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精选5篇)
医学影像诊断范文第1篇
成像技术。临床诊断。合理使用。
随着医学影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the importance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in clinic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1].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is not only very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operate, 但是 而且 这个 最终的 后果 属于 医学的 成像 技术 诊断 是 不 明显地 不同的 从…起 这个 真实的 症状 属于 病人 这个 不断的 进步 属于 科学 和 技术 医学的 成像 技术 是 而且 不断地 改善 和 改善, 和 这个 精确 属于 成像 设备 是 而且 不断地 改进。本文通过介绍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类别和原理,研究了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意义。
医学影像技术的医学影像技术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医学影像技术也是最有前途的专业之一[1]。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的发生。
。X射线成像主要取决于射线波长的穿透。主要用于观察人体器官和组织,如骨骼、形态、位置、性质、金属异物等。如果人体骨骼或器官有损伤或变形,可用射线扫描相关部位,然后在胶片上进行成像。从胶片的成像可以看到体内的病变,然后医生会根据病变的部位或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2]. 目前的X射线技术比以前更加完善和先进。以前难以成像的自然组织和器官,如血管、心脏、膀胱等,现在可以通过X射线成像。目前,大多数X射线摄影和透视设备采用多主机系统,然后与各种摄影、诊断床等辅助设备一起使用。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控制和图像处理系统,X射线技术可以完成一些特殊任务和功能测试。
。CT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人体组织吸收的X射线的不同性质。它可以将人体的一个特定层分成许多立方体。X射线可以通过扫描这些立方体获得临床诊断信息。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主要扫描人体的某个部位或区域,然后在连接的计算机中形成诊断数据或治疗措施。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在组织横断面扫描中的精度非常高。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与射线成像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不仅可以定性地监测人体器官的进展,而且可以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信息。此外,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不仅具有非常快的扫描速度,而且具有特别高的最终成像分辨率。摄影技术的扫描区域和工作区域的大小也关系到摄影和成像的效率。磁共振成像是一种与人体密切相关的磁共振成像。其工作原理是,当人体受到外部固定脉冲的刺激时,人体内会发生磁共振。一旦磁场消失,质子将发送MR信号以形成图像。磁共振血流成像技术在磁共振成像中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心房等器官的精细结构,也为各种心脏病的准确治疗提供了依据。
阴影技术有许多应用,如腰间盘突出、寄生虫、脑血管疾病、肿瘤、鼻炎、头痛、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可用于诊断。通过CT的成像技术可以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医生可以通过CT的影像为患者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可以提高医生诊断病因的准确性[3]。
。然而,使用计算机X线摄影有一个缺点,即在用X射线进行诊断时会对患者的身体功能造成一些损害。一般来说,计算机X线摄影的技术很少应用于腹部器官疾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因此,在使用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之前,医生必须熟悉患者的病情,不能随意使用摄影和成像技术,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摄影和成像技术。
。此外,高频超声成像技术还可以使用微型探头检查和诊断胃肠道疾病和胃肠道肿瘤。通过微型探头,医生可以了解肿瘤的大小、深度和范围,更好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和治疗方法,降低肿瘤患者的治疗风险,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概率[4]。
。医生可以通过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了解胎儿的生产情况。此外,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也将用于生殖医学和围产期观察。
超声造影剂注射到人体静脉后,它会随着毛细血管扩散到全身,然后通过相应的对比成像技术将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实际情况成像到计算机上。此外,超声造影剂还可以反映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坚实的事实依据。总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他们在医学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最突出的应该是医学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医学影像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对临床诊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相关部门和医院必须更加重视医学影像技术,努力提高医院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对医学影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希望我国的医疗事业能够不断改进和提高。
[1]程磊。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3年,19(28):212。
[2]马秀敏。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3年,19(11):156.
