容。

集体备课不但能集中智慧、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还大大减少了老师的单打独奏式备课的麻烦和抄袭教案的低效甚至无效劳动时间,腾出时间来加强自身学习,更新知识,增强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此外,通过集体备课,还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创造一种和谐的学术气氛,提升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4]。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讲什么?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要用一生备一节课”。 做一名精益求精的教师,应在生活中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用全部的精力、经验、心血、时间来备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品,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参考文献:

[1]赵才欣,韩艳梅.如何备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

[2]文利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健康评估》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2023,7(11):97.

[3]张海锋,李嘉,冯娜,等.集体备课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中的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23,12(11):1082-1083.

[4]肖永红.集体备课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023,28(10):35-3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