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3篇 面积单位的进率表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1

  本课教学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索知识,让学生大胆的猜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引发问题的出现------光凭看和猜不能**答案,同时为学生准备了必须的操作工具,让学生带着问题,满怀疑惑和好奇去探索。学生刚学习完面积的推导,很容易想到摆的方法。但摆的方法毕竟不简便,其他的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更好的方法——量边长,因为直尺是以厘米作单位的,所以计算出来的正方形面积也是以*方厘米为单位的;也有的同学想出,不用操作,直接将1分米换算成10厘米进行面积计算。不同的方法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抓住了如下几点:

  1、在学习长度单位进率的基础上引发本课内容,这样有助与学生以后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体现了合作精神。

  3、重点突破了*方分米与*方厘米间的关系,先让学生通过计算面积总结出1*方分米=100*方厘米,然后利用规律很简单地总结出1*方米与100*方分米的进率关系。

  4、练习有由浅入深,结合身边的事物,体现新课标精神,学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可以算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这部分教学中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在学习的'初期,许多学生比较容易混淆,面积单位的合适选择,或是什么时候用面积单位什么时候用长度单位,使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其实出现这种错误,主要还是学生在学习时自主探究的不足够。可以说学生对于面积单位的大小没有一个明确的大小概念,对于面积的计算公式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新授课,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更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一课,内容比较简单,也比较适合学生探究发现。所以在这一课的例题教学中,我先请学生计算准备的正方形的面积(和书本上正方形一样大),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2种情况,有的认为是“1*方分米”,有的认为是“100*方厘米”,这就为新课的学习产生了一个认知的冲突,为什么出现2种答案,到底哪种对?接着先请学生比一比,排除计算的正方形不一样大这种情况,再来深究各自的计算方法,找到其实只是采用的单位不同,但是计算的都是正确的,这就得出“1*方分米=100*方厘米”这一结论。

  在有了“1*方分米=100*方厘米”这一个认知推理的过程后,学生很容易推理出“1*方米=100*方分米”,经过部分练习后,学生能很扎实的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但是这节课上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十分枯燥和乏味的,在这里的练习设计,我安排的不是很合适,只是采用书本上的直接的单位换算,由学生填空,发现在教学后期,学生明显有兴趣不足,所以在练习形式上要多加改变。例如将简单的面积换算可以改变为判断题: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他的面积是1*方分米。这样的题目既考查了学生的面积计算,有考察了学生的单位换算,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掌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3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体现了合作精神。重点突破了*方分米与*方厘米间的关系,先让学生通过计算面积总结出1*方分米=100*方厘米,然后利用规律很简单地总结出1*方米与100*方分米的进率关系。在这个环节,除了学生自己的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资料外,我还让他们用不同的单位计量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如:对小一些的用分米和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如课桌、写字台等;对大一些的用米和分米测量,如教室、住室等,测量后再分别计算出面积。学生首先猜想、悟出“1*方分米与1*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1*方分米=100*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的规律使学生明白了1*方米=100*方分米。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形成了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这部分教学中,尽量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这样学生**设计试验,在组长的**下真正的探究。但是有一个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做、也明白,可是自己的方法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出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成功,我会注意在以后多让学生用语言自己去表达。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阅读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3篇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本课设计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时间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的。

  1、 复习与思考。

  复习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旧知识的矛盾点,为学生猜想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做了必要的铺垫,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同时设计成生活中的问题,贴近生活,实践了课标中的理念: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在生活中实践应用。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

  2,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除了学生自己的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资料外,我还让他们用不同的单位计量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如:对小一些的用分米和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如课桌、写字台等;对大一些的用米和分米测量,如教室、住室等,测量后再分别计算出面积。

  学生首先猜想、悟出“1*方分米与1*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1*方分米=100*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的规律使学生明白了1*方米=100*方分米。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形成了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这部分教学中,尽量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这样学生**设计试验,在组长的**下真正的探究。但是有一个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做、也明白,可是自己的方法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出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成功,我会注意在以后多让学生用语言自己去表达。

  3,解决问题,实践应用。

  学生探究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后,有一种应用的期待,“我努力的结果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马上引入实践应用。我把导入时的问题设计成第一道练习,将20*方分米直接转化成*方厘米,学生在这时已经可以解决了,通过他们的**思考,积极的将问题加以解答,是对知识的一次实践应用。这种“学以致用”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程的最后总结时我设计了一个题目:1*方米=( )*方厘米,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同时又是对原有知识的综合利用。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融会贯通,应用自己探究获取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对这节课的教学,我尽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成功!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2

  两种教法中都有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两种操作实践活动在形式上很相似但却有本质的区别。在“教法一”中,学生虽然被调动起来,不停地随着教师的指令动手操作。可是,如果仔细分析,学生的行为实际上是对教师指令的被动回应,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操作活动。这样做,看似让学生观察与探究,实质上仍然停留在“告诉事实,验证结论”的水*,学生的.思维活动投入量明显不足,多数学生只有行为的参与而缺少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参与。

  而“教法二”的设计更具探索性、开放性和自主性,教师先引导学生提出大胆猜想,然后启发学生:你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此时的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心理状态,当然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实践活动。在整个实践活动中,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个性化的感受和见解,自始至终是积极主动的。在此期间,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在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习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习了怎样与同伴合作交流,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了落实。

  动手必须与动脑相结合。如果学生的操作实践变成了简单执行教师的“指令”,变成了一种机械的模仿与复制,只需手的运动而无需脑的兴奋,那么它的功效将会**降低。操作实践,需要一种积极探索的心理状态,需要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思维坡度,需要深刻的观察、想象、假设、推理、探究等高层次思维活动的加入,需要由指令性向自主性转变,从而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数学思维活动。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第一次尝试使用导学案上课,整体感觉没有预想效果好。不论是从学生自主学习还是从师生配合方面均不理想。

  导学案的设计是将预习放在了课前,课堂上重点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并进行整理和测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找到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的规律,建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先让学生重点研究“*方分米”和“*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推导出“*方米”和“*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最后再拓展出 “*方米”和“*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在重点探究“*方分米”和“*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我主要让学生结合刚刚学习的正方形的面积进行“做数学”——让学生将1*方分米*均分成100个1*方厘米,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个先画、再分最后想的过程,学生深刻理解了之间的进率。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合作意识不强,即使是在小组合作中进行的,学生个体表现的意识也较强,没有体现出团结合作精神。

  本节课虽然教学内容完成了,但很明显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有待继续加强。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2)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3篇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惯。

  3、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4、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测引入

  1、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

  3、看来同学们猜测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推导1*方分米=100*方厘米

  1、生拿出***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2、指名回答: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方分米)。

  3、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方厘米呢?请开动脑筋,发挥小组合作力量,动手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5、师小结板书:1*方分米=100*方厘米。

  (二)知识迁移

  1、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并**两个问题:

  (1)边长1米的正方形纸,它的面积是多少*方米?

  (2)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方分米?你们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解决,进行汇报。

  3、汇报交流板书:1*方米=100*方分米。

  4、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1*方分米=100*方厘米;1*方米=100*方分米。

  (三)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

  2、面积单位: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三、实践应用

  1、练习填空。

  1米=( )分米 1分米=()厘米

  1*方米=()*方分米 1*方分米=()*方厘米

  2、完成83页“做一做”。订正时请学生说出想法。

  3、改错:7*方分米=70*方厘米1800*方米=18*方分米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类推的能力。

  3。培养探索、应用的意识。渗透变与不变的.辨证唯物**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研究1*方分米与1*方厘米的关系。

  (1)指导学生自学例1。出示自学提纲:

  A。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B。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C。1*方分米与100*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演示动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也可看作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

  1分米×1分米=1(*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0(*方厘米)

  (3)1*方分米=100*方厘米(板书)

  2。推导1*方米与1*方分米的关系。

  (1)教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1*方米与1*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2)(演示动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可以划分成100个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即100个面积为1*方分米的正方形。所以1*方米=100*方分米(板书)

  (3)思考:1*方米等于多少*方厘米呢?

  3。小结: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方米=( )*方分米 1*方分米=( )*方厘米

  2。判断。

  (1)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 )

  (2)4*方米=40*方分米

  ( )

  (3)50*方米和50米一样大

  ( )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课后作业。

  1。3*方米=( )*方分米 5*方分米=( )*方厘米

  15*方米=( )*方分米 26*方分米=( )*方厘米

  2。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方厘米?

