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论文(精选5篇)

快乐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愉快教学 寓教于乐 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学实践中,愉快教学正日益引人瞩目,并对教学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愉快教学,简单地说,即寓教于乐,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它始终注意发挥以愉快为核心的各种情感的积极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各自的认知需要,并主动积极地开展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作为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在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应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获得教育。人们都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润滑剂。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便成为愉快教学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

一、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乐在氛围

环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如何使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如何使学生处于轻松愉悦?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这里,教师负有决定的作用。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而多媒体教学与学科整合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

首先,应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等感官效应,让学生置身于现代教学技术所创造的、妙趣横生的课堂学习之中,拥有一个“课始乐已生,课中乐正浓,课后乐犹存”的快乐情境。

其次,教师要具有独特的教育方法,有高超的教学调控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赢得学生尊重,就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单纯的热情是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的,要用独特的讲课风格、丰富的知识体系、良好的气质风度来影响学生,吸引学生,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

再次,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要面向那些后进生,学困生以及在性格、气质、体能等方面处于弱势的学生。要从“人人平等”、“教育公平”的高度出发,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营造出平等、民主、快乐、和谐的教育氛围。可在课堂中运用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更持久地保持兴奋状态,以求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构建快乐的教学方式---乐在过程。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引起学习的需要。,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教师要努力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自己说,“写”让学生自己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和作“中增长、在“探究”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教师应努力构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感情,才能学得好。”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借助感情的感染功能,引发,调动学生的快乐情绪。快乐情绪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有相应的促进功能,由此形成师生同乐的良性互动。师生心灵的交融,唤醒了学生生命的律动,激起稚嫩童心的升华。

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把课堂上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如秋天到了,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收集各种各样的落叶,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形状、颜色等,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树叶贴在纸上,写上名称或者写上一个自己喜欢的描写树叶的词语或句子。或者用树叶镶一幅画,再给画取个好听的名字,给画加上文字说明等,然后展出、评比。这既是一幅由学生亲自创作的艺术,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识字、学词、学句,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因为学生喜欢活动,特别是到野外去观光、体验,更让学生心情愉悦。通过这一活动,也实现了学生情感体验,把语文学习变成了学生情感需求。这样,学生心中涌动的是努力后的快乐和自信。

课改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建立起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优点,及时捕捉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赞扬。可以以激励性的语言、动作、多样的激励标志、有趣的图案、有意义的奖赏,举行简短的仪式等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产生兴趣,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想学。正如心理学家盖兹说的: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培养快乐的师生关系---乐在交融

一个好的课堂应该是快乐的、鼓舞人心的。这样的课堂会产生出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愉快的学习,尝试自主探究知识的乐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体验到快乐。

首先,班主任要做快乐的传播者。学习本来是一个自娱自乐的过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具有快乐的情绪,微笑的面对学生,把快乐带给他们,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享受“自由”的空间,在“享受”学习中,逐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做事。这种教学理念正是当前新课改的主张,正是素质教育的追求,陶行知提出“要把学校变成乐园”,由此看来,班主任做快乐的传播者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其次,班主任要做快乐的制造者。兴趣是学习成功的最好老师。任何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在做的过程中都是快乐的。学习也是这样,只要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遇到困难也会设法克服,而当他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时,他便会感到由衷的快乐。因此,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要使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欢乐之情,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充分表达情感和释放激情的宽松环境,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自动、自信的舞台。

快乐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对于快乐体育思想,日本学者认为:快乐体育是重视每一项体育运动所独具的乐趣,让学习者能够轻松、愉快地从事学习和运动的一种体育,快乐体育思想是将运动中的乐趣当作目的以及内容来进行教学的一种体育思想。我国体育教育家对于快乐体育的诠释为:快乐体育指的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学习者和这种学习氛围融为一体,并且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

二、快乐体育思想对小学体操教学的作用分析

快乐体育思想在20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在小学体操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通过将快乐体育思想实践应用在小学体操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体操教学中单纯地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终极目标的教学宗旨,而是既重视增强学生的体质,又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格和情感上的教育;其二,改变传统“填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提倡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教师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现学生体质和身心的共同发展;其三,快乐体育思想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厌学的现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激发学生的锻炼以及学习的潜能。总之,通过将快乐体育思想应用在小学体操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让他们始终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态,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所有的教学内容,在小学体操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思想,是扭转当前小学体操教学“滑坡现象”的有效方法,应该引起小学体操教师的重视。

