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学论文(合集13篇)
证券投资学论文(合集13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证券投资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证券投资学论文1
摘要:投资者教育是当前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高等院校投资者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券商机构投资者教育重实践轻理论的现状,充分发挥证券投资学在投资者教育中的作用,提高投资者教育的成效;本文认为,证券投资学需要建立分层教学的理念,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普通居民,拟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教学模块。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分层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块
当前,随着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从事证券投资活动的居民和企业与日俱增。在以散户为主体的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素质决定了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稳定性。投资者素质是包括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影响着投资者情绪和行为,是导致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因而有针对性的投资者教育就显得极其重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既离不开产业界,也离不开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作为教育界肩负起投资者教育使命的一块重要阵地,证券投资学需要建立分层教学的理念,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普通居民,拟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教学模块。
一、投资者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投资者教育主要有两大阵地。一个是高职高等院校的投资学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尤其是与股票市场密切相关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另一个是券商、基金等行业内金融机构建立的投资者教育基地,介绍与证券投资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指南。其中,高职高等院校投资者教育的重心放在理论教学,向在校学生讲授证券投资的内涵和意义、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构成、技术分析理论、价值投资理论、量化分析理论、演化分析理论等理论知识。可见,高职高等院校教学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发散性的特点,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也暴露出来,导致学生所学理论知识难以有效与实践联系起来。同时,科研与实践脱节问题也比较突出。相反,金融机构投资者教育的重心则放在实践教学,向一般投资者介绍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风险教育、股票分析软件的基本操作功能、股票投资的实战技法等实践知识和经验。可见,金融机构教育具有应用性、操作性、针对性的特点,但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弊端同样也比较明显。而且,金融机构投资者教育往往伴随着功利性的目的。针对高职高等院校投资者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金融机构投资者教育重实践轻理论的现状,我们认为,整合两大阵地教育方式和手段,建立多方投入、分工合作、长效完整的投资者教育方案体系是当务之急。站在高等院校角度,完善证券投资学教学体系设计至关重要。
二、证券投资学的教育特点
证券投资学是研究证券特征与投资原理,揭示证券市场运行规律的一门课程,具有“重知识、重实训、重交流”的特点。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体系设计必须将证券投资学知识体系、案例分析等基本原理和方法,与模拟操作、竞赛项目等实训环节,以及与同学交流、专业人士问答、实习单位互动等交流环节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环境中的证券投资业务活动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与此同时,作为投资者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投资学不仅仅是高职高等院校的经管类专业课程,而且还承担起投资者素质教育的职能,主要体现在面向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投资者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素质教育。从这一角度看,证券投资学还具有“公共教育、普惠教育”的特点,因而证券投资学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这意味着证券投资学已不再是单一行业(教育界或金融界)的内部业务,而是整个国民教育需要统筹整体设计的问题。所以,证券投资学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块。
三、分层教学理念
投资者教育的普惠性决定了证券投资学受众的广泛性。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投资者进行授课对象的分层管理。例如,授课对象可以分为:高中文化程度或以下普通居民、高职高等院校非经济学学科学生、高职高等院校经济学学科学生、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本科生、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硕士或以上研究生。然后,高职高等院校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授课对象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体系。例如,课程体系从易到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大众课程、本科公共课程、本科选修课程、本科必修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课程难度越低,越是侧重学习内容的通识性和趣味性,课程难度越高,越是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同时,针对每一类特定对象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有侧重性的教学环节、有系统性的教学计划,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学习内容的应用性。四、分层教学模块及安排《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块分为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训教学模块。理论教学模块主要是以优化知识模块和授课内容为主,实训教学模块主要以实训教学环节设计为主。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以讲授为主,以实训教学、网络讨论和课后答疑为辅。同时,根据学历层次和授课对象的差异,以及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特点,设计多套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1.大众课程模块。针对大众课程通识性和入门性的特点,设计零基础的简易课程体系。大众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2课时,实训课时零课时。讲授内容主要凸显应用性以及投资者素质教育,提高投资者风险防范意识。2.本科公共课程模块。针对本科公共课程基础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设计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体系。本科公共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2课时,实训课时0课时。讲授内容主要凸显入门性和兴趣性的特点,同时将投资风险贯穿于课堂教学当中。3.本科选修课程模块。针对本科选修课程知识梳理的特点,设计知识点精讲的课程体系。本科选修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24课时,实训课时8课时。讲授内容主要突出证券投资学知识点,在有限学时内掌握证券分析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投资分析和风险控制技能。4.本科必修课程模块。针对本科必修课课程完整性特点,设计知识点全面覆盖的课程体系。本科必修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2课时,实训课时16课时。讲授内容主要系统性和全面性,突出证券投资学课程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系统性分析方法,成为专业的投资者。5.研究生课程模块。针对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特点,设计综述型和深度型的课程体系。研究生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2课时,实训课时0课时。讲授内容主要突出理论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理论发展过程以及最新的理论前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要求学生成为专业的投资者,而且要求学生成为理论的创新者,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6.资格考试模块。针对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等相关资格考试,针对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设计应试式知识梳理型课程体系。此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证券投资技能培训、工作体验和工作流程的熟悉、实战应用机会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在合作单位实地进行。通过定期分批派遣学生至合作单位,由合作单位负责实践教学、培训和答疑。对于有志于从事证券行业工作或从事证券投资活动的学生,可以通过与合作单位共建的产学研实习基地,获得三个月至半年不等的实习机会。同时,对于实习表现优异的学生,合作单位也将予以优先考虑给予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何练.浅谈证券投资学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J].亚太教育,20xx,(32):274.
[2]何练,孟凡欣,娄雅芳,费凌.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xx,(06):202-203.
证券投资学论文2
20xx年的牛市,使得炒股变成了国民话题,连老头老太太都不例外,仿佛不炒股是一种损失。然而证券投资并不是他们所认为的那样,里面饱含了专业知识。所以,培养证券投资行业的高素质人才迫在眉睫,这使得《证券投资学》变成了经济学专业最重要的学科,也是所有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必修课程。证券投资学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当前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亟需完善,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一、当前《证券投资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师资力量不够
随着高校学生的扩招,师资队伍也相应地扩大,师资力量主要划分为俩类:资历深的老教授和年轻的新进老师。对于资历深的老教授来说,有着足够的教学经验,但是不一定能够满足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因为证券投资学知识实时更新,并且要求比较熟练的电脑软件操作技术。很多老教授不大接受新鲜事物,不愿意去学习电脑软件知识,这使得他们的教案几年前和几年后基本一致,上课基本“老调重弹”,跟不上最新证券投资学知识,不了解最近证券投资市场的动态热点情况。上机实践课更加是捉襟见肘,不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而对于年轻老师来说,这些年轻老师刚完成校园学生到老师的过渡,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更加缺乏实际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经验以及证券市场的历练,故而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简单,上课时可能找不到正确的教学管理方法,对证券市场缺乏实际经验,不能够较好的完成证券投资学的教学。
2、所用教材不够与时俱进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教材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各高校采用的教材基本都是沿用以前的经典教材,或是国外投资理论的翻版,并没有跟着当前证券投资市场与时俱进,甚至有的教材一直都是同一个版本,老师上课用几年前的教材,案例都没有更新。证券投资市场发展迅速,教材就必须及时跟新,新事物,新理论,新现象都必须反应出来。并且,相关经典案例也要在教材中突显出来,要保证学生们能在课堂上接受的是最新的知识。不与时俱进或者不适合学生的教材都是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3、理论教学模式落后
理论教学是任何一门专业学科的基础,只有夯实了理论知识,才能延伸到实践操作和实际中去,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也不例外。当前证券投资学的理论教学,大多以老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辅以PPT以及黑板板书,学生在下面被动地“被灌输”知识,积极性不高,师生之间互动少,这使得老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把握不了,不清楚学生是否对课上讲授的知识熟练掌握,导致理论教学效率低下,必须改进这种落后的理论教学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相关软件硬件配置不够
证券投资学教学很重要的部分是仿真股市、校外见习以及综合实训,这些都对学校的相关软硬件配置要求很高。目前很多高校的配置就只是联网的电脑,这是远远不够的。我在一些学校调研实习的时候发现,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室设立了比较久的年份,里面的电脑与网络没有得到更新,电脑老化,反应慢,以及网络差,这严重影响了老师的教学热情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仿真股市、校外见习和综合实训都不能缺少,仿真股市要求学校有专门的金融实验室以及相关的证券投资模拟平台,校外见习则要求学校有相关联的证券投资公司给予见习机会,综合实训则更需要学生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能力,拥有这些设备配置的学校少之又少。