  3。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方分米?用面积是25*方分米的水泥方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多少块?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认真观察、参与获取新知识的全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避免死记硬背。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菁选3篇)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本课设计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时间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的。

  1、 复习与思考。

  复习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旧知识的矛盾点,为学生猜想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做了必要的'铺垫,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同时设计成生活中的问题,贴近生活,实践了课标中的理念: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在生活中实践应用。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

  2,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除了学生自己的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资料外,我还让他们用不同的单位计量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如:对小一些的用分米和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如课桌、写字台等;对大一些的用米和分米测量,如教室、住室等,测量后再分别计算出面积。

  学生首先猜想、悟出“1*方分米与1*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1*方分米=100*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的规律使学生明白了1*方米=100*方分米。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形成了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这部分教学中,尽量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这样学生**设计试验,在组长的**下真正的探究。但是有一个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做、也明白,可是自己的方法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出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成功,我会注意在以后多让学生用语言自己去表达。

  3,解决问题,实践应用。

  学生探究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后,有一种应用的期待,“我努力的结果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马上引入实践应用。我把导入时的问题设计成第一道练习,将20*方分米直接转化成*方厘米,学生在这时已经可以解决了,通过他们的**思考,积极的将问题加以解答,是对知识的一次实践应用。这种“学以致用”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程的最后总结时我设计了一个题目:1*方米=( )*方厘米,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同时又是对原有知识的综合利用。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融会贯通,应用自己探究获取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对这节课的教学,我尽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成功!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2

  昨天,我们学习了三个面积单位,分别是*方厘米、*方分米、*方米。学生对这三个面积单位所表示的实际大小有了一定的感知,并能用手势表示出来。为这节课(研究*方厘米、*方分米、*方米之间的进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我考虑到:“1*方分米=100*方厘米,1*方米=100*方分米”,这百进制关系学生肯定难以理解。因此,我决定把这一抽象的知识要化为学生直观的、容易接受、理解的知识。于是,我就借助“动手操作”---这把能撬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我提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两个正方形,(分别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处理“*方分米和*方厘米”的进率时,我采取引导、半扶半放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图形,仔细观察它们的实际大小。借助学具,想一想、猜一猜,1*方分米=?*方厘米,然后同桌交流想法和结果。这时,只见学生纷纷参与,有的学生用两个学具比划着量;有的学生用直尺进行*均分;有的学生在对折1*方分米的正方形纸……。

  操作五分钟后,只见有学生把小手高高的举起,并用一种很期待发言的目光看着我,我知道他们一定想出了方法并探讨出了结果。这时,我说:“孩子们,想好的同学再想想你的想法是否正确,没想好的同学快一点儿”。2分钟过去了,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小手,我开始指名汇报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赵怡萌说:“我先把这个1*方分米的正方形对折后再对折,这样就把它*均分成了4分,每份是16*方厘米,16再乘4就等于64*方厘米。”这时,我并没有及时给出结果的正确与否,而是引领学生分

  析怡萌的思路是否正确,通过我的引领指导、学生的动脑思考,不但能正确判断出怡萌的思路是正确的,结果是错误的,还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可谓是一箭三雕。

  “谁还有不同的思路?”这句话刚开口,学生又纷纷举起小手。*皓的思路是:把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横着*均分成10份,每份长1厘米;竖着*均分成10份,每份长1厘米。这样,10乘10等于100.因此,1*方分米=100*方厘米。李兆恒的思路是:把1*方厘米的正方形横着放在1*方分米的正方形上面,量一量,一共有10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再把1*方厘米的正方形竖着放在1*方分米的正方形上面,量一量,一共有10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0乘10等于100。所以,1*方分米=100*方厘米。李亚文的思路是:直接计算,1分米=10厘米,10厘米乘10厘米等于100*方厘米。

  听到同学们的回答,我很高兴。说实话,学生能想出这么多的想法,这令我出乎意料。

  在处理“1*方米=?*方分米”时,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怎样去思考、怎样去动手操作的方法。因此,我只在黑板上画出了1*方米的正方形,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的,在这次的汇报过程和结果中,除了上述的4种方法外,又有一种方法:他是把这个正方形对折,看一看这个正方形的一半中有几个1*方分米的正方形,然后再乘2。

  通过学生汇报的过程和结果,让我深深的感到: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很大的“爆发力”。只要你引导到位、启发到位,他们就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以前,我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动手操作,惟恐课堂秩序乱,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看来,我这种顾虑是多余的。这时我想起一句话:“水到底有多深,只有自己亲自去试一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这一活的资源。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本课设计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时间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的。

  1、 复习与思考。

  复习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旧知识的矛盾点,为学生猜想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做了必要的铺垫,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同时设计成生活中的问题,贴近生活,实践了课标中的理念: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在生活中实践应用。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

  2,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除了学生自己的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资料外,我还让他们用不同的单位计量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如:对小一些的用分米和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如课桌、写字台等;对大一些的用米和分米测量,如教室、住室等,测量后再分别计算出面积。

  学生首先猜想、悟出“1*方分米与1*方厘米有什么关系?”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1*方分米=100*方厘米,最后利用迁移类推的规律使学生明白了1*方米=100*方分米。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自己获取知识,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形成了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这部分教学中,尽量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这样学生**设计试验,在组长的**下真正的探究。但是有一个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做、也明白,可是自己的方法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出来。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成功,我会注意在以后多让学生用语言自己去表达。

  3,解决问题,实践应用。

  学生探究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后,有一种应用的期待,“我努力的结果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马上引入实践应用。我把导入时的问题设计成第一道练习,将20*方分米直接转化成*方厘米,学生在这时已经可以解决了,通过他们的**思考,积极的将问题加以解答,是对知识的一次实践应用。这种“学以致用”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程的最后总结时我设计了一个题目:1*方米=( )*方厘米,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同时又是对原有知识的综合利用。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融会贯通,应用自己探究获取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对这节课的教学,我尽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成功!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4)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3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慨括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常用面积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课件、*方厘米、*方分米、*方米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击掌。

  2、出示两片树叶,涂色比赛。

  3、课件出示P60图。比较那个面大。

  4、小结:这些我们能看到的和摸到的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图片

  哪个图形面积大?

  2、谁能用一句话慨括什么是面积?

  3、结合生的回答师板书。

  4、①、重叠法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②、利用手中学具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5、面积单位:

  ①、以小组为单位自学P63内容。

  ②、生答学到了什么?(*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三、小结:我们学习了什么?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四、巩固练习。①、课件出示②、P64 1、2、3、4

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教学反思

  五、总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六、作业:课后找一找周围的物体表面。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2.体会引进**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建立*方厘米、*方分米、*方米的表象。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过探究、讨论,体会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面积为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纸片各一张。

  学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生面积1*方厘米、1*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侯老师刚买了一套住房(出示课件),你们想了解点什么? (学生回答。)

  情况一:若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价值。

  师:同学们有的想知道……,有的想知道……,这是新房的*面设计图,从这个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情况二:学生回答的问题没有价值。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事情可真多,这是新房的*面设计图,仔细观察这个图,你知道了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房间是有大有小的。)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有的房间大,有的房间小,房间的大小指的是面积的大小,客厅大也就是说客厅的面积大,卫生间小是指卫生间的面积小,那你能说一说,客厅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是指地面的大小。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房间地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比如,餐厅地面的大小是餐厅的面积,厨房地面的大小是厨房的面积。

  师:再比如说,你看,这里是我手掌的面,那么这个手掌面的大小,就是我手掌的面积。那你们的手掌面呢?谁愿跟我比比,谁的面积大。

  师:你来,同学们看,谁的面积大?

  师:同位互相比一下。

  师:其实,周围物体的面也有大有小。现在大家可以任意找一找,比一比。然后互相说一说,看看哪些面的面积大,哪些面的面积小。开始吧。(学生小组**探究。)

  师:谁来说一下,你们比较的哪些面的面积大,哪些面的面积小?

  学生交流(学习重叠法的语言:这个同学是把这两个面重叠在一起来进行比较的,他发现垫壳的面多出一部分,所以就说垫壳的面积大,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可以叫它重叠法。)

  师:刚才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以前,我们学过不少图形,你们看,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课件出示),这些图形的周围都是封闭的,我们叫它封闭图形。这些图形也有大小吗?

