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精选5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体验性;主体性
2023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步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实践是具有意识性、目的性、社会性的物质感性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基础。马克思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别强调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现实的、物质的、感性的活动”[1],其认识论基本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不仅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也是教育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当代西方实践教育理论家约翰•杜威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干中学”、“学校即社会”、“教育即成长”等实践教育观点。我国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教育与实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均离不开社会实践。从本质上看,社会实践就是一种体验,是大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体验生活的有效方式。体验是对客观世界的实地经历,并在主观世界领会,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并对未来有所预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升、品格的磨练,以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成长。但这种体验与成长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所谓实效性,即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效果。[2]只有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才能促进大学生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并会促成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特指暑期“三下乡”活动,但本文所描述的现象与论述的内容,既涉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又包含其他实践活动或比赛(例如“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创新创意创业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创业大赛等等)。本文涉及的内容是根据笔者从业以来所指导的创业类实践和学术创新类实践的“体验”,结合相关的经验性材料和文献性资料,阐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提升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的思考。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参与缺乏主动性
此处“参与”是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它与社会实践的覆盖面有一定的区别,不少学校追求社会实践的数量,将实践活动覆盖到整个学生群体,全员参与,但忽视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有的学校或学院在经费或人员的短缺,将主要精力和财物集中在个别的“重点实践团队”,聚焦于“精品实践项目”。对于自主性实践或分散性实践的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部分学生仅仅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而去参与社会实践,分散式或自主式的社会实践常流于形式,部分学生甚至放弃社会实践,通过家庭或社会关系在所谓的实践单位盖章以证明参与了实践。低质量的社会实践参与度,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消解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和体验性。很多学生被动参与,敷衍了事,无法按照自身的兴趣去实践,自然也就失去了体验性。造成这种低质量的参与度,可以总结为“四无”,一是无意识,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消极、被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对实践的有效认知。二是无考核,其实并非不考核,而是考核不严格,仅仅提交一张盖章的实践表或实践报告即可。三是无指导,缺乏严格、有效的专业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实践时间短、实践流于形式等。四是无经费,不仅部分班级、院级社会实践团队没有实践经费,有些校级实践也缺乏相应的经费支持。基于以上原因,导致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较低,主体性不强,体验性差。
(二)考核缺乏科学性
考核是检验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有效手段。目前很多院校实践考核以实践申报材料和实践结果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但无论是实践申报材料,成果资料、抑或是现场的汇报,都忽视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效果、知识运用以及实践创新能力,难以体现社会实践的真实情况,甚至有文章指出,部分社会实践将媒体报道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导致社会实践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功利性和短期性成为诸多实践活动共同的弊病[3]。虽然很多院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注重实践的过程性,但在实际考核设计中,很难进行“过程性”监督考核,既然如此,就要对实践的前置性考核审查和实践结果的反馈性考核,严格把关,确保公正性、公平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实践考核的科学性。但事实上科学性、公平性的考核并非易事。从经验性资料来看,在实践活动的申报与遴选中,学生根据各种前置性条件,自愿组队申报参加各类实践比赛或实践活动,有时动员效果好,参与的人数和团队较多,需要学院或学校进行遴选项目入围下一轮的角逐,在一般意义上,会根据实践创新活动的具体主题或内容进行遴选,但某些时候,可能会根据团队指导教师的职称或职务遴选项目,而且某些部分指导教师仅是挂名指导,故易导致不公平的现象。从实践结果的考核评比来看,评比考核存在“均衡化”现象,在各个学院和实践团队中进行平衡,兼顾各个学院“榜上有名”,进而导致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挫伤个别实践或创新效果好的团队或学院,例如在“挑战杯”校内评选方面,个别学院有2-3个团队实践或创新效果较好,但由于“摊大饼”机制,考虑到“利益均沾”,将效果不好的团队或学院列入“榜上”,学校层面是这样,学院内部亦是如此———要考虑到专业或班级平衡。二是由于存在获奖单位“均衡化”潜规则,效果不好的团队或学院形成恶性循环,不能正确审视自身实践创新的实效性问题,很难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
(三)指导缺乏专业性
从社会实践的属性来看,它是高校育人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校大学生若不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就无法获得相应的学分,如此看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须有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教育指导。大学生群体虽然绝大部分已经成年,但在思想上、能力上尚未成熟,很难全面地处理相应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亟需组织专业教师在社会实践各个环节给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指导。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性指导,目前部分高校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以辅导员或二级学院的共青团干部为主,并为每个社会实践团队配备相应的思想政治课指导教师,以保证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提升,但忽略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和知识性,专业性指导缺位,导致社会实践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课堂”脱节,同时由于专业性不强,缺乏针对性,实践起来盲目随意,形式大于内容,也存在供需脱节的情况,失去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本意[4]。当下专业性指导的缺位,也有其相应的原因,一是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首先是想到自己的辅导员或团委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二是作为专任教师,其精力有限,科研、教学任务重,无法抽出时间指导学生实践;三是教师自身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四是学校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与激励措施,在专业教师考核指标中,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并非必要条件或既定任务,且考核评价很难量化,另外学校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或措施鼓励专业教师带队并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进而导致教师指导的积极性不高。当然并非所有专业教师都没有指导的积极性,例如师范类、社会调查类、应用类等学科的教师会根据要求积极指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学术创新实践等。
