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利与弊(精选5篇)

网络语言的利与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变异词语;语言发展;影响;对策

On the network language pros and cons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or students

Wang Zhi-bao

【Abstract】Network Language increasingly shows its strong penetration and influence, the use of non-standard network language problem has become more serious. Internet users in particular groups of students, due to age specific,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are not mature, they open their hearts on the Internet, troubleshoot depressed, regardless of the occasion are free to use a lot of non-standard language network. If not properly guided, it does not regulate the Internet language for those poor self-control, psychological adventures strong ability to mimic negative impact on the great good student, the worst case might hinder their healthy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the right to cultivate moral consciousness . So, how to address the network language, language bad words against network abuse of students, is currently placed i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disseminators and language workers and educators in front of a new topic.

【Key words】Network language; Variation words; Language development;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s

如今是信息高速发展时代,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与关注,网络语言也日益显示出它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作为一种新形式的传播符号,网络语言在语词、语法、语用等方面都出现了变异。有人把网络语言概括为"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外文+其他"[1],作为网络语言的特殊受群--学生,正处语言发展得特殊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造,由于知识面相对狭窄,驾驭语言能力较差,辨别能力不够,判断是非模糊,可塑性很强,很容易受到网络语言中的不良词语的侵害,如何正视网络语言,抵御网络语言词语"病毒"对中小学生的侵害,是当前摆在网络信息传播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网络语言词汇对小学生言语交际的侵害

现在中小学生上网人数越来越多,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在网民"推波助澜"下,从网上走到网下,从虚拟走向现实。网络语言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渗透到年轻人甚至孩子们的生活中。而且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语言形式,离开了它,他们会失去许多乐趣,生活也少了某些色彩。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控制,他们很可能成为不规范网络语言的受害者。网虫们使用网语聊天,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增加娱乐性和标榜个性,这也是现代人面对压力在网络中的一种宣泄方式,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此外,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大都是已掌握正规语法的成年人,并在固定的范围中使用,只是为了适应网络聊天这样独特的氛围而产生的,并将在整个社会语言变化环境中处于潮头[2]。

目前网络语言词语已大量出现在学生的口语中,并成为新新人类的语言,成为一种新的流行时尚语言。

还经常有小朋友这样说,"偶稀饭粗稀饭(我喜欢吃稀饭)"、"偶系斑猪,上课6,8吵6"、"还米打铃呢,就敢酱紫管偶们,真是BT"、"949"("我是班主,上课了,别吵了"、"还没打铃呢,就敢这样子管我们,真是变态"、"就是就是"),看了这些,你一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吧……这些都是中小学生"网虫"们的网络语言。如今很多同学不仅将"网络语言"常挂嘴边,而且不少在学生中间十分畅销的口袋书里也充斥了如"青蛙"、"大虾"、"稀饭"这样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现在几乎已经是许多学生们之间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他们的谈话过程中,什么"恐龙(长得丑的人)"、"稀饭(喜欢)"、"东东(东西)"、"GG(哥哥)"、"MM(妹妹)"几乎都成了口头禅,还真是让人听得一头雾水。然而,对这些看起来十分杂乱的网络语言表达方式,小学生却认为它们不仅活泼幽默,有利于调动谈话的气氛,而且用起来也十分方便,当然也觉得很时髦。口语交际中使用网络语言词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用数字代码谐音表示

例如,4242(是呃是呃),7456(气死我了),51396(我要睡觉了),5555555(哭声呜呜呜……),8147(不要生气),"8系"、"8素"(不是),886(拜拜了)等。

2.用汉语的谐音

例如,介(这)、大虾(大侠)、酱紫(这样子),偶来乐(我来了)、蟀哥(帅哥)、霉女(美女),点心局(电信局);你猜(泥才);密马(密码);米啦(没了)等。

3.运用表情符号表示

例如,(-_-)"表示神秘笑容,":?-?o"表示哇塞、惊呆了,"Zzzzz……"指睡觉的样子等。

4.肆意曲解词语

有一些传统词汇在网上被赋予新的含义。例如,偶像(呕吐的对象),潜水艇(没水平),化妆(意指粉发涂强,转意奋发图强),天才(天生蠢材),神童(神经病儿童),蛋白质(等于"笨蛋++神经质"),黄昏恋(晚上锻炼),后起之秀(最后一个起床的)等。

5.用昵称表示

例如,"东西"说成"东东"等。

6.用自创英文简缩略语或拼音字母表示。

例如,PF(佩服);BT(变态);PMP(拍马屁);BD(笨蛋)等。

7.借用动物名称表示

例如,恐龙(丑女);青蛙(丑男);大虾(超级网虫)等。

8.新造词语

例如,"你真是个286"(速度慢的处理器,傻,笨、智商低)等。

诸如此类的网络语言,不枚胜举[2]。现在这样的网络语言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非常流行,而且会说网络语言是一种时髦,是一种时尚。不会说或听不懂的同学会被别人耻笑,被认为是落伍。如果谁要是还在一本正经地和别人聊天,肯定会被人当成"老古董"。

