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新闻报道(精选5篇)
开学典礼新闻报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阅兵庆典 网站 媒介仪式
媒介仪式是大众传媒和受众对特定情境的共享性活动,是对象征资源、象征符号的共同分享过程。现代生活中媒介无处不在,牢固地镶嵌在大众的日常生活结构中。现代媒介生态造就了媒介仪式,媒介传播内容、媒介传播行为与受众视听行为在现实媒介语境中均已仪式化。①
一般说来,媒介仪式包括三种主要的类型,分别是媒介所报道的仪式性内容,媒介报道该内容时的仪式化方式,以及媒介本身成为了一种仪式或集体庆典。②本文主要关注是国庆60周年阅兵庆典的媒介仪式展演,即媒介展现国庆阅兵的仪式化方式。
本文拟通过对人民网、凤凰网、东森新闻网对阅兵式的报道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归纳网站对阅兵式报道模式的特色,对比分析其呈现内容、表现方式、传播模式及理念等。
一、人民网展现的“国庆60周年阅兵庆典”
1、庄重严肃的“媒介仪式”。“国庆60周年大阅兵”作为一种国家庆典仪式,是一次隆重而肃性的大典。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主流媒体网站,人民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人民网成为网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思想理论的主阵地和网上舆论引导的主渠道;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在对庆典仪式直播时同样契合了自身的定位。
人民网的直播采用的是“现场音视频+解说”的方式。直播画面十分简洁,字幕仅限于阅兵方队名称。“阅兵式作为一种政治仪式,通过一系列的操演与编排方式呈现,意在传达政治的忠诚,诉诸庄重与严肃。”③国庆阅兵典礼时庆是庄重、严肃的,人民网的节目本身也保持了庄重与严肃的元素,突出了媒介的仪式感。
人民网运用大量的象征性符号来展演这场“媒介仪式”。这些视觉符号包括画面色彩、背景物、装饰物等。
人民网的画面色彩以红色、黄色为主色调。长城、天坛、故宫和天安门等均作为背景物。装饰物包括华表、天安门、礼花、五星红旗、人民大会堂顶部等。
从历史的角度,红色、黄色历来就是中国传统庆典的搭配色。同时,国徽、国旗、中国共产党党旗等象征共和国的标志,其色调无外乎都是红色和黄色。因此,这两种颜色符号将中华民族的庆典和新中国的庆典结合在一起。
天安门、华表、人民大会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典型的政治符号,一看到它中国人自然会将之同国家仪式、国家事件、国家荣誉、国家尊严等联系起来;礼花符号传达出的都是 “普天同庆”的所指意义。
2、全方位、全景式的报道内容。在内容上,人民网采取全方位、全景式的内容形式,利用超链接网络技术实现国庆阅兵相关资源的整合。
所谓全方位,即人民网的国庆阅兵报道既包含国庆阅兵的现场直播,又包括与阅兵相关的新闻。如部分装备展示、空中梯队、阅兵中的“第一次”、走进阅兵村、观察评论、阅兵故事等。
国内部分,对国庆阅兵进行系统回顾,并且专访重要负责人、重大活动参与者。国外部分,包括外媒对国庆阅兵的报道情况以及外国政要、学者对新中国60年的评价,其中一部分涉及到阅兵式,尤其是对新式武器的关注与评价。
“所谓全景式,即有横向延展、纵向延伸,既有史诗性宏大历史题材,也有体验式报道对个体的关注”④。例如“阅兵中的‘第一次’”,回顾了历次阅兵中首次展示的武器装备,而“阅兵故事”则侧重报道阅兵中的个人,《放弃选美决赛 投身阅兵训练》这篇新闻就讲述了女民兵方队二班副班长王美涛,放弃参加全国“国际旅游小姐”全国总决赛,选择参加阅兵训练的故事。
3、多样化的报道方式。人民网“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报道采用了多种媒体和报道形式,发挥网络媒体的特点和优势。首先,人民网推出国庆阅兵网络直播,配以滚动新闻、互动交流等实时更新板块。其次,除传统的文字、图片外,论坛、博客、播客、掘客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另外,人民网策划组织了互动栏目,如《国庆阅兵训练营》等。包括网络调查,调查网民最喜欢的方(梯)队,武器装备和服装配饰,显得比较活泼。
二、凤凰网展现的“国庆60周年阅兵庆典”
1、直播的多维度呈现。凤凰网链接了资讯台的直播。“凤凰卫视资讯台采用了5个演播室、5位主持人,2名评论员,5位前方记者,2位特邀嘉宾对整个阅兵的过程力求进行全方位解读与分析。演播室的设计方式、报道团队构成别出心裁。”⑤
从凤凰卫视的报道来看,其报道团队可谓是一次媒介的集体狂欢。这种仪式化的展现方式,表现为尽最大力量发挥自己的特色。选择地使用央视解说、现场记者进行评述、评论员评析等使得报道能多维度展现阅兵式。比如现场记者注意到“群众游行队伍中有人可能太过激动,鞋子掉了”等细节。此种细节,严肃的阅兵式画面不会呈现。
2、注重评论。凤凰网针对国庆阅兵庆典,设置了《国庆大阅兵》专题栏目,为《六十年家国》系列之一。包括阅兵最新报道、阅兵图集、精彩视频、装备解读和阅兵花絮等栏目。
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对国庆阅兵的多方位评论,其目的在于“向观众提供一种‘知’的权利”。