  师:你能看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哪一个大吗?圆形和三角形呢?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我们可以说正方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圆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你能说出在这四个图形中哪一个的面积最大吗?

  生: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二、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师:刚才有的面的面积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大小,那你觉得餐厅和厨房哪一间的面积大呢?现在我们就想办法来研究一下,好不好?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在信封里装着,可以利用这些学具摆一摆,数一数,看它们的面积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好吗?看哪个小组能最先得出结论。

  学生小组活动并汇报。(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有几种情况)

  展示摆的好的小组,正确的摆法有以下情况:

  红纸 绿纸

  正方形 12 12

  圆形 12 12

  长方形 18 18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一个小组是这样摆的,(出示错误的一组)你能说说你们比较的是哪张纸的面积大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答)

  师:那你认为这样合适吗?

  师:找同一小组同学说:那你认为怎样就合适了?

  引导学生说:要用一样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要用**的标准,这个**的标准,就叫面积单位。

  刚才,我们用到的正方形、长方形都可以看作一个面积单位,为了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想不想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几个?是怎样规定的?请带着这两个问题看数学课本73、74页,从这里边找到答案。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

  学生看书后小组互相说说这两个问题。

  师:谁来告诉同学们,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几个?(学生回答。)

  师:你知道1*方厘米有多大吗?

  师: 你能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1*方厘米吗?(师贴1*方厘米)

  师:量一量,看它的边长是不是1厘米?在你的脑海里想象一下1*方厘米有多大?看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也可以跟你的同位说一说。(学生汇报。)

  师:现在我们知道1*方厘米有多大了。现在你估计一下,这块橡皮的面积大约有几个1*方厘米呢?

  生:5个。

  师:5个1*方厘米也就是几*方厘米(5*方厘米),你认为橡皮这个面的面积是5*方厘米,还有谁想说?

  是: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1*方厘米摆一摆,看你们的估计是否正确?

  学生小组合作验证。

  师:刚才,咱们用1*方厘米的学具很快测量出了橡皮的面的面积。请你想一下,如果用它来测量这张桌子的面积,你觉得怎样呢?(学生答。)

  师:对呀,太小了怎么办?你觉得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师:你能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1*方分米吗?(如果学生举起1*方分米就说,你知道这是多少吗?)

  师:祝贺你们,找对了。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学生量。)

  师: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方分米呢?(学生找。)

  师:想一下,用1*方分米可以测量哪些面的面积呢?(学生答。)

  师:如果用它来测量操场的面积,你感觉怎样?

  师:你觉得用哪个单位来测量操场的面积比较合适呢?

  生:*方米。

  师:你知道1*方米有多大吗?

  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1*方米,看大不大。

  师给学生展示1*方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1*方米,好吗?(学生交流。)

  师:估计一下,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几*方米?(师演示。)

  师:看一下,1*方米的面积上能站多少个人,好吗?

  三、小结,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咱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而且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方厘米、*方米和*方分米,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四、巩固练习

  师: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邮票和课桌面的面积。

  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的收获不小,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而且还了解了面积单位,并且也学会了用测量的方法知道一些表面的面积,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用计算的方法来知道物体表面的面积,老师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好吗?

  五、评析

  《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展现了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中,理解和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概念。

  课的开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身边熟悉物体的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概念,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动手摸面体会比较面的大小也有利于与前面学习的长度加以区分比较。

  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张纸面积的大小,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理解要测量物体面积要用**的标准,这**标准就是要学习的面积单位。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探索规律,有利于学生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的形成。

  2.巧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中构建知识。

  在面积单位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想办法比较红、绿两张纸面积的大小,使学生产生了认知矛盾的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比较面积方法的`强烈愿望。教师很好地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在摆一摆、量一量、数一数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的标准──面积单位”,从而体会到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这一系列的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建构,培养了学生探索意识和合作能力。

  3.让学生用1*方分米这些面积单位进行实际测量、估测,有利于学生对各面积单位概念的建立和估测能力的培养。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和*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学具:

  教具:多**课件;米尺、*方厘米、*方分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方厘米、*方分米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

  出示太阳和月亮图片,给它们涂上颜色,你们觉得哪张会涂得比较快,为什么?(月亮,因为它比较小)

  你们所指的是它的什么比较小?(面比较小)

  2、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与评价: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两根尺子的比较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物体表面”的经验,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探索面积的含义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今天数学课上的探索就从我们最亲密的数学书开始。请你们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从一端摸到另一端,再摸摸课桌的面,你们发现了什么?

  看一看黑板的面和课桌的面相比,怎么样?

  归纳: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课件出示各图形(三角形,圆,长方形,角):你能分辨他们谁大谁小吗?第4个图形能比较它的大小吗?为什么?

  归纳: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

  3、归纳面积的意义。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设计意图与评价:建构**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4、体验**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小组合作:比较课桌上红(3cmx5cm),黄(4cmx4cm),绿(3cmx4cm)三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汇报比较结果,并说说是怎么比较的。(用重叠法,但是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红色长方形和黄色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汇报:拼摆正方形更简便。红色长方形能拼15个小正方形,而黄色正方形能拼1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所以黄色正方形的面积要更大。

  [设计意图与评价: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进一步激疑:是不是只要拼摆的正方形越多,它的面积就越大呢?出示一个正方形,只能拼9个正方形,但它却比原来三个图形大得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它拼摆的小正方形要更大)

  师生共同归纳: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那我们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并用笔画出重点语句。汇报自学结果。

  1、认识*方厘米。

  课件出示:国际上规定: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

  看看哪个手指的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1*方厘米?

  师:你周围还有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方厘米呢?

  量一量邮票大约是几*方厘米?用来量数学书的面积怎么样?

  2、认识*方分米。

  课件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分米。

  从学具中找出一*方分米的正方形。

  师:你身边的哪些物体是1*方分米呢?

  量一量数学书的封面是几*方分米?

  用它来量黑板的面积怎么样?

  3、认识*方米。

  课件出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米。

  师:你们知道1*方米有多大吗?

  我们来感受一下。教师出示1*方米的纸,用直尺量量它的边长,告诉学生它的边长是1米。

  身边面积大约为1*方米的物体有哪些呢?

  估一估,量一量,黑板大约是几*方米?

  [设计意图与评价: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四、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所学知识

  五、巩固练习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5)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

  《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是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时,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了预习作业:1.剪一剪,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我把学生分为四组,一组的同学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二组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三组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四组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2.拼一拼,将剪好的两个三角形拼一拼,能否拼成一个*行四边形。3.观察,拼成的*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4.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怎样表示?

  课的开始,我先检查学生的预学情况,**:谁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生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你是怎知道的?多数学生脸上一片茫然,于是带着疑问,学生走进了课堂。

  课堂中,我开展了学生动手活动,活动一:我让学生分组展示课前剪拼的图形,一组同学拼成了一个*行四边形,二组同学也拼成了一个*行四边形,三组同学拼成了一个*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四组同学拼成了一个*行四边形或正方形。通过学生展示,不难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也属于特殊的*行四边形),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拼成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三角形的面积是*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而且,其中的一个三角形和拼成的*行四边形是等底等高的,因此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接着我进行第二个活动:我让一组和三组,二组和四组的同学,每人交换自己手上其中的一个三角形,看看,交换后的两个三角形能否拼成一个*行四边形,学生很快发现,不能拼成一个*行四边形,原因很简单,两个形状不同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行四边形。也就是说,必须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行四边形。最后我进行第三活动:我让一组的同学拿出一个三角形和二组的同学拼成的*行四边形作比较,三组的同学拿出你的一个三角形和四组同学拼成的*行四边形作比较,看看你的三角形面积是不是他拼成的*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很快做出正确判断,不是。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学生很纳闷,于是,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共同探讨,不一会儿,有的学生就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我的三角形和他那个*行四边形不是等底等高的,所以我的三角形的面积不是他的*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于是,同学们得出结论:等底等高(或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强调:等底等高。