二、网络语言对学生语言学习的侵害

网络语言在学生中使用范围较广泛。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多数在网上聊天、游戏。网络语言确实有快捷、简便的特点。如果只是用于网上聊天、日常口语运用倒也无大碍,可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很多粗俗、低级、胡编乱造等应该摒弃的网络语言已大量出现在学生的作文、日记、作业、书信当中,由此不难看出,网络语言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网上聊天的工具,这种态势在学生中还在不断扩展,没有停止的迹象。严重影响小学生对规范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下面这段话据说出自学生作文:"周末,读大学的GG回来,给偶带来很多好东东,都系偶非常稀饭的。就酱紫,偶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PM……"懂得网络语言的规则,读解也不十分困难。"稀饭"是"喜欢"的谐音,"KPM"是肯德基、比萨饼、麦当劳三个洋餐馆英文名称的头一个字母。用英文缩写外国机构的名称已经是一种时髦,汉语的大量简写况且都难弄得清楚,而对洋文缩写,除CEO、WTO、GDP这些常见名称外,不是业内人士,谁能知其中究竟?

有位四年级的学生写《我最尊敬的人》的作文是这样写的,题目:"偶滴巴巴",开头"偶TB系玩的巴巴8系一个青蛙,恶系一位蟀哥。偶稀饭偶巴巴。泥西到吗?偶巴巴老10芭蕉,BT系玩电脑他酒素286"(我的爸爸,我的爸爸不是一个丑男,而是一位帅哥。我喜欢我的爸爸。你知道吗?我爸爸老实巴交,特别是玩电脑他就是特别笨)。从这段话学生作文的开头我们不难看出,这位小学生简直满纸都是"网语",生造词错别字满天飞。

在网络语言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如:"菌(俊)男、霉(美)女、油饼(有病)、粉发涂强(奋发图强)、气死我乐(气死我了)、偶是穷银,木油米(我是穷人,没有米)"这对于网络语言的"门外汉"而言,理解起来确有困难。

类似这种"语言形式"的作文在学生中已是屡见不鲜。网络上流行的故意写错别字或歪曲本意全都出现在作文中。这些与这种洋泾浜式的词汇并生的,还有语法的混乱,这些新的词汇和语法混乱会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一头雾水,更为严重的是,会给小学生认字和语言学习造成极大的误导,会给汉语规范带来极大的破坏。

因为学生对于新奇简便的网络语言情有独钟,而且学生对于复杂的汉字确实还不太会写,于是,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大量用数字、字母、谐音借代的办法使用语言文字。这种由好奇、方便而采用的书写形式,很可能成为他们今后难以改变的书写习惯。量变会引起质变,习惯会成为自然,一旦他们有了长期使用网语的习惯,其正规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下降,这对语言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再进一步,对年纪很的学生来说,在未掌握规范语言之前就过多地被不规范语言所熏染,这对其今后的成长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语言的发展是遵循"积非成是"、"约定俗成"的规律。网络语言也是"害你没商量"作业、作文、日记中出现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是网络语言"病毒"对小学生的语言学习侵害最突出的表现。

三、使用网络语言词语会造成语言隔阂

语言隔阂是指由于人们使用语言习惯的不同而造成交流、沟通、理解上的困难。使用网络语言在语言交流上会产生很多方面的隔阂,给生活学习带来严重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使用网络语言词语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形成语言隔阂:

1.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语言隔阂

有位家长都会从自己孩子的日记中发现这样的文字:"7456(气死我了),今晚米电(没电),偶不能跟斑竹了了(我不能跟版主聊了)"。也会从孩子的谈话中听到这样的句子:"偶稀饭粗稀饭"(我喜欢吃稀饭),"偶恨不得一脚TST(踢死它)","偶8素米女,偶素恐龙"(我不是美女,我很丑)等新新人类的网络语言。难怪许多家长都无奈地说:"这是什么话呀,日记本成了密码本,根本看不明白。口头语成了外星话,根本听不懂,看来我们和孩子之同已经有了'网络代沟'了。"长此以往,父母也许真有一天不知道孩子到底在说什么,如果连他们的语言都不了解,就更别说走进他们的世界了。那么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就会更加扩大。有些隔阂很容易就会被填平的,比如因年龄和阅历差异而产生的隔阂。有些隔阂就不那么容易消除了,特别是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隔阂,更难消除。

2.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语言隔阂

网络语言是一个"拼盘"式语言,它使用了各种各样的造词和表达方式。这种五花八门的"拼盘",使"外行"解读起来确有很大困难。可正是这种"拼盘式"的书写形式,在学生中十分流行。

