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日报社新大楼

【摘 要】近来,与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遥遥相望的人民日报社新大楼走红网络,其独特的外型设计引来诸多非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人民日报社新大楼的设计理念、规划思路等,指出在对一个建筑进行评价时,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尤其应就大楼投入使用后的实用性再行评判,而不该以一孔之见而妄下评论。

【关键词】人民日报社新大楼;建筑;评价标准

最近,与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即“大裤衩”)遥遥相望的人民日报社新大楼(人民日报社报刊综合业务楼)走红网络。一组新大楼的照片被网友毫不留情地封上了千奇百怪的封号――“电熨斗”、“航母”、“夜壶”、“土豪金”,外号一个接一个,简直是数不胜数,更有甚者称这幢大楼像极了男性生殖器官,与央视新大楼阴阳调和(图1)。

网络上的各种议论沸沸扬扬,该大楼的主设计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态度却冷静而淡然。他回应称,普通民众对大楼形象的评论完全不会影响到自己的设计初衷,无论大楼被大家比作什么都不会对他本人造成任何困扰。

网友的调侃、设计师的回应,究竟孰是孰非?对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人民日报社新大楼的设计理念、规划思路等,指出在对一个建筑进行评价时,均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尤其应就大楼投入使用后的实用性再行评价,而不该以一孔之见妄下评论。

图1 施工中的人民日报新大楼

一、新大楼的地理位置

人民日报新大楼,即人民日报社报刊综合业务楼,又称人民日报社新办公楼。大楼选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是北京市CBD商务区的往东的地理延伸,北达朝阳北路,南抵建国路、金台西路,东靠金台路,与落成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遥相呼应。

二、大楼的设计理念与评价

(一)大楼设计理念

人民日报大楼整体设计形式为圆形,寓意“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思想。整个建筑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人字形的平面切合人民日报社的主题,创造尺度宜人的空间关系,自然柔和的曲线造型,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从长方形的场地中切出一个椭圆形,进而生成一个三面方向都是曲面的外部形态。

这个造型有两个依据:一个是形式,曲面的形式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具有美感和动态;第二个是从内部功能出发,从平面布局来看,它的走廊是由曲线构成的,线条柔和、自然。避免了人们长期在一个办公环境内工作,每天沿着单一的直线行走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转为由曲面的形式消除人们的疲劳感。

大楼的设计理念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提炼与总结,以及对北京城市历史内涵的挖掘,追随时代潮流,与“人文”、“和谐”的主题紧密契合,采用象征手法加上丰富动感的形式,呈现出建筑即独特又极富时代感的特点。

(二)大楼评价

有关人民日报大楼的结构以及形式上的创新,项目建筑师指出:“这是一个下大上小的设计,这样的构造,是对北京抗震要求的一种回应。下大上小的圆形三角结构构图形式比长方形的建筑构造要稳定,先天上来讲,这就是一个结构稳定的建筑。因为其独特的稳定性,它的用钢量会大大减少,与同类建筑比较,人民日报大楼的钢使用量将能节省20%左右。然后,在空间的使用上,虽然形状是变异的,是椭圆形的三角平面,但它的空间是很好用的,例如同样的体积,圆球体外围护面积最小,这又是先天的一个条件。”从这段简短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师在对建筑的结构坚固方面有着极其充分的考虑,建筑形式方面也是下尽了功夫。认真严谨的态度正好对质疑者作出了强有力的回击,让看似有理有据的网络攻击无功自破。

大楼的整个建设用地被已有的道路划开分为南北两片区域。主楼中的报刊业务综合楼分置在道路的南侧,图书馆和学术交流中心则坐落在道路的北侧。在场地规划方面,大楼采取集散广场这一亮点设计,在原有的传统人车分流的基础上,通过集散广场的形式对原有的空间关系进行进一步整合。报刊业务综合楼设置了两个主要出入口,其中对外出口采用底层架空形成前广场,而主楼东侧形成对内的后广场。曲线的建筑表现手法让枯燥的建筑有了动感的流线感,整体的画面更是生动且有变化,沿道路推进的轴线关系更是与空间上的轴线延伸形成了流畅自如的效果。一层平面的门厅采用局部挑高的处理方式与前广场沟通对接,360°的环形玻璃幕墙打造了开阔明亮的视觉体验。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曾在其著作《建筑十书》中明确指出三个基本的建筑美德,即坚固,实用和美观。建筑师拉斯金也在其著作《威尼斯之石》中提到建筑应遵循的三种基本美德:第一,用起来好,即以最好的方式建造;第二,表达得好,即以最好的语言表达事物;第三,看起来好,即它的存在让我们感觉快乐。

综上所述,评价一个建筑好与不好,应该遵循好不好用、坚固与否、美观不美观等特点来综合评价,而不应该仅仅凭借独特的造型就对起全盘否定。人民日报社新大楼虽然造型独特,但至于好与不好、成功或不成功,还有待日后投入使用后再进一步检验,不能全凭一方见解而妄下评论。

三、启示

无论是从功能上看,还是从造型上看,人民日报新大楼都以建筑美德的要求在鞭笞着建筑师与工程师。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曾在其著作《幸福的建筑》中谈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建筑形式,他说:“每个不同的国家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它区别于邻国的那些东西,你只有在弄清楚了中国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以及她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之后,才有可能来讨论中国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一幢应运而生的标新建筑一定会引发争议甚至舆论,但建筑师甚至政府相关部分需要有使命感,清楚中国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想要建成什么样的建筑才是当务之急,普通大众应该秉持包容之心。”这段话语仿佛提醒着我们,在彰显建筑设计水平的同时,除了标新立异,还应该铭记自身价值取向。我们应该摒弃那些不好的视角,宽容地去接受各种各样不同的建筑形式,少一分批评多一份鼓励,而政府也应该肩负起使命感,引导人们的审美,和建筑师、规划师、哲学家等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一起为创造出代表我们国家的独特建筑而努力。

参考文献:

[3][英]阿兰德波顿.幸福的建筑.冯涛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