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影视中长期发展计划
1、广播影视是重要的宣传舆论工具和思想文化阵地,是现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广播影视业历经几十年发展,积累和锻造了一定的物质、文化和人力基础,发挥着舆论导向、传播知识、普及文化等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事业产业的发展,广播影视业要在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数字浙江、平安浙江等我省现代化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2、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全省广播影视业必须确立相应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和落实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广播影视业中长期发展指导纲要。
3、总体发展目标:到2013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广播影视业宏观管理体制和充满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基本形成节目丰富、传输先进、功能齐备、事业繁荣、产业发达、充满活力、有序运营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广播影视新局面;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广播影视业经营创收突破100亿元,成为建设文化大省的支柱行业之一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增长点。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4、高举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浙江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为主线,逐步明晰广播影视事业、产业、行政、中介四类主体,建设公共服务、市场运作、政府监管和中介组织四大体系,积极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充分发挥广播影视喉舌功能和产业功能,努力融入我省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积极参与全省信息化建设,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广播影视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全面推进我省广播影视业发展,更好地为我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服务。
(二)基本原则
6、坚持党管舆论。广播电视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全省工作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不断提供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和其他各类节目;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广播影视队伍。
7、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发展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事业发展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的投入,深化内部机制改革,改善社会服务;产业发展要以市场为主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基础性手段来调节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 。
8、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广播影视业迅猛发展的态势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以发展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为基础,以发展广播影视产业为突破口,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促进全省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奋斗目标
9、到2013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宣传为主业,以广告经营为龙头,以网络经营为重点,着力发展广播影视节目和影视剧制作业,积极开发衍生产品,并向相关领域渗透的广播影视多元化运营新格局;广播影视的事业服务功能和产业产出能力显著提高,广播影视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支出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广播影视产业增加值在全省gdp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全省广播影视业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10、事业发展目标:优化以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第一套(新闻或新闻综合)频率频道为主干,各专业频道科学定位,省、市、县层次化、多样化分工的节目布局和结构体系;完善以光缆干线网、微波、卫星传输、有线、无线覆盖为主,小无线、小有线、直播卫星为辅的综合性传输覆盖体系;形成以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广播影视宏观管理和微观运行体系。
11、产业发展目标:优先发展广播影视主体产业,积极拓展和延伸相关产业,主动寻求合作产业,力争把广播影视产业培育发展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积极探索广播电视媒体在宣传与经营分开基础上的经营实体公司化运作、产业化发展;放开搞活节目内容(国家限制的除外)产业;鼓励多元投资,实现影视产业跨越式发展;推进联合协作,加快网络产业发展。省级广播影视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中心城市广播影视产业具备辐射力,特色、重点区域广播影视产业具有较大规模,全省形成功能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以市场为纽带的广播影视产业组织体系、以高科技和高素质人才为支撑的广播影视产业技术体系。到2013年,基本完成对全省广播影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广播影视产业运营、发展模式 。广播影视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效益显著增长,我省成为全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中最具活力、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 。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广播影视宣传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繁荣广播影视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12、进一步提高宣传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广播影视宣传始终坚持强化新闻节目的龙头和主干地位,增强重要新闻频率频道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时,不断推进和深化层次化、专业化分工;走媒体与频率频道整体品牌塑造与扩张之路,努力打造名牌媒体、名牌栏目、名牌主持,进一步提高收视收听率;努力形成以新闻或新闻综合频率频道为主导、专业频率频道各具特色、付费广播电视百花齐放的高质量节目体系。
13、繁荣广播影视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继续实施精品工程,全面提高广播影视文艺作品质量;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走民族化、大众化、精品化之路;打造经得起时间和市场检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具佳的精品力作,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佳化;到2013年全省争取完成200部(共5000集)以上电视剧,30部以上电影,80部以上广播剧,艺术质量跃上新台阶。
(二)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广播电视监测、网络安全保障和质量监督体系。
