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传统小故事(精选5篇)

关于春节的传统小故事范文第1篇

《绘本中国系列――年》

这是一本与传统说法略微不同但充满温馨和趣味的与“年”有关的好书,包括:《年》、《家树》、《屠龙族》、《小石狮》、《泥将军》、《灶王节》、《兔儿节》7本。《年》主要讲的是:“年”从一个孤独聚集成的大怪物,慢慢地被快乐的小朋友化作为一个快乐的怪东西,从此它不再孤独了。《灶王爷》讲的是在炉灶上面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灶王节的头像,在大家的心目中,他的那双大大的眼睛好像时时刻刻都在望着我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两个人一发生争吵,想起灶王爷正在看着自己,也就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样俩人就重新合好了。

别看这些书里字少画多,但是却用生动而又简短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明白很多道理。《年》告诉孩子:邪永不压正;《灶王爷》则告诉孩子:我们心中都有一双眼睛在看着自己;《泥将军》告诉孩子:不经过千锤百炼就成不了才。

《绘本中华故事?传统节日:春节》

这也是一本介绍“过年”由来传说的绘本。书中语言简洁明快,读起来押韵朗朗上口,情节引人入胜,适于学前孩子阅读。内容取材于中华传统民俗故事,一个个主题,将中国传统文化分解成一个个点,通过这些知识点的辐射,来发现“只有中国才有的文化美”。每一个节日故事,都附一组中华民俗知识点,富有知识性、教育性和启发性,潜移默化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根植于孩子内心。

整套图书在插画、文字以及设计上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加入易于孩子理解的创新元素,在形象设计和整体风格上比较温馨可爱。图书的插画非常中国化、民族化,图片大气、色彩鲜艳、造型温馨可爱,可以让孩子领略与初探艺术之美。

《传统节日》

春节的热闹让孩子们开心,可是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中间又有什么故事?连爸爸妈妈们也不一定清楚吧。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之《传统节日》,可以带你和孩子一起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精彩。

这套绘本将中国传统节日依次从除夕一直介绍到腊八节,由12个传说构成。里面介绍的“三月三”这样的传统节日,不要说孩子们很少知道,大人们估计也不太清楚。对每个节日的介绍包括简介、典故以及一首与此节日相关的著名古诗。在叙述故事的同时配了精美到位的插图,不论水墨或者剪纸的插图,都带有非常浓郁的中国特色。

《团圆》

团圆,属于你我的节日故事。团圆,是一种情感的企求;是人与人之间的维系;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圆融;是心灵上的大满足。

《团圆》讲的是过年的故事。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要过年了,爸爸回家了,他为家人带来了快乐和温暖。故事中的“我”享受着爸爸特有的关爱,去高高的屋顶看龙灯,在汤圆里包入一枚好运硬币。可是,很快爸爸就要离开了,短暂的团聚之后又是长长的离别。“我”郑重地把好运硬币交到爸爸的手中,期盼着下一次的团圆。一直以来,母亲的爱洋溢在不同形式的书中,然而,我们不能漠视如山般厚重的父爱,尤其是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斗年兽》

过年时,孩子会领红包、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但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这些习俗的由来。《斗年兽》正是一本由中国传统故事改编而来的绘本,绘者是俄罗斯画家,画风独特,值得一看。

关于春节的传统小故事范文第2篇

春节每年都过,“年味儿”却日渐淡了。如今,有多少“00”后熟悉自己故乡的春节习俗,还为春节的到来而兴奋雀跃呢?在“70”、“80”后的记忆中春节还满载着各种期盼:母亲连夜赶工做的一身花布棉袄或一双新鞋、一年中最为丰盛和持久的大餐,还有不管是一块还是十元的压岁钱…… 而如今,当“大人们”笑中带泪怀念过去的春节时光时,对于新世纪的孩子来说,这些都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代沟”。春节作为中国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化为某些固定的知识的“他者”,不是说给孩子传授多少乡风民俗知识、诉说多少“过去的故事”,他们就能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并将其传承下去。

