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范文10篇 (菁选8篇)
听课记录范文10篇1
记录是指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通过一定的**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听课记录范文(通用10篇),希望有所帮助!
听课记录范文10篇2
一、导入
谜语导入:
小小伞兵志气豪,头顶白帽飘啊飘。
飘到天涯与海角,四海为家任逍遥。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猜出来吗?
学生:蒲公英
教师:掌声送给他
二、复习生字
1.开火车2.老师带读
3.全班齐读4.
5.去掉拼音读
三、解析题目,词语搭配()的草地
金色的()四、多音字学习
五、分析课文
1.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题目
2.指导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3.重点字词解析,“满”字表明了蒲公英很多
六、情景模仿再现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课文情节
七、教师有感情范读
1.谜语导入,生动有趣,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及时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词语的复习,回忆巩固及时反馈
“棒棒棒,你真棒”
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情感想/体会《金色的草地》是三年级的重点课文,刘老师的课很生动,教师言语抑扬顿挫,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另外,让学生演绎课文情节,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对于学生的课堂问题回答,教师及时给予反馈,鼓励了学生。刘老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课上学生的纪律性十分好,我想,这除了是教师上课上得好的原因之外,还有赖于刘老师*时对班级的管理。
听课记录范文10篇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评:
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听课记录范文10篇4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咏华山。(生齐读课题)
2、(出示课件)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着先生去。这个小孩儿就是,那年。(生齐答)
3、(出示寇准写的诗)指名读。
4、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地方吗?(出示课件:加“华山”2个字)
【评:复习导入时,通过看填空题背第一段,指名读《华山》,既检查了学生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又突出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了诗人的创作背景,充分显示了教者设计教案时的匠心。】
二、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华山图)生**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华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课件)啊!华山真高哇!(指名读)
2、是呀,华山真高呀,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华山的高?(生在第二自然段中边读边找)
(1)(出示课件)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轻声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讨论)
【评:教者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感悟、交流,逐步深化华山在学生心中雄伟、高大的印象。】
(播放华山的录像,师配解说语)
再指导朗读课件出示的这句话。(师画简笔画,结合简笔画理解华山的高。)
【评:学生从第一课时开始就对华山充满了好奇,师在此处播放华山的录像,画简笔画,为学习第二自然段创设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华山的“高”这一特点。】
(2)齐读。
(3)指导背诵。
3、在第二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也写了华山的高呢,看看谁最细心,能把这句话找出来。
(出示课件)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1)指名读。
(2)(指黑板)是呀,难怪小寇准会从心底发出惊叹:
生齐读:啊!华山真高哇!
4、小朋友们都被华山险峻的风光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就发出了赞叹,这就是——(指课件齐说:情不自禁)。
【评:重视词语的积累,能结合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显得水到渠成。】
三、借文悟诗。
过渡:小寇准也和大家一样,情不自禁地赞美起华山来。
1、课件出示诗句。
(1)指名读。
(2)生在课文中找诗句的意思。
(3)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的意思?(出示古诗和句意。)
(4)哪句话写了“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思呢?(出示古诗和句意)
(5)理解“回首”的意思。
【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段落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品评诗人用词的精妙。】
(6)请女生读诗句,男生读课文中的句子。
2、小结学法。
3、指导朗读。
4、点题,像我们这样赞美华山就是——(指课题)咏华山。
5、是呀,小寇准小小年纪就能做出这样的好诗,难怪先生连连点头称赞:(——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说)
6、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咏华山!齐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
1、提供课前收集的描写山的诗,生**练读。
2、指名**朗诵,师配乐。
3、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关于山的古诗。
【评:教者能打破课堂局限,将学生引向课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岁 华 齐
1、指名读。
2、学习“山字头”,领读。
3、看一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4、你们看,这三个字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5、小结,范写。
6、生描红,师巡视。
【评:在写字前,教者特意让学生和课文中的小寇准比一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写字时,教者注重学生间的差异,对一些写字姿势不好的学生加强辅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评课:
《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教学时,教者紧扣“啊,华山真高啊!”这句话串讲课文,引导学生领悟华山的雄伟、壮丽和寇准的聪明、有才华。教者以新课标为指针,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的教学**,生动富有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书声琅琅。
一、充分运用电教**,教学直观化。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读文,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教者充分运用电教**,如播放华山的录象,让生动、传神的图象突出华山的险峻和高,激发学生阅读、表达的兴趣。教者还把板书内容设计成了简笔画,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第二段中的重点句,轻而易举地看着简笔画背出了重点句。
二、感悟、推敲文字,真切体会意境。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时,教者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除了、都在、脚下、那么近、山腰间、朵朵白云”,以及古诗中的“回首”等重点词语,反复朗读、品味,使学生从这些语言文字中感悟到“华山真高呀!”并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学生个个读得有滋有味,同时领略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
三、以学生为主体,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教者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努力营造**、**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读书,**思考,尽情表达。教者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如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情不自禁”;重视学法指导,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重视思想教育,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和诵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学习小寇准认真学习的态度……当学生把握不准时,教者及时范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读得更精彩,更具韵味,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
总之,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如果教者能针对学生实际,实施差异教学,相信一定能让课堂更加**迭起。
听课记录范文10篇5
教师:
王娟
学校:
汤阴县五陵一中
一、音乐导入
先来欣赏一段音乐《长亭外》,“长亭外,古道边??”听到这首歌,我的内心有深深的感触,人生难得相聚,分别总是多。今天让我们走进《爸爸的花儿落了》,体味那份离别之情。
二、梳理字词
1.认识这些字的同学,请举手。
衣襟 徘徊 栅栏 骊歌 撩起 玉簪花 鸡毛掸子
哪一个或哪几个要注意写法?
【骊歌】有《骊驹》篇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客人临去歌《骊驹》,后人因而将告别之歌称之为“骊歌”。
三、简介作者
了解作者有不同途径,如课下注释、参考资料、上网查资料。
老师从网络上查到了这些资料,请看大屏幕:
林海英(1918—2001),**文学祖母级人物。原名林含英,小名小英子??散文集《窗》等,短篇小说《城南旧事》等。
资料需要筛选,老师从这几个角度进行筛选:名、时、地、评、作
四、整体感知
1.学习记叙文,需要学习什么?学生总结:描写手法、情感等
2.老师总结:内容、情感、写法
3.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事情?
老师引导学生概括: 参加典礼之前 参加典礼 参加典礼之后
上学 寄钱 住院 爱花 哪些事情属于插叙?文章的线索是谁?本文的明线是?暗线是?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总结:表达了对爸爸的爱、不舍等
总结:学习记叙文需要(1)理事件;(2)明线索;(3)悟情感。
五、品味语言
老师出示幻灯片,展示方法:
(1)借助上下文,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
(2)借助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想像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情感。
(3)借助标点符号,理解人物的情感。
老师展示示例: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
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老师分析:(1)联系上下文,体会爸爸说话的语境;(2)分析“!”;(3)想象爸爸的心里;
请同学们朗读文章,找出表达情感的语句,用“﹏”划出来。学生交流、展示,老师点拨。
听课记录范文10篇6
一、导入:
1、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圆?
对于圆我们有没有深入学习的必要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一下。
2、看见过方形的车轮吗?(课件:唐老鸭骑方形车轮的车子)
为什么笑呀?(生述原因)
3、摸一摸手中的圆片,在桌上滚一滚,感觉怎么样?(没有棱角)
我们说方形能给人以阳刚之美,那么圆形给人以曲线美,圆形是*面内一种封闭的曲线图形。
4、唐老鸭骑车时它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不*稳)
学生模拟*稳着走路。
5、(课件:小强骑车)车轮安装时该把车轴安装在什么地方?(圆的中心)
(课件:小红*稳骑车)猜想为什么安在中心走起来就能*稳了?(圆点到圆边的长度一样)
板书:圆中心的一点到圆边**意一点的线段都一样长。
6、指名指出课题中圆的圆边上、圆内、圆外。
二、新课:
下面我们来证实圆中心到圆上的线段都一样长。
1、可以怎么证明,师述方法,学生找手中圆的中心,找到后小组交流。
2、指名说是怎样找的?
谁用的是对折的方法?能找到圆中心到圆上的线段吗?能找到几条?画出来。
圆里这样的线段有无数条。
3、证明这无数条线段一样长,你有什么方法?小组讨论。
指名说方法。
4、边展示边指出定义:圆心、半径(一样长、无数条)
能解释车轴为什么安装在圆心**吗?
5、看圆形的折痕有没有比半径更长的线段的呢?
有什么特性?自己来解决,完成“工作报告单”。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
全班对照报告单交流。(通过圆心,两个端点都在圆上,叫直径,无数条,长度相等,和半径的关系,用字母表示)
6、回顾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是怎么得到的?观察——猜想——实践——获得
提倡这种学习方法。
三、会画圆吗?自己画一画。
指名板演画圆,师问生答:每一步要做什么?
学生再画一个圆。
比较大小两个圆,为什么大小不一样?(指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四、练习拓展:
1、体育课上要在操场上画圆,你打算怎么办?
