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精选5篇)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学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1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意义

虽然近几年教育部对信息学奥赛高考加分政策做了调整,但仍有许多青少年怀着浓厚的兴趣参与这项赛事,可见它的意义远不止“应试”而已。从本质上看,计算机学科是思维学科,正确的思维训练可以播种持续创新的优良种子。青少年时期正处于思维活跃、充满各种幻想的黄金年代,长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可以让广大的青少年淋漓尽致地展现其思维的火花,享受创新带来的美感。①

2 中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课程的开展条件和生源选拔

2.1 开展条件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课程是一门难度较大的校本课程,其开展有赖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支持。②课程的开展不仅需要校方给予硬件设施上的支持,更需要的是深刻理解信息学竞赛对于中学生的意义,在思想上的给予高度重视,支持有能力的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鼓励符合条件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

除了严谨的治学态度,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宽广的知识面意外,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具备纯熟的教学技能,能够运用便于学生理解的适当方法解释重、难点内容。

想参加本门课程学习的学生必须对程序设计有浓厚的兴趣,并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扎实的数学功底、有勤恳的学习态度、较强的自学能力、高效的学习效率、敏捷的思维和逻辑判断能力、权衡文化课和竞赛的能力和积极自觉的交流意识。

2.2 生源选拔

为选拔合适生源、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笔者将生源选拔分为:(1)初试的筛选:通过笔试确定学生的基础水平,淘汰能力不足的学生。(2)中期的遴选:在教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有了解之后,根据双向选择原则,对于学生进一步筛选。(3)后期的重点培养:对于一些前期教学内容掌握效果好、要参赛的同学进行重点的培养。

3 中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课程的实施

3.1 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六大模块,各模块相互衔接,行程有机统一的整体。第一大模块:竞赛的知识。讲述竞赛形式和成绩评定办法,试题形式和试题的知识范围。第二大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含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内的数据表示、文字的录入与排版、网络技术与应用以及信息技术道德规范等内容。第三大模块:程序设计语言。Pascal语言作为过程模型程序设计的代表,有其独特的魅力,作为程序设计的起点,其强调的结构化设计方法和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是培养程序设计思维的良好入门。本模块讲解PASCAL编程语言的编程环境、语法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结构、自定义数据类型、数组、过程与函数、文件和指针等内容。 第四大模块:数据结构。讲解包含线性表、队列、栈、树和图等在内的常用数据类型,并举例讲解数据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第五大模块:算法设计与分析。包含穷举法、递归算法、贪心算法、回溯算法、分治算法、动态规划等经典的算法,另外还包括排序和查找算法的实现和选择,以及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第六大模块:竞赛模拟。遴选近几年的试题,从竞赛实战需求出发对每一道题进行了详细解析。

3.2 教学方法

信息学奥赛课程注重基础和应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征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熟练的掌握所学内容,真正领悟重难点,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提高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部分。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知识点比较基础,且纷繁复杂、琐碎细致。由于时间的限制,讲解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挑选进制、计算机系统等重点内容使用讲授法进行讲解,并对历届考题进行分类讲解,其他的知识则穿插在后续课程中,作为每节课的小知识点贯穿整个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配合练习法对先前讲解的内容进行定期回顾和复习,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程序设计语言基础部分。程序语言的讲解比较基础,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语言基础理论主要选用讲授法进行细致讲解,为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结合小组讨论法和练习法进行,引导学生阅读程序、分析程序、练习编写程序,帮学生形成程序设计的思路,并养成良好的变成习惯。并使用实验法,给学生布置实验设计的题目,根据题目难度,确定小组合作或是单独完成设计。另外还要选择经典常用的小程序段,作为小锦囊,让学生反复使用练习,熟练掌握,做到能够灵活应用。

电子教案和课件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优势不言而喻,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思维过程和概念形象化为动画进行仿真演示,生动而直观地表现教学内容,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看不见的可视化、思维过程形象化、思路清晰明了化,这种教学手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大大地减轻教学难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算法设计与分析部分。算法是本课程的重难点,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引入有趣且合适教学的算法实例,使用任务来驱动课堂,教师逐步抛出问题,启发学生去分析问题,经历人脑解决、计算机代替人脑解决、将算法转化为程序、调试程序等环节,培养在算法支持下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随着算法思维的积累,学会优化程序,寻求时间和时间复杂度都最小的最优算法,体会算法的精妙之处。

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好信息学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优秀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竞赛特别是高层次的奥赛具有强烈的刺激性、竞争性,参赛并非追求名利,而是一种信心和能力的体现,是一次智力与技能的检验,是一次扩充知识和再学习的极好机会,参与,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所在。

