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爱的作文(精选5篇)

关于父母爱的作文范文第1篇

使学生懂得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师,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教育学生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

二、教学要点

1.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2.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

三、教材分析

《母亲培育我成长》一课是属于六年制小学思品第五册教材第二单元中"热爱人民"这一教育范畴里的内容。是贯彻《教学大纲》中年级教学要点第八条关于"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要"接受他们的正确教导"的要求。可结合《小学生守则》第八条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四条进行教学。本课的教育内容是在低年级的要爱爸爸、妈妈,心里想着他们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要求使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点滴的进步都凝聚着父母的心血,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培育。从而激发孩子们要热爱父母,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的道德情感。

本课教材选取美国发明家爱迪生(1847-1931年)少年时期在母亲培育下成长的故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不只是给课文开个头,而是对全课文的高度概括。最后一个自然段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有说服力地做出:"是母亲培育我成长起来"的结论。第二自然段叙述母亲特别重视引导爱迪生思考,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促进思维的发展,使他的求知欲望更强。第三、四自然段叙述了爱迪生的母亲无论春夏秋冬总是耐心地给爱迪生上课;讲历史故事;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共同讨论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问题;引导他做实验以及在爱迪生做实验遇到危险时,曾引起母亲的忧虑,但她并没有因此禁止爱迪生做实验,而是热心帮助支持着自己的儿子继续做实验。

教学这篇课文要紧紧抓住爱迪生的母亲是如何对待爱迪生提出的问题,如何让他拓宽知识面,让他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的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爱迪生的母亲不仅仅教给他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伟大的母爱培养出了爱迪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爱迪生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要实现本课的教学目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必须把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的意思,渗透到本课的全部教学过程,尤其是二、三、四自然段。

本课的教材内容分插图、故事、练习三部分。

课文配有三幅插图:

1.母亲在耐心地解答爱迪生提出的问题。表现出爱迪生善于思考,母亲善于启发爱迪生的积极思维。

2.春天,母子俩坐在屋门前,边晒太阳,母亲边给爱迪生讲课,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爱迪生的母亲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给孩子知识,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

3.母亲帮助指导爱迪生做物理化学实验。爱迪生之所以成为发明家是与母亲的亲手指导分不开的。本课的三幅插图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课文的基本内容:爱迪生的成才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为学生的明理,提高认识作了生动形象的补充、说明。增加了学生的信任感和可行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认识到母亲的慈爱,母亲的良苦用心及母爱的伟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本篇课文着重叙述了爱迪生的母亲特别重视引导爱迪生思考,使他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母亲采取灵活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给孩子知识,引导孩子做实验,使之对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几件事。意在使学生懂得父母是自己的第一位老师,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培育。从中教育学生热爱父母,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点,可设计如下思考题:

1.爱迪生的母亲是如何关心他成长的?(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爱迪生是在母亲的关心帮助下成长起来的。)

2.爱迪生小的时候,总是缠着母亲问个不停,母亲是怎样对待他的?

3.试想:如果母亲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不耐心解答,结果会怎样?(2、3这两道对比题的设计,目的是强化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耐心而且正确的引导。)

4.爱迪生在实验中遇到哪些危险,他的母亲又是怎样做的?(进一步明确:爱迪生的母亲不仅仅是在教爱迪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具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

5.爱迪生深知他能够成长起来,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那么爱迪生又是怎样对待自己母亲的?(指导行为,突出重点。)

课后练习题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教学目的,掌握教学要点,激发学生的行为愿望,深化教育效果。

练习题1:爱迪生为什么说一辈子忘不了母亲的恩情?(这一问主要是突出教学要点,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

练习题2:回忆一下你的父母是怎样关心培育你成长的?(这是属于联系实际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深化明理,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懂得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练习题3:说一说你学了这课受到哪些教育?(这一问题是总结性的提问,教师可引导学生回答: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要听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教导,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这是对本课教育主题的升华。至于关心父母、孝顺父母、尊敬父母则不是本课的重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可采用出示爱迪生的肖像图,由教师简介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的事迹,进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你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你们的第一位老师就是你们的父母亲。从而揭示出课题。2.解题:课题中的"母亲"是指爱迪生的母亲南希,她对少年时的爱迪生培育作用巨大,甚至影响到爱迪生的一生。

