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论文(精选5篇)
房屋建筑学论文范文第1篇
1.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房屋建筑学》教学内容包括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目前所用的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现代建筑工程需要,构造做法也不能跟上时代潮流,教材内容无法跟上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速度。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剧增,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高层建筑大量涌现,高层建筑设计的内容在书本中明显欠缺,加上构造做法变化很快,即使采用最新版本的教材,也存在部分内容滞后的问题。如何解决教材滞后这一问题?教师要避免照本宣科,及时学习新的规范、新的构造做法,做到除旧补新,结合工程实际讲授构造做法,一些落后、过时的内容不讲或可以在教学中简单带过,不做深入讲解。教师授课内容在保证课程内容连续性的情况下,自己适当调整重点和非重点内容,同时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教学内容改革具体做法。教学中优先选用新出版,编写质量好的教材,保持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是培养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所在。针对教材内容滞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补充新知识,例如添加和介绍国家推广的节能建筑的设计知识和构造做法,学习和更新建筑设计规范的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最近这几年的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是去生产第一线从事结构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等工作,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几乎没有,所以建筑设计理论要求不太高,学生只要掌握一般房屋的建筑设计,重点放在建筑构造上,一般要求学生能够选择合理的建筑构造方案,并绘制相应的建筑施工图。教学内容还应包括讲授新规范、新标准的要求和控制,教师针对不同类型建筑实例布置学生查阅与运用设计工具书,以此培养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应用规范、标准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时候,结合现行的走道式组合设计中走道的设计,查找建筑规范中对走道具体的宽度、长度的要求,安全疏散距离的规定。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下,中国学生从小到大都采用填鸭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不去多加思考,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到了大学,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就对上课提不起兴趣,有些学生上课是人到心不到,喜欢睡觉、玩手机,注意力不集中,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差,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做法。①采用启发式、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传统的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启发式教学方法课程安排上,教师起到一个启发的作用,教师上课的时候应尽量深入浅出,知识的讲授由容易到复杂,课堂上注意学生的情绪,调整自己讲课进度,经常对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上课教学中来,体会到课堂学习是一种互动,不是单方面的输入和输出。教师还可以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布置预习,给学生留几个问题课后思考。如在讲解屋面设计,可先以两坡屋面设计详细介绍,然后让学生思考四坡屋面该如何设计,再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绘制出两种屋面平面图,进行对比性分析,分析出相同部位、不同部位,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知识量增加,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的习惯。②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要求教师进行组织,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4~5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上课时布置下一次讨论课的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布置出需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课后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阅资料、亲自去观察周围已经建好的建筑物构造做法、尺寸设计等内容,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在讨论课上各组派代表发言,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补充发言,做到各抒己见,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出学习内容总结。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南方隔热做法的种类时候,就布置同学去调查实际生活常用隔热的方法有哪些,具体怎么做法,上课的时候请同学讲解。建筑工程做法很多,教师不可能全部地讲解,由于建筑具有共性,只要弄懂工程做法的原理,总结规律,遇到不同问题就能很快找到解决方法。教师在教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解决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是大学教育的关键所在,为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解决难题找到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1.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我院《房屋建筑学》课时安排为48课时而课程内容的涉及面广,图片内容特别多时间短,需要传输的信息量大,如何在短的课时内讲授这么多的内容,就需要改革教学手段。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和画需要的时间多,也无法多角度灵活地反映建筑的空间关系。讲授建筑节点详图,建筑平面布置工程案例如果采用在黑板上绘图不仅浪费时间,速度慢,而且学生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和掌握,黑板一擦黑,就无法再现。由于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不添加一些案例分析和讲解,学生会觉得书本知识过于枯燥、乏味,要吸引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这就靠教学手段的改革。
