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硕士(精选5篇)

工商管理硕士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MBA;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3)03-0028-02

工商管理硕士是1908年美国哈佛大学首创,目的为培养高层次实用型管理人才。我国从1991年开始实行MBA的培养机制。至2023年,已经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MBA作为新兴事物,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培养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与此同时,我国MBA师资力量不足,培养速度和规模跟不上,教育质量也没有保证等诸多问题就变得极为棘手。在这种背景下,校企联合培养MBA就显得尤为重要,联合培养研究生作为一种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高校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校企联合培养MBA的主要模式

有效整合资源发挥高校与企业各方优势,最终真正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和模式是关键。从目前已有的实践来看,校企联合培养MBA研究生有以下四种典型模式。

模式一:双导师制。所谓双导师制的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在学校和联合培养单位各选定一名导师,校内导师偏重于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学习的指导,联合培养单位导师负责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指导,两位导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研究生培养工作。这种培育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弥补高校自身师资的不足,而且能够加强高校和企业界的联系,让学生在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书本外的实践经验。该项目实行“1+1”双导师制,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学员和企业零距离接触,根据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提升实战能力。双导师培养模式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中得到实践,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协商MBA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科研选题等,在校企双方共同的努力下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模式二:校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基地”以高校名义招收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位授予在高校进行,而学位论文可由企业导师指导并在“基地”完成。高校在企业等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中遴选导师,企业导师享受高校导师同等学术待遇。这种让学生积极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工厂等单位,加强同他们的合作的培养方式,对于MBA研究生来说是一种职业训练,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

模式三:校企项目合作。这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与企业之间就某一具体科研项目展开合作。因为这种模式程序简单、针对性强,所以被较多地应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课题就是研究生的科研选题,高校调整学生的培养方案,制定符合项目需求的教学和实习实训体系。校企项目合作,对于MBA学生来说是一系列的实践锻炼,在进行合作课题研究中,更加明确学习和实践的方向和重心,做到有的放矢,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位论文的质量也能得到显著提升。这种模式的难点在于合适的项目不太容易找到,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校企之间的合作不够稳定,往往随着项目的完成而终结,导致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不具有连续性。

模式四:接受企业委托定向培养研究生。这种模式是指高校受企业委托,为其培养管理人才。企业会选派积极上进,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业务骨干进入高校深造,以期日后更好地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企业委托方与高校培养方之间、企业委托方与接受委托方之间分别签订委托培养合同。委托生的培养经费和工资或助学金由企业提供,毕业后学生重回企业。这些学生除了在高校接受系统的理论教育以外,还直接将来自企业最新的课题带入学校,在高校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其培养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证。我国高校每年都会招收大批委培研究生,但是该模式往往会因为委培学生资质条件的参差不齐和攻读MBA的基础和动机等复杂原因导致培养效果不佳。

二、校企联合培养MBA存在的问题分析

纵观上述几大主要模式,可以发现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且具有互补性,但是它们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

首先,无论哪类培养模式都离不开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高校与企业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缺少连续性,造成教育资源不能够有效得到配置,使得高校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也不能对企业所紧缺的人才形成有效的满足,形成高校和企业存在对人才培养观念的较大分歧,而且这种分歧已经逐渐固化下来,造成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浪费现有的教育资源。

其次,联合培养模式都离不开导师,无论是校内导师还是校外导师,他们对联合培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可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考查导师的培养水平,特别是对于校外导师的考查。由于校内导师长期扎根于学校科研与教学的工作一线,他们的业绩是比较容易考核的,但对于校外导师,他们的时间不固定,而且其科研及教学水平在短期内不易衡量,同时对于校外导师又不能强制约束,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有很大的差别,要形成更加和谐的教育培养方式,还需要有更多的制度保障。