2、生活中随处可见圆,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欣赏课件:有关圆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一种封闭的曲线图形
圆心O 圆中心的一点
半径 r 圆中心的一点到圆**意一点的线段都一样长。
直径 d 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都一样长。
直径=2*半径 半径=1/2直径
课堂听课记录的评价:
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陈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课的开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很自然的说出是圆。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然后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知道圆在一切*面图形中是最美的。课的结尾让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的,车轴要装在什么地方并出示形象的动画,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二、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圆的认识时,老师注重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自己产生问题意识,自己去探究、尝试,总结,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
这应是本课的重点,我觉得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由于时间关系还不够细致,有待改进。
听课记录范文10篇7
听课内容:
几何题目讲评
形式:
一节课讲了三道大题,都是以学生写,学生评改,老师引导**的方式进行的。
听教师:
邱老师的教学风格很纯熟,指示清晰,看得出来是一位经验丰富非常优秀的教师。
下面讲讲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个点。
1、简洁,简便。所以在同学讲了几种方法,迂回曲折之后要给予提醒,这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是有好处的。而且讲的学生声音太小,画线又多又乱,看着很不舒服。
2、用日常经验理解难懂的概念
邱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n边形的对角线有多少条。同学们想了一下,也做了许多猜想和演算,还是未能得出。邱老师运用“握手”的概念,说明“握手的时候,双方伸出手,但只算一次”,所以从一个角发出的a条对角线,应该要除以二。那么有n边形n个角,就应该是an除以2。那么一个角发出的a条对角线之前学生已经用图形推导过了是“a=n—3”,所以总的对角线数量应该是n(n—3)除以2。不过邱老师没有板书,所以有些学生只是听不一定能听得懂。
3、提醒学生步骤要明确,步步推导,不要缺少重要的部分。另外邱老师做的比较好的地方还在于他认真地走到学生中间,知道哪些学生在哪些步骤上出错,犯了哪种错误,能够点名说出,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也是非常好的地方。
邱老师作为级长,他的声音指示都是清晰易懂明白的,而且能从学生角度出发,照顾学生的感受,对激励学生,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听学生:
数学困难真是困难。但是解决困难以后,却是非常快乐的。
1、直线思考,没有列举方法的可能性。
方法有很多,不应该是在给完一种方法之后才提出来。因为这不符合人的思维方式。人进行思考的时候,首先是观察,再寻找规则,进行运用,验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想的过程就是思维发散的过程。当然考试的时候时间有限,找到一种方法就要匆匆用上。但是久而久之,会养成不良的习惯,也就是思维定势。但事实上,题目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学生在遇到更有难度的题目的时候就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出现“卡壳”的情况。事实上,可以这样讲,在算面积的时候,我们有很多方法,要视乎条件而定。有……方法,这种要证的条件看起来有点多,我们先放一放。这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应该用这一种。好像有一种更为简单,而且特别,这种也不错。最后选择自己最好用的,最熟练的。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普遍的,就是思绪太乱,找不到头绪。觉得条件太多了,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比较好。这个时候就应该由繁入简,先把关系找出来,你是要找边的关系,还是角的关系,还是边角关系,心中要有数。、
2、会运用规则,但不懂规则。
或者说是不能理解规则,更进一步,是不能用自己的话诠释规则。所有的同学都知道找对角线的总数要减去重叠的数目。但是并没有一位同学能联想到类似“握手”的诠释。这是一种类比的思维,也是我们人运用工具,学习规则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同学们好像沉浸在规则里,却把规则的推导,把规则到底是怎么来的给忽略了。就算不能用数学的方法进行推导,用生活中的原理来做诠释也是一种好方法,千万不要舍近求远。这是针对解题的。如果你是学习,那当然可以慢慢来。
启示:
做数学题有点像在森林里迷路了。大家都在找路(观察、运用、验算)。有的人很快就能找到。有的人另辟蹊径,有的人利用工具(辅助线等等),有的人还在徘徊不定。但是大家都很急切,因为找不到出口,生存就成了难题(听不懂,意味着不会做,也就意味着成绩差,这是非常明显的,影响着自信,对自己产生怀疑)。
学语文就好像建房子。首先搭建一个架构,往里面放东西。多简单的居所也能住人,当然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住豪华的大房子的。每一个人的房子风格各异。所以大家学语文不急,睡个觉,起床再装饰一下。刚开始大家都差不多,没看出哪个特别好,哪个特别差。(当然这是对于智力水*正常的同学来讲)
所以我看到很多学生做数学题,有的喜欢用铅笔,画了又擦掉。有的喜欢用黑色的水笔做标记,想到哪里就画到哪里。有的简单的就动手指。我的建议是,便于区分,你可以用其他颜色的笔来做标记。或者把图拆解**,画在旁边。一定要找最省力,最清晰地方法。你以为你日常所做的已经足够了,其实是不够的。因为习惯的养成,思维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听课记录范文10篇8
一、听课时间:
20xx-4-5
二、授课老师:
王丽红
三、授课学校:
深圳市北大附中南山分校
四、授课年级:
不详
五、授课题目:
《岳阳楼记》
六、教学过程
(一)、全班分组收集岳阳楼记对联,利用多煤体展示图片及对联。如“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并解释对联的涵义。
(二)、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以往的作家所写的岳阳楼记进行对比。
(三)、导入
(四)、齐读课文
(五)、**,这首诗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思想内容。
学生:(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什么意思?
(六)、**讨论课文结构划分法。
文章有几个段落,怎样划分,划分的原因。
(七)、播放岳阳楼景色片段录像。(对岳阳楼的介绍)。
(八)、**:为什么不写岳阳楼的盛况而刻画岳阳楼洞庭的烟波浩荡的景色,为什么这样选材。(选材要为中心服务)
(九)、解释“以物喜,以已悲”,人生有两种情景,**“你赞同还是反对”,联系实际,“不为外物所动”表现了哪种品质。
(十)、忧国忧民之士,古往今来,有哪些人物。
(十一)、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背诵全文。
(十二)、作业:学习古人抒发感情的方式,写一点抒情文字。
七、教学板书
岳 叙事作记缘由;悲——阴}
阳 范 描写景色 喜——晴}以物喜,以已悲
楼 仲
记 淹
八、教学评析
(一)、是注重朗读感悟和背诵积累。这首词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感情丰富,教师没有一味的分解剖析,而是设计了充足的朗读。以读会意,以读悟情。同时还注重让学生当堂背诵,积累语言,真正作到一节课下来有所收获。
(二)、是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感染学生如让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观看课文录象,很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使教学生动而深刻。
(三)、是让学生收集课文的图片及对联,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是设疑,突出课文的重难点,把握文章的中心。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菁选8篇)扩展阅读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菁选8篇)(扩展1)
——数学听课记录10篇
数学听课记录1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活动,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 角的大小比较
(1)**: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 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1. 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二年级数学听课记录: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
数学听课记录2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从日常生活中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商店的冰箱里有两种香芋冰淇淋,圆柱形冰淇淋每支3元,圆锥形的
冰淇淋每支0.8元,已知这两种冰淇淋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你认为
买哪一种冰淇淋比较合算?。
3.导入:那么,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通过今天这节课学习圆锥的
体积计算之后,相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动手测量,大胆猜想
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一下你们手中的圆柱和圆锥,看看能发现什么?(按四人小组动手测量)教师巡视学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不对的给予指导。
2.量后交流发现,得出结论:每个组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等底等高的。
3.大胆猜想: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与这个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猜想的时间和机会)
(三)、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谈话:下面请大家利用你们手中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来做实验,验证一下
你们的猜想对不对 。(你们打算怎样做实验,先在小组内商量好办法)
2.学生分组做实验,师巡回指导。
3.交流汇报。
(1)你们小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2)通过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师相机板书: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
教师出示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让两学生**操作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
体积的 )
5.启发引导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那么我们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
板书: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 = (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然后师板书,学生进行对照)
6.**: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 。
7. 练习(口答)
(1)一个圆柱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 一个圆锥体积是150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运用公式,拓展训练
1.教学“试一试”。
学生**计算,指名报答案,共同评议。
2.做“练一练”第1题。
(1)指定2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3.判断
(1)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
(2)圆柱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积大。( ?)
(3)圆锥的底面积是3*方厘米,高是2厘米,体积是2立方厘米。( ?)
4.做“练一练”第2题。
**:① 谁能说一说做第2题的思路?
② 计算圆锥体积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5.完成练习八第2题。
(1)学生尝试做题。交流解答方法。
(2)**:这道题为什么用“12÷3”可以直接得到答案?
(3)做实验加深理解。
6.考考你
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12厘米。要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形,削去的木料体积是多少?
7.现在你能回答本课开始时那个问题了吗?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与心得?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八第1、3题。
数学听课记录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借助现代化教学**,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评:
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数学听课记录4
上课教师:
XXX
上课内容: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和运算》
上课时间:
10月9日星期四第一节
上课地点:
初一教师
听课参加人员:
xx
评课过程:
1、上课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目的,
2、各位**及教师点评
(1)对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培养较好,重点把握好,学生都掌握好了,难点突破自然
(2)本节课难点在于正确进行计算,课堂环境好,使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做、思考方法
(3)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到位,整节课贯穿其中
(4)学生对出错的地方能及时找到并谈一下,教师即发现了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也使学生总结了错误的原因,吸取教训
(5)整节课关注学生,题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教师具有亲和力,师生的交流融洽
(6)与小学时比较,学生的精力集中了,跟着教师思路走了,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培养了严密的数学思维,解题习惯好了
(7)课堂驾驭能力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保证了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生主体参与是提高课堂实效性有了保证。
3、针对点评中提出的困惑讨论
数学听课记录5
第一次行动(教学)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内容精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孙悟空说:"把8个桃*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面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均分给20只猴子,怎么样?。"小猴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就把800个桃子*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
2、探索规律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师随机板书:
8÷2=4
80÷20=4
800÷200=4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个算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开始小组活动。
生1:依次扩大10倍,商还是4;
师:你是怎样观察的?
……
(接下来的汇报中有不少学生汇报并没有按照我备课的思路去回答,整个安排全部打乱,耽误了许多时间,在汇报中有的学生还发生了错误。)
反思
按照我的备课思路,自认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应该很顺畅,学生应该能够顺利完成此环节教学的,怎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这样呢?在反思与本组教师的评课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安排看似合理,其实没有认真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水*,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没有做到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由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过大,导致在此处的教学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在课堂上我虽然蹲下来"扶学生,学生还是"够不着"。看来我的认识与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
改进策略
不要着急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给他们一根"拐杖",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抛出的问题适当并及时地引导、点拨。因为这是一堂走出校外的观摩课,所以我根据本组教师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反思,在经过积极和**的思考后,我对第一次的行动计划再次进行了改进,进行了第二次教学。
第二次行动(教学)
在讲了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后,**: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①8÷2=4
②80÷20=4
③800÷200=4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并探索出规律:二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二式比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询问学生:还有什么发现?(从下往上看,又有什么规律呢?)此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完成。
整节课的反思
接下来的教学,我与孩子们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做一个新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这连续两次的教学中,使我的教学品质得到了整体提升。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帮助学生发现、**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制造"他们 ;要学生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去体验、理解;要让更多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现在,我深深地感到:课程**,没有休止符;课程**,永远是现在进行时。
数学听课记录6
活动主题:
第八届小学数学教学大赛部分获一等奖教师“精彩课堂、名家评析”互动研讨会
对象:
**市小学数学教师
早就得到这次活动的消息,本想两天都听,结果因为昨天又是京师论坛又是开题报告,所以只听了今天上午的课,现将本人最钦佩的一堂课的听课笔记在此分享。再次对麻明家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第二节:《圆的面识》 五年级 麻明家 (山东)
课前谈话:
1、**学生整理学具。
2、老师喜欢同学们眼睛看着我。很好,都看着我啦。还记得我吗?记得我什么?
