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论文(精选5篇)
传统医药论文范文第1篇
1.1系统论思想尽管近代的系统方法是从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但一些朴素的系统思想却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东方出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典型的有机整体观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如在我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八卦说把世界看作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从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而且《易经》还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层次系统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演化的系统整体。同样五行说也是将世界看作是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五种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所以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看作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整个世界无非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使得整个世界不断循环演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整体。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对系统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学说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畴,如有与无、一与二、始与终、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则。天、地、人都是道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体,也是天地人运动必须遵守的规律和行动法则,认为世界的起源于“无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系统观念。《黄帝内经》中人体被看作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养生规律是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故有“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联系,提倡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2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发
2.1中医药整体认知论的科学思想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天人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至制约,因而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观在古代曾表现为“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学的内容。但在西方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古老天人观有助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从实践角度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农法”,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主张“有机建筑”的理论,充分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机协调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影响到现代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强调技术程序应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强调技术的功能是解放人,现代的人体工程学、人-机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美学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体现[3]。
2.2中医药直觉、体验的方法论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不同于西方的艺术特性——既有原则,又能进行灵活调整;不仅有科学思想,而且有驾驭科学的智慧。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是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がん),这就是一种敏感或机伶。”[4]老庄的思想在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庄子的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故事的启发,联想到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虽未分化,却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这就是“浑沌”。汤川秀树还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句话的启发,提出了时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医药学思维中的直觉和理性总是互补存在,这种直觉赋予了科学家以新的顿悟使其有所创造。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说:“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当重视“体验”的作用,他通过中医和《易经》来体验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通过《华严经》来体验事物的相互依赖和时空的相互渗透,通过中国哲学中道与气的学说体验“空”与“形”的关系,并将这些体验同现代物理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对基本粒子结构和关系、量子场论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维模式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其强调“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这限制了创造力的有效发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验的模式认识成果恰恰能够启发和激励科学家的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
3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为现代科学关于有机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李约瑟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成为“有机自然主义”[6],因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针对存在有机联系的事物加以整体的认识和体验,其典型的科学成果应该就是中医药学。这是传统科技体系中至今仍有现代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中医药学在不破坏生命有机体的内外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体验和辨证施治,调节人体内在机能,达到内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疗特点,以其举世公认的疗效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认识生命有机体方面独有的方法论意义。
管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备社会有机体特点的组织或群体。早期的管理科学理论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罗制”实际上把工人看作从属于机器生产工具,用机械论观点看待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中的Z型理论改变了这种倾向,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际的有机协调。提出Z型理论的美籍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主张经济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团体正好象人体中的器官,管理的机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这种观点显然带有东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进一步指出,日本企业家能够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应居首功[7]。
从分子到细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针对功能的遗传学早有定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8]。最新文献也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9]。由上可见,基因型与表型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单纯以基因表达谱作为“证”的实质或作为“证”“病”的连结点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10]。美国《科学》杂志19990402出版复杂系统专刊,其编辑部导言“超越还原论(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当指出现代基因组学还原论方法的不足,指出:“还原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过载和过分简单化,从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议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补充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方法”[11]。
