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论文(精选5篇)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人类建筑从穴居、构木为巢到砖木瓦石建筑、钢筋混凝土建筑、钢铁建筑,再发展到今天采用新技术的智能建筑、生态建筑,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也从“防风雨,避寒暑”发展到“凝固的音乐”“艺术之母”“绚丽的图画”“石头的史书”“住人的机器”,再到当今认为的“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是显形文化”,等等。人们对建筑理解的视野变得广阔深邃,建筑创作的哲学观念亦随之升华,并从多视角定位。勃罗德彭特对建筑的理解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它表示建筑必须具备内部空间,其形状、尺度必须满足该建筑的各种活动;第二建筑是特定气候的调节器。他指出建筑的外面(主要是指外墙和屋面)应在封闭空间和外部环境中起到屏障或是过滤作用,特别是对声、光、热的控制;第三建筑是文化的象征。无可置疑的文化象征作用就是在“功能主义”建筑中依然存在。第四建筑是资源的利用者。这种资源包括材料资源、人工资源、技术资源、土地资源等等。建筑的过程就是这多种资源的使用和积累,且每种资源的利用都会增加建筑的价值,新建筑也使所处地段增值。

建筑与文化犹如鱼水相依,是人类的永恒课题。建筑,为人类留下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砖瓦木石堆砌得遮风避雨处所;建筑,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先进的文化或是根本利益都是与建筑有着血缘的不解关系。建筑演绎出整个人类社会最具鲜活和充满和谐的韵律,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可以形象地比喻它是时代进步的镜子,经济发展的缩影。而建筑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集中表现,也正是建筑的个性和特色构成了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一旦没有了旋律,自然是噪音,倘若建筑没有艺术情调和文化韵味,那它就失去了灵性,会因为缺少灵魂而成为钢筋和混凝土支撑的空壳子。总之,有文化的建筑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二者息息相关,永无终结。

环境、建筑、文化三者的关系很微妙、很“有机”、很“辩证”。说到底,是环境决定文化,但环境必须通过建筑才能决定文化。相对于文化而言,环境是建筑的载体和母体,已建成的建筑又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相对于环境而言,建筑就是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文化的主体;相对于建筑而言,环境与文化的结合,能让建筑更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环境、建筑、文化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特色树”,即“环境之土,文化之根”,有了前两者的营养吸收与供给,“建筑之枝叶”才能繁茂,“城市树”才会有茁壮的活力和由茁壮焕发出来的魅力。可见,环境的美之于建筑的美,建筑的魂之于文化的魂。

研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运用,首先是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清晰的界定。笔者认为,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而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

究竟哪些东西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呢?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渊源流长的文化积累,传统文化元素自然也包罗很广,所以以下只是罗列了小部分元素: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漆器、汉代竹简、甲骨文、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如意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彩陶、紫砂壶、中国瓷器、国画、敦煌壁画、石狮、唐装、筷子、汉字、金元宝、如意、八卦等,还有谐音文化。在当今世界上,文化能一脉相承并始终不曾中断的也只有经历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对民间美学更情有独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下,我们都应该以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为己任,为荣耀。

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装饰设计,都是在各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虽然各国的审美文化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在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并发展创新出更加心意的东西,其关键在于如何正式传统,发展今天并创造未来。现代建筑装饰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考虑,现代装饰设计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得与时俱进,跟现实相结合,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寻求前进的方向。事实上,今天我们评价一件设计作品的价值,还是两点――技术创新;文化内涵。在很多时候,文化含量还会给设计带来难以估量的附加值。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教育

Abstra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ut also an art, is the solidification of the art, is the carrier of history. The building is the human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product, represents a kind of culture, is not only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is a regional phenomenon.