3.3 教学实验设计

本课程精心设计程序设计基础实验和程序设计应用实验两个模块,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模块设计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使用能力,其中包含的内容有顺序、选择、循环三种程序设计结构,数组、枚举、集合、记录等自定义数据类型,过程与函数,指针、文件等重点知识,实验内容包含计算闰年、Fibonnaqi数列、求阶乘、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求素数、求水仙花数、打印制定图案、打印九九乘法表、数组的输入和输出、子过程的嵌套与多重循环、链表的基本操作和指针的使用等等。

程序设计应用实验模块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包括穷举法解决排列组合的问题,递归解决阶乘问题和汉诺塔问题,回溯、贪心算法解决超市找零钱的问题,快速、冒泡、选择的排序方法,深度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动态规划等等。

具体实施时根据实验实施的难易程度考虑是否建立实验小组,实验前教师应布置充实、明确的任务要求,实验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辅导,学生完成实验并详细记录思路和实验过程,最终师生共同进行过程性和总结性的评价。

3.4 考核

本课程考核采取模拟竞赛方式,考试流程严格按照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联赛和NOI竞赛的规则进行。作此安排除了为检验教学效果、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程度和现有水平有客观的了解之外,还为了让学生对竞赛流程和题目难度有一定的准备,帮助学生明确并及时补充和夯实知识结构的薄弱环节。

注释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范文第2篇

为数学竞赛说几句话张景中,ZHANGJing-zhong

中点的畅想庞海燕,朱茂桥,PANGHai-yan,ZHUMao-qiao

数论中的不等式问题刘康宁,LIUKang-ning

嵌入不等式——数学竞赛命题的一个宝藏朱华伟,ZHUHua-wei

两种拆分方法在解不等式问题中的应用中等数学 李涛,LITao

一道韩国数学奥林匹克题的联想苏化明,潘杰,SUHua-ming,PANJie

Napoleon定理的一个初等证法吴锋刃,WUFeng-ren

一道USAMO试题与M(o)bius函数刘培杰,LIUPei-jie

2009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初二)李延林

2009中国西部数学奥林匹克冯志刚,熊斌,边红平,陈永高,梁应德,李秋生,刘诗雄,李胜宏

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吉林赛区预赛中等数学 郭民

第35届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十一年级)李伟固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125)罗增儒,罗衾,LUOZeng-ru,LUOQin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125)谢文晓,XIEWen-xiao

数学奥林匹克问题沈毅,黄全福,王其,刘长乐

数学奥林匹克之路——我愿意做的事(连载十二)裘宗沪,QIUZong-hu

和差代换在解竞赛题中的应用陆月平,LUYue-ping

帕斯卡定理及其应用沈文选,SHENWen-xuan

一道美国数学奥林匹克几何题的推广李涛,李建泉,LITao,LIJian-quan

一道波兰竞赛题的另解张国清,张慧丰,ZHANGGuo-qing,ZHANGHui-feng

加权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张宏,ZHANGHong

从一个命题的证明谈起金磊,JINLei

2023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熊斌

第二届宗沪杯数学竞赛张同君

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山东赛区预赛方祖耀

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安徽赛区预赛安赛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127)周东庭,李小宝,ZHOUDong-ting,LIXiao-bao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127)宋强,SONGQiang

数学奥林匹克问题中等数学 田永海,吕建恒,袁泽,庄世龙

数学奥林匹克之路——我愿意做的事裘宗沪,QIUZong-hu

均值代换在解竞赛题中的应用李耀文,LIYao-wen

信息动态

数列的凸性及其应用刘康宁,LIUKang-ning

2009年国家集训队几道试题的另解单墫,SHANZun

以Fibonacci数列为背景的竞赛题叶军,YEJun

一道初中数学竞赛题的推广史曦君,SHIXi-jun

两个经典不等式的向量式的隔离李显权,LIXian-quan

外森匹克不等式的一个推广陈刚,CHENGang

第50届IMO预选题(一)李建泉,LIJian-quan

2023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武汉赛区预赛罗锦海

202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河南省预赛(高一)邹守文

202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吉林赛区预赛郭民

第36届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九年级)李伟固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132)李明,李一,LIMing,LIYi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132)冯跃峰,FENGYue-feng

数学奥林匹克问题中等数学 李建泉,王婉好,金磊,盛宏礼

数学奥林匹克之路——我愿意做的事(连载十九)裘宗沪,QIUZong-hu

一道数论题的新证法冯俊利,FENGJun-li

一道竞赛题的另解及推广李京,LIJing

一个几何不等式的指数推广及引申杜伟,DUWeiHtTp://

2009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天津赛区初赛

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第35届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十年级)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124)李明,邱泽胜,LIMing,ZOUZe-sheng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124)庄世龙,ZHUANGShi-long