我们要问何为传统?传统又是如何传承的?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春节的所有美好在于:情感与记忆。如果说某种事物会被人们自然而然地传承,那么必然意味着这个事物凝结着太多人共同的美好记忆。“春节”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已然形成了各种习俗,蒸馒头包饺子、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请灶神等等,在这些可见的惯俗背后真正的力量在于家家户户的团圆与“迎春”。春节的喜庆是阖家团圆的喜悦,是迎接春天――一年之端,生命之始的喜悦,这是最本源性的情感。因此,春节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之根本,不在于强求新时期青少年儿童接受什么,而在于为他们关于春节美好情感的培育、记忆的创造带来什么?就教育行业来说,我们可以在每一位中小学生心中播下名为“春节”的种子。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又当如何“播种”呢?笔者认为在于感受、记录、创造这三步。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感受春节的“氛围”。如,“70”、“80”后关于春节的记忆中不可缺少的就是伴着父母看春晚、守岁,这是独属他们的美好记忆,这一记忆从来都不是刻意为之的,这是一种春节的“氛围”,是用时间和心去体验的。因此,教师可以假期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春节”:大街小巷有什么变化?在你看来,什么是独属于“春节”最美的东西?又有哪件事情是你在春节期间才能特别感受到的?

其次,记录春节。以假期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记录春节期间发生的特别开心或有意义的事。如,记录除夕夜的感受与民俗等等,除了对民俗民风的观察、记录外,让学生学会回顾与反思旧的一年,写一份自我反思,在新学期开始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和家长一起分享自己的春节小成果。教师可以将学生们每一年的成果保存好,待他们毕业的时候再作为一份“惊喜”送还。教师们的悉心准备和引导,可以让孩子们在假期创造独属自己的春节美好记忆,同时强化孩子们对“一家团圆”的情感感受。

最后,对于每个人来说,关于春节的记忆是由一生来完成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每一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快乐与感动。教师正是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引导他们感受春节的美,创造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春节记忆的重要角色。对教师们来说,一些创新和用心,就可以为学生们带来一种独特的关于春节的记忆――春节以及其他传统文化“播种”的重要性也在此处。孩子们长大后忆起童年、少年时的寒假,不再只有《快乐寒假》,而是一种悠长的记忆与回味。

关于春节的传统小故事范文第3篇

《大王小王》更多地是向社会传递一种爱心正能量,它就像一个放大器,把中华民族互相帮助,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用电视媒体传送到千家万户,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感受到温暖,让每一位真心帮助过他人的朋友受到鼓舞,这种爱的传递所带来的正能量放大效益,远远超过节目所能帮助的有限的困难群众和困难家庭。2月21日晚播出的《让我对你说声谢谢》以慈善家李春平先生援助的家庭为主线,讲述了几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李春平,被誉为“百年慈善第一人”,也是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慈善家”荣誉的第一人。他以平均每天3万元的速度向各类需要救助的人捐赠,捐款总数累计已超过2.8亿元。2023年9月,李春平作为被采访嘉宾来到节目组,讲述他自己的传奇经历。当时李春平在后台看着监视器等待录制,此时前一场节目还正在录制中,讲述的是一个“木头人”男孩刘厚鹏的故事。小刘由于患上强直性脊柱炎,胯骨关节不能动,只能躺着或者站着,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尝到坐下的滋味了。他有一个健康的女朋友,女孩子非常不容易,每天背着小刘到处去唱歌赚钱。他们的爱情故事一下子打动了李春平,他当即走上舞台,说要帮助刘厚鹏,直接请助手到银行取现金18万给小刘治病。

这期节目播出之后,感动了一家医院的院长,他也来到节目现场,要求免费给小刘治病,这样就可以用那18万帮助更多的人。爱心在这里不断地传递,小刘退回来的钱又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王小伟,一个8岁男孩的妈妈。孩子3岁时确诊患上严重的心脏病,她第一次带着孩子来到节目中时,孩子突然发病,节目组立即停止录制节目,并送孩子到医院。听说这件事赶来的李春平当即放下6万元,作为孩子的医药费。在之后的节目中,还有更多的人得到了李春平的帮助。

