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规划(精选5篇)
信息化建设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乡建设 规划 信息化 探析
最近几年,城乡建设规划步伐相当迅速,城中村的现象屡屡出现,因此要对城乡建设规范性和科学性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每一个城乡发展情况不一样,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规划局应强化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数据为本,创新为魂。随着城乡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规划局的责任也日益增大,必须建立起一体化的综合信息体系,为编制城乡规划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完成信息对规划管理的技术作用,努力实现城乡合理规划,推动城乡经济的大发展。
一、前言
上个世纪90年代,城乡建设规划在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化已经成为推进我国城乡建设规划行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核心力量。当前,城乡建设规划局继续深化信息化工作,逐渐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的信息平台。使信息系统更好地用来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服务,尽可能完成城乡建设规划全覆盖,实现信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决策智能化。城乡建设规划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信息化在规划管理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信息化是各个国家用来衡量城乡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也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并逐步向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变革发展。
二、城乡规划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提倡建立和谐社会,而城乡建设规划信息化发展完成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一步。城乡建设规划应在相互发展中进行,合理协调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矛盾,处理好城市人和乡村人之间的关系。我国各地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主要是由于各地城市对信息化建设认识的差异、重视的差异、人才的差异和投入的差异等拉开了距离,当然也有各地城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及时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有一定的关系。
城乡规划在地方上缺乏一定调控手段,没有建立完善的体系,主要表现在:
(1)城乡规划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资源利用效率地下,土地利用模式粗放,非农建设快速无序蔓延,工业建设用地年均增长很快,工业用地占总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也可能超越合理上限的警戒线。
(2)规划决策缺乏智能化,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动态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在城乡规划管理决策、分析和预测时,还无法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现代化的工作平台,城乡规划管理和决策能力、服务水平还待提高。
(3)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政务没有完全公开,业务办公的透明度还不够加强,廉政建设仍需努力,城乡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度也不够。
(4)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化机制,无法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效能的同时,也不能利用规划信息化成果为城乡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三、城乡建设规划信息化发展对策
(1)完善城乡建设规划信息化体系,提高城乡建设规划管理水平
我国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应该是使用城乡三维仿真技术,从先前的单一系统转变为一体化系统,努力实现规划管理从单一项目审批到对城乡空间形态统筹研究的过渡。进行城乡建设规划时,整合应用数字化规划,使用三维仿真技术,提高城乡建设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在城乡规划管理系统层次上,应加强与数字管理、数字监管、土地监管、数字房产、数字执法、数字规划等信息化系统相互融合。三维仿真技术应用城乡建设规划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但随着仿真系统的不断扩大,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应合理应用,努力发挥其在城乡规划中作用,使得城乡建设规划逐渐完善。
(2)运用遥感进行监测,提高规划监督效率
为了更好的对城乡规划进行有效监督,应借助GPS全球导航系统等遥感技术加强对城乡建设规划范围内的建设情况进行监测。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遥感获得的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处理,对可疑的地点进行实地调查,认真核实和记录拍照,这样做可以保证监测成果的准确性。同时坚持数字城乡理念,城乡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城乡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城乡规划监督效率,为实现城乡建设规划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加强对信息系统人才的培养
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信息系统,必须依靠一批城市规划信息化的人才,要加强城市规划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与此同时,要关注城市规划信息化知识的进行更新和提高。深入学习,努力学习国外先进信息技术,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加大城乡规划信息化成果的社会化应用力度,加强服务社会化,增加服务应用领域,让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成果应用于城乡规划实践,使得规划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不断提高规划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拓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持续发展。此外,通过积极创新科技,努力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与业务支撑能力,规划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样可以推进规划局机关作风建设,节约规划办公成本,提高规划行政效率,不断实现信息共享。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未来城乡规划信息化在城乡建设规划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继续深化信息化工作,不断完善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系统共享的信息平台。