2.教学手段改革的具体做法。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我校普及,采用多媒体教学好处显而易见,传递的信息量大,大量的图像让学生一看直观明了,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与艺术效果,使教学更加生动精彩,教师把图片、文字、图像及动画制作成课件,使课堂教学更生动、灵活。房屋建筑学中的建筑构造有大量节点详图和建筑设计案例可以通过课件准确的表达出来,时间短,效果好。课件不但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学生也可将这些知识拷贝在自己的电脑上,反复学习。房屋建筑学课程知识实践性很强,与工程密切相关,教师在没有条件带学生去工地的条件下还可结合录像、模型、实物照片等多种辅助教学手段,条件允许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已建好的建筑物、在建建筑物,由专业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共同指导讲解,直接接触各种构造节点的做法、分析实际工程建筑施工图纸与工程实例的对应关系,巩固学生对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的理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在讲授楼梯间设计的时候,对已建的工程的楼梯不同部位一一照相,再利用照片对照进行讲授,具体到楼梯净宽设计、平台宽度设计、踏步高度、宽度设计、梯井宽度设计,这样的教学手段就比仅靠嘴来讲授,清楚明了得多,学习效果好。
四、考核方法改革
1.传统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房屋建筑学课程的考试一般采用完全闭卷考试,重点放在学生对建筑基本理论和构造方法的掌握上而考察学生设计动手能力的试题较少,原因有两点:一是考试时间短,设计题目不易做完,二是设计题目涉及的内容较多,让学生全部熟记是难以做到的。分析得出结论,单纯靠闭卷考试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一些问题,开卷考试又会使学生放弃对一些知识机械记忆,忽视本课程的学习。房屋建筑学课程既需要必要的理解性记忆,还需要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需要找到一种理想的考核方法。
2.考核方法改革具体方法。我们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特点的考核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闭卷考试成绩占期末总分数的60%。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布置的小设计,例如外墙身剖面设计、楼梯设计、屋面设计等占期末总评20%。第三部分平时出勤情况占期末总评20%。第一部分着重考核学生理论知识记忆和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部分为应用知识部分,重点考核学生的运用所有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和绘图水平,第三个部分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这样的方法可以全面地考核学生。与西方的大学相比,他们部分平时的考核比例可以达到60%,期末的考核只占40%,我们觉得考核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应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将考试方式综合运用,这样才可以扩大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避免学生的只靠临时记忆知识点应付考试,综合的考核方式可以考核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设计能力。
五、结论
房屋建筑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BIM 房屋建筑学 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包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构造,课堂讲授以民用建筑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为主。[1]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土建类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的第一次独立建筑设计,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建筑的实践认知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独立运用理论知识及使用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等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2]如何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建筑素养,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与制图课程所学知识,为后续专业课学校打好基础,成为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课程设计作为房屋建筑学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理论的全面体现,同时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理论、了解建筑设计步骤、学习建筑设计规范的重要环节。[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基本都开设在大二上学期或下学期,任务为绘制一栋房屋的完整建筑施工图,是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各高校课程设计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虽然综合了之前的制图类课程内容,但与后续课程关联小。设计采用手工绘图或者先用CAD绘图再手工描图的模式,工作量大,耗时长,很多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钻研设计内容。尤其在选题一致的情况下,设计缺乏深度和新意,雷同率高,还有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图纸试图蒙混过关。