《大王小王》或讲述励志故事,或讲述大爱情怀,或搭建帮扶桥梁,以故事化讲述和真情帮助为内容结构,传递积极美好的道德风尚。节目既为中国普通民众提供一个情感输出的管道,又邀请明星及社会各界人士为身陷困境的普通百姓提供实际帮助,创造温暖与感动同在的电视新潮流。节目至今播出140期,实际帮助了121个家庭,为他们解决了各种困难。

《大王小王》由国内访谈节目金牌搭档王芳、王为念主持,大王诙谐幽默,诚恳真挚,小王贴心聪慧,善解人意,两位主持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节目还拥有强大的专家团队,如律师、心理专家、DNA专家等各种行业专家,还有一批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明星和社会知名人士也参与到帮助的行列中,比如盛中国,阎学晶等。这样的节目结构和形式不仅让观众喜闻乐见,也为更多的社会公众人物提供了传递爱心和温暖的平台。

元芳是一个渐冻人,自幼患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幸运的是,她和一个健康的男士相爱并有了爱情的结晶。可是在当地没有医疗条件生下孩子。无奈之下,元芳便向《大王小王》求助。节目组便把元芳全家接到北京,经过多方联系,终于帮她找到了一家三甲医院。在今年春节前,元芳在北京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儿子。

关于春节的传统小故事范文第4篇

20__春节临近,春运工作于1月11日开始,至2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为保障春运期间的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有序,为欢度新春佳节创造平安、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根据《__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春节、“两会”和__机场通航庆典暨第十届__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期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腾政办发〔20__〕7号)、《__县二0__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方案》(腾交防办〔20__〕1号)及《__县农业局关于印发农业系统开展20__年春节、“两会”和__机场通航庆典暨第十届火山热海旅游节期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腾农发〔20__〕4号)要求,结合我县农用拖拉机管理工作的实际,特制定以下春运农用拖拉机交通安全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目标,狠抓“五整顿、三加强”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努力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春运期间,全县力争不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稳中有降;不发生因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严重交通堵塞,全力保障主干道路畅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全县春运上道路行驶拖拉机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在全县春运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由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农机的副局长、农机股股长、农机安全监理站站长任副组长,农机安全监理站全体人员为成员的__县春运农用拖拉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__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由站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上道路行驶拖拉机行驶安全管理工作的指挥和协调,联系电话:5181349。各乡镇农机站必须在辖区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春运拖拉机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抓好上道路行驶拖拉机安全管理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迅速掀起春运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高潮。各级农业(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必须在辖区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辖区公安交警及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春运宣传方案,加强领导,责任到人,采取动态报道,专项报道,言论、评论、刊播公益广告,悬挂或张贴春运安全宣传标语,安全常识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把“安全宣传进农村”作为春运宣传工作的重点,采取适应农村特点、符合群众要求的宣传方式,为春运交通安全工作营造浓厚、和谐的舆论氛围,在全县迅速掀起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的高潮。春运期间,领导小组对拖拉机培训学校进行一次突击检查,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进一步督促驾驶培训中增设的“道路交通安全警示”课程的落实,提高新训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主体意识。

(二)加大路面监控力度,严格查纠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春运期间,农业系统在县春运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单独成立“__县农机安全检查组”,密切配合公安交警及相关部门认真抓好上道路行驶拖拉机的路面监控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重点路段、重点拖拉机、重点人员及时段、重点违法行驶行为的管控力度,最大限度地消除拖拉机的路面安全隐患,为确保此项工作的实施,需要抽调部分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负责参与此项工作,请各乡镇领导给予大力支持。

(三)夯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加大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防控力度。在全县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辖区乡镇人民政府,县上道路行驶拖拉机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县乡级相关部门。1、在赶集日、重大活动、传统节庆和婚丧嫁