随着我国信息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城乡规划创新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多,城乡建设规划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必须认真进行解决,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推动城乡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信息化建设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规划 区域 教育信息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信息化的程度已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在加快,为了促进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许多学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力图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新的世纪里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许多中小学校都开始建立自己的校园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但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区域内--这里特指大城市的区或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各个学校单独建网,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例如,在网络管理维护和资源组织建设上,会遇到许多单一学校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规划教育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学校的校园网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优势十分明显,这是一条既经济又合理,且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城区,在区域教育网络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已经分别结合本区域整体信息网络建设规划,作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划,并在规划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今后其他地区的网络建设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他一些地区也正在或准备进行类似的规划。通过对典型规划的分析,我们认为一个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应该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 地位和意义: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最大的实际用途将越来越集中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电子商务,二就是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建设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所以,每个地区在规划本地区综合信息网络建设时,不把区域教育网络的规划工作考虑在内,是不可理解的,至少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备的。可见,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整个区域的信息化进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但是,如果仅在区域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中体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是不够的,因为教育网络与其他网络的建设有比较大的区别,应该相对独立地进行规划;同时,教育信息化规划是总体规划的视野和基础,也就是说,教育信息化规划水平的高与低,不仅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区域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所以将这个规划喻为区域现代化的显示度和标志毫不为过。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划是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没有好的规划,信息化的进程就会受到大的影响,甚至事倍功半。因此规划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不仅应该用文字明确表述,还应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
二、 现状与需求: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的发展水平、速度和目标都不一致,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在制定区域教育信息化规划时,必须首先很好地分析当地的各种现实情况,既要分析教育发展的现状,更要分析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各种需求目标。例如,在规划中应对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数,在校各年级学生和教职工数,教育经费,普通教学设施以及其他信息化教学硬环境--包括计算机总台数、多媒体教室个数、校园网建设情况等作一个详细的统计,同时,要对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信息化知识应用水平作一个客观的评估;除此之外,还要摸清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信息产业和商业网络建设和发展的情况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总之,应对各方面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现实情况、规划年限、教育发展的前景以及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提出一个既具有先进性,又切实可行的且有本区域特色的总体需求目标。当然,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三、 分阶段目标体系的规划:
一般来说,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少则三年,多则十年,甚至更长,所以应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将一个相对较长的规划分割成几段,设置每一阶段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与总体目标比较起来,分阶段目标--尤其是近期目标应制定得更具体。例如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制定的教育信息化近期规划中将阶段目标分解成七个方面,并对实现区域教育决策管理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习教学模式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师资培训信息化和教研科研信息化七项指标作了详细的定性说明。
四、 战略重点:
这一部分是规划的难点和核心。由于规划中需求目标大多为定性说明,在规划的实施过程还应有定量的指标作为目标实现的参照和指导,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就是根据规划要求,将目标分解成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而且各项指标中能量化的应规定具体数据,有些不能量化的指标则必须定性准确。
1、 设立规划实施的指挥决策系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工程量巨大的综合系统工程,没有一个精干、高效的指挥决策系统,规划将成为一纸空文。系统中除了建立区域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外,还应建立其他相关的工作组织,各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2、 对区域教育主干网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内部网络的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其中的内容包括网络的功能需求、网络协议和标准、网络系统组成和系统设计、接入因特网、网络系统和客户端软件运行平台、网络的管理(网站和网管中心)等。由于主干网建设受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应在大框架内设计,但要考虑教育方面的特殊需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之间在类型、规模、档次上存在差别,信息化需求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规划应对区域内各学校校园网的建设进行分类指导,按不同标准和要求分步实施。
3、 区域教育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益处是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所以区域内应考虑设立教育资源中心,专门负责从基层学校和其他地方(网上下载或购置)收集和整理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和维护教育资源库;管理区域中心网站和各校园网上的所有资源;上传下送各种有关的教育信息;研究和开发适合本区域交流的各种教学软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师生服务等。