5、实践教学不足
相关软件硬件配置不够,必然会导致相关实践教学的不足。目前各高校基本都是采用的“课堂+上机”模式对《证券投资学》课程进行课程,即除了老师在课堂进行理论教学,还有上机模拟实训。但是大部分都是理论教学,上级实训多的也不过十几个课时,对于学生来说,是完全不够的。要多给学生一些将理论与现实相融合的时间,一周一次实践课相当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依旧使得学生对当前大盘迷茫,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实践操作经验,放到真正的证券市场中去,仍然是零基础。甚至有些学校理论教学老师跟实践教学老师不是同一个老师,这使得俩位老师不能很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产生很好的融合,这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6、考评方式单一
当前证券投资学的考评方式主要是以考试为主,一般都是“30%的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为考核方式,这使得很多同学并不注重自己平时的课堂表现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只是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打打酱油,到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临时抱个佛脚,对老师平时画的重点进行复习,最后拿到不符合真实水平的“泡沫”成绩。证券投资学学习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的考评方式太单一,不合理,起不到真正考查学生实际能力的作用。
二、《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师资力量
如今证券投资学知识越来越向应用型和社会化发展,这要求必须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所有教学证券投资学的专业教师,必须进入到证券市场中去历练,甚至可以让专业教师去证券投资公司进行挂职锻炼,让教师去实际操作,去感受证券市场的变化和社会对于证券投资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去接受证券市场上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动态来调整上课时的教学内容。除此对所有证券投资学教师统一的历练培训外,还要针对老教授和年轻教师分别进行专业培训。对于老教授来说,还要对其进行专业的电脑软件培训,让这些老教授能游刃有余地进行证券行情分析软件以及其他金融分析软件的操作,跟上新兴证券软件的步伐。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还要多组织去听老教授们的课,学习上课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也可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让老教授担任年轻教师的导师,传授教学经验。只有教师隊伍师资力量强大了,才能够使教出来的学生知识水平得到提高。
2、综合多本教材,补充更新教学内容
国内学者们编写的教材,内容主要以投资理论以及证券投资分析为主,有的教材涉及到的数学计算知识较少,有的则理论知识较少。国外主要以博迪编写的投资学为主,内容十分详细,虽然每个国家研究的方法和内容大同小异,但是教材要根据每个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而来,所以我们老师首先自己得广泛阅读相关教材书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国内国外教材的优点综合起来。老师可以在这些优秀的书籍中,选择一本最适合学生的教材,综合其他教材作为辅助和参考,然后根据学生们的知识实际情况以及市场发展情况,多多补充更新教学内容,也可以专业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市场情况,自己独立编写或者协同其他老师一起编写一本自编教材,综合各家所长,与校内校外多个专家讨论通过之后,学校给予资助出版最适合学生的教材。只有适合当前证券市场实际情况以及学生情况的书籍教材,才是好的证券投资学教材。
3、改进理论教学方式
既然当前的理论教学方式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就应改进理论教学方式。当前理论教学方式最常见的问题是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我爱学习”成为理论教学的关键。我们可以改进教师上课的教学方式,从静态教学变为集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换位教学一体的多模式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有目的的引入一个非常生动的、能让学生情感融入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角色模拟,身临其境,对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解决,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达到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自主认真思考,产生深刻印象的效果。案例教学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完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精心准备好案例材料,包括历史上比较经典的相关案例以及当前市场正火热的实时案例,讲授案例时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分为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充分理解案例,把握案例,通過反复的互动和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深化理解,更能让老师能知道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把握情况。换位教学指的是让学生上课时担任“教师”的角色,老师则坐在座位上充当“学生”,听学生“授课”。这要求老师提前一段时间将这个任务布置给学生,也就是说提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自己预习相关知识点以及查找相关知识内容,然后上课的时候由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讲授。这种由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口头讲述的方法,能让学生更好把握知识点的框架结构,理清思路,产生清晰的轮廓。这样集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换位教学一体的多模式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再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置身事外”,从而提高理论教学的效率。
4、提升软硬件配置
证券投资学是对相关软硬件配置要求非常高的一门学科,没有一定的软硬件配套配置,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操作将受到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合格的网络环境以及电脑配置是最基础的。证券投资学实践不是说说就可以,一定要有跟得上时代的电脑配置及网络环境,最好是要有高配的专门的金融实验室以及相关的证券投资模拟平台。其次是必须要有相关证券投资软件。学校必须购买正版的证券投资软件,例如我们教材书上要求的是大智慧行情分析软件以及大智慧金融教学系统,那么学校就应该购买好这些正版证券投资软件,不要使得老师教的是这个版本的软件,学生却只能用另一种软件替代或者只能用个盗版破解软件。最后,学校应该加强与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充分的理论知识灌输和模拟平台操作后,能够到这些证券投资公司实习,真正投入到现实证券市场中去积累经验。
5、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不仅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必不可少的部分,更是激发学生对证券投资兴趣的关键。学校应该加大学生模拟操盘实训课程的课时量,让学生能够每天都跟踪真实大盘走势,将书面知识运用到现实证券市场里去,把握市场的实时动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边操作,老师一边指导讲解。由于证券市场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很大,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当前经济社会的宏观大势进行正确分析,对当前证券市场乃至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分别去认真分析、追踪自己感兴趣或者看好的个股,然后通过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以及各种技术分析等方法,对个股进行细致分析,锻炼他们分析证券市场以及个股未来走势的能力,对以后走向金融工作岗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丰富考评方式
考评方式多样化,才能更好的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才能更好的为老师提供依据,提高教学效果。比如除了最后的期末成绩、平时上课的时候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以外,可以在班上设立模拟炒股大赛,以实训时在模拟炒股中的排名来考查学生,多鼓励学生参加全校、全省甚至全国的金融精英挑战赛等相关证券投资比赛,把这些作为加分项来促进学生真正投入到证券投资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对证券投资学真正浓厚的兴趣,才能达到我们教学证券投资学的目的。
三、结束语
证券投资学改革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只有改进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提高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真正适合证券投资市场的有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向茜.《金融风险管理》教学改革探讨.时代金融.20xx年第一期下旬刊.
[2]张丽.应用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年第4期.
[3]陈亚男.《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探讨.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xx年第3期.
证券投资学论文3
一、实践情况
在进行理论课程授课的同时,我们在叩富网上申请了一个名为“潍坊学院20xx国贸证券投资实践课程”的模拟炒股的小组,主要服务于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xx级国贸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学习,让同学们熟悉股票市场的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相关的理论,更好的认识投资。但是,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模拟炒股实践并不是从本学期才开始,而且也并不限于这一个小组,最早的实践是从20xx年开始。当时申请了“潍坊学院3+2市场营销专业20xx模拟炒股”的小组,之后几年又先后申请过三个小组分别为当年的课程进行模拟炒股的实践性教学。在此主要以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的模拟炒股小组实践为例,对实践情况存在的进行总结和介绍。具体要求的设置为:
(1)初始本金为100万;
(2)交易品种只允许操作沪深A股市场股票、封闭式基金,不允许操作权证;
(3)比赛时间为20xx-1015学年第一学期;
(4)为了方便考核与管理,要求以学生的学号为用户名;
(5)股票买卖的具体规则同证交所公布的证券买卖规定基本一致。目前,小组总共有136人参赛,该专业实际人数为127人。由于是开放性的小组,申请加入并不需要小组管理员的审核,因此不排除小组中存在其他非本专业成员加入的情况,所介绍的情况没有排除这种情况。按照规则,没有交易的不能进入排行榜,目前进入排行榜的总共为130人,6人没有交易。
二、存在问题
尽管实践教学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所存在的问题仍然明显。通过对本年和前几年模拟炒股情况的分析,结合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发现在模拟实践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模拟操作存在盲目性,与课本相关知识点的结合不够紧密
模拟操作小组从学期伊始就能够报名并开始进行操作,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则需要按照既定进度逐步推进,在学期前半部分还没有涉及到证券投资分析,大部分是关于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的介绍,因而此时学生并没有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在这段时间所进行的模拟操作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是针对相关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实践,也与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即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从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不相符。尽管可以把在这段时间看作是作为培养学生证券投资兴趣,熟悉证券投资的一个阶段,但是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进行证券投资分析的意义在于减少投资决策的盲目性,从而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所以盲目性仍然需要改善。
(二)学生存在应付现象
一是应付性的模拟操作,按照模拟操作排行榜的规则要求,仅仅报名参赛没有任何买卖股票操作的是不能进入排行榜的,能够进入的必须是在比赛期间曾经有过操作,而期末能够得到成绩的是必须在排行榜中的,这也使得一部分学生不得不应付性的进行一笔操作,例如很多收益为0左右、仓位为空仓的基本上都是属于这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意识惰性、风险规避的心理或者试探性的操作。意识惰性是由于学生的懒惰所导致,可以通过口头督促和规则的引导得到一定的改善,试探性的操作则可能随着学生理论知识和试探性经验的积累能够逐步增加操作,而风险规避的心理偏好一般很难改善,如果是由于对股票和证券的心理抵触造成,仍然可以改善;二是别人代为操作。这种现象能够很容易被发现,在过往几年的模拟时间的小组中多次出现。在按照收益高低进行排序的小组排行榜上较为明显的出现收益率完全一致,并且二人的所持有的股票相同,操作时间相仿的现象,基本可以断定这两个帐号是一个人进行操作,这是较为明显地状况。当然肯定也会存在一人操控两个帐号进行不同操作的状况,这就很难发现了。但是这种现象是否应该禁止也存在争议,因为在金融领域,信用托管也是合理和正常的现象,这种别人代为操作的现象如果以托管进行争辩,也很难对其反驳。