娶集中时段、地点,劝说制止群众不要搭乘拖拉机,教育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不违法载客、超速行驶、超限超载、酒后驾驶拖拉机等,对于不听从劝告的交通违法人员及时通报交警部门或派出所进行查处。2、加强对辖区内拖拉机容易违法载人的地区、路段和聚散地严加查处和防控。一经发现坚决取缔,决不手软,对春节期间农村集市,少数民族节庆等,要上路进行管控,防止出现漏洞和死角。四、工作要求

(一)春运是20__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开局之战,各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务必在辖区乡镇人民政府和县上道路行驶拖拉机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措施。请各乡镇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尽量组织一切可以组织的力量把此项工作深入到村级,大量张贴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到每位农用拖拉机使用者手中,全力打造春运上道路行驶拖拉机安全宣传声势,做到安全宣传到位、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春运期间农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二)在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行政执法工作中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规范执法行为,注重执法效果,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本着教育、劝诫为主,处罚为辅的方式进行管理,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有利、有理、有节地化解执法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努力做到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使违法人员心服口服,进一步树立农机安全监理的良好形象。

关于春节的传统小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献礼片电影;社会组织民俗;《建国大业》;电影春晚化

中图分类号:J9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23)01-0177-05

观影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公共社会活动。献礼大片电影作为一种现象,对于当代公共生活、空间的构建意义重大。因为献礼,更因为商业、市场、大片的缘故,此种电影与当前体制与社会有着很大的关系。国家层面的主流意识形态上的有意识建构也影响着民间层面的观念,新民风、新民俗依此而立。

民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生活。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有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间观念等。献礼片电影,无疑是出现在岁时节日时期的,且多是关于国家庆典和纪念,又具备官方组织形态的意义,承担着倡导宣扬主旋律和政治宣教的使命。以《开国大典》(1989,建国40年庆)、《开天辟地》(1991,建党70年庆)、《七七事变》(1995,抗战胜利50年庆)、《国歌》(1999,建国50年庆)、《建国大业》(2009,建国,政治协商会议60年庆)为代表。

献礼大片电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已经不能简单地用主旋律电影来解释和定义。单从小平同志所说的“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电影”来看,献礼大片电影早己超出了从前的主旋律电影定义范围了。献礼大片电影在主旋律的建构层面上,符合以下定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可,国家政策倡导,主导文化价值观。

电影《建国大业》从主旋律意识形态下的受众心理到革命历史折射下的当代时事,无不与当下民风民俗有莫大关系,或者干脆在建构新民俗解构旧民俗。本文主要讨论当代献礼片电影作为一种现象和当代体制下的社会组织民俗问题。着重以献礼大片电影《建国大业》为案例,折射当前社会体制内的群体行为乃至社会风俗、习性乃至国民性的问题。

一、人类学意义上的电影和旧民俗

关于电影与民俗问题,清华大学尹鸿老师讲过:“这批电影还有第二个特点,就是民俗化的特点。那么类似这样的场面,这些电影当中非常之多,这也是西方人所不熟悉的中国仪式,中国文化。当然也包括一些奇观化的一些民俗。”他所讲的这些电影中西方人所不熟悉的中国仪式,文化,以及奇观化的民俗,多源于第五代导演所拍的《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之类电影,主要是民俗中的旧民俗部分。所反映的故事年代大多已经久远,应该称作是与封建专制落后有关的年代,有关于旧社会的社会体制,归于旧民俗一类应该比较合适。这些在如今多数已不再鲜活的民俗,不仅是西方人,即使是中国人,也会觉得是奇观,甚至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外国人经常买这一类的电影,据说是开展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资料。

反映旧民俗的电影,真实地反映了偏隅某地(如大西北)的民俗民风,在最初面世的时候,因为文化差异,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叙事以及更多的电影表现技巧,文化奇观的初次冲击边际效应就会递减和消退。一些导演在拍电影时越来越倾向于将故事情节与电影民俗纪录截然分开,甚至用民俗片段来代替叙事,追求纯粹视觉上的奇观,不仅没有让民俗和叙事自然融合,而且使民俗传统失去了情节与整体叙事的支撑,显得苍白,传统历史的现代化思考和比较无从谈起。

