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精选5篇)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年级 数学反思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数学是作为小学升学考试中主要科目之一,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途径促进教学,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比较关心的事情。一方面,学生能在反思性的学习中,取得进步;另一方面,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探索性,能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反思空间。尤其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更是重要的一环,由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数学能力方面的经验比低年级学生多,他们能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总结和反思,然后能从中找到不足进行弥补。所以说,反思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式,进而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反思习惯的必要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将数学反思当成一种习惯是相当重要的,而这种自我反思的意识并不是先天就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锻炼才能形成的。我国著名的学者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一个专家专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做过这样的调查,其中有两个调查是这样的:一是,你是否愿意对你所学的数学中每个单元模块进行总结?二是,你能总结出每个数学单元模块的测验结果吗?这两个问题看起来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答案却是相差较大的。其中,对五年级的学生总共发放了100份试卷,回收了100份。第一题选择愿意的人数为79人,占总人数的79%;而第二题有47人选择不会,占总人数的47%。这样的结果,说明一种现象,也就是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能感受到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但是真正能够付出行动的人数却达不到一半,可以说,这种现象是相当普遍的,也是比较可怕的。因此,通过这个调查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反思通过某种适当的方法和方式进行训练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将数学反思的方式变成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成为一种常态。经常反思已学的知识对学好数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在体验的基础中侧重于理性的学习,从而积极地改变教学策略,成为反思的引导者。学生只有学会反思,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才能提高学习策略。教师也要经常反思,及时地总结经验,随时吸取和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反思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总结数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习惯
教师在每天的教学课堂结束后,应该适当地给学生安排一些任务,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内容和知识要点、解题策略、疑点难点和平时解题的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当天的知识学习进行总结,也能对知识点进行二次学习,加深学习的记忆,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记录下来。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指出改进方案,以便教师能对今后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对学生的总结和记录进行安排:首先,将当天教师在课堂上讲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其次,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回顾,看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内容还没有掌握;再次,对所讲的内容和知识还存在哪些疑惑;最后,对所讲的内容有哪些不同的看法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反思,然后在反思的过程中进行整理、总结和吸收。通过以上这些过程,学生就可以充分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的形成,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这样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解答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首先,培养学生在别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懂得思考的习惯,提升学习效率。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很多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数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我接受”的阶段,而应该要学会反思“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等这些问题。在别人回答问题的同时,思考问题的答案在别人回答问题后,思考问题的原因。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有利于课后反思和探讨的进行。其次,要培养学生自问自答的能力,提升学习效率。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进行提问,学生来作答的模式。如果学生能够养成自我提问的良好习惯,就可以使自己独立思考和反思,来解答自己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主动地发现在即的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数学反思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在错误中进行反思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和练习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是,往往这些错误改正了,学生就不会再重视了。其实,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没有正确理解数学题的解题策略,没有进行学结和反思,始终处于对知识的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根源上掌握数学知识,从错误中找到问题的所在,对问题进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在习题本上做出来,然后让学生先后分组进行讨论,找到一些易错点,进行分析,这样学生能够对知识掌握比较牢固。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习惯是一件十分钟重要的事情。由于这是一项漫长而又繁琐的工作,因此,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数学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其能将反思贯穿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叶.如何让小学高年级数学反思方式成为一种常态[J].数学教育研究,2023(11).
[2]刘海峰.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反思习惯的培养 [J].科技教育,2009(10).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第2篇
道德与法治
年级/册
六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学会反思》
教学目标
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在将来做得更好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从反思的内涵、反思的意义、反思的方法,以及反思的影响这几个方面去理解反思。反思是一种内心活动,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以理解。
难点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虽然有了一定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把反思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手段,需要在体验中不断地内化。
难点教学
方法
1.
这节课的内容应化抽象为形象,深入浅出。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将之与孩子的内心活动与实际体验结合起来。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听音频:深刻的检讨
2.讨论:你有做过检讨吗?检讨的实质是什么?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以问题推进课堂:
(1)什么是反思呢?(结合最平常的一些心理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反思的内涵)
反思进行时:图片展示进行反思的方式。①自从我认真学习后,进步可大了。②为什么我总是考不好?③我为什么这么害怕“山羊跳”?