来介绍一下自己?“五一小学”这个校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3、老师有个习惯,每堂课前都讲个小故事,叫做“小故事,大智慧”。上课之前,讲个小故事。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吗?本来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结果去称石头的重量,这是为什么呀?干嘛不直接称大象啊?大象的重量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称得出来,所以曹冲通过称同样重量的石头,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了。……
评:用小故事的形式,课前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思维基础。如果说《圆的面积》一课,探索“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是课堂的一条明线,那么体验、反思、改进“转化”这一思想方法便是一条贯穿整课的暗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识圆面积。
1、出示圆形纸片,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
2、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
请生**指出来。揭示:圆所占*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洁清晰。
二、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一)起
1、启发思考:怎么求圆的面积,在大脑中检索一下,咱以前要研究一种什么新的东西,都用的是哪些方法?(把它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以三角形转化为*行四边形为例说明)
2、那么圆形能不能转变成其它图形?小组合作商量商量,试试看。
小组合作(估计每一小组发到的学具有:8开铅画纸一张、蓝色圆形纸片若干、剪刀一把、双面胶一个、直尺等)
3、小组****展示方法:
(1)组1:我们把圆*均分成4个扇形。这样,其中一个扇形的面积乘以4,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师:有什么问题?
生1:扇形面积不会算。
生2:看成三角形。
师:行不行?为什么?但是还是比较接近的,对不对?
评:这种方法在以往《圆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中很少出现,后面的环节中经过学生的探索,也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比较容易理解。我们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种方法?据麻老师课后讲,设计这节课之前,曾做过前测,发现学生在面对解决圆的面积这个问题时,脑子里不是一片空白的,有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圆片进行对折(这是儿童生活经验作用下的原发思维),发现和三角形类似。因此,麻老师对这种方法有了一些预设。看来,要想克服我们教学设计中的一些盲点,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的一些原发的思维。
(2)组2:我们把圆*均分成4个扇形,再剪下来,拼成一个类似于*行四边形的图形。
师:怎么样?为什么说是类似于*行四边形?还是有点接近的噢!
评:没注意到老师有否引导学生关注——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转化的前提条件是问题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没有提到,那么为什么不在这里点出。
4、回顾小结:
两种方法,一种折一折,折成三角形的方法;一种是剪一剪拼一拼,把图形变成*行四边形的方法。
有什么共同特点啊?(都是把圆形变成了其它的图形。)
(二)承
1、这两种方法变化后的图形尽管目前还不能直接看作学过的图形,不过还是很有价值的。我们继续研究下去看看。
2、小组合作选择上面的其中一种方法继续研究下去。
3、小组****展示研究成果:
(1)组1:我们用第一种方法继续折,折成16份,每份就更像三角形啦。
师:为什么要折成16份?
组1:折得的份数越多,就越像三角形了。
师:那么怎么样折会更像三角形呢?
生:再折下去
师:好折吗?那老师就用电脑帮大家折吧。
课件演示16等分、32等分,并不断问:分——像三角形吗?能更像吗?——再分
从视觉上看,就更像三角形了。把眼睛闭上,想像分的份数128份、256份,就…… 能想像到吗?
师又重复演示从四等分到32等分的过程。
引导观察:这个三角形的底是——这条圆弧。高是——圆的半径。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会求吗?(底*高/2)那么这个圆的面积能求吗?
评:操作、演示、追问、想像、贯通,层次分明。不过,为什么会越来越像三角形?看着32等分的扇形,学生能理解为什么最后可以把得到的这个扇形看作三角形吗?要知道这时候的圆弧弧度还是比较明显的。我想,第一要引导学生注意随着等分的份数增加,得到的扇形的圆弧,逐渐在变直,所谓化曲为直;第二要点出,当等分的份数无限地多下去,那么最后得到的扇形也就无限地接近三角形。
(2)组2:我们用第二种方法,把圆片*均分成八份,剪下来拼在一起就像*行四边形了。
另一组展示*均分成16分,更象了。
师将学生作品一起展示在黑板上。问:如果要比它还接**行四边形,怎么办?
师课件演示32等分,拼成*行四边形。64份、128份。
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像……。按这样等分下去,会变成长方形。
评:不知是听课时没注意,还是麻老师没有点出。按这样等分下去,最后还是*行四边形,只不过,如果把其中的一份再等分成两份,放在两头,整个拼成的图形才会变成长方形。其次,为什么一定要变成长方形呢?*行四边形不也挺好的吗?高与圆半径的对应也不会太难嘛。
4、回顾小结。
(三)合
1、 我们已经把圆转化成了已经学过的图形,数学不仅仅只停留在操作上,你们能不能在刚才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师提供给学生辅助用纸(纸上印有圆一个、转化后图形各一个),生尝试推导公式。
2、 反馈:
生1:讲述利用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圆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师在其讲完后问:(1)长和圆的什么有关系 (2)宽呢?(3)面积怎么计算?
听明白了吗?再指生讲,原生配合在屏幕上指。
师:把圆转换成长方形,面积是相等的。这样求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求出了圆的面积。
师再讲解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板书过程,告诉学生面积的表示方法:S。
生2:讲述折成三角形的方法,提出公式:(C÷32×r÷2)×32。
师:除以32是什么意思?
生2:如果等分成32份,那么得到的三角形的底就是圆周长的32分之一。所以用周长除以32。
师:为什么除以2?
生2:求的是三角形的面积。
师:乘32又是怎么回事?
生2:整个圆有32份。
师表扬鼓励之后,问:式子有点烦,能不能改进一下呢?
生4:C=2∏r,乘2除2抵消。
师:也得到∏r2。那么如果是等分64份呢?128份呢?
生:也是会抵消掉,结果也是∏r2 。
3、看来,不管是哪种方法,不管是几等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都是——∏r2。
三、巩固练习
1、那么求一个圆的面积得知道什么条件?告知学生黑板上的圆片半径是10厘米,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计算。反馈校对。
2、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或周长,我们怎么计算面积呢?时间关系,留到下节课去讨论。
评:有人说这节课练习量是不够的。但为什么要拘泥于练习呢?学生通过本节课在思维上的练习不是最好的吗?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思想方法,呼应课前谈话。
心得:
1、正如专家点评时所说,听麻老师的课,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之所以震撼,是麻老师的课是我们一直想要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数学课堂。这堂课有新课堂所应具备的所有元素:教师**者、引领者,不越位代替学生的思考,大气洒脱;学生拥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自主探究、参与,数学之美、思维之美,体验得淋漓尽致。特别深刻的是麻老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有步骤地探究,通过讨论怎么变——变得更接近——怎么算的过程,经历提出设想——尝试——反思——再深入实践——沟通建构,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思想非常有益处。
2、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尺度。
课后互动时,麻老师提出谈了一点自己的困惑: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尺度如何把握?其实他的课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的确非常有意义,相对于数学知识与技能而言,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更具有普遍性。尤其是本节课中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非常有现实意义,花再多的时间也不过份。但是也不是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适合小学生的思维水*,比方说本课中的极限思想。麻老师处理本课时,“转化”是贯穿全课,并再三点出的,除了没告诉学生“转化”这一术语。“极限”只是适当地让学生想像一下。因此,渗透的尺度应是:根据小学生思维水*与特点,相机点明,不搞模模糊糊一大片,也不做拔苗助长。
数学听课记录7
第一次行动(教学)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内容精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孙悟空说:"把8个桃*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面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均分给20只猴子,怎么样?。"小猴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就把800个桃子*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
2、探索规律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师随机板书:
8÷2=4
80÷20=4
800÷200=4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个算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开始小组活动。
生1:依次扩大10倍,商还是4;
师:你是怎样观察的?
……
(接下来的汇报中有不少学生汇报并没有按照我备课的思路去回答,整个安排全部打乱,耽误了许多时间,在汇报中有的学生还发生了错误。)
反思
按照我的备课思路,自认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应该很顺畅,学生应该能够顺利完成此环节教学的,怎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这样呢?在反思与本组教师的评课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安排看似合理,其实没有认真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经验水*,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没有做到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由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过大,导致在此处的教学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在课堂上我虽然蹲下来"扶学生,学生还是"够不着"。看来我的认识与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
改进策略
不要着急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给他们一根"拐杖",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抛出的问题适当并及时地引导、点拨。因为这是一堂走出校外的观摩课,所以我根据本组教师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反思,在经过积极和**的思考后,我对第一次的行动计划再次进行了改进,进行了第二次教学。
第二次行动(教学)
在讲了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后,**: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①8÷2=4
②80÷20=4
③800÷200=4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并探索出规律:二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二式比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询问学生:还有什么发现?(从下往上看,又有什么规律呢?)此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完成。
整节课的反思
接下来的教学,我与孩子们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做一个新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这连续两次的教学中,使我的教学品质得到了整体提升。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帮助学生发现、**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制造"他们 ;要学生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去体验、理解;要让更多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现在,我深深地感到:课程**,没有休止符;课程**,永远是现在进行时。
数学听课记录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称”的过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对重量进一步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培养学生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以多种形式的操作感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课件、天*、砝码、硬币、台秤、电子秤、人体秤、两袋盐、水果、奶、快餐面、沙子、大米等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三名同学到前面来做背一背的游戏,谁想来?
生:(3名同学分别是胖、中、瘦)
师:请你们三个互相背一背,然后说说自己对同学的体重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沈春鹏最重,王宇洋最轻。
生2:我觉得沈春鹏比高一民重。
生3:我觉得王宇洋很轻。
师:看来,人是有轻有重的。那我们身边的物体是不是这样呢?现在就请你任选两种不同的物体,用两只手掂一掂,互相说说你的感受。
生:(掂物体,感知轻重)
生1:一袋盐和一袋奶比,盐比较重,奶比较轻。
生2:一桶浴液比一袋方便面重。
生3:一块橡皮比一本字典轻很多。
……
师:看来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是有轻有重的。以前我们学习过计量长度的单位有哪些?
生:有米、分米、厘米、毫米,还有千米。
师:那你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呢?