数学奥林匹克问题沈毅,黄全福,王其,刘长乐,田永海,李建潮,庄世龙

数学奥林匹克之路——我愿意做的事裘宗沪,QIUZong-hu

含有45°角的三角形的问题及求解沈文选,SHENWen-xuan

二次曲线中点弦、切线、切点弦及双切线方程胡圣团,HUSheng-tuan

数学竞赛中的二次函数问题(下)曹贤鸣,CAOXian-ming

一道几何题的思考LIBo-hai

用类比方法解一道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题李涛,LITao

第49届IMO预选题(一)李建泉,LIJian-quan

2009年《数学周报》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李果民

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西省预赛陶平生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李耀文,LIYao-wen

数学奥林匹克高中训练题(120)冯跃峰,FENGYue-feng

数学奥林匹克问题中等数学 侯明辉,苏化明,安振平,黄全福,吴伟朝,刘才华,盛宏礼

数学奥林匹克之路——我愿意做的事(七)裘宗沪,QIUZong-hu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1)陶平生,TAOPing-sheng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2)刘康宁,吕建恒,LIUKang-ning,L(U)Jian-heng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3)谢文晓,XIEWen-xiao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4)孙彦,黄全福,SUNYan,HUANGQuan-fu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5)李耀文,LIYao-wen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6)黄志军,HUANGZhi-jun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7)李明,LIMing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8)鲁有专,LUYou-zhuan

2006青少年数学国际城市邀请赛熊斌

2006我爱数学初中生夏令营数学竞赛夏兴国,陈传理

2006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初二)李延林

2006年广东省初中数学竞赛初赛郭鸿

数学奥林匹克问题黄全福,吕建恒,孙建斌,吴伟朝,郭璋,田永海,张俊

巧思妙解与数学证明罗增儒,LuoZeng-ru

一道白俄罗斯竞赛题的简证袁安全,YUANAn-quan

圆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葛桂华,黄桂君,GEGui-hua,HUANGGui-jun

一道赛题的简证羊明亮,YANGMing-liang

一个几何不等式的最佳形式丁遵标,DINGZun-biao

关联六个圆半径的一个恒等式李耀文,张建响,LIYao-wen,ZHANGJian-xiang

2005中国数学奥林匹克2005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主试委员会

2004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初二)周春荔

2004年上海市TI杯高二年级数学竞赛中等数学 顾鸿达

200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吉林赛区初赛王晓辉

数学奥林匹克初中训练题(74)吴伟朝,WUWei-chao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体育题材电影应该体现出一种被受众所普遍认可的稳定的价值观,最终达到影响受众于无形的效果,实现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价值。

一、电影具有与生俱来的传播属性

电影是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电影是文学艺术的一种传播形式,具有文学艺术跨文化传播方式的所有的优点;电影是一种以视觉符号为主的、直观的传播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传播功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传播渠道进一步整合。网络的普及使网络电影成为了一条范围广大的电影传播渠道。在大众传播领域,电影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长期的实践中往往会变成一种更为强大的影响力。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媒介即是信息”的观点,认为传播媒介最重要的效果在于影响了人们理解与思考的习惯。所以,电影可以帮助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电影中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并将其视为必然。不同的国家都希望通过电影这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承传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建构能够被国民普遍认同的文化核心价值观,进而确立一种大众共同信守的文化秩序。在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的历史进程中,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是奥林匹克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媒介,体现人类公正、忠诚、勇敢、善良的艺术形象,强调体育的人文价值,强调体育的真、善、美,强调体育应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进而促进和维护人的尊严与和平的社会建立。WWW.133229.coM

二、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特点

体育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体育题材电影具有一般电影所具的娱乐、审美和教育功能,体现了三个传播特点:一是传播的受众目标高度集中,有关体育的信息接受度强。体育信息在影院渠道进行传播,具有一种特殊环境下的“强制性”因素,令受众不由自主去接受。二是“窄众”传播。电影院的广告干扰信息相对较少,目标受众对体育信息传播的记忆度高。三是对传播的信息能动接受。体育题材电影传播往往融情节与体育为一体,在影院的特殊环境下受众比较容易接受,尤其是将体育比赛“嵌入”电影故事情节的传播方式。观众通过体育题材电影解读正确的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社会价值、道德标准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

劝服性传播学家霍夫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有一个经典的试验,利用电影《我们为何而战》来鼓励和激励士兵,成为了现代传播史上重要的传播效果研究影片。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当某种行为行为得到奖励而被强化时,学习的过程就发生了。电影的传播效果可以通过社会学习过程产生。体育运动是人类认识自身,改善自身,认识和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体育运动是通过某种竞技比赛形式具体反映出来的,这种竞技形式不只是为了奖牌而进行体力和体能的较量,它具有的教育功能,以作为竞技体育最高形式的奥林匹克运动最具有代表性。体育题材电影传播介绍体育和奥林匹克知识,倡导奥林匹克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国家自豪感,宣传大众体育,介绍世界各国体育文化的多样性,通过电影中的象征性中介物呈示榜样的行为方式,吸引人们积极参与体育、身体力行,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体育人文精神的教育。由于人的社会化贯穿一生,在最为重要的青少年阶段通过体育题材电影所无意中学到的关于人的社会模式行为方面的信息,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体育题材电影进行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意味着对体育比赛或奥运会竞技体育比赛形式的介绍、展示,更重要的是展示体育和奥林匹克丰富的文化内涵,倡导“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彰显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世界和平进程的愿望和宗旨,将奥林匹克与教育融为一体,与文化艺术紧密结合,确立一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生活方式。达到《奥林匹克宪章》所提的宗旨:奥林匹克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三、体育题材电影和奥林匹克精神

