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精选5篇)

教师继续教育范文第1篇

我国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起步晚,而且有相当的差距,发展也不均衡,虽然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规模,但为适应新的社会体制和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高等体育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口径窄。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体制不尽完善,目前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大多数都是来自专业体育院校。体育院校的学科门类较单一,专业口径窄,导致体育院校的毕业生知识结构较偏,再则,高校体育教师掌握的文化知识基本上是以体育理论知识或与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主,而对其他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少。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已不能完全满足高等体育教育的需要。另外,由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对新的知识和技术感到陌生,无法解答学生提出的很多新问题。

(二)整体学历偏低,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高校的体育教师大多都是高等体育院系毕业,体育专业研究生也有相当一部分充实着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但是高校体育教师学士学位占大部分,硕士学生教师比其他专业教师的硕士生比例还是很有差距,在全国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中,以40岁以下为例,中青年教师占体育教师总数的60%以上,其中高级职称仅占4%,具有研究生学生的占3%,学历情况参差不齐。这些数字表明高校体育教师整体学历偏低,高学历少。

(三)发展还有距离,有待提升空间大。

除了师资问题外,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和教育观念都尚待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骨干教师数量质量提高空间很大。所以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要紧跟时展的步伐,抓紧机遇,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教师在训练、科技创新等领域得到发展和延伸,一个在职体育教师如果不参加继续教育,自身就得不到发展,更无法适应体育教育发展,必将面临社会规则的优胜劣汰。只有积极、主动、认真地参加继续教育,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假如所有的体育教师素质都得到提高,那么就是体育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势在必行。

二、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威胁

(一)面临来自当今社会发展的挑战。

21世界,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知识水平的创新。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而继续教育是构建具有较高创新素质体育教师队伍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必然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来自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挑战。

国务院作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强调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同时,国家教育部近期制定并颁发的《指导纲要》,给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在当今倡导“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素质教育中,传统教育下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在教育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及培养模式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出现相对滞后的现象。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已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来自体育教育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挑战。

国家对高校教师的要求是具备硕士或以上学历,表明仅仅靠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和自身的需求,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工作。同时,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信息呈爆炸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生产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健康的质量等正发生着前所未有、深刻的变化。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教育科学知识、技术手段方法的激增,还要面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已经面临优化体育教师队伍择优竞争上岗的挑战。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知识更新,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育工作,这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自我生存和发展。

三、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措施

针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所面临的威胁,应从以下方面加强改进。

(一)提高认识,营造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命运和前途的影响至关重要。推动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顺利开展,既要将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远期目标,又要把教师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制订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和政策措施。再则,体育教师自身要认清形势,深刻领悟并接受继续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要充分认识到职前教育所获取的知识难以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现实,从而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使自己所从事的体育教育工作符合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建立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模式。

逐步提高在职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以此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培训主要是体育教材教法进修和教学研究,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助教主要任务是获得合格学历的进修,副高职称的教师主要为研究生的进修。在具体制订高校体育继续教育计划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多层次的培训办法。各大高校要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组织教师开展各专业知识学术交流,举行公开课观摩课,鼓励教师多出科研成果。

(三)建立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保障机制。

要使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建立完整的保障机制,保证体育教师进修的权利和义务,使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终身化、制度化。建立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为依托,以远程教育为主体的开放型教师培训网络。采用激励措施调动高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把教师在职教育作为增资或晋级的一个必要条件,并逐步建立配套制度,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继续继续教育工作顺利进行。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师资培训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

四、结语

教师继续教育范文第2篇

在开展数学教师继续教育时一定要针对现代教育对自身的要求来进行相关工作的规划。这就包括有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相关设计以及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的设计可以说这两个体系是数学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因素,它们对继续教育自身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构成继续教育的关键所在。接着,我们就针对现代教育对数学教师的相关要求来进一步设计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