中医药学中蕴涵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基因,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发展呼唤中国传统科学观启迪的今天,中医药现代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科学内涵将会得到充分揭示和发展,中医药学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医药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古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从以上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看到中医药学不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且在许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现代人体科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以至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正在从分析的科学嬗变为整合科学,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伊·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
[2]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传统医药论文范文第2篇
一、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特点
要发展民族医药,首先必须把政策落到实处,跳出思想的局限,独立自主地进行发展。至于为何要把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从现在的中医学范畴中提取出来独立发展,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和中医学的重大区别所决定的。
1、文化背景不同。根据其文化源流或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学科可分为若干类系:
(1)受佛教文化影响,特别是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结合青藏高原的疾病防治经验和药物资源,逐渐发展形成了藏医学、蒙医学。而傣医学则具有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文化的背景。
(2)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特别是受阿维森纳《医典》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医学实践而发展出了维吾尔医药、回回医药、哈萨克医药等。
(3)受朝鲜古典医学影响,并融合中朝古代医学特点,发展出朝鲜族医药。
(4)受汉文化影响,但又具有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从南方地区医疗实践中发展出苗、壮、瑶、彝、侗、土家、黎等医药知识体系。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所植根的文化背景而言,其与中医药并非源和流、主干和分支的关系,而是一个不同于中医药的多元的、复杂的、独立的文化体系。
2、理论体系不同。文化背景、哲学理念的不同,必然导致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大差异。中医学以天人相应和阴阳学说为哲理观,以脏腑、气血、经络为生理观,以四气五味为药理观,以四诊八纲为诊疗观,从而构成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天人相应”为一般规律的整体衡动观;二是以脏腑、经络、气血为构架的功能生理学;三是以阴阳为基础的矛盾平衡说;四是以四诊、八纲为内容的诊断学;五是以天然药物和方剂为主的治疗学。而蒙医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治疗方法等,对临床各科具有指导意义的一门学科。
蒙医学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它不仅仅是医疗经验的积累,而且具有从实践中升华出来的一套学术理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接受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吸收了印度医学、藏医学、中医学的部分基础理论,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蒙药学是对蒙药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每味蒙药的来源、形态、产地、品种和真伪的鉴别、性味、功效以及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等。蒙药学还总结出了一整套用药规律,应用于临床,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健身目的。方剂学是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为防病、治病而研究配制、药物应用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蒙药的配置原则、配方规则、配方剂型、配制工艺、方剂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等。蒙医临床各科包括内科、外科、温病科、妇科、儿科、传统疗术科、骨伤科、五官科、皮肤科等。都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对疾病进行辩证分析、诊断和治疗的具有独具特色的学科。
二、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加强对民族医药学理论的整理、加工,继承发扬,形成疾病诊疗的理论支撑;少数民族群体疾病表达谱的建立,利于更好的防病、治病。另一方面,采用现代研究技术,加强民族医药的研究开发力度和深度。例如;对民族药材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同功品种、易混品种以及种植加工、特性鉴别、质量标准等系列专项研究;对新开发的药品中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及药理毒理进行规范研究;对少数民族的单方或复方制剂进行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剂型研究、制备工艺技术研究、质量标准研究、临床实验研究等等,为民族医药的开发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改变过去经验性的标准和手工作坊式的药品生产方式,推进资源转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大民族药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学科的飞跃。
三、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应用前景
传统医药论文范文第3篇
一、中国传统医药的定义
传统医药是和现代医药相对而言一种的医疗系统,是指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为本国或本民族所广泛认同、世代相传的医疗知识的总称。世界范围内主要包括中医药学、印度医学(主要是阿育吠陀学——Ayu九,eda)、阿拉伯医学等。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的传统医药主要由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构成。按照李致重先生的定义,“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方法,研究证候及其变化规律而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L2o而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药物。中医药具有系统成熟的理论,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和两千多年的临床实践。在西医传人中国之前的中国人医疗体系中扮演着主要、重要的角色。现代医学从明朝逐渐传人中国,但是直到上世纪30年代后才慢慢在中国发展壮大,并逐渐占据了中国的主要医疗战线。中医和西医是两个有各自特点的不同的医疗体系。共同为人类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苗医药、瑶医药、彝医药、侗医药、土家族医药、回回医药、朝鲜族医药等等。少数民族医药植根于各自的文化土壤,在长期的防病治病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诊疗方法等。例如藏医药治疗高原疾病,维吾尔医药治疗白癜风,蒙医治疗骨伤。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学创造与医学积累。在55个少数民族中,已整理出传统医药资料的有30多个民族。各个民族医药都不是中医药的某个分支,而是中医药的姐妹。至于民族医药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是一个新创立的、统一的医学体系,而是多种民族医药成分聚合在一起的一个学术总称和工作定义,从其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而言,它们和中医学有着相似的哲学思维、医疗特点、用药经验和历史命运,都属于中国的传统医药。[3】
二、中国传统医药的特点在世界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沿,中医药学作为中华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世界医学的前沿,在中国的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华文化和中医药学在西方的传播,为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启蒙发展做出了不可否认的重要作用。
1.中国传统医药历史悠久、发展不平衡
中国传统医药知识历史悠久,体系完整,理论成熟,资料丰富。民族医药的发展由于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不同,是不平衡的。有的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医学体系。有的正在总结整理,梳理和提炼出系统的理论来。有的则只剩下一些零星的单方验方和医疗经验。有的甚至没有文献记载。
2.中国传统医学受现代医学冲击处于弱势地位
政府对传统医药学在人才培养、科研投入等方面与现代医学相比严重不足。据统计,1949年,全国有中医人员27.6万人,1972年下降至不足2l万人,1999年为33.7万人。50年间仅增加6.7万人,即增长了22.1%(按万人中中医人员数看,比50年代初期下降了一半还多。1949年,全国西医人员仅8.7万人,以后逐年增加,1999年达169.6万人。50年间增长了18倍。1999年全国有综合医院10793家,而中医院仅2449家(其中不包括医学院校附属的综合医院和牛医院数),二者相差悬殊。【41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中医的经费只有西医的10%。民族医药更是处于弱势。.