Keywords: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23)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建筑己有4000多年的历史,并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然而,把建筑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和与其相应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其中缘故值得思考。中国传统建筑具有严谨的程序和对称均衡的层次,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都是如此。我国的许多传统建筑如宫殿、孔庙、寺院、道观便是很好的例子。中国传统建筑的每一单位,基本上是一组或者多组的围绕着一个中心空间(院子)而组织构成的建筑群。这一原则一直采用了几千年,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总平面布置方式。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美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的独特魅力是任何别的建筑艺术形式都无法取代的。

一、传统建筑概念与建筑学

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许多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历史文脉。比如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宗教圣地等等城市建筑,被成片成群地拆除,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食古不化、拘泥于传统。相反,有意识地保留这些传统,将使得这个城市更富有地方风味。

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工地上的参照物是由大师傅根据建筑的类型和所备的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木构模型;建造过程中如遇问题,现场解决。此外,中国传统建筑的彩画画幅主要取决于结构构件的形状,表现的和西方建筑室内的绘画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画面和结构构件合二为一,后者绘画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综上分析,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塑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向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20世纪初,随着国门的打开,许多新事物和新学科也随之进来,“西学东进”是当时的潮流;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了建筑师的职业和建筑设计的概念。因此,尽管中国建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建筑学仍是一个新的学科。

二、回顾建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所建筑院系正式诞生于1927年,即现在的东南大学建筑系,其教员和系主任都是由回国的留学生组成。显然,由于所受建筑启蒙教育的原因,对建筑学的理解一开始就是以西方传统建筑学的观念为基础,以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方法去理解建筑事物,并且以此解释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建筑。因此,第一代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民族特征”的解释和西方建筑师的理解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地道”与否的差异。这一观点无论从他们的作品中或对中国建筑形式的分析上都明显反映出来。

这样,建筑的概念由“器”而转成“艺”,成了学问的对象。建筑是艺术的地位在建筑院系里得到普遍承认,这和西方传统建筑学是一致的。作为艺术的建筑,其形式(外观)就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对形式的研习就成了设计训练中的中心内容,也成了建筑教育的主要内容。由于对建筑概念的理解是西方的,因此学习建筑、认知建筑的手段也是西方的。西方古典建筑学由于阿尔伯蒂(Arberti)和帕拉蒂奥(Pladio)的贡献,形成了一整套形式美的生成方法作为设计的原则。然而,有意思的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习也使用了相同的办法,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产生则是另外一回事了。教学体系统一化、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等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因此,在中国建筑教育的教学模式普遍大同小异。仔细分析,在建筑教育发展过程中似乎缺少了在建筑学中国化之后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的讨论,知识体系和教授方式存在问题。

三、建筑学与建筑教育

建筑教育应该建立在建筑学学科的基础之上,建筑教育模式应取决于对建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最初延生在法国巴黎路易十四皇家学院,首先建筑是被作为艺术门类之一而被学院接受,并要求其有能阐述自身审美原则的理论,即必须有可用于直接教授的理论。巴黎美院是学术型机构,因此,对建筑学也要求要把它纳入可以接受的学术规范。在巴黎美院里,建筑教育被分为两个部分: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训练。这两种不同的训练来自不同的教授群体,学院内的教授和学院外的建筑师。学生们在学院内学习文学、历史、哲学和美学以及数学,同时要到建筑师工作室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通过设计竞赛获得设计成绩。在学院内,建筑设计理论的美学基础是建筑艺术的普遍原则,即以阿里斯多德的美学原则为基础,形式美被提纯到美的定律,如对称、韵律、和谐和比例等。其中占统治地位的优秀建筑的标准是固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范例,它建立在意义利文艺复兴文学和艺术作品之上。根据阿里斯多德形式美的普遍原则把美术从匠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把建筑师从工匠的地位提升到哲学家的地位.

