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活动教案(通用14篇)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指导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了解文章主要信息。
2、把握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
3、找出文章重点段落层次,关键语句中心句,理解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一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情感,并初步赏析与评价。
5、准确说出阅读文章后的整体感受,并能适当拓展延伸。
二、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准确做题。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朗读《让生命化蛹为蝶》一文,让学生思考:
(1)你听了这篇文章后,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2)你有何感悟?
通过阅读与答题,发现同学们对现代文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在考试中,面对阅读题我们应该掌握哪些阅读应试技巧,才能快速准确答题?今天我希望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在讲这一问题前,我想做一调查,同学们平时做阅读题,先读文后做题的同学请举手(人数)先读题然后在文中找答案的同学请举手(人数)。
看来平时先读文然后做题的同学要多。
2、教师讲解 (1)我认为先阅读,整体感知后再做题为妙。
我们只有登临绝顶,方能一览无余。读懂全文,才可渗透细微,解读一篇现代文必须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学生们往往先看题再读文,甚至带题读文,看一题,读一段,做一题。这样看起来省时,但在对全文没有把握理解的情况下仓促答题,很容易顾此失彼,以偏概全,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一般来说,在答题前最好要通读两遍文章。快速浏览全文,迅速捕捉信息。获得文章的内容﹑观点﹑态度﹑情感﹑方法等,重点把握文章写什么,怎么写,表达一种什么意思,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做题。
(2)弄清题目要求快速筛选信息。
做阅读题一定要注意审题,弄清题目要求,避免答非所问,杜绝漏题现象。筛选信息就是扣题阅读文章,在相应的段落里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整合,概括要点。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中考现代文每年都要涉及的考查内容。
概括要点主要有三种形式:
(1)摘引文中原句,即用文中现成的语句概括要点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组成符合要求的答案;
(3)根据要求自行组织语言,自行概括。
(3)精心组织语言,准确表述答题。
近年来阅读题的考查很多是各抒己见的主观题。主观表述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做这些主观题,我们要在整体感知原文的基础上,抓住问题的实质,拓开自己的思路,力求显示独特而新颖的创新见解。避免答题简单化,用几个词语,或表述混乱,言不达意,造成不必要的失分,这是语文答题上的一大忌。一般题目要求要用准确具体完整通畅的语句来表述答案。
阅读现代文,我们只要掌握了这几点技巧,你的答题能力会有所提高。
3、现在同学们可用此方法做阅读题一。 穷人的蒲公英
乡下的一位亲戚,在以色列的内坦亚城做劳工。回国前夕,那家单位送他一株沙漠蒲公英。据说,这是犹太人的风俗。大凡要对穷人表示感谢时,他们都要送这样一件东西。亲戚把那株蒲公英当礼物转送给了我。
这种沙漠里的蒲公英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我也不清楚,由于它是一种类似于人参的东西,于是,我就想当然地把它泡在了一瓶洋酒里。
有一天,先生的几位朋友听说有一瓶来自以色列的补酒,决意要尝一尝。就在他们打开瓶盖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奇迹出现了:泡在酒里的沙漠蒲公英发芽了,并且在芽的中间,还开了一簇类似于小花的东西。
他们拿着酒瓶轮流看了一圈,说,这酒拿不住它,可见它的补力不同一般。于是,在赞美声中,每人喝了一杯。沙漠蒲公英到底能不能泡酒?喝了它会不会有事?我担心起来。为了找到依据,立刻上网寻找,最后在美国《读者文摘》的电子版上找到这样的一段话:
在地中海东岸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蒲公英,它不是按季节舒展自己的生命的,如果没有雨,它们一生一世都不开花。但是只要有一场小雨,不论这场雨在什么时候落下,他们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迅速推出自己的花朵,并在雨水被蒸发干之前,做完受孕结子传播等所有事情。
中东地区的居民常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亲友,因为把它埋在花盆里,只要浇水,它就开花。以色列人主要把它送给拥有智慧而又贫穷的人。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穷人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像沙漠里的蒲公英的品性,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果敢地抓住,大胆地去做事,同样会成为一个富裕和了不起的人。
原来,那株蒲公英是让人栽在花盆里,提醒人们去抓住机会的。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叙述的事情和阐述的道理。
叙述的事情:xx
阐述的道理:xx
(2)阅读4与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拿不住:xx
(2)舒展:xx
(3)第六段中所说的沙漠蒲公英的品性是:
(4)第五段“它们都会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迅速推出自己的花朵”这句话中的“推”,为什么不用“开”?请做点评分析。
(5)读过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感想和体会?(不超过50字,不要照抄原文)
学生独立做完题目后,学生们一起讨论这些题目的答案。老师进行点拨。
教师总结:同学们对现代文阅读掌握的情况较好,现代文阅读你们可能有更好的方法,大家可以交流讨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4、布置课后练习。
同学们课后做老师发的材料上的阅读题二。这是一篇议论文,希望同学们能在整体感知文章后,快速准确地答题。
5、附板书
现代文阅读
快速阅读—细读题目—组织语言
︱︱︱
整体感知—筛选信息—准确答题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2
一、适用范围:
大班亲子家庭
二、目标预设:
1、通过亲子阅读、交流、表演等方式,学习阅读图书并理解书的内容,同时借助图画丰富想象力,想像图画书的内容。
2、体会故事的幽默与诙谐,感受故事的趣味和温暖,体验分享的快乐。
3、体验亲子阅读的快乐与温情。
三、活动准备:
1、每个家庭一本绘本。
2、电子书。
3、乌鲁及其朋友的图片。
四、活动重点:
仔细观察图画;尝试学习对话;积极参加表演
五、活动过程: (一)观看封面、封底,激发兴趣。
1、观看封面封底信息。
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读完后可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
“先一起来看看这本图画书的封面和封底,从这个上面你能发现什么?”