三、快乐体育思想在小学体操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教学内容的设计。传统的小学体操教学内容通常为竞技性较强的体操动作,过分重视动作的标准和规范,容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畏惧的心理,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小学体操教师在应用快乐体育思想时,应该遵循经济运动趣味化、儿童化、教材化的原则,对小学体操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设计。基于快乐体育思想的小学体操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站在学生的立场选择体育教材,并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去思考“我们教什么、我们为什么教”等问题;其次,应该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教材结构的简化并不是不要技术和规则,也不是不重视体操技术教学,而是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受过多人为因素的限制,先实现教学活动的目标,然后再逐渐适应简单规则。因此,教材技术结构的简化,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应该采用降低技术要求、简化规则以及简化活动形式等原则;再者,增加快乐体育教材内容,按照科学性、趣味性、健身性、教育性等原则,适当突破传统体操教学教材的限制,适当增加一些学生易于学会、喜闻乐见以及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体育教材内容,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的设计。想要在小学体操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思想,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和实用性,也就是说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并将各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在体操教学实践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愉快的心境主动地参与到体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教学中探索、发现以及体会到快乐体育教学的学习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目前,基于快乐体育思想的小学体操教学方法包括师生换位法、快乐作业法、激励法、直观演示法、竞赛法、讨论法、目标学习法、小组学习法、设疑法、游戏法、情境法等,通过将这些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体操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快乐体育思想,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快乐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快乐体育 兴起 异化 终身体育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也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大学体育教学观念也开始汲取各国的优秀成果,其中,快乐体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快乐体育是由包昌明在1985年首先提出的,但当时并未引起太多的反响,直到我国两次召开中日大学体育研讨会,并且由包括留日博士毛振明先生在内的一些体育界专家大力倡导后,快乐体育才引起全国大学体育界的重视。卢元镇认为,异化是指从主体中分裂出来或丧失掉的东西在摆脱主体的控制并获得独立性后逐渐壮大,反过来控制、支配、压迫或扭曲主体。关于快乐体育的研究现在存在着异化的趋势。本文就当前关于快乐体育的研究现状进行对比,通过哲学与社会学理论分析快乐体育的异化现象,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一、快乐体育的兴起

“快乐体育”一词最先出现在1979年第24届全国大学体育研究协会会议东京大会上。1979年,日本为了提出适应日本社会变化的体育思想――重视把运动作为生活内容来学习的体育―――运动内容论、目的论的体育,其口号形式就是“快乐体育”。我国关于快乐体育的研究也比较多,孙辉等人试论日本的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及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我国对快乐体育也进行了一些研究,那就是源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愉快教育。当时有很多学生对上体育课产生了“厌学”情绪,我国学者就将本土化的“快乐体育”与日本的快乐体育结合起来,为适应终身体育思想而发展起来的快乐体育开始得到实施与研究。这样,我国对快乐体育的内涵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直接接受日本“快乐体育”思想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把运动作为体育追求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把运动作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内容来教给他们,让他们能理解、享受、掌握并创造运动,使运动文化成为自己生活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到终身,并以此来完成人的身心形成和适应继承运动文化遗产的社会需要。”另一种理解主要是在我国产生的,同时还受到我国“愉快教育”思潮的影响,这种理解的基本观点是“从终身体育与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出发,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并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使学生能自主地、快乐地从事体育学习。”这种理解还强调“不仅把运动作为实现教学目的与任务的手段,而且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和丰富情感作为目的。”

二、快乐体育是一种教育思想

快乐体育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教学方法。快乐体育是一种从情感教学入手,以对学生进行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目的,因此,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我国的一些学者对快乐体育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认为快乐体育是“从终身体育与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掌握好运动技能和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都是我们的体育目标”。对于快乐体育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有“游于艺”的教学阐释,所谓“游于艺”是指运用游戏的手段来教育和学习六艺。孔子的快乐教育思想基础看来是一种方法,但是一切都是由快乐教育的思想进行指导。因此,快乐体育的实施过程也应该理解成为“思想指导操作”。

