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精选5篇)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3)42-0024-02

当前,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同时生产力水平也在日渐提高,对此,城市化进程正处在进展当中。但是在城市化进程发展中随之带来的也是人口的增加、环境的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大量的消耗等问题。如今,在人们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待生态环境平衡问题,而给我们带来的却是发现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已经变得很脆弱了,并且已经不能再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路线继续走下去了。因此,怎样可以调控好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值得我们去思考并且进行解决,同时也探索出可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两者关系的途径,从而实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也作为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因素。

1 对于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

1)对于城市建设,作为人们生活的物质载体,而城市的空间形态与自然景观则是人们主观向往的物化表现。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与自然城市景观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同样两者之间也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在人们所生活的空间里其最主观的思想就是可以引导城市空间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也对所存在的环境条件给予一定的影响力。在城市建设中作为一个可连续发展的过程,而在城市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中是两个可以相互影响的空间与时间的演变,并且可以得到创造城市空间与环境景观的各种要素。在城市建设环境的基础的本质就在于人们主观的思想对物质的显现。所以,以合理科学正确的建设城市规划设计思想的本质在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统一的并不存在矛盾,是相辅相成的概念;

2)在城市建设的生态系统中它是属于经济、自然和与社会相复合的生态系统,所包括在环境系统以及生命系统中,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人们生活的环境与活动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环境建设已经成成为宏观的指导方案,在优化合理的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组织城市建设空间环境的重要策略,因此就必须要重视具有生态观的思想。也只有提高了生态环境的主观意识,才可以更好的指导城市建设在未来的建设中以打造生态环境城市的方向前进,并且建立起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当前,对于规划城市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广泛地得以应用;

3)在自然界城市建设所占的空间是很小的,但是却集中了大量交通、人口等方面,并且也建立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对此就会产生很多损害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对原始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改变,也改变了城市物理化的环境,比如在城市里的温室效应以及土壤板结等情况。在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当中,对于城市化发展的过程是会不断地影响环境的自身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在生活、生产方式的形态,与此同时,通过其它途径给环境造成的环境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健康状态,从而引起了公害。在当代城市建设中人工生态环境系统是比较脆弱的,并且在生态过程上是需要耗竭性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因人口高度的密集性,因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它主要的表现就是需要其它生态系统全面的支持,需要大量的人为输入物质与能源力量,同样在城市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所产生大量的废物也需要通过其它生态系统进行消化处理。

2 加强提高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在城市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绿色生态问题,这是在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过程当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在城市建设的规划当中对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得到了全面的注重,因此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就会向人们主观意识的方向进程,对于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也会大大的提高,不断的改善。对此,在环保部门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环保指标,从严管理生态环境问题,全面充分的开展生态环境的检查活动,对于那些严重违反环保法规和法律给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部门必须要进行依法的从严处理。在环保等相关单位的全力积极配合下,严厉打击给环境造成严重后果违反环保法规意识的行为;

2)对于城市环境建设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同时涉及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每个不同层面,所以,需要把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措施,也是推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有效依托。充分全面的坚持以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调整合理的用地需求,优化用地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化,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可以转变成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和根本方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治理环境结构性污染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方法。在加强提高高效益、低消耗、少污染的现代服务与技术产业,改变原料利用的结构,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加强提高应用太阳能以及生物能等方面的清洁能源;

3)在建设生态环境的城市中必须要全面的被社会大众广泛的接受作为主要基础,运用全社会人员共同参与的力量,奠定绿色环保与生态建设基础的力量。也只有通过应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共同参与才可以实现社会、资源和环境与人类之间相协调发展的目标。所以,必须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和鼓励全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大力倡导生态文化,提倡绿色、低碳、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环境警示教育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危机感、责任感,使生态文明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人人心。

3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急于功利的问题,而是需要通过长期而久远的阶段任务,作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过程。然而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计多复杂的问题,从规划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机制、主要理论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等待加以解决。所以,在建设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则需要以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合理综合实践地加以进行。

参考文献

[1]邹良楠.保持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对策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9).

[2]庄志强.浅谈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问题[J].科技资讯,2008(2).