3.传统药学价值引起世界的重视,医学价值被忽略
随着化学药品开发难度的增大,在过去的lO多年中,越来越多的生物技术、制药业和健康保健行业投资转向于植物药。利用当地社区居民公知的传统知识,,加速了从植物药中提取新的化合物的进程,从而为投资机构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有人统计过,在119个从高等植物中提取的已批准上市的药物中,有74%是从传统医学的草药中发现的。口1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现代医学发达,所以一般药品的研究机构都采用还原论的方法,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从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并申请专利进行保护。但是他们不了解也不理解甚至鄙视传统医学的理论,割裂了传统医药之间的依存关系。、
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医药市场,中药产业方兴未艾
尽管如此,由于中医药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传统医药之一,我国有丰富的药材资源,有浩瀚的中医药典籍,有全世界最强大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有广大的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从心理上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民群众。所以目前中国的国内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医药市场。旧-据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信息中心统计,2005年我国实现中药工业总产值(现价)1169.6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086.25亿元,利润总额102.09亿元,在全国医药工业占比分别达到26.4%、25.8%和29.O%。2002—2005年,我国中药工业(含中成药工业和中药饮片工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O%、18.5%和11.6%,呈逐年递增之势,发展态势平稳。中药行业集中度提高,技术平台建设不断加强L7J,。
5.民族医药在我国卫生事业中的地位
截至2005年底,全国有藏、蒙、维、傣、壮、朝、苗、瑶、回、彝、土家、布依、侗、哈萨克、羌等15种民族设有本民族医药的医院。全国民族医医院已由1995年的121所发展到195所。民族医医院无论门诊还是住院,其费用大约相当于中医医院的1/2,综合医院的1/3。1999年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开考以来,有3477入通过考试取得了民族医医师资格,其中执业医师1864人,执业助理医师1613人;藏医1303人,蒙医1557人,维医617人;全国民族医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总数达到4853人,比1995年增长了171%。县级以上民族医药科研机构从1995年的15所增加至2005年的35所。部分高校和企业也成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机构,涵盖12种民族医药的科研人员近1500人。民族药企业从1995年的不足lO家发展到2005年的156家,其中90多家通过了GMP认证。民族医药成为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s】。至目前为止,全国的民族药企业约130家:主要包括藏、蒙、维、苗、傣、彝六类民族药,2003年销售约50亿元。综上所述,我国的传统医药处于相对弱势,但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我国应采取的保护措施笔者认为,基于我国传统医药知识的现状了解和前景预测,结合世界传统医药知识国家的态度,我国可以一边在实际中加大对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一边在国际上积极呼吁加强传统知识特殊体系的构建。但应以前者为战略重点。本文拟按照我国传统医药知识的分类讨论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
1.数据库的建立要适可而止,不要精益求精
由于中医药知识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强势地位,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到《伤寒论》、《本草纲目》等著作,总结记录了中医学的辉煌成就。历代中医药科学家迄今开发出12万种中医药配方,其中3万多种配方被详细记载。同样,民族医药在传承方面也有一些著作流传。截止2007年年底,我国已经出版了《中国民族药志》、《朝医学》等100多部民族医药著作。其中羌、侗、毛南等少数民族的医药文献发掘整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中国还组织进行了《中华本草》藏、蒙、维、傣4种民族药卷的编纂工作,收录藏药396种、蒙药422种、维吾尔药423种、傣药400种o[93这部分的传统知识按照目前的知识产权制度就处于公有领域。在讨论过多次的著名的姜黄案中,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授予申请人提出的“姜黄在伤121愈合中的应用”专利(专利号为5401504)。该专利获授权后,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CSm)要求美国专利和商标局重新审查该专利。CSIR指出,姜黄被用于愈合伤口和治疗皮疹已经有数千年了,因此其医药用途并不是新的,并要求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复审这一专利。CSIR的主张得到了有关传统知识的书面证据,包括一份古代梵文文本和1953年印度医学协会出版的一份文献。尽管专利权人反对,但USPTO支持了CSIR的异议并撤销了该专利。这个案例的影响巨大。姜黄案的本质是第三世界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一次胜利,获胜的原因在于有文献支持使审查员认定该发明属于现有技术。在中国有专利审查员在审查实践中遇到过一件外国专利申请,其中涉及一种含有松叶提取物、竹叶提取物和梅实提取物的生发剂“用于治疗头皮瘙痒”促进毛发再生。然而通过对经过整理并重新出版的中医药文献汇编的检索发现,早在约1300多年前中国唐代医圣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公元652年)中就有松叶和竹叶用于生发、梅实用于治疗头痒、头疮的记载。申请人面对记述详细,成书年代清楚的古代中医药文献,最终撤回了其专利申请。该审查员同时注意到“由于缺乏对相关文献的了解”,美国和欧洲先后对该申请授予了专利权。【loJ以上两个案例都是涉及处于公有领域中的传统知识被“不正确”地授予了专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发掘、整理传统医药知识,建立相关数据库,可以有效地防止各国审查员“不正确”地授予传统知识专利。在涉及传统医药和现代药物专利申请的审查中,丰富翔实的传统医药文献都是判断申请新颖性、评价创造性所不可或缺的资料库。