生1:我知道克、千克和吨。
生2:我还知道公斤和斤。
生3:我还知道毫克。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看来你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了。在这些单位中,克、千克、毫克和吨都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千克和克。(板书课题)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安排了背一背、掂一掂、比一比三个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获得丰富具体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给学生许多**活动并发现数学知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感受。]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师: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
生:应该用秤称一称。
师:你们都认识什么秤?
生1:我认识弹簧秤。
生2:我认识台秤。
生3:我认识电子秤和天*。
师:今天我们主要要用到台秤和天*。在你们的桌上都放着规格一样的袋盐,两袋盐有多重呢?
生:1000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我看到袋上写着一袋盐是500克,那两袋盐就重1000克。
师:我们用秤称一称,验证一下好吗?谁会看这种台秤,说说怎么看?
生:现在什么也没放,指针指向0,如果指向1就是1千克,指向2就是千克。
师:也就是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请每个小组选两名同学拿着两袋盐到前面来称一称。
生:(分别称出2袋盐的重量)正好1千克。
(2)掂一掂。
师:请同学们把2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这1千克的重量。
生:(操作感受)
(3)估一估。
师:同学们都感受到了1千克的重量,现在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同学们借助1千克盐的重量带给我们的感受,估计一下你们小组的水果几个大约重1千克,看看哪个小组估计得最准确。
生:(用袋装水果,估计重量)
生1:我们小组估计8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生2:我们小组估计6个桃子大约重1千克。
生3:我们小组估计11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
师:现在你们就来称一称吧。
生:(把小组估计的水果放在秤上称。)
生1:(8个苹果)多了一点。
生2:(6个桃子)也多了一点。
生3:(11个橘子)还是多一点。
师:那你们(生3)能不能调整一下?
生:拿下来1个橘子。
师:大家快看,这回差不多是1千克。同学们真了不起,第一次估计1千克的重量就已经很接近了。刚才,小组在活动的时候,老师发现有1个小组的做法和大家不太一样,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小组先是掂一掂2袋盐,再掂一掂5个桃子的重量,感觉有些轻,就又加了1个桃子,再掂一掂,差不多,才认为6个桃子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这种方法很好,可以估计的更准确一些。
师:他们一边估计,一边比较,有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希望其他同学也能象他们小组学习。
[评析:这个活动是讨论—体验—交流—再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估得比较准确的方法。当学生体验完,交流后有了进一步感受后,他们产生了再次体验、探究的需要。而这时让学生再次体验,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人人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4)找一找。
师:我们知道了1千克的重量,在你们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大约重1千克的?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2袋挂面、4袋奶……
(5)猜一猜。
师:老师这有两样东西,(出示:一大堆棉花,一小堆铁钉)你们猜猜哪个重?
生1:棉花重。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棉花那么一大堆,比铁钉多,所以棉花重。
生2:我猜可能一样重,因为铁沉。
师:到底谁说得对?你们自己想办法验证吧。
生:(有的掂一掂,有的称一称)一样重。
师:那我想问问,刚才说棉花重的同学,你们现在有什么想法?
生:物体的轻重不能光看堆大,堆小。
师:是啊,物体的的体积大,但不一定重;体积小,不一定就轻。
[评析:设计“比一比”的游戏活动,学生很喜欢。孩子想获胜的心理促使他们在活动时积极开动脑筋。整个活动学生是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完成的。交流时,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轻松、*等的氛围里畅所欲言。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猜想—验证这一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6)拎一拎。
师:老师这还有些东西(大米:2千克,沙子:3千克,油:5千克)同学们拎一拎,感受这些物体大约重几千克?再看看下面的标签。
生:(分组拎物品,感受几千克的重量。)
(7)说一说。
师:除了这些,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重量的还有哪些?
生:青菜、面粉……人体的体重。
师:想称称自己的体重吗?好,到前面称称吧,一个人称,另一个人读数。
生1:王帅的体重是29千克。
生2:徐哲的体重是28公斤。
师:28公斤也就是28千克。
2、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师:同学们知道了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的重量,我这有一枚2分硬币,我们称称它的重量。(放在台秤上)
生:太轻了,指针根本没动。
师:那这枚2分硬币还能不能用千克做单位表示它的重量呢?那应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
生:用“克”做单位。
师:想知道它的重量吗?我们可以用天*称一秤。(介绍天*的使用方法,并称重)这枚2分硬币有多重?
生:1克。
师: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重量,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动手操作,感知1克)
生1:太轻了,我好象一点感觉也没有。
生2:太轻了,手里好象什么都没有。
师:这1克的重量非常轻,看看学具盒里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克?
生:扣、2个曲别针、一个小药片……
生:3粒花生大约重1克。
师:我们称称看,3粒花生的重量是不是1克?(在天*上称超过1克,减1粒,再减1粒。)大家看,像这样的1粒花生的重量大约是1克。
师:用手掂一掂你身边的比较小的文具,估计一下它的重量。
生:一支铅笔大约20克,一块小橡皮大约1克,一张纸大约5克……
3、建立千克与克的联系。
师:老师这有一大袋和一小袋米,小组互相掂一掂,估计一下它们的重量。
[评析:学生经历感知实际重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在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活动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生1:我估计大袋大约100克。
生2:我估计大袋约重150克。
师:老师告诉大家,课前老师已经称好了它的重量,是200克。那小袋的呢?
生:大约50克。
师:对了。每组大小两袋米合起来重多少克?
生:重250克。
师:那计算一下,4组合起来呢?
生:1000克。
师:来,我们把这些大米放台秤上称一称,读出数来?
生:1千克。
师:通过实际称重,我们又知道这些大米的重量是1千克,(指板书:1千克 1000克)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千克=1000克
师:(板书结论)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千克和克,有谁知道?
生: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
师:那我们还可以写成1kg=1000g
三、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身感受并了解了千克和克的实际重量。我们看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课后,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点评:
本课教学流畅、自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色:
一、从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老师通过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不仅可以多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重量,逐步建立起重量单位的正确观念,而且还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一些有关的常识;通过感知,拉近了抽象的“重量”与形象的距离,使学生感到容易理解。而让学生去掂一掂物品的重量这一活动,就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证明我们学习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从这些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二、提供学生充分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本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自己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各人思维也不尽相同,思维的交流常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可以更多地满足认可与欣赏的需要,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认识数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互助互学,集思广益,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时老师采用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亲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听课记录9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操作活动;
2、理解6以内数与量的对应;
3、在情境故事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有4、5、6个枝条的花枝若干;有4、5、6颗种子的花盆若干; 分别有数字4、5、6的花架三个(白圆圈展示板); *** 花 朵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谈话导入:昨天,接到兔妈**电话,说花店要开张了,请小朋友们去帮忙。
(二)基本部分:
1、复习6以内的点数:
(1)出示4根花枝,让幼儿点数:这是花店的花枝,有几根枝条?
小结:两根两根合起来是4根。
(2)出示5根花枝,让幼儿点数:你怎么知道有5根?(幼儿点数)
小结:4和1根合起来就是5根,3和2根合起来就是5根。
(3)出示6根花枝,让幼儿点数:数一数有几根?(幼儿点数)
2、实物与实物的对应:
师:兔妈妈说了,一根枝条插一朵花。
(1)教师示范在枝条上插花,采用一边说一边操作的方法。
(2)幼儿自选枝条,进行操作活动。
A、问:你插了几朵花?为什么是4朵?(幼儿回答)请所有的插了4朵花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B、 小结:因为4根枝条,所以插了4朵花。
C、请所有的插了5根枝条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你插了几根枝条?为什么?
D、小结:因为有5根枝条,所以插了5多花。
E、请所有的插了6根枝条的幼儿展示:你插了几朵花?提醒幼儿说完整句:因为我有6根枝条,所以插了6朵花。
(3)出示花瓶:花是插在花瓶里的。让幼儿依次把花插在花瓶里,并表扬会等待的幼儿。
3、圆点与实物的对应:
(1)出示花盆,启发**:花盆里一粒粒、黑黑的是什么东西?(种子)
A、出示5粒种子的花盆,问:几粒种子?你怎么知道?提醒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师:兔妈妈说了,一粒种子开出一朵花,6粒种子会开出几朵花?(幼儿回答)
B、教师示范点数手上的6朵花:一朵花、两朵花、三朵花、四朵花、五朵花、六朵花。
C、示范:在6粒花盆上依次贴出6朵花,小结:6粒种子长出6朵花。
(2)幼儿操作“种花”,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先在手上数出6朵花,**:你种了几朵花?
(3)幼儿分享:谁种的花与种子是一样多的?你种了几朵花?让幼儿评价:5粒种子种了4多花,对吗?
(4)问:6粒种子、6朵花用数字几来表示?
A、教师出示数字6,贴在展示板上:6个种子的花盆、朵花,都可以用数字6表示。
(5)出示3个白圆圈展示板“花架”,分别有数字4、5、6。
A、师:兔妈妈说了,要把花盆放在花架上。
B、出示6朵花的花盆,问:这要放在哪个花架上?
