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的代价(小数点的代价故事)

小数点的故事1

  小数点在小数中是不可缺少的,没了它小数点就不是小数了。

  事情发生在妈妈单位的家属院里。一天,抄电表的人来了。抄到小王家时,那人吃惊地问:“你家这个月怎样用了二百多度电?”小王听了之后,就是想不明白,这电倒底用哪儿了。老李说:“可能是老张偷了你家的电,他是电工。”

  小王听了,觉得像,就在院子里骂开了,要老张出来交电费。老张听了莫名其妙,当然火冒三丈,两人就对骂起来,差点就动了手。好在被邻居们拉开了。

  老张也觉得这事有些奇怪,就长了个心眼,又去仔细看了一下电表,还真给他看出问题来了。原先抄电表的人误把21.5看成了215。都是小数点惹的祸。

  小王明白,很不好意思地向老张道了歉。你们看看,一个小数点就差点造成了邻里纠纷,所以我们可不以小瞧了这小数点,点的时候可要留意呀!

小数点的故事2

  我是一个快乐的小数点,小马虎是一个粗心的小朋友,这天,就是小马虎将我点错了位置的故事,小数点的故事作文。

  老师又布置了数学作业给小马虎,我连连几声叹气,自言自语:“这个小马虎呀,认真点好不好。”这个小马虎一听,更是屡教不改,一点一乘一点三居然等于十四点三,八十六点五乘零点一四等于一百二十一点一,天阿,八十六点五除以一个比一小的数,还等于一百二十一点一,一点一乘一点三也是一样,两个近似数为一还等于十四点三,这两个答案让我哭笑不得,为了纠正小马虎这个毛病,我也特意不改错的题。

  小马虎做完,交给了老师,得来的是老师的红红的大差,小马虎计算又计算,还没发现错误,最后小马虎说:“原先是你这个小数点呀,害得我得了两把大差呀。”小马虎急忙将小数点改了,交给了老师,老师又给了小马虎一个红、红的钩,小马虎高兴地跳了起来。

  此刻,我才明白自己在数学世界里有多少威力,我既能够将一个很大的数变得十分小,也能够将一个小数边得十分的大。

  看来小数在数学世界里有这么大的威力,一个小小的点,就能够让人类的`数学这么发达,我更是赞叹不已呢!

小数点的故事3

  一位自以为是智者的人想戏弄一下酒店的老板,对他说:“老板,我给你打四天工,每一天的工钱不要多,第一天5分钱,以后每一天的工钱是前一天的*方,好吗”结果老板一口答应下来,智者十分高兴,以为四天后他能够领到(分),即3912.8元的工钱,这样就能够狠狠的敲老板一杠了。谁知四天后,老板给他一毛钱,说:“这是给你的工钱,不用找了。”这回智者傻了眼,于是跟老板评论。老板说:“第一天是0.05元,第二天是0.0025元,后两天都不够一分钱了,也就是说四天的工钱一共还不到6分钱,我给你一毛钱还不够吗你还要多谢我呢!”智者一下子倒在了地上。

  这是一个关于小数点的故事,若上课时,给学生讲此故事,则其中奇妙的数字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体会到小数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批判性也得到了培养。

小数点的故事4

  每当看到家里那些考了满分的试卷,心里就不禁想起妈妈所讲的故事——小数点的启示。

  那晚,昨晚数学作业后,好不容易休息了一会,却听见妈妈大叫:“刘炜,怎样又做错题?”我极不耐烦地走过去,看了看题,不以为然的说:“不就是看掉了一小数点吗、有什么大惊小怪?”妈妈立即板起脸孔:“什么?原先你是这样看待小数点的,那我就将一个有关小数点的故事吧。”

  1961年8月23日,前苏联联盟一号飞船发出紧急消息——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前苏联*决定:把飞船殉难的消息向全国人民公布!听到消息后,举国上下的人全部叹气,为弗拉迪米科马洛夫这个英雄航天员感到惋惜。当前苏联*把与飞船的录影装制连接起来时,弗拉迪米科马洛夫的样貌出此刻电视上,他对他的老母说:“母亲,我把你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每一根头发,你呢?”“我也是阿!”老人含着泪说。“女儿,你好吗?你不能哭,你必须要坚强活下去。在生活中,你必须要细心。这次事故就是因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离坠毁只剩7分钟了,他面带微笑地说了声再见……听妈妈讲完这个故事,我略有所悟。第二天的数学考试,我认真检查,把每一道题,每个小数点都看得仔仔细细,最后,我得了100分。我想:要不是妈妈讲的故事让我受到启发,我根本考不到100。

  此刻,我最后明白妈妈给我讲这个故事的真正启示:对待人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细枝末节,也会让你付出沉重的甚至是永久无法弥补的代价。小数点的启示让我终生受益。

小数点的故事5

  数字“9”是个位上最大的数,因为自己的数大,它常常瞧不起它的弟弟和妺妺。个性是数字“0”和“1”,经常受到它的欺负,所以它们吃不饱、穿不暧,还要忍受哥哥的欺负。一天,“9”吃完饭要去外边玩耍,于是便把“0”和“1”都带**,一个替他拿水杯,一个替他掂包。“9”玩的兴高采烈,“0”和“1”在身旁看着,一点意思都没有,这时过来了一个黑不溜瞅的圆点,圆点告诉它们,我叫小数点,是能使数变大或者变小的符号。听了小数点的自我介绍,“0”和“1”象遇到救星一样,欢磞乱跳。便把经常受到欺负的事告诉了小数点,请它帮忙教训一下“9”。小数点答应下来。这时“9”回来了,看到三个人正在聊天,便大声斥责到:“哪来的小蝌蝌,长的这么难看,去去去,一边玩去。”小数点一瞧,“9”确实太张狂了,于是不慌不忙的往“9”的左边一站,呀!“9”立马变得比“1”和“0”还要小,它不知怎样回事,就大声哭了起来:“呜呜”小数点看它哭的太可怜了,就又往它的右边一站,“9”立刻又变大了起来。“9”这下明白了小圆点的厉害,它惭愧的说:“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敢瞧不起你们了,我们做好朋友,好吗?”“0”和“1”看着小数点高兴地笑了。


小数点的故事5篇扩展阅读


小数点的故事5篇(扩展1)

——小数点的故事作文5篇

小数点的故事作文1

  小数点,别看它只是小小的一点,却有着无比惊人的威力。它就像一滴微不足道的小水滴,看似毫无用武之地,其实,大海也不就是一滴又一滴的水珠而汇成的吗?还像一粒细小的沙子,看似不值得一提,其实,塔也不就是一粒又一粒的沙子堆成的吗?正所谓聚沙成塔,千万不能忽视小小的一点。

  这次,我就因为忽略了它,而受到了严肃地考验,后悔莫及。考试时,我不小心把2。08写成了208,相差了100倍,既荒唐又离谱,让我与高分失之交臂。就是因为这一个小小的点,它虽小,可作用真的无人能及的,有多少人就是因为这样“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稀里糊涂地败给了小数点。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常常忽视它,这真是一个天大遗憾。想想看,如果在工作时,点错了小数点,后果将不堪设想。比如财务工作,如果一个小数点错了,就会相差十万八千里,两万变成两千,两百万变成两万……就因一个小数点的失误,从而铸成大错,留下终身遗憾。

  看来,凡事都马虎不得啊!不只是小数点,“0”,“1”,一个单位、一个字母,甚至一个笔画都有可能酿成大祸。所以,大家做事一定要仔仔细细、一丝不苟,千万不能三心二意哦!

小数点的故事作文2

  一天,有一群小数点逃犯,逃过小数点*0。8的追杀,来到整数王国边境,*0。8没有继续追捕。小数国王把*0。8降成0。7。

  小数点来到整数王国的城墙外,被整数王国的士兵发现了。整数王国士兵纷纷拿起qiang,对着小数点大,可小数点都灵活的躲开。它们把所有在城墙上得整数都变成小数,瞬间qiang变得非常沉重,压的它们喘不过气。

  小数点疯疯癫癫的在整数王国的大街,所有的整数见了它们,就像见了**一样,纷纷避让。逃的快的没有太大问题。逃的慢的整数将会成为小数。眼看,就要打到整数王国的宫殿了。

  这时,整数王国的总司令1亿,带领一队人与小数点打仗。小数点立即把1亿,缩小了10亿倍,变成0。1。这时,整数王国的国王“无限大”,无耐地说:“我的命真苦。他真想投降时。真看见0将军真和小数点打仗,0将军最终把小数点捉了起来,送给小数王国的*0。7,0。7也变成0。8。“无限大”封0为总司令。

  数字世界恢复了和*。

小数点的故事作文3

  数字王国的城门前,一群侍卫正在迎接着“6“国王回国,忽然,从数字群中挤出了一个小芝麻点,对着国王说:““6”国王,我要和你比赛谁大!”

  国王一听,笑出了声音:“哈哈哈哈,就凭你?连我都比不过!不过,你还没有资格比,“9”侍卫们,都排成一列!让这个家伙看看,到底谁大!”

  这时,芝麻点吹了一声口哨,1就出来了“哼,我和小数点合作,你们久别想赢!”

  “呦,我当是谁?不就是个窝囊废吗?就值一个数的1啊!”其中一个9说。

  1说完,就站在芝麻点的前面,又往第一个9的前面一站,排成一列的9侍卫立即就变成了1。99999999……,“现在,你们比我还小了!还敢说我,我看你们才是窝囊废呢!”1瞥了一眼刚才说他的那个9。

  “额,1啊,你碰到了谁啊?那么牛?”

  “哼,连我都不知道,果然是井底之蛙。我就是大名鼎鼎的小数点,你别看我小,只要我往中间一站,再大的数,也会变小!还有,我往右一站,数字就变小,我往左一站,数字就变大了……”小数点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用处。

  从此,小数点与1就变成了数字王国的贵宾,连6国王见了都要礼让三分呢!