我国实际已经建立的多个关于传统医药的数据库对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建立了“中国中医药信息网”和“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医药报刊文献数据库”等。然而“文献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阻止传统医药知识被“盗用”的同时,也把传统医药知识“主动地”挡在了专利制度的门外。尽管为数不少的传统医药知识的公开仅仅停留在文字记载的基础上“而从未被商业使用过”。笔者认为这是我国目前建立数据库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版权保护的是表达的形式而非思想。因此对传统药物研究机构而言,数据库就像浩瀚的中药资料库,用起来方便快捷而且免费。例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院学者MichaelmeCulloeh等在权威主流医学期刊《美国公共卫生杂志)2002年92卷第10期发表了有关中草药与干扰索治疗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meCuUoch及其同事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英文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中医药的随机对照试验报道极少。而中文医学期刊中则可提供大量的相关研究报告检索到的345篇相关文献,其中346篇来自中医药文献数据库。【11I西方国家制药企业基于西医还原论的传统,研究我国传统医药的路径主要是从药物中提取“有效部位”或“单体”,这些提取物因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而可以申请专利进行保护。我国的数据库成为是他们筛选最佳药物的方便之门。相对我国制药企业,传统药物中复方是我们研究的强项,但是数据库却成为阻碍我们研发的复方申请专利的“陷阱”,因为数据库的公开使复方丧失“新颖性”或“创造性”的几率大大增加。提取物是否是我国制药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目前有不同意见,但现实是我国企业长于复方研究短于提取物研究,国外制药企业恰恰相反。这样的力量对比是我们制定政策时不得不考虑的。而另一个重要事实就是:新药不等于好药,我国传统复方是经历了千百年的筛选而保留下来的精品。我们的政策应该保护她。而不是扼杀她。因此笔者认为,数据库的建立要适可而止,不要精益求精。这对保护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利大于弊。
2.利用CBD规则,修改国内立法,保护被利用的传统医药知识
南非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CSIR)因受到南非的布西曼族(桑人)以咀嚼名为Hoodia的仙人掌类消除饥饿和口渴的传统知识的启发,在1995年从Hoodia中分离出活性物质,并且获得了Hoodia抑制食欲的成分(P57)的专利。1997年他们将P57许可给英国生物技术公司。1998年,美国辉瑞制药公司以高达3200万美元的使用费从英国生物技术公司手中得到了开发和销售P57的权利,打算将其开发成减肥药和治疗肥胖症的药品,其预计的市场价值超过60亿英镑。这种利用传统医药知识进行创新所获得的技术方案是可以被“正确地”授予专利的。即使桑人提供出“hood—ia消除饥饿”的书面记载,也不能主张其提取的P57专利无效。因为按照现行的专利法规则,分离出的P57是一种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活性物质,可以合法地获得授权。2002年3月,CSIR和桑人达成谅解,其中被认为是与Hoodia植物相关的传统知识的保管人的桑人将会分享以后的所有专利提成费。尽管桑人在该案中可能只得到最终销售额中的极少份额,但是潜在的巨大市场意味着所涉及的金额仍然会是相当大的。该案成为传统知识拥有国民族对他人利用传统知识开发获益后要求获益分享的一个典型案例。传统医药知识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中国制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样面临着传统医药知识被无偿利用的情况。如韩国等多家公司采用高科技仪器对贵州省苗族著名的感冒良药“观音草”进行分析研究,试图解析出其有效的分子式组成,然后注册药物专利为其所用。因此我国对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形势非常急迫。在战略上,我国应该联合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谈判,呼吁建立保护传统知识的国际机制。在战术上,利用CBD(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相关规则,修改我国《专利法》等法律条文,建立知情同意、利益分享制度。维护自己的利益。(1)基于CBD的相关规则,加快国内立法CBD公约第15、16、18、19条,明确了遗传资源的取得;技术的取得和转让;技术和科学合作;生物技术的处理和惠益分配等原则。知情同意原则是指各国对其拥有的自然资源享有,能否采集遗传资源的决定权属于各国政府,采集遗传资源应当经资源提供国的事先知情同意。这一原则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得到了确认,也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目前已经有190多个国家加入CBD。在这一有利形势下,我国应加快国内立法,如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法》、《传统知识保护法》等法律效力较高的法律法规,对传统医药知识全面系统地进行保护。中国地大物博,基层组织在财政投入、人员配备方面都不太可能有效防止发生在本地的“生物剽窃”行为,所以,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赋予海关检查出关的植物动物来源是否经过所属地知情同意的职权。(2)修改《专利法》,要求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实施知情同意原则并要求提供材料来源地证明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实施知情同意原则并要求专利申请人提供材料来源地证明,是防止传统医药被不正当利用并进行利益分享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中国家大力提倡并采用该保护方法,我国正在进行《专利法》的第三次修改,应该在专利申请中增加此项要求。有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就知情同意和公开生物资源来源地的要求有所规定,包括:印度《专利第二次修改法案(2002)》规定:申请人必须公开任何代替说明而交存的生物材料的出处和地理起源,并在第25部分(反对授予专利)规定:如果“完整的发明物说明没有公开或没有正确提及发明所用生物材料的出处或地理起源”,就允许对该专利提出反对。《生物多样性议案》规定,当地人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可通过对该知识予以注册进行保护,获取这些资源和知识之前应该获得(印度)国家生物多样性管理局的批准,以确保公平分享使用生物资源及相关知识带来的收益。国家生物多样性管理局在批准获取该资源和知识时,将规定确保收益的公平分享条款和条件。南非《保护和促进本土知识》的法律草案规定:所有印刷出版物以及在与向公众传送的信息内,凡涉及到可确认的本土知识的,都应当以适当的方式指明其来源,否则将受到罚款。