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高级的语言交际。网络语言的出现打破了这个规范的语言交际中的完整性,造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交流中的语言文化隔阂。走进各所中小学校,我们随处可以听见"恐龙"、"青蛙"、"灌水"、"泥才"、"密马"、"米啦"、"泥血洗玩了米(你学习完了吗)"等网络语言,试想,"神童"何以变成了"有神经病的儿童","偶像"何以解释为"呕吐的对象"。大量地使用缩写、错字、别字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色。对于这类网络语言,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网络语言幽默诙谐、风趣生动,并把它当成语言"新宠",使网络语言迅速在校园内流行起来;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语言的使用本来就应该不拘一格。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一样,也是语言魅力的体现。绝大部分教师对网络语言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滥用网络语言是对现代汉语的污染。师生之间语言难以交流,批改作文作业试卷时很费神,对于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一大障碍。

3.造成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语言隔阂

这种网络语言与社会产生隔阂以后,使网民和社会的正常交流发生变化,甚至产生困难。如一位学生去买东西,对一位伯伯说:"这系虾米东东?"老伯伯挠挠头听不懂呀,被这一学生网民说"奔死"(笨死),老伯伯终于听懂"奔死"两个字,恼羞成怒,追这学生就打……差点酿成大祸。有的网民为了维护自己的语言习惯,保持自己的语言风格,会尽可能在现实社会中使用网络语言,并且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现在网络语言正日益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现实社会毕竟不是网络世界,网民们时难以和不上网聊天或不经常上网的"菜鸟"(新手)很好地交流的。学生正处于人一生中身心发展和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年龄的特殊使得他们非常善于接受新事物,猎奇寻趣心理强,但却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网络语言的生动风趣、简洁省事以及强烈的个性色彩,非常符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缺乏自控能力,来者不拒,辨别善恶的能力较低,他们并不具备鉴别语言好坏的能力,往往为了求"新"、求"怪"而不分场合的随意把网络环境中的东西都照搬到现实生活中来。长此以往,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网络语言在学生群体中的规范刻不容缓。

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网络语言,采取怎样的对策呢?结合以往的研究探讨结果,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应该公正、客观、发展地看待网络语言的影响,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不加消化全部拿来。以网络对中学生语言的形成有负面影响为由,抗拒使用电脑网络,是因噎废食,行不通的。新型的语文教学,要求在培养学生从网上获取大量语言学习材料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准确、完整地把握这些材料。使学生在准确认识和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正确、规范地处理、运用语言文字,并养成尊重祖国文字的态度,加强对祖国文字的关切以及使之更加完善、规范的意识,提高使用语言的文明程度。

其次,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实践,能在学生中间风靡,就说明它还是有生命力的。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它,但也要注意摆准它的位置。承认网络语言存在的合理性,譬如,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张德鑫先生认为:对新生词语的产生和"入境"首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如吕叔湘先生所谓"宁滥勿缺",此谓"有容乃大,厚德载物"也;对新生词语的规范原则,要变过去的消极规范(或曰刚性规范)为积极规范(或曰柔性规范),化刚为柔,以柔克刚,树立一种柔性的规范观来拥抱多姿多彩的新生词语;柔性原则主要表现在尊重约定俗成,约定俗成是无可替代的客观伟力,体现了语言特别是语汇发展过程中"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3]。有这样一个比喻,"网络语言就像休闲服,正规语言就像礼服,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4]既然是网络语言,就应在网络这一特定场合使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还是使用正规语言较好。网络语言只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是汉语词汇的部分,仅限于网络环境。网络语言中一部分词汇在经过长时间考验被人们接受后是可以进入基本词汇的,是人们的创新使用,能丰富、活跃我们的文化生活,但是不能够违背现代典范汉语言的规范要求。

学生往往分不清这一点,不分语体及环境场合,随意使用网络语言。所以教师和家长应教导学生学好标准的语言规范,不要为了求"新"、求"怪"而把网络环境中的东西都照搬到现实生活中来。特别是教师应及时对中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和引导,将网络语言和正常的语文教学加以区分,限制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以及正规的语言交流中使用网络语言,引导学生重视正式书面语言的规范性、严谨性及合理性的问题。在引导的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让中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规范自己的语言和如何规范自己的语言。让他们明白,网络语言使用的场合正确,它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使用的场合不恰当,就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以此逐渐使学生改正滥用不规范网络语言的习惯,逐渐培养中学生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当学生意识到语言使用的场合问题时,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目前学生群体已成为使用网络语言大户。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语言,现行的语言规范正面临着威胁和挑战,网络信息传播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应正视网络语言,抵御网络语言"病毒"对学生的侵害,是当前摆在网络信息传播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我们积极地面对,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以正确引导、转变网语的不规范使用[5]。针对网络语言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须防微杜渐,要有规范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学好传统语言的重要性和使用网络语言的弊端,这远比强行禁止他们使用网语的效果好。