小数点的故事作文4

  在**的数字王国里,小数国和整数国都是大国,国力不相上下,但很友好。

  一天,小数国的囚犯小数点**了,小数国国王0.999派**队长0.5前去把小数点捉拿归案。0.5一路拼命追赶小数点,可一不留神,让小数点溜走了,离开了边界,逃进了整数国。而0.5因失误而降级为0.4。

  小数点来到整数国,开始大闹天宫。连*民百姓也不放过,见到数字就把他给缩小10倍、100倍、甚至1000倍、10000倍……让他变成小数。整数国国王“超极大”干着急着,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通讯员111来报信说:“小数国的囚犯——小数点攻进整数国国家总部啦!大家快逃呀!”超极大听了,像热锅上的**,急得团团转,就叫军长一千万前去应战。一千万和小数点打得热火朝天,可最后还是让灵活的小数点赢了。一千万变成了0.1,失去了战斗力。

  正当超极大准备投降,绝望时。突然看见连长0英勇无比,向小数点发起了挑战。小数点无论怎么跳,都无法把0给缩小,最后累得筋疲力尽。则0把小数点绑起来,交给小数国的0.4,0.4把小数点关押在国家高级**。

  超极大很高兴,把0的军衔从连长升为军长。0.4也重新升到了0.5。

  从此,小数国和整数国又过***静的日子。

小数点的故事作文5

  一天,在数学王国里嘲笑小数点说:“小不点儿,你瞧你个头多小啊!怎么还敢天天出来玩?不怕别人嘲笑你吗?”小数点委屈极了。

  小数点找到数学老人。他问数学老人:“爷爷爷爷!为什么我生来个头就那么小啊!大家都嘲笑我呢……”数学老人哈哈大笑,他对小数点说:“让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吧!”

  老人把小数点带到了工厂里。小数点纳闷的问:“爷爷,你带我来这里干什么?”数学老人指了指计划师正在写的那张设计图,对小数点说:“你跑到第三个数字的后面去!”小数点连忙跑过去,老人让他一直在那儿不动。

  过了一会儿,小数点终于忍耐不住了,往旁边一躺,“呼呼”就睡着了。工厂的机器开始运作了……

  听见一阵责怪的声音,小数点醒来了,听了计划师和厂长的谈话,他终于明白他闯了大祸:工厂的原定数字是可小数点一躺,就变成了而工人以为就是这个数,结果机器运作异常,某个地方被磨损,差点引起爆炸!

  小数点哭着回去对数学老人说他闯了大祸,并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老人。老人对小数点说:“这不就证明了你的重要吗?”数学老人把叫来,让小数点往他们中间随便一站,马上变成了数学老人让他们换个位置,马上又变成了和小数点十分惊讶。老人最后说了一句:“在数学王国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不能随便取笑他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的脸顿时红了。


小数点的故事5篇(扩展2)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说课稿5篇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1页“小数点移动”。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观点教育。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的方法。

  2)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3)通过观察、概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

  教学关键:则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5、教学准备

  多**课件,卡片

  二、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自我介绍这一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老师准备教学电脑课件。

  三、说学法

  本节课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比较、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自我探究、闯关等形式**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获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迸发知慧的火花。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2操作感知,探究规律——3多层训练,巩固规律——4自我检测,反馈评价——5课堂总结,故事升华等。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首先,我给学生播放动画小数点的自我介绍让他们明白小数点在小数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奥秘”,(2)以孙悟空招收徒弟为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以听“孙悟空棒打妖怪”故事,同时出示4幅图片设置悬念,从故事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培养学生认真听故事的良好习惯。(3)我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鼓励学生大敢猜想,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三个层次:(1)给学生明确的探究指向:0.0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向哪边移动?移动了几位?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0.9米、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的移动情况与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等等。 (有了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方向十分明了,这时可考虑到**的广度。)(3)既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那你会联想到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又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自己设疑,想到了小数点也可以向左移动,而移动的位置与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完全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自主探究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等等。(有了前面规律的认识,这一环节学生能比较快速的解决问题。)在这节课,我让孩子们不同的思维火花得以闪现,再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互教互学互长。

  3、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我以孙悟空招收徒弟为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所学知识得以巩固。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我会填,我真行——我会辨,我真棒——我会说,我真牛这样的多层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自我检测,反馈评价。让学生及时检测自己一节课的收获,查漏补缺。

  5、课堂总结,故事升华。

  我以总结孙悟空招收的徒弟,将课堂推向**,再以《小数点的悲剧》这一故事警诫学生要认真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6、说板书设计:

  板书: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奥秘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到 左移 . 右移 扩大到

  1/10 一位 10倍

  1/100 两位 100倍

  1/1000 三位 1000倍

  ……

  位不够 0补足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说课稿2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

  **市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8册P16、17第一单元小数的例5、例6,本课的知识点包括: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以及课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的第4、5题。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数的认识的范畴。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与复名数相互转化的重要基础,又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其他版本教材:

  ***模型长度模型面积模型

  综合各版本教材的设计理念,决定为学生提供多种直观模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总结归纳这些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四年级又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这些内容。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但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并真正地理解规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学情,我在课前进行了前测,通过前测我发现学生能够根据小数的意义,将小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可以借助模型发现变化规律,而一旦脱离了具体模型学生就会遇到困难。因此可以确定具体形象的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定为以下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正确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提供直观模型,是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发现规律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集体协作精神;促进良好学**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掌握经历观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探究过程。

  五、教学准备:

  学具袋(***、直尺、10×10的方格纸、数位顺序表)、小数点卡片、多**课件

  六、教学主要环节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提出猜想。

  上课开始,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在菜市场里,人们走到一个摊位前看了看,没买就走了。我非常好奇,走过去之后也没买。

  (出示图片:错误的价签)

  摊主也奇怪啊,怎么没人买呢?于是摊主也走到摊位前,一眼他就看出了原因,原来是小数点被蹭掉了,于是他赶快进行了修改。

  (出示图片:加了小数点的价签)

  看到前后两个价签,学生会产生疑问“咦,怎么一个小数点就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可能会想到,加上小数点后,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就便宜了。

  (课件演示:提炼出小数3.5 35)

  这时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并思考: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这个变化使这个数的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如果再加入一个0.35,又有什么变化呢?(课件出示:0.35)

  如果反过来看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看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可以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但是到底能让小数扩大多少或缩小多少呢?

  在学生产生一连串的质疑后引出课题。

  (板书:小数点卡片贴在黑板上,板书“移动”)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新课的导入环节,有意识地设疑、激疑、制造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

  (二)直观模型,验证猜想,总结规律。

  这一环节是指导学生动手,学会观察的重要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探究小数点移动一位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课件出示:0.01 0.1)

  师:根据刚才我们的发现,如果从0.01到0.1,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引起了小数大小怎样的改变?

  (这时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大胆去猜想。)

  你怎样来证明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

  师:选择学具,先自己想一想要怎样证明,然后动手做一做。最后在小组内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这时学生打开学具袋,里面有***、直尺、方格纸、数位顺序表这些学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他喜欢的学具,然后动手操作探究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会有学生能很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利用手中的学具发现规律。有些学生很可能没有头绪,当他听到其他同学的想法时,会受到一定的启发,要么发现规律,要么重新选择学具,换一个方式来探究。

  之后进行小组汇报。

  ***模型:学生可能会有如下的回答

  生1:我把1角看成0.1,把1分看成0.01,10分就是1角,所以10个0.01就是0.1。那么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扩大了10倍。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缩小了10倍。

  师:缩小了,就不能说是10倍了,大家想想还可以怎么说就准确了?

  生1:0.1元是1角里有10个1分,10份里的1份,就是110 。所以可以说向左移动一位,就是原来的110 。

  生2:把1角*均分成10份,1分表示这样的1份,所以说1分是1角的110,因此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生2:1分就是0.01元,1角就是0.1元。1角是1分的10倍,所以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小数扩大了10倍。

  生3:0.01元是1分,0.1元是1角钱,1角里面有10个1分,所以0.1元是0.01元的10倍。也就是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110 。

  以上是学生使用***模型进行探究的过程,还有学生使用的是直尺。

  学生指着尺子,可能会说:

  生1:1厘米是0.01米,1分米是0.1米,1分米=10厘米,也就是说0.1米是0.01米的10倍,0.01米是0.1米的110 。所以说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生2:1毫米可以用0.01分米表示,1厘米可以用0.1分米表示,1厘米=10毫米,所以10毫米也可以用0.1分米表示。所以说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接下来还有使用面积模型探究的。学生会根据以上的思路,通过比较面积单位总结出规律。

  以上三种模型在表示数量关系时更具直观性,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教师要在学生叙述中规范学生的表述,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

  因为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在选择学具时会有所不同,数位顺序表很可能并没有学生使用。那么在学生汇报的最后教师可以**:用数位顺序表可以验证这个规律吗?然后结合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首先在数位顺序表上填数,学生看着数位顺序表可能会说:

  生1:0.01和0.1的计数单位挨着,进率是10。所以向右移动一位,就是扩大10倍,向左移动一位就是原来的110 。

  生2:0.01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1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所以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到这里学生对小数点移动一位,小数的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而且在使用数位顺序表进行验证时,更能突出位值变化,才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规律的根本原因,使学生经历由直观形象向抽象概括的过程,做到数形结合,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有效地突破难点。

  这时教师小结: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找学生说,同桌互相说。)

  探究小数点移动两位、三位……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这时学生对小数点移动一位引起小数大***的规律探究过程印象非常深刻了,此时提出问题:那么从0.01到1,有什么变化规律呢?从1到0.01呢?

