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用意》阅读理解及参***3篇

《老师的用意》阅读理解及参***1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做、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拜[访、仿]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琴师。他累()气喘吁吁,心情烦[躁、燥]()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发出()“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欢呼起来。他[忽然、果然、居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忽然、果然、居然]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夸耀]说:“好,好,好极了!

  1、划去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正确的字和词。(3分)

  2、在第三小节的方括号内填上“的”、“得”、“地”,注意正确哟!(3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高耸入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扣人心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段文内容,回答问题。(2分)

  (1)成连先生所说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从中得到的收获是什么?(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写)(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划去:做 仿 燥 忽然 果然 夸奖

  2、的 的 得 地 的 得

  3、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诗文、表演等感染力强,牵动人心。

  4、(1)大自然(2)要善于向大自然学习。


《老师的用意》阅读理解及参***3篇扩展阅读


《老师的用意》阅读理解及参***3篇(扩展1)

——《丢草绳》阅读理解参***3篇

《丢草绳》阅读理解参***1

  1、怎样理解“难忘”在文中的含义?

  答:既指“难忘”母亲对患病的我的疼爱和嫁病于人的不忍,也指“难忘”三姨为了带走我的病甘冒生病危险的善心。

  2、“三姨从我家离开的时候已近黄昏,落日的余晖将乡村照得金黄金黄”这一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答案它不仅是写“实”,写出了乡村景色的自然**;而且还写“意”,昭示着下文“三姨”将“朝着母亲丢草绳的那条小路上走去”,从而写出乡土民风的淳厚朴实。

  3、作者刻画“三姨”这个人物形象,有何用意?

  答:(1)从文章情节的发展来看,通过“三姨”与“母亲”的对话,补充交代了“母亲”并没有将草绳丢在乡亲们必走的路口。

  (2)从文章的主旨凸显来看,通过对并非我嫡亲的“三姨”这一形象的刻画,将“母亲”身上善良的品质从“个体”(点)推及到“群体”(面),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4、文中说“母亲这才恍然大悟起来”,是因为“母亲”不知道“那条小路根本就没人走”吗?请结合全文作具体探究。

  答:不是。理由有三:

  (1)母亲在得到“丢草绳”这个办法时就唉声叹气,她不忍心为了自己的孩子病愈而让乡亲带去疟疾。

  (2)母亲在准备为我“丢草绳”时,心里很矛盾,既心疼被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我,又不忍心乡亲们带去疟疾

  (3)母亲在为我“丢草绳”时,并未有意选择乡亲们必走的路口,而是将它丢在了一条并不很远的乡间小路上。


《老师的用意》阅读理解及参***3篇(扩展2)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理解及参***3篇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理解及参***1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答案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7.第④段中,作者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

  1、yǎn.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2、自我调节能力差。

  3、人类水资源现状。逻辑顺序。

  4、列数据、作比较(或:举例子)。

  5、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

  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6、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人类水资源现状阅读理解及参***2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功能,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8.下面说法和文章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均水*的1/4。

  B.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方缺水严重。

  C.我国污水处理率低,河流污染严重。

  D.世界上约一半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19.阅读材料,结合文章,简要写出“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分)

  答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西线(未开工)、东线(在建)和中线(在建)三条调水线路。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势上可以**整个西北和华北。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引水,可自流给黄淮海*原大部分地区供水,终点为**。东线工程在扬州引长江水,借助京杭大运河等水道北上,因地势低需逐级提水北送。

  答案:

  18. (2分)D

  19. (6分)必要性(3分)要点:结合文章,*水资源8成在南方,北方干旱缺水。

  可行性(3分)要点:结合短文,西线和中线取水点地势高,无须扬水水自流;东线虽需扬水但有老设施。


《老师的用意》阅读理解及参***3篇(扩展3)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练习及参*** (菁选2篇)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练习及参***1

  One morning, when we had been riding on our bikes for five hours, we came to a bridge where the railway crossed a pond(池塘). For 30 feet there was nothing but the widely-spaced wooden sleepers(枕木) under our wheels, and nothing to stop us falling into the steaming pond below if we lost our balance. Right under the bridge lay the body of a dead cow. I watched Mat as he came near to the bridge and rode straight over, without ever, slowing down. I stopped.

  “What’s up?” he cried out from the other side.

  “I’m not riding over that thing. If I slip, I’ll be in there with that cow,” “There’s nothing to it. I just did it. didn’t I?”

  “You’re stronger and taller. My feet don’t touch the ground. You do it for me!”

