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图书角活动观察记录 (菁选3篇)
幼儿园图书角活动观察记录1
地点:活动室图书角
幼儿园图书角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赵梓月、王秋子
观察人:蔡艳
事件记录:
区域游戏开始了,我看见赵梓月小朋友第一个搬着椅子走进了图书角,坐好后在一叠书中慢慢地挑选着,一边挑选,一边自言自语道:“这本书看过了,这本书也看过了”当拿起《最好的爸爸》这本书时,迟疑了一会儿,并对封面仔细看起来。看她的表情和手势,她很想知道并读一读书的名字,但是不认识,所以愣了好一会儿。我及时过去告诉了她这本书的名字,她很开心,跟我念了一遍书名后,认真翻阅起来,一边小心地翻阅着,一边轻轻地讲述这时她看到王秋子也搬了小椅子过来看书了,就连忙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说:“我们一起看这本书吧!我还可以给你讲一讲呢!”王秋子愉快地点点头并坐了下来,于是她俩亲密地边看边讲了起来。中班图书角观察记录
游戏结束讲评的时候,我引导大家观察了一下她们看过的这本书,大家发现书的角都是*的,我及时表扬了她们,希望其他小朋友也能爱护书籍,看懂看好每一本书,并送给了她们一枚漂亮的小贴画。
分析:
这段时间随着优秀儿童读本不断投入语言区,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及阅读的积极性。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虽然她们喜欢看图书,但是有一部分孩子还没养成看图讲述的习惯及爱护图书、有序翻看的好习惯。
措施:
今天我抓住赵梓月这个典型事例,及时让孩子们分享她看书的乐趣,并引导孩子学习她好的习惯和方法,还在集体面前对她进行了奖励,相信对孩子们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效果:
通过上面两位幼儿的榜样作用 ,班级里的孩子在图书角看图书时,比以前更认真了,更加爱惜图书了 ,图书角再也没有撕坏图书现象了,图书摆放也很整齐。
幼儿园图书角活动观察记录2
镜头一:
顾逸铭:"我想借E2的书,你呢?”
周顾雯:"我也想借E1的书。”
顾逸铭:"那我们一起来借吧?”
周顾雯:"这里是标志,这里是你借哪里的书,你写错了。”
顾逸铭:"我用E1来表示我的标志啊”
周顾雯:"可是这样你会跟你借得书搞错的。”
孩子基本能看懂借书卡,可是在具体借得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混淆的记录,比如顾逸茗的记录,很清楚他借E2 的书,可是在标志的地方用E1 表示,这样在还书的时候可能会搞错。
调整策略:
我觉得可能设计借书卡的时候,用文字不是很适合,部分幼儿不是很清楚,有时会记录错。我觉得用图来表示可能会更合适。
学习活动观察反思
观察要点:幼儿的观察记录是否合适
幼儿行为 教师思考
镜头:
曹宇:"这是我的记录,第一个是餐巾纸,第二个是报纸,第三个是签画纸,第四个是蜡光纸”
"那你介绍一下,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我说:
曹宇:"后面的数字表示这些纸在水里的吸水名次,1是本领最大的,5是本领最小的。” 看了几个孩子的记录之后,我觉得他们记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虽然在交流时他们表述的很清楚,其他孩子也都能理解,可是在共同进行比较时就出现了无法比较,比较时困难得现象。 调整策略:
孩子们在介绍自己的记录时,很难与同伴进行比较。 因为,他们的记录表是自己设计的。所以我觉得老师需要自己设计一张大的记录表,这样老师在记录时,孩子们就能很清楚地进行比较。
幼儿园图书角活动观察记录3
观察实录:
露露来到图书区很兴奋地拿起书,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可是过了不久就翻来翻去,感觉没有耐心看了,我走过去问,“露露你怎么了”?我看了一半后面看不懂了。”我走过去告诉她,在看书的过程中应该学会,认识书里面的字宝宝,等区域结束之后再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你在故事书里面认识的字宝宝,之后不时有幼儿加入她的队伍,一起翻看的图书。
分析与措施:
分析:我们班的区域活动特别吵,区域活动应该是安安静静的,这样小朋友才能安静的创作,我觉得在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必须交代给小朋友任务,还要让孩子知道进每个个区域的目的,还可以在进区域之前先安静听会音乐,让孩子安静想好自己想去哪个区,进去了该做些什么。特别是图书区要和家里互动“家园阅读合作行动”。图书区经常投放幼儿自带的有趣的图书,可以让小朋友在家阅读,回到幼儿园在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从家里带来的图书幼儿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幼儿自己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儿童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水*都会有相应提高,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措施:
1、我觉得区域的重点在于孩子进区域里面收获到了的东西,和养成良好的进区习惯,能安静的思考。
2、教师还应有重点的选择图书为幼儿讲述使幼儿了解图书内容。
3、鼓励带来书的'幼儿为全班或有需要的幼儿讲述。
4、与家长沟通配合将这种好的方法坚持下来。
5、在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给些报纸认识里面的字宝宝。
6、进区域的时候可以先让幼儿听安静的音乐,走走线,让孩子心情*静,想好进区域该做些什么。
反思:
