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精选5篇)
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在“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中,始终注重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结合人们的道德关注,开展理论研讨,从理论上说清楚为什么开展“善行河北”、怎样开展“善行河北”,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激发人们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总结推广实践经验,用现实生活中道德建设的生动案例指导活动深入开展;组织重点评论文章,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引导力度。
2023年3月15日,省委宣传部、文明办、伦理学会在石家庄市联合举办了“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理论研讨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艾文礼,《求是》杂志社副总编等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善行河北”展开深入热烈的研讨。与会专家认为,推动“善行河北”常态化、深入化,需要进一步强化“善行”意识,把践行“善”与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养成“一心向善”的生活方式;需要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善行”氛围,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引导作用,推动活动有效开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善行”制度,让制度来扬善抑恶;需要全社会争做“善行”公民,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干部,要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做一个善良公民,在工作生活中时刻践行“善”。
为加强对“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指导,省委宣传部在《河北日报》组织刊发了一系列署名“冀文轩”的评论文章,鲜明地提出了“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学习雷锋、善行河北,意在善、贵在行,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人民群众是学习雷锋、善行河北的主力军;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社会组织要在“学习雷锋、善行河北”活动中勇于担当等重要论断。及时组织《唱响雷锋之歌,凝聚强大力量》的评论文章。“诚信油条哥”典型推出后,又组织了《具体见诚信,平凡而伟大》评论文章,文章指出:只有从“生活方式”人手,道德教育才更容易为人们理解和接受;只有从具体而平凡的实践着力,道德建设才能取得更扎实也更深远的效果;号召全省人民像“油条哥”刘洪安一样,在具体的行动中砥砺情操,在平凡的坚守中变得伟大。
“青县现象”是我省公民道德建设中涌现出的一个重大典型,大力推广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对推动“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3月20日,宣教局和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了河北省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座谈会。全省各地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借鉴运用青县创造的成功经验,开展各类重大典型的评议宣传表彰活动,探索建立道德建设推进机制和长效机制,有力推动了“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2023年8月30日,宣教局、光明日报社、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河北省青县思想道德建设先进经验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上,青县县委书记李新平、青县民营企业家张强、青县职教中心团委书记肖靖等6位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作了报告。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了青县思想道德建设的显著成效和经验做法。报告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个案;组织实施
Abstract:The practical teaching with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in theoretical less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for improving students’political quality , fostering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 The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being advantageous to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course research , being advantageous to improving students’ quality , and the attributes ,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s of the course . Doing well the enforcement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success .
Key words:theoretical lesson of ideology politics ; practical teaching ;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 enforcement
—、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研究的概念与意义
1本文需界定的两个基本概念
(1)问题研究。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授课学生,针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
(2)个案研究。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个别的、特殊的案件或事例的研究。
2问题与个案研究对教学的意义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的意义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进行的研究,无论是“问题研究”还是“个案研究”,都会从某个方面(或侧面)涉及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如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民主与法制问题、改革开放中的问题、“三农”问题、道德问题、犯罪问题、网络问题、恋爱问题、学习目的与动机问题,等等。学生正是通过对感兴趣的问题或个案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课堂(书本)教学内容的理解,修正其错误认识,坚定了对教学内容真理性的认识。
(2)能培养大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研究”或“个案研究”实践教学,能够较好地推动大学的创新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类研究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3)能为课程教学提供可资利用的材料,促进教学相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是针对某—问题(个案)而展开的,学生课题研究小组能够集中一段时间收集相关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中往往有不少可以利用的东西,能够补充教师在这方面教学的不足。同时,小组成员能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往往能从某一视角、某一方面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老师的课程教学或科研可能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有学生研究小组针对老师课堂上讲的“大学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学” 的观点提出质疑,而有的研究小组则在研究论文中赞同老师介绍的这一观点;有的学生研究小组先是搜集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个案(本校的、外校的和网上的),然后进行分析,写出论文。这类研究对老师丰富教学内容、进行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
由于这一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还不长,开展这一实践教学的学校还不多,因而对这一问题还需进一步实践和研究。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条原则性的建议:
1从有利于课程教学和科研出发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首先要考虑要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即有利于增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实效。但是,要达此目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而好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就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研究往往是教师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学生的研究可能是粗糙的、欠缺的、稚嫩的,如果教师在学生研究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有可能取得我们称之的所谓“科研成果”。而学生与老师的双重研究,对推动教学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研究水平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一活动开展得好,每年就可能有一批师生合作的研究成果产生。
2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要从这个角度进行考虑。
3根据课程属性、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提出和选定“问题”与“个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必修课程具有不同的课程属性、特点和教学内容,因而其“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也应有所不同。例如,某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出的诸如:大学生学习投资效益研究、大学生文明形象的塑造研究、大学生恋爱道德约束研究、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校园周边环境建设的关系研究、大学生学业管理的个案研究、大学生学习目的的个案研究、大学生价值目标追求的典型个案分析、大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个案分析、大学生犯罪的个案分析、大学新生课余时间安排的个案分析等“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课题,都是符合这一原则的。
转贴于 4与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相结合
现在不少大学都在大力推行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如湖南大学实施的“SIT”计划(StudentsInnovationTraining)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好的成效,关键是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1组织实施的主体
这类教学经学校或院系批准后,下一步就是如何组织实施的问题。这种组织实施的主体一般为两个层次:一是开设课程的教研室;二是任课教师。教研室的任务是组织讨论、制定和实施方案,检查督促任课教师执行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则是实施方案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如果是组成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则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属于组织实施的第三层次。
2问题与个案研究课题的提出
担负课程教学的教研室根据课程的教学性质、内容和特点,精心研究、编写供学生选择的问题与个案研究课题。如果能让学生参与或提出则更能体现教学的目的与要求。研究课题应涵盖和体现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数量至少应在50个以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和课程教学的需要,每年应对这类研究课题进行更新。如有必要,还应对这类研究课题进行归类。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课题可分类为:大学适应、人生理想、人际关系、道德、恋爱与择偶、、上网、课余生活、勤工俭学、人生价值,违纪与犯罪等等。
3组织学生实施
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有两种组织形式:个人形式和小组形式。
(1)个人形式。即由某个学生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任课教师对有些只需一人即可完成的研究课题或受条件限制只能由一人完成的课题,应当允许个人单独完成。
(2)小组形式。这种形式应当大力倡导。研究小组一般由3~5名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组成,多于或少于此人数的须经任课教师批准。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原则上不跨班,不跨院系,特殊情况须经任课教师同意。否则会带来论文(报告)的归类装订、成绩登记与检查、查询等教学管理上的诸多问题。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对工作任务应有明确分工和合作要求。组长须经民主推选产生。研究选题应由小组民主讨论确定。此举旨在培养和体现学生的责任意识、独立工作能力、团队与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另外,还应帮助、鼓励学生在学术核心期刊或其他报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4加强课题研究的指导
(1)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在确定选题的基础上,教师应具体指导学生进行调查(上网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书信调查等)、收集和处理资料、实验(各种情境的创设与数据处理)和统计,然后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
(2)论文(研究报告)格式规范性指导。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在低年级(一、二年级)开设。低年级学生初次撰写研究论文(报告),缺乏相应的知识与训练,所以教师应对他们进行论文规范性指导。任课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优秀范文,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讲授,对往年学生提交的研究论文(报告)是否合乎规范要进行讲析。如果缺少这一指导,学生提交的论文或报告就会五花八门,很不规范。更重要的是,学生不能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很好的表述,影响学生科研素质以及科研写作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任课教师进不进行这种指导,其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3)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学生一般都缺乏制定研究计划的经验,所以教师应当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拟定的研究计划,应报任课教师审阅同意。任课教师应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以使研究计划切实可行。
5学术道德要求与教育
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有一个学术道德教育问题。教研室对此要有明确的规定,任课教师要率先垂范。要结合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向学生提出学术道德的具体要求,并强调违反者应当承担责任。
6论文(报告)提交的若干要求
包括论文(报告)完成与提交时间的要求;附件材料(如下载的资料、摘抄复印的资料、问卷调查表、会议纪录等,用来证明调查研究工作的真实性和认真程度)和光(软)盘提交的要求;文档格式的要求;论文文件袋的要求等。
7研究论文(报告)的成绩评价
研究论文(报告)的成绩评分可以由两部分构成:论文(报告)完成过程质量评分和论文(报告)质量评分。过程质量分,用以衡量小组论文(报告)完成过程的认真态度、团队精神、任务的难易程度、附件材料是否齐全等。论文(报告)质量分,用以衡量论文(报告)的质量,包括论文(报告)的格式、结构、分析、创新性、小组总结、个人心得质量等。研究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则以小组论文或报告为单位进行评分,小组成员的成绩以小组得分为基础,视其表现与作用来确定。
8以课程研究论文(报告)取代传统考试的效果评价
(1)与以往的考试相比,这一改革能有效地克服学生平时轻视课堂学习、考前搞突击复习、要求老师划重点、死记硬背的弊端,能较好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与以往的考试相比,这一改革能达到培养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学生们通过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提交这一过程,能培养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如社会调查能力、资料查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以论文小组的形式,能有效地解决评卷工作量过大和评卷时间过长的问题,与每个学生单个提交考试论文相比,评卷工作量可大为减少。