  学生有了之前的探究经验,完全可以仿照之前的过程来叙述小数点移动两位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时补充板书。

  然后指着板书,问:那么小数点移动三位呢?四位……学生一定能很快地说出来。

  最后进行归纳和整理,让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进行完整地叙述。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明白引起小数大***的根本原因,即“位值制”和“十进制计数法”,沟通“规律”与“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等知识之间的联系,真正实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都可以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

  (三)多层训练,灵活运用,巩固规律。

  一、填空。

  1、把25.73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0.2573。

  2、把2.875的小数点去掉是(),这时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3、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4、把0.008扩大100倍是( ),把9.5缩小原数的( )是0.0095。

  这道题属于模仿练习,是学生对照例题,加深对规律理解的过程,同时在本练习中继续巩固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的问题。

  二、判断:

  ①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原数就扩大了1000倍。

  ②3.69扩大2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③把23.0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变成了230.5。

  ④去掉1.04的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判断相对于模仿练习有了一些变化,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生对规律的理解与运用。

  三、填一填

  这道题是为了后面例7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做的铺垫。

  四、拓展提高:

  一个小数戴面纱。

  小数点乱搬家,左跳五位右跳仨。

  气喘吁吁停住脚,组成小数0.698。

  快快动脑想一想,揭开面纱认识它。(69.8)

  一首儿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儿歌中还蕴藏着今天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既要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非常清楚,还要运用到逆推的方法,运用今天所发现的规律进行两次变化才可以。

  (四)反思总结,回顾整理,提升认知。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或者你还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让学生讲收获是对整节课的一个回顾与整理,可以帮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请学生说说有哪些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生生互动,效果会比教师总结要好。

  七、板书设计

  八、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数学学习要重视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点,处理好“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关系。这不仅是要学生记住知识,更是让学生知道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数学的基本原理。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做了以下三点:

  (一)横向、纵向比较,了解本课内容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各版本教材的处理方法。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综合使用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开放地使用学具,借助直观模型,亲自感知,经历“规律”的形成过程,突出“知其所以然”这个环节,从而使学生真正地“知其然”。

  (二)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

  本课教学是通过提出猜想-模型验证-汇报交流-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这些过程呈现的。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分层次的探究活动也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识结构,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训练能力。

  (三)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

  教学多**课件、丰富的学具,让学生经历了将直观模型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为学生的探究过程搭设了桥梁,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一定的数学学习的能力。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1页“小数点移动”。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观点教育。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的方法。

  2)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3)通过观察、概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

  教学关键:则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5、教学准备

  多**课件,卡片

  二、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自我介绍这一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老师准备教学电脑课件。

  三、说学法

  本节课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比较、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自我探究、闯关等形式**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获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迸发知慧的火花。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2操作感知,探究规律——3多层训练,巩固规律——4自我检测,反馈评价——5课堂总结,故事升华等。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首先,我给学生播放动画小数点的自我介绍让他们明白小数点在小数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奥秘”。

  (2)以孙悟空招收徒弟为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以听“孙悟空棒打妖怪”故事,同时出示4幅图片设置悬念,从故事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培养学生认真听故事的良好习惯。

  (3)我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鼓励学生大敢猜想,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三个层次:

  (1)给学生明确的探究指向:0.0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向哪边移动?移动了几位?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0.9米、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的移动情况与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等等。 (有了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方向十分明了,这时可考虑到**的广度。)

  (3)既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那你会联想到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又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自己设疑,想到了小数点也可以向左移动,而移动的位置与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完全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自主探究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等等。(有了前面规律的认识,这一环节学生能比较快速的解决问题。)在这节课,我让孩子们不同的思维火花得以闪现,再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互教互学互长。

  3、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我以孙悟空招收徒弟为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所学知识得以巩固。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我会填,我真行——我会辨,我真棒——我会说,我真牛这样的多层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自我检测,反馈评价。让学生及时检测自己一节课的收获,查漏补缺。

  5、课堂总结,故事升华。

  我以总结孙悟空招收的徒弟,将课堂推向**,再以《小数点的悲剧》这一故事警诫学生要认真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6、说板书设计:

  板书: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奥秘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到 左移 . 右移 扩大到

  1/10 一位 10倍

  1/100 两位 100倍

  1/1000 三位 1000倍

  位不够 0补足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说课稿4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数学第八册第105页的知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这一小节教材内容的展开,注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并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这一规律。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特点,确立的教学目的是: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2)能比较熟练地把一些数同一个数(数字相同)进行比较,知道其扩大、缩小及其倍数。

  (3)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和概括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概括、推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可通过投影仪、磁黑板、卡片等教具,将知识的讲解与直观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表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此,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以讲授法为主,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为辅,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法指导的差异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四、说程序

  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

  复习**(约5分钟)

  1.在○里填上>、<或=符号。(板演)0.36○0.3603.68○36.824.3○2.432.口

  答下面各题。(与板演同时进行。)

  (1)0.1里有()个0.01?

  (2)0.01里有()个0.001? (3)1里有()个0.1?()个0.01?)?

  2.填空。2×()=20130÷()=132×()=2001300÷()=13第一组题复习的目的主要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小数的大小没有变化和两个小数的数字虽然相同,但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位有了变化,小数大小也有了变化。第二组题复习小数的意义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的知识。第三组题复习整数部分中的扩大与缩小等知识。

  第二环节:

  传授新知(约15分钟)

  1.导入新课。(为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兴趣,通过设疑,导入新课。)

  (1)板演题中的(2)(3)小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每组数字相同,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小数的大小不同呢?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呢?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板书课题。

  3.教学例1。(通过讲、扶、放形式教学。)

  (1)边观察投影,边**,边板书。0.004米=4毫米......①0.04米=40毫米......②0.4米=400毫米......③4米=4000毫米......④

  a.引导学生观察:(体现"教")以①式为标准,0.004米到0.04米,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来的数字4所在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板书)

  b.引导学生观察:(体现"扶")①式到③式,师按上述方法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规律。

  c.继续观察:(体现"放")①式到④式,**回答上述问题。并练习概括。

  d.通过上述的比较,你发现什么规律?可以试着说一说。后师板书。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补充:......)

  e.完成105页做一做。

  (2)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出声想。问题是以④为标准,同③②①式比较投影出思考题。(同前面的"教"。)并完成106页上面的做一做。

  (3)指导看书。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由部分理解到整体回顾,形成知识体系。

  (4)小结。(体现教知识、规律,学法指导)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四个算式,总结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方向有两种:一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以①式为标准向下观察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另一种是同学们自己学会的,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校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像今天这样,多观察,多比较,从中悟出其规律。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约18分钟)

  1.将规律变成填空题,巩固理解规律。

  2.加深认识,运用规律。107页1-3

  3.运用规律,解释复习题1②③

  4.用手势表示"扩大"或"缩斜。

  5.26→0.52652.60.0526526投影抽拉

  5.看谁最快。6.83()100倍→6839.41()10倍→0.94142.5扩大()倍→42507.48缩小()倍→0.74852.3()()倍→5.23376()()倍→0.376

  全课总结:(对重点再次冲击,形成技巧。)(约2分钟)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说课稿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

  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这一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谈话:知道这是什么吗?想知道存折里还剩多少钱了?数目的顺序是这样的(贴卡片),只要你在合适的位置加上小数点,你就能猜到这笔钱的数目,你能用卡片摆出来吗?

  交流汇报。

  激趣:你真厉害,猜中了。

  2、孩子们,老师给你们的数字相同,排列顺序也一样,怎么就能摆出这么多数的?小数点所在的位置重要不重要?

  引导:在这里,能得到不同的小数,是因为小数点的位置不同,也就是说,在一个小数里,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没有规律呢?如果有规律,那规律又是什么呢?我们来一起研究研究。

  揭示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小数点的代价故事

  1、教学例2

  (1)出示例2:6.05乘10、100、1000各是多少?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学生用列式,计算器计算,并口答。

  (2)板书:

  6.05×10=60.5

  6.05×100=605

  6.05×1000=6050

  (3)引导观察比较:得到的结果和原来的6.05比,小数点的位置有了怎样的变化?

  移动小数点,进行演示。

  **: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如果用6.05乘10000呢?等等。

  **: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和这里的什么的个数有关系?

  引导小结:6.05乘10、100、1000……,原来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4)猜想:是不是所有小数乘10、100、1000都有这个规律呢?

  谈话:我们需要来验证这个猜想。请读大屏幕上的要求。

  (5)归纳:

  a、交流汇报,积累多样性的具体例子。

  b、**: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的例子,都证明了一个什么规律啊?

  2、巩固移动规律。

  (1)谈话:这个规律你掌握了吗?呵呵,想不想用这个规律来玩一玩?请看大屏幕上的要求。

  集体汇报、交流(选择**性的)。

  (2)谈话:觉得刚才的考验太简单了?那老师来出个题目给你们做做。(出示p70练一练的题)

  **:你是怎么想的?

  谈话: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原来的小数乘10.

  3、教学例3

  谈话:同学们,其实学了这个规律,还可以让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出示例3中表格,**: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谈话: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让我们做什么事情?

  (3)你打算怎么做?

  (可能情况:a、直接得到结果,问: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向又移动三位?b、乘1000,问:为什么要乘1000?怎么想的?怎么办呢?)

  (4)谈话:不比一比用计算器计算和运用规律解决谁更快捷吗?

  (5)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问题,方便吗?我们是怎样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来进行换算的?(确定进率;小数点右移相应的位数)

  真的这么简单?那再试两题怎么样?出示试一试。集体交流。

  三、巩固练习。

  谈话:你们学的还真不错啊,好象难不住你们啊?我就不相信了。在来考考你们。

  1、**:你能快速口算吗?出示练习十二第5题。

  **:0.24升=( )毫升,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第6题。

  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有谁知道为什么同样的物体在月球上会轻很多呢?

  3、完成第7题。

  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四、全课小结及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规律,是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的,如果向左移动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教学反思:

  这节课最为重要的是两点,一是通过学生的验证,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树大***的规律;二是使学生熟练掌握移动小数点的具体方法。同时,这节课的准备,还需要带领孩子回忆单位进率的知识。

  本节课,我在导入过程中,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存折结余款,让孩子猜测,体会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数的大小不同来引入,孩子有兴趣,也很容易明白。在规律探索过程中,通过对一个小数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它大***的现象,经过猜想及验证,层层深入,有条不紊的进行归纳,并形成最终规律: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和0的个数相等,可以说在规律探索中,学生是真正参与并理解了。在移动小数点的方法上,我用移动卡片小数点,和画出移动轨迹的方法,从感受移动,到体验卡片移动,到**移动小数点有层次的进行教学,学生对于怎样移动小数点的方法是掌握了。本节课中,还进行了三个活动,注意了生成资源的利用。

  本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比如教师语言稍嫌罗嗦,学生的发言比较小心翼翼,探索过程还需要**的更加有效,和学生的交流,特别是反馈学生的发言能力还要加强,这样就能节省一些时间,也就能保证练习的完成了。


小数点的故事5篇(扩展3)

——小数点的故事作文优秀

小数点的故事作文优秀1

  历经了一段相当长久的时间,累积了许多人的努力,人们才创造出实物的计数方法。

  不论多大的数目,以十进位法的计数方式,都只需要0到9的十个数字,便能够轻易地表达出来。

  那么,为什么要有小数点呢?