(三)过程控制管理不够
目前,进行实践性教学设定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依据资产和收益率,而这种考核只能是在学期末进行一次性考核,并且要根据考核结果给出学生的平常成绩。这种完全按照收益进行考核的方式存在明显的问题。如果至学期末只进行一次模拟交易,收益率为0左右的情况与进行多次交易、收益率为负的情况相比较,成绩会比较高,这种单纯以“成败论英雄”的情况并不合理,所以平常成绩需要综合考察学生的操作频繁程度和收益情况。但是,频繁交易在真实的股票投资中也被总结为大忌之一,如果对操作频繁的同学给出过高的成绩,又似乎在鼓励这种行为,因而,给出的成绩是要在进行综合评判。期末进行一次性的综合性评判的做法同时也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过程管理不够。模拟实践教学法要求学生不断地从每次模拟中总结经验、分析教训,完成每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而期末一次性综合评判考核并不能对实践过程中每一阶段教学任务的模拟实践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给出的成绩也很难反映出各个阶段操作情况,这都不利于引导和鼓励学生有针对性的应用相关理论进行模拟实践演练。所以,必须完善过程考核规则,能够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更合理的考核,让规则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
三、整改建议
实践性教学本身也是一种实践,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实践性教学的作用,不至于流于形式。
(一)制定阶段考核的要点和实践的重点对知识点实践的特定考核
由于实践性教学跟理论教学的知识点结合的不够紧密,因而需要设计对相关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实践操作。由于主要知识点会在课程授课过程中逐步介绍,因而可以结合授课的进度将主要知识点划分为几个实践阶段,每个阶段都制定相应知识点实践操作的操作要求。杨建平(20xx)提出了全程考核,并制订了19个实践内容。余丽霞(20xx)认为应该从证券交易模拟、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模拟、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模拟、证券投资组合分析模拟和证券投资分析报告五个方面进行应用。参考这些研究,我们将实践过程分为了4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操作要求和内容以及考核办法。
(二)完善考核规则
考核规则应该设计为期末考核和过程考核两个阶段。期末考核以收益率为单一指标非常不合理,需要进行改进,增加更多的考核指标综合进行考核,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1)收益情况。在真实交易中,收益是唯一指标,在实践演练中,也必须是重点指标,设计的指标权重为50%,收益用收益率指标来衡量;
(2)分散投资情况。分散投资在证券投资中是规避非系统性风险、降低投资风险的最基本手段,也是投资者最应该掌握的策略,因此需要增加为考核的重要项目,鼓励学生分散投资,设计的权重为30%。而具体指标则需要通过观察学生同时持股的.数量和行业分布来综合考察;
(3)操作频繁程度。既需要防止学生应付,又要避免激励过分频繁交易,因此需要将操作频繁程度纳入考核指标,设计权重为20%,具体指标可以用周转率来考核。一买一卖才是一次周转,周转率为总交易额的1/2与本金之比。同时,也要增加实践过程的考核,主要是对相关知识点的实践情况和实践效果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学生的在各个阶段的操作实践情况和实践效果进行考核。考核主要靠授课老师的主观评价,评价标准是:
(1)是否进行过要求的操作;
(2)操作的效果,主要以收益情况作为评价依据。包括了期末考核和过程考核的考核规则,能够激励学生更好的进行实践,更好的掌握证券投资技能。
证券投资学论文4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理财观念也逐步改善,因此,高校中证券投资学课程受到各专业学生的普遍欢迎。本文主要针对财经类专业《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投资意识和投资理念,为提高学生管理技能和管理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财经类专业;教学模式
一、引言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研究证券投资运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本课程主要讲授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特点以及规律,并通过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对证券投资工具进行基本的交易操作。学习本课程不但是专业学习的需要而且能帮学生建立起基本的理财观念和投资理念。不论学习什么专业,也不管将来在哪个行业发展,投资、理财都将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初步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以及证券分析的基本原理,熟悉证券交易的基本程序和投资技巧,利用证券模拟和网上实训,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高等职业人才。
二、财经类专业证券投资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适用的教材。证券投资学的形成与发展与西方投资市场的不断完善息息相关,众多投资理论的形成也都是在西方市场环境下研究得出的,这样就导致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我国证券市场实践脱节。并且这些理论部分涉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单因素模型和多因素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等众多理论,其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理论的创始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可见其理论达到了一定深度,而且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要理解这些内容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而言,一本适用的证券投资学教材不仅要符合财会专业知识结构,还要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据统计,目前在售的证券投资以及投资分析等相关教材绝大多数都是面向金融专业的学生,更注重对金融理论和模型的解析,而证券交易软件的操作和投资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比较少。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涵盖了以下几个部分:证券投资工具的运用、证券市场、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等。目前,高校证券投资学课程在财经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必修课,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课两个部分。总课时为64-72学时,以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为主,授课老师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以及证券投资的技巧,但是课堂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即使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也不显著,比如在学习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到K线图、移动平均线、黄金分割线以及KDJ、MACD、WMS、RSI等各类技术分析指标,因此,授课老师在演示操作交易软件时,交易界面包含大量的信息使得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消化。实验课时仅占总课时的1/4,在有限的实验课中学生要运用模拟交易软件完成相关实验操作,还要撰写实验报告。但往往因为实验课时过少导致实验环节的完成情况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课程考核评估方式单一。目前金融专业以及财经类专业的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均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闭卷考试很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积累到期末考试周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现象发生。应用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目前的课程考核方式与证券投资学教学目的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应该丰富考核方式,注重平时表现成绩。
三、财经类专业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1.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在教材方面建议选用国外成熟的理论教材外加国内的案例分析教材,这样既能充实案例分析的内容又能弥补实践模拟课的缺陷,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讲授过程中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投资理论,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西方投资理论可以略过不做重点讲解,教学内容本着够用、会用、实用为原则,使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和灵活运用能力。在我国多变的证券投资市场环境下,教师要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等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能只注重课本内容的学习,还要加入更多符合我国国情的证券投资知识,及时补充国家证券市场中相关制度、政策等的变化内容,通过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的变化。针对财经类专业学生的需求及特点,使其能够学以致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金融理论与模型的解析。
2.加强课后模拟交易指导与监督。鉴于目前实践课时过少,学生利用有限的实验课时间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因此要求学生课后自行下载并安装证券投资软件进行模拟交易,对课上讲授的各种投资分析方法包括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进行综合练习。另外,要求学生形成自己的选股思路,寻找潜在的绩优股,就某一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及投资价值进行综合分析,独立撰写投资分析报告。这就要求任课老师,最好能到证券交易所顶岗实习,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在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后模拟交易的指导与监督,指导学生综合应用投资学课程中的所学到的各种理论、方法或技巧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投资理财能力和综合素质。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打破目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学、引入财经周评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论知识枯燥乏味,进行如下教学模式的安排: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教材理论知识之前,可以先播放一段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然后由老师提出与所授理论知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可选择播放《华尔街》以及析金法百科等相关视频将教材理论知识同视频中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投资实践。其次,在讲到金融衍生工具这个知识点时,因为很多同学对其不了解,可以利用案例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例如:假设今天某位同学以每股20元的价格买进了10000股平安银行的股票。可以提问:买进后你会担心什么?怎样归避股价下跌的风险?什么是套期保值?怎样进行操作?引导学生得出套期保值的做法是在期货市场卖出10000股1个月后交割的平安银行股票的期货合约,期货价格也为每股20元。继续提问:假如平安银行一个月后股票价格下跌至15元/股,套期保值结果如何?假如平安银行股票价格一个月后上涨至30元/股,套期保值的结果又如何?层层递进以此来引发学生思考并理解套期保值的含义及特点。最后,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变化,引入财经周评模式,每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证券知识上周证券市场进行评价并对本周的股价走势进行预测。
4.课程考核评估方式多元化。课程的考核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作用。证券投资学目前的考核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比重太少而且实践环节的成绩几乎体现不出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以知识的运用能力为重点,而现有的考核方式没有突出对实践应用能力的评价,这样就导致学生不够重视实验课,实验报告也不认真完成。因此,要增加平时成绩尤其是实验课和实验报告考核的占比,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还需增加课程考核中课堂讨论和主动发言的成绩比重,注重考核学生在实际投资领域的投资理财能力。综上所述,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课后辅导与监督等多方面来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改革,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证券投资理论知识的同时,切身体会证券投资交易的流程、交易方法和操作技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硕.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当代经济.20xx.10.
[2]王永桂.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定位与行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xx.2.