提示:当你这样回忆和思考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反思。
总结:反思,听起来感觉很抽象。其实,我们都进行过反思,都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或教训时,就是在反思。
(2)小学阶段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什么这件事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去感知其实反思一直陪伴着我们的成长。)
①竞选班长落选这件事令我印象最深。当时我很难过,也从中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参加夏令营。第一次离开父母,生活中的问题都要自己解决,我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事情都不会做。
③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跳绳比赛前,我练了半个月,成绩提高很快。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反思有什么意义呢?(通过对比对待反思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感受反思的意义,学会正确、科学反思。)
观点一:晚上,白天的事情经常在我眼前“过电影”,我总是想到自己的失败和错误。反思这件事一点都不让人开心。
观点二: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呗!想来想去也不会有多少改变,还有什么好想的呢,多累啊!
交流、反馈:对以上的两个观点,你怎么看呢?
a.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还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b.如果反思的方向不正确、过度反思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但这并不说明我们不需要反思,而是应该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反思,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
c.反思小抢答:通过刚才的反思,我们对反思这件事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抢答(题目见课堂练习)。
(4)怎样反思,养成反思的好习惯,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
①我的反思小故事:说说我的反思经历。
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反思经历,说说反思是怎样的一种过程,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总结: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如果主动反思,则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反思的方法:掌握反思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进行反思。
a.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情,回忆事情的经过。
b.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对?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c.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对?有哪些失败的教训?
d.如果能够重来,或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会怎样做?
②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喜欢反思吗?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进行反思?
我喜欢完成作业后,把当天的事情在眼前“过电影”,这时候反思正合适。
晚饭后,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聊聊一天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互相出出主意,这也是一种反思。
③你有专属自己的反思时间吗?
反思时时都能进行,在特定情况下,反思尤其必要。反思时间无须太长,每日坚持,必有收获。生活中需要反思的情况有很多。反思一开始也许有难度,一旦形成习惯,做起来就非常轻松了。
④怎样正确地对待反思的结果呢?
反思的过程很重要,反思的结果更应该记录下来。2
4.课堂延伸:从《曾子自省》故事中,体会反思对自己人生的重要影响。
5.
课堂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都有哪些收获?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下次继续努力。
反思可以让我学习别人的优点。
反思的内容不仅仅是失败与错误,还有经验和教训。
反思虽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可以改变未来的路。
反思可能会带来一些情绪上的波动,不过这不是没有意义的,它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第3篇
2007年秋季学期,我校建校之初,二至六年级的所有班级都是“混合型”班级,学生文化底子薄弱,教师施教困难。经研究发现,这些学生长期被教师、家长牵着鼻子走,没有自主、自评的意识,没有自律、自理的习惯,更加缺少“三思而后行”的反思习惯与能力。而我们知道,优秀学生多数情况下更习惯于“学习反思”。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学习薄弱问题,我们决定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能力与反思习惯入手,以课题引领的方式,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由教师与家长共同帮助并督促学生根据学校制订的教学目标,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表现进行审视、回顾、分析,强化正确认知,及时调控不良行为,总结成长规律,实现全面发展。
一、搭建日常反思平台,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我们课题组从引导学生写一周总结开始,创编了《我的成长足迹》小册子,供一至六年级学生使用。我们指导学生每周回顾总结并填写一周以来的在校情况,包括有哪些进步、哪些方面没有做好等内容。同时,让学生学会对父母、教师、同学“敞开心扉”,畅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成功、失败、困惑等,使教师、家长了解自己,并得到教师、家长有针对性的鼓励和建议。这种无声的交流,有效地整合了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调动了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力量,增进了与他们的相互了解,使教育达到遇物而诲、遇事而教的境界,同时还促进了学校温馨和谐、团结友爱氛围的形成。
(一)《我的成长足迹》(实验版)各环节内容简介(图示如下)
我的成长足迹
年 月 日 第 周
1.点击成功——在自我反思中体会成长的乐趣。为了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每个星期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挖掘自己身上所蕴藏的“闪光点”,使他们在成功的愉悦中享受成长的乐趣,进而产生“我能行”的信心。一位学生在“点击成功”中写道:这个星期里,我的成功之处是:组长工作很负责,做得挺好。在班上排练校园舞时,我很认真,跳得还不错。加油!跳出最漂亮的动作!在课堂上我很安静也很认真,改掉了分心的小毛病。在家里,我的美术字学得不错,画画也进步了。我还喜欢经常复习功课,这点做得不错,继续努力、加油吧!