(二)感知教材,启发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情感教学,是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师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可配上适当的音乐,在协调的气氛中以真挚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做到以情激情,并适时出示幻灯图片。通过生动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母亲的辛勤,母爱的伟大,从中唤起孩子们对父母的热爱之情,为导行做铺垫。

2.提出问题,启发明理教学时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点提出如下问题:a.爱迪生小时候,总是缠着母亲问个不停,母亲是怎样对待他的提问的?如果母亲对爱迪生提出的问题不作耐心的解释,结果会怎样?(会挫伤爱迪生的学习兴趣,后来很可能成不了发明家。)b.爱迪生在实验室中遇到了哪些危险,妈妈又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对他的成长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说得不够具体教师可及时小结:爱迪生在做实验时出现了许多危险,曾引起母亲的忧虑,但她并没有因此禁止爱迪生做实验,而且还把小阁楼让给儿子做实验,这使爱迪生产生了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为他以后的成才奠定了基矗)c.为什么说爱迪生一辈子也忘不了母亲的恩情?教学时将设计的思考题可用幻灯或其它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可围绕问题分组讨论。(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师生共议,统一认识,明白道理。同时教师可抓住课文中"母亲耐心的解答","和爱迪生一起做实验","给爱迪生买书","指导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等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爱迪生的成长确实离不开母亲的辛勤培育。明理后,教师及时小结:通过以上分析看出,爱迪生的母亲不愧是一位好母亲。她不只是教给爱迪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爱迪生具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爱迪生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如果没有母亲的培育,爱迪生就不能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所以说,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正如爱迪生所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母亲的恩情。"

(三)扩展引申,深化明理

1.可先由教师点拨谈话。师:其实不仅爱迪生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培育,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母亲的培育,同时也离不开父亲的培育。

2.有条件的地方可录一些父母教育、关心培育子女的片断给学生看。

3.列举一些现代和古代名人由父母培育起来的故事。(如《周恩来的两位母亲》、《茅盾和他的母亲》等。)拓宽教育面。

4.回忆一下你的父母或养父母是怎样关心、培养你成长的。请同学们把父母关心你,使你最受感动的一件事,讲给大家听。(意在使同学们知道父母不仅培育我们学习,给我们创造了好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而且在衣、食、注行等方面也给了我们更好的照顾。同时父母的言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我们。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可以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培育。)

(四)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通过学习课文及同学们生动讲述的父母培育我们成长的小故事,此时此刻你们想对父母说点什么?

2.当你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怎么办?

a.当你做错事,父母批评你时,你该怎么办?

b.你没有做错事,但却受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这时你该怎么办?

c.父母在指导你学习时,你该怎么办?

d.对于你父母不让你做的事,你是怎样对待的?以上的一组练习题,意在指导学生行为,使他们懂得怎样做才是热爱父母,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可结合《规范》第四条进行教学。

3.辨析

(1)李红是一名大学生,他父母都是没文化的个体劳动者。有人说"李红成为一名大学生,与他父母无关"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小丽洗酒杯时,不小心把酒杯打坏了,妈妈埋怨她说:"都这么大了,干什么也不中用。"小丽听了,委屈极了,顶嘴说:"不就是打坏一个酒杯吗?以后我再也不干这种活了。"小丽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意在让学生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行为。)为了巩固教学效果,使学生热爱父母,听从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正确教导,体会父母的辛劳。教师可让学生留心观察、感受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培育自己的,然后召开一次《我向父母说点什么》的主题班队会。

关于父母爱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教养方式 爱情类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都以父母教养方式与个体心理发展、心理健康、学业延迟满足关系为主。在这里以大学生的爱情类型为切入点,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爱情类型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云南师范大学学生作为被试,共150名被试。

1.2研究工具与方法

(1)《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该问卷分为父亲版与母亲版,各相同的21题,包括三个维度: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

