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社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的基础,是供销合作社与农民联系最紧密的环节,是为“三农”服务的主要载体和前沿阵地,更是供销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基层、最直接的服务组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供销社能不能办成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活力强不强,为农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社。因此,基层社的建设决定着供销合作事业的兴衰成败,基层社发展,供销合作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基层社萎缩,供销合作事业就会停滞不前。
为全面了解我市基层社发展现状,深入思考基层社发展前景,结合省社统一安排,市供销社近期对全市供销社系统的基层社组织、人员、资产、经营、改制等多方面的情况采取通过填制报表、重点考察、与职工座谈等方法,进行了全方位客观、详实的调查。调查情况表明,xx年以来,各县(市)供销社按照省社的安排部署及保市社【xx】27号《保定市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三年(xx-xx年)发展规划》文件要求,不断加快基层社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步伐,积极发展基层社新的组织形式,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已逐步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现状:有喜有忧
截止目前,我市现有基层供销社238个,村级综合服务站1102个,庄稼医院127个。基层社已完成改造、改制的102个,新增营业面积38850平方米;建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44个;兴建各类市场6个,交易额25080万元,实现利润245.6万元;建立县级“农合联”分会3个,领办、兴办种植、养殖等各类专业合作社120个,共发展社员11752户,辐射带动农户84459户,吸纳社员股金15515.6万元,年经营额达59451万元。全系统各基层社中,喜的是:有一部分在改制、改革后,已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不仅使供销社的资产得以保值、增值,增加了基层社的经济效益,树立了供销社的良好形象,提高了为“三农”服务的能力,而且为参与、引导当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忧的是:相当一部分基层社仍停留在资产保值,维持生存的状态;还有一小部分已是名存实亡,但因各种原因尚未进入或完成破产程序。
二、成效:作用明显
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各县(市)供销社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因地制宜、寻找突破、发展特色、壮大自己”的思路,进一步创新经营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把基层社建成了布局合理、产权清晰、功能键全、运作规范的供销社新型基层组织。特别是通过积极整合现有组织资源和网络资源,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经营体制,积极改进服务方式,拓宽了发展空间,使基层供销社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抓机制创新增实力。基层社经营机制的创新是基层社改造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市按照“ 因地、因社制宜”的原则,分类进行了实施,促进了基层社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强了基层社的实力。
1、走资产开发,盘活有效资产的路子。对处于黄金地段的基层社应本着“有效资产有偿经营,无形资产活化运作”的原则,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改造经营设施,创办供销社农村集镇超市、配送中心和各类交易市场。一是通过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吸收社会力量联合开发,共同受益;二是对基层社资产出让一块,做旺一块;三是县(市)社直接投资,逐年收取回报;四是由开发商垫资开发,基层供销社逐年还款等形式,加快了整合、改造经营设施和网点步伐,增强基层社的实力。
2、通过资产置换、重新组合等形式,走调整建制的路子。一般采取小社并大社、强社并弱社或强社托管小社等方式来改造基层社,同时按经济区域组建中心社。
易县供销社xx年年资产整合工作实现了基层社全覆盖。十一个基层社整合完毕,更新改造营业面积1.4万平方米,增值近千万元。随着设施更新,达到了安全、美观的经营需要,有160多名职工回归就业,企业的资产收益明显增加,如良岗社每年的资产收益8-9万元,比整合改造以前增了一倍多。
(二)抓体制创新增活力。在基层社改革过程中,确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和“谁有能力办供销社就让谁来办,谁办好了供销社谁就是供销社人”的开放办社理念,通过以带资承包、增资扩股、资产重组和产权转让等多种形式,创建了产权多元化的新型供销社,使基层供销社活力迸发 。不但带动激活了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项目等生产经营要素,盘活了基层社的存量资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基层社的组织体系、资本体系和经营体系,为基层社的长足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
1、对于有实力的基层社,通过拓展经营,扩大服务,推行民主管理,发展连锁经营,做大做强,可以以多元投资的形式办新的经营服务实体,开拓新项目。
高碑店市杨漫撒供销社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 杨漫撒供销社的传统经营业务受到很大冲击,服务设施老化,仅余破旧门市39间912平方米,而且大部分是危房;人员大量流失,而且带走了业务渠道、市场、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等这些不可或缺的经营要素,使杨漫撒供销社经营步履维艰,出现了阵地缩小、功能弱化、地位作用下降的不利局面。因此,杨漫撒供销社先后筹资140多万元实施危旧房改造,把原有破旧门市改扩建成两层38间、营业面积达2538平方米综合营业楼,紧接着建立健全各种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除从事农资、日用消费品等传统业务外,硬化了广场路面,购置了健身器,增加了餐饮、农机维修、娱乐、医疗、健身等项目,把过去群众常讲的“哪破哪是的供销社”,变成了店面亮丽、商品丰富、陈列整齐的现代综合服务中心,提升了供销社综合服务功能,净化了农村消费市场,改善了农民购物环境,使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同时综合服务中心还主动向村民传递政策信息、农技知识、农资市场动态、农资信息等,一些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和需要,村民不出村里就能得到解决和满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就得到了村民的普遍欢迎。仅日用消费品一项,销售额就达到了500万元,比改造前提高了两倍多 。