C、请幼儿轻轻的把自己的花放在花架上,提示幼儿:我放好了,也坐好了。
D、**:这花架,你发现了什么?(幼:6朵花)他发现了花架上有几盆?(幼:6盆),教师带幼儿点数。
E、小结:6的花架上有6盆花,5的花架上有5盆花、4的花架上有4盆花。
(三)、结束部分:
1、活动小结:6粒种子、6朵花、6盆花,都用数字6表示。
2、师:今天兔妈妈要谢谢你们,帮了很大的忙。现在,我们把这些花架搬去兔妈**花店。
评析
教师教态好,目标明确,过程清晰,环节紧凑,老师在每个环节结束后都进行及时的小结,是一节自然状态下很好的常规教学活动。但师幼的互动环节不够热烈,老师的应变能力有一点点欠缺。比如在插花环节,老师要求幼儿要插在花瓶里,可很多幼儿插在地上,但老师没能及时抓住这契机,让幼儿插在地上,而是强调了插在花瓶里,最终幼儿也是按老师的要**在了花瓶里。如果老师的应变及时点,让幼儿感兴趣的把花插在地上,我想,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数学听课记录10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菁选8篇)(扩展2)
——听课记录范文10篇5篇
听课记录范文10篇1
高质量地听课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学会筛选。不管多么优秀的教师,课堂同样存在一些问题,要用辩证的头脑看待课堂。
第二,多思考,多鉴别。不能全信,切勿照搬,应该创造性地吸收,有选择地学习。
听课时应多学**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
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还要去领略老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同时用心去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
应听和看结合
听课应做到听看结合: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
①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
②听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目标采用什么方式实现,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什么,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
③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设计那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设计活动步骤)
④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安排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⑤听课后学生的反馈
此外,教师活动应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展开,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者也应同时关注:
①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②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③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④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应边听边思考
一位专家说过:“你讲给我听,我是要忘记的;你做给我看,我说不定记住了;你若让我参与,我肯定能够学会。”
听课时应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教师是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他的教学有什么值得自己学习的,重难点是怎样突破的,自己应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
听课时要注意看实际效果,看学生怎么学,看教师怎样教学生学的。思考之后,可以和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大胆地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写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教案。
此外,听课作为第一感受,需要有反馈式的交流,才能有进一步的深化。
听课中要使思维和老师、学生的思维一致。做练习时,可做启示性的引导与剖析。
听课后要交流
听课后,可以详细地向教师汇报收益与看法,在具体问题上作进一步的切磋,共同探讨如何做得更好。
向别人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有赖于自己的观察、思考与探索,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将别人的教育教学思想转化为自己的理念,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方法与技巧的增多。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首先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让自己能够站在一定高度上来学习别人的经验,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个人和整体教学活动得到改进和提高。因此,发展性听课需要在课后对教师进行积极鼓励、针对性的讲评,才能促进教学不断发展。
听课记录范文10篇2
记录是指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通过一定的**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听课记录范文(通用10篇),希望有所帮助!
听课记录范文10篇3
科目:
数学
听课时间:
20xx年11月28日
课时:
一课时
课题:
7的乘法口诀
听课地点:
第一小学
班级:
二年级
课堂教学纪要
一、复习旧知:背16的乘法口诀。
二、揭示课题:板书:7的乘法口诀。
三、新授。
1、出示教具(小船)
**:这只小船是由什么制成的?生:三角形。师:几个三角形?
生数三角形(七个)
2、出示表格:
1表示什么?生:表示船的只数是1。三角形表示什么?生:表示1只小船由7个三角形拼成。3、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小船。指名**板演。5、打开课本填写。A、让学生填写摆了3只、4只、5只、6只、7只小船各用多少个三角形?B、用什么方法算出结果?生:用加法。C、集体说。D、师小结板书:1个717=7(编口诀)一七得七
问:2只小船是几个7相加?生:2个7相加。师板书:2个7相加。
用乘法算式写出:27=14以及口诀:二七十四
(用同样的方法得出下面的算式及口诀)
E、指名板演,算式及口诀,集体订正。F、说说每一句乘法口诀表示的意思,指名说。说说如何记忆?G、师说乘法口诀的前半部分,生说后半部分。
3、练习训练:出示卡片()二十一生补充完整,并说说如何写算式。
三、巩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固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练习,指名**做。点评。
四、作业。
听课记录范文10篇4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评:
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听课记录范文10篇5
教师:
王娟
学校:
汤阴县五陵一中
一、音乐导入
先来欣赏一段音乐《长亭外》,“长亭外,古道边??”听到这首歌,我的内心有深深的感触,人生难得相聚,分别总是多。今天让我们走进《爸爸的花儿落了》,体味那份离别之情。
二、梳理字词
1.认识这些字的同学,请举手。
衣襟 徘徊 栅栏 骊歌 撩起 玉簪花 鸡毛掸子
哪一个或哪几个要注意写法?
【骊歌】有《骊驹》篇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客人临去歌《骊驹》,后人因而将告别之歌称之为“骊歌”。
三、简介作者
了解作者有不同途径,如课下注释、参考资料、上网查资料。
老师从网络上查到了这些资料,请看大屏幕:
林海英(1918—2001),**文学祖母级人物。原名林含英,小名小英子??散文集《窗》等,短篇小说《城南旧事》等。
资料需要筛选,老师从这几个角度进行筛选:名、时、地、评、作
四、整体感知
1.学习记叙文,需要学习什么?学生总结:描写手法、情感等
2.老师总结:内容、情感、写法
3.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事情?
老师引导学生概括: 参加典礼之前 参加典礼 参加典礼之后
上学 寄钱 住院 爱花 哪些事情属于插叙?文章的线索是谁?本文的明线是?暗线是?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总结:表达了对爸爸的爱、不舍等
总结:学习记叙文需要(1)理事件;(2)明线索;(3)悟情感。
五、品味语言
老师出示幻灯片,展示方法:
(1)借助上下文,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
(2)借助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想像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情感。
(3)借助标点符号,理解人物的情感。
老师展示示例: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
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老师分析:(1)联系上下文,体会爸爸说话的语境;(2)分析“!”;(3)想象爸爸的心里;
请同学们朗读文章,找出表达情感的语句,用“﹏”划出来。学生交流、展示,老师点拨。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菁选8篇)(扩展3)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范文3篇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范文1
一、 听课时间:
xxx—4—5
二、 授课老师:
王xx
三、 授课学校:
xx市北大附中南山分校
四、 授课年级:
初中
五、 授课题目:
《岳阳楼记》
六、 教学过程
(一)、全班分组收集岳阳楼记对联,利用多煤体展示图片及对联。如“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并解释对联的涵义。
(二)、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以往的作家所写的岳阳楼记进行对比。
(三)、导入
(四)、齐读课文
(五)、**,这首诗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思想内容。
学生:(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什么意思?
(六)、**讨论课文结构划分法。
文章有几个段落,怎样划分,划分的原因。
(七)、播放岳阳楼景色片段录像。(对岳阳楼的介绍)。
(八)、**:为什么不写岳阳楼的盛况而刻画岳阳楼洞庭的烟波浩荡的景色,为什么这样选材。(选材要为中心服务)
(九)、解释“以物喜,以已悲”,人生有两种情景,**“你赞同还是反对”,联系实际,“不为外物所动”表现了哪种品质。
(十)、忧国忧民之士,古往今来,有哪些人物。
(十一)、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背诵全文。
(十二)、作业:学习古人抒发感情的方式,写一点抒情文字。
七、 教学板书
岳 叙事作记缘由; 悲——阴 }
阳 范 描写景色 喜——晴 }以物喜,以已悲
楼 仲
记 淹
八、教学评析
(一)、是注重朗读感悟和背诵积累。这首词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感情丰富,教师没有一味的分解剖析,而是设计了充足的朗读。以读会意,以读悟情。同时还注重让学生当堂背诵,积累语言,真正作到一节课下来有所收获。
(二)、是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感染学生如让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观看课文录象,很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使教学生动而深刻。
(三)、是让学生收集课文的图片及对联,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是设疑,突出课文的重难点,把握文章的中心。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范文2
一、阅读材料《老人》找出表明作者童心的语句。(学生回答后教师未点评)
二、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找梦中之人、梦中之景、梦中之情。(学生的回答老师都未点评。)
1、 师读
2、 生回答
3、 老师把三者的答案连缀成一段话。(应让学生尝试)
我的点评:整体感知不到位,文章比较深邃,学生还没能感知文章的意境。
三、研析课文(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的感悟合在了一起。)
1、阅读有关作者写作内容、风格的材料。(比较生硬)
2、完成读书卡(这种形式适合比较浅显的自读课。)
类别——书名————作者————
内容摘录————————————
赏析与解读———————————(初一学生有难度,在做摘抄之前应该指导。)
4、 交流自学的.成果。
学生欣赏了使用修辞的句子。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齐读。
学生**:“漂”是否能换作“飘”?(师让学生解答:后者空间更**,姿态更轻盈。)
我的点评:学生的回答比较散,我觉得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修辞、句式、用词、情感、结构、表现手法等角度去摘抄欣赏。学生大多找的是修辞的句子,有些重复。总是一句又一句的话的分析,使得文章有一种被割裂的感觉,这篇文章不适合用这样的方式来解读。所以读书卡的方式不是什么文章都可以使用的,要注意使用的对象,使用的方式,使用的场合、时机,不能借读书卡的形式来串讲,来代替老师的循循善诱地教学。
5、 走进“录音棚”
学生读课文片断(没有目的性)
四、拓展
不同版本的对比。(没有比较的角度)
总评:
课堂板块清晰、有层次。主要教学思路是使用摘书卡的形式让学自主学习课文,但是文章比较深,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不太能吃透文章。学生没有能在能力上得到锻炼提升。思考:
《如何正确使用摘书卡》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范文3
一、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几件事?表达了老人什么感情?
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的钢盔上吓跑**、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请男孩吃枣,表达了什么?
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剧中的老人有什么象征意义?
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二、关于男孩
4.剧中的男孩有什么象征意义?
他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三、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关于枣儿
6.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四、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中加横线的句子的象征意味。
多**显示:
(1)老人 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男孩 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 (自豪地)我的儿子就叫“枣儿”
(2)老人 (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
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 (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3)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4)男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 不知道。
男孩 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5)男孩 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 来呢,你的枣儿甜!
(6)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学生思考、品味。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2.探究枣儿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师**: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生**发言。
生1: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
生2: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喜欢怀旧,表现了老人对故土的挚爱;儿子久出未归,离开故土追寻心中的梦。
生3: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亲情、故乡,更**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教师总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请大家谈谈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生1: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生2: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生3: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生4: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迫寻。
生5: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
教师总结:优秀的剧本,其主题思想往往是多义的,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供人思考,令人遐想,让读者的想象尽情飞扬。
五、延伸拓展,深化认识
提示: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小孩孤独的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六、课堂小结
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亲情、故乡,更**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社会现实是不公的、令人心酸的、但是社会在向前发展,历史不可能倒流,人们应该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寻找一种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生活状态。
七、布置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结合自身情况,写一篇读后感。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菁选8篇)(扩展4)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10篇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1
一、导入
二、任务
1、练习朗读
2、认识课文
3、品位细节
4、表达感受
三、活动一:练习朗读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
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 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 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总结:1、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3、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4、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5、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
活动三:品位细节
请同学们自选内容,选择句式说话。
1、亨特的爸爸是一个 的人。
2、课文对亨特的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
文中对“我”的描写,最成功的地方是心理描写。
活动四:表达感受
现在我们试着说一句话来表达学习课文之后的感受,这句话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如:我多年坚持作读书笔记,有同事问我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我说:每天做一点吧,走一步,再走一步。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样,挥一挥紧握的拳头,学会鼓励自己。
先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自己听。
本节课活动小结:
1、朗读活动——练习朗读。
2、理解活动——认识活动。
3、分析活动——品位细节。
4、体验活动——表达感受。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2
一、 听课时间:xxx—4—5
二、 授课老师:王xx
三、 授课学校:xx市北大附中南山分校
四、 授课年级:初中
五、 授课题目:《岳阳楼记》
六、 教学过程
(一)、全班分组收集岳阳楼记对联,利用多煤体展示图片及对联。如“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并解释对联的涵义。
(二)、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以往的作家所写的岳阳楼记进行对比。
(三)、导入
(四)、齐读课文
(五)、**,这首诗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思想内容。
学生:(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什么意思?