1、阅读无处不在,促进了整体发展。通过对“分享阅读”拓展活动的研究,我们更加宽泛了阅读的概念,脱离了阅读作为一种书本阅读的局限性,将“阅读”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之中。阅读活动和其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有的作为导入阅读,有的作为结束交流分享,有的作为活动中间提示回答,也有的在活动前后呼应,给幼儿很多遐想的空间。阅读拓展活动不仅包括正规的学习活动,也包括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非正规的学习活动,可以说阅读无处不在,渗透在一日活动之中,也渗透在每个人的心中,阅读已经变成每个人自觉的行为习惯。
2、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而从小对儿童进行早期阅读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以后的正式阅读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将阅读拓展作为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和基础课程相结合,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主题式的拓展系列,注重幼儿的主动表现。这种主题式的拓展活动能让教师们积累了综合、整体思考幼儿教育的经验,促进了课程园本化的发展。进一步的思考: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也有孩子之间的能力差异。怎样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更加得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自信“我真棒!”?怎样让生生互动、让孩子在自己的优势才能上发挥教师般的作用?怎样减少或弥补孩子间的差距?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努力思索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在幼儿生活中开展“分享阅读”拓展活动是能够促进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当今社会“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告诉我们,幼儿的发展需要多方努力,共同作力于幼儿教育,会事半功倍。至今为止的分享阅读,家庭方面仍属于应用型阅读活动,怎样挖掘家庭的资源、发挥家长潜力,促使家庭也向拓展型阅读发展,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幼儿园图书角活动观察记录 (菁选3篇)扩展阅读
幼儿园图书角活动观察记录 (菁选3篇)(扩展1)
——幼儿园进餐活动观察记录3篇
幼儿园进餐活动观察记录1
又迎来了小班的新朋友。点点是其中一个,来园时她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哭闹不止,还能在教师的陪伴下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就在我们都认为这个小丫头能较快的适应入园的生活时,她却哭闹起来,原因是她不愿意在幼儿园吃饭。点点看到餐桌上的饭菜瞬间就大声哭闹起来:“我不想吃饭”,“我要回家”,“我要外婆”。为了安抚她的情绪,教师就坐在她的身旁喂她吃饭,没想孩子却哭闹得更厉害了,说什么也不肯吃。
傍晚她妈妈来接她,经过交流我们得知孩子在家挑食现象十分严重,*时所有的肉类、鱼虾都不吃,只吃蔬菜。家里为了能让她吃饭,所有的菜都是按照孩子的口味来做。进入幼儿园后家长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帮忙孩子改掉这个挑食的毛病。
第二天中午,我特意让保育员给她多加蔬菜,少放了肉类。没想到她看到了少许的肉末就开始抹眼泪。教师刚给她喂了一小口,她就全部吐出来了。为了能让她吃饭,几位教师一到吃饭的时间就想方设法地劝导她,甚至一口一口地喂她吃饭,可是成效甚微。
行为产生原因分析及策略:
我们过分的关心,强化了她的厌食情绪。另外,在进餐护理中,我们采取的方法往往是喂饭、劝解的方法,让孩子把饭菜都吃完,并没有细心地观察孩子是怎样吃的,缺乏对挑食孩子情绪上的认同与理解。我们决定从安抚幼儿情绪、创设进餐环境等入手激发幼儿的进餐情绪,并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
幼儿园进餐活动观察记录2
今天的午餐轮到我看孩子们吃饭。小朋友们都给开始大口大口地吃饭了,可是昊昊却拿着勺子不动,还在碗里转来转去,我提醒他赶快吃饭,不然饭菜都要凉掉了。昊昊看看我,舀了两粒米饭,塞到嘴里,然后又不动了,我再次提醒他,要快快吃哦!可是他看看我,不紧不慢地捣鼓着碗里的`米饭。昊昊*时吃饭虽然慢,但是他还是愿意大口大口地吃的,今天是怎么了?我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他摇头;问他不爱吃今天的菜吗,他也摇头。问他到底怎么了,他不声不响。我尝试喂他,他躲躲开不愿意吃。后来配班来了,我吃好饭回来,配班告诉我昊昊很快就把饭菜都吃完了,我很纳闷,问昊昊为什么刚才不吃?他看看我,低下头不说话。
昊昊奇怪的行为让我很纳闷,于是在离园时我和昊昊的奶奶进行了沟通、交流,得知了昊昊今天怪异吃饭的原因。原来昊昊的奶奶担心昊昊在幼儿园挑食、不认真吃饭,于是恐吓昊昊说如果他不吃饭,陈老师就会打人、骂人、把他关起来的。我听了,真是有苦说不出,原来昊昊的奶奶已经在昊昊的心中树立了我“怪物”的形象。
找到了原因,我先是和昊昊的奶奶交流,让她知道这种恐吓的行为对孩子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对孩子的缺点应该从正面进行教育,以鼓励的表扬的方式来引导幼儿正确的用餐习惯。其次,我找到昊昊,和他好好地谈了一下心,在和昊昊的谈话过程中,我了解到昊昊其实有点小叛逆,恐吓的方式对他不起作用的,反而让有了逆反的心理,做出了比之前更不好的举动。交流中,我告诉昊昊,如果每次他都能又快又干净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我就奖励一个小苹果贴纸和一粒糖给他,他很开心。第二天他做到了,也拿到了自己的奖励。隔天,他奶奶告诉我,昊昊晚上回家吃饭也很乖,并告诉家人老师说他“你真棒!”显得非常开心!