三、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思考
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中明确指出: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要大力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开拓精神及创新意识、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努力提升其质量。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强化专业性
高校是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重要场域,各个学科专业都有自身的专业属性。强化社会实践的专业性,有助于实现“学以致用”、“理实交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须立足自身的专业特征以及实践目的,组织和开展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主题,既可以检验知识的实践性,又可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专业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在社会体验中验证其文本经验的正确性与否,并在社会体验中升华对文本的理解,以达到文本与经验的有机“接合”。在这里我们借用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对实践的阐述,来说明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布迪厄强调实践是客观世界的社会结构与实践者的心态结构在同步双向互动的基础上不断重建与更新,即实践者在一定的实践场域内,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专业知识(资本),在特定的(专业的)指导下,为提高在实践场域中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所开展的活动。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实践要具有两个方面的专业化才能提高实效性:一是专业化的实践平台与实践内容;二是专业化的实践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帮助大学生实现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在专业化的实践平台(场域)得到验证与提升,专业化的社会实践促使专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在动态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以挑战杯和创新创业训练为例,教师要以本专业教学与科研为基础,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从自己的教学内容、科研项目中寻找创新实践的主题,与学生共同探讨,拓展相关内容,以专业的视角来指导社会创新实践活动。
(二)提升创新性
当下社会、教育处于万众创新的时代,数字媒介、信息技术不断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实践活动。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常规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同志在中国政法大学调研时强调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高校要积极开展创新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创新实践内容,要切实关照实践的创新性和实效性,而非粗放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根据专业属性和专业特点,引导大学生从政策宣传、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等常规主题转向结合专业,发挥文化、科技智力资源优势,打造精品化实践活动,形成专属的创新的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力求常态化与过程化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一种连续的发展过程”。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实现现有知识的有用性转化,实现阶段性价值目标。自我实现是在日常积累中完成的———常态化;另一方面自我实现是一个未完成状态,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过程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就是将实践活动与日常教学、科研结合起来,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不能狭隘地理解“社会”,也不能仅把它看作暑期“三下乡”或者各类创新创业实践竞赛或活动,要实现社会实践的日常化、常态化,将三个“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常态化的社会实践,更贴近大学生的日常专业学习与生活,更有利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和过程化考核与管理。让社会实践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将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笔者在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相对于创新创业结果,更关注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创业实践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关键要看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其中学习了什么,积累了什么,历练了什么,事实证明,无论创新创业结果如何,在该过程中的锻炼都帮助其更好的成长。
(四)重视主体性与体验性
大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亦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深入分析大学生群体多元化、个性化的实践需求,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与其参与的体验性。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关系的启蒙、发展和提升的动力源。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上是学生志愿参与,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主体性、交往性,进而形成独特的体验性。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对话”,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对话———理性思考,“我”与“他”的交往与对话———自由选择、平等对话、相互理解,通过“对话”与交往,形成学生独特的“主体性”。主体性成为大学生个性化的规定性,即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在思维、意识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自为性等,具有差异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等特征[4]。“主体性”的存在,就要求社会实践活动要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实践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而且由于“主体性”差异,导致每个参与者在实践中的体验效果与感悟是不同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干中学”,这个过程会形成体验与感悟———知识的转化,有了体验与感悟才能上升为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即“实践—体验—感悟—成长”。学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直接组织者,需要尊重大学生实践的“三个特性”———时代特性、专业特性、个体特性。当下无论是社会还是校园,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经济、技术和信息的高速发展,社会实践活动要与时俱进;社会实践活动要尊重专业,不断创新实践形式———由大众化的志愿服务、支教环保等形式转向专业化实践;社会实践要符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体特征,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践需求,提高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因此,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相应改进,通过实践促使学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完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的工作,还需要政府、社会、市场(企业)、家庭等各个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实践成长。
参考文献:
[1]陆剑杰.论社会实践的它批判和自批判[J].江海学刊,2005,(2)
[2]于晓萍,等.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与发展路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23,(3)