4、 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培训基地的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信息化人才,提高区域内干部、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规划应涉及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信息化普及教育--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材的选择与编写、开办网上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等;信息化师资培训--培训的目标和原则、对象和内容、方法和考核等;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人员配备、培养和引进、进修和提高等。
五、 保障体系: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加以保障实施。这里包括政策、法规上的保障,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保证以及建立合理的投资体系。
政策、法规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例如制定工程招、投标的有关法规,可以确保工程投资的合理以及工程建设的质量;建立教育资源开发及使用制度,可以保证开发者的合法利益,鼓励各校及师生开发利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制定培训学习的奖惩制度,可以鞭策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努力提高信息素养等。
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保证,也是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要明确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奖惩条例,对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机构的顺利运行。
建设区域信息化工程是一项投资额较大的工程,需要有大量的经费投入,而且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维护经费也不是小数目,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要下这样的大本钱,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一些人认为地方财政无法负担这样大的投资,所以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尚为时过早,待经济发达了,财政富裕了再搞不迟。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仅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而且对工程本身的性质也没弄清楚。事实上,区域教育信息化工程不是一个纯粹的消费工程,它的投资来源,并不一定完全依靠地方财政,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投资方法和多条投资渠道,可以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甚至可以作为产业模式运行。例如,某大集团公司在某地区与当地教育部门以股份制形式合作,拟投资数百万元(全由集团出资)进行校网建设,建立网络公司。在总股本中,教育局占51%,集团公司只占49%,因为教育本身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有经济头脑的人士会看到投资背后的巨大潜在利益。我们在规划前,首先应对投资方式和投资渠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落实经费来源,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转贴于 六、 评价、检测机制:
信息化建设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司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必要性;规划方案
一、前言
目前大中型企业中,为员工配备电脑的比率已达到98%,虽然员工大体上都具备了基本的电脑操作,但是我国公司信息化仍处在起步阶段,其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其原因在于企业并没有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本文就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阶段公司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二、公司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信息化水平滞留在初级阶段
我国对于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将其提升到了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但由于目前我国公司应用计算机的整体水平不高,公司相关人员缺乏创新能力,而本公司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比较独立,缺乏公司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严重地阻碍了公司信息化水平的提高[1]。
(二)已拥有资源利用率较低
企业对于目前已拥有的信息技术和资源并没有有效地利用,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相关知识网站的内容和研究不足。企业内部的网络系统更新维护的周期较长、更新的信息较少,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吸引力和创新力。
(三)缺乏合理的信息规划
目前公司内部缺乏合理的信息技术规划是导致公司信息化水平落后和滞留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我国公司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中,往往更加重视硬件的维护与更新,对于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高效率软件忽视程度较大。
(四)缺乏全面性的人才
现阶段我国公司信息化建设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全面性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目前公司对于信息化系统缺乏全面的理解,使得公司的技术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人员不能全面地理解公司信息化发展方向,降低了公司的信息系统与操作、管理和执行人员的配合程度,因此严重影响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必要性
(一)企业信息设备的基础环境建设
合理规划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完善公司内部信息设备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有效合理地规划信息化建设,对于完善和优化企业内部的网路系统、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网络安全体系以及重要数据的相关备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指导意义[2]。
(二)完善企业应用系统
公司的应用系统是指企业的门户网站以及其中涵盖的企业各项主要系统。主要包括了人力资源系统、档案和财务管理系统、员工福利系统和财务项目关系统。
(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司信息化进程对于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加强完善内部信息建设,可以使企业在跟进全球信息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可以大幅度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的提高。
四、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一)建立一个中心
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则是建立一个中心。“一个中心”即网络的管理和服务中心。建立一个中心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全面的信息技术系统和标准。
通过对信息网络进行总体的设计、对局域网络信息共享体系的完善和安全信息出的合理设置,为公司内部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提供重要的指导意见,从而实现公司内部网络信息系统的全局建设和集中控制。
(二)实行四大工程
1.外网建设工程
外网建设工程即公众信息的网络建设工程。外网工程是公司内部信息网络工程建设的核心,同时外网建设工程也是各个公司和企业面对公众的网络信息服务工程。该工程包括了涵盖公司内部信息的服务承诺、工作进程和工作要求等各个网络信息系统,增加了公司发展的透明度,通过公众有效地监督了公司信息化运作中的各个工作环节[3]。
2.内网建设工程
内网建设工程即公司内部电子政务的网络建设工程。是从公司内部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口,对于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高效的带动作用。完善公司的内网工程对于增加公司对各个部门的监管能力、实现公司内部的资源共享以及加快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3.数据库建设工程