中国在美国的建筑学留学生中,比较集中的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尤其是宾大建筑系的建筑设计课,有着完整的训练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了巴黎美院的设计原则。当时是帕尔·克瑞主管建筑设计教程,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学院派建筑设计师和教师。帕尔·克瑞对建筑形式构件分析的态度实际上是坚信古典的、无时间性和延续性,尽量避免认真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要学生分析古典建筑的形式构件,并不重视形式的历史意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教育模式对中国建筑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严格地说,奠定中国建筑教育基础的是源自美国巴黎美院式的教育模式。然而,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通过强调一般的、抽象的理论而不是特殊的、具体的实践,把建筑设计活动理论化,奠定了建筑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构成了建筑学的知识主体。这一点作为西方学术传统的一部分始终保留在建筑学的学科之中。建筑理论作为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是建筑设计思想源泉,也主导了建筑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但是,作为知识主体的建筑理论始终没有在中国建筑学的学术框架中占有相应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形式”“、风格”和“手法”.因此,也就造成了建筑形式构件的组合成了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对形式的敏感和反应成了主要的设计能力,但巴黎美院设定的关于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和学术规范并没有真正被中国建筑教育所接受。

所不同的是,美国的建筑教育自1939年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着现代建筑的方向发展,原先巴黎美院古典建筑的研习手法被放弃了,但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术规范依然保留下来。这种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理解的差异是中国建筑学和西方建筑学本质上的差异,虽然这种差异并不一定反映在建筑物的形式上,甚至也不反映在学院中设计课教学的成果上,但却反映在建筑教育的理论框架上和学术规范上。最终,形成了所谓建筑设计的学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点是中国建筑教育和西方建筑教育最大的不同点,也就是对建筑学认识的不同点。

四、结语

在中国,当建筑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大学里教授之时,就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上对建筑事物的认识,建筑学不是建筑,建筑学的知识主体也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也就是说,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相应的学术规范和理论基础,这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虽然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已放弃了古典学习方法,但并没有开始建构规范的建筑学体系;由于最初对建筑学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思维方式和认识论上的偏差。以这样的视角看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就很容易理解成是一部“风格”变换的历史;用同样的视角去看欧洲的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以及美国的后现代建筑等,就只能感兴趣其形式的差异,或从形式的差异去理解名词的差异,并不能认真地去研究其根源。因此,当务之急是健全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为建筑学真正的中国化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系统论 建筑传播 国家形象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形象受到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都不断地寻找着本国的独特认同。改革开放以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的国家形象在西方舆论中越来越复杂。为了更加高效准确的进行国际传播,笔者对建筑传播的系统论进行梳理,认为建筑传播从时间发展看经历了功能性建筑、符号性建筑发展到媒介性建筑的发展历程,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交杂的系统。因此,本文从建筑传播系统论上探讨其对提高我国国家形象的认同,确保我国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系统论的相关观点

系统论作为一门科学理论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现代,也称“科学系统论”,被人们公认是由美籍奥地利人贝塔朗菲所创立。他认为,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整体作为核心,起着特定的作用。整体是其部分能够相互联合和延续的连接点。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但同时系统中各要素又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科学领域的系统论的观点延伸至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时就发展出了社会系统论。社会系统论指的是在各种社会要素的有序联系中揭示社会有机体的内在结构,在要素、结构与功能联系中把握社会整体。社会系统论不同于系统论,是在社会这一非科学领域下的系统论,有着自己独特地特点和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论和社会系统论最原始的出发点和开创点,它强调的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即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它要求我们从社会系统的内部要素、结构及其相关性着眼,并通过对社会系统中的不同部分和要素的判断和调整来实现系统整体的和谐统一。

2、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指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种种差异从而使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社会系统的层次区分是相对的,相对区分的不同层次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社会系统的层次差异乃是其自身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

3、动态开放性原则。动态开放原则指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社会不仅具有内部因果联系性,而且也是一个被嵌入更大的周边环境之中并与之发生交换关系的过程系统,也正是在这样的交换过程中,社会系统才得以不断地维持稳定与均衡,并通过其在各个时期内的运动轨迹来描绘自身的变化发展。

系统论为我们从宏观整体、多层次、动态发展的层面把握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提供了一系列基本的科学方法论原则。