[3]刘吕高.地方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3,(4)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第2篇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佚名 点击量: “深入实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华,近日,山东理工大学校团委下发通知,对XX年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
今年寒假,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以“信念 信心 就业 创业”为主题,在继续实行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分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五个一”实践活动、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调研等活动。其中“五个一”是指“一种经历、一个访谈、一次参观考察、一项调研、一份报告”。
一种经历就是要求学生有一种基层生产劳动的工作经历,一个访谈就是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类别的社会基层人士开展一次对话与交流,一次参观考察就是要求学生到农村社区、厂矿企业、教育基地等场所开展一次实地考察活动,一项调研就是要求学生针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建设,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举措和效果以及其他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等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一份报告就是要求学生在深刻思考自己的实践经历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撰写一份实践报告。
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方面将按照分类分层实施的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关注就业创业,深入了解专业前景、社会需求和有关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科学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针对毕业班学生,组织学生开展“走百县、访千企”毕业生就业实践活动;针对非毕业班学生,结合学校创业教育的实施,着重开展创业方面的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第3篇
(1)社会实践具有认识社会功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在校园内进行,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导致他们认知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不足。社会实践则是大学生快速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的有效途径,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社会实践具有素质拓展功能。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这一载体和平台,可以使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决策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升。(3)社会实践具有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功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能力的提升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大量社会工作在要求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综合认识、社会协调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理论教学不同,它具备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补充,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专业理论到实践经验的知识内化,使大学生将来毕业快速融入社会工作。
2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2.1社会实践内容单一,形式缺乏创新
我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已经近20年,多年来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方式,其中“三下乡”、“四进社区”、“公益劳动”等形式已经发展成熟,但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却没有跟上社会发展,在实践内容、实践多样性、实践创新性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脱节”。部分高校只有暑期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往往很匆忙,没能给大学生足够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机会,部分学生为了应付差事,到某风景区转一转就叫文化研究,摆两张桌子发几份传单就叫合理用药研究,唱几首歌就叫文化下乡,听听戏、吃吃小吃就叫做非文化物质遗产研究,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脱离实际。
2.2大学生的“五性”发挥不够充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参与实践的主动性、探索实践的创造性、服务社会的自觉性、联系群众的密切性、认识实践的深刻性等方面都充分体现,大学生才能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受益。目前,大多数学生没有对社会实践活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一些学生甚至把社会实践当作政治任务,开展实践之前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对社会实践的内涵和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刻。这样,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实践的预期目的就很难达到。
2.3社会实践缺乏稳定和高质量的实践基地
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稳定性和教育性,基地管理混乱,结构单一。首先,基地与学校双方没有从观念上达成一致,学校没有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实践的不同需求,基地没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实践机会与实践岗位,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难以深入开展;其次,基地不固定,实践内容经常变化,没有积累与沉淀,难以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深刻影响;最后,很多学生自己找实践单位,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临时性,致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难以正常有效进行。
3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23)06-010-2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广泛开展、青年大学生自觉参与的一项具有生命力的活动。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运行的新模式,已成为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认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教育活动。人类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育活动就是其中的一种,而高等教育则是教育活动的较高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我国高等教育目标出发,立足于完善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机制,力求达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通过深入实际、深入社会,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学知识,深化自己的认识,磨练自己的意志和品质,端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好途径,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触人民群众,把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和人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第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依托、以社会为舞台的系统工程,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需要党政领导部门、高等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才能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发挥和顺利发展。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义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化教学、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并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2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内涵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是指根据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对已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观念、内容、开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修正、改进、突破或创立推行一种新的观念、内容、开展模式或运行机制等,最终促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发生进步性结果的活动或过程。其实质就是对原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完善、推进和超越。