最后,校企联合培养MBA的动力不足,对高校和企业来说都缺乏有效的激励,同时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各种模式都有优点和不足,在联合办学体制还没完全成型、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高校在寻求合作企业时处于被动位置,很难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而企业会基于某种考虑而被动答应。校企联合的双方对合作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同,可能会导致沟通渠道不畅通,遇到问题时没能有合适的运行机制来解决问题,导致合作培养名存实亡。同时,在进行双导师、共建培养基地或者项目合作培养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因为没有建立统一的联合培养标准,对校外导师的考核不规范,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或缺乏校企合作特色等而造成课程执行不力、科研成果归属权等问题。

三、校企联合培养MBA机制的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校企联合培养MBA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并且每种模式在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如何发挥校企各方优势,切实做到多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在于从全程入手,切实加强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主要建议如下。

一是要注重把握研究生招生质量。为保证质量,研究生招生要宁缺勿滥,特别是注重研究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强化研究生的责任意识,在招生之前应大力宣传招生规则,认真考核每个生源的入学条件,不仅仅考查学生的入学成绩,还要从态度、认知能力、责任感等方面进行考核,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二是慎重甄选校企合作伙伴。对于校企合作项目和校企共建基地模式,应从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方面考虑,选择注重实际能力应用型的企业,建立与企业的良好互动,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参观,关注企业的用人动向和用工标准,建立企业的人员档案,充分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培养课程或合作项目,既要发挥企业对培养基地或合作项目的建设作用,又能体现高校的科研能力,使得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达到高校、企业与学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高标准遴选企业导师。特别是对于校外导师的遴选问题,不能拿校内导师的标准来要求他们,遴选标准可以先从简单的设置开始,再逐渐扩大到深层次的考核标准,比如导师教学效果的体现或导师对科研成果指导的贡献等方面。对校外导师候选人要进行专业知识、教学指导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创新型思维等方面的考核。密切关注其教学过程,给予支持和肯定的同时,提出意见让其修正,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建立导师评价体系。

四是狠抓各项日常管理工作。逐渐完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以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把好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关。应明确联合培养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解除企业在核心技术项目上进行合作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联合培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校企联合培养MBA模式的分析,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校企联合培养MBA模式是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未来的必然趋势。高校和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也多种多样,高校在选择合作方式时应根据所处的大环境、自身的资源,以及学生的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企业。同时在合作中,注重导师考核、课程创新、日常管理等,对培养高质量MBA毕业生、促进校企深层次合作以实现多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秀春,韦福雷.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践与经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S2):168-178.

[2]吴照金.对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模式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103-105.

[3]许斌,汤爱君,马海龙.校企联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23,(07):60-62.

工商管理硕士范文第2篇

(一)培养模式

模式是一个宏观而关键的概念,培养模式更是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指导着人才的培养方法。通过文献的研读,目前学者们对于培养模式概念的定义见仁见智,并没有达成一致共识,对于其概念的界定仍处在探讨的初级阶段。关于培养模式的概念,现阶段可将培养模式的概念归为四类。第一类为强调过程论。这类观点强调培养模式根本上是一种涵盖了培养的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的过程总体。在1998年,我国教育部(1998)在教学工作会议上也曾对这一概念进行阐述,指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建立的知识、能力等体系,以及实施这种结构体系的方式。这类观点认为培养模式是一个过程,涵盖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过程环节所构成的总体结构。第二类强调本质与实质,认为培养模式是整体教育教学方式对于教育本质的反映。王平祥(2005)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是解决“怎样培养”的问题,并呼吁培养模式要适应并遵循教育着发展的规律。这类研究者通常从教学活动的范畴深入研究,强调从本质出发的教学教育方法的正确性。第三类为运行方式论,这类理论认为培养模式属于运行方式的范畴,强调分析受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结构。何火娇、罗威(2008)等学者将培养模式总结为根据培养目标为受教育者设计的一系列的培养能力素质结构及实现该结构的方式。这类观点注重培养这一整体过程的动态性。第四类为整体结构论。该类观点有些泛化色彩,学者们认为培养模式概念中包括了整个管理活动的过程和构建,认为其是诸多要素的结合。钟秉林(2023)认为人才培养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从广义角度概括培养模式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建设、培养方式和培养条件等诸多要素。整体结构论从宏观的角度综观培养的各个环节,并分析其中多种要素。通过以上总结,可以发现对于培养模式的界定并不是十分清晰,偏向于宏观讨论,对于MBA人才的培养模式没有形成系统的可实施策略。因此,本文将培养模式概念总结如下:培养模式是根据教学理念、教育思想的指引,结合培养目标,形成培养方案,进而由教师与学生实施的教学、管理、评估的双向活动的方法和手段。