2、介绍本书的题目。
让孩子来讲讲自己对“好运气”的理解。
:
对于绘本而言,封面、封底其实和内容有着及其紧密的联系,封面、封底上的很多信息都源自于绘本的内容。所以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来阅读封面和封底,对于掌握故事的内容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亲子共读。
1、先让孩子来看故事最后的结果。
家长可先把故事的结果说给孩子听。
2、回过头来猜想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3、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其中的经过。
家长引导孩子来仔细观察每一幅画面,甚至是一个细小的部分,然后再让孩子来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家长再把画面的主要内容呈现给孩子。
:
在阅读中,尤其是绘本阅读,特别要注重培养孩子细致观察画面的能力,甚至包括及其细微的地方。这一环节设计了这样的流程,可以更好地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及概括力等,从而为理解故事、掌握故事埋下了更好的伏笔。
(三)共同梳理故事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如:1、故事开始乌鲁遇到了什么好运气?
2、乌鲁遇到了好运气后打算怎么去做?
3、当乌鲁准备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好运气时,分别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4、乌鲁为什么觉得自己的运气那么好?
5、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乌鲁的好运气有没有实现?这是为什么?
6、小猪们为什么也觉得自己的运气好呢?
:
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掌握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任务形象,从而为下面的亲子表演作了铺垫。
(四)进行亲子表演,体会幽默诙谐,感受趣味温暖。
由孩子扮演乌鲁,家长扮演乌鲁的朋友,共同来演绎本故事。
:
其实这一过程也是孩子掌握、理解的过程,只不过是变换了一种形式。因为单调、重复
的方式不易激起幼儿的兴趣,所以通过这么一种动态的形式、一种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更好地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同时更有效地帮助孩子加深对绘本的理解。
(五)进行亲子讨论活动。
1、故事结束了,故事中的大灰狼乌鲁结果没有吃到小猪,你还觉得他的运气好吗?
2、以前读到的故事里,大灰狼总是龇牙咧嘴,吃掉小动物,特别可怕。读了这本图画书,你觉得这里的大灰狼怎么样?
3、简单向孩子介绍图画书的作者等信息,丰富孩子的阅历。
:
通过这样的讨论活动,不仅能让孩子对于故事中的任务形象有了更深地了解,同时还能把其中的经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来,更能让孩子懂得一定的道理:生活中只要善于发现,好运气就会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3
一、指导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指导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从课内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指导重点:
归纳整理人物描写的方法,从课内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课前准备:
学生从自己课外阅读的书籍中,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描写,仔细阅读。
四、指导课时:
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无一不是为表现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中心服务的。通过对这些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人物形象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二)人物描写方法归纳
1、通过语言描写看人物。语言描写又叫对话描写,它既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又能表现人物品质,还能反映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特点及文化修养。生动的语言描写能给读者“闻其言,见其人”的感觉。如《孙权劝学》中“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一句,就形象地写出了吕蒙的自得和对赞叹受之无愧的坦然。
2、通过外貌描写看人物。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从“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的描写,我们能看出闻先生作为学者潜心学术的兀兀穷年;从“他走到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描写,我们又能看出闻先生作为民主战士的大义凛然,无所畏惧。
3、通过神态、动作看人物。俗话说的好“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言为心声”,神态动作就是无声的语言了。在《最后一课》中,都德只让韩麦先生作了一个手势,就把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热情和他即将离开课堂的极大痛苦表现出得淋漓尽致。
4、通过心理描写看人物。如果说语言、外貌、神态、动作是从“外在”的描写看人物,有时难免会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隔”的话,那么心理描写就是“拨云见日”、“一览无余”地看人了。从心理描写中看到的人是完全真实的人!看《鲁宾孙漂流记》中的一段吧:“我认为自己前途很暗淡……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包含的好事,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更坏的情况。”鲁宾孙之所以成了鲁宾孙,是这堂无声的“心理课”的结果。“阳光总在风雨后”,是心灵的较量让鲁宾孙从一个怨天忧人的人变成了真正的“硬汉”。
(三)课内人物描写对比阅读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而又好喝懒做四肢不勤的孔乙己。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反映了范进几十年来追求功名富贵达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
(四)课外名著人物描写赏析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玄德忙施礼,问曰:“令兄在庄否?”均曰:“昨暮方归。将军今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玄德曰:“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张飞曰:“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玄德曰:“彼各有事,岂可相强。”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分付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通过语段中的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关羽:稳重、顾全大局。张飞:鲁莽、直爽、粗暴。
(五)赏析名著,分析人物
1、学生分组讨论,在自己喜欢的名著中找出人物描写的语段,并做出赏析。
2、学生汇报阅读体会。
(六)总结
许多名著中塑造出来的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他们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吝啬鬼葛朗台;《红楼梦》中多才又善感的林黛玉;《简爱》中自强坚韧的简爱;《水浒传》嫉恶如仇又粗中有细的鲁智深……
让我们置身于文学艺术殿堂,漫步于文学艺术长廊,与这些鲜活的人物交朋友,感悟人生魅力,提升文学修养。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充满奇特构思,曲折情节的故事中体会作者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感受他的幽默与智慧,获得一种情感的体验,努力做一个勇敢善良,勤劳正直的人。
2、通过交流,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分享阅读的收获。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课前准备:
1、认真阅读《大林和小林》,找找有趣的“奇思妙想”。
2、完成一篇《大林和小林》读后感、阅读单。
3、试着讲讲自己喜欢的故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最近我们阅读了张天翼爷爷的童话,在他的书中我们认识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示封面)《大林和小林》,他们是——大林和小林。
师:这段时间,老师留心观察了一下,我发现我们班同学在看这本书时,时而紧张,时而偷偷的笑,这本书真令大家爱不释手呀!今天就让我们结伴同行一起走进《大林和小林》(出示课题),和他们一起经历一段有趣的旅行,再和书中那有趣的人物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吧!
