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观后感(精选15篇)

火种观后感(精选1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火种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火种观后感 篇1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记忆之中最早有着求索的印象,应属高中时代读到屈原的这句话。而在当下这句话也确实给予这我力量,让我这颗浮躁的内心平静而又沉稳。

  勇于求索,敢于追求

  《火种》之求索,正展现了我省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勇于突破、敢于求索、不畏牺牲、追求进步的革命精神。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火种",只是在漫长的时间当中,有些人已经忘却,而有些人却不断的警醒反省着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敢于挑战、勇于求索的人,他就会距离真理越来越近,越接近真理他的光芒越会强大,强大到足以影响他人,影响社会,改变历史。

  成功需要求索,求索就会面临未知的恐惧,吓走了胆小者,磨练了勇者。高家大院的高佩天勇于减掉"辫子",这或许是他一生最了不起的决定,这一决定影响着他的二儿子高君宇,从而成为山西省第一位共产党员,进而影响着社会的进程。因为他们勇于求索,并感知到了"真理"的方向。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很喜欢这句话,活就要活得有滋有味,活就要活得神采飞扬,而高君宇敢于这样做,也敢于这样说,并且说的这么有底气,一定是在求索中获得了"初心",坚定着自己的信仰。

  知识分子的求索

  记得周国平老师说过:学者的社会使命不是关注当下的政治事务,而是在理论上阐明并且捍卫那些决定社会基本走向的恒久的一般原则。正如哈耶克所说,当一个学者这样做时,就意味着他已经采取了某种明确的政治立场。

  我想高君宇应该就是这么做的。而作为现代的我们,现代的自己又该如何去求索呢?

  百年中国的主题或许一直都是富强。为求富强,我们到西方寻求真理,可求索到最后或许发现中国人的"真理",还得在我们自己这里寻找,我想这或许也是之前我们一直出不了世界级巨人的一个原因。

  学术的求索

  上研才一年多,对于这个领域充满着好奇,渴望着去了解,去求索,去更加接近真理。人们常说,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可是,倘若一件事本身不能使人感到愉快,所谓耐得住寂寞就或许是荒唐的,或者只能用外部因素的逼迫来解释了。我想一个爱学问的人其实不只是耐得住寂寞,他应该乐在其中,自得其乐,获得最大的心灵满足。拿世界上无论何种热闹去换取他的寂寞,他都不肯。

  通过观看,我想无论一个人一定要"真诚",去求索这种"真、善、美",他可能会走错很多路,但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在方向上一定是正确的。

  谦虚的觉悟

  不知道,在那里看过这样一段话:人生中的大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但是,一个人唯有思考这些大问题,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活准则,从而对生活中的小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也许只有当自己真正的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后,才会突然觉悟谦虚的力量。

  牛顿说自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这句话说得即自豪又谦虚,他以这种方式表达了一位巨人对于被自己超过了的前辈的尊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火种",或大或小,但愿我们都积极去求索,让心中的星火去驱动、交锋,从而觉醒创立。

  火种观后感 篇2

  “大火种”用影片反映了1926年山东广饶地区知识青年刘雨心带着陈望道翻译的首版《共产党宣言》这本书回到自己的家乡广饶,传播马格斯《共产党宣言》革命思想,当年的中国农村劳苦大众生活非常艰难,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贫困生活,他们把“能吃上馍馍、能吃上饺子”的生活就定义为是实现了共产主义,如此简单而朴实的愿望今天太容易实现了,然而在当年却是一种奢望。

  影片中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这本书,胆小老实的玉厚和大字不识的玉兰在刘雨心被枪决、丈夫刘忠良被屠杀的背景下依然选择走下去,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他们的心里始终都有一种信念,不被奴役,翻身做主人,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信念,正是这种理想信念支撑着他们一步步走向光明。

  在中国共产党97年的成长历程中,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践行着共产主义,为了换来向往中的美好生活,他们不怕牺牲,勇于与剥削阶级、压迫者誓死斗争到底的不屈不挠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们,面对残酷镇压和血腥屠杀毫不畏惧,继续坚定地向前迈进。