安第斯组织(《安第斯第486号决定》在第26款)和哥斯达黎加(《第7788号生物多样性法律》第80款)除了要求专利申请人提供原产地证明书,还要求提供事先知情同意的证明书,如果不能提供这些信息,将会导致不能申请专利或撤销专利。欧盟在有关生物技术发明法律保护的《指令98/44))第27条叙述条款规定:专利申请应当在适当时包括有关生物材料地理起源的信息(如果知道的话)。但这完全是自愿的,因为它不会影响到专利申请或被批准专利权利的有效性。2002年4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CBD—cop)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准备“关于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有关的公开要求问题的技术研究报告”,2003年在第三十次联盟大会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批准了向生物多样性公约提交的技术报告,CBD—COP第七次会议审议了该报告,并再次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就知识产权制度中要求公开遗传资源来源的相关问题进行审查
3.处于秘密状态的传统医药知识,由政府组织整理,建立保密的数据库进行保护
无论是中医药还是民族医药,都有一部分是依靠口传心授而流传下来,并作为传承人的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商业秘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保护传统知识的方式。因为权利入是明确的,保护客体也未公开。这部分秘密的传统知识收集应本着自愿、有偿原则。关键的问题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部分属于群体的传统医药知识后继乏人,无人愿意继承、使用,使这部分传统医药知识濒于灭绝。这个问题很急迫。解决该问题投入时间长,短期见效慢i公益目的强,所以,公权力的适当介入可能是必须的。最佳的选择是由政府支付费用,领导组织专人进行收集整理。如果采用整理后出版,获得著作权保护,可以说得不偿失。因为我们都知道,著作权只保护表达形式,而出版后的资料,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免费地研究开发。所以对这部分传统医药知识在收集整理后,笔者认为目前最适合的办法就是用保密的数据库保护。收集整理人负有保密义务,如果泄密应当承担相应责任。任何企业或个人要开发,必须经过知情同意和预先协商合作条件,包括利益分享的细节,用合同约束双方的权利义务。而分享的利益应专款专用,专门用于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从制度层面,该解决方案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一个群体的传统秘密知识权利人。传统知识代代相传,每个传承人其实并不是该知识的所有人。但我们可以确认该社区或群体作为传承人,并赋予其行使所有权人权利的权利。至于社区或群体应该怎么划分,划分的原则,怎样确定代表人以及代表人的权利义务等细节问题,建议由各地方政府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由地方性法规或者部门规章进行规范。此外,传统医药特别是民族医药的开发中,利用商标和地理标志进行保护是很好的措施。如贵州的从江瑶浴药已申请了证明商标,其开发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江县技术监督管理局甚至着手制修订了《从江瑶浴服务规范》等企业标准,并对其进行了登记备案。对从江瑶浴服务规范的术语、定义、服务规范、产品要求、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和包装等都予以严格限定。这种务实的做法值得借鉴。
传统医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传统医药文化 文学化 传承路径
当今,文化传承与发展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存在过程中为了维护人类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创造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有形无形的成果”①。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医药文化,至今仍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运用文学化方式传承医药文化,最大限度将医药文化的魅力和潜质发挥出来。
一、文学的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之所以能被传承,是因为文化是符号的艺术,而符号是可被感知并可被接受的。“没有符号就不会有文化,人也只是一种动物,而不是人类”②。“包围人的是符号世界。从作为文化前提的语言开始,到他与同伴的符号关系、社会地位、法律、科学、艺术、道德、宗教与无数其他事物,人的行为除了饥饿与性的生物需要等基本方面之外,都由符号的实体支配”③。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语言承担了重要的责任,“符号表达的最重要形式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意味着思想的交流;交流意味着保存,即传统;而保存意味着积累和进步”④。“语言不仅是一个交际工具或符号系统,而且本质上是一个民族的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是一个民族的世界观”⑤。而文学是语言的高级形式,因此必然具备传承文化的功能,其参与到文化传承过程中,会使文化更具有可感性及审美性,丰富而有趣,从而使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文化传承离不开艺术,文学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文化”与“艺术”两个词总是连在一起,其实,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是生活方式的总和,也肯定是通过其艺术和诗歌为人所理解”⑥。追溯文化的源头,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原始人类用歌谣、舞蹈、岩画、雕塑将文化演绎得多彩多姿。而文字的出现,使人们可以用准确的语词记载头脑中的思想和认识,精神文化主要依靠典籍文本记录传承,文本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文学这种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种类相区分的最基本一个特点,就在于它是文本的艺术,而且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形式。任何一个文本自身都具备一定的显性或隐性文学性因素,因此,起到传承文化作用的典籍文本,本身就跟文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文学在其中必然发挥重要作用。