二、书中之最
师:小朋友们,在这本书里有许多有趣的描写,简直可以创世界吉尼斯记录啦!
你们看!(出示最慢的赛跑):
五米赛跑
第一——乌龟
第二——蜗牛
第三——唧唧
一共跑了五小时又三十分
破全世界记录!
1、谁来当一次体育播音员,响亮地把比赛结果播报给大家听听。(一名学生播报)
2、看,这就他们当时比赛的场景,咦!张天翼爷爷这样写,想告诉大家什么呢?(生答)
师小结:是的,张天翼爷爷是在讽刺唧唧懒得连乌龟、蜗牛都跑不过呢,张爷爷可真会使用夸张手法啊!
A、找一找
3、在这本书里还有许多类似这样夸张的描写,下面我们就一起打开书找一找,看看书里还有哪些夸张的描写呢?
(1)要求:找好以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你找到的选一句读给你小组内的同学听,然后再说说夸张在哪里?待会儿老师就请几个同学来跟大家分享!
(2)小组交流,师巡视!
(3)汇报,师评价!(生拿书自由说)指名4-5
过渡:经历这么奇妙的旅程,读到了作者这么多的妙语连珠,好玩吗?
小朋友,张爷爷真有想象力,他还用他那夸张的手法创作了不少有趣的人物呢?咱们一起去和他们亲密接触吧!
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猜一猜书中写到的那些有趣的人物。出示:猜一猜
B、猜一猜
1、师:小朋友们,老师也准备了一段话,先请你们来猜猜他是谁?好吗?
(1)她长着一双美丽的眼睛,一张大嘴,皮肤又黑又粗又硬,头发像钢针一样,脚上穿着顶贵的丝袜和跳舞鞋,可是腿却很短。(指读)
(出示图片——鳄鱼小姐)
(2)他的胡子是绿的,嘴唇厚极了,肚子很大,好象一座山。睡觉还打鼾。盖的被子是一张张钞票缀成的。
(出示图片——叭哈)
师:小朋友们可真会猜,看来你们对书中的人物非常了解,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2、师:那你们能自己出题给别人猜吗?请看老师的要求
3、出示要求:
(1)拿出阅读单,每人挑选一个最了解的人物用一段话描述给你小组内的同学听,(1-5号依次说)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2)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描述的最好的给大家猜一猜?开始吧!
(小组活动)
4、师:谁先来?现在我们可都是听众,你们一定要说清楚哦!
(课件出示人物图片,点击人物。)
5、小结:小朋友真厉害,对书中的人物可这是了如指掌,给我们猜了这么多书中的人物!
C、说一说
师:在张天翼爷爷的笔下,故事的主人公大林和小林却是两个形象完全不同的人物,他们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命运,课前小朋友已经完成了阅读单上的内容,让我们交流一下吧!
(1)从一开始他们失去父母后,两个人就有了不同的想法。他们分别是怎么想的呢?
(板书:想做富翁 做勤劳的人)
(2)当怪物快要抓住他们的时候,大林和小林的表现又是怎样的?你认为他们兄弟俩各有什么样的性格?
(板书:胆小怕事 机智勇敢)
(3)你喜欢大林还是小林?为什么?
三、走近作者
1.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又在书里走了一圈,好玩吗?让我们一起感谢作者,记住他的名字——张天翼。
(课件出示张天翼照片及文字介绍)你们看,这就是张天翼爷爷。
2、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张天翼爷爷?