获得1982年第5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始剧本、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始音乐四项大奖的电影《火的战车》讲述了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获取100米、400米冠军的两个英国人的故事。影片表现了高尚的奥林匹克精神和道德精神,体现了反对种种对于竞赛、种族、宗教以及国家等等狭隘的理解的社会准则,是关于理想、奋斗与信念和信仰的励志电影。威廉·布莱克在诗歌《耶路撒冷》中写到:“请给我一把火炼金子的弓!给我欲望的箭!给我矛吧!云啊,请不要遮住!给我火的战车!我不会停止思想的战争……”。“火的战车”一词出自于《圣经》,代表着执着和信仰的光芒。电影《后继有人》是一个关于一支橄榄球队勇气、热情、永不磨灭的意志与梦想实现的真实故事。《冰刀双人组》展现了两个昔日的竞技对手不但尽弃前嫌,密切合作,达成高度的一致和默契,在冰场上再现辉煌的情景。在《重振球风》中,一支感化院橄榄球队的小伙子们,通过结合团结与对抗等多重拼搏内容在内的对抗性比赛—橄榄球赛,逐渐在一次次的比赛中重拾自信,得到社会的重新认可。在《幸运搏击》中,法国泰拳的标志性人物didadiafat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991年成为了泰国泰拳公开赛的冠军,并获得了11次世界冠军。《车神》让人们看到了两支世界顶极f1方程式冠军车队之间的激烈竞争。而《铁拳男人》向我们展示了爱的神奇力量和人性非凡的的忍耐力。刻画出一个不但具有勇气,而且体能和拳击技巧上也十分优越的拳击手。《银牌车手》讲述的是一位曾经与金牌只差0.01秒的中国国家自行车赛手的故事。即将放映的《出水芙蓉》是有关中国游泳运动的励志电影,美国电影《出水芙蓉》讲的是一名青年男作曲家和美丽的女游泳教练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爱情与篮球》、《安娜与武林》、《百万金臂》、《棒球少年》、《冰上奇迹》、《冲锋陷阵》(美国)、《大联盟1、2、3》《呆呆向前冲》、《愤怒的公牛》、《高山上的世界杯》、《红粉联盟》、《滑板狂热》、《火爆教头》、《空中大灌篮》、《洛奇1、2、3、4、5、6》、《梦幻成真》、《少林足球》、《赤道雪车》、《乒乓特种兵》等等电影,以体育的各种不同项目为题材,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展现了在身体健美、均衡和体态端正的基础上,运动员们勇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付出辛勤的汗水去争取胜利的意志和品质。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超越自我,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对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教育观念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健康人格,增强健身意识和品德修养,搞好人际关系和建立合作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奥林匹克运动的公平竞争的竞技原则与社会的行为准则一致。《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第2条规定:“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以体育为载体的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顽强拼搏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结友谊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对青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其他形式的活动所无法替代的。体育题材电影应该体现出一种受众所普遍认可的稳定的价值观,拥有特色鲜明的表现方式,最终达到影响受众于无形

的效果,实现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价值。使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力量,创造一种以奋斗、教育和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怡,于浩飞.论奥林匹克精神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05.(3)

[2]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编.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

[3]王军,王猛.奥林匹克与人的社会化.体育与科学[j],2002.(6)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范文第4篇

1.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回顾

IBO是为有志于生物科学的中学生设立的,实践证明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学生通过创造性地解答有关生物学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发展生物学能力;二是促进有志于生物学的各国中学生的接触与交往;三是增进不同国家青年之间的友谊,以利于国家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同时,各国通过竞赛和交流实现基础生物教育的共同提高。

(1)IBO的产生捷克从60年代中期就开始举办全国性的生物学竞赛,波兰和前苏联也较早地在国内举办较大规模的生物学竞赛。1987年上述三国外加保加利亚和东德共同发起组织IBO,并在捷克的布拉格举行了第一届协调员会议,会议决定第一届IBO于1990年7月在捷克举行。1988年,五发起国共同制定了竞赛规章。1989年,五发起国加上比利时、罗马尼亚、匈牙利在捷克的巴诺举行了第二次协调员会议,讨论通过了IBO规章,并决定在布拉格成立一个IBO协调中心,负责收集一切有关IBO的资料和信息,收集参赛国最近使用的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协助举办国协调和邀请其他国家的观察员等。这样,第一届IBO在捷克奥罗莫斯市如期顺利举行,有6个国家参赛,另有7个国家派出了观察员。