2.刷新自我——在自我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进步或成功固然是件快乐的事情,但如果一味求好,而不进行冷静思考、全面审视,容易让学生忘乎所以、失去方向。因此,在引导学生寻找“闪光点”的同时,我们还注意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刷新”缺点,使之成为过去,以达到不断更新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一位学生在“刷新自我”中这样写道:这个星期,我在习作和做作业时出现了较多错别字,我一定要赶快“消灭”错别字。我以后应该这样做:①写字时想想字义字音。②写完检查一遍,改正错别字。③请同学帮我检查,我改正后还请她再为我出题测试。这样我的错别字应该能减少许多。
3.日积月累——在自我反思中学会学习,充实自我。荀子曰:“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是积累而成的,没有积累,就没有收获。让学生每周抽一定的时间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体验学习中的快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一位学生在“日积月累”中这样写道:这个星期,我在丰富的学习海洋中收获了许多的知识:在方向与位置中我知道了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使用数对时要先从左到右看横排的数,再从下到上看竖排的数。我还学习了确定方向位置,如以中心广场为观测点,方方家的位置是西偏南60°,距离中心广场100米。我还认识了生活中的负数,知道了比较负数的大小和读写负数的方法。通过这周的学习,我觉得只要用心,学习数学并不难,其实,生活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奥秘,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4.敞开心扉——在群体交流中寻找新的自我。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就是把“单纯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既然是“社会人”,就必然生活在群体中,也就必然有着群体间的交流与共处,或者说需要群体的力量促进自我提升。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家长、老师与同学对自己一周表现的意见,并通过与他们的对话和沟通,引发学生反思群体对自己的评价,学会依靠群体的力量发现新的自我,追求更大的发展。一位学生在与家长对话时是这样说的:爸爸妈妈,上周的我已经改变了许多,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不等人,随着时间的增长,我慢慢长大,我的知识也随之增加了。爸爸妈妈,谢谢你们对我的培养与关爱。家长的回复是:年龄在增长,知识在增多。你开始思考一个人的成长了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们发现,一、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太小,无法完成《我的成长足迹》的填写工作,于是我们对《我的成长足迹》做了修订,仅供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使用。
(二)《我的成长足迹》(修订版)各环节内容简介(图示如下)
第一板块:“日积月累”做学问
引导学生回顾一周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也可以是课外阅读与特长学习等方面),对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整理、总结概括,并把一周所汲取的知识点与学习感悟付诸笔端。
第二板块:“敞开心扉”做真人
对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同时对自己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剖析、自我评价,促进自我发展,最终完善自我。其中,与家长的对话主要是在前一周末与父母定好本周的目标或心愿,让父母监督自己的完成情况,与父母交流自己达成目标或心愿的感悟。与老师的对话主要是跟老师交流自己一周来的学习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困惑与心里话,也可以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与同学的对话则要求学生每周一确定自己本周学习与交流的对象,双方互相观察、互相督促、互相提醒,然后于周五写出对方在一周内的表现,并给出评价和建议(注意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发现,寻找同学的优点,修正自己的不足,使自己不断完善)。自我感悟主要是在周末认真总结自己在前一周末定下的本周小目标或需要改进的方向的达成情况,以目标鞭策自己不断努力,督促自己扬长避短;也可以写一写本周的一些感悟。
在修订版的《我的成长足迹》中,我们还增加了“期中回顾反思”与“期末回顾反思”,引导学生不但养成一周总结、反思的习惯,还养成阶段总结、反思的习惯,推动反思型学生的形成。
期中回顾反思
年 月 日 第 周
期末回顾反思
年 月 日 第 周
(三)拓展与延伸
在学生撰写《我的成长足迹》的过程中,我校还开展了《我的成长故事》与《爸爸妈妈(老师),我长大了》作文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走过的历程,写下点滴感悟,并把好的学生作品刊登于校刊《明德学苑》上。同时组织《我的成长小书》及《知识乐园》手抄报评比展演活动。此外,还引导学生制作闪光集或评点本,写自警日(周)记、值日(周)总结、错题反思集、班级日记,整理成长档案等。课题组定期研究个别比较复杂的案例,确保每一个学生通过撰写《我的成长足迹》都能得到反思、触动,努力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树立“人人争优秀,个个创佳绩,绝不能让自己掉队”的自我发展信念。