任何一种文化要实现传承或传播的效果,通过文学做媒介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要了解一种文化的内涵与特质,通过阅读文化典籍是最有效、最准确的,典籍文本精要记载文化思想,文化信息可以大规模传递给接受者,并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文化典籍不一定是标准的文学读物,如果其中有文学化的阐发,对传播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宗教文化在传承传播过程中,文学化传达手段起到催化作用。基督教的文化经典是《圣经》,《圣经》并不完全是灌输道理,更多的是通过文学化故事感化受众。佛教经典虽然空玄高奥,但也有许多文学故事帮助理解,并出现众多讲经文、变文,用文学化手段帮助教众理解教义。一部趣味十足的《西游记》深入人心,将人们引入崇佛向善的佛门胜境。文学化的宣传手段趣味性强,情感丰富,并引起美的感受,春风化雨般深入民众内心,是文化传承的很好方式。激发文化典籍中的文学性因素,相当于为文化重新注入新的血液,通过生动的解读和全新的塑造,为文化传承开发新的平台。
二、传统医药文化与文学的契合
中医药学关注的不仅是“人的病”,更多的是关注“病的人”,因此,中医药学有着更多的人文特质,体现出文化的本质。“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展现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人化’水平,展现了人的需求、才能、发展程度”⑦。而“文学即人学”的命题已成为文学界的共识,文学对文化传承的功能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对人的共同关注上,传统医药文化与文学有着诸多契合之处,它们在人性、人意、人情等方面相通,在文化传承上相辅相成。
1.理想相通
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流,虽然古代医者与儒家文人视野的基本着眼点都是人,都有崇高道德理想和治世精神。古代医生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医病医人医国相提并论,有高下之分。医和认为:“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⑧孙思邈有相似看法,“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⑨。而具体的症状表现和医治方法,《郁离子》中则有阐释:“治天下其犹医乎……故治乱,证也;纪纲,脉也;道德刑政,方与法也;人才,药也。”⑩从医人到医国,从个体到整体,境界也由一般而至高远,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由个人而至天下逐步扩大的理想相契合;即使不能为官,也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11}的自释想法,这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12}的想法不谋而合。自古以来,医者本是知识分子,与文人同属一类,而且由于孝道思想影响,孝子为年老父母治病成为必备功课,《黄帝内经》等医家经典进入文人的涉猎范围,因此既通医又写文的学者颇多。宋代以后,儒医一家的思想更为普遍,“宋士大夫通医理,而轼与括尤博洽多闻”{13}。文人与医者在知识上更为相通,明代医家陈时功则强调:“先知儒理,后知医理。”{14}儒医一家即医者与儒家文人是一家,实际上促进了医药文化与传统文学的融合,二者目标一致,理想相通,在相互沟通传承方面更为便利。在文学方面,与医家医国思想吻合之处颇多。墨子本学儒,其思想与儒家有相通之处,其《兼爱》一文,也谈及圣人治天下与医生治病的相似关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15}。曹丕则直接指出“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16}。经国与医国,本质上是一致的。“文化是心灵的哲学”{17}。在儒医一家的思想影响下,医者从医受到治国平天下理想抱负的熏陶,在行医的伦理道德方面与儒家文人看齐,崇高的理想要求相应的崇高道德。“医乃仁术”成为医家道德召唤的响亮口号,这与文学理论上的“文以载道”形成相通之处,“仁”是儒家文人的至尊道德高地,“道”也是医家必须遵循的,两者互通互释,更揭示了它们在本质上的一致。
2.气脉暗合
医药与文学在理论上也有气脉暗合的特点。传统医药文化受古代哲学影响很深,而上古时代,文史哲不分家,文学与哲学有着血脉的联系。由于都有哲学因素的影响,因此医药文化与文学在理论上相通不足为奇。《易经》与《内经》成书时间相近,观点相通,因此有易医相通的说法:“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18}从中生出一些重要医学理论,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日之法成”{19},“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20}。从易经而来的“气论”对医学理论影响甚深,气血、气脉、气虚乃至各个器官中的气,都成为中医里的重要概念。气一元论是中医理论核心,刘劭《人物志》亦以“气”论才性,称“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为性”{21},并细致地辨析由气之阴阳导致的人之才性在迟速动静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这种由中医气血引出的理论渐被文学吸收,徐斡“舒缓”的“齐气”,刘桢“壮而不密”的“逸气”,孔融的“体气高妙”、“信含异气”,直至曹丕发展提出著名“文以气为主”,由此引起后世的“文气说”的演变,韩愈提出“气盛宜言”的观点:“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22}苏辙提出:“文者,气之所形。”{23}几经发展,“文气说”成为文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相关概念如气韵、气律、气格、气象等也是层出不穷。养气和养生是医药文化的重要内容,“人所以得全生命者,以元气属阳,阳为荣;血脉属阴,阴为卫。荣卫常流,所以常生也”{24}。在文学方面,养气对作家创作有重要帮助。《文心雕龙?养气》篇则强调作家在创作时须保持精神和心态的从容不迫:“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扰文虑,郁此精爽。”{25}借助医药文化中的养生炼气意识,顺应自然,注重养气则可顺利由物到情,亦即进入到构思这一创作的内化过程。南朝沈约等人提出诗歌“四声八病”理论,将医药之病引申至文学之病。古代文体学说,将文学之体与人体相结合进行比喻,医药研究的人体对象与文学研究的文体对象渐融合起来。由此可见,有着相同哲学根基的医药与文学,在理论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为两者在文化传承方面打开方便之门。
3.意趣共融