  这节课下来,我觉得我教的很轻松,学生学的很愉快。回顾整个堂课,我发觉学生真正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真正是课堂的**者、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地,而不是被动的。猛然间,我意识到这样的精彩课堂来源于我将课前预习落到了实处,学生从课前预学到参与课堂活动,他们经历了对新知识的发现,对问题的思考,对结论的概括。同时,教师精心指导,生生交流,展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在课堂中适时点拨,梳理学生预学中的的盲点。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课堂效果良好。由此可见,学生课前预学至关重要,课前预学为落实学生成为课堂的的主人提供了保障。学生课前预学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参与课前预学不但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好奇心促使学生对新知识进一步思考、探究、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带着疑惑走进课堂。这样,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何乐而不为?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2

  个有生命的课堂,应该是思维灵动的课堂,既要通过精心的预设,激发思维的灵动,更应巧用生成的教学资源,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应情境而变,提升课堂思维的灵动。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我们预设得如何的充分,都无可避免地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确定因素:

  记得我在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后,出示这样一道判断题: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在预设中,我认为这样的判断在前面的探究基础上让学生判断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当我让学生用手势判断时,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判断是错误的。于是我有意引导持不同意见的学生来一场辩论。

  我首先请一名判断错误的学生起来说理由。

  生1: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就有可能存在形状不同的情况,那就有可能面积不同。

  这时持反方意见的一个学生***:老师让我来问问他。

  生2:你先说说求三角形的面积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生1:要知道三角形相对应的底和高。

  生2: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

  生1:用底乘高除以2呀!

  这时很多判断错误的'学生开始反思了。

  生2:那底和高相等,用公式来计算面积会不相等吗?

  生1也在反思,但仍坚持:但它们的形状……

  生3:老师,我来画图给他看。

  于是,学生上讲台先用直尺在黑板上画了一组*行线,并在两条*行线之间画了几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生1:哦,我懂了。

  这个本来在教学预设中学生应该在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打乱了我按部就班的教学,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灵活的利用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沿着学生思维的轨迹,多角度地去引导学生,与学生一起生成。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让课堂充满生成的美丽。

面积单位的进率表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3

  在这堂课中,我根据教学知识结构、特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创设了在操作中学,研讨交流中学、探究发现中学等自主学习方法与活动。使学生在拼一拼,摆一摆等实践活动中尝试失败与成功,在研讨交流、聆听、评价中自主学习,**发展。本节课中,尽管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挑战性,探究的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将解决三角形面积计算(新问题)置于已学图形面积计算(旧知识)这个“背景”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激活”,因此就能够在磕磕碰碰的探索中主动完成认知的建构,把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分别同化到已有的长(正)方形、*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结构中去。

  具体做法如下:

  1、 这节课我采用了通过实践操作**教学,通过大胆放手,让学生在猜、拼、想、议中学习数学,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中研究数学,在自主、**中“发展”数学。

  2、培养实践能力: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课在教学思路上是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概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使学生在拼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先让学生**操作,分组合作探究,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验证得出结论,初步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采用了拼一拼、操作讨论的方法,找到了三角形如何转换成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的方法,为图形之间的关系架设了桥梁,使知识融会贯通。如果把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这一环节照本宣科,学生也能理解,但只是按部就班,谈不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没有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新舞台和时空,顺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感悟知识。

  3、实现合作互动:这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给了学生充足的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表现、发展自己,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我提供了多次学生交流的机会,学生们可通过互相帮助、分工合作、互相激励来促进彼此的学习,形成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学生学会了交流,充分发扬了教学**。

  不足之处:

  例如:在第二次操作活动中,参与面不够广,部分学生手中拿着两个三角形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进行转化,在推导验证过程中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如果让他们充分地操作体会,时间又不允许。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也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4

  《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行四边形、三角形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图形的*移、旋转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使学生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掌握本节知识,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是这样构思的。

  一、导入环节

  我从学生最熟悉的*行四边形入手,通过复习*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公式,为探究新知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直接引出本节的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三角形图,先让学生观察每个三角形的形状、底和高各是多少?讨论“图中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方厘米?”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说出自己不同的方法,在此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出猜想:图中三角形的面积是*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吗?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主动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行四边形,得出三角形面积是*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又根据三角形的底等于*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等于*行四边形的高,*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除以2,从而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了“*移”、 “转化”思想。经历探究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合作探究的兴趣。

  四、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在这个练习中,主要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乐趣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5

  《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传统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猜测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你认为三角形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它可能转化为什么图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时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一旦做出某种猜测,他就会把自己的思维与所学的知识连在一起,就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就会主动参与,关心知识的进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小组结合动手操作

  猜测后,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三、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绿地面积,求红领巾面积,求安全警示牌面积,最后又回到求公园绿地面积,每个环节都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习不但互动有趣,而且富有生活气息。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多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本节课的基本数学思想应该是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就是把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学生已学过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思考,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从教学形式上看,我基本已经作到了,但是,要知道教学目的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本课的总结中我应该点出:这样的思考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就可以动脑筋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这样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惜我疏忽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而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

  今后我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6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实践操作情境,营造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课堂探索的欲望。 在教学中我力求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对三角形的面积进行探索和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后,我请各小组**到黑板前进行汇报并说说他们的想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不同的方法达到一个目的──发现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在练习设计中,让学生观察、比较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否相等,然后把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顶点在*行线上移动,使学生清楚地看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同,但是面积都相等。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7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三角形与你拼成的*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行四边形的一半。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活动中发展,学得主动、扎实,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个别学生没有准备学具,不能动手操作,个别学困生手中拿着三角形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进行转化,在推导验证过程中也只是被动地接受。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8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隔壁班的杜老师到我班借班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以后,我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再上这一节课?如果再上,要怎样上才好?才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最后,我决定针对学生在计算时依然容易漏掉"除以2"的现象放手让学生探究,重点体验公式的由来。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活动过程中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除了设定知识目标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这节课除了让学生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学会新的知识和本领。最后情感目标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我先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式,由学生预先准备几对三角形,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杜老师的基础上很快地探究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是主角,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接下来,我让学生按三角形的三种类别进行交流汇报。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无论是哪种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都是底乘以高除以2。教学到这里,学习任务是否就完成了?学生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如果上到这里,岂不是原地踏步?这时,我抛出一个新问题:用一个三角形能不能也剪拼成一个*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学生体验到前半节课成功的快乐,带着浓厚的的兴趣投入到新的问题研究中。

  后来,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新剪拼成的*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一半,高是原来的高,所以,新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底的一半乘以高,即:S三角形=底÷2高。实验证明了,也可以S三角形=高÷2底。学生可高兴了,他们懂得了利用数字的特点来灵活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对于中差生来说,掌握了这三个数量,至于这三个数放的位置可以灵活排放,计算起来更容易。

  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一点,我做得非常大胆,体现了新课程中关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但我发现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牵着学生鼻子走”,如学生合作和思考的时间不足,教师讲的过多,提示(暗示)得过多;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形式比较少等。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推导过程中遇到困难。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9

  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后安排的练习课。在本节课的练习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掌握情况比较好,知道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底和高,也知道要除以2。但在具体的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掌握情况不理想。比如说利用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关系解决问题,学生在理解和具体运用时有一定的困难。从这也反映了学生对基本概念还是不够清晰,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另外,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也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觉得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行强化;二是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加大教学的力度,尤其是在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强化,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求三角形的面积,高和底必须是相对应的,这一点,应该作为练习的重点。练习设计得很好,出示了几个三角形,告诉了底和高的数据,***一个三角形已知的数据不是对应的底和高,可以让学生把得出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应用在练习中。学生对于最后一个人图形大多得到了答案,老师再**学生讨论,学生恍然大悟,连称上当。对于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就可以作为底和高。在学生的思维中,斜边才是底,这应该是由于惯性,在这一知识点上,老师也应该设计一些练习,突破难点。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0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学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感觉:在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用书后面剪下的几对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探究,再进行班级交流。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了*行四边形,用*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轻松地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从表面上看,学生动手操作了,实际上学生只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没有主动地思考,没有猜想和创造。对于“为什么会想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还有其他推导方法吗?”没有思考。

  这样提供材料思维含量低,不利于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缺失了学生主动寻找材料的过程,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这样的操作是肤浅的,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建构知识的作用。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1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实践”是《数学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在设计时改变了教师“讲”知识,学生“用”知识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在实处,使学生学的积极、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注意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背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先复习了*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去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由旧引新,衔接自如。