(2)《爱情态度量表》该问卷由加拿大社会学家John Alan Lee经由文献收集及调查访谈两阶段的研究编制而成。

(3)对150名被试按年级分别施测。

1.3数据返回与整理

共发放问卷150份,总共回收146份,回收率为97.3%,实际有效问卷142份,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教养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比较

表1表明:情感温暖在子女性别上差异性显著,女生情感温暖得分分数明显高于男生得分。

2.2 爱情类型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表2结果表明:现实型的爱情态度在性别上差异型显著,女生在现实型爱情态度上得分高于男生。其它爱情类型上,男女生差异不显著。

2.3父母教养方式与爱情类型的关系分析

表4结果表明:教养方式在不同的爱情态度上面差异性显著。

3讨论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里,父母的态度和意见始终影响着子女的恋爱态度与择偶,本研究结果表明:

(1)在爱情态度上面,女生在现实型分数上面明显高于男生,存在显著性差异。

(2)在情感温暖维度上,女生父母亲情感温暖高于男性。说明现在父母亲对女生情感关怀高于对男生的。与李柞山(2001)对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结论一致。

(3)杨良群研究表明,民主型家庭、专制型家庭和放纵型家庭中成长的子女恋爱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差异。本研究与其研究结果一致,在父母亲情感温暖与游戏型爱情态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父母亲情感温暖越低,游戏型爱情态度的得分越高,父母亲情感温暖越低,游戏型爱情态度得分越高。

参考文献

关于父母爱的作文范文第3篇

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汕头市和江西省赣州市1 701名初中生的身体活动水平及其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民主型父亲的子女相比,父亲教养方式为专制型(DR=1.59)和放任型的子女(OR=2.04)出现身体活动不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与民主

型母亲的子女相比,放任型母亲的子女出现身体活动不足的可能性显著提高(OR=1.72)。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

平相关。与民主型父母的子女相比,放任型和专制型父母的子女更容易出现身体活动不足。

【关键词】运动活动;教育;方法;回归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G78 G80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23)05-0586-03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育子女的行为和方式都

可能影响着子女的身心发展。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

育和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对待子女的态度和感情。通常以关

爱和控制2个维度为出发点,把父母教养方式分成民主型、专

制型、溺爱型与放任型。有研究发现,与民主型母亲的子女相

比,专制型、溺爱型和放任型母亲所抚养的子女更容易发生肥

胖问题。另一项研究也报道,父亲的教养方式可能与儿童肥

胖有关。本文以赣州市青少年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探讨父

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今后的

家庭干预研究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4-6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

省汕头市和江西省赣州市2个行政区各随机抽取3所中学,在

每所中学的初一和初二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计2 000

名11~14岁初中生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由于部分受试对

象数据不完整(未能回收问卷、问卷项漏填、填写不清等),最终

有1 701名学生及其父母的数据纳入本次研究。学生问卷有效

回收率为99.0%,家长问卷为89.0%。学生样本中男生占

48.9%,女生占51.1%,平均年龄为(12.9+1.1)岁。

1.2方法本次调查中,学生在研究者的解释和帮助下填写

一份学生问卷,家长问卷由学生带回家请父亲或母亲填写后

交回。

1.2.1 身体活动水平 采用PARCY问卷(Physical Activity

Rating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 and Youth)测量学生过去1 a中

平均每周的身体活动水平。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和聚

合效度。在本研究中,PARCY问卷评分0~2分为身体活动不

足组,3—6分为中等身体活动水平组,7~10分为高身体活动

水平组。

1.2.2 父母教养方式 请学生填写父母API问卷(AuthORita.

tive Parenting Index),以测量学生所感受到的父亲和母亲的教

养方式。父母API问卷的结构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模型一

致,并具有较好的信度。以本次研究中所有受试者在关爱和

控制2个亚量表得分的中位数作为分界点,将所有学生的父亲

和母亲分别划分为高关爱或低关爱以及高控制或低控制,再以

关爱和控制2个维度的分类结果为基础,将所有学生的父亲和

母亲分为民主型(高关爱、高控制)、专制型(低关爱、高控制)、

溺爱型(高关爱、低控制)与放任型(低关爱、低控制)。

1.2.3 一般情况 分别通过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获得学生的

年龄、性别,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信息.