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去"学一学"网络语言,多了解网络语言的特点,才能帮助学生进行对比,取之精华,去之槽粕。同时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学生往往具有逆反心理,在对待使用网络语言问题上,不要强行禁止,毕竟网络语言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提高他们对正确规范的语言和和不规范的网络语言的分辨能力。

总之,网络语言的存在相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来说,既是一种侵害,也是一种创新。我们既不能听之任之,不给予丝毫规范与引导;也不必谈虎色变,视之为洪水猛兽,一味扼杀。教师、家长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特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恰当地使用网络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能力,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言能力,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如何乘着时代的东风,因势利导,这是当前摆在刚络信息传播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杨鹏.网络文化与青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2] 顾一琼. 网络语言泛滥影响正规语言?网语词典引争论[J]. CCTV. com 电视批判,2003.3.24

[3] 张德鑫."水至清则无鱼"-我的新生词语规范观[J].语言文字学,2001

网络语言的利与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网络语言 使用现状 影响

一、“濉钡幕本情况

(一)“濉钡谋疽寮袄丛

“濉弊质歉鱿笮巫郑来源于“住保是“住弊趾罄囱苌出来在网络上兴起并于网络上使用的,现代的字典、词典里还查不到。“濉北纠醋鳌住保代表“窗口通明”,两个字的读音相同,为jiǒng。“住弊质歉錾僻字,在《现代汉语词典》[1]中的意思是“光、明亮”,一般在古代经常使用,其本义也是“光,光明,明亮”。通常来说,“住庇辛礁鲆馑迹第一个意思是它的本义,光明。例如“住奔础肮饷鞯难子”。第二个意思是表示鸟飞的样子。例如“兹弧奔础澳穹傻难子”。

(二)“濉钡姆⒄辜耙申义

“濉闭飧鲎肿钕仍谔ㄍ宓穆厶成峡始流行,随后在中国大陆的青少年及网络族群中开始快速普及,并且“濉弊忠部始在电影和广告产业中产生效应。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濉弊忠云渫夤勖菜剖б獾谋砬槎被赋予了新的含义。[2]因其外面的大“口”像人的脸,“八”像眉毛,里面的小“口”像人的嘴巴。因此根据这个形状,“濉北煌友赋予了“郁闷、尴尬、悲伤、无奈、困惑”等意思,指处境尴尬、难堪、为难。“濉庇搿熬健蓖音,读起来也很容易跟“窘境、窘况”联想在一起,同窘一样表示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极为窘迫的心情。

“濉钡牧餍校是一些网民受到“Orz”的启发,“Orz”的意思是“失意体前屈”,用来代表郁闷,因为“Orz”很像一个人跪着,后用“濉贝替“O”,写作“rz”,使得“失意体前屈”的头部更加写意,更加形象,后来才出现“郁闷”等网络含义。“濉弊忠埠芸斓乇挥τ玫搅诵矶嗥渌词语中,以前的“窘迫”甚至也被替换成了“迤取薄

二、“濉钡韧络语言的使用情况

(一)“濉钡氖褂们榭

“濉弊衷谕络及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它的意义功能强大,生命力极强。

第一,作形容词。这类用法最为普遍,形容词是其基本词性。表示郁闷、尴尬、难堪、沮丧等意思,如,例(1)(2);“濉笨梢灾苯有奘蚊词,作定语,表示吃惊、惊讶,如,例(3)(4)。

(1)这是我看过的最宓牡缬傲恕

(2)小明现在的状况很濉

(3)最近社会上发生了许多迨录。

(4)你怎么说了这样一句寤埃

“濉笨梢灾氐为“濉笔褂茫可以组成词语“逵猩瘛薄蹇砂”,前者与“炯炯有神”有不同之处。“炯炯有神”仅指人的眼睛明亮,而“逵猩瘛笨梢杂美葱奘稳恕⒍物、事情。如“逵猩竦男贰薄!濉焙涂砂连在一起,是网友们根据“濉闭飧鲎执表人的脸部表情时那种可爱的样子创新出来的用法,多有搞笑、戏谑之意。所有的可爱的人或者事情都可以用“蹇砂”来修饰。

“濉弊钟惺庇迷诰涫祝相当于一个“感叹词”,表示无奈、郁闷之意。

(5)澹∥颐挥懈仙献詈笠话喙交车。

(6)澹》考湓砍茁湓诹税旃室。

第二,作动词,一般表示吓到、打倒别人,做的事情很无聊、很尴尬,使别人郁闷等。“濉弊鞫词,后面加“了”“过”,如例(7)(8);“濉焙竺婵梢灾苯哟宾语,如例(9)(10)。

(7)今天你辶寺穑

(8)你们被这个坏孩子骞吗?