2、对实行职工全员置换身份的基层社,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形式吸收已置换身份的职工或农民,重组新的基层社。基层供销社通过股份有限责任制的改造,既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又坚持合作制的原则,完善和发展壮大组织体系,实现基层供销社经济成分的多样化、产权的多元化,扩大基层供销社的民办性、群众性,增强合作性、联合性。易县的西山北供销社经营设施老化严重,曾一度试图引市入院,且已将大院内全部设施拆除,门店停业。但因运作不周和决策失误,导致搁浅。县社面对这一被动局面,大胆设想,周密论证,形成了开发商业街的方案。此举促动了乡政府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一举双赢,试点工作取得成功。改造项目总投资280万元,供销社置换营业面积1300平方米,资产增值100万元,供销社面貌一新,成为当地的经济亮点。
3、对基层社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按照培育骨干社,组建中心社,兼并托管弱小社的要求,优化基层社布局结构,扩大规模,增强实力。
清苑县按照“发展壮大一批,破产淘汰一批”的原则,对基层社进行了战略重组,在对马庄、白城、北店三家资不抵债基层社破产的基础上,32家基层社合并为18家,并全部实行了社有资产法人代表有偿占用责任制的改革形式,恢复了供销社的传统优势,强化了基层社的流通职能。
4、通过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来建设基层供销社,积极推行专业社、协会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基层供销社的一体化建设模式 。基层供销社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可以是基层供销社。
清苑县李庄供销社在传统购销业务严重萎缩的情况下,创建了李庄供销社草莓专业合作社,积极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组建以来,在产前以进价为社员供应草莓专用肥;产中聘请农业专家提供技术服务;产后积极寻找销路,解决社员卖莓难的问题,同时,在草莓收购时规定,社员的草莓按当地市场当天的最高价格收购,出现差价,在当天收称时补齐,有效的避免了社员由于交售不及时造成的损失,极大提高了社员的种植积极性。截止目前,已累计为社员销售草莓1000多万斤,并通过开展草莓初加工业务,实现为农增收148万元。
(三)抓服务创新增魅力。在基层社改造过程中,千方百计寻求基层社发展的途径,把提升基层社自身实力放在重要位置,立足做好服务“三农”文章,努力扩展经营。
1、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改革重组后的相当一批基层社已经通过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引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助农增收的骨干企业和中坚力量。一是与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发展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或产品)、特色产业,采取引导农民自办、与农民联办、支持能人领办、依托基层社组办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二是与自身的经营、服务相结合发展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终端作用,运用流通网络通过把专业合作社的产品送进城市超市或农家店的方式,把专业合作社纳入流通网络体系。同时,积极推荐名优产品,进入总社的“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充分发挥基层社的服务功能,为专业合作社提供科学技术、产品销售、农资供应、各类中介等综合服务。三是与基层社改组、改造相结合发展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基层社各种资源,促进基层社资产、人员与农民相融合,积极吸引农民入股、入社,可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把现有基层社改造成专业合作社,使基层社既能享受专业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政策,增强发展后劲,又能充分发挥其在科技、信息、流通渠道、仓储场地、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优势,真正与广大专业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高碑店市新城供销社成立的新城胡萝卜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系列化服务,大大提升了当地胡萝卜等蔬菜的种植水平和收益。也使专业合作社由成立之初的几十名社员发展到目前的2450名,从而带动了三乡两镇、13000多农户的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为以新城镇为中心的胡萝卜种植区被列为国家级无公害胡萝卜示范基地做出了突出贡献。
2、积极开农村社区综合服务服务中心建设,强化为农服务功能。基层社通过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引入市场机制,采取能人领办、职工参办、部门联办等多种方式把自身改造成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并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资和生活资料供应、棉花购销、烟花爆竹经营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连锁配送把销售的终端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站,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零距离、安全、实惠的便利服务,有效地净化了当地农村市场,维护了市场秩序,既解决了农民买难,又解决了企业卖难的问题;并通过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当地农村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把一批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办成了农民看得见、信得过、留得住、离不开的为农服务实体 。树立了供销社良好的社会形象。
高碑店市杨漫撒供销社在高碑店市社的大力支持下,紧密结合经营实施改造,扎实推进、稳步实施,先后筹资140多万元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完善;购置了健身器;对服务中心门店进行了整修,统一了牌匾标识和服务公约。基本形成了以农资、日用消费品、餐饮、农机维修、娱乐、医疗、健身等为主要内容,集信息交流、休闲娱乐、购物交易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服务中心。仅xx年年杨漫撒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测土施肥就达40余次,送肥到家或田间的有700余吨,本乡销售xx吨,周边县市和其它乡镇1300余吨、农药9吨,全乡农资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日用消费品销售额就达到了500万元,比建成服务中心前提高了两倍多。
三、问题:不容忽视
我市在基层社改革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好的路子,也积累了一些好经验,但改革仍处在初始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改革的机制、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理顺。一是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做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干部职工中的思想认识上并没有完全取得共识,存在畏难情绪;不联合、不合作、各自为战观念和行为较为普遍。二是有些改革还不到位。如有的新建的专业合作社,农民的股金比例很小,与农民的经济联系很不密切。三是观念和机制没有转换,制度没有创新。体制转换了,观念、机制不转换,制度不创新,必然再次陷入困境。?
