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母亲读后感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发现母亲读后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乡的石头屋是邻里乡亲居住的地方。石头屋是用一块一块微微泛黄的大石头砌成的,瓦片铺成的房顶,


原以为这是一本早期教育方面的书,我从图书馆借来,想从中发现一些更适合我儿子的教育方法

故乡的石头屋是邻里乡亲居住的地方。石头屋是用一块一块微微泛黄的大石头砌成的,瓦片铺成的房顶,

。但我错了,这是一本让我意外但惊喜的书,里面的观念是我闻所未闻的,但却又如此让我折服

举手投足温文尔雅,你要是有他一半该有多好。

。作者王东华的立场和出发点是如此地崇高,但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却又如此势单力孤

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中国人民大学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


我被深深震憾了!
“母亲”是一种职责,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份职责。
掩卷凝思,感到身为母亲是多么值得骄傲啊!在书中,作者讲到:
*伟大人物的塑造都离不开伟大的母亲,母亲是孩子的总设计师;
*童年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位置,犹如树根与树;
*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不仅仅是智力和知识的培训,还有意志、品德和气概。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
然而放下书,收获在心的--更多:
培养孩子的气概犹如楼房之于梁柱,倘若仅把着眼点放在孩子智力的开发上,而忽略了
气概(我认为包括意志、品德)的培养,那孩子成长的高度依然会受到限制。
下面我把作者关于“气概”的论述摘录一段,希望与为人母者共免:
在进行研究时,有一个问题一直缠绕着我,那就是达尔文、马克思、孙中山、爱因斯坦、毛泽东等,如果不从事他们成功的那种事业,他们还会成为伟人吗?也就是说如果达尔文生长在其时的中国,或者当时英国的生物学还没有,那么达尔文还能成为伟大的人物吗?如果不能,是什么原因?如果能,又是什么原因?
我的看法是,如果达尔文少年以前这段时间的环境不变,那么他仍然会成为一个伟人。他这时可能不是一个伟大的生物学家,但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与之相当的另一个领域里的伟大人物

我拿起毛笔一蘸墨就在纸上乱挥,寥寥草草地乱写完了。 写完之后,我下了楼,生着气拿起作业拼命地写,一边流着眼泪,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是因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长高度的,既不是智力,也不是非智力,甚至也不是品德,而是气概!而气概通俗地说就是把自己归入第几流人物档次的自我期望

愿你们真诚的相爱之火,如初升的太阳,越久越旺;让众水也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


现在人们的一个错误是把气概与理想混为一谈了。
其实,孩子们最先养成的不是理想,而是气概。理想是在气概之上孵化出来的,理想只有在气概的支撑下才不会掉下来.
因此,如果某个人的气概是"杰出的",那么理想不过是在这"杰出的"后面填空,填上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之类的职业名称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