  充分体现“动手做数学”的理念是这节课的又一亮点。纵观本节课,处处都充满了“做”。建构**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小学生的数学知识不应该完全被动的吸收课本知识,而应该让他们在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中“做数学”。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两个环节,时时处处体现了学生在“做数学”,而教师也真正起到了一个好的**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探索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加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意识。

  纵观这个教学过程,初步体现了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反复验证---总结规律---灵活应用这一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体验到知识的产生都经历了曲折艰苦的过程,由于学生的活动是**自主的,因此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不仅能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同时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合作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6)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

  本节课内容是在*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根据新课程中的新理念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学活动”转化成为“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我学得本节课好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一、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联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兴趣,积极性高,个个都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在这节课中,探讨*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何不同?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是怎么来的?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今后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能包办。加强小组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氛围。

  三、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去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如:“求交通标志的面积和红领巾的面积”。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当中的重要性。

  四、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练习题应出些拓展练习题开发学生数学思维,还应多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

  2、小组合作时间的时间过短,没有充分利用好小组合作的作用。

  3、引到不够到位,教学方式不足。例如学生在回问题时,没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归纳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语言。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2

  《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行四边形、三角形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图形的*移、旋转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使学生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掌握本节知识,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是这样构思的。

  一、导入环节

  我从学生最熟悉的*行四边形入手,通过复习*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公式,为探究新知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直接引出本节的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三角形图,先让学生观察每个三角形的形状、底和高各是多少?讨论“图中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方厘米?”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说出自己不同的方法,在此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出猜想:图中三角形的面积是*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吗?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主动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行四边形,得出三角形面积是*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又根据三角形的底等于*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等于*行四边形的高,*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就等于底乘高除以2,从而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了“*移”、 “转化”思想。经历探究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合作探究的兴趣。

  四、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在这个练习中,主要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乐趣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3

  《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是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时,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了预习作业:1.剪一剪,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我把学生分为四组,一组的同学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二组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三组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四组每人剪一对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2.拼一拼,将剪好的两个三角形拼一拼,能否拼成一个*行四边形。3.观察,拼成的*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4.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怎样表示?

  课的开始,我先检查学生的预学情况,**:谁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生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你是怎知道的?多数学生脸上一片茫然,于是带着疑问,学生走进了课堂。

  课堂中,我开展了学生动手活动,活动一:我让学生分组展示课前剪拼的图形,一组同学拼成了一个*行四边形,二组同学也拼成了一个*行四边形,三组同学拼成了一个*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四组同学拼成了一个*行四边形或正方形。通过学生展示,不难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也属于特殊的*行四边形),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拼成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三角形的面积是*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而且,其中的一个三角形和拼成的*行四边形是等底等高的,因此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接着我进行第二个活动:我让一组和三组,二组和四组的同学,每人交换自己手上其中的一个三角形,看看,交换后的两个三角形能否拼成一个*行四边形,学生很快发现,不能拼成一个*行四边形,原因很简单,两个形状不同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行四边形。也就是说,必须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行四边形。最后我进行第三活动:我让一组的同学拿出一个三角形和二组的同学拼成的*行四边形作比较,三组的同学拿出你的一个三角形和四组同学拼成的*行四边形作比较,看看你的三角形面积是不是他拼成的*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很快做出正确判断,不是。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学生很纳闷,于是,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共同探讨,不一会儿,有的学生就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我的三角形和他那个*行四边形不是等底等高的,所以我的三角形的面积不是他的*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于是,同学们得出结论:等底等高(或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强调:等底等高。

  这节课下来,我觉得我教的很轻松,学生学的很愉快。回顾整个堂课,我发觉学生真正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真正是课堂的**者、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地,而不是被动的。猛然间,我意识到这样的精彩课堂来源于我将课前预习落到了实处,学生从课前预学到参与课堂活动,他们经历了对新知识的发现,对问题的思考,对结论的概括。同时,教师精心指导,生生交流,展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在课堂中适时点拨,梳理学生预学中的的盲点。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课堂效果良好。由此可见,学生课前预学至关重要,课前预学为落实学生成为课堂的的主人提供了保障。学生课前预学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参与课前预学不但对新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好奇心促使学生对新知识进一步思考、探究、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带着疑惑走进课堂。这样,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何乐而不为?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4

  《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传统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猜测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你认为三角形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它可能转化为什么图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时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一旦做出某种猜测,他就会把自己的思维与所学的知识连在一起,就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就会主动参与,关心知识的进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小组结合动手操作

  猜测后,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三、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绿地面积,求红领巾面积,求安全警示牌面积,最后又回到求公园绿地面积,每个环节都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习不但互动有趣,而且富有生活气息。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多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本节课的基本数学思想应该是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就是把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学生已学过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思考,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从教学形式上看,我基本已经作到了,但是,要知道教学目的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本课的总结中我应该点出:这样的思考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就可以动脑筋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这样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惜我疏忽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而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

  今后我要认真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5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隔壁班的杜老师到我班借班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以后,我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再上这一节课?如果再上,要怎样上才好?才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最后,我决定针对学生在计算时依然容易漏掉"除以2"的现象放手让学生探究,重点体验公式的由来。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活动过程中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除了设定知识目标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这节课除了让学生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学会新的知识和本领。最后情感目标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我先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式,由学生预先准备几对三角形,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杜老师的基础上很快地探究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是主角,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接下来,我让学生按三角形的三种类别进行交流汇报。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无论是哪种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都是底乘以高除以2。教学到这里,学习任务是否就完成了?学生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如果上到这里,岂不是原地踏步?这时,我抛出一个新问题:用一个三角形能不能也剪拼成一个*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学生体验到前半节课成功的快乐,带着浓厚的的兴趣投入到新的问题研究中。

  后来,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新剪拼成的*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一半,高是原来的高,所以,新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底的一半乘以高,即:S三角形=底÷2高。实验证明了,也可以S三角形=高÷2底。学生可高兴了,他们懂得了利用数字的特点来灵活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对于中差生来说,掌握了这三个数量,至于这三个数放的位置可以灵活排放,计算起来更容易。

  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一点,我做得非常大胆,体现了新课程中关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但我发现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牵着学生鼻子走”,如学生合作和思考的时间不足,教师讲的过多,提示(暗示)得过多;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形式比较少等。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推导过程中遇到困难。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6

  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后安排的练习课。在本节课的练习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掌握情况比较好,知道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底和高,也知道要除以2。但在具体的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掌握情况不理想。比如说利用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关系解决问题,学生在理解和具体运用时有一定的困难。从这也反映了学生对基本概念还是不够清晰,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另外,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也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觉得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行强化;二是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加大教学的力度,尤其是在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强化,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求三角形的面积,高和底必须是相对应的,这一点,应该作为练习的重点。练习设计得很好,出示了几个三角形,告诉了底和高的数据,***一个三角形已知的数据不是对应的底和高,可以让学生把得出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应用在练习中。学生对于最后一个人图形大多得到了答案,老师再**学生讨论,学生恍然大悟,连称上当。对于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就可以作为底和高。在学生的思维中,斜边才是底,这应该是由于惯性,在这一知识点上,老师也应该设计一些练习,突破难点。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7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在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三角形与你拼成的*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行四边形的一半。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在活动中发展,学得主动、扎实,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个别学生没有准备学具,不能动手操作,个别学困生手中拿着三角形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进行转化,在推导验证过程中也只是被动地接受。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8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学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感觉:在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用书后面剪下的几对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探究,再进行班级交流。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了*行四边形,用*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轻松地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从表面上看,学生动手操作了,实际上学生只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没有主动地思考,没有猜想和创造。对于“为什么会想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还有其他推导方法吗?”没有思考。

  这样提供材料思维含量低,不利于展现知识的生成过程,缺失了学生主动寻找材料的过程,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这样的操作是肤浅的,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建构知识的作用。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9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实践”是《数学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在设计时改变了教师“讲”知识,学生“用”知识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在实处,使学生学的积极、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注意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背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先复习了*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去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由旧引新,衔接自如。

  充分体现“动手做数学”的理念是这节课的又一亮点。纵观本节课,处处都充满了“做”。建构**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小学生的数学知识不应该完全被动的吸收课本知识,而应该让他们在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中“做数学”。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两个环节,时时处处体现了学生在“做数学”,而教师也真正起到了一个好的**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探索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加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意识。

  纵观这个教学过程,初步体现了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反复验证---总结规律---灵活应用这一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体验到知识的产生都经历了曲折艰苦的过程,由于学生的活动是**自主的,因此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不仅能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同时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合作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0

  个有生命的课堂,应该是思维灵动的课堂,既要通过精心的预设,激发思维的灵动,更应巧用生成的教学资源,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应情境而变,提升课堂思维的灵动。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我们预设得如何的充分,都无可避免地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确定因素:

  记得我在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后,出示这样一道判断题: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在预设中,我认为这样的判断在前面的探究基础上让学生判断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当我让学生用手势判断时,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判断是错误的。于是我有意引导持不同意见的学生来一场辩论。

  我首先请一名判断错误的学生起来说理由。

  生1: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就有可能存在形状不同的情况,那就有可能面积不同。

  这时持反方意见的一个学生***:老师让我来问问他。

  生2:你先说说求三角形的面积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生1:要知道三角形相对应的底和高。

  生2: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

  生1:用底乘高除以2呀!