(2)历届情况按规定,每个国家只能有一个队参赛记成绩,每队选手最多4名。金、银、铜奖牌数分别按参赛人数的10%、20%、30%设置,获奖面大,故各国尤为重视金牌的角逐。

其中有2个队8名选手只参赛不记成绩

(3)IBO试题1991年12月召开的第五次协调员会议(布拉格)通过了《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纲要》,对IBO考试范围和命题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在理论部分,生物学概念是适用于一个类群中大多数生物的那些概念,个别事实、例外或关于某地特有生物的知识不在考试之列,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科学工作能力和应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单纯记忆的内容应尽可能少,最多不超过总分的25%;试题覆盖面要广,一般应包括细胞生物学(25%)、植物解剖与生理(15%)、动物解剖及生理(15%)、动物行为学(5%)、遗传与进化(15%)、生态学(15%)、生物系统学(10%)7个部分。在实验部分,要求考生掌握的基本技能有:观察、测量、分类、联系、计算、数据的组织整理与表达、预测与设计、推论、提出假设、限定实验操作、变量的确认与控制、实验(从设计到得出结论),此外还列出了分光光度计等7种设备及离析和压片等30项技术与方法,要求了解其基本要点,并在有必要指导时加以运用。

从历届试题看,总的来说是既注重测知学生的基本生物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力图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理论试题覆盖面广(一般涉及考纲中的6个方面)、难度大(有的题目P<0.30)、高认知层次试题比重较大。与前几届相比,后几届IBO加大了实验试题的份量,不仅在分值上与理论试题持平,而且在难度上大于理论试题,反映了各国生物教育家们对生物实验的高度重视。同时,举办国也力图通过试题来反映本国生物教育的特点和水平,因而各届试题又各有其特色,历届奖牌的归属情况也正好反映了这一点。

2.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在中国

1991年,经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推荐,国家教委、科协派遣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副教授马莱龄作为观察员参加了第二届IBO,这是我国参与IBO的开始。第二年,北大生物学系教授吴相钰又成为第三届IBO的中国观察员。在对连续两届IBO组织情况有了基本了解之后,1993年我国组织2名领队、4名选手的代表队参与了第四届IBO奖牌的角逐,结果首战告捷,取得了一

金三银、团体总分第一的佳绩。与此同时,以陈章良教授为系主任的北大生物学系制定了重奖生物学“奥星"的措施:无条件接纳4名获奖选手进入生物学系生化专业学习,金牌得主获得1万元奖学金,并在4年本科学习期间享受每月200元的生活费,银牌得主也可获得相应一半的奖学金和生活费。

到目前,我国已连续组队参加了三届IBO,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第六届IBO中国队只有3名选手参赛,华中师大一附中的黄静同学赛前10天因病退出)。

*周雁同学同时还获得理论竞赛单项第二名——银海豚奖

上述观察员和领队回国后分别撰文介绍IBO盛况,再加上李岚清副总理两次接见代表队成员,IBO在我国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和重视,从而带动了国内各级生物学科竞赛的开展。

为了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学习生物学和迎接每年一次的IBO,在中国科协的领导和国家教委的关怀下,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联合举办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从1992年开始每年一次,为第二年参加IBO的国家集训队选拔人才。目前已连续举办了四届。

从历届一等奖的分属情况看,竞赛是非常激烈的,前两届都是北京队一马当先,第四届却是湖南队异军突起,黑龙江队则连续四届金榜题名。从试题看,难度逐届加大,理论试题逐步与IBO纲要接近,实验部分比例也逐渐加大。此外,中国生物学教学研究会报《生物报》也多次举办了全国性的中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

与此同时,省、地、县和学校一级的生物学科竞赛也不同程度地开展起来。在这方面,北京市动得最早,成绩也最大。他们于1989年12月率先成立了“奥林匹克生物学校",先后举办了十多次市级竞赛,培养了刘岳毅、徐兴、王晓婷、薛华丹等一批优秀选手,为国家作出了贡献。此外,黑龙江省、河北省、湖北省、上海市等至少18个省市自治区举办过较大规模的生物学科竞赛。

由于IBO诞生较晚,加上我国生物学科的“副课"地位,目前国内举办各级生物学竞赛并不太多,其影响力仍不及物理和化学,更不用说数学了。最近国家教委对中学学科竞赛作出了一些新规定,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根据我国生物学竞赛活动发展情况也制定了《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章程》(讨论稿),这必将使我国的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进一步走上健康、科学的发展轨道。