大量民俗影片的某些片段如同标本般,只具备文献意义,主要的用途是成为艺术资料的剪辑编辑对象。当电影观众的窥探欲望被满足了以后,对于奇观文化、迥异的民俗就不再那么迷恋和喜爱。近年来,来自神秘东方国家(诸如伊朗、中国、印度)的民俗电影可以获得世界级的电影奖项,却难以真正在商业和娱乐领域获得真正和长久的成功。简单说这些电影拍摄的目的,是投西方人所好,并不能令人完全信服。还应当说这些电影纪录了民俗民风,而使它们有了类似文化遗产般的观赏甚至收藏价值,而跻身艺术精品的行列。虽然我国这些电影也随国家的对外开放和国家国际地位的上升而更加耀眼于世界,但国外(西方)观众对此的态度终究只是猎奇玩赏性质和收藏性质,难以掀起电影世界的新浪潮。

20世纪中国早期电影,对于世风民俗多有表现。尤其是对于现代文明的奇观,如火车、机器、烟囱、轮船等等。对于西方文明,也是心有艳羡,总是希望在电影里开展新生活新文化运动,进行移风易俗式的社会革新。如《女儿经》(1934)就是这样一部宣传新女性新生活运动的电影,其主导的新思想新生活方式,几乎成为当时民国政府黄金十年的主旋律。

惯用民俗和民间文化来传承古老深邃情感的张艺谋导演,在电影中表现的旧民俗,是旧中国的封建专制体制下的民俗,是和官本位、奴役、人性不张分不开的民俗。近年他的影片叙事不再流畅,民俗电影也不再风光。究其原因,之前的影片多源自成型小说,文本改编成功。过去的电影中的民俗本身就是故事的一部分,多少承担着叙事功能,但现在很弱了。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现,是民俗的又一次集合和对文化传统的融汇,与叙事和情节无太多关系,目的是文明展示和与世界接轨,是用来为重大命题和宏观叙事献礼。如果理解成另一种类型的献礼片),也未尝不可。献礼的范围已不仅是“领导满意”和“群众满意”了,其取悦的观众已不限于一国一地。过去的民俗,常常被宗教、祭祀、仪礼、皇权神化等实体化的活动影响,通过对日常生活规范、规整的形式来引领民俗民风。今日的世情民风,多通过和影像视听媒介合作的形式,引领规整的形式更加抽象化:通常是以重大仪式活动(运动会、纪念日、节庆集会、辩论选举等)为社会组织动员形式,以影像奇观化为具体呈现手段,构建虚拟的社会公共空间:引领受众在万能的银幕荧屏等视听媒介前,被动接受提供的观念,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形成日常观念和习俗。

二、新时代与献礼片电影下的

社会组织民俗

主旋律电影,有关于当代社会体制下的民风民俗。这与钟敬文先生《民俗学概论》书中提到的“社会组织民俗”概念相近。钟先生讲的“社会组织民俗”是“人们在建立并沿袭群体内的互动关系,以推动群体世界的时候所形成的习俗惯制”。献礼片不是样板戏,其体制内的艺术创作和主旋律下的创新,使得时代特征异常明显。本文讲的民俗更多偏重献礼片所折射的当前社会体制内的习惯乃至社会风俗、习性乃至国民性问题。因其鲜明的体制特征,既要保证政治

正确下主旋律命题,还要兼顾商业化市场化,因而对反映时代风气极具代表性。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治正确”与“商业性且市场化”的双重命题极为吻合。