[3]许迎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D].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2005.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一、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道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道路建设更是道路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道路的建设同其它建设项目一样,在建设的过程中以及建成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力度、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周边的生态环境。文章在本人多年从事道路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探索性的提出了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道路建设措施,为绿色城市道路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水、土资源的影响。

(一)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道路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必然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如堵车、交通事故、城市环境污染等。

(二)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

道路建设对动物的影响主要包括致死和分布变化两方面。(1)致死是指道路对动物最直接的影响,动物的道路死亡率受道路的宽度、车辆密度和道路密度影响。(2)分布变化是指道路对动物分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道路的建设或存在,造成周边动物的迁移,从而影响区域的生态链;道路建设对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局部环境,对植物个体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汽车尾气衍生的光化学氧化剂污染物导致道路边的植物光合系统和细胞膜均产生明显变异、汽车尾气污染导致路边植物体含铅量远高于对照地区等,从而影响植物的健康成长。

(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在道路建设期间,工程区水质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施工管理的问题,将道路施工的弃土、弃渣等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体,在运输施工材料的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遗洒和泄漏、施工机械的油类进入水中、施工人员的生活废弃物直接排至水中,以上都会影响地表水质量,甚至还会影响地下水质量。在道路的运行期,由于磨损、车辆漏油、运输中飞扬的微粒物质和车辆排放废气中的颗粒物质都会积聚在路面,当这些物质与降水混合形成径流时,会对沿线的水源形成污染。

(四)对土资源的影响

道路对土资源的影响主要指对土壤结构和质地的改变。道路建设对土壤的要求与种植植物要求相反,后者要求土壤疏松,有团粒结构,有机质含量高,同时保水性好,有利于根系发育,但是这样的土壤结构会对路基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路基上采用的土壤主要为生土,它结构紧密,几乎不含有机质,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更是缺乏。另一方面,路域壤主要用于路基施工,路基挖、填和压实等过程会进一步影响和改变土壤结构,还有许多施工遗留的废弃物如水泥和石灰等也会对土壤质地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道路运营过程中,由于汽车尾气、泄露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会受到铅、多环芳香烃物质、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污染。

三、生态道路建设的应对措施

(一)降低道路建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应将其对人类的影响降到最低。具体措施有:将施工时间与人们的出行时间错开、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噪声污染、减少对人类有害物质的排放等。

(二)加强动、植物生活环境的保护

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动物的影响方式主要是通过植被破坏、通道阻隔、施工噪声和营运灯光等表现出来。因此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植被的保护,保证动物应有的生活环境,在动物必经的某些路口,选择使用高架等措施;同时注重施工噪声的控制以及加强对某些营运灯光的控制;道路建设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局部无机环境条件,从而对植物个体生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植被环境的管控。譬如在道路两旁增加隔离玻璃护栏,从而降低汽车尾气对道路两旁植物的影响;道路路基的修筑过程中尽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减少对原来生态自然条件破坏,使植物成活率提高。

(三)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道路建设期间,为了防止对工程区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筑路材料堆放场地不得设在河流岸边附近、施工废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根据实际填挖土质,合理设置边坡的坡度;合理设置土石方填挖施工现场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导雨水,以减少雨水对挖填土坡坡面的冲蚀;填方坡面应及时夯实并进行边坡绿化,合理确定借土弃土位置,合理开采砂石料场,注意料场弃土弃渣分离处理;在选择土石方堆放位置时,多余的土方尽量就地用来整理坡面,当不得不外运时,应该运至无自然保护价值的规定场所,弃土不得破坏或掩埋地表植物,弃土场应进行绿化设计,以便及早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当弃土堆高度较高时还应进行护面设计并应设挡土构造物以免将来发生坍塌。

(四)加强土资源的保护

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依法征用土地,必须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努力节约土地资源,适当缩小用地规模;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不得破坏名木古树,搞好土地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对待施工过程中的土质要因地制宜、尽量减少不同土质的混合,从而影响当地土质结构,影响植被生长,从而影响区域生态系统。

四、总结

文章在本人多年从事道路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探索性的提出了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道路建设措施,为绿色城市道路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尹忠东. 论道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与生态道路建设,水土保持研究,2006.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3篇