(二)少数基层社领导的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有的至今受计划经济传统经营模式束缚,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工作上有畏难情绪,有的还存在供销合作社改革掉了“大锅饭”,管理人员吃“二锅饭”现象。不少只是大门市部隔成了小门店,陈旧不堪,一二十年来没有一点发展,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出现上热下冷现象。?
(三)基层组织体系还不够完整。改革后的部分基层社经营实力和服务功能薄弱,难以承担起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进入市场和服务农民生活、生产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与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尚有很大的距离 。
四、思路:强化服务
基层供销社经过体制改革,人员分流、资产处置,绝大部分处于萎缩状态,不同程度存在着经济基础脆弱,综合实力不强,政府重视程度偏弱等实际情况,使其生存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与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极不相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层供销社发展的步伐和进程。存在这些问题,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也有改革发展中难以避免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来加以解决。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树立“有为才有位”的观念,审时度势,探寻到新的发展路子,找准新的生存和发展点,才能摆脱困境,走出低谷,步入发展的轨道。
(一)转变观念,强化为农服务意识。
基层供销社作为植根“三农”之中的基层组织,处于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是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终端,是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者和运营者,是建立农村合作经济服务平台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基层供销社的状况和作为,直接关系到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直接体现供销社系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与水平,对实现供销社新时期的发展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转轨期,供销社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处于第一线的基层供销社,遭受了最激烈的冲击。进入新世纪,供销社逐步明确了新时期的定位,确立了建立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的目标和发展途径。实践证明,作为与农民和供销合作事业命运紧密相连的基层供销社,只有彻底转变观念,把基层供销社职工的思想引导到为农服务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农服务上,把基层供销社的形象塑造到为农服务上,以服务赢民心,以服务增实力,以实力强服务,基层供销社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住脚、能生存、求发展,从而实现良性发展轨道。
(二)抢抓机遇,构建为农服务平台。
新时期新阶段的基层供销社,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突出创新发展这一要点,以为农服务为宗旨,以市场经济为取向,以开放办社为途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农村现代商品流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多方面着力构建农村综合服务体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做出新贡献 。事实上,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也为基层供销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此,基层供销社必须从“三个结合”入手,着力打造为农服务“三个平台”。
1、与构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相结合,打造服务平台。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供销社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具有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资料和文化精神食粮的基本功能,是助农增收便民服务的有效平台。办好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零距离、安全、实惠的服务,是供销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市场运作的原则,注重数量和质量,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与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终端相结合,打造网络平台。基层供销社要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机遇,大力整合网络资源,加快推进农村商品市场连锁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打造助农增收网络平台。加强联合与合作,采取改造、改组、社会加盟等形式,组建农资肥药配送中心和生活资料配送中心,实施商品的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加快推进现代化经营业态的发展。
3、与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相结合打造组织平台。一是加快基层供销社的改造重组。基层供销社是整个供销系统的基础,是实践为农服务宗旨的重要组织平台。按照合作经济的形式改造重组基层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管理基层社。在重组的基础上,坚持分类指导,不断探索基层社发展新路子,不断夯实基层社组织基础,不断丰富基层社服务内涵。二是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提高农民组织化抓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富农民”的要求,积极鼓励引导,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副产品为基础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动承担起组织引导和服务的责任,通过领办、参与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探索出一条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市场的发展路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