幼儿园进餐活动观察记录3
发布时间:20xx年06月10日08:18:57
现场实录:吃饭前,孩子们洗手的洗手,谈话的谈话,打闹的打闹,整个活动室乱哄哄的。仅有海涛一个人安静的坐在座位上。我的一声指令“休息”丝毫不起作用。于是我走过去抱了一下海涛,并说:“海涛动作最快,表现最好,我来抱抱她。”孩子们哗的一下全安静下来,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我。见状,我又表扬了多名幼儿,就这样,十分钟过去了,教室里还是那样的安静。在教师没有厉声呵斥的情景下,孩子们很安静,受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分析与措施
应对今日闹哄哄的教室,我没向以往那样厉声呵斥,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拥抱”确受到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使整个活动室瞬间得到了安静。
原以为即将升入大班的孩子自控本事会有所增强但今日的事让我感到不管孩子的岁数多大,他们都渴望与教师亲近。偶尔给孩子一个深情的拥抱,会内比语言更能让他们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更能加深孩子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
幼儿园图书角活动观察记录 (菁选3篇)(扩展2)
——幼儿园小班区角观察记录
幼儿园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
班级:小二班
日期:第二周20xx年3月2日
主题:亲亲一家人
执教:陈超
活动目标:
1、喜欢模仿**角色,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做什么的。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指灵活度。
3、能遵守区域活动的规则
材料投放:
娃娃家:布娃娃、毛绒玩具若干,娃娃家套装玩具一套,馄饨、自制面条、饺子等若干。品尝区,各市糖果盒、糖果、卡通茶杯若干。
小医院:医院套装玩具一套,自制盐水瓶若干,药瓶若干等
语言区:幼儿图书若干,幼儿活动材料1
美工区:幼儿活动材料《纸工》P2页,《红灯笼》,彩泥,蜡笔、画纸等
指导建议:
1、美工区:幼儿在做《纸工》《红灯笼》时,因为小班的小朋友接触剪刀剪纸还不是很多,教师在幼儿动手剪纸的工程中,要重点指导,并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幼儿做完成品时,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提高幼儿以后做纸工的信心和兴趣
2、其他区域活动时,要注意每个区域的活动规则,并鼓励幼儿在区域中多说,和其他幼儿多交流。
观察原因
小班的幼儿在纸工游戏中,慢慢开始接触需要用剪刀完成的作品,因为小班的幼儿手指灵活度还不够,大部分又是初次接触需要用剪刀的手工,所以我想让我们班的小朋友慢慢开始接触需要用剪刀帮助完成的纸工作品,慢慢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观察记录
有而在听讲的'过程中还是很认真,很投入的。可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孩子的一些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孩子还不会用剪刀,而我在给他们做示范的时候,又恰恰忘了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剪刀,使他们本来就还不灵活的小手显得更加的笨拙,虽然有一部分的幼儿能完整的剪下需要的纸片,可是他们也没有正确的是用剪刀。
思考与对策
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在手指灵活度的方面还是欠缺的,他们的手指小肌肉群的发育还未全部完成,所以需要做一些细致的游戏或动作都还不是很协调,特别是需要使用剪刀时,就很明显了。我觉得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不是只在纸工活动上,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也不是在课堂上完全能说明白的,除了在日常活动和交流中,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外,还需要家**时在家中能让孩子有目的地剪一剪,练一练,这样对孩子的手指灵活度和小肌肉群的发展都有好处。
幼儿园图书角活动观察记录 (菁选3篇)(扩展3)
——幼儿园教师教育活动观察记录
幼儿园教师教育活动观察记录1
一、观察记录的性质和意义
就教师局部的行为而言,有些观察显然是不需要做记录的――如果教师的观察是为了眼下的判断和即刻要采取的教学行动的话。而就教师全部的教学行为而言,从有意识的程度来排列,则是从无观察的教学行为、以观察为基础但无记录的教学行为,最后到以有记录的观察乃至以系统的长期观察记录为基础的教学行为。
所以,从这个序列上来看,要建立教学活动的规范和科学的充分依据,仅仅知道要观察、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合适的记录工具的观察,就像没有反思和计划的教学一样,很难保证有切实的进步。
(一)观察记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记录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它是观察的一个辅助环节,是观察的一个因素或后期的延续。因此,常见的情况是,要观察什么,就要记什么。当然,从记录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记录还有一个朝后看的目的,这就是,记录是为了给教师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反馈。从功能上来看,它作为观察和反馈之间的中间环节而存在。教师的全部记录文本可以保存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但是记录内容本身是没有任何**性的。如果一种行为和现象被记录下来之后,这些记录不在当时和以后得到利用、分析、整理,并从中获得有关启示,那么之前的记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是,由于记录本身的特点,是形成物质的、静止的文件,不是稍纵即逝的场景和观念,也不是某种用于一次性消耗的物品,所以它可以被重复利用,当然也就可以跳出单纯的教学流程之外,被派作别的用途,比如用于研究,用来和家长交流或进行汇报,用于同事之间的讨论,以及各种评价或评比活动。