医学影像诊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学影像;规范化;临床诊断
临床医学影像技术诊断规范化是为了让医学影像临床诊断达到一个全新的标准,通过合理、有效的运用医学影像检查手段对临床诊断水平做进一步的提高,医学影像技术规范化要求检查项目要根据现有设备和仪器条件合理的进行开展,在保证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以最短时间达到相应的水平,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临床诊断率,杜绝漏诊、误诊现象的发生,对患者的需求予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但就目前我国广泛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各地区医疗设备不完善,导致在不同地域医院的医学影像技术在水平和设备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即使是同一所医院也存在这多种型号设备搭配使用的情形。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水平,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且易懂、易理解的诊断依据,对临床医学影像技术的规范化诊断建设加强就刻不容缓了。
1 岳普湖适时提高医学影像操作人员素质
由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也在不断的淘陈出新,且更新的周期也明显缩短了,医学影像学作为高新影像学设备中的一员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其运用知识范围涵盖的面积也就会随之增加。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其性能、工作原理会涉及到许多广博的计算机领域知识和工程学领域的知识。换个角度说,也就是要将开放的、多元化的医技理念融入传统的工作模式当中去。
新的医技理念的树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 运用一切工作闲暇时间对自身英语的写、读、听、说、翻译能力进行稳步而快速提升。医学影像数字化设备的操作使用提示、部位选择、界面显示和投照方式加上后期的处理内容无一例外都是以英文显示为主,英语既作为一门基础也是医学影像规范化操作的工具,此外,随着我国的医学事业与国外的接轨,与国外的学术交流也会愈发的频繁,技术与设备的更新周期也会越来越短。只有坚持不懈的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才能做好图像处理功能等相关方面的应用和开发,科学、高有效的发挥新设备的作用。
1.2 增加自身学习知识领域,对一些有关计算机信息技术、IT网络的专业和通俗刊物进行筛选性的学习和阅读,了解一定的网络的运作模式,对医学影响技术中图像的摄取、删除、处理、传递、储存和打印等相关概念要做到彻底的掌握,并在与网络和编程工程师合作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2 医疗影像系统的组建
医疗影像科作为医院的医技科室,将患者和临床科室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可简单的理解为病人和影像室检查报告单的回复和临床科室申请单的请求。影响工作室从接收到申请到反馈检查结果报告单是要经历一个有序的过程。
建立和临床应用影像网络工作系统的有效进行,既可将患者的病历进行数据化储存,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诊断水平,从而减少医患纠纷,将公开、透明的理念渗透到就诊顺序中,使就诊服务更加人性化,从而进一步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提高,对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医学影像网路的建立使医疗信息共享真正的实现,让病人在不同医院所拍摄的X线平片、螺旋CT及核磁共振图像和诊断报告通过远程转诊或会诊到其他的医院进行咨询、诊断或治疗时仍可作为有效参考,不用对病人重复进行检查,既可以对医疗资源进行有效的节约,也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数字化的进程大大减少了患者从接诊到发报告的时间,将以往的二十四小时缩减到如今的二小时甚至半个小时,但是逐渐增长的工作量也是现在各个医院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尽可能的缩减患者的医疗诊断等待时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为了能落实这一点,应尽量将现有设备的优势发挥出来,科学的将各个环节的耗时缩减到最小,利用信息的高效传递性,让每个环节运作流畅显得尤为重要。
3 规范医学影像诊断报告
3.1 规范基本程序 医疗文件中相对重要的就是患者的影像诊断报告,是主治医师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的一项重要根据。高质量的诊断报告既能充分体现科室的诊断水平,也能对整个科室的水平和发展程度进行代表。这就要求医学影像科室的操作人员要通过阅读病历,前面了解病情,进而实施观察,系统分析再结合临床进行对病情的鉴别、对照,综合得出报告作出结论。
3.2 规范基本格式 医学影像学中的诊断报告书的书写格式是一种固有模式,其内容必须能将符合质量要求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充分进行反映。当前国内业界的诊断报告书写形式种类繁多,长短与简单复杂程度也不统一。但是从质量的保证和控制的角度出发,医学影像的诊断报告书应有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即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部分;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的署名签字即一般资料部分;医学影像学诊断或印象部分;医学影像学表现或讨论部分和一般资料部分。
3.3 规范基本要求 为了能使报告的内容简单明了,要对书写进行基本的规范。将重要的内容或部分尽量靠前,并回答临床医师的各种要求;影像检查要进行征象的比较及必要的鉴别诊断;灶要进行必要的量化及形态影响特征现象描述;而后得出影像检查的结果,常规项目的一般项目不能缺失,有顺序的进行描述,分开主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保医师描述部分与临床诊断的结论一致。另外,字迹要工整,无语法语病,专业术语规范。
4 总 结
加强医学影像技术的规范化建设已经成为未来医学影像学的主流发展方向,其紧迫程度需要我们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达成目标。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完善设备需求,调高临床医学影像的准确性,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为广大患者造福。
参考文献
[1] 李晨,杨德民,苗壮,等.超声影像网络工作系统的建立与临床应用[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12):1078-1080.