3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要求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基本原则,应符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规律和青年大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按照受教育与长才千相统一,人才、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科学确立,精心设计,使其具有计划性、规范性和可预见性。
3.1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符合具体的政治环境和时代要求
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不能偏离特定的政治方向,要适应具体的政治环境和时代要求,紧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密切结合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突出时代主题,与上级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要求遥相呼应。同时,政府和教育系统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改革和创新的宏观管理和指导,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长盛不衰。
3.2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在创新的同时要学会继承和借鉴
继承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不是凭空的创造,而是在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实现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至今,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系,并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人们也在逐步掌握和不断揭示着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发展的运行规律,即科学性。我们必须遵守和寻求这种科学性并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继承、超越、再继承、再超越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向前发展。
3.3 紧紧抓住“育人”宗旨,使社会实践惠及到全体高校学生
在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形式和手段,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主体的广泛性,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既要“点”上集中,又要“面”上结合,在考虑学生骨干和教师队伍典型性的同时,又要满足广大同学都参与的普遍性。要充分调动大学生个体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照顾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励普通学生主动寻找适宜自己的实践方式,要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力求全体参与,坚持全员性、全程性,走“大众”实践之路,避免“精英”实践模式。
4 大学社会实践创新模式的思考
4.1 突出专业特点,开展贴近学生专业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具有科技优势,大学生们拥有专业知识,这使得高校可以把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重点放在突出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上。各高校根据本校专业特点 ,分别组成专业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既使学生担负起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服务责任,又使学校把教与学、学与用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最优的社会效益。以材料专业为例,高校学生可以根据材料的研发开展社会实践,用于新材料的研发和制备,从而带动个人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将科技文化服务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 ,突出发挥专业特点,无疑是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校也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作出了贡献。
4.2 发挥地方优势,结合具体事情,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可以根据“扎根地方 ,服务基层”的办学思想 ,紧密与地方领导配合,齐抓共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设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纷纷要求高校到该地建立实践基地 ,定期让大学生开展高新科技知识培训、 支援山区教育等活动 ,为当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4.3 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未来发展有导向地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应将以往管理者的角色转化为服务者的角色,树立新的工作理念,适时把握大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和关注焦点,在社会实践组织和安排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全方位地服务于学生。要加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作用和意义的认识,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加速自身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要激发、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变社会实践是负担的思想转变为社会实践是培养人才资源的观念,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应付思想为主动参与、完善自我的观念。要让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志趣、意志等对社会实践主体影响较大的因素应有较清醒的认识和估价,并让大学生依据自身的长处、社会需要、个人爱好有选择、有侧重地参与实践活动,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完善智能结构,培养社会需要的多方面能力。同时,高校应加大对社会实践相关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培训、考核,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确保社会实践创新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4.4 完善体系,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
青年学生成长的社会化过程 ,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暑期的社会实践仅仅是这一过程的一个部份 ,所以靠单纯的阶段性实践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要根据教育规律 ,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社区援助活动、义工、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Z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加快了青年社会化的过程,为青年真正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可以结合地方优势,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这样就可以建立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机制,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暑期社会实践中来。
5 结 语
时展和大学生社会实践自身,决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是是高校教育的必要环节。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结合新形势,开拓新路子,探寻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不断探索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工作,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和发展才能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潘玫杏,初世红,沈一桥.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研究的新视角[J].中国校外教育,2023.02:11-12.