  Mat said strength didn’t come into it and rode off. I knew he would give me at least an hour before coming to help. The sun burned my face, sweat ran off my forehead into my eyes and stuck my blouse(女衬衫) to my body. Try myself rather than wait for Mat to help. I rode back to get a good run-up and over I went. Mat was that right: all the difficulties were in the mind.

  1. The bridge looked dangerous to the girl because .

  A. there was a 30 foot drop to the water below

  B. it had nothing at the sides

  C. there were pieces of wood all over the road

  D. there was a railway line below

  2. The reason she stopped was that she .

  A. was tired B. suddenly saw the dead cow below

  C. wanted to let Mat go first D. was afraid of losing her balance

  3. Mat argued that .

  A. the bridge wasn’t at all difficult to cross

  B. she had no other choice but to cross the bridge

  C. the cow was harmless because it was dead

  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n strength

  4. Mat rode away leaving the girl because he .

  A. didn’t know what he could do to help her

  B. felt she should overcome her fear by herself

  C. didn’t believe she was really afraid

  D. couldn’t wait any longer for her

  5. The girl finally decided to ride across the bridge, for she .

  A. realized that it was easier than it looked

  B. was tired of waiting for Mat to come and help her

  C. knew she couldn’t stay where she was any longer

  D. was afraid that Mat would go and leave her behind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练习及参***2

  Grandma Moses is among the most famous twentieth-century paint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yet she did not start painting until she was in her late seventies. As she once said of herself:” I would never sit back in a rocking chair, waiting for someone to help me.” No one could have had a more productive old age.

  She was born Anna Mary Robertson on a farm in New York State, one of five boys and five girls. At twelve she left home and was in domestic(家庭的) service until, at twenty—seven, she married Thomas Moses, the hired hand of one of her employers. They farmed most of their lives, first in Virginia and then in New York State, at Eagle Bridge. She had ten children , of whom five survived ; her husband died in 1927.

  Grandma Moses painted a little as a child and made embroldery(刺绣) pictures as a hobby, but only changed to oils in old age because her hands had become too stiff(硬的`) to sew and she wanted to keep busy and pass the time. Her pictures were first sold at the local drugstore(杂货店) and at a market and were soon noticed by a businessman who bought everything she painted . Three of the pictures exhibited in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and in 1940 she had her first exhibition in New York. Between the 1930’s and her death she produced some 2,000 pictures: detailed(详细的)and lively portrayals(描绘) of the country life she had known for so long, with a wonderful sense of colour and form. “I think really hard till I think of something really pretty, and then I paint it.” she said.

  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Grandma Moses began to paint because she wanted to .

  A. make herself beautiful B. keep active

  C. earn more money D. become famous

  2. Grandma Moses spent most of her life .

  A. nursing B. painting C. embroidering D. farming

  3. The underlined word survived means .

  A. graduated from college B. examined the condition of the house

  C. lived longer than the other children D. gave up themselves to the police

  4. From Grandma Moses’ description of herself in the first paragraph,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she was .

  A. independent B. pretty C. rich D. nervous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Grandma Moses: Her Life and Pictures. B. The Children of Grandma Moses.

  C. Grandma Moses: Her Best Exhibition. D. Grandma Moses and Other Older Artists.


《老师的用意》阅读理解及参***3篇(扩展4)

——中考语文试题及参***3篇

中考语文试题及参***1

  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蜷曲(quán) 狡黠(xié) 嗔视(chēn) 浑身解数(xiè)

  B.谮害(zhèn) 簌簌(sù) 砭骨(biān) 莽莽榛榛(zhēn)

  C.遒劲(qiú) 褶皱(zhě) 颦蹙(pín) 强聒不舍(guō)

  D.譬喻(pì) 酬和(hé) 锃亮(zèng) 鸣钟击磬(qì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喧腾 诀别 诚皇诚恐 妇孺皆知

  B.慰藉 逞辩 人声鼎沸 龙吟凤哕

  C.媲美 恣睢 语无伦次 逢场做戏

  D.谰语 技俩 锋芒毕露 顾名思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过去,何大学问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B.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那就不如无诗。

  C.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忘乎所以,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D.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在各地举办和热播,让很多观众对司空见惯的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B.前不久,乐山在全社会拉开了以“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乱扔垃圾”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C.如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定中所应承担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难以预料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会不会出现逆转。

  D.有时候,我们的心灵需要适时远行。在远行中,不仅能洗涤自己内心的尘埃,而且身上不会沾染上飞扬的尘土。

  5.对下列句子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人类需要阅读,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 。