医学影像诊断范文第3篇
【摘要】为大力提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结构转型,为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鉴此,拟提出了无胶片化医学影像诊断新模式,并分析了无胶片化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本降低,图像保存和传输等多方面优势。
【关键词】无胶片化:成本降低:PACS:电子病历档案:实施策略:
1 无胶片化
在X线数字摄影成像技术成熟的今天,数字影像诊断早已在临床应用。图像的打印显得意义不大,特别是无异常X线征象的患者及各种规模的体检。然而,在影像诊断的操作流程上,至今,一直没有得到简化。反而应生出各式不同的高档打印机,洗片机,从而大大增加了诊断的成本,无论从胶片及显、定影液生产的源头到患者消费的终端,无不反应出大量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很显然,在不影响疾病诊断的前提下,无胶片化影像诊断新模式势在必行。
2 成本降低 患者受益
现在我们来简单评估一张14×17的胶片成本:(用于CT、MRI、CR、DR等)其中含胶片成本费24元左右,打印机的消耗、人工操作环节、片袋(0.5-0.8元)、胶片采购、储存保管、损耗及搬运等费用保守估计为6元左右,合计成本约30元。无数字化摄影装备的小型医院,一般用12×15或14×14的普通胶片,每张综合成本约12元。
根据调查,贵州省省级医院每天平均14×17胶片用量可达1300张左右,地、市级的医院每天平均消耗约300张左右,县级医院每天平均估计消耗60张左右。镇医院每天平均估计12×156张左右。(见附表2)仅安顺地区每年就可消耗成本约12931950元,(见附表1)根据全省9个地级市的规模,安顺是最小的,仅有5个县,其中关岭县和紫云县为部级贫困县,经济最落后。如果把安顺市作为参照,全省一年将消耗胶片成本:12931950元×9≈116386550元。
如果以贵州省级医院、地级、县级和镇级医院作为参照,全国(不含特区)一年将消耗胶片成本费用约3942797160元。(见附表3)然而,根据全国第三届富裕程度比较,贵州省排名倒数第二,(见附表4)这充分反映了贵州经济的落发和医疗消费处于低位的客观事实,故,上述统计数据保守估计上浮“30%”也不为过。这样全国一年将消耗胶片的成本费可达50个亿以上。
上述结果清楚的告诉我们如果不使用胶片,全国一年直接经济就可节约数十亿。另外,还有打印机设备、冲洗设备,显、定影液等在每年新建医疗机构的投入中一定不是个小数目。再有间接损失,如胶片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车间的耗能,等等在短时间内更是难以估算。综合全面评估,每年全国在医学影像打印系统的综合成本可达上百亿元的消耗。很显然,如果这部分资金,能够合理地让利于患者,这将是我国医改进程中的一大创新。
3 PACS系统
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变化, 在医学影像管理领域, 传统的胶片影像管理资料是一种集中式管理模式, 住院病人的影像资料一般保存在科室, 出院后交由病人自己保存。此方式低效、不易统一管理, 已经成为阻碍医院信息一体化的重要瓶颈之一。而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为医学影像的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处理、传输及有效利用提供数字技术基础已成为现实。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 系统是放射学、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集合;他将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 通过高速计算设备及通信网络, 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 使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
PACS系统将医学医影像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在计算机的管理下,完成存储、处理、归档和检索等一系列功能,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图像的传输,达到操控和会诊的目的,这一切都将为无胶片化影像诊断的新模式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PACS系统的技术成熟,无论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是同行业中公认的,不仅如此,PACS系统还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不仅充分体现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的优势,同时可达到医院间彼此的技术交流,疑难疾病的会诊,建立兄弟医院的影像诊疗合作,为国家实施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技术指导提供相应平台,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 电子病历档案
在大力提倡,资源节约,低碳环保,清洁能源,环境保护,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下,部分城市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已开始尝试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医学影像资料将通过PACS系统与电子病历档案集成系统互通,传递相应的图像信息。实现方便索取、信息共享、快速传输、保持时间长等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病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从长远看电子病历档案的普及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5 实施策略
5.1 渐进性推进:
首先对所有检查患者,又无异常影像改变的,特别是各种不同规模的健康体检,一律停止胶片打印,对有异常疾病的患者及部分确实需要图像资料的,随时可用U盘或移动硬盘到相应的影像检查科室复制,也可以数码相机拍摄。这样不仅携带方便,并且可长时间保存及阅读,从源头上彻底杜绝胶片的打印。从资源节约上实现成本的降低,从工作流程上得到明显的简化,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双丰收。
5.2 PACS系统的完善:
如何管理占据医院信息量80% 以上的医疗影像信息是实现医院信息化的关键。PACS 可实现医院内所有影像设备乃至不同医院影像之间的相互操作, 未来可根据不同的区域由PACS 组建本地区、跨地区广域网的PACS 网络, 实现全社会医学影像资源的共享。