(二)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
当我们说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的时候,并不排除偶然的、生成的和突发的情况。但是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生成的灵活性,并不完全是计划性的例外,反而是要以一定的计划为基础、为根据的,或者有时候是作为计划的补充。同样道理,当我们说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时,并不排除少数情况下临时偶发的、或者某些一次性的记录,并且有些不成熟的计划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
观察记录的计划性在于它需要有一定时间安排和方式进程等方面的规划,其中包括记录的规模、频率、时间段、总时间长度、辅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种机器设备)的设计与使用、保存与整理,等等。
(三)观察记录是一种有丰富意义的行为
有规律的记录和良好的记录工具,不但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产生许多附带的、有时候是不期而至的效益:
1、书面的记录比大脑的记忆,在客观性和真实性上更有保证,更不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2、书面的记录可以进一步加深大脑的记忆。
3、记录是对现象进行重新整理、在意识中进行澄清和思考的过程。对于教师的记录而言,这个思考的过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其一,可以增进和加深教师对于幼儿当前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把握他们的兴趣、交往和人际关系情况、所面临的问题和各种生长中的能力;其二,可以发现课程生成的来源,或者渗透某些教育教学内容;其三,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的记录,本身内含着教师对于其教学行为的反思过程和对于师生互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的理解过程,帮助教师清理有关目的是否明确、**和目的是否符合、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幼儿的反应是否合乎教育教学的预期、为何幼儿会有这样的反应等等问题。
4、记录还可以帮助教师。思考一个目前没有引起大多注意的一个问题:教育过程中的许多现象、教育环境中的许多材料缺乏合适的命名。这是因为具体的进行中的教育教学过程是缺乏反思的,是行动性和场景性的,所以它要么不需要概念,要么由于实物和场景的帮助,不需要准确的或事先得到公认的概念、然而记录则不然,它是反思性的,是脱离具体行动和场景的,而且是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来进行的活动,所以有关现象和实物的命名问题,就成为了现实的不方便,进而在反思中直接成为了教师把握的对象。
5、记录对于观察行为的反作用:它规范、便利教师的观察,使观察成为教师的习惯,保证有效省时,它也使得教师在以后观察的时候更有方向性。
6、长期记录的积累,可以产生多方面的效益:在总体**解资源的使用情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水*,了解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在局部**解个别幼儿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了解其发展的历程,了解某些材料发挥作用的规律、原理。
7、持续的、有方向的记录,可以检验教师的某些假设、措施的效用如何,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8、它对于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家园信息之间的沟通等等,起到媒介作用。
9、它是教师个人的档案库的重要部分,是其日后进行自我反思和专业提升的历史基础。
二、观察记录的分类和范畴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观察记录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 根据记录的结构性(也对应着观察的结构性)划分:
1、开放的日记式或轶事性记录。
该记录方式在局部观察、随机观察中经常使用,类似于日记或记叙文。这种记录常常是一种个案研究,或是对某一个特定问题的思考;它追求“质”,而不保证“量”;它常常没有预先的结构,不对情境作人为的分解,而是尽可能地从某一个角度,保持情境、对象的真实和完整。写作要求:对于特定事件的记录,无论以事后或现场的方式进行,都应当尽可能包括以下要素。
(1)原始记录
特定事件的记录并不完全排除观察者的感受、评论和其它主观的意见,但是第一步的工作,则必须要保留一个事件的原始记录,而且该原始记录应当尽可能是客观的、具体的、直接引用的。记录者在原始事件中不应当追求可以理解的完整性,不应当对行为者的动机、目的、感受妄加揣测,而只应当追求可以直观的完整性,即知觉到的过程与事件。
原始记录不描述内在的心理事件,而只描述“能够被充分定义为外显的、可以观察到的、可以从物理上确定的行为”(参巴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第43页),这些被描述的行为都应当能够得到操作性的定义,应当容易标识,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作为量化工作的前期准备。
(2)记录者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不以研究自身为目的,不以发现为满足,而是为了实用,为了指导和教学;它不是在工作之外来研究工作,而是边工作边研究,将研究变成工作的一个流程、一个步骤,使研究附属或内化到工作之中。这样,教师一切的观察工作,收集信息的工作,都不能离开她的理解和判断。