企业的数据库作为企业获取全面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企业的人才培养、经济建设、监督体制、财务管理和重大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数据库根据其使用和更新年限不同分为两类,动态数据库和静态数据库。
动态数据库是对现阶段企业内部经济发展以及外部整体经济环境的分析得出的数据;静态数据库则使企业通过以往的财务和管理等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4.网络经济工程
网络经济工程是指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经济交易。对企业完善自身财务管理、经济建设和网络维护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具有较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五、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培养全面型技术人才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得以发展和完善的根本。通过培养全面型的技术人才,不仅可以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企业可以定期的从高校毕业生中选取优秀的人才派遣到专业性较强的合作单位或学校去学习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技术,增加企业员工理论性的同时,提高其对于设备和和软件的操作动手能力,增加企业成员的实践活动。
(二)加强网络工程组建工作
企业各个部门中单一独立的信息化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工作体系,加强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性和协调性,通过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信息化的有效合作,全面的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化进程。以科学、合理、节约为原则,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整体网络工程的分析、设计和组建工作,通过加强网络设备的协作性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内部员工管理
加强内部员工管理是增强企业整体竞争水平的有效措施。通过组织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化操作意识和操作能力,完善企业的相关监督体制,从而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全面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坚持以“一个中心,四个工程”为主的战略发展方针,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竞争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勇.合肥供电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信息化建设规划范文第4篇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__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__省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州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拓宽息技术在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工作的科技含量。结合全州系统实际,现制定如下规划。
一、建设现状
在省工商局的统一规划指导下,全州系统信息化工作经过各县市局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全州系统全部建立了政务内网(局域网),成为支持日常办公的基本系统;二是建成了州局联接省局及各县市局,能够承载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业务的政务专网,实现了与省和各县市局网络互联互通;三是建设了以州局为中心,以县市局为站点的12315申诉举报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申诉举报平台;四是大部分县市局建立了数字档案查询系统,为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查询企业数据提供了方便服务;五是实现了州局、省局、县市局公文、信息、会议等网上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公成本;六是州局建立了红盾信息网站,部分县市局在州局门户网站上建立了二级网站,在政务公开、对外宣传、便民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七是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八是部分县市局单独设置了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专门机构,选派了业务骨干负责信息化工作,加快了信息化的发展。
全州系统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显著问题,主要有:一是部分县市局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统一规划、整体推进意识,影响了全州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二是业务系统版本较低、功能少,需要更换新的版本;三是业务系统应用少,基础性数据采集、整合未达到要求;四是网站建设缓慢;五是缺少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没有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六是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市局信息化工作比较滞后。
二、主要目标
在国家工商总局“金信工程”的总体框架基础上,结合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工商局的要求和本地实际,今后五年内,全州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一)积极推进基础网络建设,逐步网络互联、业务互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二)积极开展12315申诉举报、广告监测、食品监管、移动执法平台、网上远程登记、名称预核、年检等业务系统建设,并在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
(三)认真组织基础性经济户口数据库、标准化业务数据库及州局中心数据库建设,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四)加快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州系统信息网络综合保障能力,使网络维护和管理得到加强。
(五)逐步建立起依托信息化带动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发展的新机制。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工商局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起步,依据工作需要和实际建设能力,制定全州系统统一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标准,并积极推进统一规划和标准的贯彻落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考虑全州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开发与应用、风险与安全、成本与效益的关系,防止各自为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避免浪费。
(二)应用主导、突出重点。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紧密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和改革创新,依托完善的网络体系和应用系统,以推进职能到位、促进改革创新、提高工作水平为目的,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优先建设对履行监管、执法、服务职能起关键作用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业务系统和支撑平台,科学务实、规范高效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三)整合资源、促进共享。在广泛应用基础上,对现有网络、业务系统科学分析、总结,在确保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加快网络和应用系统整合、优化,强化各系统的衔接,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涵盖全部工商业务、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内网办公平台、外网服务平台和集成化基础数据库,并促进各系统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现有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效益。