三、快乐体育异化现象的出现

(1)快乐体育是一种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有学者认为,快乐体育是一种教学方法,“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是以追求能让学生自发、自主的学习并能充分体验运动的内在乐趣,充满挑战性、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为基点。其表现为:(1)“快乐体育”强调以学生的“乐学”作为教学的基点。(2)“快乐体育”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3)“快乐体育”提倡建立与学生互教互学相联系的教学组织形式。(4)“快乐体育”要求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还有学者运用直观引趣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比喻例举法,深化学生对体育概念和运动知识的理解;运用游戏竞赛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运用审美熏陶法,使学生获得高层次的愉悦感。有学者认为,快乐体育作为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的模式,有一整套用于指导体育教育活动、调节体育教学过程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观,能动发展的学生观,主动积极的学习观,体育教育形式的整体优化观。有学者认为,快乐体育是一种教学手段,快乐体育使学生积极愉快地进行体育学习,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情感及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综上所述,近十年来关于快乐体育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有很多学者都将其认为是一种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这样,当前有关快乐体育的研究结果使快乐体育向背离快乐体育内涵的方向发展。

四、快乐体育异化现象的原因探析

快乐体育强调追求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并将其作为教学的目标核心,同时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认为,快乐体育的提出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快乐体育的思想却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重视在体育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快乐体验等心理感受,而忽视了体育的根本目的”。快乐体育“异化”的现象无不源于对快乐体育认识的偏差。快乐体育从引进到实施原本是一种教育思想的体现,属于思想层面的范畴,如果将其划为一种教育方法、手段与模式,必将成为操作层面的范畴,成为形式上的改革。一些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学规律,违背了教学大纲,歪曲了快乐体育的真正内涵,认为快乐等同于一种玩乐,将体育教学等同于一种“娱乐”,只要学生能够体会到快乐了,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将学习者的心理感受推崇到了极致,将体育教学等同于玩耍,降低了体育教学的地位。快乐体育不仅仅是促使学习者产生一种愉悦感,其内涵是多维的,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培养学习者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快乐体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但是不可缺少需要操作方面上的支持与实施,即需要在方法、手段与模式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

五、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异化分析

1.快乐体育――未来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主导

在我国,快乐体育思想的提出始于80年代,刚提出的阶段,它曾被人们作为一种教学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推行。随着快乐体育思想的逐步完善,发展至今它已经成为我国体育教育方针、政策的主导思想。

把快乐体育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把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身体锻炼建立在自身愿望、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把运动中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进行体育学习,并以浓厚的兴趣、持久的意志力、适宜的学习方法,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行为,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快的情绪和气氛,即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其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快乐地享受体育运动的同时来自觉积极地发展体育能力,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2.未来大学体育将是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和培养能力、快乐体育、主动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有相同之处,都是为了使学生将来终身受益。不同点就是它特别强调和重视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这种思想的产生与终身教育观点的出现和现代化社会发展使体育成为“终身体育”。大学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在限定的教育阶段里,培养学生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独立地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作为大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体育教学,也应以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由于现代化大生产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劳动时间缩短,余暇时间增多,人们为了健康长寿,使生活丰富多彩,体育运动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终身体育思想的出现,对大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质就是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把健康教育贯穿于终身教育之中。

3.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快乐体育思想较注重从育心方面入手,人的全面发展体育思想突出在育心育体的全面协调。终身体育的思想侧重使人终身享受体育的长远效益,既育心又育体;体育与竞技相结合思想从提高运动成绩入手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起到育心效果;不论是哪种大学体育思想都没有离开人的身心两个方面,只是强调身心的侧重点不同,从本质上讲都是在育人的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它们是相互交叉、互相补充的,使各阶段大学体育思想出现层次性、阶段性,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主导思想,终身体育观应贯穿在各年级大学体育的始终。

大学实施、推行体育健康课的最终目的是实行自我终身体育锻炼。而自我终身体育锻炼的原则是:明确目的的自觉锻炼,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适量运动,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和巩固提高。只有在坚持快乐体育实施原则的基础上,我们的快乐体育才有可能作为一种真正的指导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当中,并要求我们积极的参与锻炼,达到自我终身锻炼的最终目的,真正意义上实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包昌明.再谈体育教学与快乐体育[J].大学体育,1988,(3).

[2]陈力丹.准确使用“异化”概念[J].当代传播,2003,(5).

[3]卢元镇.竞技体育的强化、异化与软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1,(4).

[4]孙辉.试论日本的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及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1).

[5]毛振明.论运动技能学习与体验运动乐趣的关系[J].体育教学,2002,(1).

[6]李仲伟.快乐体育思想的渊源与实践探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3,(2).