  这时很多判断错误的学生开始反思了。

  生2:那底和高相等,用公式来计算面积会不相等吗?

  生1也在反思,但仍坚持:但它们的形状……

  生3:老师,我来画图给他看。

  于是,学生上讲台先用直尺在黑板上画了一组*行线,并在两条*行线之间画了几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生1:哦,我懂了。

  这个本来在教学预设中学生应该在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打乱了我按部就班的教学,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层次,灵活的利用教学资源进行重组,沿着学生思维的轨迹,多角度地去引导学生,与学生一起生成。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让课堂充满生成的美丽。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1

  在这堂课中,我根据教学知识结构、特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创设了在操作中学,研讨交流中学、探究发现中学等自主学习方法与活动。使学生在拼一拼,摆一摆等实践活动中尝试失败与成功,在研讨交流、聆听、评价中自主学习,**发展。本节课中,尽管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挑战性,探究的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将解决三角形面积计算(新问题)置于已学图形面积计算(旧知识)这个“背景”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激活”,因此就能够在磕磕碰碰的探索中主动完成认知的建构,把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分别同化到已有的长(正)方形、*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结构中去。

  具体做法如下:

  1、 这节课我采用了通过实践操作**教学,通过大胆放手,让学生在猜、拼、想、议中学习数学,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中研究数学,在自主、**中“发展”数学。

  2、培养实践能力: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课在教学思路上是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概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使学生在拼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先让学生**操作,分组合作探究,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验证得出结论,初步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采用了拼一拼、操作讨论的方法,找到了三角形如何转换成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的方法,为图形之间的关系架设了桥梁,使知识融会贯通。如果把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这一环节照本宣科,学生也能理解,但只是按部就班,谈不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没有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新舞台和时空,顺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感悟知识。

  3、实现合作互动:这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给了学生充足的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表现、发展自己,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我提供了多次学生交流的机会,学生们可通过互相帮助、分工合作、互相激励来促进彼此的学习,形成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学生学会了交流,充分发扬了教学**。

  不足之处:

  例如:在第二次操作活动中,参与面不够广,部分学生手中拿着两个三角形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进行转化,在推导验证过程中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如果让他们充分地操作体会,时间又不允许。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也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

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12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实践操作情境,营造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课堂探索的欲望。 在教学中我力求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对三角形的面积进行探索和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后,我请各小组**到黑板前进行汇报并说说他们的想法。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不同的方法达到一个目的──发现并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在练习设计中,让学生观察、比较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否相等,然后把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顶点在*行线上移动,使学生清楚地看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同,但是面积都相等。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7)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菁选3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1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数学也不例外。我想,我们应该努力地让孩子们开心地去感悟数学这份“宝贵的礼物”。《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和体验;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下面以桐乡沈坤华老师于2003年12月12日在蟠溪小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摸一摸自己的手背面,有没有大小?学生们开心而又惊奇地摸起了自己的'手心和手背。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手背大,更多的学生说一样大。教师没有偏袒,而是将两种观点都写在黑板上:手背手面没有大小;有大小。这时教师进一步问,同桌同学的手背和手面谁大谁小?学生们又开心将自己的手心和手背和同桌的进行比较,当然这次的结果就一致了,是有的**,有的人小。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物体的表面是不是有的一样大,有的不一样大呢?学生们发现了周围的物体不一样大的很多。

  (物体是不一样大小的,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看见,但是我们从来都是熟视无睹,然而这其中往往有许多数学知识,科学道理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悄无声息。那是因为我们缺少的正是牛顿的那种探求意识和探求精神,所以世界就少了许多发现。这种意识和精神需要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内化在学生心中的东西。)

  这时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已经迫在眉睫了。于是教师就让学生选择一样喜欢的东西,把它的面描下来,用阴影部分表示。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挑选着,很快又开始描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有人高兴地举着自己的“杰作”向周围的同学展示着。在做了交流汇报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描下来的*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的大小。那么这些图形的面积大小是多少呢?

  (作为物体,在我们的眼中,有线条,有*面,有立体,但是它们在同一个问题上的含义又是不同的。从幼儿园就开始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因此学生眼中的图形是有的,只不过是“线条型”的,至于中间的部分好象可有可无。这一描、一涂,学生心中的知识更完整了。知识积累中的误区也修复了,但是却没有丝毫的错误尴尬。倒是享受着“手形”“小刀形”“钢笔形”等等或可爱,或奇怪的图形。这些小时侯就玩过的玩意儿,今天重温,分外亲切有趣。哦!数学真奇妙!)

  计量必须要有**的计量单位,学生当然没有这样的切身体验,所以教师又安排了合作交流,建立面积单位的观念这一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儿童券,用一个物体在儿童券上摆一摆,它有多大?如:小刀、橡皮……学生显然有些不知所措。看来是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也不理解老师的用意了。(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已经懂得了如何揣摩老师的意思,学会了按老师的意思行事。)不过,这摆一摆到是蛮有趣的还是赶快动手吧,要不然等会儿就没时间了。三下五除二,很快学生就举手了:我是用橡皮测量的,摆了16个橡皮;我也是用橡皮的,摆了大约5块。这时教师奇怪了,怎么会是大约5块呢?学生边摆弄着边竭力想让老师明白自己的想法。原来是橡皮大,*上面一块块摆,4块多,而下面又有一窄条。也有学生骄傲地展示:我是用小刀的,我摆了9把小刀。

  这时教师紧追不舍:儿童券一样大吗?那为什么测量出来有大有小呢?学生有些不以为然,这样小儿科的问题都亏你在公开课上问的出来,当然是因为橡皮有大的,有小的;橡皮和小刀的大小也不一样的。教师提示着:这样测量物体的的面积方便吗?学生不高兴了,岂止不方便,简直是乱七八糟。(因为需要,才有探索的激情,然后才有新的发现或创造。这个道理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是没有的。而这种思想却比学习任何知识更有用!因为这就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根源!)教师点破:所以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一些单位。你们知道有什么?学生回答到:长度单位。教师又点:那么今天的面积能用吗?学生想一想后回答,不能用,那是用来表示长度的,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面积嘛!教师不紧不慢问:该用什么?学生随口回答是面积单位。教师一听乐了:你听到过的面积单位有什么?(好一个:“你知道……”“你听到过……”。尊重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点,人文精神强调每个人有责任也有**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和人生价值。人受到了尊重,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尊严的**,就会伴随着产生责任感,因而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片刻沉默后,有几个学生举手:我家买房子时,我听说过*方米;我听说过*方公里;我也听说过*方米。教师引导学生:*方米有多大?学生们一片茫然。

  “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教师拿出1*方米大小的正方形纸,向学生展示。学生看着看着就有人恍然点头了。模糊的体验有了,教师进一步追问:你估计它的边长大约是多少?这可难到了大家。于是教师让学生去拿教师准备好的1*方米卡纸,学生高兴地纷纷跑到教室外去拿,然后就四人一组,七手八脚地用尺测量起来。不久,大功告成。4条边都是1米。原来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方米。精确的数字感受也有了,实际生活中的参照还是不可缺的,小孩子毕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又引:假如请几个学生上来站在这上面,能站多少人呢?学生兴奋地猜测着:5人;9人;16人。……教师趁热打铁:那么就请你们上来试一试。学生开始有些犹豫,后来一个又一个的往上站、甚至挤。最后一数发现是11人。实际经验有没有形成呢?教师考学生了:我们旁边的东西中,哪些面积估计是1*方米?学生东张西望,接着学生有踊跃起来:半个黑板;那扇窗,去掉上面部分的玻璃;4个桌子拼起来。