2 吴晓晴.浅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3-14.
3 姜志兵,张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文教资料,2023(1):195-196.
4 孟鹏涛.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论刊,2023(3):80-8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第5篇
目前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思想认识、项目策划、组织实施中凸显许多弊端,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践内容、形式和载体;注重专业指导、因地制宜设计实践项目、合理策划、注重成效、建立长效机制,把“三下乡”做成“常下乡”,才能实现双赢效应。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
0引言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下到农村。2004年8月,中央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活情况、农村精神风貌等各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农村的青年人流动性增大,常驻青年人突减,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增多,部分农村基本覆盖信息化,日常文化生活匮乏等新现象凸显。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不对传统的“三下乡”形式加以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就无法真正成为服务社会和培养学生的一个有效载体。
1目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凸显出的问题
1997年5月、中央文明办、国家教委、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至今已逾15年。经过15年的探索与发展,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已经成为国家科教文卫等职能部门服务广大农民、服务基层的重要品牌[2]。目前,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按专业特长分类,可以分为科技宣教类、文化文艺类、卫生保健类。近年来,还有一类综合卫生与文化的人文关怀类,比如关爱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就属于这一类。按实践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宣传调查型、设计维护型、帮助生产型、表演展出型、支教授课型。按实践时间分类,最少的有3天,最长的有1个多月。按实践人数分类,一般至少5人为一队,人数也可达到50人以上。通过以上的分类,就构成了现在各种形式的暑期实践活动。尽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也作出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不足,正视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到位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在大学生素质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对国情的了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的高校还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给予相应的学分,然而这种重视提高不了大学生对其正确认识。暑期“三下乡”的参与面不广,个别院系在选拔实践队员的时候缺少足够的思想教育,选拔过程简单宽松,有个别服务意识不强,个人素质不高,觉得社会实践新鲜好玩。还有的参加动机不纯,为了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有的实践队大学生,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任务,为了“下乡”而“下乡”。在集市摆几张桌子,横幅一拉,向来往的群众发宣传单,对前来咨询的群众泛泛而谈,摆摊时间1小时左右就打道回府。领略乡镇美景美食,购买特产反倒成为实践队员们的主要“工作”。这样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实践队,不仅影响到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还会损害到高校的名誉,受到当地政府或单位的排斥。
1.2项目策划有误区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实践活动主题、形式的确定、组队,对组员进行思想动员,作初步计划等。尽管每个实践队在出发前都会制定相应的计划,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是很多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调研,教师对于前期的方案指导不足,学生筹备时也没有深入了解实践地的实际需要。很多的实践队存在一个误区,想方设法筹备更多的实践项目,这些项目有些华而不实,没考虑到是否适合实践对象,实践对象是否又需要这些项目,最终造成实践成效不佳,大学生成就感低下。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许多高校都是派辅导员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造成在实践过程中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带队老师力不从心。个别老师责任心不强,难以给学生很好的指导,影响了实践效果。特别是有些带队老师经验不足,造成实践活动不顺利。
1.3实践经费难筹措
高校团委每年都有专门的学生社会实践经费预算,每个高校划拨的经费相差很大,“三下乡”社会实践经费与学术研究、技能提升等经费相比比例还是偏小,申请额外划拨经费难上加难。有些高校这部分经费十分紧张,具体承担实践组织工作的院系部门,在制定实践队的活动时间、参与人数、实践项目时往往受到实践经费的限制,导致实践效果打折。
1.4实践效果短期化
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社会实践基地,每年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并没有连续地选择社会实践基地,流动性比较大。部分高校院系领导遵循的是哪里方便,就去哪里的原则,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使得社会实践基地成为空牌,浪费人力、物力。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稳定性与长效性机制,也使得实践活动无法制定长期目标,浮于形式。