(4)以论文小组的形式,能使学生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培养民主思想、团结协作意识、竞争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学生通过对某一课题的研究,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能使学生的研究过程变成学生的自我德育过程。
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聆听了集团公司“扬荣弃耻、倡树新风”报告团成员的精彩报告,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感人肺腑,深深地打动了义翔铝业公司的全体员工,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课,使我们深受启发和教育。这次报告会在公司的成功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义翔铝业公司荣辱观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代表义翔铝业公司党政班子成员及全体干部员工,向光临公司指导工作的集团公司领导和报告团全体成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借此机会向集团公司领导和报告团成员郑重表态:义翔铝业公司党委将在集团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强化核心促党建,围绕中心谋发展,核心带着中心走,中心围着核心转,核心中心聚一心,共铸百亿新义煤”的党建工作新思路,继续坚持“和谐、稳定、改革、发展”的八字方针,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确保翻三番,力争创百亿”的奋斗目标,以这次报告会为动力,深入扎实地开展荣辱观教育活动,扎实做好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在这里,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大力宣传报告团成员的先进事迹,迅速掀起荣辱观宣传教育的新高潮
报告先进,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先进、学习先进。报告团成员是我们身边的鲜活、生动的优秀楷模。他们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在矿山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良好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着自己精彩的人生。他们的事迹感动着义煤,感动着义翔铝业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弘扬先进、争当先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将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学习他们的可贵精神。通过召开讨论会,分层次、分系统组织干部员工谈心得、谈感想、谈打算,使报告团成员的高尚品质和宝贵精神真正深入人心,融入到干部员工的日常行动之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说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进一步挖掘我们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从而在全公司营造“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浓厚氛围,推进荣辱观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认真开展“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今年以来,我们在集团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对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做了认真安排部署,在开展好集团公司党委荣辱观教育“十个一”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我们开展了知识竞赛、歌咏大赛、黑板报展等一系列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在下半年荣辱观教育过程中,我们将努力做到“八个结合”,即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安全、生产、效益相结合;与“四好三争”活动和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相结合;与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相结合;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学习宣传贯彻“两个纲要”精神相结合;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结合;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相结合;与学习集团公司“十荣十耻”教育相结合。真正通过“八个结合”,把荣辱观教育活动融入到企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员工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使一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切道德实践活动、一切员工行为规范,都体现“八荣八耻”的要求,力争使义翔铝业公司的荣辱观教育活动搞出特色,搞出成效。
三、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做明荣辱扬正气的楷模
我们义翔铝业公司是集团公司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企业,公司各级领导和20万名职工家属倍受关注,能否尽快把义翔建成产量60万,产值20亿,为集团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义翔员工肩负着重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认真学习报告团同志们的精神,发扬“马不扬鞭自奋蹄”精神,懂得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知行合一,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结合,激发奋斗热情,让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在平凡岗位上作出贡献。
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头等大事、首要政治任务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认真完成上述首要政治任务意义重大。它关系党和国家继往开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学习宣传贯彻精神的过程中,要遵循强调的切实学懂弄通做实精神的具体要求,“在学懂上下功夫”“在弄通上下功夫”“在做实上下功夫”。要在准确领会提出的新理论、新论断,确定的新任务、新举措的前提下,以钉钉子精神全面予以落实。
根据中共青海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开展建设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优秀教师“示范课堂”的通知》,西宁市第十二中学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教学比赛。作为承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任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宣传贯彻落实精神责无旁贷。本次活动共有9位政治老师参加。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活动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和研讨。
一、以精神为指南,及时充实和完善教材内容
目前,全国统一使用的初中部编七年级教材和即将使用的八年级教材是在以前编写的。现在正在使用的多版九年级教材编写的时间更加遥远。因此,上述教材不可能呈现报告的重要内容。为了学习宣传贯彻精神,必须及时将报告提出的新理论、新论断、确立的新目标、新战略及时融入到相关教材特别是九年级教材之中,以克服教材的局限性、滞后性,实现教材的与时俱进。例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报告提出、确立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融入到相关教材中去,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使其深刻懂得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道理,引导学生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教育学生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为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以精神为指南,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在教学中务必做到将道德内容和法治内容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予以诠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采用常态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常态教育是指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和正常教学流程将教材的具体内容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实现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教育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专题教育指以重要节日、重要纪念日以及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为契机,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专题教育。例如,以2023年11月17日亲切会见黄旭华等600多名全国道德模范代表为契机,结合黄旭华老人的动人事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的专题教育。