1.数学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

继续教育课程的设计一定要本着针对性,先进性,实用性。所谓的针对性就是要针对数学教师自身目前的实际情况以及职业要求,教学素质要求来开展继续教育。所谓的先进性就是根据数学领域的相关最新知识,最新科研成果来对数学教师进行相关的教育以及进行必要的培训。实用性是指继续教育要使得数学教师能够把自己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通过自身转换为切实的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而不是只具备理论知识,却不能知道实际行动。另外,对课程的设计要有多样化。即不能仅仅是注重于对数学教师的专业化知识的培训。而是要综合性的培养。在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以及心理学,教师素质等方面都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对数学教师进行进一步的培训。除此之外,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应用也要注重起来。培养数学教师的相关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及其语言等的操作,开设相关课程并进行相关实际性的操作应用。通过课程的设计来全方面的提高数学教师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2.设计完备的继续教育评价体系

继续教育评价体系及对所进行的继续教育效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判定。这对数学教师的进一步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在主观上想象数学教师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因此,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的设计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必须设计科学的继续教育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必须能够综合性的评价继续教育的效果。这一体系也必须具备实,新,远的特点。实,就是评价结果真实无误,能够对继续教育的效果进行综合性,准确性的评定。新,就是评价结果新颖,能够更进一步的激发数学教师进接受继续教育的热情。远,就是评价结果能够具有一定的远见。能够对以后的继续教育的开展有指导性的意义。

二、结语

教师继续教育范文第3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开放的、创新的教育,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必须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能够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创新……否则将无法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继续教育工作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全国及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省市县有关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教育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管理能力。

二、主要工作

1、继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广大教职工要认真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教师七要七不准”、学校制定的“教师师德修养十六条”、“实验中学教师十不准”等,并于期末举行有关以上内容的闭卷考试;组织教师观看《师表风范——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专辑》、《职业道德启思录》和省教育厅组织的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报告录像。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师德系列教育活动。要进一步规范教职工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写好学习心得。学习中要联系学校和个人实际,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明确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创新工作的新任务和学校的新要求,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训斥学生、不经学校允许擅自收费、随便接受学生家长宴请的现象。增强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师德建设标兵评选活动。

2、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高培训。

遵照学校制定的“40岁以下的任课教师在3年内必须取得专科学历,6年内必须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继续教育目标。要继续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高培训,争取到2005年,我校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将达到100%,具备本科学历者占到专任教师的70%以上。

3、今年,要按上级要求,继续组织好骨干教师培训,学校要为参训教师提供经费保障,支持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4、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双控闭路电视设备操作培训和计算机课件制作培训,到2004年,争取所有任课教师能够自制课件,并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现有设备辅助教学。

5、继续搞好校本培训。一要狠抓基本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艺术,包括:了解与分析学生的技能、班级日常管理技能、组织班级教育的技能、对学生进行评定的技能、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板书的技能、教学设计的技能、电化教学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考核的技能等等。并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技能训练:①、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竞赛或才艺展示,规范教学基本功标准;②、指导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的典型案例;③、开展说课活动和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课题研讨课、示范课的评课活动。二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双控闭路电视设备操作培训和计算机课件制作培训。三要认真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者比例,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及全国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四要制定"名师"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多给他们提供锻炼学习的机会,以"名师"培养带动"名校"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落实好"拜师带徒"活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对新调入和新分配教师进行必要的入校教育,以使他们尽快融入实验中学这个大家庭,尽快跟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6、学校还将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继续支持干部、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或邀请名家名师来校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7、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要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优质教育,适应未来发展,培养身心两健、学创俱能、知能双全、五育并举的合格人才。

三、工作措施版权所有

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为进一步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落实。

2、提高认识,努力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因此要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积极参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完善激励和制约机制。把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考核和岗位聘任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对违反规定,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在岗位聘任时给予低聘或缓聘。

教师继续教育范文第4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创建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进一步完善三级研修网络,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

二、基本思路

1、坚持以校本研修、远程非学历培训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突出骨干教师培训,重点关注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研、教研、培训”相融合的继续教育模式,努力增强研训工作的有效性。

3、着力抓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管理和应用,促进中小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利用“天网”、“地网”提供的丰富资源,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

4、以推进覆盖全区的教育城域网虚拟专网(VPN)建设为依托,探索网络研修模式。

三、主要工作

(一)干部、教师培训工作

紧紧围绕课改中心,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聚焦质量大局,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加强和改进课程改革培训,*年*月重点开展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新教材教法的培训。