  。 。 。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

  ①更重要的是,要把读书的所思所想整理成文字,才能真正地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

  ②很久之后,当你再次捧起那些读过的书,没有什么比读书笔记更重拾当时的心情,更能看到自己思想的变化。

  ③对青年人而言,“清茶一杯,手捧一卷”,读的书越多,才越能不被外界所扰,才越能比别人走得更远。

  ④正所谓“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

  A. ③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 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二、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①人也。会**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②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先上。及至丧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疑汝于文伟优劣未别也,自今而后,吾意了矣。”

  **立**,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既滑稽,嘲啁③无方,诸葛恪、羊衜④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侍中。

  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评曰:费祎宽济而博,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

  (**书局1982年版《三国志》卷四十四《蜀志?费祎传》有改动)

  【注释】

  ①鄳(méng):汉代县名,在今河南省罗山县西南。

  ②开后鹿车:一种从后边开门、由人力推拉的小车。车窄小,仅容一鹿,故名。

  ③嘲啁(tiào):调笑。 ④衜:同“道”。

  6.对下列句中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色未泰 泰:安定

  B.年位多在祎右 右:左右

  C.权甚器之 器:器重

  D.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易:改变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亮以初从南归 以中有足乐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B. 群僚于数十里逢迎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陈寿《隆中对》)

  C.祎匡救之力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D.费祎宽济而博爱 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

  8.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董允和费祎一起到许靖之子的葬地去,董允向他的父亲要车,他父亲给了他一辆很小的车,董允不高兴,费祎却毫不计较地先**车。

  B.费祎出使东吴,东吴的诸葛恪、羊炯等人才博果辩,论锋难至,虽然费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但终究还是不能说服他们。

  C.对于经常闹矛盾的魏延、杨仪,费祎总是分别予以劝解。所以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蜀国能充分发挥他们两人的才能,主要靠费祎的帮助扶正。

  D.费祎等都承袭诸葛亮的成规,没有加以改动,虽然因此边境安宁,邦家和一,然而他们并没有完全掌握以清静无为为本的治理小国的方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6分)

  三、翻译、鉴赏与默写 (22分)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吾常疑汝于文伟优劣未别也,自今而后,吾意了矣。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曹刿论战》)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6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白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动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①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 。(1分)

  ②“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写的是怎样的情景?(2分)

  ③请自选角度探究一下画线句子能成为咏雪的千古名句的原因。(3分)

  11.在横线上填写出古代诗文原句。(10分)

  ①春潮带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②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③王东的父亲是一位博学健谈的教授,家里常有客人来访,王东常常引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 ”来夸赞爸爸的客人。(刘禹锡《陋室铭》)

  ④宋代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独辟蹊径,抒发内心沉重的哀愁的句子是: , 。(李清照《武陵春》)

  ⑤秦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⑥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⑦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四、社科文阅读(12分)

  和尚的钟并不好撞

  刘绍义

  人们常把混日子消磨时光说成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字里行间都说明和尚的钟是非常好撞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和尚的钟真的那么好撞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说和尚的钟好撞,只不过是我们俗人的想当然,说明我们俗人看的只是表面现象,并不了解和尚的个中甘苦。

  就拿“姑苏城外寒山寺”里的钟声来说吧,它要求撞钟的和尚必须在20分钟内敲完108下,而且最后一下一定是敲在12点整上,差一秒不行,超一秒也不行,这一秒不差的功夫是我们俗人望尘莫及的。所以和尚撞的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轻松,那么简单,那么悠闲。

  *寺院里的钟又叫“大钟”、“钓钟”、“洪钟”、“鲸钟”、“撞钟”、“蒲牢”等,一般的钟都是高150厘米,直径60厘米,但也有比这大得多的钟,如现存**觉生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钟寺)里的“永乐大钟”高675厘米,外直径330厘米,重量达到46500千克。还有山西五台山显通寺的 “幽冥钟”,都远远大于那些“一般”的钟。这样的钟撞起来,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佛家规定,撞钟必须有人专司其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撞钟的。撞钟的和尚不但手脚利索,头脑灵活,责任心强,而且还要精通经文,真是文武双全呀!因为撞钟前,和尚必须默诵佛经,默诵完毕才能撞钟。

  和尚所撞之钟通常称为晨昏钟,也就是早晨和黄昏各敲一次,每次都是108下。这是因为佛家认为,人生共有108种烦恼,早晚各敲108下,就能消除人生的烦恼。当然,这钟也不是乱撞一通的,撞时还要分清轻重缓急,因为只有这样,撞出的钟声才能抑扬顿挫,传得遥远而又回荡不息。就像《百丈清规》中说的一样,“引持钟杵宜缓,击钟扬声宜长;分三通,各36杵,起止三杵稍紧。这三通又名‘三转’”。