三、以精神为指南,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德法交融的法治信仰
报告指出,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上述表述鲜明地呈现出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的理念。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讲话精神,并以此为指针,坚决克服以往教学中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分块进行的状况,切实做到在法治教育中渗透鲜明的道德导向,弘扬诚信友善等美德义行;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强化规则意识、公民意识、责任担当,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德法交融的法治信仰。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德法交融的法治信仰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项重要课程目标。
四、以精神为指南,勇于变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模式 校内调研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环节调研的基本情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最贴近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课程,因而其实践环节要考虑这样的特殊性。为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针对实践教学中学生偏好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对于学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给出的校外基地考察、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等11个选项均有选择,比例超过10%的集中于以下四项:观看影片(29%)、课堂讲解(22%)、社会热点问题研究(14%)和校内调研(11%),这四个选项中,校内调研既有助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较快融入校园生活,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本研究中,将校内调研作为主要采用的模式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组织学生在校园之中开展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主题调研,使其认识大学生活特点,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并提高相应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环节之校内调研内容
设置的调研主题要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与教材中讲述的内容密切联系,主题选定之后,要根据主题细化可选的子题目和具体内容。(表1)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环节之“校内调研”模式应用
3.1 总体设计
校内调研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环节模式,是与课堂教学相伴,在课堂之内设置的实践环节。总体设置是学期初布置调研任务、中期检查、学期末总结,依照每学期16周授课安排,环节如表2。
作为在课堂教学内设置的实践环节,布置任务、中期检查和活动总结是在课堂内进行,调查研究是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环节的具体进度为:(1)第一周:课堂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并推选组长;(2)第三周:提交本组调研策划,教师反馈意见;(3)第四至六周:设计调查问卷,教师反馈意见;(4)第七周:印刷调查问卷;(5)第八周:发放调查问卷;(6)第九至第十周:撰写调研报告;(7)第十二周:提交调研报告,教师反馈意见;(8)第十三至十四周:组内修改,准备总结汇报;(9)第十五周:调研总结。
3.2 实施方式与考核标准
该课程的实施是基于自然教学班为基础,班级人数在100~110人之间。以教师的课上指导、课下辅导与学生实践调研相结合。具体做法是在学期初布置调研任务,学生在自然教学班中根据系别和各自的小班自愿分成小组,按照选题提交调研策划、实施调查研究,调研过程中可以用电子邮件、BB教学平台、飞信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也可以随时了解指导学生的调研过程。
实践环节的考核形式是调研报告和分组展示,成绩以每组最终提交的调研报告和活动总结中的分组展示为准,采用100分制,由学生代表和教师共同评分,最后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
3.3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对策
(1)关于调研时间与授课时间的合理分配。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设置的校内调研的实践环节增加了授课的任务,也需要占有课堂授课的部分时间和课余时间。如何协调时间的分配,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与课下时间,是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从学生的层面考虑,教师会在每次课堂授课中留下10~15分钟的时间,用于各小组对于调研中问题的集中讨论,以便因为各方面原因无法有效集中的小组组员都能够融入调研的整体过程。其余的调研环节需要学生课下完成,但调研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指导,在固定的时间节点运用检查或者其他方式,督促各个小组按时完成调研任务。
(2)关于调研中学生与教师的有效沟通。作为实践教学的方式,校内调研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除了布置任务和活动总结等完整的课堂交流外,其余时间怎样保证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教师能够了解小组调研进度等,是此种实践模式需要面临的问题。实践中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充分利用各种交流平台,包括学生比较常用的QQ、飞信、电子邮件和学校开发的BB网络教学平台,将任务要求、调研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等及时告知学生,同样学生也可以运用这种方式针对问题与教师及时沟通。这是比较快捷和方便的沟通途径,也是同学比较认可的途径。但要注意,这种交流方式不能替代面对面交流,所以与小组成员或者组长的当面交流也是必要的。
(3)关于调研中小组成员的作用发挥。因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都是超过100人的大班授课,在自然班级基础上的分组既要保证小组的有效运转,又要兼顾大班的组别容量,组员人数少,有利于小组操作,但导致的问题是整个课堂组别过多无法有效管理。组员人数多,在组内无法有效沟通。实践中一般是8~10人一组比较有效。在具体的调研实践中,怎样能够让每个组员都能真正地参与调研活动,而不是调研成为组长个人的任务或者小组中几个人的任务。有效的做法是要求小组提供调研环节中任务分工并在每个环节由相关同学向教师汇报调研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调研的进度对于小组成员进行抽查,了解分工的执行情况。
(4)关于调研的考核及结果运用。虽然调研题目的设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但作为教学中环节,学生也很关注成绩。在学期初布置任务时即明确了校内调研所占的分数及具体考核方式。在调研总结展示中,请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和教师一起打分,为保证公平,最后每组的成绩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作为组别的成绩。展示的成绩与调研报告的成绩相结合,给出每组成绩。鉴于各小组组长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在最终分数上会为组长设置一定比例的“奖赏分”,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