证券投资学论文5
一、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理论与实际教学分离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依旧较为滞后或相对紧张,导致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实训课程训练与理论课程讲授二者之间脱节较为严重,这使得理论指导实践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学习理论课程时,由于大多无法同实际操作相结合,学生往往觉得学习枯燥乏味,这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效果严重打折。在学习实训课程时,又因为理论学习效果欠佳,理论知识严重不足,学生操作依据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一门非常注重教学实践的课程,证券投资学需要设置适当数量的实践课,以便让学生可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市场,切身体验证券市场买进卖出、证券价格跌涨,以此磨练学生投资心态,激发学习热情。否则,一味的纸上谈兵,只会让理论联系实际成为一句空话。但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都没有设置投资学实践课,或者实践课的设置仅仅流于形式,并不落实到位,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严重阻碍了学生自身技能的提升。另外,高职院校对于证券投资学实践课的设计也存在问题,没有考虑到实践课的上课时间应该与证券交易的时间相匹配,证券交易的时间是周一至周五9:30~11:30,13:00~15:00,周末不进行证券交易,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按照证券交易时间来设计实践课程。
2.课程考核体系不完善
投资学课程考核方式往往以考查与考试相结合为主,期末考试占课程成绩大部分比重,加之以学生课下作业和课堂表现打分为辅。这加重了学生的投机心理,不少学生仅仅在期末突击,靠老师考前的重点提示,划考试范围,在最后一两周突击学习便可以获得较好成绩。该考核方式本身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和投入状态的考评,无法真正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收获,缺乏对过程的监督,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作为引导学生学习风气和老师教学方向的手段,现阶段的考核方式无法达到其应有的督促和激励效果。
二、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以及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人才培养目标,针对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积极推进双向互动式教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度不高,这是普遍现象,是很难改变的,为此,高职院校应该改变以往的课堂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多采取案例教学与模拟交易进行讲述,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推进双向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与启发性,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师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从案例中来引出教学的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证券投资学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另外,证券投资学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模拟交易,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利用网络模拟资金进行证券模拟交易,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模拟交易中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得学生在模拟交易中相互探讨,对证券投资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2.实行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在进行证券投资学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战性非常强的课程。高职院校应该实行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操作中去,在实训过程中可以了解自身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也使得学生可以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可以顺利实行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学校应该根据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对证券投资学的理论课程及实训课程进行教材改革及教室改革,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演练更好的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进行,提高学生实战动手的能力;其次,学校应该给证券投资学教学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室和实战演练室,在实战演练室中应该安装有模拟股票操作系统、交易软件、股票分析等证券投资相关软件,使学生可以一边演练一边实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理论课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来,增强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效果。
3.建立全面量化的综合考评体系
建立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增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性与约束性。既要注重学生对证券投资学课程核心能力的考核,也要注重学生对课程一般能力的考核。因此要建立全面量化的综合考评体系,兼顾学生期末考试的考核和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以及理论知识及实战操作的考核。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综合的评价,从而促进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创新。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考评体系应该包括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期末考试测评也要充分发挥对教师课程教学与学生学期全程学习的检验作用。
三、总结
总之,对于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专业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校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努力为社会培养证券投资方面高质素人才。
证券投资学论文6
摘要:培养应用型现代金融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使得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当下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与内容,最后提出了建设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证券投资学作为一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运行机制和投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已成为很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内容不仅包括证券基础知识,也有投资分析方法和高深理论模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尽管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在持续上升,但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即面临就业,因此如何根据就业要求深入开展实践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对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高校,作为本科专业证券方向核心课程的证券投资学,应当尤其注重完善其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社会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
1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1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决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的内容包括了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和证券投资分析方法,面向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要求通过学习该门课程,使得学生不仅掌握证券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具备初步的证券投资操作与分析能力及规范的分析报告写作能力。[1]因此,只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只有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后,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及应用所学的投资分析方法,才能让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这也是培养现代金融人才的重要环节。
1.2满足招聘市场人才需求,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为了提高本科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应当了解招聘市场的人才需求,并让学生在校期间得以锻炼并满足需求。本科应届毕业生在证券行业就业的岗位包括财务、IT人员、客户经理或者操盘手等,[2]从招聘简章了解到这些岗位的职责和能力要求,发现对沟通能力和自主开发客户拓展市场的能力要求较高,虽然看似对证券投资水平没有做要求,但是只有能提供优质服务给客户才能吸引他们,从而开发客户拓展市场。因此良好的证券投资水平有利于开发和维护客户,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有重要作用,因此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证券投资水平。
1.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科研在高校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研发部门在企业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培养有创新精神和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应当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3]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探讨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该学习方式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将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际操盘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对想要继续深造的学生的科研训练有很大的帮助。
2证券投资学实践内容
2.1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证券行业的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通过采用案例分析,一方面案例的讲解使得理论知识充满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会较好;另一方面实现了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锻炼了学生应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证券投资学教材的内容一般不具备时效性,而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克服该不足。通过选取切合教学内容的近期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作为案例让学生分析,从而让学生保持对市场动态的了解,更新了知识,对就业也更有帮助。另外,案例学习时间并不局限于课堂上,可以布置为小组作业,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相互讨论,并写总结报告或者在课堂回答提问,不仅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撰写分析报告、团队协作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2.2上机实验
证券投资学教学安排一般会设置实验课时,实验课在实验室进行,教师选取实验项目内容,可以让学生分组集中在机房中完成。实验内容可以包括让学生分小组完成股票交易的5个程序、任选一家上市公司做财务分析和选一家上市公司做技术分析等。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股票交易的基本规则、股票交易的基本流程,能综合运用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方法分析股票价格走势。这些实验将使学生们了解如何实现证券交易并通过自己操作深刻理解所学的分析方法。
2.3课上练习
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还包括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的衡量、信用交易和期货期权等,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信用交易中保证金情况和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以设计实践环节的练习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期货套期保值的功能并学会基于案例背景选择合适的套期保值的类型、信用交易中保证金的作用和保证金率的计算并理解信用交易的杠杆作用和掌握不同股票和债券的收益率的计算并进一步指导投资决策等。
2.4课下竞赛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证券知识基础后,鼓励学生参加学院或其他机构举办的股票模拟交易大赛,学生们为了赢得比赛,对本门课程会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股票模拟交易大赛利用证券公司提供的模拟炒股软件,只要学生有一部智能手机即可下载模拟炒股软件手机客户端,由于交易数据全部来自真实股市行情,完全与真实股市买卖盈亏数据同步,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炒股的同时又能结合实际行情操盘,快速增加他们的投资经验。另外学生们通过参加比赛,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操作,更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在给定时间和给定的资金额度下构建投资组合,以实现盈利最大化。
3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完善
3.1基于理论内容选择合适的实践方式
证券投资学的课程内容包括证券基础知识、投资分析方法等,不同的理论内容的考核要求不一样,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理论内容来选择合适的实践方式。比如在介绍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基础知识时,可以选择案例分析以增加知识的趣味性,例如以某知名企业最近的股票分红、股东大会召开等介绍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区别,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并增加知识的实用性。比如在介绍金融衍生工具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金融衍生工具套利功能,可以选取经典的套利案例,在介绍背景后,让学生设计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套利并分析套利的条件和结果。比如在介绍投资分析方法时,可以让同学们分享自己在炒股比赛中的感受和经验,如何选股及何时买卖等。在讲解证券投资的收益和信用交易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如何计算收益率及理解信用交易的杠杆功能,可以让学生在课上做练习等。总之,在每个环节都可以将实践融合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既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也增加了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可以学到更多,学得更好。
3.2基于时间选择合适的实践方式
在基于内容选择合适的实践方式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考虑时间长度,不可为了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而未能完成教学任务。可以将资料查找、资料延伸阅读、小组讨论及撰写报告等布置为课下作业,课堂上只需要教师检验成果并点评总结,以求理论与实践并重,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3.3建设和完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体系
市场需求决定了金融学科知识的应用性,这对证券投资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建设与完善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教学效果以更好地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当认真设计好每节课,选取合适的实践方式有效融合在理论内容中,不断完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现代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丽玲等.以就业为导向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大学教育,20xx(12).
[2]郝会会.面向市场需求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xx(1).
[3]吴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教育理论研究,20xx(10).
[4]范嘉毅,刘晓静.《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时代金融,20xx(4).
证券投资学论文7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各项制度不断得到完善,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在金融市场上参与投资交易的人也越来越多,证券市场的发展也越来越国际化。但是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非理性投机活动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连续上演着让人瞠目结舌的现象,这种现象根源于投资者对资本的狂热,但也与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有着较大的关系,而市场上有很多的非理性投资者居然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作为证券投资学课程的高校教师,笔者认为如果想要使得中国证券市场在未来更加成熟有效的发展,则必须从当前国内的证券投资学的教育工作开始抓起,培养出更加了解基本理论、更加熟悉交易市场游戏规则的理性投资人。
二、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在国内各个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内,证券投资学都被列为商学院大多数学科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习课程,本科生在学习了经济管理类的基础课程之后开始学习该课程。这门课程自从被从国外引入到国内之后,虽然诸多高校都有开设该课程,但是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其教学应该与研究型高校有所区别。
在应用型本科的教育中,学生除了需要了解理论知识外,对于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更加需要重视,这对于未来学生的就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當前该课程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现象,要么只关注实践要么只关注理论。只关注实践的教师大多本人也在证券市场上参与投资交易,多认为中国市场是一个政策导向的市场,从西方引进的投资理论知识不适用于中国市场,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时常会抛弃理论内容,而更加青睐于技术分析的内容,教学时基于自己的经验结合技术分析理论,传授知识于学生,甚至会经常鼓励动员学生在真实的市场上进行实际交易。
这种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学生的理论素养却没有太多助益,有时甚至会刺激学生忽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尤其是基本面的重要性而热衷于高风险的投机交易,最后陷入中国投资者常见的追涨杀跌的非理性交易活动中。而另一个极端则只关注理论知识,课堂教学中大讲特讲各种艰涩难懂的投资理论知识,忽略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独特性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渐渐地失去学习的兴趣,陷入为考试而学习的怪圈中。这两种情况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培养的作用都是有不利影响的,除此之外,关于证券投资学的本科教育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学习被动。