2、围绕课程改革实验开设专题讲座。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后文简称“中心”)教师要以课改实验为重点拟出专题讲座题目单并印发各中小学校,各中小学校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由“中心”统一安排、组织实施。

3、开展新教师见习期培训。增加集中培训时间,丰富培训内容,改变培训模式,注重教学常规、基本教学技能、教材教法的培训,采用专题讲座、集体备课、说课训练、课堂诊断、教学观摩与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力求帮助新教师尽快掌握课堂教学常规,熟悉教材教法,初步具有独立处理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应对课堂变化的能力。任职学校要配合培训机构要共同加强新教师培训的管理力度,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具体要求见《*区20*年新任教师培训计划》。

4、继续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全面启动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并于20*年*月*日举行开学典礼。举办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区级骨干教师培养人选研修班第一阶段培训,小学语文、数学区级骨干教师培养人选研修班第一阶段培训,其他综合学科区级骨干教师培养人选研修班第一阶段培训。建立骨干教师选拔、培训、使用等一体化的管理机制,采用集中培训、岗位研修、跟踪指导、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我区骨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培养一批专家型的骨干教师。

5、开展小学校长培训。举办小学校长岗位培训与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举办*区第六届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举办“教育家型校长办学”高级论坛。

6、举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在开展全员培训的基础上,以专题式、参与式等方式开展专题培训。“中心”举办多形式的专题培训、专题研讨,各中小学要利用班主任例会开展班主任校本研修。

7、举办校本研修辅导员培训。安排布置本学年继续教育工作,指导各中小学开展校本研修,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年度审核工作。

8、组织开展幼儿园教师集中培训工作。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各幼儿园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本学年为每一位幼儿园教师提供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

*、继续开展初中教师“师生同考”与小学教师业务综合素质考试。本学年本学年参加考试的范围为40周岁以下、前几年没有参加或没有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担任中考学科教学的初中教师,担任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

(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1、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积极探索课改新途径、新方法、新措施。围绕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发生、体验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2、加强教学视导,充分发挥“中心”研训人员指导和引领作用。调研和检查相结合、集中视导和分散视导相结合,深入教学,深入课堂,开展检查诊断课、课改研究课、示范课的听课活动,提高视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及其工作方式,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

4、加强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评估,定期检查和监督学校执行课程计划的情况及教学常规管理,针对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带共同性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对课程计划执行不力的现象则应予以坚决纠正。

5、加强对各种考试的研究,加大考试改革的力度,改变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过分注重分数、等级、结果和升学率的做法,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6、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分层次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研讨活动,继续发挥好教研联组的作用。尤其要加强新教材的研修,针对各年段的不同特点、学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7、加强对学校教研组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开展“*区优秀教研组”、“100篇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评选活动。20*年10月进行评选,各学校根据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网发的《关于开展*区中小学学科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于10月20日前上报材料。

8、全面贯彻《幼儿教育纲要》,探索幼儿教育研究新途径,创建一批具有鲜明教学特色和较高办学质量的品牌幼儿园。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继续实施研训员到中小学、幼儿园定点联系制度,做好校本研修、学科教学的指导工作。

(三)教育科研工作

1、增强教育科研意识,更新课题研究理念。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意识,提倡“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教育科研的研究重心要下移,要进一步规范科研管理,提高研究质量,重视开发基层学校教育科研能力,指导基层学校开展微型科研课题研究,积累、巩固、应用课改经验、成果。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引领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把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素质培养作为教育科研的核心任务,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强化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体意识,激发教师的教学探究和教学创新的活力,培养教师独立思考教育问题、分析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3、加大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和跟踪指导。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检查原有科研课题,特别是省、市、区级课题的开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以推进课题研究的扎实开展。通过现场培训、专题培训等形式开展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的指导。

4、加强教育学会建设,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5、进一步提高内部刊物《*教育》的办刊质量。

(四)教育信息技术工作

1、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工作。要全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应用研究。一方面以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网上诊断等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大力加强资源应用研究与培训。