1.3 统计学分析 以高关爱或高控制父母的子女为参照,采

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别计算低关爱或低控制父亲和母亲的

子女出现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比值比(OR值)。此外,以民主型

父母的子女作为参照,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别计算专制

型、溺爱型和放任型父亲或母亲的子女出现身体活动水平低的

比值比。回归模型控制了青少年年龄、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

和家庭收入等变量。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学生父亲的教养方式有30.9%为民主型,

25.6%为专制型,17.5%为溺爱型,26.0%为放任型。母亲各类

型教养方式的比例分别为:民主型25.6%,专制型24.7%,溺爱

型18.2%和放任型31.5%。

2.2 父母的关爱和控制程度对于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以关爱或控制程度高的父母所抚养的子女作为参照,控

制了青少年的年龄、性别、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等变量,

计算父母关爱或控制程度低的子女出现身体活动不足的比值

比。结果显示父亲或母亲假如对子女关爱不足,子女出现身体

活动不足的可能性均有所增加(OR值分别为1.76,1.35,P值

动不足的可能性也有所提高(OR=1.34,P

程度的高低对子女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3 父母的教养方式类型对于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如表1所示,与民主型父亲的子女相比,专制型父亲的子女出

关于父母爱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走近亲情;回报亲情;延伸亲情

为了上好《难报三春晖》这课书,本人做了一个爱父母,为父母做事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一出来,令本人大吃一惊,真正为父母做过事的学生少之又少,有些学生说:“在家中,父母从来不让我做事,如果我有时想帮忙,父母总是说:‘走走走,你懂做什么,快去做作业,越帮越忙。’久而久之,对家中的事,我也懒得管,我不做,父母也会做。”看着学生的这些调查结果,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是的,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祖父母、外公、外婆……围着“小太阳”转的现象越来越普通,这些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服日子。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却很少体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让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更是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孩子放学回家,父母肩上背着书包,左手拎着水壶,右手提着孩子写字或者画画用的工具;校园的电话亭,常听到孩子对父母的责怪:就是你,把我的书忘记放进书包里了,害得我今天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学校里稍有不如意,把气发泄到父母身上也是习以为常的……正是由于父母过多的呵护,使孩子习惯了来自父母的爱,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想到为父母付出自己的爱;而又有些父母一味关注学习成绩,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让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势必会造成学生巨大的思想压力,久而久之,也就与父母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由此看来,让孩子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并让孩子通过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亲情,是对孩子最好的震撼他们内心深处的教育。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怎样借助政治教材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呢?

一、走近亲情

让学生了解自己出生时的故事,激活亲情。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切体会父母的艰辛,本人在上课时特意从网上下载母亲分娩的过程(视频)给学生看,看后并让学生扮演怀孕的母亲,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看完视频和表演,学生们纷纷说:“原来自己都不知道母亲十月怀胎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特别是在生孩子的时候,更是受尽痛苦的煎熬,有的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这世上是多么不容易!是母亲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我们的生命,母亲太伟大了,以后,我要好好孝敬母亲,报答父母。”对母亲的爱自然就产生了。

1.搜集父母爱自己的故事,牢记成长中父母的足迹

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孩子们的成长更是离不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孩子生病时,只有父母时刻记在心上,关心孩子。半夜起床到医院去挂号,不辞辛苦日日陪在身边。在我所教的两个班中,有几个孩子家离我们的学校很远。可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些家长不惜花费一大笔的借读费,有些甚至为了接送孩子方便,还特地买了一部电动车,真的是风里来雨里去。这样的父母在我们周围并不少。还有些父母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好好读书,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就更加重视,几乎每天都到教室来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拿出钱让孩子参加社会上的各种速成班、培训班、兴趣班的学习……正是由于父母的栽培,才使我们孩子的成长如此精彩!可是孩子能理解妈妈早晨的催促声吗?孩子能读懂自己生病时母亲担忧的眼神吗?孩子能体会到一道精美菜肴、一件悄悄披上的衣服、父母那殷切的期望和关爱吗?孩子会感动于上学时奋力骑车弓下的背影、夜色中候在楼梯口接过书包的双手吗?或许成长中的这些片断、这些足迹他们认为是应该的!因此上课时,本人特意安排一个节目是:讲述父母爱自己的故事,学生讲完后,我对他们说:“孩子们,记住爸爸妈妈在你成长中留下的足迹,用感恩的心真挚的情记录下这些动人的足迹,大声说出“我爱你们”、“谢谢你们”!真正让孩子们去走近亲情,感悟亲情!