3.加强对我国奥林匹克生物教育的研究

借鉴“奥林匹克数学"一说,笔者不妨也提出“奥林匹克生物学"这一概念。同奥林匹克数学一样,奥林匹克生物学不是大学生物学,其内容没有超出中学或中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也不是中学生物学,其内容又高于我国现行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许多大学生物学的背景,突出了现代生物学的思想和方法。从IBO纲要和历届试题可以明显地说明这一点,我国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也说明了这一点(如1995年举办的第四届试题中中学知识与大学知识之比约为7:5)。同时,奥林匹克生物学是一种活的、动态的生物学,不像生物学教材更新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随着时间的发展,今后的IBO试题内容必将与以前的有较明显的不同,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题目的难度上将有显著变化,因为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比数学、物理、化学等的发展要快得多。奥林匹克生物学将中学与现代生物学联系起来,将新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学,必将促进中学生物教学的革新。

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IBO代表队频传捷报和国内各级生物学竞赛的重新开展,似一缕春风,给因高考科目调整而跌入低谷的我国中学生物教育带来了一线生机。同时,IBO又将我国的基础生物教育推上了国际交流的舞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正如第四届银牌得主徐兴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时说的:“我们得了第一,但我们并没有获得完全的胜利",通过对比,他深切地体会到中国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落后。

那么,IBO给我国的中学生物教育和奥林匹克生物教育带来了哪些启示和思考呢?

(1)突出生物学能力、思想和方法IBO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属纯记忆性的知识较少;但我国中学生物教学实际上仍是重知识、轻智能。中学生物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生物学工作者,不是要教给学生过量的具体的生物学知识;而是要以较少的具体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智能,尤其是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更应注重培养学生选择信息、理解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没必要也不可能让学生去记忆那么多的具体的生物学知识。

(2)实验教学是我国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国IBO选手的理论部分成绩比较好,但实验部分成绩较差,正如刘恩山副领队分析的那样,在实验教学的目的、方法、内容和考核方面,我国存在一定落差。如我国的实验教学把主要任务放在训练学生如何循规蹈矩地操作,忽视了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后去干什么用。在实验方法上主要采用验证性实验,即使新启用的义务教育教材改进了实验内容的编排体系,但实际教学中仍很少采用探索性实验。在内容上,由于采用分科型教材,生物学实验中很少涉及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进行定量测定、数据处理等内容。

(3)我国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开展不如国外普遍我们总习惯于将课外活动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这种观点在国外早已过时了。生物学课外活动是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基础,也是生物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应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实际应变能力的场所。虽然我国新的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已明确地将活动课列入课程的范围,但要真正实施仍需要一个过程,要避免流于形式。国外十分重视对课外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如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学校和指导教师都要按照课外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制定活动计划,校长亲自对课外活动进行督导。

(4)将竞赛生物学与基础生物学结合起来,以“塔座保塔尖"奥林匹克生物教育不是正规教育,而是一种高层次的基础生物教育的补充形式,它必须以大面积提高中学生物教育质量为基础。奥林匹克生物学与中学生物学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切不可对立起来。中学生物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为拔尖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有人认为,我国生物学“奥星"的辉煌战绩充分说明我国中学生物教育质量是高的。值得回味的是,几乎是第四届中国代表队在国际奥赛上荣夺第一名佳绩的同时,北京市却传出了生物会考6000人不及格的消息。1991年中科院生物学部《关于加强我国中学生物教育问题》咨询组提交的一份报告,对我国中学生物教育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权威性的调研分析,表明我国中学生物教育仍比较落后。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生物学教学,如果丢掉了“塔座",“塔尖"还保得住吗?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范文第5篇

对于奥林匹克的主旨,多数人的直观感觉可能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这一现象凸显了“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毕竟奥运会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上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实现了许多人的梦想,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但这与《奥林匹克宪章》中所阐述的“奥林匹克运动涵盖了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大众体育、奥林匹克文化活动、奥林匹克教育和奥林匹克有关的商业活动等许多内容”[1]的论述明显不符。因此,奥运会不是奥林匹克的全部内容,它只是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已。同时,与人们片面追求竞技成绩相比,奥林匹克精神才是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一切行为的准则。因为奥林匹克精神倡导的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1]。也就是说,奥林匹克主义所要传达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使人全面、和谐发展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使人在努力中寻求快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使人全面发展、寻求健康、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由此看来,我们把奥林匹克运动简单地看成奥运会是不全面和不彻底的,把“争金夺银”和“盈利”当作比赛的主要目的更是有失偏颇和值得商榷的。因此,本文试图从休闲的视角,抛开运动赛场上的“喧嚣”,来解读一下奥林匹克的深刻内涵。