3、张天翼爷爷曾经还写过不少童话故事呢,老师还推荐你们阅读:《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
3.正如,书后的一位作家送给张天翼爷爷的一句话:他需要自己化身为孩子,用孩子心灵想,用孩子眼睛看,让后用孩子嘴巴说话……——陈伯吹
张天翼爷爷的劳动给我们带来了阅读的快乐、交流的快乐。其实读书也是一种劳动,我们一起来说——我们读书,我们快乐。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5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交流会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二、指导重点:
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
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四、课前准备:
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
五、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同时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课外书,并在阅读过程中爱护图书。
六、指导过程: 一、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好!今天又到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了,高兴吗?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一个与书相伴的童年,是充满美好和温馨的。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
(学生交流名人名言)
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才更有意思!
今天我们就举行一个——好书交流会
二、介绍好书,交流读书方法 (一)班内互相交流好书
我知道咱们班同学都很爱看书,最近看了什么好书?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那么就请你赶快把你的书介绍给同学们吧。
(1)小组交流。咱们先在小组内介绍,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书再向全班介绍。
(2)班内交流.
老师注意到各小组同学在介绍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眯眯的,老师猜想,你们的.书一定非常有趣,而且老师还发现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下面咱们一起分享各小组最受欢迎的书。
(各小组派代表介绍)
(3)小结。
他们刚才介绍得多好啊。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他们手上的确是一本好书。你们愿意读吗?我们可以在以后的阅读课上轮流借阅,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互相把书交换一次,那么在班中就会形成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了,同学们学到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二)交流读书方法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才能对我们有所帮助?
(生:要读健康的,有意义的书。)
师:你说得很对,读书要有选择地读,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书才能对我们有帮助。既然你们读了那么多书,肯定也有不少好的读书方法?谁来说一说,你都是怎样读书的?你有哪些方法?
(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真精彩,请同学们在以后的读书活动中用到这样的读书方法,将读书的快乐,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记录下来,让他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美好的回忆。
(三)学生读书,交流收获
1、生借书,看书
2、全班交流收获
你刚才读了哪本书,看了一个什么故事?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生交流)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很多好书,我也发现了同学们都很喜爱读书。我很高兴,希望大家课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尽情地来班级图书角借阅吧。最后,让我们记住莎士比亚的这句话:
(齐读格言)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6
1、认识本课生字“昌、驳、宗、庭、槐、狂”6个。积累词语8个。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徐童如法炮制,用他人的方法,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做法。学习运用别人能接受的方法劝阻人、帮助人。
一、直接谈话,揭示课题
1、请喜欢树的小朋友站起来,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喜欢树?
2、对呀!树木冬天能挡住狂风,夏日能遮住骄阳。可是,却有一位老先生要把自己家庭院的一棵老槐树砍了,这是为什么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2课《徐童保树》。
齐读课题。
二、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新字生词。
1、听老师讲故事,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学习: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3、交流
(1)(出示)“槐、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出示)读词语:聪明伶俐辩驳邀请庭院槐树吉祥一本正经囚禁
(4)理解词语:一本正经
(5)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老先生为什么要砍掉院中的一棵大槐树?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交流。
(出示)书中说“庭院天井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院子当中有木,木在口中不吉祥。”老先生相信这句话。所以要砍掉院中的一棵大槐树。
齐读第三节。
2、听了老先生的话,徐童是怎么回答的?
用直线划出文中有关句子。
(出示)徐童用囚字的谜语反驳了老先生的话。
齐读第四节。
师: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位老先生,你会怎么劝他?
(出示)如果我遇到这样一位老先生,我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用他人的、别人能接受的方法劝阻人、帮助他人改正错误。
四、复习巩固,拓展训练
1、分角色,读课文。
2、找自己的小伙伴演一演。
3、(出示)比一比,再组词。
鬼()宗()庭()据()
槐()鬃()挺()锯()
4、(出示)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吉利()拘禁()辩论()
5、(出示)照样子连线。
邀请 狂风 踏进 犯人
挡住 大树 走出 庭院
砍掉 客人 囚禁 困境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7
1、了解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点设置及常见题型
2、分析学生实用文阅读答题过程中常见的错误类型
3、结合文本掌握答题要领,提高答题得分率
掌握答题要领,重点突破,提高答题得分率
一、引入介绍
实用文文本包括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四类,考查的能力方面分别是:
1、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常见的题型及答题注意要点 1、常见题型:
(1)鉴赏文体表现手法及作用
(2)分析词语或句子含义,概括内容要点或中心思想
(3)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
(4)探究本中的疑点和难点,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文本的深层意蕴
2、答题注意要点:
(1)关注答题范围提示语:①内向型②外联型③内外结合型
(2)关注答题规范提示语
三、答题常见错误类型及纠正 1、脱离文本、机械答题
此类错误常出现在鉴赏文体表现手法及作用的题型上,学生答题只是将理论机械地套入,忽略了具体文本的具体特点。
2、未能整合、大段摘抄
此类错误常出现在概括内容要点,筛选文中信息的题型上。
3、片面理解,草率答题
此类错误常出现在分析词语或句子含义,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四、小结
1、审清题干
2、会用技巧
3、规范答题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阅读第12页图画,观察到太阳公公红彤彤的脸庞和下方的小字点,能大胆猜测小字点旁边红心的含义,
2.在观察图画的过程中唤起天气变化与冷、暖的感知经验。
3.学习主题字“太阳”,练习使用“暖和”。
活动准备:
1.《启蒙阅读》第二册太阳公公大范例,录音机,磁带。
2.图画:晴天、下雨、下雪。
3.太阳牌子,蜡笔,字卡“太阳”。
活动过程: 一、导入,猜一猜。
教师:“天空中有一个圆圆的、亮亮的东西照到人的身上很暖和,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太阳牌子)
二、图画阅读。
1.教师:你们知道吗?有一幅太阳的画就在我们的书里。”出示幼儿用书第12页。
2.“老师的大书里也有这一页”出示大范例。
3.请幼儿观察图画。
(1)指一指太阳在哪里?(出示字卡“太阳”)
(2)红彤彤的太阳像谁的脸?我们称太阳是谁?(太阳公公)
(3)图画中还有谁?小字点在做什么?仔细看看她旁边还有什么?猜猜这几颗红心是什么意思?