1.1自然气候

齐齐哈尔市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春季较为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暂短霜早,冬季干冷漫长。年均降水量约为41.5cm,年均温度为3.2℃,年平均无霜期为136天左右。年均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10至120千卡,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似,生长期(五至九月)的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65至67千卡。每年光照时间在2600至2900小时,在生长期(五至九月)的光照时数在1300小时左右。齐齐哈尔市有利的自然资源是有充裕的太阳辐射,雨热同期,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春耕时期出现干旱、夏季多雨而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秋季早霜,冬季严寒干冷,常年刮风等,它们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危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齐齐哈尔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1.2自然水资源

齐齐哈尔市主要的江河有嫩江、诺敏河、雅鲁河等170余条,有湖泡800余个。因此,齐齐哈尔市的入境水量十分充沛。此外,齐齐哈尔市有15个地下水含水层。这些地下含水层分布在平原潜水分布区,它们调蓄能力强,补给量充沛,地下水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齐齐哈尔市江河天然水质好,地下水可满足饮用水要求。

1.3自然土地资源

1998年底,齐齐哈尔市拥有耕地面积大约为2602万公顷,草原面积约为1145万公顷,林地面积约为560万公顷,水域、苇塘面积约为275万公顷,荒地约为195万公顷。齐齐哈尔市土壤主要有暗棕壤、黑土、草甸土、沼泽土、砂土,且齐齐哈尔市大部分土壤热量高、透性好、质地轻、地势平的优点。

1.4自然森林资源

齐齐哈尔市林业用地面积约为68.5万亩,可用林地面积约为41.5万亩,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共41.1万公顷,林木蓄积量约为16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大约为11.7%。

2齐齐哈尔市生态现状

目前,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虽然在有些方面与其他城市相比有一定优势,但是与过去的二十年相比,该市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草地面积逐渐减少,鼠害也日益严重。草地面积减少了近33.47万平方千米,减少幅度达38.8%;可利用草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达2.27万平方米;草地的实际载畜量超过了理论载畜量。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齐齐哈尔市天然湿地减少了5.8万公顷,对湿地动物的生存产生了直接影响,特别是对鹤类的生存与繁衍构成威胁。此外,齐齐哈尔市这几年来也开始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现象,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3齐齐哈尔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

3.1解决齐齐哈尔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

建设生态城,可以逐渐提高城市发展的环境意识,减少对生态资源环境污染和破坏。基于生态城的理念,在城市工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加快产业机构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业生产的节能降耗。

3.2生态城市建设是提高城市绿色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齐齐哈尔市步入先进的世界绿色科技领域,提升该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作者认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如果一个城市能拥有好的生态环境,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例如,该市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明月岛”等就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促进了该市的旅游业发展。因此,绿色规划与建设是建设生态城市重要内容之一。

3.3生态城市建设可以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

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齐齐哈尔的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相对于传统的数量型、物质型、户内型的城市生活来说,现在的城市居民更青睐于质量型、精神型、户外型的生活。生态生活休闲方式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4齐齐哈尔市生态城市发展目标

4.1注重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

齐齐哈尔市的城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周边乡村的绿化状态。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绿色植物是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支柱,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障人体健康的作用,此外,绿色植物还有降温、增湿、除尘、隔噪、杀菌和调节气候的功效,这种自然生态功能是任何人工环保工程所不能代替的。

4.2强调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

比如,旅游景区的旅游收入,餐饮服务界、经济林木的产品收入和园林设计、施工,道路绿化工程等直接经济收入。因此要加强对“扎龙自然保护区”、“沙龙动植物园”、“明月岛”、“龙沙公园”、“哈拉海湿地”等绿色生态的保护。借助这些自然景观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此外,自2001年以来,齐齐哈尔市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四届“绿博会”,共有来自国内29个省(区、市)以及24个国家(地区)的上万家企业的6万多名中外客商前来参会参展,累计成交总额超2亿元。齐齐哈尔市因而赢得了“绿色食品之都”的美誉,目前,该市绿色(有机)食品年种植面积1280万亩,年产绿色农产品140亿斤,拥有绿色有机产品标识1500多个。因此要充分利用该市现有资源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同时促进我市的经济发展。4.3体现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体现了我市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绿色”孕育着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是城市经济实力的反映,也是一个城市精神风貌好坏的标志。