  今天在青岛海边的画面,天蓝水清,一架飞机从天而过,同样是在这个海边,1927年,革命者鲁真被残忍的杀害!强烈的今昔对比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鲜活、悲壮的生命画卷。如今的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精神文明的新时代,自由的选择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不断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优良传统。在工作中,立足岗位,时刻怀揣一颗敬畏之心,眼到、手到、心到,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发挥光和热,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做一面永不倒的鲜红旗帜。

  火种观后感 篇3

  高君宇原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1896年生于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娄烦县)。1916年,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在那里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教育。十月革命后,高君宇和邓中夏、黄日葵、许德珩等同学,经常聚集在李大钊那里,共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十月革命的经验,寻求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法和道路。

  五四运动时,作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之一的高君宇,是这一反帝爱国运动中的主要骨干。5月4日那天,他同爱国学生冲入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赵家楼曹宅。当运动遭到反动军阀镇压时,他置生命危险于不顾,毅然担任了北京大学驻北京学生联合会的代表,领导爱国学生继续斗争。为了进一步唤醒民众,高君宇于1919年10月加入了邓中夏主持的平民教育讲演团,并很快成为该团的主要骨干和领导成员。他和邓中夏等人一起,先在城市组织讲演,后又组织力量深入农村、工厂讲演。

  回顾历史,作为大学生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要做到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凡事先想到他人、后想到自己,多为同学服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要带头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理论水平与思想素质的提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应成为理论功过硬,具备一定理论水平的新一代接班人。大学生要在这一方面成为其他同学的模范,就要积极地学习。理论学习是枯燥的,只有大学生党员率先学习、刮起学习理论之风,才能使同学们更多地加入到理论学习当中来,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在学习上,作为大学生,我们首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好好学习、努力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作为大学生党员的我们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做到树立远大思想,热爱科学,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克服困难,尽自己最大努力的取得优异成绩,圆满完成学业。我们除了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其它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党员理应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这不仅是父母,老师,学校对我们的要求,更是党组织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火种观后感 篇4

  根据校党委关于“两学一做”的安排部署,11月16日下午,美术学院党委组织全体党员集中观看文献纪录片《火种》,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该纪录片是由省委宣传部和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先后由《求索》、《星火》、《先驱》、《交锋》、《觉醒》、《创立》6集构成。该片以上世纪辛亥革命开始至1924年山西党组织成立这段时间为背景,全景式展现了山西党组织成立前后的历史风云,着力表现了山西党组织在创建之初的艰苦历程以及高君宇、王振翼、彭真、贺昌、张叔平等早期领导人为山西解放事业不懈斗争的精神。

  观看结束后,大家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纪录片《火种》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内容,是做合格党员的生动教材。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志向远大意志坚定,他们对单纯的物质追求嗤之以鼻,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对理想的追求矢志不移,为信念的坚守终始不渝。在高君宇、王振翼、彭真、贺昌、李毓堂等年轻共产党人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他们以天下为己任铁肩担道义的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理想,也能看到马克思主义这样的近代工业文明条件催生出的先进思想理念,正是这二者的结合,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有了山西党组织的诞生。《火种》讲述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正是有了他们一批批先驱者的不懈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辛福生活。我们要永远地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院党委书记吴文国同志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全体党员撰写观后感及心得体会,深化学习效果,力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做”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落脚点,用实际行动体现理想信念的力量,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品行锻炼,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做出我们自己的积极贡献。

  火种观后感 篇5

  为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要求,全面落实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太原理工大学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学工党支部全体党员于11月23日上午9:30至12:00在众创空间506室开展组织生活会,观看《火种》纪录片。

  该记录片由省委宣传部和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由《求索》、《星火》、《先驱》、《交锋》、《觉醒》、《创立》6集构成,充分再现了山西党组织在创建之初的艰苦历程以及早期领导人为山西解放事业不懈斗争的精神。

  学工党支部将以观看《火种》为契机,在班级中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班会活动,旨在深化学院红色文化教育,促使新生养成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巩固理想信念教育成果。学工党支部将以观看《火种》为契机,不断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觉悟,进一步推进我院学生党务工作的开展。支部全体党员集体讨论后决定撰写观后感和心得体会,深化学习效果。