专家对受阅部队、武器装备、国防建设进行了点评分析,并把自己对这次阅兵的所思所想传达给了受众,有效地满足了人们对新闻背后的新闻的需求。这种评论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整合民族情感,提升民族自信心。
3、建构“大中华”概念。“作为一家面向全球华人的网络媒体,凤凰网以沟通乃至全世界的华人为宗旨,秉承时政特色,力求满足全球华人资讯需求”⑥,在报道国庆阅兵典礼过程中注意对华人进行报道,如:“港澳台侨胞天安门观礼、海外华人华侨喜迎新中国华诞、海外华人都有一颗中国心”⑦。这样就把“全球华人的认可”植入宏大的阅兵仪式中。有利于唤起华人的集体记忆、核心价值感。这种传播模式对建构民族的“共同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也是媒介仪式的重要作用。
三、东森新闻网展现的“国庆60周年阅兵庆典”
1、报道量小。台湾东森新闻网站在10点15分发出了近400字的稿件,较为详细介绍北京的现场情况,并且紧跟国庆庆典进程进行滚动播报。东森新闻的报道从60声礼炮,到国旗护卫队的169步正步,包括随后的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网站并没有相关专题,相对于大陆香港等媒体其报道量非常小。
2、“媒介仪式”的弱化呈现。传播仪式的功能在于“以团体或共同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因此传播实质上是一种通过符号来使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过程,是一种分享意义的文化仪式。⑧两岸分治60年,存在诸多隔阂。在表现大陆的阅兵这一政治仪式时,东森新闻网采取了弱化呈现的方式。报道内容少,方式单一。对阅兵仪式着重展演的“精神力量”缺乏关注。
结语
总体来看,的网站对国庆阅兵典礼的报道,因各自的定位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报道思路与模式。
人民网对阅兵庆典通过宏大的叙事,完整地呈现了一次盛大的“媒介仪式”,在构筑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所链接的央视阅兵直播为众多网友诟病,认为“没能把气势拍出来”,从媒介仪式的观点来看,就是仪式化呈现力度不够,受众的心理期待产生了落差。
凤凰网调动多位著名的主持、记者、评论员对国庆阅兵进行评述,形成了演播室与演播室的互动、演播室与前方记者的互动,共同呈现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但在直播过程中,因参与报道人员多,出现多次报道衔接失当。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阅兵仪式的严肃性。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网和凤凰网都很关注在报道阅兵仪式的同时,如何开展与网友的互动。都设置了调查,内容主要体现在:“国庆阅兵中,您最喜欢的是哪个方(梯)队?您最喜欢的武器装备是?国庆阅兵方队中,哪个方队的服装配饰最抢眼?”
而人民网在互动中显得更具创意。网站开设了《国庆阅兵训练营》和《武器许愿馆》,《武器许愿馆》是一个网络小游戏,网友可以在列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武器配件和装饰,将其添加到显示场景中,同时可以为自己的武器命名并许愿。这种传播模式更加互动,在展现国庆阅兵中英雄人物的同时,也让普通人与阅兵相关,体现了仪式的“参与与分享”。
东森新闻网借助国庆阅兵这一新闻事件,主要是新闻信息的传达,并借此对两岸的诸多议题进行分析,其目的不在于展现国庆阅兵典礼,也不在于将这一事件通过媒介进行仪式化展演。因此受众也无法获得阅兵现场严肃性的感知与体验。
【本文属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编号:091051148】
参考文献
①②王英,《媒介仪式:国庆60周年庆典及其媒介呈现探析》,《新闻记者》,2009(12)
③⑤张庆永、孙卫华,《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电视直播报道特色比较分析――以央视新闻、凤凰卫视、中天电视为例》,《东南传播》,2023(2)
④郑,《中国网络媒体构建国家认同的基本方式――以人民网对国庆60周年专题报道为例》,人民网-传媒频道,2023年12月11日16:07
⑥⑦凤凰网―军事,news.省略/mil/special/dayuebing60/
⑧张兵娟,《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现代传播》,2007(6)
开学典礼新闻报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闻摄影 娱乐化 威廉王子婚礼 主流大报
照相机发明的最初动因,就是为了留下自己的形象给自己也给他人带来快乐。因此,摄影原本就是一种娱乐方式。直到新闻摄影诞生之后,那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识之士们,才动了用镜头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念头,才有了用相机去拍尽人间疾苦的壮志豪情。
如今,人们看多了让人纠结的“疾苦”画面以后,但凡有一点点可能,无论是摄影记者还是图片编辑,都愿意在职业操守允许的范围内,动一点小心眼、玩一点小技巧,把新闻照片尽可能拍得轻松一些、用得娱乐一点,而读者也愿意在轻松愉快之中接受新闻信息。这就使得新闻摄影的娱乐化在心理层面上既有了专业基础,又有了读者基础。