原则上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渐进性推广,最后覆盖到全国,包括每个乡镇医院.对近期不能完善系统的医院,可用移动硬盘复制图像资料到相应科室进行阅读,同样可实现疾病的诊断和节约资源的目的。
针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乡镇医院,短期内无法实现数字摄影的,也要树立起无片化影像诊断的新观念,力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完善,最终在PACS系统和互联网的协同下,实现城乡一体的数字医学影像诊断网络平台。
限于作者的知识,本文仅对PACS系统作了简单介绍,其各种技术要求及相关细节并未涉及。
5.3 观片模式的改变:
将胶片放置于阅片灯上观片的传统方式变为在显示器上直接观片的新模式。其观片效果、工作效率、图像的索取和保管均体现无片化的绝对优势。
5.4 国家的援助:
这个方案如果能得到国家卫生部,国家医改办的大力支持和提倡。若能形成相关的法律法规,从真正意义上得到实施。长远看他不仅实现了提倡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结构转型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他将为人类的健康,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改善千千万万个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从根本上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医改新思路,最终为人的类健康及医改带来的贡献价值将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经济网
医学影像诊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生 影像诊断学 理论学习 读片能力 探究
1 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学习和读片能力现状
1.1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学习现状
科技的进步使影像设备的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越。但是,光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对于疾病的诊断是远远不够的,经验丰富、基本知识扎实的影像医生才是诊治疾病的关键。对于病人的负责和生命的尊重,要求我们对疾病的诊断不能有丝毫的差错。理论知识是将来诊断疾病的基础。因此,我们对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方式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仅约6.9%的学生对影像诊断学知识掌握在80%以上,而有约57.1%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在50%以下。同样,大约37.5%的学生上课时仅仅是简单的画书,约9%的学生上课时随便听听,而仅有53.5%的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同时注重理解和记忆。约17.5%的学生课后花1~3小时的时间学习影像诊断学,而约79.9 %的学生课后学习时间少于1小时或者根本不学习。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发现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是不容乐观的。理论学习是基础,是将来诊断疾病的关键。a
1.2医学生影像诊断学读片能力现状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一个影像科医生或者影像专业的学生其能力的最终评判标准都是以临床读片能力为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是为将来走上临床、诊断疾病做准备。而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仅约有13.2%的学生读片能力是能够详细地描述影像图片,大约49.7%的学生只能简单地描述,而约有37.1%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当前,医学生影像诊断的实际读片能力还是十分欠缺的。影像诊断是临床诊治疾病最初步的,同时也是最直接的依据,及时的诊断对于早期发现和治愈疾病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医学生影像诊断理论学习和读片能力现状分析
2.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态度决定高度。作为医学生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要知道学医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是为了救死扶伤。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约6.4 %的人根本不喜欢医学。很多人学医可能是由于父母所迫,也有人可能是为了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没有学习的兴趣,也就缺乏了该有的专注。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是学习影像诊断学以及任何一门医学课程所必需的。正确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以及将来的临床工作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缺乏自我思考的能力
不断的思考是取得进步的关键。当前,影像诊断课程学习主要以老师讲授和PPT展示的方式进行。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就是一味地接受,没有反思,更没有对老师所讲内容的质疑。这样一种被动的,不交流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使得我们的学习变得低效。通过思考,我们才会知道某种疾病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征象,才能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味的被动接受,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应付考试,则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僵化、刻板,缺乏创新。
2.3缺乏足够的读片练习