撰写《我的成长足迹》,不仅仅在于积累知识、沟通心灵,更在于引导方法、传递力量、传承精神,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境界——“日积月累做学问,敞开心扉做真人”。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播种思想的田园,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主战场。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学生的反思行为常态化,我们课题组开展了“培养反思型学生”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兼顾师生心理因素对构建反思型课堂的影响,力求建构简约有效的课堂。通过多次研讨、反复试教、修改整合,我校构建了“培养反思型学生”课堂教学模式,并开发、生成了相关的备课本、听课本,在全校推广使用。
(一)培养反思型学生的课堂教学备课方案(见图示)及教学各环节简述
培养反思型学生的课堂教学具体包括温故导新、探索交流、反思运用、感悟拓展四大教学环节。
1.温故导新。学习新知识之前,指导学生结合每课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反思与交流,收集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如与新知识关联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还要用到的其他知识等。如语文课联系已学的字词、与课文密切关联的资料,数学课融合前后联系密切的知识,品德课联系生活经验等,这种知识间的纵向对比以及学生间的横向交流,能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在对比与联系中形成反思意识。如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我们这样温故导新:①我们三年级时已经对分数有初步认识,请你谈谈对分数的认识。②请你说出几个分数,并说说这些分数表示什么。③出示1个、2个、8个圆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分一分它们的,并说一说分别把谁看做整体“1”(单位“1”)。④说一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探索交流。一节课中,最紧要之处就体现在对新知的探索与交流这一环节中,而这短短的20分钟,正是我们用来培养反思型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关键。探索过程是学生个体对知识、方法与自我认识不断调整、对比与反思的过程,学生之间的交流则是学生群体之间互相协商、对比与反思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冲动型学生会慢慢沉淀、蜕变,最终向反思型学生靠拢;而原本偏向于反思型的学生,则更容易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好的方法,更善于与人合作交流。还是以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再认识》为例,我们这样组织探索交流:①出示探究问题:有两盒圆珠笔,你能分别拿出它们的吗?你准备怎么拿?②探索与交流:先由2名学生到讲台拿圆珠笔,引导其余学生注意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再让学生提出疑惑问题。③小组探索:两人都是拿一盒圆珠笔的,为什么两人拿的支数却不一样?④各组交流展示自己的探索过程与结论。⑤展示两盒圆珠笔支数,让学生顿悟:“原来两盒圆珠笔的支数不一样,一盒有4支、一盒却有6支。”从而验证了学生在小组探索中的猜想。⑥结论: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
3.反思运用。新授课结束之后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小结,让学生反复比较、提炼,对新知识进行及时梳理。小结之后再运用,让学生逐渐养成及时反思、善于运用的良好习惯。在《分数的再认识》一课中,我们这样组织学生进行反思运用:①想一想:通过本课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请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对本课知识做一个简单整理。②练一练。包括基本练习、提高练习和综合练习三个内容(具体内容略)。
4.感悟拓展。让学生畅所欲言,反思本课收获,发表学习感想,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指点江山”的豪气,让学生在反思中产生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促使他们乐做反思型学生。通常我们会通过“填写反思卡”或是引导学生做课外实践的方式,展开这一教学环节。这也是培养反思型课堂教学的关键一环。这个过程中,学生善想会思,善归纳懂梳理,善比较会融合。如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一课,我们让学生填写了这样一张反思卡,并附拓展练习如下:
拓展练习
铁道部门规定:身高不超过140厘米的儿童,坐火车时享受半价票优惠。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如果他们一起去坐火车,是不是就都可以享受半价的优惠?为什么?