(9)活动多多,迥忝簧塘浚

(10)每逢过年,总会收到迦硕绦拧

“濉焙竺婊箍梢源补语,补语后面可以再接宾语。

(11)这天气逅廊肆恕

(12)刚才的演讲,小红都宄鲆煌泛埂

带“得”的补语可以直接出现在“濉钡暮竺妫这时“濉弊魑接锒词。

(13)大伟的衣服上落上了脏东西,宓盟脸都红了

(14)小英吃饭时发现碗里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宓媚咽堋

第三,作名词。表示令人惊讶、难堪的事情。

(15)此时,电视上出现了最有宓囊荒弧

(16)一日一澹快乐永久。

由“濉敝氐组成的“濉保也可以作名词,用来指具有“濉钡男灾实囊焕嗳耍如,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澹褰裉焯乇鹂心。[3]

第四,“濉焙竺婕印懊恰⒆濉⒒”等词缀,表示一类人或者一类事物。

(17)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遄逯械囊辉薄

(18)电影作过寤处理后,效果就会有很大不同。

第五,“濉弊魑量度单位。在2008年“濉甭厶持泄布了新的奖惩制度,在这里面,“濉背闪肆慷鹊ノ唬是一种区分网友类别的依据。[4]

综上来看,尽管“濉贝市灾诙啵功能意义强大,但是其用法仍然是围绕基本意义“尴尬、难堪、无奈”等来展开的。另外,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恶搞、奇怪、有创意、强大”等意思。

(二)与“濉崩嗨频耐络语言

因为“呆”一般表示傻、笨、不会变通等意思,于是网友们就把“”字拿出来使用。“”字由两个“呆”字组成,读音同“梅”,是“梅”的古字,本义并没有“呆”的意思,但在网络上表示“很呆、很傻、很天真”的意思。

与之类似的还有“h”字,由三个雷组成,音读“并”,它本义并没有“雷”的意思,但是网友们用三个“雷”叠加在一起,表示受到非常强烈的震撼,就像同时被三个雷“雷”到。它们都是借助于字的外形特征来表示这个字的非本义。

三、“濉钡韧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网络这个大环境不同于现实社会,人们不再那么受束缚,而是自由地创造词汇。现代汉语的定义是:“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网络语中有很多词汇不是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来创造的。网络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在词汇方面体现得很明显。词汇最能反映社会生活,一些在网络上流行的词汇,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使用,如“网民”“网虫”“美眉”。“网民”是因为网络的普及而出现的,“美眉”则是对漂亮妹妹的称呼。又如“斑竹”一词本来是指一种名叫湘妃竹的竹子,其生命力极强,在网络语中则是作为“版主”的谐音,来表示勤恳工作的版主。

(二)不利影响

网络语中词语有些不是按标准来创造的,所以对语言规范化提出了挑战。网络语中的数字、谐音、符号等杂糅在一起,却成了网民习以为常的语言。词义不清晰、语法随意拼接、语法形式多样,有时会影响交际的效果。谐音会造成语义的狂乱,如用“幽香”表示邮箱。另外,网络语中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话语,影响了现代汉语的文明和规范化。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应该体现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在网络语中有一些词语不文明,应该予以制止。即使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我们也尽量不要使用肮脏的字眼及词汇,要传播一些健康向上的信息,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四、结语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交际方式,有的学者对其持肯定态度,有的持否定态度。新事物刚开始时总是不成熟,需要一定的发展阶段。我们不能对其一味地加以否定或肯定,而应该辩证地看待。从上文来看,它对社会、对现代汉语,既存在有利影响,也存在不利影响。我们应该发扬其优点,摒弃其弊端,真正做到为大众所接受。网络已经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一个得力工具,网络语的产生是基于网络的发展和流行,所以网络语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地出现,它是反映社会的一种即时的信息手段,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我们还是应该注意那些粗俗的、易对现代汉语造成混乱的网络语,必须及时制止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以助于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完善网络文化体系,促进社会积极健康地发展。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28页。

[2]余志伟,陈立明:《网络新语漫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65-66页。

[3]刘洁:《议“濉薄罚文学语言学研究(上旬刊文教资料),2009年,第4期,第56页。

[4]祝君:《谈“濉薄罚语文学刊,2023年,第2期,第120页。

参考文献:

[1]胡伟.新词新语的来源、特点及产生原因[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23,(2):95-96.

[2]杨绪明,杨文全.当代汉语新词新语探析[J].汉语学习,2009,(1):101.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4]蔚琼.网络用语与现代汉语语言的关联性[J].安顺学院学报,2023,(2):31.

[5]余志伟,陈立明.网络新语漫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6):22.

[6]喻晓蕾.网络语中折射出的社会文化[J].安徽文学,2023,(3):115.