这两个基础在威廉王子婚礼的图片报道中达到了一次默契的统一和完美的结合。
诙谐娱乐——捂耳花童广受欢迎
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从教堂回到白金汉宫在阳台向公众挥手致意,并当众亲吻,这是皇家婚礼的传统压轴节目,也是全球观众翘首以盼的好戏。所有媒体的镜头、所有受众的目光都对准了那个阳台。这时候,新娘身边一小花童突然双手紧紧捂着耳朵,做“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状,并随着王子王妃接吻情节的进展,表情也由严肃地回避到痛苦地皱眉。花童的?迥Q?胝?迤?招纬闪饲苛叶员群途薮蠓床睢?/p>
笔者对次日世界各国500家主流报纸头版威廉王子婚礼照片的使用情况做了统计和比较,发现有多达352家报纸选用的不是教堂里庄严的婚礼照,而是一对新人在白金汉宫阳台上的照片,这个比率超过了70%。试想,如果没有那小花童的“出色”表现,“阳台照”在头版的见报率会这么高吗?而在352家使用“阳台照”的报纸中,又有267家、占75.9%的报纸选择了有捂耳小花童形象的照片,并在版式设计、图片处理上刻意突出这位花童。
就连《华盛顿邮报》这样的主流严肃大报,也想借着王子大婚娱乐一把。但是编辑似乎还是碍于严肃大报的定位,不好太“裸”地突出捂耳花童,于是选择了路透社记者dylan martinez拍摄的照片。画面上,左边是捂耳花童,右边是欢笑花童(见封三图1)。
相比之下,美国另外一份老牌严肃大报《洛杉矶时报》的图片编辑就不是那么谨小慎微、羞羞答答了,干脆选择了一幅只有捂耳花童没有欢笑花童的照片。这幅由美联社记者matt dunham拍摄的照片,在瞬间情节的抓取上有作者独特的想法:他选取了王子王妃将要接吻尚未吻到对方的瞬间,使得情节发展有了余地,有了空间,也有了动感。更有意思的是,捂耳花童的表情与留有余地的情节配合得恰到好处:对这种少儿不宜的事情只是不听不看,表情还算淡定,尚未现出痛苦(见封三图2)。
另一份美国小报《纽约邮报》编辑的娱乐化意愿显得十分强烈,他们不但选择了旨在突出捂耳花童的照片,而且大刀阔斧地剪裁掉了王子的半个身子,以突显大人和孩子反差强烈的各自表情。这幅照片抓取的瞬间也比《洛杉矶时报》照片稍微晚一点,一对新人已经深情地吻在了一起。此时,捂耳花童的表情也已经由淡定发展到痛苦。大人的甜蜜,小孩的痛苦,形成强烈对比和巨大反差。再加上编辑给出了整个头版来发表这一张照片,其娱乐化的视觉冲击力远远强于《华盛顿邮报》头版照片(见封三图3)。
《纽约邮报》借着威廉王子婚礼娱乐一把的想法在婚礼之前就已经呈现在了版面之上。婚礼前,坊间打赌如火如荼,赌威廉会穿什么颜色的礼服,也赌凯特的婚纱会是什么款式,《纽约邮报》也在“照片”上赌了一把。29日,王子结婚的当天,该报头版居然抢先发表了一张经过“ps”合成的“婚礼照”:王子穿着具有他空军飞行员职业特点的蓝色军礼服,与身穿白色婚纱的凯特坐在皇家御用马车上。但是,报纸上市几个小时之后,事实就证明了《纽约邮报》这一赌输得有多惨!输赢不重要,重在与民同乐的参与(见图4)。
另外,报纸头版用“ps”照片是很忌讳的,《纽约邮报》的编辑虽然在照片的左上角用了很不起眼的小字注明了“此为合成照片”(post photo composite),依然难逃扰乱视听之嫌。
美艳娱乐——伴娘喧宾夺主
上述这些报纸娱乐化的同时还是能够把握分寸,遵守了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那就是传递新闻信息永远是第一要务。捂耳花童再怎样抢眼,也只能把她处理成为威廉王子结婚这个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花絮,不能成为主角。
可有些报纸就没有守住这一原则,只讲求娱乐效果而忽略新闻信息的准确传播。比如,在智利圣地亚哥出版的《最后消息报》(las ultimas noticias),王子大婚的第二天4月30日头版整版用了一张伴娘皮帕(pippa)的照片,这在500家报纸中独一无二(见封三图5)。
皮帕在婚礼上的确十分抢眼,自从踏出劳斯莱斯房车那一刻,她的形象就吸引了媒体镜头。英国老牌严肃大报《每日邮报》盛赞她是“高贵的化身”,英国著名八卦报纸《太阳报》更是感叹“标致的皮帕迷死人!”就连美国传媒也用“辣得冒烟”这样浓烈的文字形容她是“历来最火辣的伴娘”。但是,这些报纸并没有让她的形象成为头版上的主角,尤其是在婚礼的第二天,更不会把整个头版都给她。
相比较之下,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出版的《快报》(expressen)和在瑞典哥德堡出版的《哥德堡公报》(g?teborgstidningen),虽然也借皮帕吸引眼球娱乐一把,但具体实施起来做得却比较克制,在婚礼第三天才在头版用大照片来“全方位”地突出展示皮帕的魅力,连王子王妃与小花童们的合影也只能放在皮帕照片的右下角,所占版面还不足皮帕照片的十分之一,完全沦为配角。一周以后的5月9日,该报意犹未尽,头版再一次以组照形式介绍皮帕,还制作了一个颇具学术味道的主标题——“皮帕影像研究”( bilderna p? pippa),甚至还在副标题中欢迎“大众加入讨论”(alla pratar om),而选用的照片却是三张海边比基尼照,娱乐的意味更加裸(见封三图6)。
对“美艳伴娘”这一题材进行深入挖掘的,还有在新西兰奥克兰出版的《新西兰先驱报》(the new zealand herald)。该报在5月6日头版大字标题:“皮帕和奥萨马?本?拉登——谷歌上点击率最高”。
网上资料显示,上述这些报纸绝非英国《太阳报》或香港《壹周刊》那样的娱乐媒体,这是否昭示着新闻摄影娱乐化的走势与发展?