  因为将整数放大2倍、5倍、10倍…所得到的数字都还是整数,所以使用原本的整数表达,

  并没有任何的问题;但如果把整数分割成1/2、1/5、1/10…所得到的数字就不一定是整数了,

  所以再使用原来的整数,便无法完整地表达,只得再创造出小数以补不足。因为小数也是用

  0到9的十个数字表示,所以必须另外用个符号,也就是小数点符号,标识小数跟整数部分以方便区别。

  后来,*数学家花拉子密发明了小数点,解决了上述问题。

  小数点尽管小,但是作用极大。我们时刻都不可忽略这个小小的符号。因为这个不起眼的差错,人类酿过一个又一个悲剧。正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1967年,前苏联“联盟一号”坠毁事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直接原因是在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导致了数亿元财富的损失,人类还失去了一位太空英雄————科马洛夫的生命。


小数点的故事5篇(扩展4)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搬家教案5篇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搬家教案1

  第一,说教材。

  《小数点搬家》是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3、44页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并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会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编排从设疑引趣出发,使学生发现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新奇有趣、层层提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为以后学习小数的乘除法作好铺垫。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实际情景,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能运用所发现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情感目标:在玩游戏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的教学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本身转化到更多的关注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数学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依据《小数点搬家》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设计的“探究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乘除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特点和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教学中要用到的多**、数字卡、纽扣、练习题等是我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第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游戏,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巩固新知的目的。

  第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思想。

  第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趣

  新课伊始,我就讲了一个故事:昨天我去买包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时我们买的包子都是0.50元一个,但昨天的标价却是5.00元。我大吃一惊,连忙问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说:“是我儿子在玩小数点搬家的游戏。”小数点搬家?小数点会搬家吗?由此引出今天所讲课题《小数点搬家》。(板书)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为了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为他们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游戏:首先是小数点左移的游戏。(时间**在五分钟左右。)同桌之间拿出自制的数字卡片和纽扣来做小数点,一方先任意摆出一个小数,让同桌读出来。然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让同桌读出来,并要他/她说出小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此类推,把小数点往左移动两位、三位甚至是四位、五位后,让同桌读出这个数,并说说这个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把小数点往左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小数点往左移动后前面位数不足怎么办?这时我会告诉他们小数点往左移动时小数位数不足要用0来补。玩了小数点左移的游戏后,我会让他们每小组交流一下他们的发现和心得体会,并派**总结一下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相信他们会很快说出所发现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

  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

  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

  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0倍

  …… ……

  之后我会补充说明:缩小1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即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缩小10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0,即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缩小1000倍相当于原数除以1000,即缩小到原来的一千分之一。……(板书)。然后我会要求他们读一读这个规律并背熟。接着让学生再来玩小数点右移的游戏。方法同左移的游戏是一样的。在把小数点往右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小数点往右移动后,后面位数不足怎么办?这时我就提醒他们注意小数点往右移动后,后面位数不足要用0来补。做完游戏后,我同样会让他们小组交流,并派**总结他们的发现。我估计他们也会很快得出如下结论:

  小数点向右移动

  一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两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三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 ……

  然后,我再适当补充:扩大1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扩大10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0;扩大1000倍,相当于原数乘以1000;……(板书)。同样的,当他们得出结论后,我会叫他们读一读并背熟。对于叙述得好的同学我都会让大家对他们给予掌声和语言的鼓励(棒!棒!你真棒!)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下来,我会让学生观看“山羊快餐店”的价格变化图,并提出问题: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快餐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信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后,很容易说出答案。然后我对快餐价格进行以下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4.00元=4元=40角

  0.40元=4角

  0.04元=4分

  从4.00元到0.40元,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原数缩小10倍,可列式为:4÷10=0.4

  从4.00元到0.04元,小数点往左移动两位,原数缩小100倍,可列式为:4÷100=0.04

  反过来看:

  从0.04元到0.40元,小数点往右移动一位,原数扩大10倍,可列式为:0.04×10=0.4

  从0.04元到4.00元,小数点往右移动两位,原数扩大100倍,可列式为:0.04×100=4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抢答游戏的环节,我会准备以下题目给他们抢答:

  1、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1)2、85 (2)2850 (3)28.5 (4)0.0285 (5)0.00285

  2、开火车。

  (1)0.09×10= (2)0.09×100= (3)0.09×1000=

  (4)53、8×10= (5)53、8×100= (6)53、8×1000=

  3、小马过河。

  (1)1、414×10= (2)18.1×10=

  (3)0.1×1000= (4)9.87÷10=

  (5)36.9÷10= (6)43、21÷1000=

  (7)3、14×100= (8)1、4×100=

  (9)0.618×100= (10)0.01×100=

  以此检测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归纳小结,巩固新知

  我会**:今天我们有什么新发现?估计学生会很快说出今天的探究所得,然后我就说下面我们就用这些规律来解决新问题。我会给学生准备以下题目:

  1、填一填:

  (1)2、34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 )。

  (2)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是254.8,这个数原来是( )。

  (3)把一个数先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再缩小到原来的,所得的数是原来的数的( )。

  (4)4.6的100倍是( );5个2、4的积是( )。

  (5)把470缩小到原来的是( ),再缩小到原来的是( ) 。

  2、小红在写自己的身高时,把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写成13、5米。请你猜一猜,她的身高是多少米?

  3、有比3、5大并且比3、6小的数吗?如果有,请你写出两个这样的小数。

  以此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采用树形结合的方式,力求用精简的文字表达出概念的意思,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搬家教案2

  一、情景引入

  1、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

  2、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二、自主探究

  1、自学课本内容。

  2、分析探讨,找出规律

  3、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

  4、请同学们在组内讨论:

  (1)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小数点移动后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组汇报。

  5、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搬家的变化?为什么后面写着省略号?你能再填一句吗?

  6、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小数点左移,原来的数就会缩小(板书:(左移缩小)。

  三、巩固应用

  1、说说小数点搬家会怎样?

  2、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能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吗?(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四、全课总结

  1、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我们在学习中应如何应用它呢?

  2、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搬家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灵活运用探索出的规律。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具:数字卡片。

  一、导入课题:

  导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一个最重要的符号是什么?(板书:.)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小数点可真是个调皮的小家伙,它告诉同学们,今天,小数点要搬家了,这是怎么回事了,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童话故事)

  二、童话激趣,发现变化。

  1、动画:

  2、(flas***)小数点来到森林里玩,看见山羊开了一家快餐店,山羊愁眉苦脸地坐在窗前。小数点看见快餐店门前的价格牌(¥288),上面有它的好朋友数字,就跳了上去(¥288.)过了一会儿,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家了!”于是小数点搬到了8和8的中间(¥28.8)。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价格便宜了。)

  3、(flas***)小数点笑着地说:“看来我搬家很值得,那我再搬一次吧!”(¥2、88)。不多久,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极了。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师:山羊的快餐店,原来是一个客人都没有,可是现在生意兴隆。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再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生说)

  那么从原来的288到28。8再到现在的2、88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生说)

  假如小数点再往左搬一次家成为0.288,与原来的288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说)

  这些变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在组内探讨。

  4、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老师总结一下。

  5、是不是对所有的数都适用呢,我们能想法验证吗?小组交流

  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根据刚才的故事,你能猜出小数点右移的变化规律吗?你来验证想法严整自己的猜测。

  小结:现在我们又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

  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这个规律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神奇的小数点”或“小数点的**”说一说。(通过学生构思数学作文,整理变化规律)

  三、初步应用。

  你想试试吗?(游戏)

  拿出你的数字卡片,摆一个的三位小数(9.879)扩大10倍,100倍1000倍。1000倍(引导学生在缺的数位上补0)

  摆一个最小的两位小数(0.12)缩小10倍。20倍(学具袋里的0不够用,引导学生几人合作,共同完成)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我做小法官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原数就缩小了1000倍( )

  (2)3、69扩大2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

  (3)把23、0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变成了230.5

  (4)去掉1、04的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

  2、下面的数与0.285比,扩大或缩小了多少倍。

  3、小花猫要去水果店买水果,可不会做题,过不了河,你能帮助它吗?

  4、小花猫说谢谢,可到了水果店一看,水果店的标价有点奇怪?你都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你能找出最贵的两种水果吗?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搬家教案4

  教材简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

  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这一小节教材内容的展开,注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并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这一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当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2)能应用所学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对比、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多**直观演示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并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策略与学习方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新课标》指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采取了观察对比、小组合作交流、多**演示等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

  以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在学习中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挑战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

  1、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本课题的字数较多,也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用拟人的手法把小数点移动称为"搬家",学生对此会产生更大的兴趣,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多**演示小数点"搬家",从而让学生理解课题的内涵。

  2、在设计过程中数学问题生活化。

  本课力求贴近学生实际,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知识的引入创设了对本班三位同学的身高数据的订正,引起对小数点作用的探究;深化运用中,通过判断哪种水果最便宜的练习,把知识运用在解决问题中。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下面是我们班三位同学的身高记录。请大家看一看,你有什么意见?

  姓名梁昉陈巧儿高嘉浩

  身高(米)1.3113.30.154

  13.3和0.154这两个数的小数点安错家了,我们帮它找个合适的地方好吗?它搬到哪里才合适呢?( 0.154的小数点向右移1位,13.3的小数点向左移1位。)课件演示小数点移动的动态画面。

  [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数学问题生活化,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通过谈话活跃课堂气氛,创设一种情景,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学生身高数据以统计表的形式出现,既复习了统计表的知识,又复习了《量的计量》中学习的长度单位的活用,增强学生的数感,一举两得。 ]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 探究规律。

  实验:玩一玩

  (1)在0—9的10个数字卡中,选取你喜欢的几个数字,用纽扣作小数点拼一个你喜欢的小数。

  (2)移动小数点,并观察小数在小数点"搬家"前后发生什么变化,并做好实验记录。

  (3)根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边汇报边板书: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 左移 o 右移 扩大

  2、小结: 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数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数缩小。

  3、把0.004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课件演示)

  给变化后的各小数加上一个熟悉的单位"米",根据进率填空:

  0.004米=( 4 )毫米

  0.04米=( 40 )毫米

  0.4米=( 400 )毫米

  4米=( 4000 )毫米

  观察、比较得: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原数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数扩大1000倍 ……

  4、引导学生从下往上看,观察小数点变化规律及比原数缩小倍数,完成板书。

  板书:原数 小数点 原数

  左移 右移

  缩小 o 扩大

  一位 10倍

  两位 100倍

  三位 1000倍

  [设计意图:"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内涵较为复杂,要理解小数点移动的方向,移动的位数和小数变化的倍数,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填写实验报告,并根据实验报告这一感性材料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索到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向左或向右)与小数的大***(扩大或缩小)的联系,形成"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数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数缩小"这一初步认识。在这认识的基础进而通过观察小数点"搬家"的过程中,"搬"一位、两位、三位与原数扩大或缩小倍数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归纳和概括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整个探索的过程体现思维的有序性。]

  5、对照课本,看书质疑。(单项练习检验:P96和P97做一做的综合)

  [设计意图:为避免过多重复的练习,把做一做的"扩大"和"缩小"综合在一起出示,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运用规律,深化新知

  1、让学生自学例2、例3,完成例题中的空格。(有困难的同学可找小组中的同伴帮忙)

  [设计理念:每个学生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让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不仅让有困难的学生能及时追上,增强学习的信心,还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

  2、汇报自学结果。

  3、完成例题后面的做一做(只做其中的两小题)。

  4、小结。

  四、游戏练习,深化运用

  1。小组比赛(小测):

  填空:

  (1)把3.106扩大( )倍是3106。

  (2)把31.4扩大100倍是( ),用等式表示( )。

  (3)把30.1缩小10倍是( ),用等式表示( )。

  [设计意图: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小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运用规律的思考过程,基础全面的检测内容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起反馈作用。]

  2。 哪种水果价格最便宜?