(二)培养模式国际化

对于培养模式国际化的概念界定,理论界尚未有一致定论,且研究该领域定义的学者较少。乔佳义(1996)认为国际化培养要在课程、招生、教学方法等方面以不断改革为指导思想来提高培养质量。袁丹(2023)等学者提出我国MBA培养国际化缺乏一定视野和方法,我国MBA培养与国际接轨不够,师资缺乏国际化视野,教材和案例适用性差。王玉香(2009)认为培养模式国际化是在培养理念、过程、运作等方面按国际化准则进行的相应运作。本文认为培养模式国际化是指在国际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下,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等途径,合理配置国内、国外教育资源,形成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培养体制,培育国际化人才。科学且符合现状要求的培养模式对于工商管理硕士学生的培养发展具有关键性指导作用。

二、现有培养模式总结

(一)教学理念与目标

教学理念与目标是教育工作展开与教育方法实施的初衷,教学理念决定着培养方案的方向。多名学者总结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功经验,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需从理念、师资、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刘中艳、曾令斌(2023)提到对于我国对于MBA学员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方法与培养目标背离,满足不了国际化需要。王晓燕(2023)通过分析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国内现状研究,得出MBA国际化的成功模式要立足于国际化的MBA教学理念,将培养国际竞争能力、拓宽国际视野作为目标。

(二)教学内容

教育教学的改革日新月异,教育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服务与指导的贸易范畴,教育资源的竞争也体现为教学内容吸引力的竞争。Ben,L.Ke-dia和Paula,D.Harveston(1998)认为,MBA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贴近MBA国际化视野要求,尽力满足企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要。吴少平(20)指出在确定了合理的课程体系后,一定要合理选用适宜的教材进行教学,教材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刘轶鸥(2023)提到在MBA国际化发展史中,MBA教育教学则演变为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知识教学为辅助教育方式。陶允(2023)提出虽然要吸纳国外著名课程和先进案例进入我国教育体系,但要积极鼓励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

(三)课程体系设置

对于课程体系的设置,我国学者对于其国际化提出了多种见解。倪慧、龚春明(2023)指出MBA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行程与国际主流课程接轨的体系,加强提升综合素质的课程开发。赵万霞、王伟(2004)从国际化角度提出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在内容上加强对国外案例的借鉴;开设新课程,主要是清华与MIT合作的课程,促使我国MBA教育更加实际。安娜•库什特拉克,杜罗•尼亚夫罗,伊万•叶德瓦伊(2023)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提出了诸多建议,强调第一学年要包含一定数量专业内容,将道德伦理课程转为必修,同时在授课同时要激发他们解决管理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

我国MBA国际化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其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其中教学方法单一是核心原因之一。荣威(2009)通过探究诸多MBA评价指标,指出在教学形式上应注重社会、国际企业的参与,增加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形式的比例,培养国际化思维。吴少平(2023)指出MBA教学方法提倡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着重锻炼MBA学员的观察理解和协调能力、信息处理和创造力等,形成国际化能力。刘轶欧(2023)在研究中指出2000年初,远程网络课程在欧洲浮现并逐步蔓延,英国多个商学院提供MBA远程课,法国在2007年后也逐步普及。姚金雨(2023)等学者认为国际实习生制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形式,可以有效培养学员的国际化视野。