5齐齐哈尔市生态城市的发展原则

5.1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规律性原则

自然规律是一个庞大而又精密的规律体系,人们很难对它有透彻的理解。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不可狂妄自大、为所欲为。生态城市建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顺其自然。

5.2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城市的建设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注重城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市民对生活、工作、休闲的需要,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

5.3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绿色生态是生产力的原则

在以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为基础的情况下,一定要重视城市的水环境、城市市容卫生、城市垃圾等污染物的等方面的协调统一治理。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6建立和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决策管理机制

6.1健全生态城市建设的组织协调机制

建立齐齐哈尔市“城乡清洁”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或地区的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形成市、县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

6.2完善齐齐哈尔市资源管理体系

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自然资源产业政策;从该市独特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人口规模等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个符合我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资源管理体制;提高该市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竞争性开发和资产化管理,依法征收资源使用费用、补偿费,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控制人们对资源的滥用。

6.3建立完善的公众参机制

全市推广和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树立环境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此外,相关单位组织和领导人应正确引导人民群众开展垃圾分类推放、节约用水、资源回收利用等环保活动,同时成立群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奖举报”机制,建立环境诚信制度,公开环保政务信息、扩大群众对我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7结束语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4篇

经济与生态是相辅相成、水融、互创条件的关系。一切经济活动乃至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基础。经济取之于自然而求得发展,然而取之过度,大自然就强迫经济来偿还。因此,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现实生活中由经济来偿还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从我国来看,全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因洪涝灾害原因致使粮食减产1000多万吨。从全球而言,损失无法估量。

森林和林地有着丰富的多样性,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森林生态系统比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其系统自身调节能力远比草原要强,森林总的利用率和生物生产力也是天然系统中最高的。森林具有对长波辐射的高吸收率和对辐射的低散射率,可利用的净辐射相当高。由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当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森林生态系统是防洪保土的根本

江河泛滥造成的损失很大。每年我国发生的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受灾人口数亿人,如果加上灾后重建的费用,经济支出的数额就更惊人了。

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不能对雨水进行截留,使洪水迅猛而下;二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床、库区、湖底和泄洪区,致使河床抬高,库容减少,泄洪能力减弱。而森林生态系统则是防洪保土的根本,具有多重功能。

(1)森林具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森林的复杂主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拦截,可将地表径流更多地转化为地下径流。据调查,一棵二十五年生天然树木可吸收降水150mm/h,一棵二十二年生人工水源林可吸收降水300mm/h,而地仅吸收降水5mm/h。林地的降水约有65%为树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森林在雨季能削弱洪峰流量,延缓洪峰的到来时间;旱季则可增加枯水流量,缩短枯水期,达到“消洪补枯”的作用。

(2)森林具有巨大的水土保持功能。据资料显示,林地上层只要有1cm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减少94%。有林地泥沙流失量为50kg/hm2,无林地为2220kg/hm2,相差44倍。20cm的表土被雨水冲净,有林地需要5.7万年,裸地仅为18年。可以看出,植被得到保护,就可以祖祖辈辈享受自然生态与人类的协调发展,而一旦破坏了植被,子子孙孙将会受害无穷。从我国的情况看,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1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总面积的91%,每年长江进入三峡库区淤积泥沙近万吨,减少库容3.5亿立方米。

(3)森林具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方面的作用,特别对于地处青藏高原的都兰县来说,大力营造和培育森林,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它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身,肩负着改善环境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使用。大力发展森林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是促进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因此,必须把森林资源保护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3保障措施

(1)要科学编制林业规划,把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防洪保水能力作为规划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合理搭配树种结构。实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乔、灌、草”结合,“片、带、网”齐用,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进一步强化全民绿化意识,把发展林业作为党政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来抓,真正把“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工作落到实处,大力推行党政一把手工程,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新格局,从而做到提前规划、地块落实、种苗健壮、技术到位、造林成片的保障措施。

(3)制定优惠政策,发挥政策威力,鼓励全社会造林绿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谁栽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是党和国家发展林业的基本政策,加快荒山绿化,必须把党的林业政策交给群众,放手把宜林荒山荒地交给群众经营,允许跨地区、跨行业进行开发性造林;在四旁植树方面,大力推进“树跟地走,谁栽谁有”的政策。