  附:(课件演示:苹果:25.8÷10 梨子:0.012×100 提子:0.24×10 橙:2100÷1000)

  [设计意图:这道练习不仅检验学生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的情况,要知道哪种水果价钱最便宜,必须在计算出得数后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这样就复习和巩固了前一节课的知识,不但让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体验生活处处有数学。]

  3、机动题:Hello Kitty考考你:写出你喜欢的小数,如果去掉小数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如果把小数点都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本题具有开放性,留给学生无尽的数学空间,使学生对小数点移动这一领域的知识得以拓展。要解答本题,除了运用本节课学习的规律以外,还要明确整数小数点的位置和数位等知识,既复习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又复习了本课学习的规律,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

  板书设计: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左移 右移

  缩小 o 扩大

  一位 10倍

  两位 100倍

  三位 1000倍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搬家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2、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乘、除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计算小数乘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小组和做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预习检查

  **开了一家快餐店,顾客真不少。小数点说我去玩一玩。顾客都跑光了,山羊急忙打电话:小数点快快回家。小数点接到电话急忙回家。他随便找个位置就跳了上去(1.00)。过了一会,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搬家。于是小数点搬到了4的前面(0.10)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小数点很开心,想着“太棒了那我再搬一次家吧”小数点又往左再搬了一次家(0.01).山羊的快餐点生意好极了。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这是快餐价格会发生怎样变化呢?以故事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的变化的理解。

  2、同时利用上面的故事引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

  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观察下列数中小数点位置的变化:

  0.01 0.1 1

  小数点向右移动

  向右移一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向右移两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倍

  向右移三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倍

  …… ……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三、点拨升华

  小数点不管是向左移,还是向右移,位数不够时用0补。**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组内交流,有难度的在全班交流。

  五、当堂训练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那么这个数扩大()倍;如果这个数要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应向()移动()位。

  2、把下列数由大到小排列

  2.312.3 2.4 2.331.*生**做,后组内交流。

  六、拓展提高

  有比3.5大并且比3.6小的小数吗?如果有,有多少个?请写出两个这样的数。先**做,最后班内交流。

  七、作业布置:教材第36页“练一练”的第1、2题


小数点的故事5篇(扩展5)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3篇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1

  “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教学中,我首先做到扶放有度,巧妙*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难度更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我首先引导学生去理解小数点移动;然后指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原数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单位名称之间的转换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数的10倍,而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规律,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大***的规律。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扩大”的规律,去总结“缩小”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环扣一环的探究过程。

小数点的代价

  以往,学生即便掌握了规律,在做具体的这类题目时错误仍然很多, 如何能让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呢?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两个方法:

  1、从网上找了2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规律:小数点,真奇妙,向左移动就缩小,向右移动就扩大,左小右大莫混淆.小数点,跳跳跳,几个圈圈跳几跳。

  2、强化练习,并要求学生把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写出来。

  教学中,我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这些都是今后我在教学中要改进的。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

  小数点移动这节课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比较难以理解,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借助多**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由于多**的直观性,连我自己也想不到学生竟然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倍等。这就让我进一步明白别小看那帮学生,该放手就放手吧!

  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由扶到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中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发现:一个小数乘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移、说、归纳的过程,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乘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在摆、移的过程中自行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正因为我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注重让小数点在学生手中“动”起来,学生不但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边说出整个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习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小数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结果是多少?小数点该怎样移动?当然在这过程中有中学困生还不会,我就让优秀同学帮助旁边的同学,这样就互相合作学习了。最后全班交流。看着学生上来把自己的探究结果介绍给大家时,我发现他们真像一位小老师,真正提高了学生探究的能力,又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即当位数不够时用零来补足的处理。当然我也比较重视内化小数点移动的规律。通过指导看书掌握规律中的一一对应以及省略号的作用。同时课堂首尾呼应,使学生真正明白小数点的移动原来是这个小数乘或除以

  10、100、1000……,当然可以用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的结果。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小数点“动”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注重“说”,使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个别学生在应用时,不太灵活,我感觉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多说,加强印象,对于个别掌握不好的学生还要加强辅导,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2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这部分知识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我在课中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课中,我利用自制学具,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通过问题——操作——发现的过程,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过程,探索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找到了位数不够用0补足的解决办法,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

  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节课我始终关注学生的问题提出及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具有一种数学的眼光。首先出示两组数据(1)1.028 1.0280 1.02800(2)1.028 10.28 102.8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将四个相同数字分别排成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通过“考一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知: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到底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小数点移动时位数不够时该怎么办?这些问题不是老师直接提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并提出的问题。学生面临的问题,又是让学生在活动、交流中来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在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中,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喜欢的向左移或向右移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大家的交流来印证每一种情况;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来证明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10倍,学生的方法非常多,在此过程中,不怕花时间,目的在于把学生的差异当作有用的教学资源,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理解问题的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用儿歌形式总结:小数点作用大,左移小右移大,右移一位扩十倍,右移两位扩百倍……左移一位缩小到原数得十分之一,左移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觉得本节课学生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是学生熟悉的、有现实意义的,但本部分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生活性、探索性、时效性结合起来有待于我们继续思考。

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3

  《小数点移动》是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的内容,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两组小数:(1)1.036、1.0360、1.03600(2)1.036、10.36、103.6,教学从学生己学过的知识出发,将这些小数排成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通过“考一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知: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两组小数的特点,产生为什么第二组数的大***的疑问,促使进一步观察。得出是因为小数点移动了,然后又会产生小数点的移动到底会怎样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呢?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做好积极参与学习的准备。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化情况,在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后,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让学生说出怎样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规律,然后及时出示练习进行巩固练习,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的实质。

  在练习设计时,首先让新知与巩固练习穿**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加深印象。其次,加大难度,由浅入深,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练习变得有趣,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增加了童趣,让学生先诊断后下药,使学生不仅知道哪错了更会对症下药,让学生当医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的同时,增加了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也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在这节课中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有何规律,而是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并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主猜想,得出的结论,向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使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小数点移动的奥秘,但是学习稍困难一些的同学对于小数点的移动还是掌握不扎实,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特别注意这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小数点的故事5篇(扩展6)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3篇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1

  小数点的移动是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这一单元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小数位数不够时,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吃力。教材以深入学生心理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故事引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出四组等式:0.009米=9毫米、0.09米=90毫米、0.9米=900毫米、9米=9000毫米,通过观察比较四组等式发现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之间的规律。为了突破小数点位数不够时小数点的移动情况,我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特别动态演示了小数点的移动过程,使学生在动态演示中掌握小数点的移动情况,使这个难点形象化,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在巩固知识上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规律,并且适时请学生上黑板板演小数点的移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突破这个难点,掌握小数点移动的方法,会判断小数点移动的位数。

  在课后与听课老师的交流中,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同时也提出了以下几点不足:

  1、在引入部分,我是一张一张地出示书上的图片,每出现一张图片之后比较两个等式从而得出规律。这样的设计似乎显得有点零乱,如果能够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同时出现四张图片,同时得出四个等式,同时观察比较四个等式从而归纳得到规律。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显得更加简洁明了,在观察比较上可能更加清楚,学生也更容易找出规律;另一方面,这样的设计可以尽可能减少用在这部分的`时间,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

  2、在小数位数不够前面或后面补“0”时的道理说得不够清楚,导致学生在练习中还是显得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

  3、练习的第一题我是这样,设计的原数小数点移动情况新数0.7向右移动一位向左移动两位向右移动三位0.25向右移动两位向左移动一位向右移动三位,这样的设计可能对于刚刚掌握规律的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如果能设计成让学生逐位移的题可能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在课堂实际练习中,学生做这道题的正确率并不高,那么练习可能就失去原有的目的了。

  4、还有在板书设计及课件动态演示的部分还存在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在设计时还是考虑得不够全面,没有很好地从学生的立足点出发。

  作为新教师,就是需要在这样的上课、反思中获得进步。很感谢所有老师给我的建议与意见,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助,才让我更快地成长。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2

  首先我出示小数56.9不改变小数的数字,怎样改变小数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知:如果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然后出示了一组数据:9 、 0.9 、 0.09 、 0.009 , 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讨论得出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发生变化的规律。 课上发现中下学生研究中有困难,于是第二节课,将情境改为孙悟空打妖精的情境,使学生在次感知到:小数点移动后,金箍棒的长短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小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再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观察,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在总结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时就比较容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 小数扩大10倍;

  小数扩大10倍 —— 则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最后总结成四句话:小数点移动,左移缩小,右移扩大,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是10倍(100倍、1000倍……)位数不够0补位。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在做题时将缩小十分之一,写的是缩小10倍。自己在课堂上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没有及时纠正学生。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3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是第三单元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扩大和缩小小数点往哪边移动?移动几位?学习来比较难,为了更好地让孩子学会,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孩子语言表达的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小数点的位置移动

  ①4.35×10=()

  ②0.01×100=()

  ③13.05×1000=()

  思路引领:

  1、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2、关键词:扩大向右移

  3、注意点:位数不够,用“0”补位。

  分析:

  ①4.35×10=()

  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一位→43.5

  ②0.01×100=()

  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两位→1

  ③13.05×1000=()

  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三位→13050

  ①205.4÷10=()

  ②0.1÷100=()

  ③4.5÷1000=()

  思路引领:

  1、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2、关键词:缩小向左移

  3、注意点:位数不够,用“0”补位。

  分析:

  ①205.4÷10=()

  缩小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一位→20.54

  ②0.1÷100=()

  缩小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两位→0.001

  ③4.5÷1000=()

  缩小千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三位→0.0045

  反思:根据课本上的情景分析后又以扩大和缩小三个具体的数值为例,学习小数点的移动,课堂上孩子的学习效果感觉非常好,表达的很清楚。但是在中午练习题中发现孩子出现以下错误:

  ①4.3×100=(0.43或43)

  ②0.91×100=(091或0.0091)

  ③45÷1000=(45000或45.000)

  看到孩子的作业想想课堂上孩子表现很好,为什么做题时错误百出,慢慢想来:

  1、孩子对于扩大或缩小的小数点移动方向不能牢记;

  2、对于位数不够的没有用0补位;

  3、整数如何移动小数点,孩子刚看到无从下手;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整数看成多少点零,在根据要求移动小数点就可以。

  4、教学设计中没有选好特殊的例子,练习少;

  5、学会的效果不能只看孩子学习的表面现象,要看孩子是否真正掌握,是否会学以致用。

  数学的学习为的是应用。因此面对高年级孩子,学会放手,多给孩子机会,多让孩子表达,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薄弱环节,抓住重点,对症下药,数学课堂才能高效!