网络语言的利与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 革新与冲击 弊病 对策

一、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冲击与革新

互联网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为全世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万维网机制的日渐成熟让人们传统的交流平台发生了重大变革,因而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对汉语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和革新。

1.网络语言的涵义。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出现并使用的语言。网络语言的产生、传播时间不长,对于究竟什么是网络语言,还存在不同的理解。据相关资料显示,一方面, 泛指信息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信息符号系统,包括专业术语,常用词语,新词新语和表情视觉符号。另一方面,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时所使用的语言。

在汉语语境下,网络语言即指以汉语为传输载体,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沟通交流和信息处理时所采用的一套不同于现实生活用语的交际符号。

2.网络语言的特点。⑴鲜明形象。网络语言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即是形象,直接而鲜明。如:流行广泛的笑脸“:-p”符号,睹物便如见人,既让人感觉生动无比,也将对方愉悦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等新型词汇更是受到追捧。“”字相当形象得将人脸部的特征勾勒出来,充分表现了人内心的尴尬、郁闷。⑵幽默风趣。网络语言迅速崛起的又一大法宝则是幽默。如青蛙(长相丑陋的男子)、恐龙(长相丑陋的女子)、斑竹(版主)、大虾(大侠:网络技术较高的网友)。这些词语形象生动,趣味十足,具有强烈诙谐意味。网络交流的特殊平台为其幽默特性提供了条件和灵感,它能利用同感效应,把书面语的视觉感受转化为口语的听觉效果,能够刺激感官,于是便产生了幽默,给网络聊天带来无限乐趣。⑶个性另类。网络使用者大多数是年轻人,接收新事物较快,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甚至会有些另类和不羁。在网民中,“我”成了“偶”,“喜欢”成了“稀饭”,“这样子”成了“酱紫”,“不要”成了“表”。

3.冲击性与革新性。从网络语言的涵义与特点上

看,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冲击标志着新型语言与传统语言的碰撞。作为新兴的语言类型,其必然有崭新且符合时代规律的优势,从这一点上看,对汉语的一些缺憾与漏洞将是一次无情冲刷,汉语本身必然会受到巨大的挑战。但是,在这种仿似摧枯拉朽的洗礼中,汉语的部分糟粕却得以沉淀和清除,反而为自身的发展扫除了障碍,这是从冲击上而言。再者,网络语言是一门年轻却底蕴深厚的语言门类,它能迅速崛起也表明了生命力的强盛,甚至是不可阻挡。因而网络语言大大丰富了汉语本身,革除了传统的弊病,让汉语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充实,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永不落伍,这即为它的革新性。

二、网络语言的弊病不足

世界上每一门语言要保持常青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汉语在广泛吸收网络语言精华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糟粕。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只经历了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产生负面影响。另外,由于网络的无序性与自由性,缺乏一定得规范调整,使得网络语言的在给人带来方便和惊奇时,对汉语又产生了较大的反面效应。笔者拟探讨网络语言弊病的现状,并结合其对汉语产生的弊端,分析内外部原因。

1.网络语言弊病的现状。⑴错别字盛行,影响书写。网络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把“我”写成“偶”,把“你”写成“泥”,把“这样子”写成“酱紫”。这种样子在打字时既不经济,更容易造成混乱。不过,这样的用法在网上已经普遍流行了。有网络作者称:“遣词造句要极尽巧妙之能事,抛弃学语文时的规范”,计算机已经向语文规范挑战了“(《BBS 成名要诀》老剑)。因此,许多网民除了大量使用错别字外,还在网上使用夹杂英文、汉字、汉语拼音和数字的文字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看法。⑵语序与词性的突变,含义混乱。网络语言除了网络语言错别字和语码混用之外,还有因语序变化或变异而造成的词语词性的转类现象。在网络中,名词作谓语、带宾语很常见,例如:今天,你百度了吗?别忘了伊妹儿给我,等等。此外,在网络语言中,随处可以发现非正常语序的表达和任意省略与倒装等句法变异现象,如:“是时候吃饭了”,“你走先”等等。这种现象与规范的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区别,并且有广为流传的趋势。网络语言的客观情形,需要语言工作者对其进行研究和规范。⑶部分语言较为粗俗,负面影响大。如TMD、TNND、SB,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骂人的话,某些甚至较为粗俗。还有像汉语中正常使用的某些字词也被融入到网络语言成为了骂人的帮凶,因此这些字词经常被屏蔽,给正常打字的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⑷滥用英文字母、标点、数字等。合理的运用英文字母、标点和数字的表形和谐音特点创造的一些网络语言不仅幽默,而且对交流也大有裨益,但过度使用则引起混乱。如:“LL”,“CU”,“5156”,“246237”,“:0)”,等等,相信很多人不并不知晓其意。

