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但如果你不管顾客是否愿意听,不分时机的讲解珠宝知识,也会招来顾客的厌烦。因此时机很重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新世纪,中国高校学生面对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将发生新的革命性突破,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为最基本的目标.
  美国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为国家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合格公民.1994年12月,为了实现《美国xx年教育目标法》中规定的8条教育目标,美国又制定了《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确定了四项实施重点,其中两个重点之一是:帮助所有学生达到具有挑战性的学业标准,以使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并为继续学习和到生产部门就业做好准备.
  日本则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心为目标,培养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1996年7月16日,日本第十五届中央教育审议会公布第一次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报告》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什么生存能力呢 《报告》中说:"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孩子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自律,善于和他人协调,善于为他人着想,感情丰富和充满人性.同时,健康身体也是不可缺少的."
  法国的道德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成为有目标,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国家公民.法国学校道德教育采取以下公民道德课为主,以其他各科为辅的方式进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人权教育.人权教育在法国公民道德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如在小学阶段要求使儿童懂得做个新的公民,必须尊重人身安全,尊重人类尊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还应承认人一人之间存在差别;(2)民主生活.通过建立民主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关于民主的良好体验,进而形成民主作风,这也是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3)国家政体.公民道德教育还包括在学生中系统地传授有关国家政治制度及其合理性的知识;(4)爱国主义教育.各年级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5)伦理道德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爱,勇敢,荣誉,正直,正义,宽容,仁慈,善良的品德.
  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反映在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道德教育教材中.这类教材与宗教有联系,但又与宗教有本质的不同,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使学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编制新颖,生动活泼.其道德教育内容包括10个方面:(1)有关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及个人义务责任;(2)有关个人与他人的关系;(3)有关就业中的工作制度,雇主关系;(4)有关商品社会中的消费问题;(5)有关婚姻爱情及家庭问题;(6)有关学习名人英雄的情操;(7)有关各行业的职业及职业道德;(8)学习文化传统和各国优秀文化;(9)参与社会事务及福利事业;(10)有关暴力,吸毒,酗酒,凶杀,死刑,性解放,核战争等问题.
  德国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有:(1)个人行为的道德教育,包括礼貌,诚实,正直,纪律,劳动习惯等;(2)人际关系的道德教育,如群体观念,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劳动,协作精神等;(3)社会和职业的道德教育,包括社会公德,爱护公物等.在学校教育中,这些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宗教教育和公民课实施的.同时,性教育也是德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道德教育内容方面:世界各国都根据信息时代特点,把培养学生民族意识,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品德能力等作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在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方面:各国都已改变了道德教育靠专设课程传授的片面做法,发展到各学科教育,校内外活动教育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道德教育模式.
  中国在道德教育观念上,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现代道德教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道德教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道德教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中国部分高校在确立道德教育目标时,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逐渐将传统性目标与时代性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变了重传统道德教育而缺乏时代感的倾向.
  中国在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由以前的"政治挂帅",跟政治风向转,逐渐把系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能力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改变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的倾向.
  中国在选择教育途径和方法时,亦由以前的形式主义,课堂灌输,逐步将系统教育与分层次教育;专门课程教育与学科渗透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口授教育与活动教育结合起来.改变重说教,轻活动;重理性,轻实践;重校内教育,轻社会教育;重当前,轻未来和教育形式单调枯燥,脱离实际,一刀切等传统的陈旧做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鉴于目前已经发生变化了的社会大环境,与时俱进研究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问题,对高校来说,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怎样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引导高校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征,正确认识全人类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系,是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道德是指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以及同这些观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来实现的行为规则体系.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教化力,环境力,觉悟力,它从教育入手,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荣辱与是非观念,从而达到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效果.道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世风,为国家,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理想和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学生有了自己的理想,才会自觉运用道德和法律来约束自己,理想的破灭常常也伴随着道德的沦丧.理想,道德教育就是价值观念,伦理关系的教育,在塑造什么样的人,用什么价值改造社会方面起着最为直接,最为根本的作用.通俗地说,道德就是行为规范,它包涵在目前大力倡导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以德治国之中.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xx同志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本课题将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借鉴国外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探索一条信息时代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成功之路.