2.回顾往事,为父母制作一份写真集

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是父母操劳的见证,是爱的涓涓印痕,是亲情无偿地演绎。当孩子有了成绩、荣誉时,是否想过父母为了这一刻已年华早逝呢?教材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到外贸公司应聘时,主考官问他有没有给自己的母亲洗过脚。这个大学生愣住了,满脸绯红。虽然他很爱自己的母亲,但却压根没洗过母亲的脚,更不知洗母亲的脚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回家后,他决定要亲自为母亲洗洗脚,替她按摩一番。他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住母亲的脚。突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不能松开……已显衰老的母亲的脚,浓缩了母亲一生一世的沧桑,镌刻着母亲抚育孩子的艰辛。母亲正是靠这双脚,满世界奔跑,才一次又一次为她的孩子带回希望。父母的脚踩出了孩子的前程,却送走了自己的青春;父母的脚曾站立成一棵大树,为孩子遮风挡雨,同时又被岁月剥蚀,那晚,这个孩子终于理解了母亲。

我们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岁月的痕迹已悄悄爬上了父母的额头,他们的思维和动作都有些大不如从前了……看了这些,做为孩子的我们怎能不内心为之一震呢!所以上课完后,我布置学生周末回家后,去翻翻父母的相册,看看曾经风华正茂的父母,再看看如今沧桑的父母。回校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问问孩子:“同学们,你能想起父母的样子吗?”接着让孩子拿起画笔,画出自己的父母,或者拿起笔,写出自己的父母,为他们的父母制作一份写真集。

3.用诗歌、歌曲,或身边赞颂亲情的故事,激起学生心底的爱

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这是一种多么质朴的情感啊!古今中外,有许多赞颂父母的歌:如上课时,为了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父母的爱,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母亲》导入:“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儿(他)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咱的妈……”优美、动听的音乐响起,学生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沉浸在回忆当中,有些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一面听,一面擦眼泪。我知道,这音乐已经深深打动学生内心深处最脆弱的那根弦,已经引起共鸣。其实,亲情就是一种幸福。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赞颂亲情的感人故事。记得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的《人与社会》栏目曾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小东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自从家里买了电脑以后,小东就沉浸在电脑游戏中,完全不能自制。小东的爸爸对小东道理也讲了,打也打了,还不能使小东改掉这个毛病。为此,小东的爸爸决定赞助一位贫困的大学生,前提条件就是让小东到这个贫困的家庭去亲身体验。小东开始还不理解父亲,觉得很开心,可当他看到爸爸资助的那位贫困大姐姐的家时,小东忽然间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改掉沉溺电脑游戏,其实是在赞颂浓浓的父爱。所以老师上课时应该多寻找些赞颂亲情的诗词,多留意些赞颂亲情的故事,让学生们始终都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

4.父母恩情知多少

我们的生活,父母总是牢牢牵挂,那我们又对这些关爱自己的长辈了解多少呢?平常我们爱吃什么样的菜,爱穿什么颜色、款式的衣裳、看什么类的书籍、我们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相信父母都能脱口而出,十分在意。换做我们,对自己的父母最爱吃的菜、最爱穿的衣服,以及他们的习惯和爱好又了解多少呢?有些孩子似乎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有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曾经有一个孩子以为自己的母亲非常爱吃鱼头,因为每次吃饭时,他总看到妈妈第一个把鱼头拿去吃了。他想:鱼头的味道一定比鱼肉鲜美。直到有一次,他把好不容易抢到的鱼头送入嘴中,他才明白母亲爱吃鱼头的原因是想把好吃的肉让给自己。这让他对母亲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我们也要努力尝试多了解自己的父母。因此,本人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对父母的深入了解,让学生回去问问自己父母的各种喜好,问问父母的生日,并牢记在心。