(4)我们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吧!(出示太阳)
5.请幼儿完整描述图画。
三、游戏:冷和暖。 (一)玩法:感受冷和暖。
1.教师依次出示图画:太阳笑眯眯的出来了、阴天刮大风,下起雨来了、下雪了。
2.请幼儿说说看了这幅图有什么感觉?
(二)太阳公公笑了
1.教师指着图画(晴天、下雨、下雪)问:什么天气我们感觉很暖和?什么天气感觉很冷?
2.幼儿指着相应的图片说:“太阳出来了,我感觉很暖和。”(不暖或者冷)说的对,出示太阳笑脸以示鼓励。
四、圈一圈。
1.幼儿人手一本书,请幼儿用蜡笔把“太阳”字宝宝圈起来,请幼儿数一数你一共圈了几个太阳字宝宝。
2.结束。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欣赏图画书,感知故事内容,了解三原色变色的基本规律。
2、通过观看表演和参与表演的方式,正确讲述故事中重复的语言结构,并尝试仿编故事内容。
3、能遵守表演规则,参与表演和讲述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碰一碰
——教师: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吗?你想找个好朋友碰一碰吗?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找个朋友《碰一碰》。
二、幼儿自己阅读幼儿用书,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大家在一起玩了《碰一碰》游戏,我知道有许多色彩娃娃它们也在找朋友,它们找了哪些朋友?它们在一起玩什么游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好玩的图画故事书《找朋友》。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提醒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画面。
——教师:你看见了哪些色彩娃娃?它们在做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三、欣赏故事,进一步感知阅读内容。
——教师讲述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师:你听到了什么?故事里有哪些色彩朋友?它们和谁手拉手做朋友?它们在一起做什么?
——教师:“亲亲热热”是什么意思?帮助幼儿理解词语的含义。
四、师生完整地阅读图画故事。
——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图画书,在讲到重复的语言处,放慢速度,等待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
——教师:你最喜欢看哪一幅画面?画面上有什么?
五、通过讨论,理解故事内容,并尝试根据色彩的变化仿编部分故事情节。
——教师:黄黄和红红手拉手,转出的荷包蛋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想一想,黄黄拉起红红的手,亲亲热热做朋友,一二三四转个圈,转呀转,转呀转……还会转出橙色的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简笔画,(例如橙色的桔子、菊花、衣服等)。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仿编“蓝蓝拉起黄黄的手”和“红红拉起蓝蓝的手”,并带领幼儿用故事中语言,完整地阅读仿编的内容。重点让幼儿懂得红和黄可以变出橙色的事物,蓝和黄可以变出绿色的事物,红和蓝可以变出紫色的事物。
六、故事表演《找朋友》
——教师介绍玩法:小朋友扮演色彩小人,大家边拍手边有节奏地讲述故事,并根据故事内容表演相应的动作。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直切主题,为幼儿理解故事作铺垫,从而引发幼儿的猜测。记录表的出示,一是让幼儿明确阅读的方式,二是帮助幼儿捕捉捕捉画面信息,寻找故事关键线索,鼓励幼儿表述对画面的理解。在轻松自主的阅读活动中,体验阅读的乐趣。通过动作的模仿、对话的学说,理解宝贝的特别涵义。再次出示记录表,让幼儿进一步明确“宝贝”的真正涵义。预设问题,继续激发幼儿再次阅读的兴趣。
教材分析与设计:
这是一个寓意很深、意境优美、感情丰富、语言朴实、线索突出、色彩鲜明的故事,以獾和狐狸寻宝为主线,逐渐展开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而又妙趣横生。我抓住他们寻宝这条主线在看一看、说一说的对比中逐步深入,梳理出故事的主题,其实宝贝是一件很特别的东西,会让你变得非常开心。
活动目标:
1、通过集体阅读、自主阅读、猜测表达等方式理解 “宝贝”的真正涵义。
2、体验阅读的快乐,感受绘本表达的优美意境。
活动重点:关注故事发展线索,理解图书中所表达的内容,并尝试想象表达表现。
活动难点:在对比中理解“宝贝”的真正涵义。
活动准备:
1、《彩虹的尽头》故事幻灯片、轻音乐一段。
2、《彩虹的尽头》绘本,人手一本。
3、“宝贝”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宝贝”导入,感受彩虹的美。
1、出示字“宝贝”,师:谁认识这两个字?