当前国内的证券投资教学主要还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这就决定了教学模式更多还是采取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方式。这种方式由于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师需要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把一本教材的理论知识全部或大部分传授给学生,这就使得教师为了赶进度,每堂课强制性地输入很多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很有可能在此之前对证券市场没有任何基本了解。这种课堂往往使得学生很被动地学习,教师讲授什么其就接受什么,缺少学习的热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谈不上独自实践了。
(二)知识体系源自于西方。
当前应用于证券投资学本科教学的教材有很多,这些教材有理论知识非常丰富的,也有全部是投资案例的,也有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表面看上去可以选择的非常多,但是无论是国外学者或是国内学者所著的教材,其知识体系基本上来源于国外金融市场的发展理论,很多理论放置于中国金融市场情境下即水土不服,这也会让学生产生更多困惑,进而生出理论知识无用论的感觉。
(三)缺少实践平台。
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起初就是希望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将其应用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与商学院很多课程的教学工作相似,证券投资学的实践可能更多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这种模式与原来的单纯只有课堂教学相比,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远远不够。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更加真实的市场实践,这就要求学生有这样的平台去参与实际的金融市场交易,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而由于资源的缺少以及学校与外部企业的脱节等原因,这类平台的构建在目前国内的教学中是极为少见的。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外,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如有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大二上学期甚至大一就开始学习该课程,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明显不够充足;再如有些学校教授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师本人也没有任何投资交易的实践经验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却普遍存在于中国的高校教学过程中,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工作人员努力推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来完善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效果。
三、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结合国内各所高校应用型本科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其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不利影响,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证券投资学的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鼓励学生课外多做阅读。
在以往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和讨论,发现很多学生对证券投资很感兴趣,但却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和市场热点所知不多。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习惯所造成的。很多学生为了得到学分而学习,功利性学习严重,只对教材上的知识有兴趣,对社会时事不关心,但是证券市场的交易与社会时事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包括课外书、财经新闻、社会热点等。为了刺激学生主动去查阅资料,每次课后布置的作业不要局限在教材课本上,而是包含其他课外阅读的内容,下节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意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课堂教学与模拟投资相结合。
当前,多数高校的商学院都建有金融实验室,从外采购了各种用于模拟实践的金融软件,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室,开展各种投资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同时,每年社会上有很多金融机构也会开展很多的金融投资竞赛,教师需要积极关注相关信息,并将信息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多多参加此类比赛,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并积极总结投资经验,同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经验。
(三)案例分析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目前,国内商学院的教学过程更多还是侧重于理论知识,但是有一些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过于晦涩无趣,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对其有深入形象的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将与之相关的案例穿插在理论知识的教授中,带领学生研读并讨论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热情。此外,也可以要求学生来搜集资料,整理出最新的案例,然后与其他学生共同学习。
(四)构建实践平台,与市场真正接轨。
单纯依赖于课堂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帮助是有限的,更多还需要依赖于学生的实际实践经验,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构建更加全面的实践平台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这种平台除了学校的金融实验室之外,还需要学校与外部活跃于市场中的各类金融机构接洽,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由金融机构为学生提供更加直接更加现实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真实的金融市场的交易中,了解第一线的金融交易规则,弥补学校课堂教育的不足,让学校的教育工作与金融市场接轨,推动学生能力提升。
(五)加强教师自身修炼。
中国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又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育工作,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这就使得其在教学中也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授如证券投资学这样的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师需要首先从自身的能力修炼出发,多参与实际的投资交易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对真实市场有更加充分的了解,提升自身修养,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活动。
(六)完善教学考核模式。
中国教育的现实是,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本科教育的最直接目标是要获得一个良好的成绩,因此,以上各种方法的使用如果与教学考核脱离开来,其发挥的作用可能就会十分有限。若想达到比较理想又比较广泛的效应,则需要将众多方法与教学考核结合在一起,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考核模式。
学生该课程的最终得分应该包含四部分:课堂讨论、案例准备、投资竞赛和考试。其中课堂讨论和案例准备分小组展开,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不设置标准答案,开拓思路为主,所占权重可以有一定的弹性。投资竞赛也作为评价考核的一方面,所有学生独立参加,打分参考每个学生的最终业绩表现,由于投资业绩受很多外部因素影响,所以业绩仅供参考,主要根据学生的交易频率和最终的投资总结报告作为打分依据,其权重根据课程设置情况可弹性变动。最后的考试,根据各个学校的教务要求弹性设置权重,但考试内容不能仅仅限于指定教材内容,教材中的理论可占考试内容的60%到70%,其他三项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可占考试的30%到40%。该考核中的考核内容可以依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但考核需要遵循全面同时侧重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原则。
四、小结。
中国金融市场的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在其近些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其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人员的努力,而作为金融市场储备人才的各大高等院校的学生,其能力的培养则依赖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工作。本文基于此,结合笔者多年的证券投资学教学经验,分析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给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可以应用在以后的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探寻出更好的有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为国内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培育出更多既有理论又有经验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广晖。证券投资学软件模拟教学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4):59—60。
[2]高春,王志伟。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08):138—139。
[3]李国义。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室科学,20xx,(05):165—167。
[4]熊剑庆。创新性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xx,(04):73—74。
[5]焦霖,焦萍。关于模拟股市教学法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的几点思考[J]。教育管理,20xx,(01):117—118。
[6]康晓虹。基于多媒體技术开展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xx,(12):61—63。
证券投资学论文8
1讲清楚证券市场的本质
对证券市场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投资者投资理念选择的基础。关于证券市场的定义和功能这一知识点,一般的《证券投资学》教材中都会进行论述,在论述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时,一般都认为证券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和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融通资金、资本定价、资源配置、宏观调控等功能。但如果仅仅依照教材这种泛泛而谈式的论述进行讲解,结果就是学到最后学生对证券市场的本质也可能没有形成十分清晰的认识。究其原因,可能还是由于教材编写者以及教师自身对证券市场的本质理解不透彻所致,从而也就不能理解讲清证券市场的本质对《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的教与学的重要意义。
其实,从证券市场的定义出发,结合证券市场在整个金融体系、市场体系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地位,不难得出证券市场的本质,那就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并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只有讲清了这一本质,才会让学生对证券市场和证券投资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才能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做出理性的客观的思考和判断,也才会对证券投资理念和策略的选择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关于证券投资的意义所在,一般认为,是为了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从而在物质上保障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享受。如果因为从事证券投资反而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状态造成了负面的效果,其实也就失去了证券投资应有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会向学生阐明这些负面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1)因为证券投资导致财富缩水。
(2)因为证券投资导致社会关系的严重退化。
(3)因为证券投资导致个人精神、身体等方面的负面后果。
与一般教科书在导论环节就对证券投资的意义进行阐述以及一般情况下教师走过场式的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照本宣科的讲解不同,我们选择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后,再来跟学生探讨证券投资的意义,跟开篇就大谈证券投资的意义效果相比,反而会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进行更多的思考。
需要指出的是,让学生真正明白投资这一活动目的所在的意义在于,会让学生在进行投资实践时,自然而然的对投资的策略和方式方法、投资与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选择真正有价值的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策略。
讲清楚价值投资理念的优缺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主要从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投资流派的介绍引入这一问题,并通过典型代表人物的投资经历和结果的介绍,引导学生自己对价值投资理念的优缺点进行思考。关于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我们采用的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说法。他在《证券分析》一书中从投资与投机区别的角度对什么是真正的投资做了明确的定义,他认为,投资是指根据详尽的分析,本金安全和满意回报有保证的操作。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操作就是投机。这一论述其实也是对投资理念的最早划分。
关于投资流派这一问题,随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诞生,目前一般认为证券投资形成了界限分明的四个流派,即基本分析流派、技术分析流派、心理分析流派和学术分析流派。其中,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是完全体系化成熟的流派,而后两种目前还不能单独据以做出投资决策。关于价值投资的优缺点,我们会告诉学生这一基本事实,那就是价值投资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价值投资的优点在于其通过价值判断,在较大安全边际价格的基础上买入并长期持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投资的风险。而价值投资的缺点在于,价值判断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而市场环境和趋势等价值投资回避的问题往往对投资结果造成重大的影响。为了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投资理念均有可能获得巨大成功的事实,我们在教学中一般会以巴菲特和索罗斯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因为在当代投资者中,巴菲特与索罗斯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位人物,也是坚持不同投资理念均获得成功的典型。巴菲特主要从分析公司的质地出发,通过价值判断,在他认为适当的时机买入目标股票并长期持有,直到认为投资标的过于高估或投资标的不符合当初判断时才获利了结。巴菲特通过价值投资获得了空前也可能绝后的巨额财富,是信奉价值投资理念并获取巨大成功的典型。
而索罗斯的投资理念与巴菲特则完全相反,他靠对时事和趋势敏锐的把握赚取利润,当他确信一个大的趋势已经形成并自我强化时,他会果断出手投入重金参与其中,通过顺应趋势来获取利润,其对市场的领悟力和洞察力让所有投资者深深叹服,其积累的财富数量也让人叹为观止,是通过市场趋势分析获得巨大成功的典型代表。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两位天才投资家所信奉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理念以及所获取的巨大成功,能够使得学生对投资实践的多样性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在自己的投资实践中结合自身的实际对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投资理念做出自己的理性选择。
2以突出实践性作为《证券投资学》教学的指导原则
2.1转变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进行重新安排不少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喜欢把大量时间分配在教材中出现的各种理论和模型上面,并且认为,倘若不进行理论和相关模型的深入讲解,一方面会使得自己的教学内容无法组织,另一方面也会使得普通高校跟职业学院培养模式没有区别,从而不能体现普通高校“高人一等”的功能定位。我们认为这一观念是有问题的。在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今天,倘若还固守以理论作为讲解重点的传统模式,只会使学生所学跟所需严重脱节,也不符合一般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就应该以应用性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倘若把应用性强的课程变成干巴巴的理论灌输,讲得晦涩难懂,教学效果恐怕就很难得到保证。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在对少数关键性的理论和模型进行详细讲解和介绍的基础上,对于一般的模型、公式以及相关的技术细节,则尽量做到点到即止。空出的教学时间则被放到实际投资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上。对实在有兴趣深究理论的个别学生,给其开列有关书目,建议其课后参考权威的投资学书籍自学,从而防止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沉溺到一些旁枝末节的知识点中,影响学习的整体效果。
2.2突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增强课程的应用性和参与性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几乎贯穿到我们《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始终。譬如在进行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教学时,我们会在简要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这几部分作为一个整体,以某一上市公司作为具体的案例,带领学生去分析公司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公司所在行业的竞争现状和发展前景,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发展战略及竞争优势等等课题,引导学生在深入分析和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就某一上市公司提出自己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并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报告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从而使得原本分割成不同章节的知识变成真正紧密结合的整体,教学效果也随之显着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利用证券交易软件进行实践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开设模拟炒股账户,进行模拟投资实践,并要求学生对操作过程,分析思路、决策依据以及投资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把自主实践的环节纳入平时成绩考核中,激发学生参与投资实践的热情。
在对《证券投资学》进行教学时,我们还尽可能把相关的理论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到中国股市投资方式的多元化,理解投机长期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中国证券市场投机盛行的必然性,认识到在中国证券市场进行价值投资需要的前提和条件。以上就是我们对《证券投资学》教学的一点思考。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会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得《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不断与时俱进,更好的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证券投资学论文9