二、建筑传播的系统论分析

(一)历时性系统――建筑传播发展历程。建筑传播本身是一个系统,它体现了社会系统论中的层次性原则。按照历时发展次序,可分成三个层次,最底层是功能性建筑传播部分,它主要涉及到建筑机体的实用功能性,包括提供生产和消费的地理空间,提供生活的娱乐空间等。中间层是符号性建筑传播部分,这里的信息加工不仅涉及到建筑的空间供给者的身份,还体验着感情和情绪,与记忆密切相联,即涉及到建筑机体的表意传播。通过建造的建筑风格的不同,为人们提供视觉的感官和品质的内涵,引发人们的识别和思考活动。最高层的是媒介性建筑传播,建筑不再是附着在其他传播媒介上的一个“装饰”,而是直接发挥着媒介的本体性,自身作为一个小的传播子系统进行着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二)共时性系统――建筑传播与其他传播要素的的关系。建筑传播不仅自成系统,它也是众多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因此,有必要从共时性的角度区分和梳理建筑传播与其他社会系统传播要素之间的关系。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社会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自成一体的组织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内部天然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各个系统不是处于真空静止状态,而是各个部分之间互相联系和作用,动态地发展着整体的有机功能。建筑传播,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且也必须是一个被嵌入更大的周边环境之中并与之发生交换关系,才能发挥到部分对整体的促进作用,也正是在这样的交换过程中,社会系统才得以不断地维持稳定与均衡,并通过其在各个时期内的运动轨迹来描绘自身的变化发展。

三、隐喻:建筑传播的系统论意义

建筑能够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系统,那么发挥建筑在国家认同上的作用,改变我国国际传播话语权缺失的急切问题,恰是对中国最有价值的方法论意义。从建筑传播系统论上探讨社会诸系统和系统间以及系统内部诸要素间的关系,对于积极应对我国国际传播式微的现状,以及提高我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和认同,确保我国国际地位稳步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统一主题策略。国家形象的传播和国家认同的形塑不是一种短线投资。国家形象本身是长期存在的,也是动态发展的,从长期来看,任何一次对外传播的过程都是对国家形象进行的投资,它们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逐渐累积到国家形象上,逐渐的丰富和改善国家形象,所以,必须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进行统一主题策略。首先要预先在建筑系统内策划一个符合中国核心价值和特色的建筑主题,并保持主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没有特殊事件不得轻易更改主题。其次,建筑传播要在这个建筑主题中体现其整体系统性,前文已介绍了功能性建筑、符号性建筑和媒介性建筑,这三者是要密切围绕在同一主题下进行建筑的布局规划和风格定型的,不能因为不同的建筑之间元素相抵,削弱建筑传播的整体效果,造成对建筑的整体风格的消解。笔者相信,根据统一主题策划的信息,按照预定好的策略传递给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按照统一的标准是形塑最具中国代表性的形象的有效手段。

(二)差别主题策略。差别主题策略是针对统一主题策略的不足提出的应对策略,它指的是在保障统一主题策略的长效作用效果下,针对不同的国家要有区别的采取不同的建筑传播策略,不能一味强调中国的文化精神的建筑风格和传播而忽略了国际受众的接受程度。为取得不同国家的人民对中国国家形象认同,我们应采取的差别传播策略。如果在系统内其他要素因素无法达到预期时,可用此套策略来进行差别传播。

由于世界各国及我国内部不同地区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我国国家形象的宣传主题应该有所差别。现在建筑领域应该是在表达中国核心价值的前提下,在不损害中国的建筑传播的系统下,允许尝试建设不同的建筑风格展现我国国家形象,以便不同国别、不同地区的受众更快的对我国国家形象形成认同。

四、结论

社会是为共同利益而互相合作、协调行动的整体,把整个社会视为一个系统,并以社会系统要素之间的“协调”程度控制着社会系统的内稳机制。建筑传播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自身是一个内在联系的自组织系统,同时又与社会系统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共促共存。针对我国目前国家形象认同式微的现状,从长期来看,要采取统一主题策略,深度挖掘中国核心价值形象,发挥建筑领域的传播效果。从短期来看,要采取差别主题策略,在不损害我国长期建筑传播大局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国家选择用不同的建筑来传播我国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建筑;建筑语言;文化