(2)教师指导工作量大。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土建类专业招生火爆,一个标准班的学生有40人,一名教师至少要指导两个班的学生。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至少要对每个学生的建筑平面方案、建筑立面、建筑剖面进行三次指导,这么多的指导工作让教师分身乏术,力不从心。
(3)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课程设计的时间有两种安排,一种是在房屋建筑学理论课程结束后,在期末专门安排一周时间让学生在指定教室进行设计绘图。此时期末考试临近,学生应考压力大,难以集中精力进行课程设计,教师也无法一周全天守在教室监督学生。另一种是设与房屋建筑学同步,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寻找教室或者在宿舍里进行绘图,教师在授课间隙对设计进行指导。这种安排模式的缺点是教师指导时间无法保证,很多学生等到最后要上交图纸前再赶工,设计质量低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兴起,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改革带来了新的方向。
2 结合BIM的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2.1 BIM概况
BIM是通过三维数字技术,建立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对工程项目全过程数据进行详尽表达。[4]BIM技术将传统绘制二维施工图的过程,变为建立三维立体模型的同时生成二维图纸,软件使用者在交互界面的每一个操作都能直接在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上同步体现,设计完成的建筑模型再结合时间的概念,构成4D模型对工程进行综合管理。[5]我国高等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将BIM技术融入课程的教学改革,现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将课程中书面文字转换为生动立体的可交互式施工现场模拟场景,[6]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可视化的三维立体建筑信息模型对建筑设计过程及施工现场环境产生直接深刻的感性认识。[7]
2.2 结合BIM技术在课程设计教学
将BIM技术融入教学体系后,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因为紧跟制图类理论课程,开设时间早,作为学生第一次运用BIM技术进行完整建筑设计的实训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枢纽作用,其在课程体系中位置如图1所示。
在开始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时,先安排学生按照毕业设计要求选题,然后在课程设计中完成毕业设计的建筑设计部分。课程设计先使用BIM建模软件Revit绘制建筑方案,经教师指导后绘制三维建筑模型,然后根据三维模型生成的二维图形,结合制图规范的要求修改为标准的施工图,打印出来作为作业上交。
课程设计在房屋建筑学理论课程中平面设计内容讲解完毕后的第6周开始,设计过程采取机房集中指导与学生业余时间绘图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教师需要每周在机房指导2节课,其余时间开放机房让学生自行学习,进度安排如表1所示。
布置设计任务后,将机房在课余时间开放8周,变为设计教室。教师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去机房检查学生阶段成果,对学生个人疑问进行单独指导,对在设计中普遍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落实。设计时间在第6周-13周,各门课程都还没有结束,学生没有备考压力。教师指导时间充裕。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建立的BIM模型,在结构设计课程上作为进行手算和计算机分析的依据,之后再根据结构计算结果补充BIM模型的配筋,调整建筑设计不合理的地方。BIM模型还可以被土木工程施工中使用的管理软件Navisworks及工程经济学课程上使用鲁班、广联达等造价软件直接读取,用于检查模型构件是否存在碰撞冲突的情况,模拟施工进度,自动生成工程量,进而以此为基础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造价文件。
3 结语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引入BIM软件Revit,使课程设计与BIM系列软件在课程体系的应用教学紧密联系到一起。作为设计成果的建筑模型可以用于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设计,让他们更加重视课程设计。新颖的设计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符合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值得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廖荣.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23.22(5):99-101.
[2] 王秀珍,刘丹.浅析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中的管理控制――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95-97.
[3 安巧霞,孙三民.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23(11):109-110.
[4] 齐岳,张俊华,赵文军.结合BIM技术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23.23(6):147-149.
[5] 李久林.大型施工总承包工程BIM技术研究与引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
房屋建筑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 保温技巧 应用研究
0.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飞速,随着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建筑行业对房屋的外墙保温技术十分重视,并不断加快对其保温技巧的研究以满足人们对房屋的舒适度要求。外墙保温技术有许多优点,它不仅有利于节能环保,也有利于帮助我国缓解现有的能源紧缺情况,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温技巧的应用也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建筑行业在不断的提升对外墙保温技术的研究投入和探索。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保温技术的现状进行阐述,对其保温技巧和应用研究分析,并对保温技术的优点详细解释,以期对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保温技巧水平提升提供帮助。