(四)讲求实效、保障安全。坚持从需求上找准切入点,从应用效益和现实情况出发,确定近期和长期建设内容,立足现有条件,突出实用性和便捷性,多在推广应用上下功夫,注意投入与效益的统一。综合平衡安全与风险,把创新技术手段、健全管理体制、强化教育培训结合起来,制定并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方案,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四、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全系统信息网络建设。在已经基本搭建完成的政务专网、政务内网、政务外网的基础上,加快完成还未完善的后续网络建设,全面实现州、县(市)、分局三级联网。20__年前,县(市)、分局之间联网率要达100,网络传输速率要进一步提高,加快业务数据传递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要积极推进与税务、技术监督、卫生、海关等
部门进行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及数据交换,为促进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协作奠定基础。
(二)重点抓好全州系统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健全和开发利用各类经济户口信息资源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一是州、县(市)局数据中心按照各类经济主体信息和相关数据资源物理分布存储,逻辑集中建库和信息整合的建设思路,建立全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实现内资、外资、私营企业登记、经济户口动态监管数据、行政处罚案件数据全部入库;二是加强数据资源质量控制与应用管理,确保数据信息全面、完整、准确、实时、开放、安全,要能够提供具有统计和分析功能的数据信息,满足不同层次和领域的需求。
(三)大力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按照全省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立足全州系统实际,坚持以信息化带动业务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抓好目前的多个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一是重点抓好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实现公文流转、信息传递、内部事务管理的电脑化与网络化。二是抓好经济户口管理系统应用。建立基层分局动态监管机制,建立登记机关、基层分局、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反馈渠道,从而建立一个跨地域、跨部门联动的“经济户口管理系统”。三是抓好“12315”申诉举报系统应用。以“12315”申诉举报电话为受理平台,建立一个组织健全、反应灵敏、执法有力、覆盖全州系统的打假维权信息传输与处理系统。四是抓好广告监测系统、食品监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移动监管执法平台、网上远程登记、名称预核、年检系统等应用。五是抓好数字档案系统应用。从企业登记档案入手,将各类业务档案、政务档案整理、扫描、数字化存储,建立档案原件影印系统及联网互查系统,向政府部门及社会提供查询服务。
(四)全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依托全州系统各级局红盾信息网站,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按照有利于密切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有利于规范行政行为,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通过对州、县(市)局两级门户网站改版优化和整合,进一步完善对外信息服务系统,推进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和网上受理业务服务。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建立外网网站和内部办公系统的数据传递通道,实现内、外网信息自动交换,提高业务处理和公众服务能力,使各网站形成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一条龙”服务,构建工商电子政务对外门户,为公众提供网上业务受理、投诉举报、审核处理、反馈、公告、信息查询、咨询等服务,实现“网上工商”的目标。同时,坚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宗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提高网站服务功能,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窗口式”办公和“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
(五)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根据国家和省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总体框架要求,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建立和落实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制,强化网络维护和管理,切实加强病毒检测、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系统备份和防火、防雷、防静电等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加快应急支援中心和数据灾难备份等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对基础网络和重点应用系统信息安全实行分级保护,逐步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网络畅通和数据安全。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领导的认识,是“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一定要亲自抓、亲自管。全州系统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州局的部署和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局都要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并协调处理系统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承担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统一归口管理信息化建设;州本级局、县(市)局应至少配备2名以上中级技术人员。全州系统都要在组织制度和干部队伍建设上,把信息化建设作为考核各项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二)明确分工,求真务实。全州系统信息化建设继续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办法。州局负责全州系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和技术方案制定、项目调研和过程控制,负责全州系统统一的应用系统开发、推广、整合和优化。各县(市)局根据全州系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和技术方案,负责本县市局信息化建设,并保证州局规划、标准、方案落实。
信息化建设规划范文第5篇
一、背景
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把信息化医院建设作为了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配合医院建设发展战略,明确未来五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特制定本规划。
二、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在全面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创造条件,重点加强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如电子病历、数字化医学影像、医生和护士工作站等;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加快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伐。目前国内各级医院将医院信息系统从以收费管理物资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一卡通”系统、条码技术、电子病历、HIS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为核心应用的临床信息系统快速推进;二级医院大多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扩展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二)存在问题
1、网络基础设施需要扩充改造
目前我院有那么几台旧电脑,用于医保结算和新农合报销等。无法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的需求。