摘要:证券投资学是高等学校中金融类专业的必修课,对学生认识金融工具,掌握初步的投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学生普遍没有接触过证券的投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普遍存在知识点抽象,投资对象陌生,以及只背概念,不懂得应用等问题。因此,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师能力的提高和考核方式的转变。对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改革
一、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特点
(一)理论性强
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流通市场和发行市场,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这些理论对于我们认识证券市场,并在市场中进行投资有很大的帮助。学好证券投资学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数学,财政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从未接触过证券市场的学生而言,这些知识都显得十分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二)实践性强
证券投资学课程并不是单纯的一门理论课,它具有非常强的实践应用性。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各种商品来自于各个企业,我们在选择购买商品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些商品的价格、质量、品牌、性能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产品的分析正是公司竞争力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那我们在分析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时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分析方法。再比如宏观经济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其实就是宏观经济调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落后
证券市场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证券投资学课程要联系实践就必须反应出这种变化。试想如果我们仅仅只是讲授课本的知识,并说明它们如何产生作用,如何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如何判断未来的市场趋势,学生只会如坠云里雾里,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看到这些知识的运用,我们所讲的这些知识的作用只存在于老师的口中和课本上。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要让学生看到,我们所讲授的这门课程它的作用。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有多媒体和网络等教学设备。
(二)教学脱离实际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对所传授知识具有较高的应用能力。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我们国家证券市场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仍然存在较多不够成熟的方面,证券投资理论主要来自于证券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的证券市场都较为成熟,因此理论的适用性较大。而这些理论在中国这个还不够成熟的证券市场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当前学校的教师存在知识结构老化,缺少前沿知识的问题。有些讲授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老师,自己都从来没有参与过证券市场的交易,给学生传授的知识也都是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教学过程中只会照本宣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出现疑问时,老师的解答也只能按照教材的内容。
(三)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在大部分院校中,考核通常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中考试成绩占比较大的比重,通常为60%至80%,而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少。而期末考试的形式又以试卷形式的理论考试为主,这就使得学生更注重期末考试而忽视平时成绩。往往在期末考试前通过考前突击,问老师考试重点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而这种方式所掌握的知识只是短暂而残缺的,在考试后很快就会遗忘。所以首先要求我们加大平时考核所占的比重,提高学生对平时考核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还要对平时考核的内容进行改革,很多老师平时成绩的考核通常根据出勤和作业而定,这就养成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只要上课没有旷课就可以拿到这部分成绩,感觉来上课只是应付老师的点名,到了教室也不去认真听讲的现象。所以针对这种问题,我们要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细化过程考核的内容。
三、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
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在教室中配备了多媒体,但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多媒体的辅助,更需要有很好的网络连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授课一边打开证券交易软件。例如在讲授如何委托下单时,教师通过自己的证券账户进行一笔委托,这样的实时演示可以很直观的让学生看到证券是如何买卖完成委托交易的。又比如在讲到技术分析时,也可以在行情软件中切换不同指标,并让学生自己来寻找这些指标和证券价格走势之间存在的关系,寻找其中的规律。一方面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有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学效果上,远远好于纯粹的PPT演示。因为通过实施行情的演示,结合理论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加信服这门知识它所存在的价值。
(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全部按照教材来讲,学生听起来会感觉非常抽象陌生,不易理解。因此,就要求老师本身首先有过实践操作经验,通过自身的经验,结合案例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担任证券投资学教学的老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学校应支持教师定期到社会上对口的工作单位进行培训,并亲身投入到证券投资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论结合实践。我国证券市场在近年来发展迅猛,有越来越多的投资对象逐步上市,面对这样每天都发生变化的市场我们不能以重复不变的理论来进行教学。有过投资经验的老师就会知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投资判断,但很多情况下理论也存在它的局限性,很多并不能完全按照理论的来进行。只有亲身到参与到证券市场,在投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授业解惑。
(三)考核方式的转变
通过过程加结果的考核方式,把学习、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为了充分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注重,在考核中过程考核所占的比重应有所加大。一方面要加大过程考核所占的比重,把过程考核提到和期末考试同等地位上来。这就要求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要高,例如平时成绩可以占到总成绩的40%甚至50%。另一方面对过程考核的内容也要进一步细化设计。除了传统的课堂考勤、提问及课后作业之外,要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例如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来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各个行业的发现状况,又可以使用到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知识的巩固加深。
四、结语
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教学不仅是学生的要求,同样是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加强对自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此外,我们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利用暑期实践到证券公司进行实习,面对客户,客户交流沟通,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者:肖立强 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经济学院
证券投资学论文10
摘要: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证券投资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引入启发式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启发式教学中三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都有具体应用。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证券投资学;课程
证券投资学是高校财务学、金融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由于高校学生缺乏相关的工作经历,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因此,在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应该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
1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类教学方法[1-2]。启发式教学法并不局限于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其实质为一种适用于众多学科的普适教学指导思想[3]。由于该种指导思想具有其他教育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受到众多教育理论学家和教学实践工作者的推崇。首先,启发式教学提倡问题式教学,教师不但要根据课程进展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且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有助于锻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能力。其次,启发式教学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究事物发展的本质,这种教育理念否定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挡一面的能力[4]。最后,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等综合素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综合型人才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特征。
2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从学习主体看,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或金融学基础知识,因此开设对象主要是大三或大四学生,针对这类学生,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教授与接受”的单向模式。采取与学生交流的双向互动模式,运用恰当的激励机制,去关注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创造力,也就是说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5]。从课程特点来看,证券投资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对课程中专业术语的理解难度较大,加之证券投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等问题。启发式教学就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并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证券投资的概念和原理,加深他们对于实践操作的理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无论基于学习主体还是课程特点的角度,启发式教学方式对于证券投资学课程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培养创新型投资人才的现实需要。可行性。由于启发式教学主要采用教思路、教方法、启思维的模式,因此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对象应该是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并对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成年人。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学习主体是高年级的大学生,这类学生具备接受启发式教育的必备条件,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启发式教学可分以下几个步骤展开:首先,在课前,教师需精心备课,抓住难以理解并适于拓展的知识点,比如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针对这些内容提出难易适度且具启发性的问题、编写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案例、设计情景模拟衍生品市场上产品交易等,为实施启发式教学做好充足准备;其次,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引出准备讲解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该知识点在实践中的运用,激起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接着可以抛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逐步引导、层层解析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知识点的表面含义,还启发他们探索知识点背后蕴含的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最后,在课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纵向的深度和横向的广度两方面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促使其今后不断成长,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3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包括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实验教学法和课程实习法等,在实践中被证券投资学教师运用最多的方法有三种: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法。
3.1问题导向教学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是教师针对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6]。对该种教学方法而言,课程知识内隐于问题中,问题的提出是教学过程的开始,问题的解决即是教学的终结,整个课堂教学围绕问题展开。例如在金融衍生品这一章讲过期货以后,需要讲解期权时,可以由浅入深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企业为了控制未来商品价格变动的风险,可以选择哪些金融衍生工具?2)期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对于期权的买方和卖方分别有怎样的风险特征?4)期权到期时的结算方式有哪些?5)怎样区分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6)期权与期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锻炼他们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关键是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适度性原则。问题应该难易适中,设置一些学生尚不能理解但通过分析和思考之后有可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的提出应根据人类认知的规律遵循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逐层深入地提出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感知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到期货合约的风险对冲、投机和套利三大功能时,我们可以设置如下几个案例帮助学生辨析三者的区别:(1)A企业1年之后需要购买大豆作为生产食用油的原材料,其担心未来市场上大豆的价格会上涨,为了控制大豆价格上涨的风险,A企业在期货市场上与D签订了一份期货合约,该合约规定,A企业按照事先商定的价格从D处购买大豆,交货时间为1年之后。(2)B投资者预计1年后大豆价格会上涨,为了利用大豆未来真实价格与现在远期价格之间的差额获利,B在期货市场上与E签订了一份期货合约,该合约规定,B按照事先商定的价格从E处购买大豆,交货时间为1年之后。(3)期货市场上不同时期的大豆远期价格存在较大差异,6月份的大豆远期价格远低于12月份的大豆远期价格,C投资者为了利用大豆不同交割期之间的远期价格差距进行套利,在期货市场上同时签订购买6月份大豆的期货合约和卖出12月份大豆的期货合约。提出问题:这三个案例分别属于期货合约的哪一种功能?风险对冲、投机和套利三类投资者在期货合约签订前后的风险特征分别是什么?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哪一类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可能是最高的?通过案例的呈现,展示了三类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的不同交易行为,让学生对真实的期货市场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增添了学习枯燥理论知识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编写案例时,教师应对真实场景加以改编和调整,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3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小组共同讨论并最终形成小组报告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讨论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例如,在讲到债券和股票两种投资工具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设置如下几个主题供学生讨论:债券和股票的区别、债券和股票的发行和上市条件、投资者在债券和股票之间进行决策时可能考虑的因素。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对债券和股票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老师,培养多想、多问、多学的好习惯。课堂讨论法应用时需注意讨论的议题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议题的设置应尽可能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才会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4结语
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案例或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课时的限制,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时间利用高效等优点,仍然是基础理论的基本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章节的难易程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此才能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江军.启发式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xx(7)中:373-374.
[2]孙晶,王丹.试析中国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116-119.
[3]张智霞.启发式教学在高校“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1):52-53.
[4]杨爱华.启发式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xx(3):116-118.
[5]万萍.浅谈启发式教育的内涵与教学优势[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xx(23):248-249.
[6]高振峰.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xx(12):53.