1.房屋建筑工程中保温技巧的发展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国的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保温技术流传到我国,其保温技术主要是建立粘贴聚苯乙烯泡沫板(即EPS板)外侧涂抹玻纤网格布,用以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的保温体系。我国的冶金建筑研究总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众多研究机构,已开始在国内进行房屋建筑墙外保温的试点工程,另外,也对重墙、轻墙、预制墙体等不同墙体进行了试验,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众多石膏板企业共同投资研发了聚苯乙烯石膏复合保温板,主要用于房屋建筑的外墙保温。
2.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保温技巧及应用
2.1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保温技巧
房屋建筑的外墙保温材料主要选择的是聚苯乙烯膨胀泡沫板、泡沫玻璃、岩棉条等等。另外,在选定房屋建筑的保温材料时,要根据固定的原则进行择,同时还要注意使用的技巧和方法。选好保温材料,才能够保障房屋建筑的保温技术工程的顺利进行。所以,建筑施工方必须首先对整个建筑物的K值进行预算,并根据房屋建筑的k值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出热量损失,在房屋建筑保温技术的操作过程中,其结果决定了应在施工中采取哪种节能措施,因此,热量的损失计算是必须的,也就是说,建筑施工方需根据热量损失的计算结果来制定相应的节能对策。
因保温材料中的储热量与重量成正比,因此,储热量越高,材料也越重,例如:混凝土、石料等承重材料,此类材料的质量较高,且材料的储热能力较好。当房屋受热时,其墙体中吸收的热量将会随着一定的规律传导,其热量将会从温度高出流向温度低处,随着热量的传导,墙体中的热量也在不断储存,因墙体具有一定的储存热量性能,因此,墙体中存储的热量就会不断增加,当减少房屋的受热时,墙体将会将在受热时储存的热量传导给房屋的其他结构。
综上所述,墙体是房屋热量交换的载体,必须选择好墙体的保温材料,并做好房屋的保温技术,才能够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保温效果达到要求。
其次,还要注意房屋建筑的保温施工工艺,目前,我国使用的主要保温工艺流程共分为17个步骤:(1)对基层墙面进行清理;(2)固定其垂直和水平方向;(3)做灰饼;(4)检查墙体的平整度;(5)处理墙体的界面;(6)将砖墙面做好湿润;(7)根据一定比例配置保温材料所需的浆汁;(8)将保温浆汁分层对墙体进行涂抹;(9)对墙体的保温层进行检查;(10)在墙体上画出分格线;(11)在墙体上开分格槽;(12)在墙体上安装滴水槽;(13)在墙体上涂抹水泥抗裂砂浆;(14)在水泥抗裂砂浆中放入耐碱网格布;(15)对墙体的抗裂防护层进行复核;(16)在墙体上涂抹高分子弹性底层材料;(17)在墙体上涂抹抗裂柔性耐水装饰材料。
2.2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保温技巧的应用
随着我国各省市建委对房屋建筑的保温技术研究的力度不断加大,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众多科研机构和私人企业已研制出了多种保温技术,其中,大多都具有良好成效,例如:我国的EPS贴板保温技术、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技术、现浇混凝土复合有网和无网的EPS板外保温技术、EPS钢丝网架板后锚固外保温技术、装配式龙骨薄板外保温技术等等。在1996年的全国会议上,提出了今后要将推广房屋建筑保温技术作为工作重点。同期,根据我国当时的国情,建筑行业引进了先进的房屋建筑保温技术,并成立了保温专业协会,选定了保温工程的试点,当年,我国出版发行了《外墙外保温技术百问》,书中重点讲述了房屋建筑保温技术探究及应用,掀起了一阵保温技术研发潮流,这些都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行业保温技术的的发展。
现如今,房屋建筑中的保温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吸引了国外的众多专业人员及科研机构到我国进行学术交流,这也加快推进了我国的房屋建筑保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建筑节能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外墙的保温是一种常用的房屋保温技术,这种技术没有对配套技术和材料性能的特殊要求,因此其施工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并且制作价格也较低。但该技术无法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应用,因为其保温层会因为受潮而导致其保温性能降低,同时,墙面受潮也会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危害。外墙采用内保温方式的建筑,往往在室内进行二次装修时会对原有的保温层造成一定的破坏,这将使原有的保温节能效果降低,在房屋建造时要特别注意。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对房屋建筑的保温性能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的舒适度要求也逐年升高,另外,保护环境的意识也较往年增加,因此,我国各省市都已有了房屋建筑工程中保温技术的政策和标准,保温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也不容小觑。因此,必须合理的选择材料和应用恰当的保温技术,才能满足人们对房屋保温性能的要求。本文对保温技术及其应用做了相应分析,以期对我国的房屋建筑保温技术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白运红;魏冬梅;;浅谈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及施工[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2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3年
2、刘园园;李志文;;浅谈外墙保温技术[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李泓;外墙保温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8年11期