小数点的故事5篇(扩展7)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教案设计3篇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教案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74~75页,练习十三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能够应用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并学会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教学难点:

  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左边添0。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引发猜想

  把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说说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小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2.5 1.0026 0.78 40.125

  谈话:就像同学们刚才所说,小数点位置移动可以引起小数大***,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小数乘10,100,1000……

  大家设想一下,一个小数的小数点位置还可以怎样移动。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引起小数大***呢。这***没有规律可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探究规律,验证猜想

  1. 提出猜想。

  (1)出示例5:21.5除以10,100,1 000的商各是多少

  你能列出算式吗 (板书算式)

  其实这三个算式是把21.5分别除以了10,100,1000(出示卡片:21.5除以10,100,1000)

  请你用计算器选择一道题,算算结果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21.5 ÷ 10 = 2.15

  21.5 ÷ 100 = 0.215

  21.5 ÷ 1 000 = 0.0215

  (2)仔细观察每题的.得数,与21.5比,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真仔细,下面的填空肯定难不倒你!

  出示:21.5除以10得( ),就是把21.5的( )向( )边移动了( )位。

  对照算式说说,师画出示意。

  谁能仿照这样的说法说说第二个算式 (师画出示意)

  第三个算式谁来 (师画出示意)

  你发现这三组中小数点的移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移动方向相同,位数不同)根据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把刚才说的三句话概括成一句吗 同桌两人先互相说一说。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卡片: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要是21.5除以10000,小数点会怎么移 除以100000呢 依次类推,能写完吗 那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在卡片上补充省略号)

  (3)提出猜想:21.5除以10,100,1 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那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除以10,100,1000……都有这样的规律呢

  2. 验证猜想。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组找几个小数,分别用计算器把它除以10,100,1000,记录下来后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课件出示)

  我们找的一个小数

  ÷10

  ÷100

  ÷1000

  小数点移动情况

  (2)归纳:通过这个活动,你认为刚才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小数 既然这个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小数,那我们可以把21.5换成"一个小数"(板书)这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齐读发现的规律


小数点的故事5篇(扩展8)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数点移动》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1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

  **市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8册P16、17第一单元小数的例5、例6,本课的知识点包括: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以及课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的第4、5题。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数的认识的范畴。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与复名数相互转化的重要基础,又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其他版本教材:

  ***模型长度模型面积模型

  综合各版本教材的设计理念,决定为学生提供多种直观模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总结归纳这些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四年级又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这些内容。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但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并真正地理解规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学情,我在课前进行了前测,通过前测我发现学生能够根据小数的意义,将小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可以借助模型发现变化规律,而一旦脱离了具体模型学生就会遇到困难。因此可以确定具体形象的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将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定为以下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正确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提供直观模型,是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发现规律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集体协作精神;促进良好学**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掌握经历观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探究过程。

  五、教学准备:学具袋(***、直尺、10×10的方格纸、数位顺序表)、小数点卡片、多**课件

  六、教学主要环节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提出猜想。

  上课开始,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在菜市场里,人们走到一个摊位前看了看,没买就走了。我非常好奇,走过去之后也没买。

  (出示图片:错误的价签)

  摊主也奇怪啊,怎么没人买呢?于是摊主也走到摊位前,一眼他就看出了原因,原来是小数点被蹭掉了,于是他赶快进行了修改。

  (出示图片:加了小数点的价签)

  看到前后两个价签,学生会产生疑问“咦,怎么一个小数点就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可能会想到,加上小数点后,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就便宜了。

  (课件演示:提炼出小数3.5 35)

  这时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并思考: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这个变化使这个数的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如果再加入一个0.35,又有什么变化呢?(课件出示:0.35)

  如果反过来看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看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可以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但是到底能让小数扩大多少或缩小多少呢?

  在学生产生一连串的质疑后引出课题。

  (板书:小数点卡片贴在黑板上,板书“移动”)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新课的导入环节,有意识地设疑、激疑、制造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

  (二)直观模型,验证猜想,总结规律。

  这一环节是指导学生动手,学会观察的重要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探究小数点移动一位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课件出示:0.01 0.1)

  师:根据刚才我们的发现,如果从0.01到0.1,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引起了小数大小怎样的改变?

  (这时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大胆去猜想。)

  你怎样来证明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

  师:选择学具,先自己想一想要怎样证明,然后动手做一做。最后在小组内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这时学生打开学具袋,里面有***、直尺、方格纸、数位顺序表这些学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他喜欢的学具,然后动手操作探究规律。在探究的过程中会有学生能很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利用手中的学具发现规律。有些学生很可能没有头绪,当他听到其他同学的想法时,会受到一定的启发,要么发现规律,要么重新选择学具,换一个方式来探究。

  之后进行小组汇报。

  ***模型:学生可能会有如下的回答

  生1:我把1角看成0.1,把1分看成0.01,10分就是1角,所以10个0.01就是0.1。那么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扩大了10倍。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缩小了10倍。

  师:缩小了,就不能说是10倍了,大家想想还可以怎么说就准确了?

  生1:0.1元是1角里有10个1分,10份里的1份,就是110 。所以可以说向左移动一位,就是原来的110 。

  生2:把1角*均分成10份,1分表示这样的1份,所以说1分是1角的110,因此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生2:1分就是0.01元,1角就是0.1元。1角是1分的10倍,所以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小数扩大了10倍。

  生3:0.01元是1分,0.1元是1角钱,1角里面有10个1分,所以0.1元是0.01元的10倍。也就是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110 。

  以上是学生使用***模型进行探究的过程,还有学生使用的是直尺。

  学生指着尺子,可能会说:

  生1:1厘米是0.01米,1分米是0.1米,1分米=10厘米,也就是说0.1米是0.01米的10倍,0.01米是0.1米的110 。所以说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生2:1毫米可以用0.01分米表示,1厘米可以用0.1分米表示,1厘米=10毫米,所以10毫米也可以用0.1分米表示。所以说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接下来还有使用面积模型探究的。学生会根据以上的思路,通过比较面积单位总结出规律。

  以上三种模型在表示数量关系时更具直观性,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教师要在学生叙述中规范学生的表述,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

  因为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在选择学具时会有所不同,数位顺序表很可能并没有学生使用。那么在学生汇报的最后教师可以**:用数位顺序表可以验证这个规律吗?然后结合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首先在数位顺序表上填数,学生看着数位顺序表可能会说:

  生1:0.01和0.1的计数单位挨着,进率是10。所以向右移动一位,就是扩大10倍,向左移动一位就是原来的110 。

  生2:0.01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1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所以从0.01到0.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了10倍。反过来看,从0.1到0.0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10 。

  到这里学生对小数点移动一位,小数的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而且在使用数位顺序表进行验证时,更能突出位值变化,才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规律的根本原因,使学生经历由直观形象向抽象概括的过程,做到数形结合,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有效地突破难点。

  这时教师小结: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找学生说,同桌互相说。)

  探究小数点移动两位、三位……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这时学生对小数点移动一位引起小数大***的规律探究过程印象非常深刻了,此时提出问题:那么从0.01到1,有什么变化规律呢?从1到0.01呢?

  学生有了之前的探究经验,完全可以仿照之前的过程来叙述小数点移动两位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时补充板书。

  然后指着板书,问:那么小数点移动三位呢?四位……学生一定能很快地说出来。

  最后进行归纳和整理,让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进行完整地叙述。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明白引起小数大***的根本原因,即“位值制”和“十进制计数法”,沟通“规律”与“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等知识之间的联系,真正实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都可以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方法。

  (三)多层训练,灵活运用,巩固规律。

  一、填空。

  1、把25.73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得到0.2573。

  2、把2.875的小数点去掉是(),这时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3、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4、把0.008扩大100倍是( ),把9.5缩小原数的( )是0.0095。

  这道题属于模仿练习,是学生对照例题,加深对规律理解的过程,同时在本练习中继续巩固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的问题。

  2、判断:

  ①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原数就扩大了1000倍。

  ②3.69扩大2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③把23.0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变成了230.5。

  ④去掉1.04的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判断相对于模仿练习有了一些变化,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生对规律的理解与运用。

  3、填一填

  这道题是为了后面例7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做的铺垫。

  4、拓展提高:

  一个小数戴面纱。

  小数点乱搬家,左跳五位右跳仨。

  气喘吁吁停住脚,组成小数0.698。

  快快动脑想一想,揭开面纱认识它。(69.8)

  一首儿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儿歌中还蕴藏着今天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既要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非常清楚,还要运用到逆推的方法,运用今天所发现的规律进行两次变化才可以。

  (四)反思总结,回顾整理,提升认知。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或者你还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让学生讲收获是对整节课的一个回顾与整理,可以帮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请学生说说有哪些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生生互动,效果会比教师总结要好。

  七、板书设计

  八、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数学学习要重视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点,处理好“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关系。这不仅是要学生记住知识,更是让学生知道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数学的基本原理。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做了以下三点:

  (一)横向、纵向比较,了解本课内容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各版本教材的处理方法。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综合使用教材,重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开放地使用学具,借助直观模型,亲自感知,经历“规律”的形成过程,突出“知其所以然”这个环节,从而使学生真正地“知其然”。

  (二)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

  本课教学是通过提出猜想-模型验证-汇报交流-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这些过程呈现的。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分层次的探究活动也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识结构,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训练能力。

  (三)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

  教学多**课件、丰富的学具,让学生经历了将直观模型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为学生的探究过程搭设了桥梁,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一定的数学学习的能力。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2

  教学内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现代小学数学》第八册).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2.通过观察、操作、概括、总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教育学生养成细致认真的学**惯.