  张继诗中的“夜半钟声”,系后半夜鸣击,又称“幽冥钟”,据说是为了拯救**亡灵而特意击打的。据《增一阿含经》上说,若打钟时,愿一切恶道诸苦并皆停止;若闻钟声及佛经咒,得除500亿劫生死重罪。

  《续高僧传》上就有一则“释智兴夜半鸣钟感应缘”的故事,说隋朝大业年间,禅定寺僧人智兴自愿按照上述经典的教导,坚持寒天露手夜半鸣钟,发声响彻**,许多受苦者都得以解脱了。还有梁武帝和南唐**感应**中事而造钟息苦的故事等,千古流传。

  正是因为撞钟的重要,撞钟的规矩才多,很是讲究。撞钟时先是紧七下,后是缓八下,然后是不缓不急二十下,这叫一通。如此往复三次,名为三通,计击105下,最后再撞三下,共108下。据说和尚每敲完一次钟,“犹如卸下千斤担”。看看,撞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容易吧。

  (选自《羊城晚报》2014年10月2日,有改动)

  12.为什么和尚的钟不好撞?请至少概括出三个原因。(4分)

  答:

  13.“一般的钟都是高150厘米,直径60厘米”一句中的“一般”一词有何表达作用?(4分)

  答:

  1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4分)

  五、散文阅读(18分)

  目送

  ***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⑴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小学。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⑵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彩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⑶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⑷十六岁,他到**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⑸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⑹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⑺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⑻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⑼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⑽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⑾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⑿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⒀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⒁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⒂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5.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4分)

  16.“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3分)

  17.根据作者的情感,解释文中画线的两句话的深层含意(4分)

  ①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2分)

  ②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2分)

  18.文中两次写到同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4分)

  19.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和评价也各不相同。请你参考这些说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中“目送”这一行为及其寄托的情感作出领悟和评价。

  要求:观点明确,有必要的阐发和分析,表达得体,不少于80字。(3分)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父母心!——《目送》真实!

  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子,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目送》超脱!

  六、综合性学习(14分)

  20.探究与思考。(4分)

  2015年03月08日,*颁布了《*足球**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要**推进校园足球发展。请根据下列图表,说说我国校园足球发展面临的现状。(4分)

  答:

  21.语文情景活动(4分)

  《*诗词大会》自2016年2月12日开播以来,受到了全民的关注与热捧。该节目以“赏**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1) 请从以下九个字中识别一句诗词(2分)

  夜 钓 江

  独 入 雪

  连 雨 寒

  (2)苏轼曾语:“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分享一句你最爱的诗句并说明其原因。(2分)

  22.名著阅读(6分)

  (1)下图是小说《骆驼祥子》的封面,请你运用图画信息,并结合自己学习阅读名著的收获,说说祥子的性格与骆驼的关联点。(2分)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4分)

  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

  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难锻造欢乐。

  ① 以上文字出自 国作家 (人名)的名著 ,“他”指的是 (人名)。(2分)

  ②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2分)

  七、作文(60分)

  23、半命题作文

  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旧;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旧;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旧……蓦然回首,山水依旧,初心依旧。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不少于600字。

  题目: 依旧


《老师的用意》阅读理解及参***3篇(扩展5)

——化工制图试题及参***3篇

化工制图试题及参***1

  (每空1分,共计28 分)

  1、在图纸上必须用线画出图框,其格式分为种,但同一种产品的图样只能采用一种格式。

  2、我国于年发布的现行有效的《比例》国家标准中规定,比例是指 相应要素的之比。比例分比例。

  3、现行的《机械制图 图线》国家标准图线规定是八种,分别是线, , ,细点画线, ,粗点画线和双点画线。图线的宽度分为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d不得小于 mm。

  4、图样中的线性尺寸,以则必须写相应的单位符号

  5、标注尺寸时,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图线断开。

  6、尺寸线用线绘制。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注的线段

  7、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φ”或“R”前加注符号“。

  8、点的投影永远是上的投影)重合于一点时,该两点具有 性。

  9、投射线汇交一点的投影法(投射中心位于有限远处)称为*行的投影法(投射中心位于无限远处)称为 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行投影法称为 法,根据该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 ;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行投影法称为 法,根据该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 。

化工制图试题及参***2

  (每题3分,共计15分)

  1、绘制指示看图的方向符号应采用: ( )