4、王振江;张科萌;;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其特点[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房屋建筑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复杂性主要是由于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庞大,地域范围广泛,各个地区的土壤状况也不同,比如:我们国家同时拥有软土地、盐碱地、冻土地等等。潜在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在施工的时候,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十分的密切,那么在处理地基的时候,假使没有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就会使得地基处理的时候依旧存在问题,对之后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与安全也就因此受到威胁。多发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时候,处理地基的过程之中会存在诸多的质量及安全问题,还有就是在进行地基处理的过程之中还会有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导致建筑单位在经济方面的损失十分的严重,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国家的经济发展受损。困难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过程之中,一旦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就需要用到各种技术来进行解决,假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无法从根本之上来加大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严重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工程之中,地基处于基础性项目,同时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之中一旦出现,就会使得整个地基的质量受损。
2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价值
(1)地基的抗剪能力直接性的会影响到建筑物是不是会发生偏倚,因此在建筑物前期施工的过程之中就得要时刻的关注到建筑的抗剪能力,加大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例如在建筑物地基一侧的压力过大的时候,地基就会发生隆起的显现,导致建筑物边坡发生失稳、倾斜的情况,使得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受到影响;(2)预防房屋建筑物发生沉降的主要措施就是强化地基压缩性的测控以及分析力度,在正式进行地基处理的前期,就得要及时的对其进项相应的调研工作,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由于地基开挖而使得周边的地质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建筑物在安全性与稳定性之上受到威胁;(3)地基的动力特征也会关系到房屋建筑的质量,通常而言,房屋坍塌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地基的动力特性弱。因此,应用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加大地基的动力特征,这对于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十分的有利。
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3.1、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现如今,对于该技术的运用,主要就是利用水泥注浆以及硅化注浆的方式来完成的。前者主要是利用灌浆管与压浆泵,将依照试验所得比例来配置相应的水泥浆液来完成地基的关注,实质上就是利用水泥和周边土体在凝结之后形成一个强度高的整体,进而有效地改善地基的抗变形、压缩性及强度的能力。
3.2、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施工技术主要就是利用之前配备好的水泥浆应用高压旋喷嘴灌入到地基之中,在此过程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还得在10~25MP的高压作用之下来进行施工。使得土体和水泥浆液之间充分的融合并凝结时候,可以起到有效改善地基物化性能的目的。现如今,该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回填土以及碎石土等软土地基的渗水、强度等性能方面,正是因为这些优点,才得以被大众所接受并大范围的应用。
3.3、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现如今,依照使用机械的各个类型,可以有效的将其分成重锤及强夯两种方式。后者主要在黄土或是湿度较大的砂土地基处理之中,将10~40t重的大型起重机从10至40米的高度,依照提前预定好的来打击地基,也就是在压力的作用之下,使得地基土壤之间的缝隙在不断变小,最终提高抗压的强度,在地基进行强夯的过程之中,还得要充分的结合处理地基的实际情况来对相应的调节高度,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发现,单层与多层8000KN•m高能量级强夯的深度大约可以达到12~24m,甚至可以达到54m,这对于地基稳定性而言,其意义十分的深远,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之中,还得要全方位的考虑到施工技术与面积是否与实际的需求相符。
3.4、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其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振冲密实法和振冲桩法。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地基基础的适用条件之上。前者一般是应用在砂土地基之中,通常表现在致密性差,也就是说地基粘粒量不足10%的现象之下应用振冲密实法来进行地基处理。其主要特征就使可以有效的将地基的液化现象及时的解决,从而地基之宗空隙密度逐渐的缩小,加大地基内部结构的密实度。在地基之中粘粒量的比例为30%的时候,那么地基内部含水量少,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应用振冲密实法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更不会起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得要应用振冲桩法来进行地基处理技术。总之,我们国家房屋建筑的历史十分的久远,那么在其发展的过程之中逐渐的形成了属于自身的一套施工体系。现如今,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加大,对于房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也要有自身的突破。所以对于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的力度也要不断的加大,这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及后期的使用寿命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作者:孙建民 单位:山东潍坊昌乐县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邱达北.关于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探讨[A].今日财富杂志社.2023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23:1.