传承娱乐——经典作品的影响
经典名作的生命力极其强大,几乎在任何重大新闻事件的图片报道中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响,发现它们的影子。因为摄影师们都是看着大师们的经典名作长大的。
在众多围绕着威廉王子婚礼照片出现的富有娱乐化倾向的报纸中,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出版的《日报》(dnevnik)颇引人注意。4月30日该报头版头条选用的照片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幅照片画面拍摄的既不是王子王妃,也不是美艳伴娘,而是等待观看新娘新郎阳台接吻的普通民众。记者选取的拍摄瞬间也出人意料,不是人们激动而又兴奋的表情,而是漫长等待中的疲态。画面中心位置上的一位女士已经支持不住趴在栏杆上进入了梦乡,她的旁边还有一对相依相偎享受温情的情侣(见图7)……头版头条的大字标题也与照片十分吻合,突出了“等待”二字:“这两个吻有20亿观众在等待”(威廉与凯特在阳台上有两次接吻)。
这让人想起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名作《国王加冕礼进行的时候》。1937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举行加冕典礼,这是一场隆重而热闹的大型活动,人们通宵达旦地等待一饱眼福,自然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摄影记者。绝大多数记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庄严肃穆的教堂和富丽堂皇仪仗队上,布列松却另辟蹊径,他深入到普通民众之中寻找拍摄机会。这时候,一位先生由于长时间的等待,又困又累,终于熬不住了,仪仗队过来的时候他却躺在满是废报纸的马路上进入了梦乡……斯洛文尼亚《日报》的图片在拍摄理念上显然借鉴了布列松的经典作品。(见图8)。
庄重娱乐——顶级大报的选择
既庄重、不张扬,又不失娱乐性,这是顶级大报报道威廉王子婚礼选择图片的标准。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该报编辑既没有选择“教堂婚礼照”,也没有选择“阳台接吻照”,甚至都没有选择威廉王子身着豪华礼服的照片,而是选择了这对新人履行完所有仪式之后,王子脱下了那束缚人的礼服,开着敞篷汽车载着新娘浪漫至极的“兜风照”。这个选择既不失庄重性,又充满了娱乐性。
《泰晤士报》选择的是该报自己的记者marc aspland拍摄的照片,是一张侧面结构的近景照,无论是取景构图,还是瞬间抓取,都十分精彩,王子王妃的喜悦神情得以充分展示(见封三图9)。
开学典礼新闻报道范文第3篇
一
2023年底,到山东考察时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为深刻领会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在报社和部门领导决策下,2023年改版第一期,《往事?发现》便开设了一个新栏目《礼仪齐鲁》。
齐鲁大地是孔孟之乡,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作为传统文化和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广泛深远的影响。但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因而带有很多时代特点和局限性,使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长期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时至今日,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和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加以改造与传承,协调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礼仪齐鲁》栏目专门讲述那些优秀的传统礼仪故事,进一步弘扬齐鲁礼仪文化。
栏目开办以来,先后刊发了《百善孝为先 积善民风厚》《闵子骞:芦花飞 孝心扬》等稿件,分别讲述了父子母子间的上慈下孝、君臣之间的忠义、师生间的感恩、兄弟朋友间的谦恭礼让以及传统茶道、良好家风等。
7月,我们又对栏目进行了深化,推出了“礼仪齐鲁?典籍故事”系列,对一些典籍中的礼仪故事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如《齐国廉士:秉操守节 高洁一世》,讲的就是《礼记?檀弓》中著名的“嗟来之食”的故事。还有孟母择邻迁三居、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等,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二
一个国家的精神品格,相当程度上由知识分子决定。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平天下的情怀从未熄灭,他们奔走呼号,落脚乡土,在村野民众中“弘道”,以图唤醒乡村文化基因,力求农富民丰。近年来国内外的一批儒学学者聚集到尼山圣源书院,深入乡村开设讲堂,用儒家思想滋润乡村,用传统美德教化一方群众,使当地民风有良好转变,这种现象被概括为“乡村儒学”现象。
2023年秋,我们推出《乡村儒学?古今知识分子乡村建设实践剪影》栏目,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志士,派出三路记者,奔赴南京、绍兴、重庆、石家庄、高密、临淄等地,带着乡村建设主体的思考,寻访古迹今貌,问询研究学者,先后用《稷下治学 最为老师》《梁漱溟:真力量要从乡村慢慢酝酿》《书带草长 桃李芬芳》等8篇稿件,串联旧闻今事,用文字“补拍”了乡村建设的纪录片。其中尤以《大地之子 惺惺相惜》为代表,记者通过大块文章,把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三杰的交游,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和大江南北的空间中,予以条分缕析。
三
历史昭示未来。在往事中注重今天的新发现,找到历史与今天的结合点,是《往事?发现》的办刊理念。
2023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我们继前一年提前推出“甲午风云”系列报道后,又选取威海卫南岸保卫战为主线,派出记者赴实地采访,与当地甲午战争研究者重走战时路,寻访旧时炮台、战线遗迹,以新视角“变旧为新”,在旧事中挖掘出新闻――北洋海军曾有一支北洋海军陆战队。