  A、粗实线 B细点画线 C、细实线 D、虚线

  2、图样不论放大或缩小绘制,在标注尺寸时,应标注: ( )

  A、放大或缩小之后的'图中数值 B机件的实际尺寸 C、机件的设计要求尺寸

  3、机械图样中书写的汉字高度h不应小于: ( )

  A、1.8mm B、2.5mm C、3.5mm D、5mm

  4、在机械图样中,重合断面的轮廓线应采用: ( )

  A、粗实线 B、细实线 C、虚线 D、双点画线

  5、标注尺寸时,尺寸界线与尺寸线之间的关系为:

  A、两者只需相接 B、两者必须垂直,且尺寸界线略过尺寸线

  C、两者一般情况下没,垂直,尺寸界线应略超过尺寸线,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垂直,但两尺寸界线必须互相*行


《老师的用意》阅读理解及参***3篇(扩展6)

——小升初语文试题及参***

小升初语文试题及参***1

  一、字音、字形、字义。(10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天气变得更加è liè( ),大使一块块的山石伴着泥浆从山上滚落下来,道路一次次被堵住。然而,这一切的困难丝毫不能zǔnáo( )战士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奋力铲除一个又一个障碍,终于打通了救援的道路。

  2. 请按音序排列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七个字的先后顺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A. 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

  B.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

  4. 请解释“顾”在词语中的意思。( )(3分)

  A. 相顾一笑 B. 三顾茅庐 C. 奋不顾身

  二、词语运用。(8分)

  5. 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 )(2分)

  A. 神采奕奕 鹤发童颜 视死如归 实事求是

  B. 以身作则 忐忑不安 骨瘦如柴 浓眉大眼

  C. 千载难逢 疲惫不堪 提心吊胆 犹豫不决

  D. 完璧归赵 闻鸡起舞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6. 请根据意思和举例,写四字成语。(4分)

  A.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例:臣只有一片愚忠,愿~,追随陛下。( )

  B. 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用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例: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

  7. 语文也时尚,看看“**字典”中某些词的解释之后,你也试着解释一下“白云”吧。(2分)

  瓦:不经过烈火焚烧,成不了风雨中的强者。

  钟表:可以回到起点,但已不是昨天。

  锯子:伶牙俐齿,专干****之事。

  钉子:理解了锤子的用心,也就不再计较挨打的痛苦。

  白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及标点。(16分)

  8. 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是哪句?请填序号。( )(2分)

  A. 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B. 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 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D. 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9. 下面的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哪句?请填序号。( )(2分)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个梦吗?

  A. 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 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碧荡漾。

  C. 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重新清波荡漾。

  D. 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10. 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是哪句?请填序号。( )(2分)

  A. 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B. “妈妈,”我轻声喊道,“您过来一下。”

  C. 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

  D. ***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

  11. 按正确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2分)

  ( )A. 肖邦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八岁就举办演奏会了。

  ( )B. 当时的人,都惊讶他的音乐天才,争着要为他出版呢。

  ( )C. 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 )D. 在他十五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

  ( )E. 他出生在波兰的国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

  12. 改句子。(4分)

  A. 妹妹说:“我晚上去参加活动,叫妈妈不要等我吃晚饭了。”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水*如镜的西湖不是汹涌澎湃的大海。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仿写。(4分)

  大自然像一本藏着丰富知识的书,等着我们去发掘;大自然像一首好听的乐曲,等着我们去聆听;大自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积累。(5分)

  14. 请写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叙事的诗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下面歇后语中错误的是哪句?请填序号。( )(2分)

  A. 泥菩萨过河——没指望  B. 猫哭耗子——假慈悲

  C. 猪鼻子里插大葱——装相(象) D. 隔着门风吹喇叭——名声在外

  16.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幅对联是赞扬哪位诗人的?(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文段回顾。(9分)

  (一)“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17. 这段话选自________(国名)童话作家________的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2分)

  18. 读这一段话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①弓缴②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注释:①援:拉。 ②弓缴:弓箭。

  19.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A. 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请翻译句子大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文章阅读。(12分)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 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 捐献我的心脏起博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 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 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博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吉利。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青年在一场**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临**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妈妈!”

  21. 给汉字注上拼音。(2分)

  A. 半晌( ) B. 濒临**( )

  22.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请用原文回答 “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母亲说“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在**,器官捐献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公民捐献的意识还不强。现在请你写一则号召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的公益广告语,不超过4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40分)

  26. 题目:我得到了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一个适当的词语再作文,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选择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层次清楚;400字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