(五)管理体制

对于MBA的管理,包含了招生、考试、毕业制度等多方面,高闯、李雪欣(2009)基于要素分析法的视角,分析了中国MBA教育的国际化及本土化,指出招生中面试环节应合理利用,目的是综合考察,将具有管理潜质的学员选。在管理环节上,王晓燕(2023)等学者认为采用规范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利于国际化管理,管理模式则应简历以学生为核心的“学生—教师—中心“三方监督机制。关于对于MBA学员的考核制度,余国婷(2023)构建了MBA能力评价的一级、二级指标体系,对于MBA人才能力通过专业知识、执行能力、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将能力素质模型和素质测评方式结合,针对MBA学员国际化能力进行考评。

(六)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国际化能力与国际化视野是培养模式国际化顺利进行的前提。王晓燕(2023)提出在MBA培养国际化中可定期聘请国外知名教师讲座、培训,组织师生到国外访学、考查,鼓励教师申请留学访问进行深造。赵万霞、王伟(2004)通过调研发现,合格MBA教师要具备足够的理论功底和企业经验。马海涌、陈丽霞(2023)对我国MBA教育国际化现存问题进行总结,指出在师资方面要立足本土,培养教师国际化能力,其次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外人才任教。曾明(2009)认为地方性大学应选派教师出国进修,招聘外籍教师,促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

三、结语

工商管理硕士范文第3篇

初试科目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一般为四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初试科目设三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初试科目设两个单元,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初试增设经济类综合能力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满分为150分。

工商管理硕士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目标市场

工商管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工商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无论从数量、素质还是层次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如何适应这一情况,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我们知道,培养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所对应的关系应当是:专科生———企业的普通员工、基层管理人员(店长、班组长)的后备力量;本科生———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硕士生———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的后备力量。

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的是———培养适应当地企业需求的管理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地方综合性大学所在地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客户需求分析培养目标定位目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建。

本文以宁波大学为例阐述这一思路的具体实施及其鉴戒作用。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所在地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指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在细分的市场上,一旦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可迅速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其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实际上,高等教育就是高等院校为就读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课程体系就是这种服务的具体设计。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教育的梯队已经形成,竞争格局下形成的权威的综合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已被几家名校垄断,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等。剩下的院校或机构举办的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大多数没有自己的独有特色。作为省级高等院校来说,短时期内是无法与权威的几家名校竞争生源的,唯有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缘优势,结合当地潜在客户的消费需求,通过为目标市场提供定制的教育服务来培育核心竞争力。

宁波大学座落于浙江省宁波市。依托其港口优势,宁波的外向型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近年来宁波的外贸依存度已超过了80%。根据预测,“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国际化创新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为7.5万,而宁波市高校每年培养的人数不足0.5万,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数量更少,难以满足地方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每年申请攻读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很多。同时,除宁波大学等本地院校之外,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许多外地高等院校也在宁波开设教学点,招收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这就造成了工商管理硕士教育需求强劲、供给竞争激烈的态势。

经过分析市场,笔者发现申请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潜在人群主要分为三大类:

1.取得学士学位不久,参加工作3年内的一般工作岗位人员或应届毕业生。他们希望通过攻读硕士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提高今后事业发展的后劲。这一群体的理论学习能力比较强,英语基础比较扎实,但是由于接触管理工作时间较短,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相对较弱。而且,由于工作年限少,个人积蓄相对有限,对学费比较敏感。此外,这一群体比较看重就读院校的名气,因为大多数人把硕士学位作为将来跳槽的一个砝码。

2.外资企业和当地较大规模民营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大都希望在本地在职学习和自己工作息息相关的管理知识。这一群体出于事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已经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往往是所在部门的中坚力量。

他们急需提升自己的管理理论水平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岗位的重要性,不太可能脱产学习。而且,由于肩负部门的核心工作,他们也不可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全国的硕士入学联考。另外,这一群体的学费往往由单位部分或全部承担,所以他们对学习的费用不敏感。