  火种观后感 篇6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升党员干部对党的历史和山西革命历史的深刻认识。4月25月,宾馆党支部组织在职党员和中层干部观看了山西省委宣传部和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文献纪录片《火种》,并进行了深入座谈和热烈讨论。

  该片由《求索》、《星火》、《先驱》、《交锋》、《觉醒》和《创立》6集构成,以专家叙述和历史人物故事的形式,全景式展现了山西党组织成立前后的历史风云,生动再现了高君宇、王振翼、彭真、贺昌、李毓堂等山西早期共产党人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为山西解放事业不懈斗争的精神,勾勒出一幅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创建组织的动人画卷。

  观看结束后,大家进行了深入座谈和热烈讨论,畅谈自己的观后感和心得感悟,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驱者们为榜样,用实际行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火种观后感 篇7

  为深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5月17日,我院组织全院干部职工观看了山西革命纪录片《火种》的一、二、三集,分别为《求索》、《星火》、《先驱》。

  该纪录片以上世纪辛亥革命开始至1924年山西党组织成立这段时间为背景,全景式的展现、描绘了山西党组织成立前后的光荣而又曲折历史历程,着力表现出了山西党组织在创建之初的艰苦道路,并突出表现了高君宇、王振翼等早期共产党领导人为山西的解放事业奋勇前进的精神,他们为探索中国和山西省早期的革命道路和方向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观影过程中,我院干部职工神情专注,完全将自己融入到片中,感受着当时革命先烈为解放山西所作出的不懈奋斗,三晋大地百年浮沉宛如昨日重现。

  观看结束后,张进元院长要求党员们认真撰写观后感及心得体会,及时深化学习效果,并要求大家今后应自觉加强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注重个人品行锻炼,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为我院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我院预计5月31日继续观看《火种》的后三集,《交锋》、《觉醒》、《创立》。

  火种观后感 篇8

  《大火种》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爱国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陈瑾饰演的女主角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她不知道风声早已走漏,省警察厅马厅长纠集一班人等在广饶只等瓮中抓鳖。敌人抓紧围剿,共产党员却依旧在各个农村活动、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一个又一个的爱国群众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在工作中,立足岗位,时刻怀揣一颗敬畏之心,眼到、手到、心到,做好每一件事情。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真正做到在哪里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不仅要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为实现五幼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火种观后感 篇9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影片《大火种》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由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而来,苗月执导,白威、陈瑾、王柠、孙敏等众多演技实力派明星联袂演出。“最帅军装男星”之称的演员白威,出演蓬头垢面的老农民,看后使大家不由在心中呐喊“完全认不出来,还我男神....”。

  《大火种》是首部正面描写《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传播的爱国主义影片。区别于大开大合的历史正剧,以平凡的故事,展现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讴歌齐鲁儿女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白威突破以往"军装男神"和"荧屏硬汉"的严肃军人形象,压轴出演男主角刘忠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该影片展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中共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大王镇的百姓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同时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五十年后,当年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人民群众将这代表历史的信物交给我们的党。重回故地的刘雨心望着展览馆里陈列的《共产党宣言》感慨万千,今夕对比让广大党员对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添崇敬和仰慕。

  县委党校通过这次收看爱国主义影片活动的开展,使党员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和爱国主义教育,党员们一致认为:“我们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接过来,传下去”。用榜样来教育和影响身边的人,能够起到内化于心的效果。他们的感人事迹无不闪耀着爱国、奉献和奋斗的光芒。弘扬并践行爱国奋斗精神,需要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心系百姓,服务群众;敢于担当,苦干实干;坚持学习,精益求精,才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火种观后感 篇10

  《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荣获的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以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再现了风雨飘摇的旧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对旧制度的痛恨和对新世界的渴盼。

  《大火种》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爱国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陈瑾饰演的女主角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她不知道风声早已走漏,省警察厅马厅长纠集一班人等在广饶只等瓮中抓鳖。敌人抓紧围剿,共产党员却依旧在各个农村活动,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

  一个又一个的爱国群众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50年后,当年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群众将这历史的信物交给政府,重回故地的刘雨心望着橱窗里的书感慨万千。