《建国大业》作为经典,是我们认识当下社会组织风俗的好典型,其表现了悠久的中国传统,醇正的中国特色民俗,尤其是与当下政治体制息息相关的社会组织民俗,作为新民俗和社会组织民俗电影的代表是非常鲜活的材料,其本身就是一种民俗,与其姊妹篇《建党伟业》一样是我们认识当下社会组织风俗的好典型。献礼片通常是气势恢宏、催人奋进和主旋律的。其内容与风格与新中国革命题材电影相似,继承了大量标志性的特点,如正面人物的高大全,反面人物的猥琐与丑陋,敌我斗争两条主线,两个阶级的生死斗争。但献礼片毕竟不是样板戏,其艺术性、商业号召力、对市场的适存,已经远远超越前面的时代。同时,体制内的艺术创作和主旋律下的创新,其时代特征也异常明显。

(一)宏观层面的社会组织(新)民俗――主流体制和主流社会程式

1.主流社会程式与风俗

体制与民俗是如此的紧密,主流体制和主流社会越来越表现为一种程式,即使是在文艺娱乐传播传媒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程式所代表的社会秩序,这种有关权力分配的秩序意味着准则,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层面(体制层面)的民俗影响着人们的共同心理,乃至形成民族性。体制内的主旋律电影正好为我们的民风民俗立此存照。今天的献礼片电影正是体制下的产物。

春晚毫无疑问是新民俗的。献礼大片电影和春晚和新闻联播等等体制下的娱乐(或节目)形式,比照一下,就可以发现其近几十年的一贯历史传统,对民众心理、生活习惯、娱乐方式、产业的重大影响。春晚作为一种文娱方式,是体制内的一个庞然大物,与体制的纠葛实在复杂,其本身也发展成了一种传统和民俗。主流的体制和主流社会程式在春晚和献礼大片电影里表现无遗,将两者比较更有助于理解我们体制下的新风俗。

无论是春晚还是献礼片,如何安排演员出场顺序,正如安排领导排位坐席般慎重和庄严肃穆。角色大小,都代表着背后各种力量的竞争。竞争力量可能代表省市地域,也可能代表着民族身份,工农兵商学各个阶层,甚至民工弱势群体。种种安排无不体现中国特色的政治和现实。其实春晚的本质,从其定期制作,从其庆典仪式属性等来看,不也是体制内一种献礼片)形式吗?由此可引发关联和对接的是,传统中国之“守礼”和“不逾矩”。

2.政治协商与社会秩序

《建国大业》这部全景式的反映建国协商议政的电影,有如一台大春晚,各路明星纷纷到场,各个民族代表面面俱到。献礼片,无非也是老明星演员,绯闻炒作花絮满天飞。老故事,新讲法,再不行就换上新面孔,再演绎一遍我们心中早已熟悉的革命故事和历程。因此也难免像春晚一样,明星出场时间很短,仅限于歌曲联唱,人均几句台词或歌词。实在没词的就什么也不说,出来拜个年、露个脸。有如央视的新闻联播,建国大业的主旋律模式也是演艺圈的的政治协商制,是各路娱乐势力的政治协商大会,是CCTV下的新闻联播。各路明星人士鱼贯出场,也是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另一场春晚。借建国60年的东风,政治协商会议60年的东风,两岸四地演艺圈也就此电影大会团圆,与主流的时代共存共荣共和谐。电影中的社会秩序和电影外的社会秩序都是一体存在和互相支撑的。

3.政治正确

在艺术创造和自由发挥上,春晚和献礼片自然不会有惊天动地的表现,有的只是中规中矩的和谐与讲政治。献礼片、春晚、新闻联播当然都是要做到全面周到和政治正确,因此在风格上也是严谨和安全的。电影和春晚都同属娱乐,艺术的技巧开始让位于政治平衡的技巧。历史因此表现得也不再那么沉重,娱乐性益强,而叙事变弱和难以流畅。叙事母题方面,始终还是敌我双方各表一枝,革命艰难地在最后胜利。至于说革命胜利后如何将革命理想变为现实的艰难历程就避而不谈了。有如娜拉出走,是关键的革命的一步,但娜拉出走以后又如何呢?革命的胜利后又如何建国,如何实现革命目标,兑现理想?都无法看到电影演绎。革命史诗的电影绝不会是也不应该是小品化的。但受娱乐教育多年的观众似乎并不计较这些。从前的政治宣教真的是远去了,较真的电影艺术依然在路上。如果文化历史艺术都被快餐着,电影这个综合艺术又能怎么样?一个快餐的时代,精神被娱乐外壳包装和掏空的时代。