2、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加强对5个省级课题的管理、指导,开展专题视导,促进重点课题的深入开展,并带动其他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和实验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

3、进一步抓好实验教学管理与研究,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水平。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管理,提高全区中小学实验教学水平;继续认真抓好“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和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开展实验教师培训,提高实验教师业务素质。

4、积极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作,切实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培训基地、考点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指标;加强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培训,更新专业知识。

5、组织开展各种电化教学、实验教学评优活动。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竞赛、教师自制课件评选、学生电脑作品评选、教育技术应用优秀论文评比、现代远程教育优质课评比等活动。

四、保证措施

1、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促进我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举办继续教育登记员培训班,加强对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员的指导。

继续开展“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建立健全校本研修制度。

开展“*区中小学学科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促进教研组建设。

2、进一步完善三级研修网络,建设多级教师研修共同体。

健全对师训工作的的考核机制,对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进行专项督导考评,并纳入年终教育督导考核体系中。

健全片区研修联组的工作机制、激励机制,加强片区研修联组建设,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校本研修的管理,通过开展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校本研修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学科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促进校本研修的深入、有效开展。

3、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

要研究制定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监督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建立远程教育工程的保障制度,把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纳入到教育督导评估中。充分利用“天网”、“地网”提供的丰富资源,构建“天网”、“地网”、“人网”有机结合的继续教育网络。

教师继续教育范文第5篇

(一)拥有教育行业良好的心理特质与动机

1.心理特质。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把特质定义为:“具有稳定的刺激和机能的等同能力,是一种能够诱发行为与动机的心理结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的爱是心灵和肉体、智慧和思想、幸福和义务的结合。”高校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这一行业的心理和行为特质,即能够较好地进行自我情感、情绪调节,对学生拥有较强的“师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平静面对来自自身及他人的负面情绪,有效地管理自我的心理活动。2.动机。高校教师要有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动机,对高等教育拥有归属感,应是典型的“成就人”,拥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及修养的心理动机。

(二)拥有正确的自我概念与价值观

1.自我概念。热爱教育工作,在教育事业上拥有“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以及正确的自我概念,认为教育工作适合自己,拥有较强的自信心以及强烈的事业心,较高的“心理效价.”及“期望概率”,把高等院校当作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2.价值观。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树立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和信念,在工作中采取主动,能够及时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加以改进。

(三)拥有较强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能力

1.复合型的知识体系。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学生的通识性知识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熟悉本行业的最新动态,掌握先进的技术,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能够为学生答疑解惑。2.学术研究能力。建设“学术型”高校,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教育“十二五”规划中的要求,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也是其必备的技能。3.教育教学能力。教育与教学是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拥有熟练的教学技巧,掌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拥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设计和驾驭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

二、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措施

(一)加强职业生涯引导与咨询,使教师形成必备的“特质与动机”

1.做好教师的“职业生涯引导”,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高校要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从教师实际出发,帮助教师设立适当的“阶段性职业规划目标”,引领教师为了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提高教师对教育职业的认可度,将自己的“自我实现”的高级心理需求与教育事业相结合。高校要通过“教师发展中心”及时对教师的职业规划进行辅导,建立“职业生涯导师制”,最终使高校成为教师人才培养的“孵化器”。2.做好教师的心理咨询。长期以来,由于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较大、社会认可程度比照公务员和其它行政事业单位等其它职业较低,由此产生了较低的心理“效价”,从而产生职业倦怠,对待工作缺少动力。因此,高校要及时做好教师的心理疏导,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使教师能够自我调节情绪,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找到工作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对待教育工作更加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中。

(二)加强思想教育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1.高校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教师的头脑。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使教师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摒弃当代社会“金本位”“官太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的不良影响,树立起为人民的教育而奋斗的伟大理想。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使自己的学风更加严谨,德才兼备、为人正直,形成强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奉献给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使教师成为“成就人”。2.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习惯,使教学形成完整的“自我概念”。增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紧迫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倡导教师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复合型人才。对在职进行学历进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努力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使教师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三)积极开展学术攻关和教学研究,促使教师形成较强的“知识和技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