1、引言

我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具有很多文化方面的底蕴。因此当前的很多建筑设计需要向传统建筑学习,并做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方面的研究,这对于我国的建筑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建筑语言理论分析

建筑语言不仅属于一种理论表述中的概念,也属于和一定外延及内涵产生关联的特质概念。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建筑语言已经由以往的简单化到现在的越来越复杂化,而且产生非常详细的类别、语种。以下将对建筑语言的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

建筑虽然属于一种语言,不过由于这种语言和一些其他的语言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因此,建筑语言是具有自身特性的:物质性以及精神性的双重性。具体来说,物质资料是组成建筑的材料,因此建筑会受到构造法则、结构以及施工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建筑语言因这些物质的特点而具备相关的特性。另外,建筑师主观构想是决定建筑形态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一旦缺乏了这种建筑构想,即使再好的材料也构建不出好的的建筑,只能成为一堆材料。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语言相对于一些其他的艺术而言,其符号组合在任意性上会受到非常大的束缚,不能够和音乐、绘画这类具有非常大自由度的创造相比。这一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表现的非常明显,比如很多想法很好的设计在实际中往往难以实现,而此正体现出建筑语言受制于具体物质条件的特性。

另外,建筑语言还具有很多侧面特性,这是因为建筑学科非常综合且复杂所决定的,举例来说,建筑语言中往往会融入建筑哲学、建筑心理学、建筑历史学等因素,其决定了建筑语言的精神意义。换句话说,建筑语言中属于浸透着情感、能够表述精神的语言。整体来说,建筑语言的物质性和精神性是不可分割的。

3、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

3.1 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的理论分析

在我国古代,很多营造师以及设计师往往都是文人,因此文学艺术功底是比较深厚的,而这些文学气息都会体现在建筑物中,使得我国传统建筑具备一股非常浓厚的艺术性及文学性。举例来说,匾额题词以及对联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属于中央的一部分,往往非常精炼但意义深远,这和文化底蕴是离不开的。此外,在传统建筑中,单体以及总体的布局中都体现出了非常重要的对称原则。比如石狮子都会成对出现,而且对联的对称也是和文学的对称相关的。具体来看,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传统建筑结构模式的现代表述

由于建筑技术及其材料都在不断的更新,建筑在结构模式方面出现了很多较大的转变。相比较而言,传统建筑结构中的很多材料已经不再被使用,比如以往的木结构建筑就只见于钢木结合的建筑,已经很少存在,导致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传统结构的很多建筑已经满足不了当前建筑的需求。正是在背景下,在传统建筑语言现代表述方面,我们要结合功能以及结构的变化对其进行一定的转换,这样才能使其获取更好的发展。

(2)传统建筑中比例尺度的现代表述

在传统建筑出现变化的时候,比例尺度转换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来说,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不仅在功能以及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加之场地环境方面的差异,使得比例尺度发生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基于此,在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对比例及尺寸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需求。

(3)传统建筑语言中关于材料的现代表述

建筑材料中附加着很多建筑信息,因此它可以说是建筑语言的基础。具体来说,土木材料是我国传统建筑材料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到当前社会的需求限制,土木材料已经退出了社会舞台,已经被一些新的建筑材料所替代,比如钢筋、混凝土以及玻璃等。整体来看,建筑材料中多样化发展以及科技含量的提升也对其现代表述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表述方面要选择合理的材料,这样才可以既保证视觉效果,又保证建筑需求。