证券投资学论文11
摘要: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以证券投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和经济学类专业重要的基础性课程。随着信息时代发展,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部分高校向培养应用性转型背景下,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来提升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三江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结合日本的高校教学模式基础上,就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等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课程改革;案例教学;外部环境;创新
一、引言
进入“新常态”以后,我国经济发展下行日益严重。为了解决此问题,企业转型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之一。但是,企业转型的背后将预示着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即理论性劳动力向实践性劳动力的转变。所以,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也应该实现转型。特别是在我国一些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教育转变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也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与证券市场联系最为密切的核心课程,虽然在我国各高等院校的经济学和管理类专业普遍设有,但是就如何突出该课程的实践性方面,很多学者认为,加强实践性教学是实现这一能力培养的途径之一。吴朝霞(20xx)认为:“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该要求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当中应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张丽玲(20xx)认为:在应用性大学的教学中,证券投资学课程应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方法,根据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创新性、综合性等特点,应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卢雯君(20xx)认为:证券投资学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证券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际操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张静、吴春贤(20xx)认为:证券投资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因此,在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应该积极探索创新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方法。综合上述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增加了教学效果,但是这些教学改革侧重的是“教”而忽视了讲授对象。随着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而且其对知识的需求结构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也要通过不断地学习获取与时代并进的新知识,不断地革新我们的传统教学方法。本研究结合了日本一些高校的教学方法,就“教”与“学”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教学知识体系
“证券投资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在我国的很多高校均有开设。课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和投资组合风险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内容而言,它本身就是人类的经验总结,并参照这些知识对证券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但是随着外部环境即金融市场的发展,交易方式也出现了不断的创新,技术分析也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我们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已经不能在当今的证券投资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性参考指标。
(二)就业环境的转变
我国进入新常态化以后伴随着中小企业或公司的转型,就业市场环境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发生了结构上的改变。这个变化就是从单纯的体力劳动力向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了迎合新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要求大学生具备自我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实践部分还不够多
既然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上机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熟悉并掌握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产品的线上交易非常重要。但是,我校大课堂的授课方式普遍存在,所以很难做到人人有电脑用。
在这个学期,该课程一共有48个课时,其中理论讲授课时是32个,实践课有16个。换句话说,在这48个课时里,理论知识的讲授占据了三分之二的课程。大部分的时间里是通过PPT为学生讲授理论性的东西。再加上我校的教育设施的严重不足,所以有些证券投资学课程干脆就没有上机实训环节。导致有些学生学完该课堂后对如何进行线上交易的操作仍就处于模糊的状态。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增加证券模拟实验教学环节。并在课后开展指导学生利用一些证券交易软件进行线上模拟交易实训。
三、对策与建议
(一)有效利用教育设备
虽然“证券投资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是在我校大课堂普遍存在,电脑不够用是常态化。因此,解决好教育资源的不足问题对今后的实践教学具有很大意义。
教育设备不足问题不仅在我国国内高等院校中存在,而且在日本的一些高校也同样存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妨参照日本高校的做法。其方法就是课上老师带学生进行操作一遍,课后鼓励学生自己去电脑室进行模拟训练。因为设备有限所以日本的高校实行电脑室全天开放的制度,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课表选择上机实训的时间,避免了大家一拥而上带来的电脑不够用问题,实现了电脑资源的有效使用。
(二)强化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教学当中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教学相长的优点,可以充分促进师生间的互动。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相长的过程,讲台不是老师一个人的,只有通过互动式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课程的关键知识点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案例交易说明和解释。通过分析相关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纯理论的知识点在讲授时可能会因为枯燥无味学生不愿听,更不要说理解了。但是通过相关案例分析后,往往达到弥补这一不足之效。案例教学就是让听起来高大上的语言变得通俗化,让听者更容易理解其含义。只有听懂了,充分理解了才能发挥学生思考的主动性。有思考才会有问题的产生,通过师生间的问答最终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式教学。在案例教学的具体使用上,可以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案例教学,使声音、动态图像与案例讨论相互结合,呈现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同样,在日本的一些大学也有案例教学法,只不过他们使用的案例不是视频而是报纸。具体做法就是,在备课的时候任课教师就必须把下节课所要用的案例复印好。上课的时候会拿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案例,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相关专业学科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多的大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时代,缺乏语言的组织能力和与人沟通的技巧。这样的案例教学法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达到双重效果。第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在校期间不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对于学生找工作面试来说,语言表达可能成为一道“难题”。
(三)推进讨论式教学模式
逐步推进讨论式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在日本讨论式教学模式被广泛使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体做法就是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由任课老师发给学生具体的教学任务,并具体地列出每一次研讨课的主题及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当然,讨论的主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自拟与课程相关的主题。然后根据课程要求学生自己收集相关的参考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每一次的讨论课中,每位学生都必须结合相关理论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
虽然讨论式教学完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但是这种模式在我院进行推广又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其限制就是对班级人数有一定的要求,班级人数太多的话不利于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展开。在国外讨论式教学通常是在人数不多的班级进行,而根据我们学校的情况一般来看班级人数大多是40到50人左右,所以如何有效地展开这种教学模式,需要任课老师做好充分的准备。换句话说,上课前作为任课老师必须做足课前准备,备学生、备教材。
那么在我们学校就《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而言,可以在讲授的过程中把班级的学生分为几个讨论组,各组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针对股票分析及证券市场热点问题加以评论,然后汇总写出每个小组的报告,由每个小组组长或派出一名代表向大家汇报分析结果。然后任课老师就可以根据每个小组汇报的情况及结论进行点评,并将报告的表现纳入课程考核的参考。通过这种培养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将来走向就业岗位后,形成良好的处理问题的习惯。
(四)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
在我们国家有句俗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命根”。多少年来考试一直被作为判定学生成绩的唯一的方法。但是现如今我们学校已经向应用性人才培养方向转型,所以这种单方面的考核办法也应该逐渐地被打破。因此《证券投资学》课程也不例外。这个学期我使用的是吴晓求老师的教材,该教材一共有15个章节,理论性知识只不过占6个章节。如果是通过考试的办法来考查学生的话,考试的内容只能从这6个章节中选取。而且考试的问题也是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比如说股票的发行,与其背一些文字的东西不如带领学生通过“中小企业路演网”先观看视频,然后通过实际操作再做一遍的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这样的案例教学在视觉上以及在听觉上都可以给学生带来很深的印象,从而也充分体现了案例教学的独特之处。
另外,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是股票、基金、债券。既然和投资相关那么就不得不考虑投资的风险问题。关于投资风险组合的讲解虽然在教材的第10章有文字叙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利用同花顺软件来演示,并带领大家利用软件操作学习如何选择股票,如何降低投资风险,使教学更加生动化、形象化。像这样的知识点,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考查方法来判断学生掌握的情况我觉得就不太合适。
传统的考查方法一般是建立在有标准答案的基础上制定的。但是有些内容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觉得不能仅仅用考试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在该课程当中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对于这个内容完全可以借用日本一些大学的考查模式。其模式就是利用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会大相径庭,如果仍旧用传统的考查办法就行不通。因此,只有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考核办法才可以综合性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三江学院是一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学专业和投资专业的必修课,属于专业性、应用性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对证券投资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证券投资的相关技巧,提高证券投资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近年来伴随着企业转型,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纯理论性人才逐渐被技术性人才所代替。这就给偏重理论知识教育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我校的《证券投资学》教学工作来说,必须要迎合当今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系统性的课程再设计。
(五)加强教师的自我能力培养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越来越多而且他们对新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科书上的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所以,作为任课教师必须要与之俱进,通过不断学习获得各个方面的最新知识。其方法第一,就是要不断地进行科研,在科研中发现新知识;第二,教师要养成阅览互联网的习惯。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各种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力,丰富自己的内心;
第三,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总之,通过调整《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将该门课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使之更符合当今三江学院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吴朝霞.关于高校本科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08).
[2]张丽玲.应用型大学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探讨[J].广西财经学院.20xx,(03).
[3]卢雯君.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xx,(01).
[4]张静,吴春贤.“证券投资学”创新实践教学探索[J].商业会计,20xx,(08).
[5]熊广勤.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分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02):58-59.
证券投资学论文12
摘要:
证券投资学这门课,我认为,是经济类学科中的精华。通过学习证券投资学,让我知道如何去挣‘看不见的钱’。而且,经过了一学期的证券投资学分析的学习,让我对证券投资有了初步的了解,不过这点了解可以说是皮毛中的的皮毛,如果说用来投资证券或者是分析走势,那是远远不够的。不过,也不能说是白学的,实际操作不行可理论还是懂点的,所以在此就对证券投资学的一些理论和认识作一些自我的阐述,主要对以下三块内容进行阐述:
首先是证券投资学的基本概念;
其次是我对证券投资学的认识;
最后是证券投资学对我的启发。