  教师又引导学生:要想知道准不准怎么办?学生一听,那还不简单,量!于是课堂中可就热闹了,学生们有四人组搬桌子量的,有爬到桌上量黑板、玻璃窗的。小面积能估了,那么较大的面积呢?教师又要求学生:估计我们的教室有多少*方米?学生思索片刻后犹豫着回答:60*方米;70*方米;80*方米。(“学数学”变成了“玩数学”。摸手心手背,描手描笔,挤到1*方米的纸上去,……真是有意思。这是多么真切、活生生的数学!学生的心一下便被紧紧地吸引了,心情自然也是愉快的。回答问题也不用揣摩老师的标准答案。说大,说小都是对的,谁不想说呢?让老师欣赏,多好!在玩中不知不觉掌握了不少知识。)

  看来,学生们学得真不赖!应该是到了应用拓展的时候了。教师丝毫没有考学生的意味,竟然和学生们一起看起了几条有关面积的信息。当然大部分都是有关学校的一些面积数据。比如篮球场面积等。看着看着学生不由自主地读出了声音,脸上洋溢着快乐和骄傲。(我想,这时学生脑海中已经将数字和有关学校的物体合二为一了,学校也更清晰丰满了,更可爱亲切了。爱的教育不再是机械生硬的了,那是学生心中自发的,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强加的成分。知识的学习也不再只是知识的记忆,而是生活,是能力。所以做不做习题都无关重要,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在阅读中,学生经历了,也感受了。“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增长,情感的体验,成长的骄傲!”)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2

  一、成功之处

  1、钻研文本,精心准备。

  在上课之前,我先研究了数学书上的教学内容和参考书上的分析,我觉得面积的概念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板块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教学主要包括面积的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认识两个部分。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但学生对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理解也是一个难点。基于以上考虑我多次设计教学过程,多次与同事商讨之后多次修改。并且根据教学过程自己制作了课件,还利用大量的时间自作教具和学具。

  2、悬念开头,思想教育。

  我始终坚信: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之伊始,我创设了:这一天,巴依老爷想用极低的价格买阿凡提的院子,阿凡提为了惩治贪财的巴依老爷就和巴依老爷签了这样一份契约:“将自己院子的60米,以10个铜币卖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特此证明。”当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个铜币,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明白**当。同学们,你们知道巴依老爷**什么当吗?让学生讨论,对问题有初步的了解,也是用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习动机。最后在课堂结尾再出示这个契约,问:你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一定会回答上,给他们成功的喜悦,另外他们也会感到学习数学真有用,为以后的学习打好思想基础。

  3、学生探究,获得成功

  在认识面单位之前,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比较了4组图形,从观察法到重叠法到割补法,直到最后的摆图片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多种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同时,让学生逐渐的感受到比较面积大小时**标准的重要性,从而引出面积单位。

  4、制造矛盾,引导探究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巧设悬念,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矛盾,把知识和能力溶为一体,锻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如:先在小方格同样大的情况下比较图形的大小,得到方格多的面积就大,然后又出现小方格大小不一样的,这时出现了前后矛盾,学生再次出现冲突,从而很自然地感悟出用摆图形的方法比较面积时小方格同样大的必要性,这样引出面积单位就显得顺理成章,通过不断扩充和完善比较的方法,理解面积单位的独特作用。使学生在实践与思考中不断地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二、不足之处

  1、课堂上我觉得聆听不够。在课堂上一个孩子在演示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时说对了,而我没有听清又让这个孩子按我的思路又说了一遍。这一瑕疵给本节课留下了遗憾。

  2、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

  3、认识常用面积单位时方法过于单一。如果这里不仅仅让他们找找周围物体表面上找1*方米、1*方分米、1*方厘米,还让他们比划比划或者拿笔画一画。方法多了学生学起知识更容易更有兴趣,而且会加深理解有利于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3

  今年教学评估复查,我承担了讲数学课的任务,我选择的是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的教学。面积单位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的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所以我把“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以及在操作中体会引进**单位面积的必要性”做本节课的难点。

  1.激趣导入

  本节课的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涂色比赛,看哪个组涂得快。一开始学生的兴趣就比较浓厚,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注重合作探究

  在教学中,我合理利用小组合作,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新知,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让学生探究**单位的必要性时,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在小组内寻求帮助,学会合作精神,探究的精神。

  3.但我觉得在处理难点和重点时,采用的方法和时间的处理上都不够合理,现将本节课的不足总结如下:

  学生初次接受面积这个概念,我以为要让学生充分地理解面积和意义。所以我在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时,从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两个方面进行了讲解,而且讲解得比较详细。其实对于面积这个概念,只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让他们进行比较面和大小时,都能比较出来,只是不知道这就是面积。所以在讲解概念时,通过实物让学生明白就可以了,不必要做那么详细的讲解而我讲解这一部分内容就花费了近20分钟的时间。

  在引导学生理解引进**单位的必要性时,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我发给每组一些圆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让他们利用这些图片,探究出比较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面积时要**单位。而学生们都采用的是用同一种单位比较大小,例如,选用圆的都用圆,选用正方形的都用正方形,所以他们没有认识到**单位的必要性,所以,让学生体会**单位的必要性这一教学目标没有达成。课上我应该分发给学生们这些不同的图片,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图形比较大小,有的学生可能会比较不出来结果,这时,老师可以走到小组中,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看,老师用这种方法能不能比较出大小来呢?”就是采用同样的单位进行比较。此时的学生,才会认识到**单位的必要性,才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所以课前一定要对课堂生成做一个预设,想出预设的办法。

  对于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这一内容,是本课的一个重点,由于在小组活动及认识面积概念这两上环节用时都比较多,当讲到面积单位时,时间不够用了,用时比较少。而本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课上我忽略了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面积单位,忽略了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一立厘米有多大,要用不同的实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停地出现,让他一闭上眼就知道一立方厘米有多大,两立方厘米有多大等,一立方厘米的表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以后,再让学生感受一立方分米的大小。继而再感受一立方米的大小。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以后,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不要急于求成。

  讲课已经结束了,崔老师给我的意见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让自己的课堂真正实现高效。

  跟进设想:

  针对教研室给我提出的若干问题,我对我的教学做了这样的设想:

  1.本节课的导入确实让学生兴趣大增,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不够高,面对这一情况我想,我想在设计两个随意图形的时候,让它们的差距大一些,激起部分学生的不满,也就是认为这样的评比不公*,激起学生之间的矛盾,从而让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我想这样设计:一上课,就在黑板上画两个大小不同的两上不规则的图形,然后对孩子们说:同学们,我们来个涂色比赛吧,从A组和B组中各选一个人,看哪个组先涂满这个图形为获胜者,获胜组将获得一面小旗。当有一组学生涂完以后,就让另一个学生停止,分出胜负,为获胜组画上一面小旗。预设:此时如果有学生提出比赛不公*,让他们说说理由。他们可能会说出一个面大,一个面小,当然不公*。此时再找几个同学也说一说,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若是没有学生提出比赛不公*,就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有的人涂得的快,有的人图涂得慢,从而说出图形大的涂得慢,图形小的涂得慢,再引出面积的概念。这样大约也就是要5分钟时间,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面积。然后再就教室的实物,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把面积的概念写在黑板上。大约再要3分钟时间。

  2.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用时要少一些,大约要10分钟时间。在分发学具时,把每个组的学具都放在一起,让组内的成员自己选择,通过拼组,让他们自己探究出**单位的必要性,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到底哪一个长方形更大。最后总结出**单位的必要性,必需要用**的单位才能比较出大小来,比较得才准确有。若是学生想不出办法了,都没有比较出结果来,教师要深入到一个小组,教他们怎么去做,然后在全班推广。