[2]陈龙.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23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23:2.
[3]俞斌斌,范佳平.浅谈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23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23:2.
房屋建筑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围绕房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方面进行的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博士论文,房屋建筑。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房屋建筑施工项目按照规定的要求圆满地完成,并使项目所有的功能活动按照预期的质量要求得以实施。博士论文,房屋建筑。[1]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不仅影响到房屋的居住,而且关系到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开发单位的发展。材料质量、房屋设计、施工工艺、技术措施、质量管理制度、地形地质等都会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探索先进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方法,确保房屋建筑项目质量。
一、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一)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1、质量是居民工作生活的保障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同时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了满足居民越来越高的消费生活需求,房屋建筑行业因不断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保障居民生活和居住水平。
2、质量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①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效益的基础
取得经济效益是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首要目标。各种各样的经济效益途径,必须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前提。只有高质量的房屋建筑产品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同,才能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够得到业主的认同,才能够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保障随着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房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之本。只有取得优良的质量,才能保证企业竞争力,才能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
③质量是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发展的综合体现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量变向质变的转变,因此,我们因不断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形成以质量竞争为主,在质量的保障前提下,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博士论文,房屋建筑。
(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的现状不容乐观,质量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克服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借鉴国外和先进企业的经验,并大力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创新,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1、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量变向质变的转变,因此现阶段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的旧体制,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建筑市场管理混乱,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2]
2、施工企业和人员法律意识、质量观念淡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地方性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有强制性规定,但施工企业法律意识、质量观念单薄,没有尽到房屋建筑施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缩短工期,违反了质量管理中的操作规范,造成房屋质量下降。
3、施工人员素质低以及材料、机械设备落后
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主要是一些农民工,文化程度低、质量安全意识低、技术素质低等问题。并且在实际房屋建筑施工时,缺乏技术熟练的工人,缺少系统培训。材料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础,直接影响了房屋质量。
4、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监督控制不严格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二、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针对我国目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施工企业和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以及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等几个方面来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管理机制,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并确保建筑施工企业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规程办事。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博士论文,房屋建筑。[4]ISO9000 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是一个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必须贯彻ISO9000 系列标准,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并且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融合ISO14000 环境标准以及ISO18000安全标准。
(二)提高施工企业和人员法律意识、质量观念以及技能
施工人员必须树立建筑施工相关法律法规意识以及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质量观念。并且为员工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培训机会,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和管理专业水平的培训,以及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了解掌握,全面提高房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质量和安全隐患。
(三)加强材料管理、引进新型施工技术
材料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必须全方位控制材料质量。建立严格的材料管理和质量检验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材料的监控,同时加强材料的堆放与保管,确保工程实体的质量。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系统,引进先进、适用的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且应用先进的集成化、智能化信息统计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四)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控制
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应围绕三大分部的现场监督,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闭环监督管理,三大分部即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博士论文,房屋建筑。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博士论文,房屋建筑。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5]为了加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必须建立监督机构机制,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查处各种违规行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三、结论
随着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必须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健全质量管理科学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施工企业和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建筑材料的采购管理以及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将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操作的全过程中,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黎明.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5.
[2]黄杰敏.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J].建筑设计管理,2009,8(26):p12-13.
[3]王磊,于杰.浅析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决定因素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p239.
[4]孙红波.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10:p73.
[5]武宪军.深入探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及因素[J].科技资讯,2009,28:p132-13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