《300死士最后的冲锋》一稿,通过多次还原古今现场,展现了北洋海军300死士断腕出击、以命相搏的故事。《内外交困,悲情丁汝昌》一文则还原出丁汝昌与北洋海军将士们在威海卫一役中的万般无奈,遗憾与愤恨的悲歌穿越两个甲子,令人扼腕。
开学典礼新闻报道范文第4篇
在我们看来,都市报在主旋律人物报道创新的三个向度上都大有可为,从主题把握上,大处着眼,体现“高度”;从文本操作上,细处入手,体现“精度”;从传播系统来看,整合策划,体现“气度”。
一、典型人物报道做出“高度”:把握人物命运与社会命脉的连接点
都市类报纸的勃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为价值取向,在提供生活信息、满足大众娱乐、抚慰情感需求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与此同时,当前民生新闻的同质化、表象化和浅层化却也成为都市报的不能承受之重。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对都市类报纸寄予更高期望,读者的阅读取向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诚然,都市报擅长以“新闻故事化”的操作方式吸引受众眼球,对当事人个人情感和人生波折予以铺陈细述的报道在当前都市报中大量存在,但都市报同样应当满足读者深层次的阅读趣味,进一步提升自身对主流资讯进行整合、解读和再阐释的能力,在这一方面,重品质和讲责任的都市报就不能回避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30周年?时代标杆”放弃了都市报对小情感、小曲折的惯性迷恋,它实际上是针对这种偏向的一种补缺性写作,它直面社会重大主题,以人物写时代,关注人物当下的生存语境和发展空间。“时代标杆”系列报道选取了13个典型新闻人物,在他们当中,有院士,有传奇商人,也有农民、民营企业家、大型国企发明创造能手……选择这组人物的标准是,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他们所在的行业变化中举足轻重的参与者,或者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进步的关键见证人。例如,有“中国光纤之父”之誉的中科院院士赵梓森,从上世纪70年代和同事拉出我国第一根光纤样品,到今天预言百倍于今天宽带的高速光纤将入户寻常百姓家,从一个侧面彰显了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改变。而另一个新闻人物,汉正街第一代盲眼商人郑选举,从15块钱起家的小商贩变成董事长乃至汉正街首富,这一经历不仅是个人的传奇,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个体经济发展史的生动写照。选择这样的人物绝非追求报道的神秘化或者奇观化色彩,而是以相当平实的语言记述了这些人物对社会转型和变革的体认与感受,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切身体会诠释改革开放30年发生的巨变,牢牢把握住时代变革和发展的大主题,从而大大增强了典型人物报道的特色。
二、典型人物报道做出“精度”:寻找市民视角与宏大叙事的关注点
一些都市类报纸对重大题材的时政新闻兴趣不大,以为很难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这是个误解。事实上,问题不是出在主旋律上,而是出在唱主旋律的技巧上。如果能够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式和报道模式,寻找普通读者对重大题材的关注点,就能大大提高报道的可读性甚至是必读性。可以看到,《楚天金报》连续四年策划的重大主题人物报道,都充分利用了区位新闻优势,是对本土化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或重新整合,例如,湖北籍将军在中国革命史上绝对是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个群体,他们在革命年代的丰功伟绩值得后代永远怀念和传诵,而“将军本色?先进性楷模”这一组系列报道却是从一个更有新意的角度开掘,讲述这些老同志从革命一线退下来之后的生活点滴,从而避免了从档案资料进行“新闻翻新”对于读者可能造成的审美疲劳。同时,今天的新闻正是明天的历史,采写这些老将军晚年中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也是对革命前辈精神财富的抢救性保存,这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
为了做出“精度”,“将军本色”系列报道将笔触延伸到报道对象的情感世界,力求写出质感,写出精神。这组报道抓住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细节,显现了老将军质朴无华的作风和博大豁达的胸襟,其中,特别是那些原汁原味的将军语录令人动容。刘华清将军拒绝了对仍在农村务农的胞弟“帮一把”的要求,他说:“你留在村里有田种,有活干,不是很好吗?还想到哪里去?”魏国运将军回到老家,面对县领导为他准备的土特产,说话掷地有声:“土特产也是礼品,我不要。再说无功不受禄。”王诚汉将军同样是将金钱、名利等身外之物看得极其淡薄,他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哲理:“再有钱也不能一人睡两张床,一双眼睛看3个电视,一张嘴吃5碗饭。”
典型人物要走进读者内心,保持温暖人心的热度,还必须与百姓当下的现实生活找到契合点,即便是在面对“将军本色”这样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报道题材时,编辑部也总是在思量,当今读者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怎样的报道能够真正打动百姓。因此,采写中突显了那些最具有人物个性特点、同时也最富有时代色彩的情景,例如刘西尧将军对找他办事写条子一律拒绝,汪运祖将军要在过世后把所有存款和住房作为党费上交,不给子孙留任何钱物。编辑部对此的理解是,用将军精神重构时代脊梁,既是激活红色记忆的需要,更是关照现实生活的需要。“英模风范”系列中的一则报道讲述“社会主义金融卫士”潘星兰出名后参加自考,拒绝了作为劳模可以加20分的优录政策,展示了英模在新时代的新风采,这样的报道避免了以往典型报道常有的居高临下、贪大求全、穿靴戴帽、套话连篇,以朴实的文字让典型人物的精神世界活现于报端,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