二、回报亲情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之恩,何以为报!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1.给父母一份惊喜

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一封感谢父母的信……

2.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

当爸爸(妈妈)生的时候,要照顾他(她),多讲一些开心的事情给他(她)听,在爸爸、妈妈生日、节日时给爸爸妈妈送上自己的祝福。

3.帮父母做家务事

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我们应该自己的事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把体谅父母,关心父母落到平时一言一行的小事上。每天可以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例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等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陪父母聊聊天

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听听父母工作的事。这样不但能够在沟通中积累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我们还在不知不觉地交流中增长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5.倾听父母的教诲

对父母的教诲,要多听、多记,并付出行动。但也不是盲从。外出、回家要和父母打招呼,一来让父母放心,二来也是有礼貌的表现。有什么事与自己的父母商量,让他们帮助拿主意,让父母感觉到你是尊重他们的。

6.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

认认真真地学习,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父母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自己的子女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作为子女,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学习搞好,用好的成绩回报父母,这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三、延伸亲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及幼以及人之幼。”尊重长辈,爱护幼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情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亲情的培养,老师要善于引导孩子,把亲情扩大到家庭其他成员,使孩子爱所有的亲人。有一位妈妈问孩子:“谁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孩子郑重其事地说:“妈妈,我说实话,你可不要难过呀。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是你,是我姥姥。”听完这句话,那位妈妈差一点流下泪来——不是因为难过,而是因为欣喜,因为亲情得到了回报而欣喜。因为这个孩子小时候,父母忙于工作和学习,无暇照顾他,孩子是由外婆一手带大的。孩子最初爱的种子是由外婆播下的,她的爱滋养了孩子的心灵。孩子渐渐长大,就把对父母的爱扩展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进而扩大到爱所有的人,爱全人类。一个内心充满亲情的孩子,走上社会也必然会令社会充满爱,一个充满爱的社会,必然是和谐而稳定,昌盛而安康的。

所以为人父母者,不要忽略孩子每一个爱的行动。要经常带孩子去探望老人,逢年过节带上孩子回家团聚,让孩子感受大家庭里那浓浓的亲情,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亲情的满足。教育孩子要有一颗仁慈的心,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所以为人师者,心中要有亲情。只有这样才会关心学生,融入学生梦幻的心灵,为学生编织美好的憧憬;教师心中充满亲情,才会尊重学生,全心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才会研究学生,挖掘深藏于学生的潜力之宝,开采那富有活力的智慧之库;教师心中充满亲情,才会勇担责任,用自己的才识志气,激发学生的创造火花,用毕生情感滋润学生的希望之田!一个充满亲情的学校,老师爱学生,学生敬老师,同学之间相互关怀照顾,像是一个和睦融洽的大家庭。

同学们,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回报父母回报亲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有一颗孝敬之心;孝敬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之中。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思想上让父母放心,在学习上让父母省心,在生活上让父母少操一份心。让我们行动起来,奉献自己的爱心,去爱我们的父母,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去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吧!

【参考文献】

[1]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2

[2]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 2008.3

[3]任志鸿初中新课标优秀教案 南方出版社 2005.7

关于父母爱的作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与家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中心地位相适应,儒家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从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开始。儒家家庭伦理关注的对象主要是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其基本要求分别是“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儒家家庭伦理在历史上有局限性,在当前也遇到了强大的挑战,但若经过创造性转化,仍然有其巨大的价值。

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眼中,家都显得至为重要。中国古代“家国天下”并举,而家居于首位,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国与天下只是家的放大,社会关系也不过是家庭关系的延伸。因此,家庭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占有中心地位,与这一现实相适应,儒家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从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开始的。《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句话是说,仁就是爱人,但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也就是首先要处理好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相应的儒家家庭伦理也就包括“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内容。

父子关系是古代中国家庭中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慈子孝”是儒家处理父子关系的基本要求。“父慈”与“子孝”是相对的,一方面,父亲要爱护自己的子女;另一方面,子女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孔子说“父父,子子”,就是要求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就是要求“父慈子孝”,反映了父子间相互的道德责任与义务。wWW.133229.COM父母亲应当养育子女,子女则应孝敬父母。