(六)、**讨论课文结构划分法。
文章有几个段落,怎样划分,划分的原因。
(七)、播放岳阳楼景色片段录像。(对岳阳楼的介绍)。
(八)、**:为什么不写岳阳楼的盛况而刻画岳阳楼洞庭的烟波浩荡的景色,为什么这样选材。(选材要为中心服务)
(九)、解释“以物喜,以已悲”,人生有两种情景,**“你赞同还是反对”,联系实际,“不为外物所动”表现了哪种品质。
(十)、忧国忧民之士,古往今来,有哪些人物。
(十一)、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背诵全文。
(十二)、作业:学习古人抒发感情的方式,写一点抒情文字。
七、 教学板书
岳 ? ? ? ? ? ?叙事作记缘由; ? ? ?悲——阴 }
阳 ? 范 ? ? ? 描写景色 ? ? ? ? ? ?喜——晴 }以物喜,以已悲
楼 ? 仲
记 ? 淹
八、教学评析
(一)、是注重朗读感悟和背诵积累。这首词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感情丰富,教师没有一味的分解剖析,而是设计了充足的朗读。以读会意,以读悟情。同时还注重让学生当堂背诵,积累语言,真正作到一节课下来有所收获。
(二)、是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感染学生如让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观看课文录象,很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使教学生动而深刻。
(三)、是让学生收集课文的图片及对联,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是设疑,突出课文的重难点,把握文章的中心。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3
一、 听课时间:xxx—4—1
二、 授课教师:谢xx
三、 授课学校:xx沛鸿民族中学
四、 授课年级:不祥
五、 授课题目:《背影》
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父母是爱我们的,你在生活中从哪里感受父母的爱。
(二)、介绍朱自清所写的《背影》的来历及写作背景。
(三)、检查预习的效果
① 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② 根据意思说出相应的词语
(四)、朗读课文,把认为课文内容写得好的地方记录下来。
(五)、你对课文的感受,哪些让你感动的地方。
(六)**,既然课文是写父爱的,为什么用《背影》作为题目?(说明:背影在这有特别的涵义)。
(七)、课文共有几次提到“背影”(四次)。
① 第一次在课文哪里提到背影,有什么涵义?
② 第二次提到背影又出现在课文的哪里,有什么意义?
③ 第三次的背影出现在课文哪里,起到什么作用?
④ 第四次的背影在课文哪里出现,有什么涵义?
(八)、听录音,作者对背影作了哪些刻画?哪些词语最有表现力,通过哪些方法来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
(九)、作者用了“胖”等字,描写了父亲体态特点,爬月台艰难,但表现了对儿子的爱。
七、 教学评析
(一)、教态自然,面带微笑,让学生感到亲切。
(二)、过程生动,深度合适,形式巧妙多样,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旁征博引,注意引导,非常丰富;学生活跃、积极、主动;突出了学生为主体,老师是引导者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三)、注重学法指导。抓住重点词语与学生交流,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善于设疑,善于引导。抓住课文提到的“背影”,设计了层层深入的问题,从而揭示课文的主旨并能巧妙引导学生作对答。
(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珍惜与父母的爱。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4
一、导入
二、任务
1、练习朗读
2、认识课文
3、品位细节
4、表达感受
三、活动一:练习朗读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
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 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 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总结:1、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3、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4、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5、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
活动三:品位细节
请同学们自选内容,选择句式说话。
1、亨特的爸爸是一个 的人。
2、课文对亨特的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
文中对“我”的描写,最成功的地方是心理描写。
活动四:表达感受
现在我们试着说一句话来表达学习课文之后的感受,这句话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如:我多年坚持作读书笔记,有同事问我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我说:每天做一点吧,走一步,再走一步。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样,挥一挥紧握的拳头,学会鼓励自己。
先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自己听。
本节课活动小结:
1、朗读活动——练习朗读。
2、理解活动——认识活动。
3、分析活动——品位细节。
4、体验活动——表达感受。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5
教学流程
一、阅读材料《老人》找出表明作者童心的语句。(学生回答后教师未点评)
二、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找梦中之人、梦中之景、梦中之情。(学生的回答老师都未点评。)
1、 师读
2、 生回答
3、 老师把三者的答案连缀成一段话。(应让学生尝试)
我的点评:整体感知不到位,文章比较深邃,学生还没能感知文章的意境。
三、研析课文(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的感悟合在了一起。)
1、阅读有关作者写作内容、风格的材料。(比较生硬)
2、完成读书卡(这种形式适合比较浅显的自读课。)
类别——书名————作者————
内容摘录————————————
赏析与解读———————————(初一学生有难度,在做摘抄之前应该指导。)
4、 交流自学的成果。
学生欣赏了使用修辞的句子。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齐读。
学生**:“漂”是否能换作“飘”?(师让学生解答:后者空间更**,姿态更轻盈。)
我的点评:学生的回答比较散,我觉得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修辞、句式、用词、情感、结构、表现手法等角度去摘抄欣赏。学生大多找的是修辞的句子,有些重复。总是一句又一句的话的分析,使得文章有一种被割裂的感觉,这篇文章不适合用这样的方式来解读。所以读书卡的方式不是什么文章都可以使用的,要注意使用的对象,使用的方式,使用的场合、时机,不能借读书卡的形式来串讲,来代替老师的循循善诱地教学。
5、 走进“录音棚”
学生读课文片断(没有目的性)
四、拓展
不同版本的对比。(没有比较的角度)
总评:
课堂板块清晰、有层次。主要教学思路是使用摘书卡的形式让学自主学习课文,但是文章比较深,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不太能吃透文章。学生没有能在能力上得到锻炼提升。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6
一、导入
二、任务
1、练习朗读
2、认识课文
3、品位细节
4、表达感受
三、活动一:练习朗读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
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 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 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总结:1、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3、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4、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5、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
活动三:品位细节
请同学们自选内容,选择句式说话。
1、亨特的爸爸是一个 的人。
2、课文对亨特的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
文中对“我”的描写,最成功的地方是心理描写。
活动四:表达感受
现在我们试着说一句话来表达学习课文之后的感受,这句话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如:我多年坚持作读书笔记,有同事问我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我说:每天做一点吧,走一步,再走一步。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样,挥一挥紧握的拳头,学会鼓励自己。
先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自己听。
本节课活动小结:
1、朗读活动——练习朗读。
2、理解活动——认识活动。
3、分析活动——品位细节。
4、体验活动——表达感受。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7
科目:语文 听课内容:**两则 讲课人:王莉莉 班级:八七 听课时间:上午第一节
一、导入
二、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报道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的要素)
3、精读课文(分读、齐读) ,具体说说**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 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三、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后,你以为**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的作用,报道**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四、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评价:将方法的教学融入到具体教学内容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将我们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的领域。值得大家借鉴。】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8
一、导入
看狼的图片,倾听狼的嚎叫。**:你能联想到哪些有关狼的成语?
学生交流成语,老师点拨:人们对狼的印象都是不佳的,我们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齐读成语:狼子野心、引狼入室……
今天,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小小说《狼》,作者蒲松龄。
二、简介作者
老师准备了一张作家名片:
名:蒲松龄,字留仙,号 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时:清代文学家
地:山东淄川人
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一、朗读
1. **自在朗读文章,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书声琅琅真好。有没有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呢?(出示生字词)
2. 对于文章,谁能自信地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给予评价。
3. 正确停顿,我能行
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哪些语句要快速读?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指导朗读:久之,目似暝,……/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语速快慢结合)
二、译读
译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门槛。在朗读过程中,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画出来。
先在同桌内交流,看你的疑难问题谁能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其,在文章中有代词的作用。老师准备了几个句子,看看这些“其”在文章中代指什么?
(句子略)
三、理清故事情节
请你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这篇文章介绍了什么故事?
再精炼一下,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这篇小说在情节上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四、读出形象
细读文章,采用勾画法找出描写屠户与狼的地方,分析评点它们的形象。
如“仍从”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狼的贪婪。
学生交流,老师指导总结。
老师有声有色地朗读,台下掌声。
蒲松龄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仅仅是带给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吗?
郭沫若有云:“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者想借这篇文章讽刺什么呢?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五、结束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9
教学流程
一、阅读材料《老人》找出表明作者童心的语句。(学生回答后教师未点评)
二、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找梦中之人、梦中之景、梦中之情。(学生的回答老师都未点评。)
1、 师读
2、 生回答
3、 老师把三者的答案连缀成一段话。(应让学生尝试)
我的点评:整体感知不到位,文章比较深邃,学生还没能感知文章的意境。
三、研析课文(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的感悟合在了一起。)
1、阅读有关作者写作内容、风格的材料。(比较生硬)
2、完成读书卡(这种形式适合比较浅显的自读课。)
类别——书名————作者————
内容摘录————————————
赏析与解读———————————(初一学生有难度,在做摘抄之前应该指导。)
4、 交流自学的成果。
学生欣赏了使用修辞的句子。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齐读。
学生**:“漂”是否能换作“飘”?(师让学生解答:后者空间更**,姿态更轻盈。)
我的点评:学生的回答比较散,我觉得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修辞、句式、用词、情感、结构、表现手法等角度去摘抄欣赏。学生大多找的是修辞的句子,有些重复。总是一句又一句的话的分析,使得文章有一种被割裂的感觉,这篇文章不适合用这样的方式来解读。所以读书卡的方式不是什么文章都可以使用的,要注意使用的对象,使用的方式,使用的场合、时机,不能借读书卡的形式来串讲,来代替老师的循循善诱地教学。
5、 走进“录音棚”
学生读课文片断(没有目的性)
四、拓展
不同版本的对比。(没有比较的角度)
总评:
课堂板块清晰、有层次。主要教学思路是使用摘书卡的形式让学自主学习课文,但是文章比较深,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不太能吃透文章。学生没有能在能力上得到锻炼提升。思考:
《如何正确使用摘书卡》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10
(一)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几件事?表达了老人什么感情?