14、切实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充分认识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完善安全播出调度指挥机制,落实编制、机构等保障体系,充实应急队伍,完善应急预案,强化措施手段,加强应对演练,严防各类突发事件和破坏行为;强化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安全监测、内容监测和技术质量监测)建设,省市县三级组建和健全广播电视指挥调度监控中心机构,确保政府监管的有效实现;进一步加强“西新工程”项目管理,大幅度提升广播实验能力;坚定不移地贯彻“不间断、高质量、经济安全”的运行和维护方针,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播出系统自动化程度;完善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技术维护规范和运行标准,建立健全技术服务监管机制,全面提升广播电视技术运营维护管理和安全播出水平。
(三)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
15、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基本实现节目采集、编辑、制作、存储、传送、播出、分配等系统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立高清节目制作、播出和媒体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新体系,满足卫星、微波、地面广播电视和有线传输发射的需要,完成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监管平台的建设和开发 。到2013年,完成市级广电中心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微波电路数字化改造,有条件的市级台争取节目卫星传输;各市县的城域网完成有线联网和接入网改造,并积极采用ip等技术,努力实现广电网“双向”、“智能”、“综合”目标,同时探索与通讯、互联网等三网业务的融合;基本完成全省乡镇的光缆联网,基本实现有线广播电视行政村与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按照城乡协调发展的总要求,结合下山脱贫、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提高有线电视的通村率和入户率,积极开展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实现广播“村村通”;全面提高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力争使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
(四)加快科技创新,扩大广播影视高新技术应用。
16、大力拓展数字广播电视业务,建设综合信息平台。建立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广电为主实施的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框架,建设电子政务类、经济服务类等各种信息平台,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xx年底前全省各市开通数字电视,2013年全省城区基本完成有线广播电视“模转数”整体平移,各市、县本级和经济较发达的城镇基本普及数字广播电视业务;加强对有线数字付费广播电视和数据增值业务市场的调查,按照市场需求拓展业务数量、优化品种和结构,培育和形成以节目和数据服务经营的新机制;推进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电子党务、政务、远程会议系统、股市行情、书刊报讯、娱乐消息、行业信息等数字化技术运用和开发,同时为发展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电子银行、网上购物、视频点播、音频点播等综合业务提供技术支持。
17、积极试验新技术,发展新媒体。抓紧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实验播出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争取在2013年播出高清晰度电视;跟踪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标准,积极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实验;在数字中波广播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为培养数字广播用户市场打下基础;鼓励和发展移动电视、分众电视、手机电视、宽频电视等广电新媒体,积极培育新媒体市场。
(五)放宽政策,重点突破,加快影视产业发展。
18、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大力发展影视与动画产业。充分发挥我省影视业具备一定规模、民营力量投入积极性较高、社会资本发达、文化底蕴丰厚等优势,放宽政策,吸引多元社会资本,投入影视制作业和影视基地建设,形成较为完整的影视产业链;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编剧、导演、策划人、制片人、出品人、发行人,形成一支德艺双馨的影视专业人才队伍;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竞争优势、品牌效应显著和实力较强的影视产业集团;力争使我省成为海内外市场份额显著增加,特别是电视剧生产位居全国前列的影视产品生产和流通大省。积极扶持和推动我省动画产业发展,放开搞活中小型动画企业,推进以业务承包加工为主要方式的合作,培育大型动画制作企业,把我省打造成在全国具有集聚力和辐射力的重要影视、动画产业基地。
19、重点建设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扶持和发展若干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把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建设成产业集聚、体制机制创新、行业管理优化的探索平台;制定政策,鼓励向国内外招商引资,拉长影视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使实验区成为全国和世界均具较大影响、较强综合实力的影视产业集聚和辐射基地;建设以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为龙头的若干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设施一流、人才汇聚,历史文化景观和现代科技水平相结合、影视拍摄制作和旅游业相互交融、影视营销和后产品及相关产业开发于一体的影视基地;充分发挥以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为龙头的全省影视基地协作体的作用,推进影视基地之间的要素互补与协作利用,带动全省影视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六)培育和发展市场微观主体,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广播影视产业的总体规模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20、根据不同产业性质、领域,大力发展国有资产独资、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多种经济成份的产业微观主体;以多种经济方式组建各类公司,大力培育多元产业主体,积极发展具有广播影视特色的旅游、演艺、会展等广电延伸产业;加快形成多种产业经营格局,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实现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广播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按照产业规律切实加大产业经营特别是广告经营的力度,开发广播衍生产品市场,尽快提升广播产业规模和效益 。
到xx年,全省广播影视业经营创收和增加值在xx年基础上翻一番,分别达到80亿元和40亿元,其中广告收入达到40亿元;到2013年,全省广播影视业经营创收和增加值分别突破100亿元和50亿元,其中广告收入达到50亿元,广播电视收视费收入达到20亿元,广播电视网络增值开发业务收入达到20亿元,影视制作及相关产业收入达到10亿元。
(七)加强广播影视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政治业务素质。