(二)培养反思型学生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在推进“培养反思型学生的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研讨形成了学校特色课堂约定,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思”作出具体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附课堂约定如下(见下表):
三、创新以反思为特色的活动与评价新模式
(一)开展反思型特色活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以“反思”为题眼,开展反思型特色活动,为反思型学生的培养营造良好氛围。如制作“小小自我警示卡”,使学生学会自省;通过建立“会诊卡”,使学生学会自“治”;通过制订“日程表”,使学生学会自“理”;通过开展名言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反思生活真谛;开展班徽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反思班级特色,培养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组织学生制订班级公约,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团队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规则意识;组织“成长”征文比赛,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体会父母老师对自己的爱;组织问卷调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发现自身成功之处,也勇于刷新自我;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反思个群关系,培养关爱之心,形成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开展各种感恩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获得的爱,从而懂得感激与关爱、尊重与体贴;通过训练学生冥想,让学生浮躁的心沉静;通过训练学生整理贴身物品,教会学生生活有条理;还训练学生以自律克制废话,以自信克服胆怯,用放弃对付贪玩的念头,以交流治疗封闭……
“自警卡”范例
小明脾气急躁,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同学起冲突,引来同学的频频“告状”。在老师的引导下,他认清了自己的毛病,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班主任就此问题引导该生制作“自警卡”如下:
(二)创新学生评价方式,刷新养成教育新篇章
1.我们从课改理念出发,提出了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的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是结合我校实际,在班级评价上“变一为三”——变“先进班级评比”为“自觉学习先进集体”“行为规范先进集体”“劳动服务先进集体”,把习惯养成教育分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三大板块来开展;在个人评比上则变单一为多样,除了传统的“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评比之外,又增加了“自觉学习积极分子”“行为规范积极分子”“劳动服务积极分子”“体育锻炼积极分子”“文艺活动积极分子”等评比。这种尊重差异、体现个性的评价机制,既激发了学生树立起“人人争优秀、个个创佳绩、绝不让自己掉队”这样富有竞争性的争先创优的信念,更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与劳动习惯。
2.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对各年级学生提出了习惯养成的具体要求。一年级侧重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养成训练,使学生尽快融入学校学习生活;二年级继续做好各种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上升至人的生活品德,建立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乃至良好的个性;三、四年级的学生处于纪律分化时期,这个阶段我们强化德育,引入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公共道德方面教育,开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养成每天读书看报、了解时事新闻的习惯,并能与家长、教师分享自己的作品,评论新闻时事;五、六年级开始,学生的体形有了微小的变化,独立的见解、逆反的心理逐步形成。这个阶段就是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为人处世道理、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以及对生理知识的认识了解。在学习上加强自学能力的训练,逐步与中学学习接轨,形成“自学能力——阅读理解——总结概括能力——认识过程方法”的学习训练链。要求学生读完一本书后,能整理出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并根据知识结构,自觉掌握学习方法。
3.为使养成教育行之有效,我们提出一个阶段系统抓一系列“小事”的口号,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通过每周确定一个行为训练重点,让学生反复强化训练而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三)建立家校教育联盟
在培养反思型学生的过程中,我校以家校合作为主要途径,社会力量为辅助渠道,竭力打造教育共同体。首先是通过定期开展“给家长一封信”,家校研讨沙龙,家校教育问卷调查,“我与家长同为校园献出一份力”活动等,带领家长及社会有心人走进校园、走近学生、深入教育,唤醒家长与社会的教育意识与教育爱心,唤醒家长、社会的教育反思意识。同时,为形成育合力,学校对教师、学生、家长提出了不同的教育要求。首先是面向教师,提出了教育教学工作要在“育人”上下工夫,教师要在思想、身体、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关爱学生,懂得激励每一名学生求上进,赏识每一名学生的才华,创造条件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活动,期待每一名学生的成功;面向学生,提出了要懂得自觉组建良好班集体,树立良好班风,培养良好品格,做“三好”学生(自觉学习好、行为规范好、劳动服务好)的要求;面向家长,提出了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与对话”,善于配合学校引导孩子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好规划。这样做,端正了教师、家长与社会对学生成长引导的态度,为反思型学生的培养营造了温和适宜的大环境。
(四)完善了反思型学生的培养体系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通过开展学生反思意识、反思态度、反思能力与反思习惯的调研,深入实际进行观察、面谈,与家长交流,以及从侧面了解,跟踪调查,个案分析或整体研究等,提炼了反思型学生的基本素养,拓展了反思型学生的外延,完善了反思型学生的培养体系。
1.反思型学生基本素养:主动汲取知识的意识与态度、较强的学结概括能力与习惯、多向比较的意识与习惯、沟通对话的意识与习惯、自省自悟的意识与习惯。
2.反思型学生的成长条件:渴望超越的动机是反思型学生生成的动力,勇于进取的态度是反思型学生生成的前提,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反思型学生生成的基石,自我监控能力是反思型学生生成的保证。
3.反思型学生的学习特征:自主性、批判性、探究性、发展性。
4.反思型学生的成长要求:加强思想引导,培养意志品质;加强合作交流,建立互动反思关系;丰富反思内容,提高反思能力;勤作教学反思,实现双边共赢。