2.网络语言弊病的原因。⑴输入法的缺憾。在网民创造的错别字中,输入法的不够完善也许是主要原因之一。网民在输入字符的时候,在词汇的选择上产生了大量的错别字。一方面,是网民为了追求文字的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另一方面,由于许多网民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文字,往往最先出现的文字可能与网民所需要的文字不相同。于是,大量的同音字、错别字便满天飞。当然,在约定俗成后,网民就自发的接受了这类词汇,并且认为是一种时尚和新颖,如若不在网络聊天或发帖的时候写出几个则枉为懂得网络。⑵英语的强势影响。网络语言运用主谓倒装、状语后置等手法比较普遍,这在特定圈子中也许会有预期交流效果,但不宜扩大。此类句式的来由与英语的应用有一定关系。这种表述源于粤港地区,有浓厚的殖民地背景。英语中“it’s time to do something”意思是“是该做什么的时候了”,同样,“you do something first”是“你先做什么”。但也许是因为文化水平落后的关系,该地区将上述两者生硬翻译过来就成了“是时候做什么了”和“你……先”。此类中国式英语却大为流行,受众颇多,成为内地青年争相模仿对象,让听惯传统汉语的人委实不习惯。⑶网络语言虚拟性。网络交流有别于传统模式,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互不认识,相关信息皆不可知。因而交流起来可以毫无顾忌,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网民的创造性,当然,不良的网络语言也随之产生。⑷网民低龄化。据调查,网民正趋于低龄化、高文化程度,年轻人是网络语言发展的中流砥柱,但由于其低龄化的影响,社会阅历不丰富,必然使网络语言产生一定糟粕。

3.网络语言对汉语纯洁性的破坏。这些新的词汇和语法会给读者造成一定的认读困难,更为严重的是,会给汉语规范带来极大的困难,无疑给汉语的纯洁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笔者认为,说到正统,白话文的汉语并非是要回归到文言文,白话取代文言,是让文字与口语统一,是进步的。而网络错别字,基本上没有口语的基础,只能造成文字混乱。另外,对于即将跟从这种规范的下一辈人,他们将从小生活在网络中,也许将不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标准汉语,这对于汉语的培养教育实属根源上的破坏。

网络语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汉语的功能变体,是一种社会方言,它的糟粕对正统汉语的破坏是巨大同时也是潜在的。从语法和词汇上而言,它颠倒冲击了汉语的许多约定俗成的规范,其创新性有时更是严重背离了汉语的基本原则。这是对汉语根本上的扰乱,如若不及时规范,绵延几千年的语言将在今后变得不伦不类,中国的语言文化遗产将不复存在。

网络是最新的媒体, 也是最有前途的媒体。我们在网络上发表的文字,将为后来人的网络习惯奠定基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却有着可怕的威力。我们上网,不仅仅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更承担着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因而我们必须防微杜渐,事先建立规范,同时以一颗敬畏之心,珍惜爱护祖先辛苦传下的语言文字。

三、汉语语境下规范网络语言的对策

1.将网络语言限定在特定范围内。网络语言的传输介质是网络,这也就决定了其平台的非延展性。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社会方言,同样说明了它应用范围的局限性。比如:离开网络工具,在现实生活中聊天时用网络语言不仅不易表达清楚,甚至会产生交流障碍。而书面交往中,夹杂大量网络语言的奇怪表达,相信不是一件省心的事,因为获取信息才是追求的第一要义。举例说明,一个资深网民与一个不会上网的人交流,他们只能用规范传统的语言,这就证明了汉语比起网络语言的广泛接受性。

2.加强立法工作,提倡文明用语。由于网上交流身份隐蔽,环境封闭,导致交流者可以肆无忌惮的谈论,对语言的文明和道德规范也是一中冲击,因此必须制定相关法律规范,约束广大网民的语言行为。一方面,要加强网上安全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强化网民上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同时,从立法上入手,使广大网民作网络世界的守法公民,禁止在网上人身攻击、恶意中伤以及色情的言语。必须严格执法,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严惩不贷。

3.深化道德意识培养,提高网民自我修养。思想是一个人行为的根本,规范网络语言从网民思想上入手,是根源之举。网络的不可预测性使人的网络行为易出现道德真空,因此,不可忽视网民的道德意识培养。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是判断社会道德水准的尺度,所以,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国民道德水准。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则指日可待,从而避免网络语言的糟粕对汉语毁坏。

四、结语

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汉语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革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弊端,我们应当正确对待网络语言的发展以及对汉语的影响,同时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既要用宽容的心态接受其对汉语的发展创新,又要适当加以正确引导,让网络语言在汉语语境下和谐发展,并对汉语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资料:

[1]陈章太:《语言规划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2]刘海燕:《网络语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3]王 未:《语言学新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戚晓杰:《网络语言特点探微》,《语文建设》,2001.8。

[5]祁 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语言与翻译》,2003.3。

[6]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7]朱 萍:《网上聊天语言的特殊语境和交际语境》,《修辞学习》,2002。