(4)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实现依法治林目标。资源林政管理工作坚持森林资源消耗全额管理、限额采伐,实行森林消长目标管理和领导任期发展、保护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使资源林政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5)广泛深入地宣传造林绿化事业,加速推进生态林业建设。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①要大力宣传新时期造林绿化发展总体思路,高举生态林业大旗,全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围绕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在抓好林业重点工程的同时,努力抓好绿色通道工程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加广大绿化工作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信心,调动积极性;②要大力宣传造林绿化先进典型、先进经验;③宣传工作要面向领导,面向基层群众;④把现代传播媒介与传统宣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介,要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

(6)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加快林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跨世纪的年代里,国家安排的重点建设项目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水源涵养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在实施这些工程中,必须采取成果推广,计划与生产建设同步下达,组织实施,加强林业的科技规划、项目管理和综合协调,提高林业项目、林业工程的科技含量和工程效益,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生态环境建设范文第5篇

谭淦标

水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经济开发活动和人口增加,水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呈加重和蔓延的趋势,成为经济持续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是水利建设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一、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统一。

2、把流域作为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将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治理与开发结合。

3、水质和水量并重,开源和节水并举。把水资源的严格保护、管理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止生态破坏和水质污染。

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开始,实行全过程控制,加强水污染治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问题,实现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

5、多方集资,加大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推动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

二、我市水环境和水土保持现状

1、我市的水环境现状

东江河段水质总体状况基本保持良好,但水质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根据近几年的水质监测成果,东江上游桥头、石龙河段保持类标准,水质一直良好。东江南支流从石龙到樟村水厂河段保持类标准。东江南支流各水道出口河段水质稳定较差且不稳定,有的已达到类水体。

从资料分析统计,桥头河段、石龙河段水质基本可达类标准,占整个东江东莞段的30.0;樟村水厂河段、麻涌河段、漳澎河段水质符合类标准,占整个东江东莞段的40.0;大盛河段、泗盛河段水质属于类标准,占整个东江东莞段的30.0。由此可见,整个东莞河段水质上游较好,中游次之,出海口水质较差。

石马河、寒溪河水质较差,已无法达到饮用水源的水质要求,东引河水质最差,已超过类水质,个别指标超标严重。

我市的水库由于集水区范围内工农业生产密度较大,生活、工业、养殖废水排放,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有15左右的水库已经达到和超过类水体。

2、我市水土保持现状

我市曾经是典型的农业经营地区,农业用地在土地利用整体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改革开放以后,我市境内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剧烈的土地利用调整,农业用地比重逐渐降低,建设用地比重逐渐升高,特别是1992年~1996年期间,各种建设用地开发速度和规模达到峰值。1996年以后,由于执行了比较严格的土地开发控制政策,加上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土地开发的速度逐渐减缓,大量建设用地开发活动由于建设周期长或部分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的缘故,使全市每年均保持相当数量的裸地比率,山区百余处采石场经营活动也造成局部地区坡面和植被的严重破坏,植被覆盖减少,引发了人为的水土流失问题,根据遥感调查统计,1999年底,东莞市共有水土流失面积147.13km2,占全市面积的5.97,其中自然侵蚀面积36.17km2,人为水土流失面积110.96km2,人为水土流失面积占75以上,近年经过复耕、绿化、强化土地开发管理等有效措施,全市裸地比率已逐年降低,但自然侵蚀面积未得到治理。

从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看,我市属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从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分区看,我市属沿海及珠江三角洲丘陵台地侵蚀区。

三、水环境保护

1、应根据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社会需求,确定各水域的主导功能及功能顺序,科学合理地划分水功能区,以作为水资源管理的依据。目前我市已基本上划分了水功能区,应加大检查控制的力度,以确保各水域能满足该功能区的水质要求。

2、水体污染的治理。根据水域的纳污能力大小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在东莞运河流域、寒溪河流域、石马河流域应禁止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新项目上马;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生污染工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调整,现阶段应重点放在水泥、造纸、电镀等行业的治理、关闭工作上。

3、建立水质监测网及加强管理、执法。在供水水源地、排污口等地点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网,实现全市水质监测自动化。另外,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自己的职责,加强对污染源的查处,协助环境保护部门做好集水范围内的环境管理工作。

四、水土保持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