2、你有宝贝吗?你的宝贝是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3、“今天,请小朋友跟着马老师一起到彩虹的尽头找一找宝贝。你们猜猜看“彩虹的尽头会有什么宝贝” ?
4、“獾和狐狸想要的宝贝是什么?”出示、操作记录表。
二、引导幼儿阅读绘本,体验绘本的优美意境。 1、初步阅读,了解故事线索。
“在寻宝的路上,獾和狐狸遇到一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宝贝。他们的宝贝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彩虹的尽头》,从开始看到第十七页,我们到书里找一找。”
(1)獾和狐狸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2)它们的宝贝分别是什么?出示记录表进行记录。
2、分段阅读,观察画面细节。
(引导幼儿分段阅读獾和狐狸遇到松鼠、鸭妈妈两部分绘本,引导幼儿观察人物动作与表情,猜想故事情节。)
(1)“松鼠(鸭妈妈)的宝贝究竟是什么?”引导幼儿从动作及对话中体验小松鼠和鸭妈妈对宝贝的情感。
(2)“獾和狐狸觉得橡果(小鸭子)是宝贝吗?”
3、幼儿与教师一起看幻灯片,共同探索故事发展。
(教师讲述獾和狐狸遇到兔爷爷的故事情节。)
讨论:回忆是什么?
教师与幼儿一同总结“回忆”的涵义。
三、继续讲述故事至结束,启发幼儿理解、体验“宝贝”的真正涵义。
1、“獾和狐狸找到宝贝了吗?是什么?这和他们一开始想要的宝贝一样吗?”操作记录表,进行对比。
2、“为什么好朋友是獾和狐狸的宝贝?”
总结:
因为好朋友让他们非常开心。宝贝,不一定是金的、银的、宝石的,而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会让你变得非常非常开心。
1、为什么最后挂在天上的彩虹他们都没有看见呢?
2、完整欣赏绘本,与同伴分享喜欢的图画。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在阅读课文基础上,认读新词新句,并理解其含义。
2、通过阅读,能举例说出森林的美丽之处,并会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进行分段。
3、培养幼儿对森林的热爱之情,激发幼儿争当“森林小卫士”。
活动准备:
1、教具:森林、辽阔、嫩绿、蟋蟀、茂密大字卡各一份。
2、新词小词卡、小箩筐、早期阅读书人手一份。
3、汉语词典、录音机及《鄂伦春》音乐带和《森林》朗诵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鄂伦春》歌曲,导入活动。
(1)请大家欣赏歌曲:《鄂伦春》。
(2)这首歌喜欢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歌曲内容?
(3)歌曲里的人叫什么名字?他住在什么地方?
(幼儿回答,并认读:森林)
(4)今天,我们就来阅读新的课文——《森林》。
二、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帮忙解决阅读困难。
(1)阅读过程中,你哪里不会?请你告诉大家。
(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词卡,请幼儿集体、个别认读。)
(2)你还有哪里不会?
(教师将幼儿不会的字、词、句写到黑板上,师生共同阅读。)
(3)看着黑板上的字宝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理解词句含义,感受课文中的森林美。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词语,哪句句子?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谁会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情况,加以肯定,并鼓励幼儿平日里学会查阅词典,学会自己解决阅读中的认读困难。)
(2)课文里的森林美不美?你最喜欢文中的第几段?它是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3)你认为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么分?
四、游戏:你说我举
从你的小箩筐内既快又准确地举出你听到的字宝宝的名字。
五、思品教育
美丽的森林是树的家;花的家;小动物的家。她会给我们的生活创造财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笑。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关心她,爱护她。
六、集体跟录音完整朗诵课文——《森林》。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12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单页多幅故事阅读顺序的认识,继续培养正确看图书的良好习惯。(重点)
2、初步学习概括故事的基本内容。(难点)
3、通过阅读活动,让幼儿懂得做客时应注意讲礼节,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二、活动准备:
1、确定阅读活动为小组指导形式,重点辅导几名阅读兴趣低、能力弱的幼儿。
2、多媒体投影仪。
3、按幼儿人数准备好小图书(每人一本)。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阅读。
(1)将小图书发给每个幼儿,示范坐姿和拿书的姿势。
(2)请幼儿翻到36、37页。
(3)提问:这个故事由几幅画面组成?应该按什么顺序看?
2、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告诉幼儿,36、37页中讲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请小朋友猜一猜故事的名字。老师读出故事题目《小猫做客》(让幼儿讨论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题目上这些字)。
放手让幼儿自己阅读画面,教师注意观察幼儿讲述时的难点,为下一阶段的指导作准备。
3、提出听读要求:按老师读的顺序观察画面,边听、边看、边想。
4、师生共同阅读,每读一段之前,提醒幼儿注意每段文字前的序号。如读到幼儿不理解的词汇,即作形象的讲解。由于故事情节幼儿容易理解,所以读的过程中可以不提问。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13
设计意图:
这则童话用小动物打电话的形式向幼儿报告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和春天万物的美好景象。故事结构简单,语句重复,符合中班幼儿的认识特点。故事能激发幼儿观察春天变化的兴趣,又能通过学习掌握电话内容达到练习说话的目的。故事中的小动物们很友好的交往,都关心对方,把对方最想知道的消息想办法告诉它。小朋友们从中也可以学着用这种办法去与小伙伴交往,得到更多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感知童话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观察春天变化的兴趣。
2、能大胆地讲述,并学习动物间的对话。
3、体验动物间相互关心的精神,并能体验打电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本。
2、动物图片和数字卡。
3、故事动画。
4、电话机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主题。
1、(出示电话机)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你们打过电话吗?