  教学重点:

  在总结、归纳“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

  电脑辅教软件,实物投影,填数用表,数学卡片和一个钮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数位顺序表:

  问:(1)说出每个数所在数位,并表示多少?

  (2)看这个表,说明哪两个数位间进率是10,或者进率是100?

  2.注意观察(电脑演示)

  2.576<25.76<257.6

  (1)将25.76的“.”向右移一位,变成257.6.

  问: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

  (2)将25.76的“.”向左移一位,是2.576.

  问:1)你看到了什么?

  2)比较25.76与2.576的大小.

  二、导入:

  看来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了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出示题目).

  三、新授:

  (一)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

  1.(每组一个学具袋一个表),请组长分工,大家一起利用学具按照表上的要求,边摆边填,并找出规律.

  2.反馈.

  3.说说填表的方法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一位,0.6m→6m=600cm.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二位,0.6m→60m=6000cm.

  把0.6小数点向右移三位,0.6m→600m=60000cm.

  4.**思考:将0.6m→6m,0.6m有什么变化?

  0.6m→6m原数扩大10倍.

  0.6m→60m原数扩大100倍.

  0.6m→600m原数扩大1000倍.

  5.你怎样看出从0.6m→6m,原数扩大了10倍?还可以怎样想?

  ①因为6m的6在个位,0.6m的6在十分位,个位和十分位进率是10,所以原数扩大了10倍.

  ②还因为0.6m=60cm,6m=600cm,600cm是60cm的10倍.0.6m变成6m,原数扩大10倍.

  6.从0.6m→60m,扩大100倍,道理是什么?从0.6m→600m,扩大1000倍,道理也相同.

  7.根据大家发现的,你能概括出小数点右移,原数怎样变化?

  小数点右移一位,原数扩大10倍.

  小数点右移二位,原数扩大100倍.

  小数点右移三位,原数扩大1000倍.

  8.老师板书“右移扩”.

  (二)

  1.还有没有不同的移动方法?

  2.反馈:

  小数点左移一位,0.6m→0.06m,0.6m缩小10倍.

  小数点左移二位,0.6m→0.006m,0.6m缩小100倍.

  小数点左移三位,0.6m→0.0006m,0.6m缩小1000倍.

  3.你怎样看出0.6m→0.06m,缩小10倍?还可以怎样想?

  4.同组互相说其他道理.

  5.根据大家发现,请你说说小数点左移,原数怎样变化?

  左移一位,原数缩小10倍.

  左移二位,原数缩小100倍.

  左移三位,原数缩小1000倍.

  6.老师概括并板书“左移缩”.

  (三)

  1.根据以上发现,我们可概括出原小数点位移的规律是:

  2.小组熟读规律.

  3.老师有一问题,请教大家.

  (1)把0.6的小数点右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

  (06是6,没有小数部分,0省略不写.)

  (2)把0.6的小数点左移一位,为什么不写成.06?板书:.06

  (因为整数部分没有数,要补0占位.)

  (四)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发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而且还应记住在移动小数点时要注意添0去0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中:

  1.把0.09扩大100倍,小数点应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2.把3.72缩小100倍,小数点应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二)根据箭头指向,请说明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

小数点的小故事

  (三)电脑出示练习

  1.师出生答:34.81→3.481 1.34→134

  2.师出生答:(可进行比赛游戏)

  3.师出生答:24.056×1000÷1000=24.056

  478.32÷100×1000=4783.2

  五、小结:

  这节课大家学得不错,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叫——

  小数点的悲剧

  有一著名宇航员独自驾驶“连萌一号”在太空中作业,当他圆满完成任务返航途中,突然飞船发生了不可解决的故障,原因是由于检查员的疏忽点错了重要数据的小数点.在人生最后两个小时里,这位勇敢的宇航员没有悲伤,而是坚持工作着.最后他在与女儿诀别时说:“我要告诉你,我亲爱的女儿,我也要告诉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中每一个数,每一个小数点,不要再让小数点的悲剧发生了!”“连萌一号”消失了,这场小数点的悲剧结束了,但是请同学们牢记住这位宇航员的话吧!

  下课!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归纳、推理及迁移的能力和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难点: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在本节课中我体现了四个注重

  1、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所需探究的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的兴趣。

  2、本课中有两处体现:

  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西游记》中孙悟空利用金箍棒打妖怪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金箍棒的长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可以从两个角度回答,可以结合情境、还可以结合数据来谈,进而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数据有什么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既遵循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诱发学生的思考,想揭密的问题意识。

  探究规律这个环节中: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刚刚同学们发现,小数点位置发生变化了,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借助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益和质量的目的,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数点位置的变化与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时,都是小数不便于观察、比较小数的大***,然后引导学生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这样便于比较。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当我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们就要看看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解决,这是数学学习常用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同时也是学习方法的指导。

  3、注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本课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习,旨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同时也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惯。

  例如:在本节课我设计了数学小游戏1234,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使学生观察小数点是怎么移动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规律,同时还解决了补0的问题。

  另外还设计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四种题型。这样不仅使学生灵活的运用规律,达到熟练的程度,同时还借助练习题使学生对新旧知识加以区分,例如:判断题:把0.3扩大10倍是0.30 ( )这道题使学生对小数的性质和这节课所学习的规律进行区分。这样解决的不仅仅是几道练习题,而是使学生将相关的知识、技能得以综合运用,使学生借助有限的题目,达到无限的思考。

  4、注重培养学生自评互评意识。

  学生应该学习着自评和互评,评价要多发现他人的优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这就更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扫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创设出一个更加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回答,尤其是有所偏差的说明,我并没有马上给予否定或指正,而是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回答问题的同学有自我评价反思的机会,同时给其他学生思考、补充或纠正的空间,这样,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补充完善的过程中,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尽可能多的发展。由于,我个人的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和老师给予指点和帮助。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1页“小数点移动”。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观点教育。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的方法。

  2)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3)通过观察、概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

  教学关键:则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5、教学准备

  多**课件,卡片

  二、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自我介绍这一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老师准备教学电脑课件。

  三、说学法

  本节课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比较、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自我探究、闯关等形式**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获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迸发知慧的火花。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2操作感知,探究规律——3多层训练,巩固规律——4自我检测,反馈评价——5课堂总结,故事升华等。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首先,我给学生播放动画小数点的自我介绍让他们明白小数点在小数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奥秘”,(2)以孙悟空招收徒弟为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以听“孙悟空棒打妖怪”故事,同时出示4幅图片设置悬念,从故事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培养学生认真听故事的良好习惯。(3)我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鼓励学生大敢猜想,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三个层次:(1)给学生明确的探究指向:0.0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向哪边移动?移动了几位?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0.9米、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的移动情况与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等等。 (有了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方向十分明了,这时可考虑到**的广度。)(3)既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那你会联想到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又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自己设疑,想到了小数点也可以向左移动,而移动的位置与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完全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自主探究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等等。(有了前面规律的认识,这一环节学生能比较快速的解决问题。)在这节课,我让孩子们不同的思维火花得以闪现,再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互教互学互长。

  3、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我以孙悟空招收徒弟为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所学知识得以巩固。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我会填,我真行——我会辨,我真棒——我会说,我真牛这样的多层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自我检测,反馈评价。让学生及时检测自己一节课的收获,查漏补缺。

  5、课堂总结,故事升华。

  我以总结孙悟空招收的徒弟,将课堂推向**,再以《小数点的悲剧》这一故事警诫学生要认真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6、说板书设计:

  板书: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奥秘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到 左移 . 右移 扩大到

  1/10 一位 10倍

  1/100 两位 100倍

  1/1000 三位 1000倍

  ……

  位不够 0补足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小数点移动是小数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主要研究的是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它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为以后学习小数的乘除法作好铺垫。

  二、教学设想: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这个知识点教材一共安排了3个例题,例5是根据主题图所提供的材料得到一组数据,通过观察发现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例6和例7是小数点移动的运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根据对班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了解,本节课要完成的是例5的学习,通过观察、概括,得出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具体的运用、尤其是扩大和乘法、缩小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及移动过程中位数不够应补0这几个难点放大到下节课学习。

  三、教学程序简析:

  (一)比较大小,设疑:

  在○里填上﹥、﹤或=。

  (1)0.540○0.54

  (2)2.8○2.8000

  (3)3.26○32.6

  (4)6.19○61.9

  老师想让第3题和第4题也用等于号连接,你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吗?说说你的办法。

  部分学生通过预习或其他渠道,会想到采用小数点移动的办法。这时的教师不用深问为什么,只要点出“原来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自然地进入了知识的探究环节。

  (二)规律探究: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明确目标。

  (1)我要学生先看一个小数点移动的动画:孙悟空的金箍棒由短变长,消灭了妖怪。

  小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2)我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

  鼓励学生大敢猜想,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由扶到放,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三个层次:

  (1)给学生明确的探究指向:0.0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向哪边移动?移动了几位?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如果直接让学生整体观察,自主探究,那即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思路,也不大可能用新教材中的规范语句加以表述。这样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原有的零碎的不规范的表述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自主探究0.9米、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的移动情况与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

  有了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方向十分明了,这时可考虑到**的广度。

  (3)既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那你会联想到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又有什么规律呢?