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的钢盔上吓跑**、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请男孩吃枣,表达了什么?
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剧中的老人有什么象征意义?
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二)关于男孩
4.剧中的男孩有什么象征意义?
他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三)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5.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关于枣儿
6.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四、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中加横线的句子的象征意味。
多**显示:
(1)老人 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男孩 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 (自豪地)我的儿子就叫“枣儿”
(2)老人 (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
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 (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3)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4)男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 不知道。
男孩 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5)男孩 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 来呢,你的枣儿甜!
(6)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学生思考、品味。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2.探究枣儿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师**: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生**发言。
生1: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
生2: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喜欢怀旧,表现了老人对故土的挚爱;儿子久出未归,离开故土追寻心中的梦。
生3: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亲情、故乡,更**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教师总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请大家谈谈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生1: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生2: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生3: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生4: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迫寻。
生5: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
教师总结:优秀的剧本,其主题思想往往是多义的,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供人思考,令人遐想,让读者的想象尽情飞扬。
五、延伸拓展,深化认识
提示: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小孩孤独的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六、课堂小结
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亲情、故乡,更**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社会现实是不公的、令人心酸的、但是社会在向前发展,历史不可能倒流,人们应该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寻找一种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生活状态。
七、布置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结合自身情况,写一篇读后感。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菁选8篇)(扩展5)
——小学听课记录5篇
小学听课记录1
一、 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咏华山。(生齐读课题)
2、(出示寇准写的诗)指名读。
【评:复习导入时,经过看填空题背第一段,指名读《华山》,既检查了学生第一课时的学习情景,又突出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了诗人的创作背景,充分显示了教者设计教案时的匠心。】
(出示课件)啊!华山真高哇!(指名读)
3、是呀,华山真高呀,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华山的高?(生在第二自然段中边读边找)
轻声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讨论)
【评:教者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感悟、交流,逐步深化华山在学生心中雄伟、高大的印象。】
【评:学生从第一课时开始就对华山充满了好奇,师在此处播放华山的录像,画简笔画,为学习第二自然段创设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华山的“高”这一特点。】
齐读。
4、在第二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也写了华山的高呢,看看谁最细心,能把这句话找出来。
(出示课件)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指黑板)是呀,难怪小寇准会从心底发出惊叹:
生齐读:啊!华山真高哇!
5、小朋友们都被华山险峻的风光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就发出了赞叹,这就是——(指课件齐说:情不自禁)。
【评:重视词语的积累,能结合课文资料指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显得水到渠成。】
二、借文悟诗。
过渡:小寇准也和大家一样,情不自禁地赞美起华山来。
1、课件出示诗句。
(1)生在课文中找诗句的意思。
(2)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仅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的意思?(出示古诗和句意。)
(3)哪句话写了“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思呢?(出示古诗和句意)
(4)理解“回首”的意思。
【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段落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品评诗人用词的精妙。】
(5)请女生读诗句,男生读课文中的句子。
2、点题,像我们这样赞美华山就是 ——(指课题)咏华山。
3、是呀,小寇准小小年纪就能做出这样的好诗,难怪先生连连点头称赞:(——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说)
4、让我们捧起书再一次咏华山!齐读课文。
三、课外延伸
1、供给课前收集的描述山的诗,生**练读。
2、指名**朗诵,师配乐。
3、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关于山的古诗。
【评:教者能打破课堂局限,将学生引向课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本事。】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岁 华 齐
1、学习“山字头”,领读。
2、看一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你们看,这三个字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生描红,师巡视。
小学听课记录2
一、导入新课
1、大家一齐齐读课题——“秋思”预备起。
2、“秋思”是什么意思呢?——思念家人
二、生字词
诗中哪个字是多音字——“重”(chong)
三、进入新课
1、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2、讨论中有什么问题
(学生):“复恐匆匆说不尽”是什么意思?
(教师):哪个同学能够帮一帮他
除了这句不懂,还有什么不懂?好,都懂了,我来考考大家。
3、逐句品读
“洛阳城里见秋风”讲的是哪个季节?——秋天。秋天来了,用你的话来描绘一下。
“见”是无形的,把它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比如:叶子在瑟瑟秋风中悄然飘落
“行人临发又开封”,如果你是张籍,你会对捎信的人说什么?
张籍,请问你在信中写了什么?
(请四五个同学回答,并加分)
四、总结
本诗用了什么手法——借景抒情
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作业
小练笔:如果你是张籍,你会对远方的家人说什么?把它写下来。
小学听课记录3
科目:数学
年级:五年级
授课者:张尊敬
课题:方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学生:秤、电子秤
教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
二、 介绍天*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
三、 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一)等式
1、 在天*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衡了。
**: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学生:20+30=50
2、 观看课件,列式子。
30+x=80 x+20=70 2x=100
3、 何为等式?学生一齐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举例:60+x=80 70+20=90 50-20=30
4、 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 举反例:5x>29 30<70是等式吗?
学生:不是。
6、 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二)方程
1、 像30+x=80、x+20=70、2x=100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
学生:方程
教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资料,值得表扬。
2、 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包含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反复读。举方程的例子。
3、 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必须都是方程。
(三)板书
20+30=50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0+x=50
x+20=70
2x=100
包含未知数的等式
四、 练习
1、 确定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
2、 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 总结:何为等式?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包含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听课意见:
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
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小学听课记录4
1、 直接入题——丰碑
找出课文中点题的一句话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 学生朗读“冻僵”段,谈感受
“舍己为人,做好**前的准备……”
教师**“镇定”、“安详”的意思
评:训练学生随课文理解词语的本事。
3、 猜猜“军需处长**前想到了什么?”
评:那里学生回答很虚假造作,缺乏真情实感。
4、 指导学生带着对老战士的崇敬之情配乐朗读“冻僵”段,谈感受
“沉重,悲伤难过,悲痛,尊敬……”
评:朗读指导效果不明显。
5、 找出将军情感变化的句子,谈感受
“爱战士,对君处不满,爱兵如子……”
6、 教师范读“将军愣住了……”段
板书:
22 丰碑
舍己为人
7、 带着必胜的信心朗读课文最终一段
评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精益求精的教师来说,一堂课结束后,总会留下一些遗憾。
这堂课的教案设计很好,看得出教师很用心。但具体操作起来,还是留下一些遗憾。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这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课文,重要的是以情打动人。但**战争年代离学生很远,学生很难投入。把学生带入情境,是本节课的重点。这很需要教师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培养一种感情基调。唐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她直接进入主题,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导致下头的教学没有打动大部分的学生心灵。
让学生谈感受,这点子很好。但前面感情铺垫不够,学生的回答大多空泛虚假,**式的,遗憾。
对于学生错误,如:用“恼怒成羞”形容将军。首先,应是“恼羞成怒”,再次,这个词用在那里不适合。
整堂课节奏拖沓,时光把握不好。如:“贴”字纠缠了很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才答到点子上。由于前面花费了很多时光,导致“将军”这条明线没有深入分析。
小学听课记录5
教师讲故事:宋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为什么连声叫好?
板书:
1、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导入新课)
2、 观看录像《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3、 自选方式朗读课文 “个别,小组”,儿子和有钱媳妇,畜。生不如,传疯了
4、启发式**(弄清事情起因和结果,激起学生好奇心)
5、 学生**题,自然过渡到“过程”
6、重点分析三位徒弟画骆驼的过程
板书:画多许多小骆驼
许多骆驼头
两只山谷走(以少代多)
7、 用“虽然……可是……”句式评三个徒弟的画
8、猜猜“大徒弟、二徒弟会对小徒弟说什么话?”(主角扮演)
评:主角扮演能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加强对人物之间关系和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梁教师抓住这一点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很好!
9、让两位学生***读ppt上的故事“踏花归来马蹄香”
**:你明白这幅画妙在何处?
10、 教师读故事:“深山藏古寺”,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中情景
**:**会喜欢哪一幅画?
给四幅画分别起名
评析:
杨教师具有独特人格魅力,是因为她脸上和善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无尽亲和力。她是个善于调控课堂的教师。整堂课气氛很活跃,学生很配合很投入。
貴州斗牛现场失控,太惨了。
教师用宋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故事导出新课。该故事与课文中画骆驼的故事类比,立意都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很自然地导出课文题目。
该课最大的亮点是多**的使用。教师课前收集了很多材料,做了精心的准备。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让学生观看课文录像,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感观认识,初步了解课文资料。这样做限制了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否在学生阅读课文后观看效果会更好呢?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有良好的教师语言艺术。“我觉得你说得异常好,只是声音再大一点。”既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心。
整堂课的总体设计是故事连故事,进行师生互动,进取,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但我认为连续四个相似的故事,没有必要,反而缩短了课文的学习时光,显得喧宾夺主。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菁选8篇)(扩展6)
——听课记录3篇
听课记录1
授课教师:xxx
科目:语文
听课时间:xx课时
听课课题:生命的药方
听课地点:xx班级
听课记录
一、情境导入
师:今日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xx病患者。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
二、通读,初次感悟
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
①读准字音
②读懂词语
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
3、交流
板书:欢乐、友情
“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欢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
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馈,随机学习。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xuè)不幸染**xx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
(1)指名读。
(2)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十分孤独,十分无助?(全都躲)
(3)这些伙伴在德诺染上xx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处的?