医药文化与文学共融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体现得最多的一个方面,则是中医概念或中药名称的意趣被文学化手段表现出来。意象理论是古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理论,在对意与象的关系探讨中,寻觅出文学表现的手法。“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奠若言”{26}。刘勰则正式提出意象创作手法,“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27}。从符号学意义上看,中医概念和中药名称正是医药文化的典型符号,它作为一种药物是象,而其取名却另有意趣表现,意与象的双重表现特征正符合文学创作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因此出现许多“药名诗”、“药名词”、“药名曲”、“药名联”、“药名谜”等,将药名镶嵌其中,极富文学韵味。如清代汪昂写在方剂学里常提起的《汤头歌诀》:“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28}诗歌朗朗上口,易记又趣味盎然。针灸学医家编有《五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还有一个穴,胸胁内关谋。”{29}将五个穴的位置标出,简单易记。《西游记》中有一首七律和一首《西江月》词,每句中都藏有一中药名称,而文意连贯,非常巧妙。诗曰:“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赶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词云:“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家中盼望。”另外,文学名著若在题材或细节上对医药文化进行摹写描述,以其传播的广度,会对医药文化起到重要的传承作用。据统计,《红楼梦》书中涉及的医药卫生知识达290余处,5万余字,使用的医学术语161条,病名114种,病案13个,方剂45首,中药125味,西药3种。人们在欣赏名著的同时,对医药文化会有所旁涉,医药文化增进了名著的内涵和趣味,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三、当今传统医药文化文学化传承创新路径
传统医药文化虽与文学有着密切的交流,但在当今社会中,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学化的传承力度。具体路径可沿以下几点思路开展:
1.文学形象化的塑造
文学是通过形象把握世界的,“文学形象能给我们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30}。在传统医药文化中,人物、药物、器官、概念等都可进行文学形象化的塑造。如中医藏象理论,将十二官每个脏器的地位职责和生理功能做了详细说明,“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31}。这就很有想象力,使对象形象化,具体可感。我们还应为历代名医树碑立传,塑造伟大形象,让其崇高的医德医风永传于世。
2.传播过程中文学体裁的扩容
传统医药文化不应满足于在古典文体中的传播,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植入新的文学体裁中,如可扩展到新诗、散文、小说、影视剧本、微博等。读者群的扩大可使传统医药文化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如韩剧《大长今》的热播,其巧妙设置中医药剧情和中医药功效介绍,带热了整个中医文化。韩国对传统文化的爱护和传承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文学性故事的挖掘
故事有着生动形象的特点,情节往往曲折离奇,情感丰富,容易打动人。故事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披上故事的外衣,文化要表述的道理、观点都可借此传达,人们在心理上更易接受。传统医药文化蕴藏着巨大的故事宝藏,可借助文学性想象,将故事深入挖掘,使其情节完整甚至系统化,让传统医药文化的宝贵经验和传奇色彩传承下去。
4.传统医药文章的深化研究
医古文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医药学经验财富,是医药文化的重点所在,为了更好地传承医药文化遗产,在文字学、文献学、文体学、文章学等文学相关领域还应加强研究。
注释:
①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3.
②怀特,著.曹锦清,等译.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3.
③阿尔伯特?谢夫莱转引自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60.
④怀特.文化的科学.沈原,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9.
⑤李荣善.文化学引论.西安市: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77.
⑥弗雷德?英格利斯.文化.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
⑦李荣善.文化学引论.西安市: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25.
⑧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济南市:齐鲁书社,2005:232.
⑨孙思邈,撰,鲁兆麟,主校.备急千金要方.沈阳市: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
⑩刘基,著,张学忠,选注.郁离子.广州市:花城出版社,1983.
{11}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76.
{12}孟轲,著.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孟子.长沙市:岳麓书社,2000:227.
{13}金毓黻,编.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北京市:中华书局,2023.
{14}汪一江.新医学伦理学.合肥市: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200.
{15}朱越利,校点.墨子.沈阳市: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8.
{16}陈洪,卢盛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天津市: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5.
{17}刘求长.文艺学问题专论.乌鲁木齐市: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44.
{18}何少初.古代名医解周易.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66.
{19}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
{20}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
{21}刘邵,著.刘建国,注译.人物志.长春市:长春出版社,2001:4.
{22}曾国藩纂.孙雍长标点:经史百家杂钞.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1080.
{23}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3:321.
{24}张君房,纂辑.蒋力生,等校注.云笈七签.北京市:华夏出版社,1996:327.
{25}刘勰,著.刘乐贤,编著.文心雕龙.北京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168.
{26}余敦康.何晏王弼玄学新探.济南市:齐鲁书社,1991:183.
{27}刘勰,著.刘乐贤,编著.文心雕龙.北京市: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113.
{28}汪昂,撰.黄斌,校注.汤头歌诀.北京市:中国书店,1993:8.
{29}刘云币,张云鹏,主编.中国历代中医格言大观.上海市:文汇出版社,1992:183.
{30}李永.文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5.