纯研究的要求和纯工作的要求之间的矛盾问题,需要有一个调谐的但又不是*庸化的处理。我们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保证每一方的**性,明确各自的要求和条件,然后要以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服从于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是主观性和价值追求,但是我们将客观性和规律性放在出发点的位置。这是我们从事一切教育实践工作、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一个普遍的准则。因此我们具体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是:
第一,只有完成了原始记录之后,观察者的判断、推理和感受才可以以某种形式“附加”在原始记录之上,如加括号、旁注,或者结尾的点评分析等等,但不是不加区分地“渗透”、混合在其中。
第二,一个已经完成的教育过程或现象的“质”的记录文本,不能缺少记录者的判断、推论、反思、理解、印象、感受等主观的成分,因为记录者不是一个无关的研究者,而是对眼前的场景、现象负有责任的、对一些现象事件带着实用的关心的内部成员。而上述主观成分,是记录者对此负责和关心的具体表现,也是完全合理的表现。
第三,大量的观察记录不仅反映教师出于观察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更要突出教师自己的行为本身。而对于自身行为的记录,记录者完全可以如实地反映自己当时的感受、动机,当然有时候也要用旁注或括号的方式,但是在性质上就不再是对别人的心理过程的'推论了。一个人在情境中现场意识到的意念、情绪,理应同别人的行为一样,都属于可以观察到的、留有痕迹的,因而是对于自身具有同等客观性的因素。
(3)完整的过程和场景
这主要指经过整理的、或是事后回忆的记录,对于现场记录则不可能作此要求。这不仅因为时间的缘故,主要是因为现场记录要求最大的客观性、直接性和丰富性,这些要求和完整性都是有冲突的。
事件的记录有两个侧重点,一个重在现象,一个重在人的行为。反映人的记录,着重在揭示人的行为的背景、动机、目的、过程、结果、反馈以及其中的种种影响因素,如记录一个幼儿的个案。反映现象及其规律的记录,则着重在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如记录一件事情的讨论和处理。由此可见,不论何种记录,都要求是完整的,反映全过程的,交代背景、影响因素和后果的。它必须有某种连续性。
所以,事件的记录,常常不是孤立的某一次的行为及其记录,而是或者在数量上有横向比较的,或者在时间上有纵向积累的。因为单纯按照一次时间来取样,很难保证行为的完整性,不能反映个性,也不能反映规律。
2.表格记录。
该记录方式在整体观察、结构观察和实验观察中经常使用,它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对场景中的内容进行反应和判断。
表格记录根据观察的目的、时间的跨度和长度,可以区分为以下三种:
(1)常规性、长期性和连续性记录表格。
该表格常用于分方面记录个案幼儿的发展情况、园务**和班级规范等成文条款的执行情况、各个环节活动的整体概况、幼儿园各部门的一般活动情况等等,也就是日常进行的、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这种记录应当进入幼儿园的管理,形成习惯性的**,并渗透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去。
(2)主题(问题)性、阶段性和连续性记录表格。
幼儿园图书角活动观察记录 (菁选3篇)(扩展4)
——幼儿园入园观察记录 (菁选5篇)
幼儿园入园观察记录1
白金是一个文静、懂事的小姑娘。刚入园时,她很少哭闹,总是在专心地玩游戏。当有的小朋友哭着想妈妈时,她还能拉着他们的手,劝他们不要哭,并和他们一起玩。然而,半个月后,白金的情绪突然有了变化:早晨哭着不愿来幼儿园。在幼儿园活动时,心里总是很不踏实,一会儿问老师“几点了?”一会儿又说:“我爷爷接不接我呀?”另外,她哭闹时有这样的特点:在教室喧闹或有其他幼儿哭闹时,她的情绪相对稳定;而在教室相对安静的情况下,她才闹脾气。由此我分析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老师的***,使老师能关注她。根据这一分析,我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白金的要求,耐心地询问她有什么要求,需要老师怎么帮助她,并试图用游戏活动转移他的情绪。一般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常常要求老师给家长打电话。但她反复说的一句话是让老师把她家里的人--爷爷或叔叔叫到幼儿园。
当老师一再表示已打过电话时,她则坚持要求让人去叫,继而又说:“你们打电话他们也不会来。”言语中充满了失望与无奈。正是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经过向妈妈了解,我才知道:前几天,有个别孩子由于不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相应地早接一会儿,还有一些幼儿是生病没来。这一切白金都看在眼里,因此也想不到幼儿园或让家长早接。而每日当白金向家长提出上述要求时,家长总是采用哄骗的方法。如对她说:“哈吧,我们不去幼儿园了。我们早晨去散步吧。”结果转了几圈后,还是把她送到了幼儿园。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白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家长的欺骗行为丢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无论我怎样做工作,都没能产生明显的效果。孩子是被骗怕了。可见,家长失信于孩子的后果是多么严重。
找出问题,我便开始做家长的工作。首先,我向家长介绍了孩子近来的行为表现,并对她的心理做了分析,使家长意识到了自己的做法给孩子造成的伤害。经过与家长商议,决定家长每天早一点接孩子,并由家长与白金进行沟通。
当家长根据与孩子的约定,按时来园接她时,我又及时做孩子的工作,让她知道家长说话是算数的,应该相信家长。
一系列的协调工作,终于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白金在心理上获得满足之后,很快进行了自我调节。几天后,她又像从前那样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并且在班里像大姐姐一样,带着小伙伴一起玩。
评析
让小班幼儿愉快入园,是幼儿园小班初期的教育目标。吴老师对此十分重视。
白金小朋友刚入园时,不仅不哭不闹,还能关心班上哭闹的小伙伴。但半个月后她却出现异常的表现,心情焦虑,一再提出要爷爷、叔叔到幼儿园来接他。经过了解,吴老师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家长对孩子的哄骗行为。