2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思路
2.1端正认识,注重专业指导
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发动者,作为具体承办实践活动的院系,必须积极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让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明确社会实践并不是一次单纯的体验生活,一趟旅游。应该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能特长,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锻炼自己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时,围绕实践主题为当地群众服务。让学生在出发前有使命感,参与时有光荣感,归来时有成就感。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成员名额有限,基本从各级学生会、社团、班委中选出。只有突破身份、专业、年级等因素的限制,组建自愿为主,或返乡大学生群体的实践队,才能够大大地提高实践主动性。各院系要组织好实践队员的培训工作。围绕实践队的主题和活动项目要求,可以聘请多名专业老师集中指导,也可聘请校外专家指导。规模较小的院系可以形成联合实践队,加强院系之间、高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开展更丰富的实践活动。要紧紧抓住实践地政府当年的主要工作,将实践项目贴近地方发展,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拓宽思路,涉及到例如环保、水利、法律、农业、电力等行政部门,可以寻求他们的指导或申请组成联合实践队,通过地方、企业出资协办的方式筹集实践经费,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与赞助,推动社会实践更好开展。
2.2因地制宜,服务与实践并重
不同实践队各有特色,实践项目与时间也各有不同。实践队在设计实践项目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特长,结合当地特点开展实践活动。例如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系与信息系联合实践队发挥专业特长,深入乡镇村开展义务维修,并为文化氛围浓厚的尤溪县管前镇九曲村献上文艺晚会;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实践队深入尤溪县西城镇凤元村、秀村、七尺村、文峰村等地,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水渠、排洪沟、河堤等农田水利设施,开展了测量河道落差,河道防洪排洪功能检验等活动;福州大学实践队深入乡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活动;福建省中医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尤溪县八字桥乡,调研全县重点中药实验基地发展状况。这些实践队开展的实践项目因地制宜,需求与供给相适应,使实践活动具有很好的成效,得到当地政府积极的支持。
2.3合理筹划,花“小钱”做“大事”
实践时间的制定,依赖高校划拨的实践经费,当地政府或单位对实践队的支持情况而定,时间过短,学生实践效果不佳,对当地的服务不够。进行合理的经费、时间预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最短保证在一周左右为宜。实践队住宿一般是安排在学校宿舍或者政府宿舍,当当地无法承担时,就要居住宾馆,这对许多实践队来说,是费用最高的一项。社会实践最大的花费无非是在住宿费与日常饮食上,经费不多的实践队,要尽可能与当地沟通,得到支持。也可以采取自己买菜煮饭的方式,这种自食其力的方式不仅增进了大学生们之间的交流,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4精选实践基地,制定长效机制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接地气、察民情。高校在选定社会实践基地时,要根据学校专业特色以及能够开展的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签订责任书。实行双赢原则、就近原则,把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结合,与专业学习结合,精心组织。实践基地要能承担大学生相关专业社会实践的需求,融合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为一体。在向实践基地提供物质支持的同时,积极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化,让大学生受到更好的锻炼,地方与单位取得更好的效益。加强校地联系,制定长效性的保障机制让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应是临时性的实践活动,要保证活动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将“三下乡”变为“常下乡”。
2.5设计实践成效考核制度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成员的表现情况,要纳入日常的教学安排并给与相应成绩,纳入评先评优的考核指标,作为入党的考核依据。实践队指导教师的指导成效,也将作为职务(称)晋升、年终考核的重要条件;同时加强对学院的考核力度,把社会实践开展情况作为学院学生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3]。将“订单”式的社会实践引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去,形成高校出学生,基层单位出岗位的模式,服务基层,服务三农。提前给与大学生进入社会实践的机会,了解单位或企业运行模式,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道路。
3结束语
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了大学生更强的实践能力,为大学生今后走入社会做好了铺垫。作为实践教育的组织者,我们要紧密跟随当今社会发展形势,结合高校自身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使实践活动具有长效性与稳定性,发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最大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倩.浅谈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的建设[J].科教文汇,2007(09):20-21.
[2]王锐琴,刘芳芳,苏建国.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再思考[J].中国产业,2023(2):65-6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