(二)微观层面的新民俗――日常生活民俗

看春晚,引用春晚小品里的段子在一年四季与朋友开玩笑调侃,以示与时俱进且时尚;等待下一年新春晚的老演员的新段子;甚至春节前猜节目和演员,春节后初一初二由想出头的小愤青开骂,都成了新时代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甚至都已经常规化和仪式化了。春晚如此,献礼片电影又何尝不是如此?没开拍没上映的时候媒体疯狂造势,猜演员猜节目,猜老赵小沈阳到底上不上,怎么上,上什么。专家和愤青一边看热闹一边等着片子拍好上映,一边拣砖头准备拍。媒体一边造势一边自然有各路人士拿着软文论文准备吹捧,愤青们一看完盗版碟盗播视屏后就马上将砖头飞的满天都是。真相只有一个,电影票房成功,政治正确,愤青在网上和次级媒体闹事也仅仅是口水仗。台下愤青的砖头从来砸不死人,台上总是热情洋溢和成功闭幕,其核心理念其实还是“娱乐至死”和“不犯错误”。

和而不同,并行不悖,各自表达,这就是今日社会。体制内的社会组织民俗是何其有趣!这已不仅是文艺娱乐行业的自我传统,还影响了传媒宣教的行为模式,对于观众,亦是一种改变。艺术的自我创作,娱乐的内心自我表达,甚至艺术的享受,自此也日益成为一种有组织的、政治正确的商业活动。主旋律意识形态与民间表达各自以自己的方式,享受和消费各自的媒体和信息。

三、叙事与受众

如何给观众讲解革命故事是主旋律献礼片永恒的主题,这并不妨碍故事讲述的多样性。尽管直面历史、还原历史实在太难,但小品化的故事是一种有悠久传统的电影春秋笔法。我们生活的当下,是个充满着爆炸式新闻、各种段子、小品的世界;特征是简短有力没有下文,雷人有噱头不发人深省。《建国大业》电影中的数不清的明星难免在空间时间受限,为了出彩赢得出镜效果,某些演员的出场也就充满了戏剧效果,以至于无法在艺术上形成完整的叙事链条。电影作者和观众是如何在内在心理机制上达成一致的呢?

(一)电影叙事的小品化

春晚带动社会潮流的能力至少是献礼片电影的若干倍。只是小品化的情节实在是一种有悠久传统的电影春秋笔法,这种春秋笔法所营造的视觉奇观,客观上造成了电影具有更多观赏性和娱乐效果。如《建国大业》中王宝强所演的战士面对北平城墙误以为是地主家的大宅子炮都轰不开的段子,和范伟厨师出场的快速和突兀,充满着喜剧和笑话色彩,使故事叙事显得处处有如小品包袱段子的精彩,观众的注意力一

再被分散到各类大腕小腕身上和他们鱼贯而入的快速出彩表演上。明星个个都光芒四射,神态风格却缭乱分散而难以统一,再也找不出从前革命题材电影里发出的那种自觉的紧张严肃高度统一的革命情绪。叙事小品段子化,情节和故事性被削弱。每个人物都是那么认真紧张敬业,有如出演短剧小品,而不是再现历史真实。再也看不到平静自然的叙事,举重若轻的内心与情感,就如个个节目都是精品、短而抢镜、却个个节目都平凡的春晚结局。

妇女同志最终决定国旗的样式,是剧中小品,确实很有趣和有新意,却终究无法演绎革命真理。无论是五大常委喝酒失态唱歌庆祝胜利,还是踢翻脚盆及冷静自我克制的失控大发脾气,这终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认真的历史叙事,而更像是小品小故事,是片段。傅作义将军在电影中,其思想立场犹如戏剧般突变,转向太过迅速,愿为执鞭坠镫的故事也过于简单直白。大好英雄人物,何不多着笔墨?北平的历史保存者不受历史影像的眷顾,却只能被历史轶闻化,小品化叙事。