父母无不爱自己的子女,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情体现,是人之天性使然,所以儒家在这一方面论述不多。但是父母如何爱护自己的子女,却是大有学问。儒家认为,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养而不教,就没有尽到父母的职责。在传统社会中,父母爱护子女,不仅在于生养,更重要的在于教育子女成才。儒家充分注意到了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孟子之能成为继承孔子之志、光大儒学的“亚圣”,与其母亲的家教是截然不可分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为后来的父母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儒家更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道。在儒家看来,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父母不辞艰辛养育了儿女,对儿女那份浓浓的亲爱之情,使得儿女自然而然地依恋父母、敬爱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克尽孝道是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儒家专门有一本讲述孝道、孝治思想的经典—《孝经》,汉代列人“七经”。从汉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汉代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甚至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最基本标准,足见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

所谓孝,是指赡养和敬爱父母。儒家认为,作为子女,应当竭尽全力使父母在生活上有良好的照顾,“事父母,能竭其力”;子女应尽可能地承担一切事务,有酒肉美食要让给父母享用,“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职责。儒家还认为,对父母的孝不仅在于养,还在于以合适的礼节、礼仪侍奉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的时候,应当按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以后,应当按照规定的礼节埋葬,死后还应按时以礼祭祀。儒家认为丧礼应当丰厚,对父母应当实行厚葬,还应当为父母守丧三年。儒家对于丧葬之礼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这一点在先秦曾遭到墨家的批评。

儒家强调,对父母的孝不仅是礼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真实情感的体现。对父母的亲爱之情是人天生具有的。孟子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正是由于对父母的这种依恋之情,为了不使父母为自己担心,孔子要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对父母的爱,使得子女时时把父母的身体状况记挂在心上,“父母唯其疾之优”。父母辞世,子女因对父母的爱和思念而“食脂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痛失亲人的子女怎能咽得下肥甘美肉?怎么心情快乐?孔子主张对父母厚葬和守三年之丧,都是出于子女对父母的爱恋之情。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子女出生以后,要经过三年才可以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难道作为子女,对父母的三年之爱也没有吗?在孔子看来,三年也不足以寄托子女的哀思。由此可见,子女对父母的孝主要在于那份真挚的感情。

正是由于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因而在侍奉父母的日常生活中,要始终保持虔诚愉悦的态度。要做到这一点却不容易,孔子称为“色难”。但作为子女,应该努力做到这一点,让父母顺心。在父母有什么不对的时候,固然应当婉转劝阻,“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但在父母不接受劝谏之时,仍然要恭敬地侍奉父母,任劳任怨,而绝不应怨恨父母。因此,儒家特别强调对父母要有尊敬的态度。孔子严厉批评那种对父母只养不敬的态度,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对父母只养不敬,那和养犬马有什么不同呢?孟子也表达了同样的态度:“食而弗爱,泵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对父母养而不爱,和养猪差不多;爱而不敬,和养犬马差不多。

子女对父母的孝敬还体现在继承父母的遗志、继续先辈的事业。《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子女孝敬父母就应了却父母未了的心愿,完成父母未竟的事业,以告慰父母的心灵。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可谓是克尽孝道。他的父亲司马炎立志要完成一部史学著作,以填补《春秋》以后史书的空白,但未能遂愿就撒手而去。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不辞艰辛,笔耕不缀,甚至在身遭奇祸、蒙受奇耻大辱之际,仍然忍辱苟活,继续写作,终于完成了被后人奉为史书典范的《史记》。在儒家看来,这样的行为是对父辈真正的孝。孔子要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虽显得有些保守,但从继承父亲遗志和事业而言,又是可以理解的。

夫妇的共同生活是组成家庭的基本条件,夫妻关系是组成家庭的基础。所以郑玄注《周礼·小司徒》云:“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妥善处理夫妻关系是家庭和睦的核心内容,对此儒家的基本要求是“夫义妇顺”。在中国古代,由于男女分工的差异,男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总的情形是男尊女卑。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指出:“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说明当时对妇女的最基本要求就是顺从。到了汉代,董仲舒用阴阳理论来论证男尊女卑。他在《春秋繁露》中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根据“阳贵而阴贱”的理论,男尊女卑就成为自然的结论。东汉《白虎通义》更是把“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作为对女子的基本要求。这种畸形的道德,经过封建统治者的有意提倡和培植,成为禁锢妇女的封建纲常,剥夺了妇女的合法权利。于是,在中国古代,男女婚姻就没有爱情基础、自由选择可言,而取决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