为做出“精度”,记者要尽可能地争取“零距离”采访,切实感受典型人物的真实处境,融入典型人物的精神世界。一名女记者在现场采访中看到全国劳动模范吴天祥赤脚泡在居民“水漫金山”的家中,于是记者也打着赤脚站了进去……受到精神洗礼后的记者表示:“即便写100遍吴天祥,我都能写出新意和感动。”而感动自己正是感动读者的前提。
三、典型人物报道做出“气度”:以全面策划提升典型报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主旋律报道是资源,不是负担。有些人认为,主旋律报道就是给宣传部门或者是领导同志看的。其实,这种偏见实在是难以成立,因为主旋律报道几乎少有例外地都是重大题材,如果策划采写包装得好,同样也是读者乐于接受的产品。为此《楚天金报》将时代先锋四个系列报道全部刊发在位于封底的品牌版面“冰点焦点”上,大胆使用整版新闻设计,使得这组报道呈现出大气磅礴的恢弘气度。同时采用新颖的版面语言,在标题设计上体现用心,例如,写明星农民朱建华的经历,用三个小标题《怕端泥饭碗,曾四处漂泊》、《小小票据本,藏有大文章》、《经营合作社,再做带头人》,模拟民间章回话本语体,语言生动活泼、亲和耐读,更加贴近读者的阅读需要。
要做出气度,就需要策划先行,最大限度地发掘新闻资源的内在能量,通过有效的新闻配置,以达成舆论峰值。“大策划,大主题,大典型”报道不能盲目上马,前期必须做好认真分析,把握时代特点,摸准读者脉搏,报道要有预案,精心策划,找准大多数读者的兴趣、注意力之所在;中期必须组织好报道团队,采访时要有效利用新闻资源、充分挖掘。为了全面了解典型人物的背景,编辑部多次召开专题策划会,并大量查阅相关资料,获得对采访对象立体的感性认识,以“将军本色”系列报道为例,采访前期编辑部查阅了600多万字的史料,总编辑韩少林和记者一起深入到红安、大悟、麻城、监利等革命老区,历时30多天,采访将军故土的群众、干部、研究人员等400多人次,获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此外,《楚天金报》在提升典型人物报道传播效果方面也做了积极尝试。报社十分注重提高主旋律报道与市民互动的亲密程度,组织了多场与读者和专家的专题讨论会,形成“每有大策划,必有大讨论”的良好传统,在与受众双向交流的良好氛围中加强和扩散了传播效果。例如在老山英雄邱应发的报道见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两次批示,建议将他作为重大典型突出宣传,并推向全国,并请武汉市委主要领导关注老英雄的生活状况。在《楚天金报》连续十几天推出“明荣知耻?英模风范”报道时,热线电话被热心读者打爆,报社顺势邀请朱伯儒、马学礼、吴天祥等8位英模走进编辑部与读者共话荣辱观,结果在江城引发了一股强烈的学将军、学英模的“追星热”。
当然,《楚天金报》的这几组大型系列报道的创新也远非终点,比如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读者联系,充实版面元素(配发采访手记、将精彩人物语录单列),创新版面语言(对电视交叉蒙太奇结构的借用进行今昔比较、对民间话语更自然流畅的移植)等等。典型人物报道从来没有固定模式,创新在于发现,包括发现新的新闻视角、新的采写方式、新的报道视野、新的写作结构、新的编辑手段、新的处理语言。
开学典礼新闻报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期刊;教育;选题;策划
期刊对读者的吸引力主要取决于内容的可读性,而可读性往往表现为信息量大、有启发、有意义、有趣味性等,总之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期刊可读性增强的关键在于选题,而选题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否及时、深刻、实用、新颖,关键在于策划。可以说,选题策划是期刊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期刊求生存谋发展的首要环节所在。
教育类期刊需要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宣传重点,完成一些“规定动作”,为教育政策的实施鸣锣开道、献计献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选题策划对于教育类期刊而言极其重要,选题策划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类期刊内容质量的优劣。
教育类期刊选题策划的成败取决于编辑出版人员基于市场调研,了解社会需求,敏锐把握时局的能力,取决于编辑出版人员与教育界建立密切联系,深入教育第一线,把握教育工作者阅读兴趣的能力。[1]
本文结合《上海教育》杂志的实践探索,展开对新时期教育类期刊选题策划的思考。
一、关注热点,在独家和深度上下功夫
追逐热点是媒体的本职和天性,也是媒体吸引读者、增加阅读量的法宝。相比新媒体、报纸、门户网站,期刊在反映热点问题的及时性上并不占优势,但期刊凭借其“后发制人”的专长,在聚焦社会热点的媒体竞争中依旧可以占有一席之地。而教育类期刊除了关注教育热点选题,在独特解读和深度挖掘上做文章以外,在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上也应该不缺位、不失语,积极寻找切入口,找到读者感兴趣的话题。
(一)找准切入点,注入教育元素
选题策划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需要打破常规,转换思维角度,拓展思维空间。一些新闻事件看似与教育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太大,但事实上,教育与社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发展都会对教育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与人才培养、青少年成长、终身学习等“大教育”问题有关的社会热点,都可以是教育类期刊的x题范围。只要找准切入点,从教育的全新视角进行解读,深挖某一个社会热点的教育内涵和意义,就能做具有专业媒体特色的专题。