吴老师便着手做家长的工作,向家长指出错误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并根据白金目前的情况,建议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间上给一个过渡期,重建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家长接受了老师的建议。
经过一段时间,白金又愉快地入园了。
在新孩子入园的问题上,家长采用不正确的哄骗方法对待孩子是常见的。吴老师从白金的反常现象,找到家长教育上的问题,及时做了家长工作。这不仅对消除白金的心理焦虑起到良好作用,也对改善家庭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幼儿园入园观察记录2
区域活动时间到啦!妍妍选择了她想去的理发店进行游戏,可是玩了一会儿就无聊了,我跑到益智区和涵涵一起玩飞行棋去了,这是我当起顾客的角色,进了店,问:“上次我的发型是妍妍***做的,我很满意,今天我还想让她帮我做发型。”妍妍被叫回来,开始动起收来,我和她聊了起来:“你做的发型真好看,我就想让你做,可是你刚才怎么不在这儿呢?”“刚才没人。我去下会儿棋”“一定有很多顾客来找你,找不到你就会走,这样影响店里的生意。下次你就在店里等顾客好吗?”“好的我下次不出去玩了。”
分析与反思:
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时连续投入的,教师的介入指导必须在了解游戏进程的基础上进行的,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指导,需要我们教师进行一定的,适时的,有技巧的介入,但是有些时候还是需要教师耐心地等待,仔细观察,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情节。角色游戏指导得当能对角色游戏的情景创设推波助澜,对于游戏情节的发展起着豁然开朗的作用。
幼儿园入园观察记录3
观察内容:
应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观察时间:
20xx年3月24日
观察地点:
活动室
观察对象:
黄萍如
观察目标:
培养幼儿**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观察实例:
生活活动中,有一些幼儿把自己从家里带入幼儿园的贴画纸分发给自己的小伙伴,这时,我便看见蔡冰茜小朋友把贴画纸分发给了离自己座位较近的黄萍如、张旭琨、张莹这些小伙伴。
这时我便听到黄萍如小朋友面红赤耳地小声说:“你就给我一张,你给张莹两张呢!你不给我两张的话我就告诉老师你带贴画到幼儿园了!”(幼儿园规定幼儿不能从家带任何东西入园)于是我便故意装着没看见,让幼儿自己应对问题。这时黄萍如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蔡冰茜带贴画到幼儿园来,还把它分给小朋友!”
反思:
幼儿的告状行为看似小事,却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幼儿对同伴的分享,在心里上存在异议,觉得不*均,从而产生矛盾,她希望教师与同伴进行制止,在心里上得到安慰,这是本班级常见的告状行为,同时也是幼儿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后的告状行为,以此下去,会养成幼儿****的品德。
应对措施:
这只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也可将问题抛还给幼儿,引导他们自己学着处理;若是较严重的情况则需教师酌情处理。另外,*时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此外,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一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入园观察记录4
一、情况摘述
王其森是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园时总是低着头,不肯说话,在幼儿园很少与小朋友交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他进行了如下观察:
观察1:自选图书时,王其森总是总在小椅上,不肯去选图书,只是吸手指头。
观察2:吃饭时,王其森把最爱吃的炸肉吃没了,可能还想要点,他瞪着眼睛注视着老师,老师问他,他只简单的重复了一句“要炸肉”。
二、成因分析
王其森的父母因都忙着自己的事业,无暇照顾孩子,王其森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爷爷没文化,不会说普通话,教育的方法也不好,少了一份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的语言能力也不强,孩子的学习能力明显不如同龄的孩子,在同伴的眼里已是个被冷落的人,无法交谈的人,而他偶尔说一句话,还会招来一阵耻笑,时间一长,他更加难以启齿了。
三、教育策略
1、利用多种资源,缩短与教师的距离。
首先向他介绍了班上的三位老师,我们多给他创造与老师接近的机会,并让老师多于他交流,来园时牵牵他的小手,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眼神里有了光彩,早晨来到班上时不再扭扭捏捏了,不再拉着妈妈不放了,有时还能看见他高兴的笑脸。
2、创造条件,让王其森多开口说话。
一段时间以来,偶尔王其森冒出的一两句话,仿佛成来孩子的笑料,有的小朋友还特意模仿他的话语,经过一番情感渗透,孩子们的笑声减少了,为了能让他多说话,老师抓住与他接触的任何机会,多和他说话,“其森,你会自己穿衣服了”。王其森说:“妈妈教我穿的。”“其森,你和小朋友牵牵手做游戏吧。”王其森说:“我想和林岗牵手。”只要老师说一句,他就会顺着你的语气说,话语明显比以前多了许多。
四、启示
一个月来,王其森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每天来园不再哭哭啼啼了,有时还会闹一闹呢,语言交流的次数与数量明显增强,还能主动的参与集体活动。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多对他引导,让他快快长大。
幼儿园入园观察记录5
日期:
xx.xx.xx
时间
起始时间:10:18
结束时间:10:25
观察者
观察对象:恒恒
幼儿年龄:5岁
环境
数学区:小鸡吃虫
观察目的
能与同伴互相分享,互相合作,共同游戏
观察目标
是否能遵守游戏规则?是否能相互分享,共同游戏?