2 休闲: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

要回答“休闲”是什么这一问题,就要了解“休闲”的词源构成。在古代汉语里,“休”和“闲”多分开用,《诗·商颂·长发》有云:“何天之休。”郑玄笺:“休,美也。[2]”可见,古汉语里的“休”代表了人世间福禄、美丽、美好等善良愿望;“闲”,有范围、限制、约束的意思。在《现代汉语字典》中,“休”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闲”被解释为“没有事情,没有活动”等意思。因此,汉语中的休闲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停止劳动、休假、休息;二是闲适、悠闲的状态。可见,休闲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里,为提升文化生活水平而自主选择、自愿参与的一种文化活动。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类在工具理性与物化框架的束缚中,愈来愈感到焦虑、孤独、恐慌和痛苦,也愈来愈远离“幸福”的感受,人们迫切期望摆脱这一生活的羁绊,而休闲恰恰是人们摆脱理性束缚,或是超越理性的最好途径,因为休闲追求的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一种生命自由的回归。

3 奥林匹克:人类最重要的休闲活动

从字面上理解,Olympic Games就是一种游戏。考察古代奥运会的发展历程也会发现,作为祭奠神灵的隆重盛典,奥运会不仅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具有强烈的传统性、娱乐性和竞技性;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三大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以崭新面目和理念重新回到世人面前,其主要目的是“消除技术异化,增进世界和平”。进入新元年以后,奥林匹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们在注重竞技运动水平的同时,更崇尚“人文”奥运精神。因而现代奥林匹克不仅仅是体育竞赛,它还蕴藏着诸如社会交往、休闲娱乐、体育欣赏、体育旅游、身体教育、体育收藏、宗教活动和追求和平的休闲内涵。

3.1 社会交往:奥林匹克的友谊平台

1964年,顾拜旦在希腊一次演讲中说过:“这就是复兴奥运会的原因,它必须每4年给全世界运动员一次愉快的、亲兄弟般的相聚机会。这种相聚将逐渐克服人们对关系到他们所有事物的无知,一种煽动仇恨,积累误解和对抗,沿着野蛮小径走向冲突的无知[4]。”因此,奥林匹克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竞技,而是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搭建一处平台,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化的交流、友谊的传递以及人类教育活动的展示。奥运会既是体育技艺的竞赛,也是建立友谊、增进理解和加强团结的盛会,从而促进世界的团结、和平与进步。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任务主要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增进了解和加强友谊。四年一次的聚会,是“地球村”人的一次盛会,它是以竞技比赛为载体,以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增进人们的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和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

3.2 休闲娱乐:奥林匹克的精神皈依

国际奥委会群体委员会委员安东·吉辛克认为,娱乐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根据新研究的结果,人们应该更多地从事体育活动。……我的理论是‘娱乐是长期从事体育的基础’”。如何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看待娱乐呢?顾拜旦在《体育颂》的第一段话里告诉我们:“啊,体育,天神的欢愉,生命的动力……。[1]”古代奥运会是古希腊人的一种祭祀活动,运动员用他们的健美体格和高超技艺向诸神奉献,以博得诸神的欢心。在古希腊传统的宗教文化中,把神人格化的同时暗示着人的神化,所以“天神的欢娱”即“人类的欢娱”。第六段的一句话也表达了这一点:“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愈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更加甜蜜。[1]”因此,奥林匹克运动就应该是欢乐,不论输赢,不论强弱,它是展现自我、发泄压抑情感的场所。进一步说,奥运会赛场上的娱乐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喜悦,是一种创造生活的喜悦,一种兄弟们交流技艺的喜悦,体现的是一种“骑士精神”。因此,奥林匹克是属于大众,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的盛会。赛场上,当运动员取得了好成绩,人们为之欢呼雀跃,当看到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人们翩翩起舞;赛场下,当人们徜徉于奥林匹克公园之中,欣赏着别具一格的建筑,品尝着珍馐美味,当人们阅读着异域风情,流连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群……的时候,更多感受到的是奥林匹克带给我们的欣喜与乐趣。

3.3 艺术欣赏:奥林匹克的魅力殿堂

体育运动塑造人体美这一点妇孺皆知,且不说像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体育舞蹈等所能体现人体的艺术美,即使像田径、游泳、体操、击剑、球类运动等项目也能体现运动中的人体美,体育处处体现着美。在《体育颂》第二段中讲到:“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微,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4]”体育塑造了“美”,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人体美。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在任何民族中,没有比人体美更能激起富有感官的柔情了。”这位享誉世界的《思想者》雕塑大师说出了人体美在艺术中的地位。其实古希腊艺术家们早在公元前就以体育运动为题材,创作了一大批艺术作品,米隆的体育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典型的传世之作。同时,每次奥运会主办国奉献给人类美轮美奂的体育建筑让人流连忘返,火炬接力仪式、开闭幕式中点燃主火炬的形式、各个民族的服饰以及所展现的民族文化也都赋予人们美和感受与想象。