医学是一门综合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科学,但其终究还是要应用于临床,为临床服务。临床读片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大量的读片练习。但是,我们在学习影像诊断学过程中缺乏读片的练习。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通过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数量有限的影像图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需要。同样,在影像诊断课程中也鲜有临床见习的机会,这在无形中进一步束缚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与此同时,学校也缺乏相应的适合学生使用的影像读片库。课堂时间有限,而课后练习不足,使得我们的读片能力无法得到实质的提高。临床读片能力的培养没有捷径可走,需要的是不断的重复和不断的练习。
2.4课本典型表现与临床无法衔接
当前在我们的课堂上或书本中所讲授的影像图片都是关于某些疾病最基本的、最典型的影像表现。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病人,每种疾病的影像表现未必都像书本上描述的那样典型和直观。面对这些不典型的影像图片时,很多人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典型的表现是为了更直接地去了解这种疾病,是初学者入门的桥梁和导师。说到底,非典型的影像特征也是从典型发展而来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根本特征和主要矛盾,顺藤摸瓜,从而正确地诊断疾病。
3 提高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学习和读片能力的策略
3.1扎实基本知识 建立学科联系
影像诊断是通过影像图片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初步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一张张影像图片就要对部分疾病进行诊断是一件极其困度的事情,因此要求我们首先要具备扎实的解剖学基础知识。比如,当你拿到一张影像片,你首先要知道这是人体的哪个部位,是头部,胸部还是四肢。其次,要对临床常见疾病,常见的征相高度熟悉。每一个疾病的发展都有其特征性的变化。熟悉疾病的常见表现可以让我们在诊断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概念和印象。再者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有一定的病理过程,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间所获得的影像图片,其所表现出的特征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各学科间的学习和联系。解剖、病理、内科和外科,这些都是和影像诊断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变化?疾病最终的转归是怎样的?通过一连串的问题,不断的思考,进而提高自己的影像诊断学理论水平。
3.2画图和观察病理标本
人体的每一个组织结构都有其特征,每一种疾病在影像图片上都有其特殊的表现。面对错综复杂的影像表现,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是有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基础解剖学,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画图,将人体各个局部的影像特点了然于心。画图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形式。通过我们的绘画,包括肢体的协动,使得我们对疾病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加强了我们的记忆,同时也便于理解。而病理标本可以让我们从组织层面,观察病变器官的形态,对于其最终影像表现的形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知。通过这些感性的方法,进而提高我们的影像诊断能力。
3.3建立适合学生的影像图片库
影像读片能力的提高归根到底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当前,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很少有适合学生使用、对学生开放的影像图片库。影像图片库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不受约束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疾病,很大程度上激发学习的热情,对于提高其读片能力大有裨益。当前,建立影像图片库,加强读片练习可以说是提高医学生读片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3.4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
合理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式和端正学习态度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考核方式都是通过试卷的形式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检查。然而,这样的考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试卷的形式、基本理论知识,无疑让很多的学生觉得只要通过考前突击就可以通过考试。同样,理论知识并不能代表一个学生最真实的读片能力。我认为,当前我们的考核应以读片能力为重点。通过提供影像图片、病史,以及其他相关的检查报告,给学生自我诊断的机会。影像图片和病史报告是反映疾病状况最重要的依据。这样的模式可以激发热情,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通过这样一种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读片能力。
4 提高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学习和读片能力总结
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学习和读片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大量的读片练习是关键,但最根本的是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及如何提高效率,提升能力仍需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邵成伟,田建明,左长京,萧毅,王敏杰,任丽. 影像医学科实习医生读片能力的培养[J].实用医技杂志, 2006(6).