  曾出演《校园先锋》、《满城尽带黄金甲》、《唐山大地震》等作品的陈瑾表示,这次她在片中扮演的是不识字、裹小脚的山东妇女,因丈夫是党员,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并被丈夫的热血所感染,在经历一系列的屠杀与抗争之后,她坚定了自己的信仰,“这番心路历程真实、感人,非常富有层次,这个角色是我以前没演过的,非常有挑战。”

  白威在片中扮演农民形象刘忠良。白威透露自己在学习方言,领会角色,希望为观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火种观后感 篇11

  电影根据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旧中国的一个小县城,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大火种》没有轰轰烈烈的历史性事件,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历史人物,它只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平凡故事,它全面而深刻地反应了中国共产主义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广饶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表现了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

  故事首先描写了旧中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揭示了地主的丑陋面孔,老百姓在地主阶级的剥削下,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路在何方?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一直在苦苦摸索,直到有一天《共产主义宣言》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到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明朗清晰起来。于是,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为了完成未婚夫未竟的心愿,她只身一人,懵懵懂懂中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不远万里来到山东农村,从零做起,向农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被恶势力发现后,勇于抗争,不屈不挠,牺牲生命也不犹豫半分。我敬佩她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我也敬佩她敢于和世俗做斗争的意志。当世人都因为遵循世俗,而拖着一双小脚走路都艰难,甚至无法下地的时候,她却坚决反对缠足,甚至离家出走。再次回来时,她那双走起路来毫不费力让人艳羡的大脚,证明了她是值得的。

  男主角刘忠良,他是拥有一技之长的木匠,靠技术吃饭,不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但是作为共产党员的他,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看到《共产党宣言》之后,他的使命感就更强了,把农民群众吃饱饭过上好生活作为自己为之毕生奋斗的目标,带领农民百姓和旧中国恶势力做斗争。直至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这片土地播下革命的种子。

  通过这个故事,我看到了旧中国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和农民百姓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他们从在地主阶级的剥削下,苟延残喘,到团结一致和他们作斗争,为保护《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革命的种子得以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

  火种观后感 篇12

  《大火种》庆祝建党95周年献礼影片,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大王镇的百姓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五十年后,当年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群众将这历史的信物交给政府。重回故地的刘雨心望着展览馆里陈列的《共产党宣言》感慨万千,今夕对比让人对革命先辈更添崇敬。

  这是我国第一部正面描写《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像火种一样传播的电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这是一部充满了信仰力量的电影!

  通过观看《大火种》这部电影,让广大观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接过来,传下去。

  火种观后感 篇13

  本周五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5周岁生日。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国内电影人制作和拍摄了多部主旋律影片,将于本周陆续进入院线。昨日,讲述中共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保护《共产党宣言》故事的影片《大火种》率先上映,但记者发现,沪上排映《大火种》的影院只有6家,场次只有7场。

  上座率超过好莱坞大片

  影片《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以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真实故事为基础,再现了当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用生命保护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的感人故事。原著作者铁流曾表示,影片拍得非常接地气,“希望用具有传奇色彩的红色故事吸引观众,让更多人重温这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

  昨日恰逢该片上映首日,记者发现,《大火种》在上海排映的场次仅7场,影院仅6家。从全国范围来看,首映日的全国总票房只有15万元,排片占比仅0.1%。与其排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片的上座率达到了19.2%,甚至超过了好莱坞大片《惊天魔盗团2》和《独立日2》。

  猫眼电影票房数据显示,今天《大火种》的全国排片量有所增加,达到了0.2%,预售票房在13.6万元左右,上座率上升到了24.3%,如无意外,将稳占排行榜上座率冠军宝座。今天,《大火种》的上海放映影院增加到了17家,场次增加到24场,但和同期上映的商业类型片相比,依然少得多。

  主旋律作品传递正能量

  随着7月1日的临近,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党的女儿尹灵芝》,以“湘江战役”为背景的《绝战》也在同天登陆银幕。就目前来看,这些主旋律影片的排片同样不理想。