比如,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2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这是世博会第一次由一个发展中国家主办,令全世界瞩目。当时各家媒体在世博会举办前夕和举办期间发起了一轮又一轮强劲有力的宣传攻势,教育类期刊此时也不能袖手旁观。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世博会与教育不无关系:世博会真正的价值在于通过把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奉献给世人,达到教育大众、推动社会变迁的目的。《上海教育》2023年5B期推出世博专刊,全面反映各个学校如何充分挖掘世博园这个教育富矿,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观博、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究的兴趣等一系列值得传播的经验做法。
(二)选择独特视角,深度挖掘热点
教育类期刊除了聚焦社会热点外,更要以教育教学中的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为契机,策划具有前瞻性和重大影响性的优秀选题。而选题的创新不仅仅来自独家的新闻报道,更多的是对教育教学中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独特解读和深度挖掘。学者喻国明曾提出:“传媒内容的竞争已经从第一落点(时效性)的竞争和第二落点(事实的完整与全面)的竞争到第三落点的竞争,即眼光、视觉、标准、观点的竞争和把握事实的方法及逻辑的竞争。”[2]而第三落点的竞争,就是看各家媒体能否从主题、切入的角度、表达的观点以及表达方式等内涵形式上做出特色。因此,在面对一个备受关注的重大教育事件时,教育类期刊要利用自身的专业性优势,在选题的主题、视角、观点等方面做出特色、做出专业水准。
2023年12月8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09年测试结果正式公布,震惊全球。作为首次参加国际性标准化测试的地区,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科技三大领域测试的成绩均位居第一。在国内各大媒体对上海问鼎PISA进行大肆炒作时,《上海教育》杂志选择了冷静。作为一家专业的教育类媒体,除了完整、全面地对这次上海的“第一”成绩解读之外,《上海教育》还对上海参加PISA项目的原因,第一次参加测试,上海教育界的收获等进行了再度挖掘,将采访报道的重点确定在“第一次”,而非“第一名”上,从而以一览无余的信息、精确到位的分析,帮助读者从更高、更深、更远的角度,了解和认识上海PISA测试结果,给读者带来更多的观察角度和阅读价值,创造出了令读者满意的独家产品。
二、贴近宣传重点,在亲民可读性上做文章
近年来,上海教育改革成果不断涌现,那么面对同样的选题、同样的信息来源,教育类期刊如何策划出与其他媒体不同的视角、观点?如何将看似严肃刻板的宣传重点,以可亲、可读、接地气的方式实现“软着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上海教育》杂志坚持用心探索、大胆尝试,以独特创意赢得读者,以鲜活事例反映改革成果。
(一)另辟蹊径,以独特创意赢得读者
我国公开出版的教育期刊有1600多种,但当前很多教育期刊在定位上差异不大,喜欢跟风模仿,导致选题雷同,缺乏创意,个性不鲜明。要想在众多同类期刊中脱颖而出,必须另辟蹊径,进行差异性选题策划,尤其是在同类选题的落实环节上,即包括确立主题、提炼观点、信息采集、论证表述等一系列编辑活动,不能随大流,简单模仿别人。要以独特创意开发别人未曾涉足的新大陆,推出有个性的独家产品,从而赢得读者。
比如在2023年9月19日上海正式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后,《上海教育》杂志于2023年10A期以独特的策划视角和编辑视野推出了“高考新政”专题。杂志首先做好规定动作,全文刊登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以及市教委负责人的答记者问,并邀请专家解读方案,约请作者梳理高考改革历程,然后另辟蹊径,在自选动作上打好创意牌。综合素质评价是上海新高考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当时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方案尚在制订过程中,《上海教育》杂志作为专业媒体有责任为决策和实践部门出主意、想办法、作论证,于是杂志就综合素质评价具体怎么评、如何确保评价规范、评价结果使用等问题,采访教育专家、基层学校,广泛征求意见,并配发了几所高中自主先行先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经验做法,有综述有案例,有整体有个别,对问题进行多层次深入探讨,在同类选题的狂轰滥炸中独树一帜,展现专业媒体与众不同的魅力。
(二)深入基层,以鲜活事例反映改革成果
教育类期刊的选题要新颖独特有创意,这是增加期刊可读性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为缓解择校热,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海市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等。对于这两项改革举措的实施,教育期刊应该如何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既然是宣传重点,就要有一定的声势和规模,《上海教育》杂志采取的策略不是零零星星地推出一两篇报道,而是集群式、连续性推出系列报道,开设《新优质学校校长录》栏目,采访了二十多所新优质学校的校长,讲述他们如何让一所非传统公办学校从绝处逢生到成功逆袭的励志故事;推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栏目,每期走进一个学区或集团,总结提炼各个学区或集团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智慧。这些栏目文章连续刊登后,由于贴近一线、指导实践,在读者中反响良好,受到广大校长和教师的欢迎。
三、抓住时机,在信息再开发上求变求新
期刊虽然不可能和新媒体或报纸一样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上占得先机,但在信息的二度开发上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华尔街日报》记者约翰?小凯勒在其著作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在新闻这个领域里,如果你要称王,你不仅仅要在别人之前抢先报道,还得给予读者更多的观察角度和更多的信息。”[3]所以,期刊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利用出版时间上的相对宽裕,精心策划选题,在信息的深度开掘上求新求变,给予读者更多元的观察视角或者更全面的信息资源。