反思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是一堂课,一个知识点,一个学习内容的反思,也可以是一个单元,多个知识点,或多个学习内容的反思;可以是单个学科的纵向对比反思,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对比反思;可以是对成功的感悟,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反思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填写课堂反思卡、谈学习感悟、撰写一周成长足迹、整理成长档案、做成长小书、做知识小报、撰写我的成长故事等。
5.反思型学生的培养途径:(1)创一个氛围,激发学生反思意识。留一点余地,给学生反思空间。建立成长档案袋、做反思调查问卷、填写课堂反思卡、撰写“我的成长足迹”、建立反思作品展示台等。(2)教一些方法,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如错误反思法、检验反思法、对话反思法、质疑反思法、比较反思法、总结反思法。
6.反思型学生的培养策略: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培养合力;创设对话平台,营造反思氛围;引导多向比较,学会反思方法。
7.反思型学生的培养模式:构建反思型课堂,播撒反思种子;创建反思档案,促进反思生成;营造反思氛围,养成反思习惯;开展反思型主题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课题组成员名单:陆惠兰 李一心
陈国冰 吴堂林 蔡庆凤 黄世林
曾昭然 叶 琳 黄雨霞 黄 欢
陈慧薇 王 敏 陈洁怡 陈 莉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勤于 反思教学 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23)09(c)-0073-01
如何让自己的教学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做到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反思自我教学行为,注重日常反思的提炼,摸索教与学的窍门,才能促进了教学成长和能力提高,实现“传道、授业、解惑”,达到教学相长。通过自己多年初中物理学教学的实践,我的体会是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自我教学反思。
下面是我以《光的折射》一课为例进行自我教学反思。
自认为较好的方面: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师生配合、学生合作较好。在教学中,注重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通过实验探究规律和掌握理论。学生表演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两角的大小关系较好,并能总结出在空气中的角始终是大角。教师要注重二级结论的得出及使用,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实验和媒体相结合,在学校器材不齐的情况下自制教具可折叠的光屏,加深了学生对折射规律的印象。
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整堂课虽然气氛较活跃,但部分地方进行较缓慢,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后面时间有些不够。应加强学习时间控制,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须设定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最大收获,让本节课显得更完整。对本次课的准备不够充分,由于第一节课到第二节课的课间时间短来不及调整实物展台的效果。“光的折射现象”演示实验有待改进。因为是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对光的折射是什么还是非常抽象的,所以在讲课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在教学之初,就应充分地准备好教学与演示之间的辩证关系,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研究,想清楚教学中可能碰到的学生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学生理解中可能不能接受和存在的学习困难。课堂要件都充分地准备后,要重点在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由抽象变直观,理论变实践,实践变成学生会动手的有效途径上解决授课。在探究三线共面的时候,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有差异,可以考虑师生共同完成。比如:从水中看岸上的树是变高了的树的虚像,海市蜃楼的形成,天上星星的实际高度……都还没有来得及讨论,这是最遗憾的地方。因此,总结提炼“光的折射”规律时,教师要注重把抽象的“光的折射”的讲解,转变为板图,用直观线条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通过学生最熟悉的近视镜、放大镜、多个光镜组合而成的望远镜以及万花筒等生活中学生感兴趣,但又不能很好解释其原理的光的折射路图,从而利用了生活实例,既解决了理论授课,又要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规律,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所以学生的课堂练习没有当堂练习反馈。反思结果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课前准备时,一定要站在每一名学生理解和动手能力的角度,充分考虑,要科学合理分配该课中的每一个要素、包括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时间安排,做到重难点明晰,时间分配合理。小结:通过自我反思,促进自我提高。
二是从听课中获得反思。通过听其他教师授课,围绕自己的授课,要认真对照反思,抽炼出其他教师是如何摆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点,通过反思,提炼出自己超过所听课教师的实际水准,并将提炼方法写在听课记录本上,利于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实现自我教学突破,逐步把自己打造成本学科的名师,名导,推动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实践提炼,举一反三:
教育教学要讲究方法,但是没有固定的方法。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论性阐述自己的教学认知,供同行参考。即:总结、反思、提炼、探究、深化、落实。
关于上述想法的详细说明如下:
总结:总结既是对前一节课的小结,更是下一节课提高的开始。总结是教学水平能否提高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当节课教学结束后,一定要根据本节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认真总结,且要写出总结小节,勾画出教学路线图。
反思:反思顾名思义就是反醒不足,思考改进,是教学水平能否提高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在前面总结的基础上,拿出改进措施,并将反思结果写到教学业务手册之中。反思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反思的是否准确,与教育教学理论是否有冲突,同时,要检验前面的总结是否准确,总结不准确的地方要及时调整,真正实现“反思”。
提炼:提炼是对总结和反思的升华。教师在提炼时,一定要把握好不拘泥于教学理论的常态,要学会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有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并将提炼结果应用于自己今后的教学之中,实现教学飞跃。
探究:探究是教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教师一定要做到学、教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从而把自己打造成实践型和理论型人才。要注重不断研读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学会向学生学、向同行学、向书本学,并注重将学习结果应用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总结、反思、提炼,实现教学能力升华和自身能力提升。