  3.对于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这一内容,我课上我用时比较少。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再设计时我要用时大约20分钟的时间来突破这上难点和重点。这次不再采用让学生自学单位面积概念了,而是由老师出示实物,直接告诉同学们,这个就是一*方厘米,这个就是一*方分米,这个就是一*方米,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大小,然后,分别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与这些面积单位差不多大的实物,真正让他们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不断地巩固,加深印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8)

——小学五下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菁选3篇)

小学五下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1

  设计说明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本设计力求突出以下两点:

  1.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在复习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是数学教学常用的方式,它能有效地促进知识间的融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本设计通过复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关系,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和*方厘米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关系,建立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设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获取新知的方法和途径。教学时,首先利用课件出示两个正方体,一个棱长为1分米,一个棱长为10厘米,让学生分别算一算它们的体积,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接着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进行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最后通过应用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不同体积单位的换算,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学知识。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反思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板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进率:10)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方米、*方分米、*方厘米,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板书: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方厘米;进率:100)

  3.说出两个不同单位的名数之间是怎样换算的?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由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4米=( )厘米 24分米=( )米

  2.05*方分米=( )*方厘米

  30.2*方分米=( )*方米

  4.我们已经学习了体积单位,你知道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吗?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板书: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师: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始教学,便于引导学生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新知

  1.教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比一比。

  出示一个棱长为1 dm的正方体和一个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想一想,它们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

  (2)算一算。

  计算两个正方体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棱长为1 d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 dm3,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000 cm3)

  **:根据它们的体积相等,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1 dm3=1000 cm3)

  (3)议一议:为什么1 dm3等于1000 cm3?

  生1:我是把棱长1 dm看作10 cm,再求体积,即10×10×10=1000(cm3),所以它们的体积相等。

  生2:我是把棱长为1 dm的正方体的体积看作由1000个棱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组成的,这样就得到10×10×10=1000(cm3),所以它们的体积相等。

  生3:我是把棱长10 cm看作1 dm,再求体积,即1×1×1=1(dm3),所以它们的体积相等。

小学五下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的。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出示了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标注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标注为10厘米,让学生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他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再让学生分别算一算他们的体积。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通过计算,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

  二、课标要求

  1、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理解并掌握高级体积单位与低级体积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体积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三、知识体系

  1、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体积单位、容积单位间的进率与长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区别。

  3、高级体积单位语低级体积单位间的化和聚。

  四、核心内容与价值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的。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内容是不同体积单位间的互化于应用,学习这部分内容后,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不同单位的题作,能更好的.运用不同的体积单位去表示不同大小的物品的体积,能很好的区别于以前的面积和长度单位,能很好的运用进率计算不同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学情分析

  1、从学生*时接触过得单位间的进率入手,给学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上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脑中形成网络。在一个教学环节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机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2、在学生能很好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学习这一内容,能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的方法**探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进行验证,,学生最终自己发现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3、本节内容学生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认知的障碍点是:不能区分开以前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在互化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互化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转化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3、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小学五下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3

  【教学内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本第34—3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名数的 改写。

  2、使学生学会用名数的改写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不同的单位进行计算的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名数的改写方法。

  【复习导入】

  1、填一填。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方米=( )*方分米

  1*方分米=( )*方厘米

  2、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新课讲授】

  1、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老师出示教材第34页例2:一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 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老师出示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模型。

  **:它的体积用分米作单位是1dm3,如果用厘米作单位,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棱长是10cm)

  (4)计算。

  请学生想一想,根据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能不能算出这个正方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先交流,再**完成,然后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学生可能会说: ①如果把正方体的棱长看作是10cm,就可以把它切成1000块1cm3的正方体。 ②正方体的棱长是1dm,它的底面积是1dm2,也就是100cm2,再根据底面积×高,也就是100×10=1000cm3,得出它的体积。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V=a3 10×10×10=1000(cm3) 1dm3=1000cm3

  (5)根据推导,请学生说出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老师板书)

  (6)你们能够推算出1立方米和1立方分米的关系吗?学生尝试完成。

  老师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7)观察板书内容。

  想一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存在着怎样的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2、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的比较。

  (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方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百。

  (3)体积

  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千。

  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1)回忆: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乘进率)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进率)

  (2)学习教材第35页的例3。

  板书:(1)3、8m3是多少立方分米?

  (2)2400cm3是多少立方分米? 请学生尝试**解答,老师巡视。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板书:3、8m3=(3800)dm3

  2400cm3=(2、4)dm3 想: 1m3 =( )dm3

  想:( ) cm3=1dm3 (3)学习教材第35页的例4。 出示例4,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明确箱子上的尺寸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请学生说出这个箱子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学生**思考,然后解答,指名板演。 V=abh=50×30×40=60000(cm3)=60(dm3)=0、06(m3)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35页的“做一做”第1、2题。学生完成后,要求他们口述解答的过程。第2题指名学生板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面积单位:1*方米=(100)*方分米

  1*方分米=(100)*方厘米 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9)

——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菁选3篇)

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

  在认识圆柱体的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小组活动各不相同,比较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对圆柱的特征认识都是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出现的主要问题:①学生对自己所探索的知识不会归纳,表述;②学生的探研学习是无序的,随意的;③各组的各位成员对知识的探究和思考,差异很大;④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⑤学生不会交流学习。

  研究“圆柱的认识以及表面积”是在学生已有的有关圆面积和长(正)方体的表面积等有关知识,已具有了**研究表面积的能力,而且圆柱形在小学生的显示生活中处处可见,比较熟悉,因此,我们备课组将此学习内容作为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学习的材料。

  通过试验课: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这样的课,让学生进行探研学习,教师进行引导的关键是设计好一张让学生有序进行知识归纳和理解的表格。

  2、这样的课还要多让学生上逐渐培养学生交流学习的能力和**思考分析的能力。

  3、在学生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帮助,不是引导、指责,指导也应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再给予

  4、这样的课,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点进行观察和分析。

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

  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例2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先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在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求表面积。例3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自主探究方法、方式较少。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方米的铁皮?”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 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2+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 = 长 × 宽

  ↓ ↓ ↓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 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S = 2 r h

  师:如果圆住展开是*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四)解决生活问题 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则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板书设计

  长方形 = 长 × 宽

  ↓ ↓ ↓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3

  圆柱圆锥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非常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结合我校开展的提纲导学、自主探究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做了积极的尝试,效果非常不错。

  首先,在新授课之前,我在去年去老师设计的道学提纲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了自己的导学提纲:

  1、找一个圆柱形的物体,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尽可能取整数,最多保留一位小数)

  2、你能动手用彩色纸给这个圆柱形的物品穿上漂亮的外衣吗?动手试一试穿衣之前先思考:圆柱形物品有哪几个面?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

  3、把圆柱体的`漂亮外衣脱下来,展开铺在桌面上观察:圆柱的外衣包含哪几部分?都是什么形状的?

  4、你能算出用了多少彩色纸吗?注意观察:计算每部分的面积所需要的数据,就是圆柱的什么?

  5、将你的计算过程试着写在反面。

  把这个提纲发给学生,作为晚上的作业。因为学生有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提纲导学探究经历和体验,对这次的探究比较有兴趣,加之家长的大力**,全班同学都很认真很用心的进行了探究实践,不及给圆柱体穿的外衣漂亮、精致,而且认真按提纲的要求进行了观察、思考。

  课堂上,学生饶有兴趣的互相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操作中的乐事。在此基础上,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给圆柱穿上外衣需要一块长方形的彩纸和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形,长方形那个彩纸的长等于圆柱地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而两个圆形就是圆柱的底面。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很自然很直观地得到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老师在这其中只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学的轻松愉快而且扎实。

  不足的是,课后练习时,学生计算时由于数字不好算,常有为难思想,计算失误较多。还有的学生,列式时容易丢三落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后会注意以下问题:

  1、提纲导学法是很不错的方法,以后会根据课题继续尝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作业学生比较喜欢,并且各种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能够按提纲步骤探究,避免了上课探究时小组活动中部分孩子的观众、听众角色,每个人都要自己亲手去做,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家长参与了孩子的活动过程,关注了孩子的发展过程,有助于了解孩子的情况;

  2、探究不能只重过程忽视结果

  在学生探究得到结果后,更要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要注意不能让学生重过程轻结果,更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时,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要列综合算式,以免把本来会做的题弄错,提高正确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