2、其它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因素
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医院近几年资金的压力本身已经十分严重,所以未来几年资金问题将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发展持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建设要靠意识推动,靠需求推动。信息化建设本身非但不能赚钱而且还要花掉不少的钱,部分临床科室的负责人本来就有重业务轻管理的倾向,这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医院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求大部分职工尤其是临床专业人员能熟练地操作使用计算机,但目前医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职工数量非常有限。
三、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医院五年发展规划(2023-2023)为依据,以建立信息系统为方向,以实现数字化医院为长远目标,以打好数字化医院建设网络基础为重点,稳步实效地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医院管理,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为医院的发展及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信息化方面的有力保障。
(二) 基本原则
按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保证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整体建设与发展的一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适应医院的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信息化建设本身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各个阶段各个项目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必须充分考虑其整体适应性和是否便于长远发展,以免对医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基础设施尤其是网络建设要超前,新技术、新应用的采用要切合实际。计算机网络的机房、网络布线是信息化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机房的定位、网络布线一定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留足空间、留足余地。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必须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顺序,促使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序地、高质量高水平地向前发展。
4、坚持标准化先行。在医院信息化每个环节的系统实施前,必须先完成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信息编码的标准化、基础数据的标准化,确定好系统的接口标准。
5、高度重视软件的地位和作用,融先进的管理思想于软件当中。信息化建设要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关键在于软件蕴含的管理方式、管理思想是否先进合理。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软件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完善软件的功能,通过软件实现的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信息化的这一途径使医院管理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6、切实保证系统安全与稳定。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必须切实保证和落实系统的各项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系统运行中的安全与稳定。
(三) 建设目标
今后五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目标是:选好一个软件商,选好一个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为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的起步、数字化医院工程的实施打好数据库建设及His应用基础;扩充完善管理信息系统(His)功能,为今后临床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打造好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普及和提高。
四、医院信息化建设具体任务
1、提高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向已经建设信息系统的医院学习及借鉴经验,购买所需设备,为信息化建设做好准备。
完成信息中心机房及主干网线的升级及改造,门诊、住院、行政区网络改造。2023年完成。
2、初步建成HIS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三大系统,为建设信息化、数字化医院打好基础。
HIS系统要具备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医技科室、住院、门诊、药房管理、药库管理、后勤管理、新农合接口、医保接口、医疗统计、电子病历等模块。2023年完成。
3、初步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系统2023年完成。
4、建立医院网站。
作为医院对外宣传重要途径和窗口之一,同时配合医院今后的专科建设,建立医院网站,积极加大对外宣传,扩大医院社会影响。2023年完成。
5、进一步发展HIS系统。
增加病案管理,医疗成本核算系统,包括医疗、护理、院感在内的医疗及病历质量检查登记统计模块。2023年完成。
6、建立病人咨询服务系统(触摸系统)。2023年完成。
7、建立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使各类办公文档的草拟、传阅、存档和管理通过计算机处理和管理,通知、公告、检索等均通过网络进行。2023年完成。
8、建立电子图书馆,实现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全文检索与浏览。为职工提供一流的学习平台。2023年完成。
9、建立数据仓库等工具,辅助医院管理与决策,进行员工数字化绩效评价。2023年完成。
10、不断普及和提高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院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决策、亲自推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保障,处理好重点项目、难点项目的协调,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切实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结合医院的办院思想和发展战略,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计划,指导和督促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
2、规范、完善并严格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和落实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确保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顺利发展和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要尽快完善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
3、认真借鉴其他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经验
全面深入了解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认真借鉴其他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经验,力争不走弯路,少走弯路,加快建设发展步伐,减少甚至完全避免投资浪费,提高建设效率和效益。
4、厉行节约、努力保证信息资金的投入
医院克服一切困难,尽量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始终坚持节约的原则, 尽量压缩投资规模,减少浪费。
5、切实加强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为增强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医院在中心机房易址改造时增加对安全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用于设备安全系统、防火墙系统、防病毒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的建设。同时严格控制各类操作人员的访问权限,完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