(4)人的需求方面的现代表述

建筑作为一种使用品,它需要可以满足人生理的需求,而在人们基本需求得以满足之后,这是更高一层次的需求便尤为重要了。在这方面,当代人和古代人是存在巨大差异的: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满足更多的物质需求,而且在精神需求方面,人们也摆脱了以往温饱的基本需求,更多的关注人文现象。基于此,当前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会对使用者心理、情感以及生理方面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这也是“以人为本”这一思想广泛应用的原因。所以我们在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中,要对当代人的感受及需求,进行认真的考虑,并认识到个体需求的差异,这样才有可能获取使用者以及观者的统一认同。

3.2 案例分析

以上分析的大都属于理论知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又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的设计之中呢,笔者这里想借助万科第五园对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进行分析。万科第五园属于典型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案例,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徽派建筑元素及晋派建筑元素,但是传统建筑元素并没有被简单的照搬,而是被很好的结合与嫁接,既营造出了很好的传统居住环境,又满足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成为了这方面研究的典范。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木质材料依然获得了一定的应用,但又和传统建筑有很大不同,属于将不同材料结合在一起。此外,在万科第五园中,很多马墙、挑檐、小窗等之类的传统建筑并不存在,但一些白墙黛瓦、小窗、细纹墙脚、清砖步行道、密集青竹林、天井绿化以及不可窥视镂空墙等却使建筑古香古色,增添了很多的情趣,综合而言,这正是将传统建筑语言中材料、结构、人文需求等进行现代表述之后所起到的效果。

此外,在万通第五园的室内设计中,方圆结合的局部造型、通而不透的屏风、半开放式的庭院、墙顶采光天窗、可增加通透性的漏窗、青石铺就的小巷以及多孔小区一角墙、承载文化的牌坊、富有文化色彩的三石雕、砖雕、木雕等比比皆是,这也为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提供了很多思路。

5、我国传统文化语言现代表述的启发

(1)对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些典型建筑符号进行提炼,并在对其进行一定加工之后使其更好的应用到现代建筑中。这方面较为成功的例子有“香山饭店”,它在艺术处理的过程中应用了很多传统建筑符合,比如壁灯和灰砖装修、正菱形的侧窗;路旁地灯、室外平台栏板灯以及楼梯杆柱顶灯;中餐厅吊灯、中庭座灯以及入口庭院柱灯等。这种做法不仅使建筑整体氛围很好的实现了统一,也是其具备更多的古典韵味。

(2)将我国传统建筑深层结构作为我们的创造源泉。我国传统建筑语言由于其可塑性以及抽象性而具备了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完全能够应用到现代建筑语言之中。举例来说,上海大剧院的平面是以“井”型的方式被分成 9个方格,不仅很好体现出了我国传统庭院空间布局,还可以对剧院本的主要及次要舞台进行很好的划分。

(3)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进行弘扬,在建筑设计中,我国的很多传统文化精神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是我们非常珍贵的财富之一。基于此,我们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要以生活需求作为出发点,并对历史文化进行汲取,并使用最为合适的方法来实现。通过这种方法,我们的建筑作品必然具有更多的特色。

6、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建筑方面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做好本文关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现代表述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不对其进行不懈的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祖刚. 探讨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J]. 建筑学报. 2009(11).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 建筑设计 影响 体现 应用价值 分析

近年来,建筑设计领域开始大刮“中国风”设计热潮。传统文化元素作为中国元素的最典型象征,开始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建筑室内、室外设计过程当中。对于一个建筑设计项目而言,应当如何恰到好处的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建筑设计与中式风格之间的有效融合,同时赋予整个建筑项目崭新的生命,这一问题备受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本文结合上述背景,以恩平市温泉项目以及档案馆综合大楼项目设计为研究对象,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以及相关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古时历朝历代对于建筑室内外设计的研究已逐步成熟,同时也建立了比较丰富的理论体系,相关经典且广为人知的范例同样众多。在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体系作用之下,所推崇的主要思想为“天真”、“自然”、“质朴”、“平等”。在这一思潮作用之下,我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室外设计,还是室内设计,均特别追求对“疏朗简朴”之风的营造。在室外设计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设计风格的当属回廊、庭院。上述两类设计要素是可以说是整个室外设计中的“点睛之处”,能够显著吸引受众的关注。而在室内设计的过程当中,可通过对传统文化代表符号以及相关家具装饰色彩的应用,达到引入中式风格的重要目的。