  让学生自己设疑,想到了小数点也可以向左移动,而移动的位置与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完全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三)简单运用:

  数学规律的应用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学习中感知规律,理解规律,在应用中巩固规律。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有条理、有层次、有延伸,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好准备。

  四、教后反思: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努力使课堂教学形成学习**:导入新课时鼓励学生猜想的心理**,动手操作时的探究**,归纳结论时的思维**,综合练习时的活动**。

  但现实是比较残酷的。新教材中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说法,而我们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听到过“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说法,本节课也想到了要把这种说法改过来,但缺乏了思维的深度,只是让学生跟着说,应该利用好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间的大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以致于部分板书成了空摆设。

  由于小数点移动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因此在得出了规律后,简单的运用必须跟上。想到了动手操作的必要,于是要求学生在本子上移动,自己也在黑板上做示范(课件不会做),但课后想到了这样的操作显得有点苍白,其实可以让学生准备好数字卡片、小数点卡片,来个实物操作,学生理解移动的效果会更好。

  课堂语言有待简练与规范。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6

  教材分析

  《小数点移动》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61页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互相帮助的乐趣。

  教法、学法

  围绕以上这三个教学目标,确定教法学法如下:

  根据新课标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以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为辅,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根据学法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法指导的差异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首先,我给学生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猴哥》的主题曲,同时出示4幅图片设置悬念,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小数点移动” 。接着我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我鼓励学生大敢猜想,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三个层次:

  (1)给学生明确的探究指向:0.0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向哪边移动?移动了几位?小数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0.9米、9米与0.009米相比,小数点的移动情况与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有了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方向十分明了,这时可考虑到**的广度。)

  (3)既然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那你会联想到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又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自己设疑,想到了小数点也可以向左移动,而移动的位置与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情况完全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再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有了前面规律的认识,这一环节学生能比较快速的解决问题。)在这环节,我让学生们不同的思维火花得以闪现,再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互教互学互长。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巩固规律。

  我们发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我们能用这个规律解决我们碰见的数学问题吗?

  说明:第一个练习通过学生的做,巩固本课的新知;第二个练习带有一定的拓展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第三题让学生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这时学生畅所欲言,很兴奋地向老师表达自己在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到了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能应用这一规律进行小数乘以或者除以10、100、1000……的口算,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之后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是总结本节课新授内容,对于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巩固知识,加深记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7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数学第八册第105页的知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这一小节教材内容的展开,注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并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这一规律。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特点,确立的教学目的是: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2)能比较熟练地把一些数同一个数(数字相同)进行比较,知道其扩大、缩小及其倍数。

  (3)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和概括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概括、推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可通过投影仪、磁黑板、卡片等教具,将知识的讲解与直观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表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此,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以讲授法为主,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为辅,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法指导的差异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四、说程序

  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

  复习**(约5分钟)

  1.在○里填上>、<或=符号。(板演)0.36○0.3603.68○36.824.3○2.432.口

  答下面各题。(与板演同时进行。)

  (1)0.1里有()个0.01?

  (2)0.01里有()个0.001? (3)1里有()个0.1?()个0.01?)?3.填空。2×()=20130÷()=132×()=2001300÷()=13第一组题复习的目的主要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小数的大小没有变化和两个小数的数字虽然相同,但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位有了变化,小数大小也有了变化。第二组题复习小数的意义及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的知识。第三组题复习整数部分中的扩大与缩小等知识。

  第二环节:

  传授新知(约15分钟)

  1.导入新课。(为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兴趣,通过设疑,导入新课。)

  (1)板演题中的(2)(3)小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每组数字相同,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小数的大小不同呢?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呢?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板书课题。

  3.教学例1。(通过讲、扶、放形式教学。)

  (1)边观察投影,边**,边板书。0.004米=4毫米......①0.04米=40毫米......②0.4米=400毫米......③4米=4000毫米......④

  a.引导学生观察:(体现"教")以①式为标准,0.004米到0.04米,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来的数字4所在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板书)b.引导学生观察:(体现"扶")①式到③式,师按上述方法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规律。c.继续观察:(体现"放")①式到④式,**回答上述问题。并练习概括。

  d.通过上述的比较,你发现什么规律?可以试着说一说。后师板书。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补充:......)

  e.完成105页做一做。

  (2)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出声想。问题是以④为标准,同③②①式比较投影出思考题。(同前面的"教"。)并完成106页上面的做一做。

  (3)指导看书。加深理解所学知识,由部分理解到整体回顾,形成知识体系。

  (4)小结。(体现教知识、规律,学法指导)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四个算式,总结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方向有两种:一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以①式为标准向下观察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另一种是同学们自己学会的,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校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像今天这样,多观察,多比较,从中悟出其规律。

  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约18分钟)

  1.将规律变成填空题,巩固理解规律。

  2.加深认识,运用规律。107页1-3

  3.运用规律,解释复习题1②③

  4.用手势表示"扩大"或"缩斜。

  5.26→0.52652.60.0526526投影抽拉

  5.看谁最快。6.83()100倍→6839.41()10倍→0.94142.5扩大()倍→42507.48缩小()倍→0.74852.3()()倍→5.23376()()倍→0.376

  全课总结:(对重点再次冲击,形成技巧。)(约2分钟)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观点教育。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2)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判断等能力。

  (2)通过假设情境,演示形象直观的多**课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层次的**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究精神的集体协作精神,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事物是联系变化”的辩证唯物**思想。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领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难点是: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问题。

  4、教具、学具准备: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本节课运用多**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分析(说学情)

  1、心理特征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

  2、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教法分析(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本着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

  四、学法指导(说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类比、交流、反思等活动,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五、教学过程(说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

  创设情景,引出新知;观察分析,探究新知;师生互动,运用新知;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整理知识,形成结构;布置作业,巩固提高等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二)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猜想、交流、归纳,符合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会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

  (三)师生互动,运用新知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四个环节。

  (四)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设计意图:及时练习巩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观念,消除学生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

  (五)畅所欲言,梳理新知

  为了使学生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我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谈一谈学习的内容,议一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相互交流一下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认识、想法和收获。然后教师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新知识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以后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望同学们能学会运用,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学*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作用,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我对作业作了分层要求。真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六、教学设计说明:

  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本着这一基本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严格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将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提高他们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重视课本例题的基础上,适当对题目进行延伸,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始终注重的是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注重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课堂上,尽量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的课堂氛围中,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欣赏中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学生,挖掘学生潜力,让他们展开联想的思维,培养其能力为主旨而发展的。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认识,衷心希望各位老师不惜赐教。

《小数点移动》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96页“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本节课教材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理论依据,又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并进行辩证唯物**观点教育。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指出,要确立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2)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3)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判断等能力。

  (4)通过假设情境,演示形象直观的多**课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层次的**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培养探究精神的集体协作精神,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事物是联系变化”的辩证唯物**思想。

  4、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和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教学难点是如何发现这个规律和当移动小数点时,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情况。教学的关键则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者和合作者,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多次形成学习**。即导入新课时鼓励学生猜想的心理**,动手操作时的探究**,归纳结论时的思维**,综合练习时的活动**。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概念教学应遵循感知-概括-理解-运用-系统化的逻辑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操作、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分层次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识结构,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训练能力。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我将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4、注重现代教学技术和直观教具的使用。老师准备教学电脑课件。学生每人几张数字卡片,每小组一张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情况表格。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明确目标――2操作感知,探究规律--3多层训练,巩固规律――4总结知识,自我评价等。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明确目标。

  首先,我要学生先看一个小数点移动的动画。

  (设计意图:小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跟着,我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右移动或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引起什么变化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敢猜想,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了学习的心理**。)

  接着,出示课题,介绍目标

  板书:1:探索并归纳出规律。2:运用规律。

  (二)操作感知,探究规律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探导小数点移动,如果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

  第二层次:动手实践,移动卡片,探索规律。

  第三层次:观察表格,总结规律。)

  第一层次:探导小数点移动,如果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

  1、用卡片摆出0.03,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可以怎样简写?

  2、将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变成什么数?

  3、得出:整数部分前面是0的要省略不写。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不写小数点。

  4、将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点左边什么都没有,怎么办?(添0补足)

  5、将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多少?

  6、学生小结:移动小数点时,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来补足,缺几个位就补几个0。

  (设计意图:分散难点,让学生清楚当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要补0的方法。)

  第二层次:动手实践,移动卡片,探索规律。

  1.请每个学生拿出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情况表,用数字卡片按要求操作,把结果填在相应的表格里。教师建议同位的同学可以互相帮助。要求:每次移动小数点,都要从第一个式子开始。

  小数点移动的位置0.004米4 毫米向右移动一位0.04米40毫米向右移动两位0.4米400毫米向右移动三位4米4000毫米

  2、 **抽查,纠正评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每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发现变化规律)

  第三层次:观察表格,总结规律。

  1、请学生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一下。(讨论题)。从上往下观察,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大小怎样变化?

  2、同学汇报一下,(边汇报,边演示软件)

  3、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观察出来的。(如果有学生从小数表示的意义方面去想,教师应给予鼓励。)

  4、让学生猜想,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呢?

  5、教学课件演示,验证猜想。

  6、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

  7、看书96页,请大家一起宣读由他们自己发现并归纳的规律。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进行操作,观察、比较、探索的基础上,概括出规律。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联系起来,学生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在紧张愉快的教学中,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三)多层训练,巩固规律

  (设计说明:数学规律的应用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学习中感知规律,理解规律,在应用中巩固规律。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有条理、有层次地按照“巩固-变式-发展”的坡度进行有效的练习,让学生广泛参与。设计形式多样,借助多**课件的演示,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练得轻松,提高了能力。)

  1、巩固练习。

  (1)考填空: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师问:怎样才能简单地记忆下来?(如果有同学想系左手力气小,所以向右手力气大来形象记忆,应表扬。)

  (2)完成96页做一做,和97页上面的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随机挑选**,摆上实物投影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这两题的练习,是加强对新规律的巩固和运用,达到活学活用,并有意识地让学生有形象方法记住小数点向右移,原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原数变小。加强记忆效果)

  2、变式练习:

  (1)游戏,拖一拖。请一学生上讲台拖动小数点,并问其他同学回答,原数的变化情况。

  (2)解决98页练习题第1和第2题。教师用多**课件播放。

  (设计意图:拖一拖的游戏,形象生动,学生喜欢,用课件动画的形式出示练习第1、2题,引起学生的注意,用变式的练习,巩固规律。)

  3、发展练习: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又向右移动三位,则原来大小有什么变化?

  4、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规律在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应用?(让学生思考在学习中,点错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大小就不一样了。如果在银行统计时点错右漏写小数点会怎样?)教育学生做事认真细心。

  (四)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质疑: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评价:首先自评,学生对自己学得怎样,用什么方法学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评介。

  接着可以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教师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或全班的同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五)作业布置:

  1、回忆一遍操作探索发现规律的整个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预习97页,例2和例3,做书上98页练习第三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