传统医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教育;中医药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既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先进文化创新和传承的重要基地。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就其历史原生态而言,中医药学是一门人文主导型的经验性学科。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医药文化教育。
中医药学具有深刻的哲理性、科学性和伦理观,横跨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优秀的高级中医药人才须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必须立足于中医药学的人文特质,突出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和亮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中医药文化中所蕴涵的中国古代天人文化、人文文化和大一统文化也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中医药的人文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突破点。
一、中医药文化的提出与素质教育的关联
中医药文化的概念是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首次被确立的。会议将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解释为:中医药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1]。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广义的说,中医药文化是指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狭义来说,是指中医药行业独有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人文习惯。
中医药学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精神和伦理道德,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不同于西方医学,其工作对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属性[2]。
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来说,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涵在中医文化中大都有所反映,甚至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思辨原则和重要的治疗法则。所以,中医药文化从本质上讲,是构成中医学的母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同于其他任何文化的民族文化体系;从功能上讲,是传承中医药学的载体,承载了中医药学数千年的文明史、光辉史,更是世界人民的医学财富。
素质教育所关注的是一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在中医药文化之中讲究“辨证论治”,学生素质教育讲求的是“因材施教”“天人合一”的中医药文化的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时也是十分注重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如此看来,中医药文化中的许多观点与素质教育对学生培养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学生在中医药文化的感染下能够更充分的将素质教育的目的内化,并从更深层内涵之中将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营运到学生的“精气血脉”之中。结合素质教育强调的要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文化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多面和过硬的能力、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们就能更好地继承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并以“启古纳今”的精神完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中医药文化教育是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
中医药院校的办学历史已半个世纪。时至今日,中医药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想日趋成熟。中医药院校在着力中医药现代化的同时,有必要对办学的理念进行反思。高等中医药教育应当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强化中医药文化教育。
(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学发生、发育和发展的思想母体和动力源泉。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与人文的成功交融是中医药学的基本特质。在世界医学史上,许多文明古国都有过自己的传统医学。但是,历尽几千年的沧桑,目前硕果仅存,并且承传不绝的只有中医药学。中医药学之所
以能够生存和发展,是因为其有合理的存在价值,是因为其具有先进文化的合理内涵。中医药学是中国对人类知识宝库的最辉煌贡献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蕴涵着许多原创性的宝藏。中医药学的价
值和生命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所看重。
(二)中医药教育要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
广义上讲,大学是典型的文化机构。大学教育承载着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务。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高等中医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进行中医药文化教育理应成为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传承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的基本职能,弘扬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的神圣使命,而创新中医药文化则是中医药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医药学要继承、创新,中医药院校要发展、强壮,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不容忽视。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市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在重视学生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中医药文化教育。
三、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关系探讨
(一)中医药人才培养目前所面临的现状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今的中医药教育或多或少存在着中医药文化教育减少与削弱的问题。学校存在重视专业业务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重视西医学习,轻视中医学习;乐于亲近西方时尚文化,久而疏远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由此可见,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重视中医药文化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二)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实践针对中医药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我校在中医药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从新生入学伊始,我院就制定了形式多样、内容详尽的入学教育计划。把加强中医药文化熏陶,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巩固专业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多层次-多领域地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利用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药用植物园,观看《情铸医魂》等励志录像,邀请专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开展“叩开中医之门”系列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中医药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对中医专业的热爱,教育学生以继承发扬中医药学,丰富现代医学,弘扬和发展我国特色医学为己任。
(三)中医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1、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丰富高等中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整个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以中国文化的若干范畴为理论基础的,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没有现有中医药理论。或者说,中医中药的理论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纵观中医药学发展史,从中可以折射出中医药学在历朝历代中都在进行当时的“现代化”,所以,中医药学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是以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地理、数学、天文、军事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新时期的文化发展要求传统文化进校园、弘扬民族文化,而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文化知识和人文底蕴,其思维模式还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际意义。在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培养新时期融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不仅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中国文化地位和价值,而且也是在促进医学学科更快更好地发展[3]。
2、树立大医精诚风范,培养中医药人才高尚职业道德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历代医学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不仅编写诸多医学书籍传承中医药知识,还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医德医风。以孙思邈“大医精诚”为核心的中医药人文精神与行医理念是中医诊疗服务的基本准则,也是当今医疗服务者所应遵守的基本准则。“苍生大医”的最高境界是“无欲无求”,“恻隐之心”是医师的灵魂,“至亲之想”是行为准则。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对待患者应当具有爱心、耐心、诚心、慈悲同情之心,感同身受;应一心一意地救治患者,没有其他私心杂念;对待所有的患者应该像是对待自己的“至亲”一样,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应当不畏艰辛,不图名利,不避风险,要有尽善尽美和至真至爱的情怀,亦是当今行医者应具有的风范。
“医者,仁术也”,医学科学是一门复杂的生命学科,医生不仅需要有过硬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精湛的临床诊疗技术,更要具备“仁爱”的人文思想,只有精诚仁爱才能成为大医,才符合21世纪“生物-心理-社会”的人性化的医学模式。现代医疗工作者应当是“仁”与“术”的结合,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中医药学有关医学仁爱思想理论,对于在新时期培养具有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体系的综合医学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长远的现实意义[3]。
(四)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结合的途径与方式
中医院校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应是多层次,多途径的。在学校层面,要在办学理念、办学方针、指导思想上突出中医药特色。要努力营造中医药校园文化氛围,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医药文化熏陶。在教师层面,中医院校教师的表率作用可以说非同寻常地重要。教师对中医药文化的看法、观点,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态度。要对教师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先进性教育,要强化教师对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认识,统一教师的思想。来自非中医院校的教师要自觉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医药文化。在学生层面,要在教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上,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渠道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