  探索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成功之路,不仅对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我们将当代国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比较和借鉴,引入,消化和应用,无疑也会发展和丰富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
  本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与高校学生接触密切,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情况比较熟悉,并在有关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具备了较好的研究基础.由于在同一单位,很方便对课题的问题进行及时研究,研究内容与承担的专业技术职务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鉴于本课题的跨学科性,课题组人员既熟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又熟悉现代信息技术,有两位课题组人员曾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课题组负责人即图书馆负责人,图书馆馆刊辟有"教育"专栏,每期刊有道德教育的有关信息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平台,图书馆信息资料部有专人收集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有关信息,掌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前沿动态,充分和翔实的课题研究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中国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
  (1)建国初期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49—1965)
  (2)"文革"期间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66—1976)
  (3)改革开放期间高校学生道德教育(1977—xx)
  2,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本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
  (1)道德教育内容逐渐更新
  (2)不同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存
  (3)国际合作精神教育
  (4)传统文化道德教育
  3,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题
  (1)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
  (2)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
  (3)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的冲突
  4,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1)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2)将中国道德教育与世界接轨
  (3)将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接轨
  (4)将道德理论教育与现实接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案例调查—理论探索—对策研究"的思路进行.具体措施是: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道德教育理论和道德教育的研究文献资料.
  2,通过座谈,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道德教育研究专家的意见.
  3,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运用逻辑推理,理论诠释和联络推导,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进行专题研究.
  4,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在有关教育刊物发表,并将有关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五,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罗军强(主持人)男,高级政工师 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负责课题设计,资料收集,撰写《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和课题最后的统稿.
  成员:石银燕 女 副教授 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负责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和调查,撰写《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
  成员:陈放明 男 政工师 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信息部主任.负责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和调查,撰写《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点》(包括案例分析).
  六,课题成果及完成人
  (一)最终研究成果
  《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研究性论文,6万字)罗军强负责,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
  (二)阶段性成果
  1,论文
  (1)《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1.5万字).主要撰稿人:石银燕
  (2)《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1.5万字).主要撰稿人:罗军强
  (3)《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点》(1.5万字).主要撰稿人:陈放明
  (4)《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1.5万字).主要撰稿人:罗军强
  (5)其他论文待定.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3月----xx年11月)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国内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文献和有关资料.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xx年11月----xx年6月)
  1,继续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2,调查了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含考察学习),补充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的有关数据,了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及特点;探索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

  3,采取座谈会,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专家和专业人员的意见.
  4,逐步完成相关论文并公开发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7月----xx年12月)
  1,完成《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课题
  2,完成阶段性研究论文.
  3,成果提交鉴定,验收.
  八,经费管理
  资料费(购买与收集相关的资料)500元.
  调研差旅费(赴外地考察)1000元.
  小型会议费(进行方案论证,专家座谈等)1500元.
  学习培训费1000元.
  开题,结题鉴定论证费1000元.
  以上5个科目经费预算合计为5000元.由于该项目属非资助项目,故经费来源主要靠学院科研经费资助.
  主要参考文献
  【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新华出版社.1984.3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美】e.拉兹洛著《决定命运的选择》三联书店.1997.6
  沉壮海《有效德育过程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xx.4
  张瑜《努力探索网络德育的有效途径》中国高等教育xx(18)
  程建平《发掘有效载体 讲求德育实效》安徽教育xx(4)
  马超《20世纪90年代我国德育理论研究新进展》上海师大学报(哲社教育版)xx(1)
  潘玉腾《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要发展人的主体性》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xx(1)
  檀传宝《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xx年第2期
  10)程胜《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探微》江西教育科研xx(4)
  11)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xx(5)
  12)杨启亮《在失落中探索学校德育的求是精神》教育发展研究xx(9)
  13)詹万生《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教育研究xx(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