深化:深化是保证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模式养成的持之以恒。教师一定要养成终生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并将这种好习惯作为终生追求的奋斗目标,做到教到老、学到老,终生不辍。
落实:落实是能否完成达到提高的终极目标。教师一定要把自己养成的良好习惯落到教学工作的实处,切实达到学而不厌,悔人不卷。
以上是自己对教学反思的一种认识。总之,只有把自己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沉下身子,实际作为,创新理念,真抓实干才是教学的常法。
参考文献
[1] 何齐宗.当代教育新理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35-40.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第5篇
一、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必要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并调整自己的活动,“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就是要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特别是,能够建立在清醒的自我意识、自我反思和理性之上. ”
实践证明,只有独立的反思,才能使学生产生对学科的内在兴趣和发现的自信,而这些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初步成功之后产生的. 所以,反思容易形成独立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习过程不再是学习负担,而变为学习乐趣. 古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探索性和严谨性也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把握数学的本质,只有经过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即反思性学习才能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二、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内容及意义
1. 反思解题思路,优化思维过程
小学生在解题时,往往看到什么就做什么,不加深思,急于求成,并或多或少会带有一些常识错误. 再加上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致使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
2. 反思错误根源,强化反思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不仅要求指出错误之处,得出正确答案,还要求分析错误原因,是来自粗心、解题习惯不良还是知识理解有误、公式应用有错,等等.
3. 反思他人见解,吸收为我所用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无论是教师的讲解或者学生的回答还是小组的讨论或者全班的交流,都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与反思的机会. 这有助于提高反思的技能,体验反思的作用,养成反思的习惯.
三、培养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主要措施
1. 建立错误原因分析记录卡
每个人在做数学习题时,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把这些错误记录在像下表一样的卡片上,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学错题库,从中获得反思的对象信息,并在反思中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和思维上的缺陷.
2. 写数学反思周记
如在最近的期中测验后,有一名同学在数学周记中写道:每次考试后,老师总会对试卷进行讲评,并让我们对自己的错题进行思考,找一找自己错误的原因. 我觉得这次测验有两个题目错的冤枉. 第一个错误是判断把一个长方形分成4份,其中一份是四分之一. 我当时读完题目时没有多想,就进行了判断. 实际上是错的,应该是平均分. 其实这个平均分老师在上课也是特别强调过的,我怎么就忘了呢?第二个错误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我没有除以2. 在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特别会忘记除以2,怎样才能记住呢?…总之,整张试卷的错误都是不应该的,我以后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3. 教给反思的方法
反思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自我反省,是学生自我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课堂真正活跃起来,激发学生仅思问题解决的积极性、自觉性. ”为了使学生形成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教师应从以下3个方面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
(1)自我提问
教学生学会自我提问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学习过程中,诸如“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可以用几种方法做”,“哪一种方法更简便”,“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等自我提问,可以促进学习主体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鉴别能力和学习能力.
(2)自我总结
当某个问题解决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寻求思维规律. 这样,它的教育价值在于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题方法.
(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应该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最主要、最经常的评价方式,组织有效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随时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有助于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把评价和反思结合起来,学生就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分析水平,因为他人的评价,只有通过自己的反思,才能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智慧.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反思性数学学习以‘学会学习’为目的,既关注直接结果又关注间接结果,即眼前的学习成绩和学生自身未来的发展. ”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对自己的思路作自我评价,探讨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再概括,并促使学生思维进入理性认识阶段. 因此数学学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要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求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善于观察、分析、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涂荣豹. 试论反思性数学学习[J]. 数学教育学报, 2000(4):1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