听课评析
xx病是经过血液等传播,跟xx病患者一齐吃吃饭、握握手是不会被传染的。其实,有许多像德诺这样染上xx病的人,需要大家的关心,**,教师期望同学们都能像艾迪一样给那些需要帮忙的人关心和爱护,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完美。
听课记录2
授课教师:xxx
科目:xx
听课时间:xx课时
听课课题:xx
听课地点:xx班级
一、导入新课,解读课题
解释“赠”。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一首题目中有“赠”的古诗。(生回忆《赠刘景文》)生答:“赠”的意思就是“送”。Ww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学习生字:
(1)画出生字词,经过拼音认读,自我读----指读----齐读
(2)指导写字
3、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抽生读,教师、学生评价
5、这首诗反反复复读了多篇,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这首诗你的感受?(李白和王伦的情谊深)
6、再带着这种感觉读
7、抽生读、齐读
8、学生汇报此刻让教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成果。
9、师生配合朗读古诗A、教师读题目以及作者和诗句前3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B、调换C、学生齐读全诗
三、体会意境深情诵读
四、读写结合深化主题
拿出练习纸把此时李白、汪伦最想说的,或是自我最想说的把它写出来。
听课评析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是这堂课的难点。
听课记录3
授课教师:xxx
科目:xx
听课时间:xx课时
听课课题:xx
听课地点:xx班级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在《秋日私语》的乐曲声中播放秋天的画面,并谈话导入。
二、巩固字词,感知全文
1、出示课件,巩固字词,我将它们按必须的规律、特点排列为三行。
如:第一行出示生字:凉爽。让学生用心记住易错字“爽”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
2、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听后找找每个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话写出了他对秋雨的印象?并用横线画下来。抽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由于第二自然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颜色,是课文“浓重的一笔”,所以我将着力点放在了学习第二自然段,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的读。
如:理解中心词“五彩缤纷”。先请学生**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述颜色的词语找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多**把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之后追问…..(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进行本事培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
2、赏析美句,重点指导。学生先自我练读喜欢的句子。之后抽生个别读,相机指导
3、学习第三段
4、学习第四段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五、说板书设计
五彩缤纷丰收
11、秋天的雨香甜好闻
(钥匙)传递信息欢乐
听课评析
这堂课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反映了课文的主要资料,脉络清楚,丰收和欢乐两个词语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菁选8篇)(扩展7)
——语文听课记录的 (菁选3篇)
语文听课记录的1
任课教师:郭仙
科别:语文
班级:八三班
听课人:孟庆婷
听课时间:9月23日上午第三节
听课内容: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
课堂活动记录:
一、复习
1、回忆上节课分析的内容,按顺序展开。
2、为什么单独列出买书事件?
二、分析文章
1、写作手法分析
2、感情线索变化——欲扬先抑
3、用欲扬先抑的方法练习说话。
4、讨论:初中语文课本该不该删掉鲁迅的文章?
5、拓展:老师读文章,师生共感受,学习写作手法。
**:(1)、文中二、三段的细节描写?
(2)、文章的线索?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作练习。
评论:
1、教师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强。
2、学生情绪调动充分,授课氛围好。
3、教师朗读环节深刻感人,感情升华好。
4、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练习说话难度较大,值得商讨。
心得:
激情飞扬的授课情绪能带动学生一起飞翔!
语文听课记录的2
时间:xxx3月
记录人:杨婷
授课教师:付小惠
授课内容:《小石潭记》
听课教师:杨婷 罗光亮 王艳玲 何兴旺 李波
评课内容:
杨婷: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即在课文学习必要之处作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
罗光亮: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定的缺憾。学生发言后教师还应有针对性的讲评,点拨要到位。再一个就是训练题的设计能否再贴近学生生活。
王艳玲: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定的缺憾。学生发言后教师还应有针对性的讲评,点拨要到位。再一个就是训练题的设计能否再贴近学生生活。
何兴旺: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
语文听课记录的3
时间:xxx3月
记录人:杨婷
授课教师:付小惠
授课内容:《小石潭记》
听课教师:杨婷 罗光亮 王艳玲 何兴旺 李波
评课内容:
杨婷: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即在课文学习必要之处作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点。
罗光亮: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定的缺憾。学生发言后教师还应有针对性的讲评,点拨要到位。再一个就是训练题的设计能否再贴近学生生活。
王艳玲: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定的缺憾。学生发言后教师还应有针对性的讲评,点拨要到位。再一个就是训练题的设计能否再贴近学生生活。
何兴旺: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菁选8篇)(扩展8)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菁选2篇)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1
一、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导入:(8:00)
1、欣赏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图上的树木多不多?”(学生回答“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色的海洋”)
2、连续欣赏几幅图片说说怎么样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3、观看录象资料。(8:09)
(二)学习课文
1、集体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并与同学交流。(8:13)
(2)投影出示文中的词语,检查朗读。
(3)指名朗读描写春天的部分,其他同学画出所描写的景物。
找出文中描写很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指导理解“抽出”
(4)总结本段的学习方法。(8:18)
2、小组学习其余部分
(1)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2)分小组学习描写夏、秋、冬部分的`内容。(8:20)
3、交流讨论
(1)指名回答夏、秋、冬描写的景物。(投影出示表格,添表)。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3)如果要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在什么季节?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朗读课文。(8:35)
一人朗读,配乐,其余同学观看动画。
(四)深入理解课文
1、板书花园、宝库
2、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花园、宝库?
(五)作业:可以写写自己的家乡。
点评:
这节课老师通过图片、录像、课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色、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先带领学生一块分析描写春天的部分,并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来学习课文的其余部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几处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等环节,都体现了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感悟,体现了人文**的精神。
导入部分的录像资料只是让学生看了一遍,看完就过去了。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联系录象资料来说说小兴安岭有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课文。在第三个环节配乐朗读并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时,课件的内容并不能和课文完全相符,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这里可只留背景音乐,让学生边听朗读边去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在最后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上,还缺乏进一步的提升。小兴安岭向人们奉献出了丰富的物产,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2
一、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导入:(8:00)
1、欣赏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图上的树木多不多?”(学生回答“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色的海洋”)
2、连续欣赏几幅图片说说怎么样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3、观看录象资料。(8:09)
(二)学习课文
1、集体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并与同学交流。(8:13)
(2)投影出示文中的词语,检查朗读。
(3)指名朗读描写春天的部分,其他同学画出所描写的景物。
找出文中描写很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指导理解“抽出”
(4)总结本段的学习方法。(8:18)
2、小组学习其余部分
(1)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2)分小组学习描写夏、秋、冬部分的内容。(8:20)
3、交流讨论
(1)指名回答夏、秋、冬描写的景物。(投影出示表格,添表)。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3)如果要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在什么季节?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朗读课文。(8:35)
一人朗读,配乐,其余同学观看动画。
(四)深入理解课文
1、板书花园、宝库
2、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花园、宝库?
(五)作业:可以写写自己的家乡。
点评:
这节课老师通过图片、录像、课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色、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先带领学生一块分析描写春天的部分,并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来学习课文的其余部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几处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等环节,都体现了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感悟,体现了人文**的精神。
导入部分的录像资料只是让学生看了一遍,看完就过去了。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联系录象资料来说说小兴安岭有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课文。在第三个环节配乐朗读并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时,课件的内容并不能和课文完全相符,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这里可只留背景音乐,让学生边听朗读边去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在最后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上,还缺乏进一步的提升。小兴安岭向人们奉献出了丰富的物产,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菁选8篇)(扩展9)
——教师听课评课记录 (菁选2篇)
教师听课评课记录1
一、谈话引出话题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季)
你感到气候有什么变化吗?
2、教师:这么冷的天气,花草树木会冻死吗?植物们准备好怎样过冬天了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植物,并记录植物现象。
1、教师:冬天到了,小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大树上有什么变化?小草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小朋友自主观察,并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疑问。
3、教师引导幼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植物,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植物的变化。
(1)观察大树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冻死了吗?找一找树上还留下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芽苞、果实、种子等。)
(2)教师:请小朋友剥开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会变成什么?
(3)观察小草
请小朋友在草地上观察,看看冬天的小草怎么样了?想一想,小草冻死了吗?
挖出小草的根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根上长着什么?
4、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植物,并用自己的彩笔记录植物过冬的种种表现。
三、**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跟同伴讲讲你的记录和发现,看看植物过冬有几种方式?
四、帮助幼儿了解植物过冬的各种方式。
1、教师:冬天到了,落叶树的叶子纷纷掉下来,常青树的叶子仍然还是绿色的;
落叶对树木过冬有帮助吗?
(减少水分蒸发、落叶能化为肥料、营养树根)
2、教师:小草是什么颜色?它冬死了吗?
(有的小草根已经死了,但是它留下了种子,有的小草根还活着,明年春天还会发芽。)
3、教师:人们怎样帮助植物过冬呢?
(在树上涂石灰、扎干草,为油菜、麦苗撒上草灰、干粪,把怕冷的观赏植物搬到室内或温室。)
听课评析:
在课堂中让幼儿了解植物怎样过冬,感知冬季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通过观察、绘画、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感知各种植物在冬季的不同状态。培养幼儿有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及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师听课评课记录2
一、以游戏《小**学本领》引入课题
1.教师、幼儿戴头饰扮**,在木地板、海绵垫上爬,让幼儿用手触摸、按压,
感知并说出这两种物体的硬、软。
2.教师:原来,我们的手能摸出硬的和软的东西,我们的手真能干!
当看见一个东西,我们不知道它是硬的还是软的时,可以用手摸一摸,这是一个好办法!
二、在触摸——发现——再触摸中感知物体特性,并表述出来。
1.摸一摸
(1)请幼儿听口令从小筐中拿出硬的东西(木积木),使劲捏捏、按按
教师:你捏得动积木吗?(捏不动)按捏不动的东西是硬的。
同样拿出软的东西(海绵),摸一摸,捏一捏,还可以拧几圈,海绵是柔软的。
(2)幼儿摸摸锯沫板,感受正反两面(粗糙和*滑)的不同,能说出一面扎手,摸起来不舒服,
是粗糙的而另一面不扎手,很舒服,是光滑的。
(3)伸出双手分别握住热、冷水杯,并说出哪杯水热、哪杯水冷。
(4)小结:我们的手不仅能摸出硬的、软的东西,还能摸出冷的、热的、粗造的、光滑的东西。
2.选一选
请几名幼儿到台前来,任选一件喜欢的物品,告诉大家所拿物品是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还是热的、冷的……
3.找一找
带领幼儿在活动室里边摸边问,哪些物品是硬的、软的、冷的、光滑的等,让幼儿逐一说出感觉。
4.说一说
*常还摸过什么东西,是粗糙的、柔软的、热的?
5.评析: 手能摸出硬的、软的,冷的、热的、粗糙的、光滑的东西。但是有些东西不能摸:
如电源插座、开水、旋转的电风扇叶等,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三、分组游戏
《小**搬东西》 听口令把小筐中软的东西送过来,或把硬的东西送过来。
活动评析: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找找、摸摸其他东西,说出自己的感觉或和父母一起玩摸东西的游戏,让家长协助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如湿漉漉、毛绒绒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