3.民营企业主。宁波经济有一个显着的特点,那就是民营经济较其他地方发达,民营企业、尤其是和外贸相关的民营企业的数量庞大。这些民营企业主在创业成功后,正在经历着管理瓶颈,他们对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和如何拓宽管理视野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一群体攻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原动力就是学有所用,不仅仅是从教师那里学,而且是从同学那里获取生动的信息和经验。基于他们都有创业和管理的经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比前两个群体深刻许多,对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和能力都是前两个群体所不能比拟的。而且,这一群体对学费不敏感。

结合宁波大学的实际情况及宁波生源的特点,选择后两类群体作为我们的目标市场。

原因是:对于第一类群体,宁波大学无法和全国其他知名院校竞争;而对于后两类群体,由于他们无法脱产学习,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当地综合性大学。事实上,通过对宁波大学2001年至2007年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就读人员背景分析,我们发现宁波当地民营企业主、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外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占90%以上。这和我们上面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确定目标市场后,满足目标市场客户需求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市场客户需求分析根据以上的分析,宁波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的目标市场客户———宁波当地民营企业主、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外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需要,可以简单概括为“学以致用”。

他们不太看重学习费用和学校的综合排名,更加关注学校是否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实际管理水平的能力,更加关注学校是否能够为他们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信息,更加关注学校是否能够为他们搭建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培养目标定位为了满足目标市场客户的需求,宁波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和开拓素质的高级国际化管理人才。

四、目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宁波大学2001年开办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以来,就非常注重引进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体系。在教学上采用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MBA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堪培拉大学在MBA培养方面所拥有的雄厚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行双语教学。所有这些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收到学员的认可。很多学员毕业后推荐朋友或选送下属参加学习。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学员满意度的进一步提高。

1.教材缺乏。目前,宁波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所选用的教材大多是英文原版教材或英文翻译版,只有8.3%的教材是国内编写。虽然我们要学习西方一些先进的、有益的理论和经验,但是中国与外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差距,用传统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已经很难解释中国当前的经济现象和企业发展现状。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目前宁波大学已经在加强对学员实践环节的培养,如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和讨论、问题调研、文献查阅、实地参观考察、撰写课程论文等教学方式相结合,形成了全方位的教学方式组合。但是,课堂讲授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多。

五、地方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课程体系,作为教育者为教育对象设计的知识结构,它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立足于未来,要有利于受教育者将来随着社会的需要的变化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

笔者结合上述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对策:

1.授课+讲座+讨论。由于目前国内编写的、适合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权威教材比较缺乏,我们可以采用授课+讲座的形式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讲就是,继续采用目前国际上传统、畅销的教材,由中外专业教授讲授主流经济和管理思想;同时聘请国内资深管理咨询师或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做专题讲座;另外组织学员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之后汇总讨论资料。这样,学员既可以学到国际上盛行的理论思想,又可以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得出独特的结论。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理论基于管理实践才能发展,将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也才有意义。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员自发地组织起来到各自的企业参观、考察,并针对不同的管理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今后我们应当利用学员中大量的民营企业主资源,为学员搭建实践基地。另外,可以定期组织学员论坛,参加人员为在校学员和已经毕业的学员,每次由2位学员主讲管理心得或面临的管理问题,参与论坛的学员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等等。

参考文献:

1.胡永铨.工商管理学科实验室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3);

2.黄俭.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6);

3.郭志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

工商管理硕士范文第5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邻黄河,西依嵩山。学校由原河南财经学院和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于2023年3月合并组建而成,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之一,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文北校区、文南校区和龙子湖新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体育场等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各类教学实验室,图书馆藏书近300万册。学校现有文北校区、文南校区和龙子湖新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体育场等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各类教学实验室,图书馆藏书近300万册。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兼有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现有54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应用统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农业推广硕士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4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5个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25个省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全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000余人。

目前,全校师生正按照学术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制度治校的发展战略,团结拼搏、众志成城,为建设基础雄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来源:文章屋网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