[7]饶平,熊曼丽.对快乐体育的再认识[J].体育文化导刊,2001,(4).

[8]许大庆.实施快乐体育的几种教学方法[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2).

快乐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快乐体育教学方法 职业高中 武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11-0179-02

一、引言

为了促进我国人才培养发展目标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相适应,培养综合性人才,积极推进我国教育实施全面改革,快乐体育教学方法是基于新教育理念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手法,这种教学方式更注重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寓教于乐”与“因材施教”融合为一体。本文基于这种教学方式对职业高中武术教学进行分析,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在职业高中教育中的科学应用,促进职业高中学生全面发展。

二、快乐体育教学法

快乐体育教学法是将体育运行作为一种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实现体育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同样也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获得快乐,实现了体育课堂教学从传统的“被动式教学”、“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主动式”的教学形式中来[1]。快乐式教学形式的开展更加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运行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现代教育体制逐步实现“人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此外,快乐体育教学方法与快乐体育教学实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体育教育新模式,推进我国职业高中体育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的改革进一步实施提供理论体系。

三、当前我国职业高中中武术教学的发展现状

职业高中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为了进一步丰富职业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在职业高中体育教育中开展武术教育,但从当前武术教学在职业高中中的教学发展现状来看,将存在的问题归结为:第一,武术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师在武术教学中没有掌握武术教学的精髓;第二,武术教学中形式单一,教师的武术教学内容仅限于武术学习的单一形式,武术学习中缺少创新因素;第三,学生对武术教学的理解程度较低。

四、快乐体育教学方法职业高中中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1.注重引导学生对武术教学理论讲解

快乐体育教学法在职业高中武术教学重点的应用表现为,第一,注重引导学生对武术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形势,其中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如果教师仅仅对学生进行武术理论知识讲解,一方面,职业高中学生的文化水平有限,对理论的理解程度较差;另一方面,枯燥的理论知识容易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2],对学生武术学习造成影响。为了转变这种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将快乐体育教学法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教师在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中融入“快乐”因素,使理论知识能够“活”起来,最终形成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提供灵活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促进武术课堂在职业高中体育就教学的顺利开展,中国武术的学习要点总结为“内练一口气”,为了培养学生武术思想,增加学生的武术文化底蕴:例如:教师积极在武术教学课堂中积极开展武术理论知识竞赛,这种课堂活动能够大大的活动课堂气氛,实现了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2.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武术教学展示

第二,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武术教学展示。一方面,教师应用快乐教育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活跃的课堂理论教学,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武术教学展示,快乐体育教育法是坚持课堂教学中融入活跃的教学气氛进行教学,同时也要求教师要严格按照体育教育的基本内容认真开展教学,教师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武术示范,学生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在课堂示范中,教师不仅注重武术教学的基本动作进行规范展示[3],也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了教育中“严慈并用”[4]的教学理念,例如:武术学习中,“扎马步”是最基本知识,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做示范,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武术教学动作进行分步骤讲解,实现武术课堂中学生学习主题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体育教学课堂中的教学秩序在无形中建立起来,教师能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同时适度的课堂武术小游戏能够使教师示范课堂的表演增添乐趣,教师与学生情感沟通的重要桥梁,实现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了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多层次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能力

第三,多层次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能力也是快乐体育教学方法的主要应用之一。教师在开展武术教学中,可以充分应用武术教学的文化性特征,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发展,积极推进多元化课堂教学的应用,实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实施,例如:某高职体育教师为了能够增强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兴趣[5],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设置情景模拟教学课堂,并且让学生们自主编故事,设定任务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情景模拟教学中对武术教学知识进行联系,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大大的激发了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从武术文化知识,武术练习主体思想,武术练习要领等方面进行多层次性指导,使学生的武术学习既有层次性,有体现了武术的精髓。学生主动参与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武术教学的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并且,学生们能够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了快乐体育教育法在职业高中武术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及时对学生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第四,及时对学生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快乐体育教学法在职业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仅表现在理论教学和武术演示中,同样也表现在对学生武术动作的指导中,通过以上两种教学场景的应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已经建立起较为稳定性的情感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游戏中观察学生的武术基本动作,并及时给予学生武术问题指导[6],例如:教师应用对学生在课堂情景剧中的武术情景剧表演中应用的武术动作动作进行纠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武术技巧的深层次掌握。

5.培养学生自我反馈与巩固

第五,培养学生自我反馈与巩固。教师应用快乐体育教育法进行武术教学,一方面,坚持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检验的学习理念,学生能够应用课堂快乐课堂内容,对学生的课后反馈和学习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独立学习与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武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温故知新”的思想,引导学生将武术练习作为生活体育锻炼中的一种形式,将武术学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五、结论

快乐体育教育法是一种将教学知识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是课堂教学氛围实现灵活、多元化发展,在职业高中武术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活跃教学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对武术教学的深入理解,促进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在职业高中的的进一步实施,是我国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吴锡昌.中职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分析[A].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23年教育探索与实践学术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23:16.