网络语言的利与弊范文第4篇

自从便携式电脑被广泛的推广使用后,网络语言就诞生了,且网络语言不断地影响着汉语言,这给汉语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谓网络语言是指起源并在网络上广泛应用,网络语言不同于汉语言,汉语言具有规范的结构形式,且其的词汇语法甚至表现形式都不一样。网络语言的涵盖范围较广,但是随着网络语言的逐渐发展,其因为多形式化而被人们欢迎,现在网络语言逐渐的渗透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当中,其对汉语言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现代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

网络语言是一种思想的现象,其是人们思维的载体,其没有固定的形式,网络语言的变化较快,随着人们的爱好等变化而变化。语言的使用也分场合环境,网络语言是来源与现实的语言,并不全部基于汉语言的表现。我国网络的发展很快,网民自主创造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在不断的交流中进行传播。网民习惯使用网络语言,这符合虚拟世界的心灵,网络语言往往涉及数字、符号、拼音、汉字等元素,这些元素的构成组合没有一定的特点,其中很多的网络语言是来着汉语言,对汉语言进行改编,使得很多文学被恶搞,这被称为文体,文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形成语言。

3.现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

网络语言的产生是开放性网络的特点决定的,其是全民意识、语言的发挥平台,在网络中,网络语言的创作、传播,并不断的进行变化,目前网络语言已经慢慢的融入人民的生活当中去。成为人们生活语言的一部分,网络语言的发展和应用为汉语言带来了发展,但是其积极的一面毕竟有限。作为悠久历史的汉语言,其中缺陷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汉语言是经过悠久历史的发展,其适应性差,不能够满足文化不断发展的要求,其二,汉语言对已经存在的事物的表现不精准,因为涵盖的方面太广泛,不可能涉及方方面面,而且即使设计,也不能满足人们情感多要求的表达,我国科技进步缓慢,较多的高新技术来源于发达国家,在应对这些事物的时候,没能够很快地进行汉语言的适应,例如DVD,其是网络语言的一种体现,很多事物命名开始沿用国外的称谓,这是科技发展得缓慢的主要原因。从新事物的命名方面讲,网络语言弥补了汉语言的不足,推动了汉语言的不断进步。

但是从全面影响上来看,网络语言的弊大于利,其传播不规范,以及对汉语言的继续规范传播提出了挑战。网络语言的大范围传播使得人们无法正确地处理网络语言和汉语言的关系,无法正确地区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网络世界毕竟是虚拟的世界,其没有规范性的要求。而在现实世界中,汉语言包含很多的文化传承,汉语言的颠覆对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中国文化的传承遇到了较大的挑战。特别是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给青少年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网络语言的发展前景大,其可以对汉语言进行丰富,适当的在汉语言中加入网络语言是有利于汉语言的发展的。但是网络语言不可以主导汉语言,否则会造成汉语言传播的理解问题,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的影响也较大,由此可见网络语言虽然有一定的益处,但是毕竟弊大于利,其严重地损坏整个语言环境。

4.汉语言如何应对现代网络语言的冲击

网络语言不断的丰富这人们的虚拟生活,其对网络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其广泛的推广对汉语言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不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所以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应对现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冲击。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冲击较大,并不是要拒绝网络语言,而需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汉语言为核心的概念。如果禁止网络语言,往往会带来相反的效果。所以需要规范网络秩序,对网络语言进行正确的干涉。首先,需要从教育入手,强化母语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地改变目前的语言教育模式,我国的语文教育往往存在于进行作家培养教育,对语言的使用等不够重视,这使得语言的教育不被广泛地接受,中国学生的汉语考试竟然比不上国外的学生,这给我国的汉语言传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改革中文教育,强化母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对网络进行引导,普及网络的应用,使得网络中具有高素质的人群逐渐地增多,以此慢慢地引导网络语言走向健康的环境。最后,坚决抵制恶搞传统文化的现象,传统文化是中华名族的结晶,是需要进行传承的部分,对其进行恶搞,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所以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惩罚力度。以上几点能够降低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冲击,使得网络语言逐渐的规范起来。

网络语言的利与弊范文第5篇

随着经济的腾飞,家家户户的经济条件也变好了,电脑,也随之走入了我们的生活。拥有电脑的家庭大多数都上了网,所以,网络所带来的利与弊不得不让人重视。

我们先来说一说利处吧:如果遇到有不理解的地方时,我们就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它就像一本万能的字典,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如果想与在远方的亲戚朋友沟通,可信件太慢,长途电话又很贵,怎么办呢?不用怕,我们只要把电脑打开,一切方法就摆在眼前了,可以上QQ聊天,可以发E——mail等等;要是你不开心,想让心情舒畅,你就可以上网看看漫画,听听舒缓的音乐;如果你很喜欢某个作家的作品,但是你跑遍各大书店都没买到,不用着急,有电脑在,你可以上网看这位作家的作品,既不用花钱,又可以长时间的保存,真是两全齐美啊!总归,电脑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的作用是别的东西无法代替的······

说完利,接下来我们应该说一说电脑网络的弊处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