观察记录
数学区的'游戏是小鸡吃虫,引导幼儿学会帮小鸡吃虫子,根据色子的点数,帮小鸡吃相应数量的虫子,培养幼儿对于数的概念。在数学区的是恒恒,梓涵,培怡,梦梦,晨晨,豪豪,6个小朋友,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小鸡吃虫游戏。在活动开始前,我先讲述了游戏规则,根据色子上的数字,帮小鸡吃到相应数量的小虫,并会用小鸡嘴上的吸铁石吸取小虫。在游戏中,我发现梓涵小朋友很遵守游戏规则,而恒恒小朋友对于游戏规则并不十分的了解与遵守。在游戏中,我发现恒恒直接从篮子中抓了一把小虫子放在自己的面前,我问他为什么要抓这么多小虫,他说一会儿就会没有的,我要先拿好点小虫子玩,我说你拿了那么多小虫,其他小朋友不就没有了么,你应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拿了几条小虫子放了回去,我又问他,现在你的小虫子是你扔色子之后帮小鸡吃到的吗,他说是的,我让他再演示一遍。在恒恒的演示中,我发现你在扔完色子后,直接用手从篮子中抓取相应的小虫,我跟他说小虫子应该用小鸡嘴上的吸铁石吸起来,而不是用手抓。我问他为什么要用手,他说你之前试了几次,都没有把小虫吸起来,我说你在游戏中要有耐心,并为他示范了一遍。在我的讲解和演示下,恒恒懂得了小鸡吃虫的游戏规则。
分析评价
从本次的游戏中我发现。恒恒的耐心不够,也不懂得和和其他的小朋友进行分享。在活动中我发现恒恒因为耐心不够,用小鸡嘴上的吸铁石无法将小虫子吸起来,于是他就直接用手拿小虫,而不是通过吸铁石将小虫子吸起来。另外,在活动时我发现恒恒很有占有欲,喜欢把小虫子分好一部分,不让其他小朋友吸取,只能他自己拿,他说这是我的小虫子。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游戏规则并不理解,对于数量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晰。另外,孩子们的分享意识和合作意识还是不够,在今后的活动中要注意加强引导。
**策略
经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游戏的规则并不十分理解,需要在今后的游戏中不断强调,让孩子们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游戏,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有一定的约束。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孩子们数量关系的培养,加强孩子们对数字的概念以及数字与数量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对数量关系有一定的巩固与提升。
另外在游戏中,我发现个、孩子们都比较的自我,在游戏中不喜欢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分享,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引导与培养,让孩子们在游戏*同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分享,互相合作,共同游戏。
幼儿园图书角活动观察记录 (菁选3篇)(扩展5)
——幼儿园益智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 (菁选3篇)
幼儿园益智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1
观察地点:
益智区
观察时间:
随机观察
观察对象:
刘x
观察过程:
最近在益智区投放了筷子,结合益智区的数学盒进行按数夹物的活动。我和他们一起玩,以便指导幼儿用筷子的方法。我说:“我先夹”,于是在“1”的盒里夹了一个小球,其他的孩子依次夹取,到赵元辰时,已是最后一个数字“6”,我问:“这是几?”元辰说“是8”其他的孩子说“不对、不对”,元辰又说:“是9”。我就问旁边的刘畅:“他说的对吗?”刘畅脸都红了,紧张的说:“不知道”。于是我们又把那个数字儿歌背了一遍,元辰才改了过来,我们又继续夹起来。
分析:
元辰在各种活动中表现比较突出,他接受能力较强,爱动脑子。我原想就指导刘畅的,刘畅对数的概念较模糊,因此*时对他的指导较多,但是在区角活动中,发现了元辰(我认为他很明白)对数还是模糊的,对数还有混淆,这也说明有部分幼儿对数的认识不是非常清楚,在集体活动中不易发现,因为在集体活动中幼儿易模仿和从众,使老师不能全面的了解每个幼儿。
措施:
在生活的各环节加强对数字的认识,在区域活动时多观察幼儿,指导幼儿对数的实际意义的认识,并做有效记录,小组活动时全面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的程度,益智区更换材料,增强趣味性,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园益智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2
所在区域:
益智区
幼儿活动情况记录:
“老师,我不会打结。”欣欣一脸的愁容向我请教。“欣欣你已经把毛线的一头串了过去,非常棒,那还有另一头,你觉得应该怎么串呢?”“恩,用毛线的另一头串。”“恩,欣欣很棒。”欣欣听了我的鼓励话,就接着做游戏,旁边的谢斯涵就问:“老师,你看我打的结对吗?”“你看上面的结打在了反面,而你的结打在了正面,你觉得对吗?”“不对,我不会改。”她一面看着手头的毛线发呆,一面说。“先把毛线拆了,然后再看看前面的结是怎么打的,学习下,模仿下,再来试试,好吗?”她点了点头。
行为分析:
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活动中,很多幼儿由于精细动作发展的还不是很好,所以在制作手工艺品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困难,特别是打结,串毛线等,都是细小的动作,靠的是小肌肉群。因此不但让孩子要学习一些制作的小技能,而且也要鼓励孩子大胆的去尝试制作。通过自己的尝试,即使不成功,或者不完美,都没有关系,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完成制作,那便是的。
后续**:
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块指示牌子,让幼儿按照牌子上的指示来进行活动,减少语言提示。
幼儿园益智活动观察记录与反思3
观察时间:
20xx年18日15:30--16:00
观察区域:
“绕绕线”——益智区
观察对象:
小羽
观察年龄:
4岁(小班)
观察教师:
刘晓
益智区介绍:
幼儿园益智区主要是帮助幼儿发展、了解并展开探究的区域,教师通过投放一些色彩鲜艳、造型精巧的材料用品,让幼儿在直接接触、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感知觉,调动幼儿充分利用五官来进行观察比较,感受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长短、粗细等。
小班益智区的材料投放则是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经验和能力来投放。如投放不同颜色、形状的泡沫珠:让幼儿有规律的进行排列组合,感受颜色形状带来的美感。
幼儿园图书角活动观察记录 (菁选3篇)(扩展6)
——幼儿园图书角提示语 (菁选2篇)
幼儿园图书角提示语1
1.书为未来,未来为书
2.给自己一个踏入成功阶梯的机会
3.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4.除了知识什么都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8.善待图书,保护图书
9.保护图书千万册,从你我做起
10.读书心需静,请大家保持安静
11.腹有诗书气自华
12.知识静地,不留一片废纸
13.记好时间,送“它”回家
14.给每一位“书”朋友做好保养
15.有时间没时间,常过来看看
16.播下安静的种子,丰收知识的硕果
17.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18.借书即来,还书则回,来回有序,人人有序
19.书是一滴水,一滴水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幼儿园图书角提示语2
1.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2.宁“静”致远
3.良书是挚友,是老师
4.知识的源泉,智慧的根源
5.书是智慧的钥匙,读书可以打开理想之门,步入知识的殿堂
6.安静益无尽,读书乐无穷
7.一个不懂得怎样读书的人,永远也不会进步
8.书是灿烂的星空,里面有每个人的星宿
9.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在知识的天空里飞翔
10.勤奋可以通向胜利的彼岸,读书可以伸向辉煌的天堂
11.书,是智慧的结晶
12.书是人类的灵魂
13.读书能使愚蠢的人聪明,使聪明的人更明智
14.人的知识愈多,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15.书是学习的宝库,只有我们爱护它,它才会给我们
提供最大的知识财富
16.知识是成功的钥匙,只有我们把握好这把钥匙,才可以进入成功之门
幼儿园图书角活动观察记录 (菁选3篇)(扩展7)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1
实录
教师介入指导
今天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时候,一些孩子选择了操作区的拼图,这个玩具是结合主题投掷的*地图的拼图,拼板较多需要集体合作拼搭。孩子们对拼图很有兴趣也很有耐心。一开始,孩子们都在安静地拼插着自己手中的拼板,过了一会儿,源开始烦躁起来,她面对自己手中较为复杂的拼板有些失去耐心。
这时,她向我走过来说:“老师,你能过来帮我拼一下吗?”然后我走过去,对她说:“源,老师不能代替你拼,你自己的工作要你自己完成。”她一听,先是皱起了眉头,我坐在她身边对她说:“源,老师坐在你边上看你完成的怎样。”我见她大概拼出了头绪鼓励她说:“源,你真棒,都已经拼好了这么多了,你看这部分和好那部分是连一起的呢,老师相信你们一起合作一定能拼完。”说完,她原先皱着的小眉头舒展了很多,高兴地点点头,继续自己手中的工作。不一会儿。好,澄,琪把自己拼完了的那部分拼图,加上何清源那些合在一起,有的还顺势拿起其中的一小块图片给同伴,她们一边说一边拼图,我走到她们身边说:“你们真不错,已经快完成拼图了,呀!源也拼了一大块了。”孩子们听了鼓励开心的继续拼着自己的拼图。
分析:
源小朋友性格内向,做事情缺乏耐心和自信,对于一件事情的专注力总是不能很持久地保持,遇到困难时会习惯求助于别人,所以当她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教师应耐心指导并给予鼓励,坚持要她自己完成,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在游戏中锻炼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