[2]堵航歌.基于“工学结合”探讨高职体育教育工作创新[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23:1.

[3]王晨.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23.

[4]孙小龙.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7.

快乐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3)09-000-01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讨论法对当前快乐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快乐体育是实现“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快乐体育 教学改革 健康第一

一、快乐体育的内涵

(一)以追求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为核心

传统的学校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与提高,体力的增强。目前,已经逐渐转变到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方面上来。快乐体育思想正是从这一高度看待和评价体育教学过程和体育教学目标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是快乐体育思想的根本精神所在。

(二)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

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过分强调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只是一个需要教育培养的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教育培养,结果导致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自觉性的泯灭。快乐体育思想特别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个性不同、积极主动、独立自尊的人。

二、快乐体育的方法论

(一)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教学的基点

快乐体育是以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为出发点来研究教与学及其相互关系的。它标志着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定。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计划的制定,一直到体育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调控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主体作用的发挥。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引导与指导,是为学生自律、创造性学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采用有利于学生互教互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快乐体育强调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承认个体差异,允许每个人根据现有的能力去从事活动,享受运动。快乐体育创立了与这种学习环境相一致的教学组织形式―小集团学习。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小组的同伴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互相讨论,互相评价,使学生得集体中人际关系和谐的满足,促进小组成员互教互学、自主自律地学习。

三、实施快乐体育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的本身具有快乐体育意义

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处的身心健康包括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即指人的个性、意志等精神因素,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也就是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方面。

要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必须对体育实践有兴趣,在体育实践中寻找到乐趣,培养了意识,获得了健康,才有可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也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获得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及不断增强的适应社会!环境的生存能力,使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可以认为,实现高校体育的目的本身就必须带有快乐体育的意义。

(二)快乐体育是实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有效手段

人的健康水平不单指身体的形态发育、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水平和基本活动能力,同时也是指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即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意志品质等精神因素的发展水平,以及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就是体现在身体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力、应变能力等方面。实践证明,快乐体育能使大学生在体育实践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获得了快乐的体验,身心都得到发展,并因此逐步增强适应能力,做到长期化、终身化。

四、实施快乐体育的可行性

(一)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人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旧时期的新的要求。因而,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越来越高,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在具备同等专业水平的同时,有特长的学生肯定占优势。所以,高校的大部分学生在学生时期会有目的地学习与掌握一至二门体育项目特长,掌握锻炼身体的技巧与方法,为今后走向社会提前做准备。

(二)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从人的本性上得到完善,从人的根本质量上得到提高,从整体功能上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运动技能、身心发展、审美观念以及习惯能力等的培养上都是整体功能不可分割的基础内容,而快乐体育本身就是强调素质教育对人的本质施加的影响,是以人的发展与完善为目标,素质教育是奠定人生基础,提高所有人素质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需要。

(三)终身体育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于体育的需要会产生较大的变化,从单纯增强体质的需求发展到调节紧张的工作节奏,从阶段性的被动锻炼发展到持久的终身性的主动参加。因而现代社会的人类健康呼唤着终身体育,现代人际关系的改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终身体育,我国的现代体育也需要终身体育观来普及和发展,终身体育就是终身锻炼、终身受益。

五、结束语

体育具有别的学科所不具有的乐趣,当把体育列为教育内容以后,就应该对体育乐趣的特性进行充分研究,发挥和利用这种特性为教育目的服务,使学生从体育中获得实效和乐趣的双重效果,以达到快乐体育的目的。体育学习实践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学习者体验情绪愉悦、身体活动充分,在“学中乐,乐中学”的快乐情感体验过程。

参考文献:

[1] 马辉,张宁.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快乐体育[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1):45.

[2] 谢宗皖.高校体育教学实施快乐体育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2.100(1):97-9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