证券投资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手段,也逐渐的成为一种理财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作为现代社会新生代的我们,更应该去主动掌握证券投资学的知识,不过这种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实际的参与,因为理论只有实际操作化,才能验证其可行性,同时在实践中在总结出符合自身的切实可行的理论。
关键词:证券投资 股票 学习心得
正文:
一、证券投资学的基本概念
在介绍证券投资学之前,我们先将证券投资学进行拆分,分别介绍一下证券和投资的概念,因为它们是证券投资学的主体和手段。证券是各类记载并代表一定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凭证的通称,是用来证明证券持有人或第三方当事人有权按照证券记载的内容获得相应权益的凭证。股票,国债,市政债券,基金证券,票据,提单,保险单,存款单等都是证券。而投资是为获得可能的不确定性的未来值做出的确定的现值牺牲。
从以上的两个概念中我们再总结出证券投资的定义: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者是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得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得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证券投资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莫过于证券投资分析。
证券投资分析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投资机会和投资对象的选择合理性;
2、有利于提高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高风险;
4、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分析水平;
5、科学的证券投资分析是投资者获得投资成功的关键。
证券投资分析的主要方法分为两种,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基本分析是指证券投资人员根据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及投资学等基本原理,对决定证券价值的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走势,行业发展状况,产品市场分布,公司销售和财务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判断证券的合理价位,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议的一种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是以证券市场过去和现在的市场行为为分析对象,运用图表,形态,逻辑和数学的方法,探索证券市场已有的一些典型变化规律,并据此预测证券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的技术方法。
由于证券投资学的理论过于繁杂,因此,就抓重点介绍以上几点。
二、我对证券投资学的认识
由于自身对证券投资学的知识了解不多,所以主要从我的模拟炒股中介绍我对证券投资学的认识。同时我建议大家在学习证券投资学的时候,不要只学习书本上的理论,最好能够将这些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通过实践验证所学理论的可行性,毕竟学习理论是希望它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如果有资金能力参与的可以不妨投入少部分资金尝试一下,至于像我一样还处在学习阶段,没有资金来源的,也可以试试模拟炒股。
初上证券投资学课时候,对于理论知识一窍不通,感觉它讲的太老套了,不进股市实际操作知道再多也是没用的,可是经历了网络模拟交易后,我觉得任何事情都不是单独的,学习了理论知识可以用它来指导实践,股市肯定不会是单靠运气来盲目支持的,一定会有经验老到的股民,是通过技巧来赚钱的。刚开始模拟交易时,技术分析一点都不懂,虽然看了一些关于K线图的理论知识,但还是不懂的如何去运用,也不懂其中的一些投资技巧,所以买回来的股票基本都是亏的,于是补习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在逐步的学习中,我慢慢懂得通过阳线及阴线的形态去选择股票,再结合当天的成交量,来判断是否有升的可能。有一句话说得好:股市中,什么都可以骗人,唯独成交量是不会骗人的。
下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1、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企业大事,分析这些信息对整个股市、整个行业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
2、关注公司成长性是否高,产品是否被市场广泛地接受并应用;
3、关注公司的管理水平如何,是否有品牌优势;
4、关注公司的业绩如何,是否为绩优股。
5、仔细观察K线图,结合K线组合和均线走势分析,加一点MACD、KDJ、RSI等其他指标,并配合大盘、个股成交量来综合分析,确定是否买还是卖。
6、一次不要把所有的资金用在一个股票上,因为鸡蛋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永远大于分开放的风险,但也不要买太多只股,以免照应不过来。
7、在决定选择买股票时,一定要控制好风险,要把风险放在头位,超过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内果断选择离场。
在模拟炒股的过程中,同时还让我体会到掌握理论技术和实际操作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要炒股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准备:
1、学习证券投资知识要抱着一颗平常心,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期望过高,恨不得立马学会所有的证券投资知识和技巧,使自己很快成为一名证券投资的高手。所谓一口气吃不成个大胖子,学习证券投资就像学游泳一样,你刚学的时候只能是学会如何让自己漂起来,并尽量让自己少呛水,而不可能刚一学就马上成为游泳冠军。
2、学习证券投资,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学习固然有助于提高你的自信,但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证券投资市场的理论、技巧和成功的经验非常多,而这些东西又常常是自相矛盾的,你如果想都收人囊中是很困难的,是不可能的。就像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这两位20世纪最杰出的投资家,他们俩除了在股票市场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外,其他毫无相似之处,甚至于他们各自的投资风格也截然不同。
3、控制好风险,要把风险放在头位有钱赚时不要妄想自己能够在最高点把,手中的股票抛出。这两种心理在真正的炒股中必须要克制,要发现自己个性中的脆弱点,控制自己个性的贪婪和恐惧,在一个平和的心态下进行证券投资会有一个成功的结局。
三、证券投资学对我的启发
在结束了证券投资学课程之后,虽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理论方面的提高,但是“从一个国家的股市中就能看出它发展的情况”这句话它让我体会到了证券投资在如今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占有巨大的经济地位,并且仍旧不断地扩大着它的影响力。
随着20xx年的牛市,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股市、进入股市,中国的股票投资热一下子被激起了,就来扫马路的大妈也知道股票涨得很疯狂。作为中国现代主流人群的我们,要想能够跟得上国家的经济的势趋,增强自己的证券投资知识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证券投资学已经成为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随着证券业的发展,给中国的就业率也起到了一定得提升作用。中国的证券业市场仅仅只有二十年的历史,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历史来说,中国的证券业市场是非常年轻的市场,很多方面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并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因此现在证券业市场非常需要一股年轻力量的注入,让整个市场能够更好,更规范的发展。
一系列的事实说明了证券业逐渐的成为当今的朝阳行业,给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多提供了一个就业方向,它能很好的提高我们的证券投资学知识,同时能够很好的锻炼我们的各方面工作能力,是一个能够不断增长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的行业,也真正符合现代年轻人希望不断进取,不断提升自我的要求。这一系列的启发源自于我在一家证券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让我对证券行业的挑战性充满了期待。
结束语:
我们现在所学的证券投资学理论虽然繁多,但是仍然不够完善,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修正,同时,在证券投资中是无法找到一套真正适合所有人都时刻赚钱的理论,就是股神巴菲特和投机大师索罗斯也不例外,所以说在证券投资中,每个人都要去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最终摸索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投资策略,并且顺应当前局势对其不断地进行完善。
这学期开学的时候听说要开证券投资学我就很兴奋了,庆幸自己终于可以学到有关炒股方面的知识了!在这门课的上课之前,老师就把他对这门课的要求告诉了我们,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开放,他不会硬要求我们来没听他的课,而且他不会硬要求我们写作业,但是有一个要求,模拟证券投资在一学期内不能亏,那么平时成绩就是满分。这种学习要求对我来说很惊奇,但是一想,大学的规矩本来就是这样,老师这样做便是迎合了时代的要求。我觉得这种要求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老实的学生,即使老师的要求松了,我照样做我该做的。现在,我觉得老师的做法对我来说是有益的,他的这种做法培养了我自主学习的精神,让我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这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学习主动的人从中受益匪浅,而学习被动的人却会毫无收获。
在课堂上,老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还是很细心,而且很注重学习应用与实践。在讲到有关股市的时候,老师把在之前在国际上发生的股市的变化拿出来做对比,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我国股市的一些特征和历史的必然性,把书本上的知识联系到实际上来,便能给人深刻的思考和启发。这点儿我们的老师做的很好!学到现在,老师经常布置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实践题,我有的能做,有的确实是需要帮助,我觉得我们现在学习这门课,是学习一些基础,而对于我们更重要的我认为是模型。听老师讲了几种模型后,我觉得那些模型更具有实践性,对我们来说也更重要,所以我希望老师能把模型多讲一些,而且把那些比较复杂的模型最好能多讲几遍,因为有的模型确实对我们来说有些困难,需要老师多启示几次。
学习了快一学期的证券投资学了,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投资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想把它学好的难度并不亚于物理和化学那些实践科学。如果我们学好了投资学,我相信它不仅会帮助我们得到一份好的工作,而且可以让我们终生受益,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财富,而如何让财富变成更多的财富则是每个人的梦想,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学好这个课程,它可以让我们终生受益。
对于这门课,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因为是他启迪了我们,他在教给我们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如果硬要让我提建议的话,那我希望老师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在遇到那些很复杂的问题时,能多讲解几次,让我们有更多的弥补学习的机会!
证券投资学论文13
一、基于“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预期教学目标,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教学内容的选择。通过以往教学经验,在学习了“证券投资学”证券投资工具、证券交易等章节后,学生能基本通过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两门,获得证券经纪从业资格证书;证券发行、证券投资分析可作选择性的讲解,特别是证券投资分析部分,引导学生利用基本面和证券的技术分析法;证券投资理论,像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证券市场的监管等基本可以不讲。另外诸如一些新品种、新规则、新名词,应鼓励学生多浏览证券类报纸,如《中国证券报》;多关注财经专业网站,如金融街、证券之星等以获得最新的消息。
(2)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①注重现代教学手段。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形象性和直观性。课余时间,开设证券投资学实验室,为每台电脑均安装大智慧、证券之星、同花顺等软件,结合实时行情,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和沟通。
②老师讲授与师生互动相结合。一是邀请校内外的老师、专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给学生开拓事业;二是组织学生撰写行业分析报告和个股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三是进行开展荐股擂台赛,让同学们当股评家,根据同学们各自推荐的股票的市场表现评分。通过这些组织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并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③结合自身或者周围人的炒股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配合自选股为学生讲解如何选择适当的股票来投资,在什么时间卖出股票,自己在某只股票上为何亏本,自己在某只股票上为何快速盈利等。通过多媒体教学和自身案例讲解,学生能较快地把握炒股需注意的要点。
(3)加强实践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一是与课堂教学衔接的模拟实验,利用网络上或专业软件模拟证券的开户与发行,模拟股票交易和股指期货的仿真交易。二是联系部分证券营业部,组织学生到营业部参观,使同学们对证券行业有感性的认识,接触一些实际问题,为进入证券业做好实践准备。三是在每年的固定时间(如每年的4月到5月)组织学生参加模拟股市大赛,要使模拟大赛与每年的篮球联赛、排球联赛一样,作为一个优良传统办下去。模拟股市大赛的构想是为每位参赛同学赋予等额的虚拟资金,保证模拟交易与实时行情同步,交易规则同实时行情一致,自动计算浮动盈亏,大赛结束后统计各位同学的收益率。通过定期举办这样的比赛,能广泛调动全院学生对证券投资的热情,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二、目前多媒体教室主要配备有:
投影机、显示屏幕、电脑及扩音设备。这种教学平台能改变单一传统的粉笔、黑板课堂模式,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希望能达到如下预期效果:
(1)缓解“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随着证券市场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本门课程内容的增加与相对学时减少之间的矛盾凸显。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无疑可以缓解上述矛盾,在课堂上只需投影、解说,既减少了板书、案例阐述的时间,又能将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能通过PPT课件将本学科的知识结构清楚揭示,便于学生掌握该课整体框架和内在逻辑关系。
(2)弥补了图表分析演示的不足。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学,可以将各种理论结合市场形态如K线图以及K线组合,通过形状、闪烁、修饰等属性来突出关键图形和指标,并利用PPT形象讲解葛兰碧法则;通过动画技术,展示股票交易全过程;通过证券交易软件,展示买卖股票的基本操作,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结合校园网和实时动态系统进行模拟股市操作。证券投资学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其现实的交易买卖、股价的涨跌波动、现实的成交量和行情走势瞬息万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信息失真,学生很难体验到真实股市的氛围。对此,首先建议开设证券投资实验室,配备相应的证券资讯软件和部分证券交易软件,通过股票实时行情系统,向学生们动态演示操盘中各种理论是如何运用和体现。其次,要让学生能够结合“财务报表分析与解读”这门课的相关知识,自己解读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公司资料,依据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状况的分析学会自行选股。再次,每年定期组织模拟股市大赛,为每个学生虚拟配备10万初始资金,在规定期限内模拟操盘,比赛末对学生的模拟操盘业绩进行分析,考察资金的收益率,从而完成实践课的学习。
三、结语
让学生参与扮演证券市场的角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利用模拟操盘辅助强化学生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证券投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个投资者所应具备的综合分析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