  其实,主旋律电影在鼓励艺术探索的同时,同样可以具有票房价值。比如上影集团即将拍摄的七一献礼影片《铁道飞虎》,就是根据著名的“铁道游击队”故事改编,剧组邀请功夫明星成龙加盟,用创新元素增强经典故事的创意性和代入感,拉近主旋律题材与新一代年轻观众的距离。

  此外,依托文学力量提升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可看性,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大要素。记者获悉,导演郑大圣目前正在拍摄的影片《村戏》,改编自小说家贾大山的同名作品;讲述反腐题材的《围猎》,请到知名作家刘恒担任编剧……

  主旋律影视作品繁荣是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的重要标志,但是,如何在主旋律作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更加强劲的正能量,是每个国内影人需要正视的问题。而就院线来说,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主旋律影片更多的空间和排片,让更多观众接受正能量的熏陶,也是国内影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火种观后感 篇14

  入党为什么?是每一个面对党旗宣誓的人都会面对、都不得不进行思考的问题。李斌对入党的认识,就是吃苦和奉献。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他攻克了技术上一个又一个难关,成长为数控机床调试、维修、编程等领域的专家型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李斌身上,我们看到了实现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入党就是吃苦”,其实就是比一般的人多学习一点、多努力一点、多实干一点,面对艰难困苦多执着一点,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因此,“入党就是吃苦”应成为全体党员的共同价值追求。

  “吃苦”意味着对平凡岗位的坚守。“吃苦”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浮躁诱惑,很多人都难以做到坦然面对。李斌从一名基层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专家型工人,拥有40项个人专利、获得多项荣誉,但他一直扎根在生产一线,30年不改初心,即便是面对出国培训时国外企业的挽留、其他企业的高薪邀请也不为所动。甘于平凡、甘于吃苦,李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的誓言。

  “吃苦”意味着责任与担当。选择吃苦和奉献,就意味着比别人要多尽一份责任。面对一台多家单位都无法修复的进口数控机床设备,李斌主动挑起维修的担子,和同事一起用一个多月时间使机床恢复正常工作,不仅为单位节省了购置新设备的大笔费用,而且提高了原有设备的加工精度。这种知难而上的作风、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正是一名共产党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生动体现。

  《党章》规定,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身处和平发展年代的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就应该体现在立足本职岗位吃苦奉献上。如果在入党之初没有坚定吃苦的信念、没有树牢奉献的精神,只是把入党当作升官发财的“垫脚石”,这样的党员不仅体现不出应有的先进性纯洁性,而且最终会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因此,能否吃苦,也是检验党员党性修养的一块“试金石”。

  人要有信仰、有目标。对共产党员而言,信仰信念更是精神上的“钙”。将“入党就是吃苦”作为党员的共同时代价值追求,我们就能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更加注重实干和苦干,为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同时,书写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华章。

  火种观后感 篇15

  《大火种》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爱国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陈瑾饰演的女主角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她不知道风声早已走漏,省警察厅马厅长纠集一班人等在广饶只等瓮中抓鳖。敌人抓紧围剿,共产党员却依旧在各个农村活动、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一个又一个的爱国群众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五十年后,当年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群众将这历史的信物交给政府,重回故地的刘雨心望着橱窗里的书感谢万千。

  作为一部献礼之作,《大火种》回溯过去、展望未来,可谓正能量满满;而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大火种》成熟的艺术手法和精湛的叙事能力必将让观众感受到这个故事的魅力。电影以倒叙的方式展现了风雨如晦的1926年,在一番大风大浪之后,时态又回到现代,往事随风逝去,那本见证着一切的《共产党宣言》却完好如初,向这个世界倾诉着当年曾发生的一切。强烈的今昔对比让人对革命先辈更添崇敬,同时对当下的生活也更知感恩。

  大型史诗故事片《大火种》于3月28日在北京举行开机仪式。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出席仪式并为影片开机。

  此片根据铁流、徐锦庚荣获2014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是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重点打造的献礼影片,由著名导演苗月执导,著名演员陈瑾等主演。

  《大火种》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大王镇的百姓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五十年后,当年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群众将这历史的信物交给政府。重回故地的刘雨心望着展览馆里陈列的《共产党宣言》感慨万千,今昔对比让人对革命先辈更添崇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