2、给谁打过电话?会说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3、(出示大图书)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关于打电话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春天的电话》。森林里的小动物也在打电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熟悉理解故事内容。
1、“轰隆隆…”听这是什么声音?(打雷了)这么大的声音,会把哪些小动物惊醒了?
2、(小熊)睡了一个冬天的小熊被惊醒了。.起床后小熊会做些什么事情呢?(他揉揉眼睛,打开窗户一看)
3、小熊看到了什么?(啊!春天来了,春天真美啊!)小熊发现了许多春天的秘密,猜猜他接下来会怎么做呢?小熊发现了春天的秘密,非常开心,他要把这些秘密打电话告诉他的好朋友。
4、小熊打电话给了谁?小松鼠家的电话号码是什么?(出示电话号码)我们一起来拨一拨.…听小熊说了什么?小熊为什么要告诉小松鼠树上的雪融化了?(引导幼儿思考冬天的小松鼠最盼望得到什么消息?)小熊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教师小结:树上的雪融化是小松鼠最关心的事,小熊及时告诉,真热心。_
5、小松鼠接到电话做了什么呢?他打电话给了谁?小白兔家的电话号码是什么呢?(出示电话号码)我们一起来拨一拨。小松鼠对小白兔说了什么春天的秘密?…他为什么要告诉小白兔这个秘密呢?小白兔接到电话又是怎么做的呢?学学小松鼠说的话。
6、小白兔又会怎么做?看看他会打给谁?小花蛇家的电话号码是什么呢?(出示电话号码)小白兔对小花蛇说了什么春天的秘密?…他为什么要告诉小花蛇这个秘密呢?小花蛇接到电话又是怎么做的呢?
7、小花蛇把电话打给了他的好朋友小狐狸,看看狐狸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你觉得小花蛇对小狐狸说了什么春天的秘密?接到电话的小狐狸的会怎么样呢?
8、小狐狸把电话打给了谁?小熊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小花蛇会对小熊说些什么呢?接到电话的小熊感觉怎么样,他怎么做了?(小熊和他的好朋友一起开心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9、看图谱,说说对话。哪些小动物打电话了,打给谁了,号码是多少,说了什么呢?
10、发现电话号码的规律。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些小动物的电话号码里也有一个秘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这些电话号码都有哪些数字呢?
教师小结:这些电话号码是由1—5,五个数字宝宝组成的不同的号码。
三、完整欣赏,深入理解故事。
1、观看动画,帮助幼儿加深并理解故事 。老师把这个好听的故事做了一部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帮助幼儿学习动物间的对话。
2、小朋友,你们觉得故事里的小动物怎么样?
教师小结:小动物们,你关心我,我关心你,都知道把快乐带给别人,大家也都很开心。
四、体验打电话的乐趣。
1、小朋友,春天还有什么秘密?
2、现在你可以打给自己的好朋友,也可以打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告诉他们一些春天的秘密,好吗?(幼儿自由玩打电话的游戏)
3、约上你们的好朋友,一起到外面去找找春天里的秘密吧。
阅读指导活动教案 篇14
一、活动背景:
我园虽是一所农村幼儿园,但很重视幼儿的阅读技能,很早就开展了有关早期阅读活动的课题研究。在绘本风靡的现代社会,我们在每个班级的阅读区里添置了很多优秀的绘本,孩子们一有空就可以拿起自己喜欢的绘本,看看、讲讲,和小伙伴一起分享。《翻跟头》是东方宝宝上面的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里面有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角色,画面清晰、内容简单又有重复性,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⒈、乐意参加阅读活动,体验阅读的快乐。
⒉、了解故事内容,愿意大胆地表达和表现故事。
(二)活动准备
自制的大型图书1本。
(三)活动过程 ⒈、引起兴趣。
⑴师:今天,我们又要一起读书了,看看今天要读的这本书和我们以前看的书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1:这本书好大。
幼儿2:很大。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要来读一读这本好大的书。
(评析: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特地制作了一本好大的书。这本自制的“大书”,在原来小画册的基础上放大好几倍,并在原来图画色彩比较单一的基础上加强了颜色的感染力。果然,“大书”一出现,孩子们的视觉上有了一定的冲击力,显得有些惊奇,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⑵师:这本书讲的是谁的故事,你们看出来了吗?