在家庭生活中,妇女以柔顺为美德,以被丈夫休弃为耻辱。丈夫尽管对妻子具有支配地位,但寡恩少情、嫌贫爱富的行为也要受到严厉的道德谴责,传统戏曲中对陈世美的批判就体现了这一价值取向。反之,夫妻间恩爱相亲、富贵不移、相互激励的行为则受到人们的赞扬,夫妻间长期耳鬓厮磨、甘苦与共产生的爱恋之情成为人们共同的向往。汉代文学家梁鸿,博学多才,性情高洁。他拒绝了多家高门大户的女儿,与又肥又丑又黑的孟光洁结婚。夫妻二人隐居霸陵山中,男耕女织,夫妻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传为千古佳话,成为夫妻恩爱的典范。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纵向的,而兄弟的关系则是横向的,在处理这一关系时,儒家的基本要求是“兄友弟恭”。在古代,姐妹的称呼产生较晚,姐妹之间在早期也以兄弟相称。((孟子·万章上》云:“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兄友弟恭”的原则也是适用于姐妹之间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以外,兄弟之间血缘最近,自古以来就被喻为“手足”、“同胞”。儒家十分注重二者之间的关系,常把“孝友”、“孝梯”并重。《尚书·君陈》说:“唯孝友于兄弟。”孔子要求他的学生“人则孝,出则梯”,有子把梯与孝一起作为做人的根本准则,足见处理好兄弟关系在家庭伦理中的重要地位。

处理兄弟之间关系的基本要求就是友爱。孔子要求做到“兄弟怡怡”,即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荀子则明确地规定:“请问为人兄?日:慈爱而见友。请问为人弟?日:敬拙而不苟。”作为兄长,应当爱护弟弟;作为弟弟,应当敬爱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既是血缘亲情的自然结果,又是孝敬父母的必然要求。只有兄弟之间情同手足、互敬互爱,才能家庭和睦,才能使父母舒心愉快,才算是尽了孝道。中国人历来有“长兄如父”的说法,这是指兄长应尽到爱护、关照弟弟的责任,尤其在父母不幸辞世时,作为兄长应当接替父亲的职责,抚育、照料弟弟,而弟弟也多能尊敬兄长。兄弟之间的友爱,又可以推展到家庭之外,朋友之间也应该互敬互爱。当司马牛因没有兄弟而犯愁时,子夏安慰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自儒家产生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儒家家庭伦理起到了维护家庭团结、维持社会秩序的良好作用,形成了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和淳朴风俗,在现代社会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点无须赘述。但是回过头来,我们也必须看到儒家家庭伦理在历史上的局限性以及在当前所遇到的挑战。

从历史上看,儒家的家庭伦理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它在要求父子、夫妻、兄弟之间应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的同时,更重视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甚至把血缘亲情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视为处理一切社会事务的中心,结果就会走向极端。比如对于父子双方有一方偷羊、另一方应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孔子认为应该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在被问到舜的父亲杀人、舜应该怎么办时,孟子为舜设计的方案是“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这都是把情放到高于法律的地位,甚至于不惜为情而违反法律,这种过分重情、以情压法的思想,给中国传统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当前社会中仍然存在大量法制观念淡薄、循私枉法等不良现象,与儒家这种过分强调亲情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另外,本来在孔孟等人那里,夫妇、父子、兄弟之间的伦理关系应该是相互的,但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有意歪曲,造成这三对关系都走向一个极端,结果“夫义妇顺”变成了“夫为妻纲”,“父慈子孝”变成了“父为子纲”,“兄友弟恭”也只是强调弟弟敬爱兄长。这种变化背离了儒家以亲情调节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成为禁锢人思想的精神枷锁,今天必须加以鉴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