(一)踏准时间节点,以全新编辑手段重组信息
选题策划创新是顺应时展潮流,提升媒体品质的重要途径,而选题策划创新的技巧之一是重组信息。虽然对各家媒体而言,某一个新闻热点往往是同源信息,但是信息资源具有被重新开发、组合、转化和利用的特性,这一点对期刊而言尤其值得研究。教育类期刊的选题策划很难做到独家呈现或者领先呈现,但可以通过精心策划,对新闻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优化,梳理重组材料信息、重新构建本刊立场,在材料筛选和后期编辑上多下功夫,从而最大化彰显杂志风格和特色,提升品牌影响力。
每年毕业季,各大媒体教育板块都会踏准这个时间节点,对全国各地高校涌现出的温馨感人的毕业典礼、花样百出的毕业照、饱含深情的校长寄语等做一定篇幅的报道,《上海教育》自然不能错失良机。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努力改变传统模式,给毕业典礼注入更多教育群,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学校对学子的衷心祝福。于是,杂志在报道上海高校书记、校长开歌会,为学生送上特殊毕业礼的同时,推出“上海大、中、小、幼2023年毕业典礼全解读”专刊,记录上海二十多所知名学校毕业典礼流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展现各校毕业典礼的设计意图和价值追求,传递心怀教育梦想的校长们对毕业生未来的殷切期望,并且用全媒体方式制作,读者扫描杂志中的二维码即可观看各校毕业典礼视频。由于编辑思路和手段具有独创性,这本专刊面世后让人眼前一亮,受到读者普遍好评。
(二)捕捉宣传战机,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当下国内媒体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教育类期刊也不例外,往往一个新闻热点被引爆,各家媒体都跟风报道,而且角度、内容都比较近似,缺乏新意,读者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因此教育类期刊不仅仅要抢占宣传战机,更重要的是寻找突破口,在选题策划中,对现有材料进行二次加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2023年3月底,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后应佚伦荣获“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的消息传出,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上海教育》如何跟进才能避免炒冷饭?一位中国女科学家获得国际科学桂冠的新闻事实已被广泛传播,但是,应佚伦获奖背后她个人的教育成长之路没有被媒体深入挖掘,于是《上海教育》抓住宣传战机,对信息进行再度开发,在2023年5月推出独家专题报道《应佚伦启示录》。文中记者以人物通讯的形式对应佚伦中学时代的志趣开发进行了详细披露,并采访了应佚伦就读过的初高中,探讨学校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志趣培养的。这样,报道应佚伦的意义就远远超出了女博士后获奖的新闻价值,其教育内涵更加凸显,发挥出了最大社会效应。
四、立足读者需求,解决校长教师的实际困惑
以受众为中心,以需求为中心,是教育类期刊在信息时代必须重新树立的观念。教育类期刊要细分受众需求,提供定制服务,解决校长教师的实际困惑,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上海教育》杂志长期以来与教育界建立起了比较密切的联系,编辑记者们利用各种方式积极主动地与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广泛接触,进行直接的思想碰撞,尤其注重与名校长、名师建立联系,了解他们正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了解他们对教育教学发展前景的预测,从而及时弄清教育教学前沿动态。此外,杂志还借用新媒体了解教育工作者的资讯需求,发动微信粉丝讨论相关教育议题,从中获得了很多新鲜的素材和选题。
《上海教育》的读者对象是以中小学校长、教师为主,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与考试、课程、教学等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一定有新闻性,但对教育类期刊而言,却是不可忽视的读者需求。“按照事件性质划分,新闻报道的题材可以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4]报道非事件性新闻,应该说是期刊的优势和特色所在,因此,《上海教育》杂志向来重视非事件性新闻的选题策划。
2023年9月,上海高考新政出台后,“6选3”引发的高中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成为高中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广泛关注的焦点。于是在2023年6A期头条栏目,杂志策划推出“选择成就个性”的专题报道,对上海的高中学校为适应新的高考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而尝试的各种模式的走班以及所带来的利弊进行综述,同时配发了专家观点和四所学校的案例,既有整体又有个别,既有事实又有观点,全面深入地反映了上海高中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现状,为解决校长教师工作中的实际困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选题策划能否成功的重点不在选题本身,而在选题确定后如何寻找角度。这组有关高中走班的专题,由于策划角度和其他媒体有较大差异,立意更高,内容更丰富,对现实更有指导意义,因此在诸多同类报道中脱颖而出,获得2023年度“上海教育新闻奖”策划组织奖和新闻报道类一等奖。
参考文献:
[1]罗国干.论教育教学期刊的选题策划[J].民族教育研究,2023(5).
[2]喻国明,中国传媒业三十年:发展逻辑与现实走势[J].北方论丛,2008(4).
[3]约翰?小凯勒.最佳新闻写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