医学影像诊断范文第5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教育;医学影像诊断学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flipping and application in“medical image diagnosis” in this course.Through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that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medical image diagnosis”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Flipped classroom;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1 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反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简称FCM,是指任课教师基于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和部分新知识融合,创建相关教学视频;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预先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新的课程,实现其知识传递的过程;学生根据教学视频自主完成在线测试,对新知识进行吸收内化,之后再带着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去课堂上参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共享与讨论,实现新知识的完全理解和掌握[1]。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教学过程,由课前学生预习、课中老师讲解、课后作业转变为课前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如视频文件等自学、自测,课中集中答疑交流、解决问题的新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了自我管理,个性化学习,教师也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 医学影像诊断学的现状分析
翻转课堂近几年被广大教育者所关注,已有很多案例应用于中小学、高中及大学等[2]。然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学制不同、学生基础不同是否都适合翻转课堂呢?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的是专业技能型人才,学制3年,通过访谈得知学生认为自己是搞影像技术的,影像诊断不是很重要。再者《医学影像诊断学》内容多而且复杂,而学时数相对较少,且没有扎实的临床基础知识作为桥梁,学生学习《医学影像诊断学》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不佳。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通过网络在线学习成为可能,翻转课堂逐渐走进了《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课堂。
3 翻转课堂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应用情况
3.1 翻转课堂的应用形式、内容、过程
研究选取两个班级分别进行传统教学和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翻转课堂组把《医学影像诊断学》中适合拆分成小的单元的重点难点内容制作成10-20分钟的视频,添加任务要求及自测习题,提前到群内网络上供同学们学习。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下载查看,自由组合结成学习小组,有疑问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老师、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另外提供学校医学影像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室供学生随时随地线上练习。课堂上先由同学给大家讲解部分疑问,老师总结补充,最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都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组仍然按照课堂上教授、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授课。最后通过考试测评、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形式进行评价比较。
3.2 传统教学组和翻转课堂组效果评价统计
考试测评结果、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传统教学组和翻转课堂组效果评价分析
通过测评结果分析翻转课堂组测评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且小班化教学成整体好于大班教学(如表1所示)。传统教学组仅有10.4%的学生对精力集中程度表示满意,而翻转课堂组40%的学生对精力集中程度表示满意(如表2表3所示),可见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精力集中程度,从而提高上课效率。传统教学组中有20.9%的学生对课堂形式表示满意,52.2%的学生表示一般,分析和学生已经习惯传统教学模式有关。翻转课堂组有56%的学生对课堂形式表示满意,认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有意思,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更轻松更自主,知识掌握的也更牢固,44%的学生表示一般或者不满意,调查分析和学生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内驱动力差等因素有关。通过师生访谈了解到翻转课堂可以大大提高老师对学生的满意度,由于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课程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些同学反映课前自学占用时间较长,效率不高等问题。
4 结论
本研究将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应用和传统教学进行对比研究,颠覆了老师为主角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有力的证据。通过考试测评、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结果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不仅提高了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精力集中程度,还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也使学生的学习更个性化、自由化。研究结果表明,翻转课堂在高职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特点有望在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翻转课堂。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