从建筑设计的研究领域来看,我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当中大量的设计元素均可被挖掘出来,加以利用,赋予其独特的时代性特征。这一点,在建筑室内设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具体来说,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潮作用之下,对于伦理秩序思想的关注是极为突出的,这一文化元素直接对整个建筑室内设计空间利用以及有着特殊性的影响。例如,在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作用之下,建筑设计师往往会于厅堂位置布设大量的绿色装饰(可以是家具,也可以是绿色植物)。经过设计阶段的巧妙安排,不但可以起到调节室内环境空气状态的目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质朴归真”的设计风格。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现代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互结合的过程当中,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即可,其关键在于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融合在一起,以传统文化元素及符号作为背景,使受众在室内外环境中,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与魅力所在。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分析

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赋予整个建筑项目以全新的精神内涵与价值,这一点是现阶段建筑设计工作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1)温泉项目;(2)恩平市档案馆综合大楼项目实例的分析,针对上述相关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温泉项目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分析

传统文化元素在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已于大众头脑中形成具有观念性的符号,合理应用这部分符号能够与受众的审美情趣相契合。在建筑室外设计中,可采取直接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形象完全引入设计区域当中,以完整的故事情节,达到烘托传统文化特色的目的。以恩平市温泉项目为例,“”两字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这与整个温泉项目所宣传的“乡土生态休闲旅游”特色是完全吻合的。上述因素也决定了,在该项目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整体设计方案需要确保对项目所处区域既有地形及地貌特征的应用,最大限度的保留温泉项目周边的原生态绿化,同时需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打造相应的特色服务区域。例如,在温泉“泉来运转”服务区域当中(如图1所示),整个区域设计的主题就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元素的特性。在该区域当中,设计有暗红色拱形桥梁,共游人行走。同时,游客还可乘坐在水床上,漫游在拱桥下方,配合周边生态型的植物,使受众感受到有如身处江南水乡的独特感觉。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传统文化元素包括“拱桥”、“亭台”等。

(二)恩平市档案馆—综合大楼项目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分析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当中,通过对“简洁”性造型以及为例材料的应用,配合独具时代感的装饰技术,可起到营造一种“和谐”、“平静”建筑空间的目的。以恩平市档案馆—综合大楼项目为例,在传统文化元素作用之下,不但需要充分体现档案馆作为政府部门机构的正规性,同时也需要在建筑设计风格与整体规划方面,充分体现岭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具体来说,在充分结合档案馆正规性特征的基础之上,对于传统岭南文化特色的体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重视建筑项目的选址工作,体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性;(2)在充分结合气候特点的基础之上,将传统景观特色引入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实现空间布局的群体性以及组合性特征;(3)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合理应用,在充分借鉴古代楼阁亭台建筑原型的基础之上,赋予整个建筑物形体的“空灵性”;(4)通过对灰塑、砖雕、木雕、匾名对联等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赋予整个建筑物丰富多彩的形态特征。按照上述方式,最终所成型的恩平市档案馆—综合大楼设计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见图2)。实现了传统文化特征与时代特征的充分融合。

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

三、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建筑设计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与系统的要求,同时,社会大众对于室内、室外建筑设计的关注程度显著提升。在建筑设计需要满足物质舒适性的同时,还需要特别重视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满足。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尹翠君,任立昭.广西茶山瑶传统建筑设计与装饰艺术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z2):47-49

[2] 林冬娜,卢筱艺,陈奥彦等.岭南传统园林空间精神的解析和重构——广州大学城赛时管理中心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23,(12):86-91

[3] 柳忱,刘鑫.从与商业地产传统住宅地产的差异看建筑设计怎样更好的配合商业地产[J].民营科技,2023,(3):32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