幼儿1:小青蛙和小乌龟。
幼儿2:讲了小宝宝。
师:宝宝们的小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从这本书的封面上我们就知道讲的是小青蛙、小乌龟、小宝宝和西瓜虫的故事。那讲的是他们怎样的故事呢,我们赶紧打开书看一看。
(评析:图书的封面是整本书的精华所在。阅读,要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即首先从书的封面着手,从封面上获取整本图书的讯息,再步入深层探寻书的具体内容。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肯定的语言,肯定了孩子们对图书的初步理解。)
⒉、逐页阅读,理解绘本内容。
⑴小青蛙翻跟头:
①师:这是谁?小青蛙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我要翻跟斗咯!”小青蛙怎么说啊?(幼儿学一学)
师:小青蛙想把它翻跟斗的事告诉大家,声音轻了大家会听得见吗?那我们学着小青蛙大声地喊一喊“我要翻跟斗咯”好吗?(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大声喊“我要翻跟斗咯”。
②师:小青蛙准备翻跟头了,我们一起用力帮它喊一喊“一二三”。(集体喊“一、二、三”)
师:“扑通”,哎呀呀,翻歪了,小青蛙翻到了哪里?你们看小青蛙翻到河里,河水怎么样?(引导观察画面)河水溅得高不高?那小青蛙掉到河里的声音应该怎么样?我们再一起学一学青蛙翻到河里的声音:小青蛙掉下去啦!“扑通”(集体做一做动作,说一说)
(评析:第一个画面的理解,关系到下面画面的学习。因此,这也是重点环节中的重点部分。通过三次的语言练习(单纯地学,大声地说,帮助小青蛙说)帮助幼儿更好掌握“我要翻跟头”这句话。而“扑通”这个象声词,可以更形象地表现小青蛙翻跟头的有趣。)
⑵小乌龟翻跟头。
①师:故事中的小青蛙在翻跟头,那小乌龟在做什么呢?我们赶紧往下看。
师:(看乌龟的图片)小乌龟在干什么?(翻跟头)它会怎么说?我们学着乌龟大声一点告诉大家。(我要翻跟头咯!)小乌龟要翻跟头了,我们一起为它加油喊一喊“一二三”。
②师:看,“砰”的一声,小乌龟它翻成什么样了,谁来学一学?(请一幼儿做一做乌龟的动作)
师:小乌龟四脚朝天躺在地上,头好晕啊,爬不起来了!小乌龟在地上摇来摇去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幼儿集体一起做乌龟的动作:幼儿一起边摇边发出“咔嗒”的声音。)
(评析:运用游戏形式可以增加活动的有趣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幼儿都主动参与,体验小动物翻跟斗的乐趣。)
⑶西瓜虫翻跟头。
①师:又有小动物要翻跟头了,我们快起来看看。
②师:谁也来翻跟头了?有几条西瓜虫,我们一起数一数,“一、二”,有几条?这条西瓜虫会怎么喊?(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这条西瓜虫会怎么喊?(集体喊一喊)这条西瓜虫往这边翻,那条西瓜虫往这边翻,它们一起翻跟头会发生什么事?
幼儿1:它们要撞在一起。
幼儿2:会摔跤的。
师:我们也帮他们喊一喊吧!(教师边做动作边说)“一、二、三”“啪”两条西瓜虫怎么啦?(幼儿个别回答)啊,不小心撞到一起了。那你们听见他们撞在一起发出了什么声音吗?我们也来做一做。(幼儿学一学,说一说)
(评析:这次翻跟头发生了意外,因为方向不同,出现了相撞的结果,其实在观察讲述的过程中,也是提醒孩子们,翻跟头也是要注意方向的。)
⑷小宝宝翻跟头。
①师:听!“我也来翻跟斗咯!”谁在喊呀?(猜)看,是谁在喊啊?(小宝宝)小宝宝要翻跟头了,我们帮他鼓鼓劲,一起喊一喊。(一起喊“一二三”)嘘,听听小宝宝翻跟头会发出什么声音。(教师做听的动作)你们听见了吗?怎么会没有声音的呢?
②(出示爸爸接宝宝的图片)原来是怎么回事啊?(被爸爸接住了)哈哈,正好被爸爸接住了宝宝,宝宝心里怎么样?他脸上的表情怎么样?
(评析:小动物翻啊翻,终于翻到了小宝宝自己了。小宝宝翻跟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从“无声”引发幼儿的猜想,原来翻到了爸爸的怀抱。孩子们会联想到自己翻跟头的情形,体现父子之间的浓浓爱意。)
⑸师:刚才我们读的这本书的名字叫翻跟头。大家一起读一读。(一起看封面上读一读)
⒊、完整阅读。
①师:你们想不想再读一读这本书上好听的故事?(教师读故事,幼儿可以和教师一起读)
(评析: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看图书读故事,既对故事有了一个完整的巩固,对一页一页翻着看书的方法又有了掌握。)
②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翻跟头啊?你们会象故事里的小青蛙一样翻歪了呢?还是象小乌龟一样翻得“咔哒咔哒”响呢?我们快去到外面翻一翻。(幼儿在空地上翻跟头)
三、活动评价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与幼儿进行行为上的互动,始终以不同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虽然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但四次翻跟头,角色不一样,形式不一样,结果也是不一样,还蕴含了数量、方向等一些浅显的内容。每个幼儿都能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氛围轻松,效果突出整个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早期教育独具的学习规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淡化了教与学的界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幼儿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