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记录范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教育记录范文(精选5篇)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记录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记录,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记录 篇1

  姓 名, 彭光福, 性 别, 男 ,班 级,七(1)。

  心理问题分析: 该生是属于那种情绪方面不稳,喜怒无常的类型。表现: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与老师顶撞;厌学情绪严重,基本不做作业,甚至还有逃课现象;行为表现懒散。 造成心理问题原因:

  1.家庭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父母忙于做生意,不太关心他的生活,遇到成绩不理想,同时又缺少沟通,导致问题越积越多。

  2.学校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习惯,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在以前的学习中,由于成绩不理想,没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帮助,缺少耐心地与他沟通。他特别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但又常常得不到老师的赞美。造成他与老师对着干,有抵触情绪,听不进老师的批评,使学校对他的思想教育不能落到实处。

  心理辅导与教育过程: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开学初,我就及时的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他在家的一些表现,及他与父母相处的关系,同时也希望家长对他多一些关心,能多与他交流。

  平时也不定期的与家长沟通,尽可能的了解在家里的一些小的进步,同时也把他在学校好的有进步的表现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对他的教育也更有信心,同时也听一听家长的心声,融洽老师与家长、学生的关系。

  2.班主任、任课老师互相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1)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在开学初,我就与他作了一次交流,指出他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存在的问题。要求他写一分本学期的成长计划。提出自己希望在本学期有哪些方面的改变。

  (2)班主任定期与任课老师沟通 发现问题大家一起商量,提供一些经验,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建议,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赞美,逐步帮助他克服逆反心理。每个教师要依据他的个性心理特点,为他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3)不定期的与他谈心。根据小杰的表现,只要他在某个方面取得了进步,就及时的与他交流,让他认识到要改变自己并不是很困难,只要自己有决心。在表扬的同时,也根据具体的情况指出还和待加强的地方,把每个缺点都作细化。对于已经改过来的地方反复是难免的,对于每一次反复要认真对待。

  初步结果: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在各方面都取得很大的进步。与老师的相处中,除了开学初与老师发生一次顶撞外,之后基本上能做到尊敬老师,对于老师提出的各方面不足都能较虚心的接受,而且在尽力在改正。与同学相处也融洽多了,一个学期没有发生打架事件。学习态度也端正了一些,虽然学习上还是没多少进步,但作业已经基本都能认真的完成了。集体荣誉感显著增强,在美化教室时,发挥身高优势,认真参与班级卫生清扫工作,为班级出谋划策,对于老师交代的事情不管是份内还是份外的都能较认真的去做。这一次还积极报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当然,也还有许多的不足,如学习的主动性、工作的积极性都还有待提高,与其他好的同学相比也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与他自己高一时相比已有很大的进步。

  一个孩子从小到大,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完善、有真才实学的人,关键在于教育培养。其中的规律、原则有若干项,最主要的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既必须把孩子自身的潜能调动起来,发挥出来,能够引发自我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的调节和提高自己,培养他们具有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具体方法是这样的。作为班主任,我了解学生的想法,知道他们是怎样看待问题的。也许我太想帮他们赢了,也许我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实际承受力,拿我的想法来要求他们,他们毕竟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再大的动力也会有松懈的时候。

  心理健康教育记录 篇2

  地点

  教室

  课题名称

  毕业班心理健康教育

  过程

  一、背景介绍:

  小同比较自由散漫,父母工作比较忙,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经常发呆,与同学相处,别人稍微触犯他,他就会报以拳脚。

  二、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父亲的交谈,侧面了解到他的父亲不太管教,回家时对该生所做的错事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常常是一味的打骂,同时他母亲对该生却很是溺爱,父亲的粗暴造成了他的固执和任性。

  三、辅导过程:

  第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他的父亲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第二: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第三:协同各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给他表现的机会。课后,多给他补习在课堂上老师们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心,使他重新找到了自信。

  第四:在班级中,给他一点职务,让他在集体中发挥作用。因为参与了班级管理,他的积极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另外,因为他的职务涉及到记录,需要写一些表述性文字,遇到不会写的字他就请教别人,或者查字典,从另一面也提高了他的学习成绩。

  活动总结

  虽然学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却永没有结束。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所以要改正也肯定需要漫长的时间,中间还可能出现反复,这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爱心、耐心与信心。

  改进措施

  每周五家长来接孩子,同他交流孩子在学校在家的表现,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记录 篇3

  地点

  教 室

  课题名称

  毕业班心理健康教育

  过程

  师:最近一段有进步,上课注意听,作业也有完成。但乘法口诀还是容易乱,有时个性强,不听话。

  生:我也想努力学习,但老是记不住,容易开小差。别人一说我,容易发火。

  针对该生特殊情况,师重点激励努力读书,肯定进步。特别是关心班级有进步,每天打扫清洁区自觉,并询问学习上困难,拉近距离,感化教育,企求进步。

  学生表示愿意进步,但一遇到自己不会的,就易于放弃。贪玩,一玩起来就忘了学习。

  教师一再叮咛千万要努力,作业都要自己作,上课要专心听课,不懂多问。

  活动总结

  学生有触动,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但怎样专心听讲却并不怎么认识。很难改过。

  改进措施

  咨询心理专家,寻求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法,对症下药。

  心理健康教育记录 篇4

  一、学生基本情况:

  1、辅导对象:陈某

  2、性别:男

  3、年龄:15岁

  4、年级:八年级

  5、个案表现:陈某在校成绩较差,爱捣乱课堂纪律,行为不能自控。

  二、问题行为表现:

  1、学习成绩较差。从四川转入我校后,数学成绩保持合格,语文不合格现象经常发生。

  2、违反课堂纪律。课堂上有教师在时,陈某时有分心现象。教师不在时,违反课堂纪律。受批评后,屡教不改,带头影响全班自修。

  3、作业完成欠佳。课堂作业马马虎虎,应付老师。家庭作业则不做或经常少做。

  4、教育无效,反应剧烈。教师对其多次教育,虽能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无心学习,我行我素。家长教育后,也是不以为然。

  三、背景资料调查:

  1、家庭背景:

  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亲性格粗暴,对孩子已经打骂成习惯了,母亲性格懦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话不肯跟父母说的局面。

  2、学校背景:

  (1)学校大环境

  镇中心小学,学习风气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普遍重视,要求较高,学生间能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2)班主任、同伴看陈某

  班主任认为陈某转入本校后,常有作业不做现象,并屡教不改。同时,认为陈某喜爱表现自己。教师在教室上课时,表现出非常的配合。不在时,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经批评后,泪流满面。但却屡教不改。

  四、辅导的对策和干预措施:

  1、整体策略

  根据陈某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性辅导对策。从陈某本人来说,首先从稳定情绪入手,调整认知,指导行为。最主要是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争取学校班级的支持作为辅导的关键。

  主要过程:建立关系——调整认知——助其行为转变——积极体验

  2、辅导实施干预的策略

  (1)与该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引导陈某倾诉自己的烦恼,从中了解到陈某大量情绪的认知困扰和心理矛盾。发现陈某对老师和同学过激的话语很在意,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说话间,我发觉陈某常常话语间歇,并伴有焦虑不安的情绪,由于时间关系,约定几天后再谈。以后连续两天运用机会找他谈天,问他喜欢什么活动,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等,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

  (2)了解该生的有关情况,助其调整认知。

  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后,我和陈某进行了第二次面谈,帮助陈某调整认知。

  第一,父母工作忙与不爱他并不矛盾,应该体谅父母的苦衷,正是父母的辛苦工作才换来了他舒适的生活。

  第二,同学不愿意和你交朋友,令人烦恼。出现此状的原因是什么?最根本是自己经常跟同学打架闹意见造成的,也应该找找自身的原因。

  第三、老师批评教育你说明老师是很在乎你的。希望你能进步,同时,说明你确实存有不足,更加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3)抓住时机,助其转变行为。

  当陈某进来时,告诉我,他已想通了,也在努力地改变。但跟同学闹意见的坏习惯改不掉。主要表现在:老是跟同学争吵,该怎么办?我和他定了一个“契约”。要求他根据契约要求做,并且提出改变途径。

  第一,利用空闲时间,多找老师和爸爸妈妈沟通,倾述自己的内心,寻求他们的理解与帮助。

  第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少违反课堂纪律,改变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印象。

  五、心育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学年的心理教育与辅导,陈某的.表现概述如下:

  (1)他对自己以往的不良行为已有认识,并正努力改正坏习惯,上课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捣乱,能听老师讲课了,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不再打架闹事了。

  (2)他愿意为班集体和同学做好事了,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期末还被评为了“劳动积极分子”。

  (3)学习方面也主动多了,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复习比过去自觉,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4)父母也反映他开朗多了。

  六、辅导小结和启示:

  本个案总的来说辅导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主要还得感谢陈某的家人和其他老师的协助支持。本个案的研究结果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亲情的家庭,导致了孩子出现个性偏差的现象。对这些孩子,我们更应考虑孩子满足需要的欠缺。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风”,做到“润物细无声”。

  2、学校教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巨大。特别是对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不肯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寻找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正面引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记录 篇5

  班级:大(2)班

  教师:

  活动内容:

  快乐宝贝

  活动目标:

  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表达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

  2.在优美、浅显的语言中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

  活动准备:

  轻音乐、小椅子(或其它活动室方便可取的东西)布置的小树林。区别不同班级幼儿的标志。

  从不同的班级选取若干名幼儿,他们相互间不是很熟悉。

  活动过程:

  一、 轻松活动——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

  二、 游戏《找朋友》——主动与别人交流。

  1. 师幼认识。

  2. 幼儿游戏,相互认识

  3. 表达:“当你和新朋友说“你好”、和新朋友聊天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4. 小结“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乐。”

  三、 游戏《树林散步》——关爱朋友、信任朋友。

  1. 老师提问

  2. 请一对小朋友在“树林里”走走。

  3. 全体幼儿伴着音乐在“树林”里散步。

  4. 说一说感受

  活动反思:

  这堂课主要目的是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表演舞台,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从而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在与人交往中的快乐。当我们很不开心的时候,还可以想想一些开心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忘记烦恼。但是课堂上仍然有不足之处就是请幼儿想象的时候个别幼儿不是能够很好的融入情景之中,因此显得有些不配合,下次再进行活动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让幼儿都进入情景之后再让幼儿进行想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