(二)观影与接受

受众对于献礼片的历史掌故已经无比熟悉,无需带上中国革命史教科书也能保证看懂,他们是属于心理内在机制比较接近主旋律的人。电影中大小会议三十余次,近于碎片化的叙事也不能使他们离场。即便导演让影片内容纵横捭阖,非连续非线性叙事,也足以使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观众自然产生共鸣,达到观影的内在心理机制和外在美学的统一。对于献礼片,电影观众似乎很理解,似乎更宽容其叙事的艺术性。电影的艺术审美标准因为献礼片而产生多样性和包容。

(三)国家庆典和民众的盛宴

献礼片电影是一场国家庆典与民众的盛宴。从共同心理角度看,电影的目标观众群体也是很有民俗特色的。长期以来,此类影片主要以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为主要消费群体。其观影资金多属于公共经费,诸如工会费,公款之类;观影的组织方式也是团体观影,其受众自然也是体制内代表主流的和较为认同体制的群众。从构建当代公共生活的角度来看,国家庆典和民众在心理方面应该是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统一。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可认为至少是和谐的。共同心理是民俗形成的重要标志,受共同心理影响,民众在行为方面会有趋同现象并产生价值趋同,进而形成某种下意识,甚至思想、心理方面形成约定俗成的一致。

四、历史传统与时代新意

献礼片承载着教育群众、政治宣教的功能。在商业化市场化背景下,献礼片依然要做到讲政治、讲正气,把握好主旋律,确实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

(一)历史教科书的改进和寻唤

国内电影观众对于中国革命史,在知识层面上,早已有了成熟稳定的理解,甚至是历史洁癖。既然大方向不能变,那就拿些小故事、小品式的片段来敲敲打打吧。这种小敲小打似乎带来另一个好处,就是通过献礼片的不断积累,人们在不断的看到这种革命叙事趋同的献礼片后,牢固的打下了中国革命史的框架

基础,对于伟人们的形象和中国革命的前途与任务形成了共识。每个献礼周期不断补充新的革命史学新发现和成果。这种历史政治教育模式和寻唤机制的相列稳定,使得历史教科书式的献礼片的表现模式也会枉对稳定,变的只是外在包装。从清华尹鸿老师的《主流价值、商业诉求、电影产业――关于主流商业大片的对话》一文中可以看到,这种模式会稳定下去,还有很多大业伟业在银幕上待完成。世风民情在此模式下的生态是可以想见的。

(二)统一的国家梦想

从中国电影民族美学的“国家梦想”和“家国梦想’概念出发,也可发现这个主题是如此的鲜明于中国历史,以至于我们无处回避。回望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百年来,“天下”和“一统”更是文人墨客念兹在兹的主题,无数次以此为口号和旗帜来影响民族的共同心理及日常行为。

从银幕上来看,电影对人物的塑造并没有采用传统的脸谱化。曾经的大反角,,虽一如既往的狼狈和不堪,但终于不再那么软弱和灰暗。随着两片关系改善、台资的涌入和两岸经贸关系的紧密,蒋绍国当年在上海滩打苍蝇不打老虎、试图挽救大陆败局的故事,也不完全是那么荒唐可笑了。民俗民风是可以变迁和受社会风物影响的,曾经的坏人脸谱如果以更大的政治正确(统一)来重新思考,蒋家父子多少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五、结语

体制下的献礼片电影,可以挖掘的题材和领域比较少,在政治正确的要求下,还原真实的动因,不应仅是源自统一的需要和经合的推动,更应是源于历史本身真实的自我发现。献礼片电影的中国特色,说是现象也罢,说是当下民风民俗也罢,与体制是毛与皮的关系。民俗有新有旧,无非是新旧社会与体制的写照。献礼片这一独特的当代电影艺术形式,具备了许多体制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与其说是献礼片,不如说它是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