3.4 体育旅游:奥林匹克的文化呼唤

旅游是人们为了调整心情、开阔眼界、满足好奇心离开居住地并在某地逗留一段时光的一种休息活动。奥运会作为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社会文化活动之一,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根据历届奥运会的经验,奥运会举办城市一旦确定,即会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围绕该城市的体育旅游活动也相继展开。资料显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入境旅游者为23万人,1988年汉城奥运会,旅游人数同年增加了6.3%,第二年达到16.4%,第三年为13.5%。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0年到该城市旅游访问人数为1 732 902,当地饭店的床位数由18 569个增加到31 338个,增长70%,而平均客户出租率由71%增加到84%。2000年悉尼奥运会,全国接待旅游者人次数接近500万,比上一年增加了10.9%。由此看来,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确定意味着当地旅游业即会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旅游爱好者将蜂拥而至。奥运会的举办不仅会促进本国旅游产业的新发展,更会让旅游者领略到当地民族的风土人情,体验到奥林匹克的新风尚、新发展,这即是来自奥林匹克的呼唤。

3.5 体育收藏:奥林匹克的文化烙印

“乱世的黄金,盛世的收藏”。收藏在和平时期成了国内外流行的行当之一。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和发展,以奥林匹克运动为题材的体育收藏也成了收藏爱好者竞相追逐的对象。它不仅传播着民族文化,同时也记载着奥林匹克的发展历程,成为老少皆宜的休闲活动。从1896年第1届奥运会发行了一套12枚邮票开始,每届奥运会都会发行一套纪念邮票以满足集邮爱好者的需求。丰富的奥林匹克题材邮票满足了集邮爱好者的需求,也推动了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而对于收藏奥林匹克体育纪念币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因为成套纪念币不仅体现了该届奥运会主办国家的文化内涵,也为人类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物件”印证。随着国际奥林匹克纪念币收藏协会(FINO)的成立,这一休闲活动必将成“井喷”之势繁荣于世界收藏界。对于奥林匹克纪念物的收藏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奥运会奖牌、火炬、纪念牌、证章、身份证、宣传画、比赛秩序册、成绩册、指南手册、服装、器材、队旗、会标、吉祥物、纪念章、门券乃至带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包装品的收藏。根据不同爱好,人们热衷于各种物什的收藏,既满足了娱乐需求,也丰富了奥林匹克内涵。

3.6 宗教信仰:奥林匹克的心灵碰撞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崇高理想和丰富多彩的竞赛方式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这不仅赖于以希腊半岛为主体的爱琴海文化圈的涵育和城邦制度之自治、民主、法制、平等等内核的影响,而且和古希腊体育教育论文理念的渗透以及古希腊宗教习俗、神话传说对奥林匹克人文氛围的营造息息相关。顾拜旦在1908年曾经说过:“在奥林匹亚,奥运会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事情之一,是运动员聚在宙斯像前进行庄严的宣誓。他们保证将公平和忠实地竞争,保证他们将无耻辱地面

对对手。如今宙斯已不存在,我们早已丧失对神像的崇敬。因此,我设想,今后运动员可以在他们国家的国旗前,同时也面对其他国家众多国旗庄严宣誓:保证他们将在运动中忠诚和光荣地竞争[4]。”由此看来,顾拜旦并不想把体育与宗教混为一谈,而是宗教信仰和对神的膜拜有利于营造一种神圣的、庄严肃穆的氛围。后来,他在1935年发表讲话时,又重申了这一观点,“奥林匹克精神最基本的特点是贯穿其中的宗教精神。古代运动员像雕塑家雕凿塑像那样,通过锻炼塑造着自己的躯体。他们以此向上帝致敬。同样,现代运动员也以同样的方式为自己的祖国、民族以及国旗赢得荣誉”[4]。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从始至终都离不开宗教信仰的文化积淀,现今奥运会圣火点燃、火炬传递、运动员宣誓等内容依然保留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教信仰传统。

4 结束语

Olympic Games这种“大众参与性的”“运动员业余性的”“方式生活化的”“竞赛娱乐性的”运动形式,从创立之初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休闲活动,只是今天人们的功利心态把奥林匹克运动色彩化、利益化了,进而异化了奥林匹克真正的宗旨。从奥林匹克主义“以人为本”的精髓也昭示着人们——通过体育运动的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创建一种以奋斗为乐,以优秀榜样的价值以及尊重基本公德为生活方式;作为青年人的盛会,人们从中体验到的是一种生活乐趣,展现的是一门生活哲学。由此我们可以断言,奥林匹克精神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力和智力的统一、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统一;同时又是参与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是生产性和生活性的统一、灵活性和约束性的统一。因此,当今天的人们还以运动成绩来评判某一个国家、地区和运动员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思索一下奥林匹克所倡导的休闲意蕴呢?

参考文献:

[1]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

[2]马惠娣.休闲研究的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1,16(6):71-7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