21、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队伍。大力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广播影视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和业务建设;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从提高素质、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三个基本环节入手,积极培养、引进和使用好人才;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广电传输网、计算机网及卫星系统、视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远程教育。广电系统党政领导人才培训要着眼于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理论水平、培养战略思维等要求,重点培养工作创新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要密切追踪广播影视科技前沿,重点提高专业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要以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为重点,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努力培养和形成结构合理、需求对路、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广播影视人才群体。
四、保障措施和引导政策
(一)与时俱进,加快广播影视业体制改革。
22、抓住我省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的机遇,积极稳妥地开展广播影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省级广电管理体制,理顺省、市、县广电和社会广播影视业的关系,形成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广播影视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既有层次化分工、又有广泛联合与协作的新体制、新秩序 。
23、按照事业与产业区分的原则,对广播影视的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实行分类运营、分类管理。扶持和强化广播电视重要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其舆论主导作用;进一步落实党和政府对重要新闻媒体的扶持政策,增加对公益性广播电视事业的投入,深入开展人事分配、经营管理等微观机制和政府拨款使用机制的改革;从“三贴近”入手,推进广播影视节目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受众,提高社会影响力。
24、扶植广播影视产业主体,搞活微观经营。剥离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产业经营部分,实行公司制改造,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建立和完善企业运作及保障宣传主体业务的机制,探索有利于广电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新体制、新途径;放开搞活微观主体,建立对国有媒体单位实行意识形态传播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双考核”的新体制 。
(二)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广播影视行政管理水平。
25、依据有关法规,进一步梳理和确定广播影视行政管理职能。充分发挥行政管理的舆论调控、规划引导、政策协调、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作用,加强行政管理的地位和权威;强化行政管理的宣传导向、文化产品规划立项、事业和产业发展规划的调控与监管工作;加强对节目内容的审查和监管,完善文化产品制作播出发行许可制度,确保导向正确和荧屏净化;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完善和优化对全行业的统计指标体系,为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健全文化综合执法队伍,统一履行广播影视执法职能,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同时,加强对文化综合执法队伍的领导、管理和监督。
26、强化服务功能,实行政务公开。把政府管理职能、法律规章政策文件、审批审核项目程序时间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加快对全行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建立和形成科学合理的从业人员准入、资格认定、考核录用、职称评定等制度;开发广播电视媒体收视调查业务,培育媒体收视调查等中介组织,试行定期发布收视调查和广告播出情况;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理论研究、信息交流、业务咨询、技术服务、资本融通、市场开发和对外协作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标准制定、行为约束等行业自律机制,促进行业协作和发展。
(三)加强规划指导和工作领导。
27、加强对全省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协调。要把广播影视事业、产业中长期规划纳入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纳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任期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将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并随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事业资金投入;各级广电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广播影视业发展的规划指导与工作领导,通过制定全省及各地的广播影视业发展指导纲要和“四个一批”(一批重点广播影视设施、一批重点广播影视产业、一批重点广播影视产业区块、一批重点广播影视企业)专项规划和数字电视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升广播影视行政工作层次,改变行业规划滞后、水平不高的状况。
(四)制定和完善广播影视相关法律规章。
28、重视广播影视法规政策的研究和制订。按照广播影视事业、产业中长期发展的要求,适时调整、修改和建立健全广播影视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坚持依法管理;依据广播影视业中长期发展进程和实践情况,及时起草、修改《浙江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浙江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办法》、《浙江省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实施细则》等法律和规章,出台《关于加快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影视产业基地暂行管理办法》、《浙江省移动电视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广播电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强化广播影视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力。
(五)完善和落实广播影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
29、按照xx大要求,提出和完善扶持广播影视事业产业的相关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特别是重点扶持重要新闻媒体、重要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农村及欠发达地区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政府贴息贷款和金融业的各种贷款、融资方法,为数字、付费广播电视和网络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方面已经明确的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经济政策,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为广播影视“事转企”等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30、拓宽投资融资渠道,营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拓宽影视文化企业投资融资渠道,特别是要拓宽适合影视文化企业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信贷支持方式和贷款担保方式,建立多元融资体系;消除影视文化市场内部壁垒,建立公益性影视文化项目、大型影视产业项目政府采购制度和招投标制度,对各类影视文化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参与影视文化市场竞争;鼓励影视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若干股份制企业上市,以增强实力,壮大规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