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管理论文(精选5篇)
变革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及其研究
虽然在课程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关于课程实施中异变现象的专门探讨,但在对课程实施的探讨中,异变问题实际上已或隐或现地存在了。
一般而言,“异”是“不同”“另外的”“别的”的意思,“变”是“性质、状态或情形跟原来不同”的意思。“异变”就是事物的性质、状态或情形变成了与原来不同的东西。可以说,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就是事先设计好的课程理想或预期目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使真正在实践层面实施的课程在性质、状态或情形上不同于改革前所预先设计的那样。
在课程实施取向的研究上,辛德(J.Snyder,1992)等人将课程实施取向归纳为忠实、相互调适和缔造(Enactment)三种取向。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强调课程实施者应“忠实”地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按照课程设计者建立的程序和方法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检测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标准是预期方案的实现程度。相互调适取向强调课程实施过程本身的变化,认为实施过程是课程规划者与课程实践者之间的相互适应的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等方面的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过程,一方面既定的课程计划会发生变化,以适应各种具体实践情境和特殊需要,另一方面既有的课程实践会发生变化,以适应课程变革计划的要求。缔造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上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提供这个经验的创生过程的工具而已,它仅仅是一种课程资源,借助这种资源,教师和学生不断变化和发展,课程本身也不断进步。
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看作忠实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理论上无视异变的存在的。相互调适取向强调课程实施本身是一个变化过程,它已意识到课程实施中存在异变,而且本质上也肯定了异变的价值。缔造取向认为,课程实施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不仅承认了异变的存在,而且必将逻辑地将其视为课程实施的本质,从而把异变的地位推向极致。
与此同时,20世纪60年代末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失败后,传统课程研究体现的“工具理性”的技术导向和追求“效率”“控制”的课程开发范式就一直为很多学者所诟病,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在自然科学实证主义的范式下确立的传统课程开发模式,最终导致课程研究陷入困境。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开始脱离科学主义和行为主义的支配,而转向现象学、诠释学、知识学会学、批判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等多元视角,以图超越实证主义范式的窠臼,重建新的课程理论。课程研究的诠释学取向逐渐成为课程研究的一种重要范式,这种范式超越了目标取向,以过程取向为特色。而课程一旦作为过程,它就意味着进程、运动和变化。这实际上已为认识课程实施中的异变铺垫了理论平台。
二、超越与衰减—课程实施中的两种异变
总的来说,人们对待异变有两种态度,一是否认异变;一是推崇异变。否认异变的理论假设是,用科学、严密的程序设计的课程体系能够而且应该原封不动地、忠实地被执行,并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本质上这种观点认为异变只会给课程改革带来阻碍。后一种观点是推崇异变的。从杜威的“做中学”到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再到斯腾豪斯的过程课程理论,都强调课程不是预先设计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学生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既然课程是在变化与发展中形成的,那么本质上这种观点必然推崇异变,它看到了异变的积极面。
(一)超越性异变
超越性异变是指异变可以带来创新、适应和完善,异变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不断完善并超越预设课程的过程。
异变会引发创新,使课程在实施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课程实施不可能是对预设课程原封不动地机械执行,而是伴随着各种异变现象而出现的对预设课程的创造性实施,是对预设课程的创新与超越。异变孕育着创造,孕育着新思想、新观念、新做法,为新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提供思想启迪和动力源泉。决策由上而下制定,新思想新行动则由下而上产生。
异变会带来适应,使理想课程更加切实地实施。我国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异非常大,尽管新课程已预先考虑了各地差异,但这种考虑不可能完全和充分。一般来说,新课程主要是在专家层面设计的,往往比较理想化,容易形成相对于旧课程来说的另一个极端,一到实践中就可能会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本次课程改革,从试点到全面推行,时间短,有些东西还来不及论证就大面积推行了,更容易出现不适应。此时,预设的课程必然会发生异变,也应该发生异变,异变就是调适,异变将使新课程真正成为本地本校的课程,异变使在每个地方每所学校推行的新课程都不再是预设意义上的新课程,而是新的特定的富有个性可课程。异变就是实践者自觉不自觉地对预设可趁个的创造性修正,旨在超越预设课程,使之更切实际。
异变会促进发展,使稳定的课程紧跟时代步伐。任何课程变革都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时代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课程计划一旦被制定,就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可能处于经常的大变化中。于是教育者在实施课程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时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引入课程,使正在实施的课程发生异变。异变在客观上促使相对稳定的课程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
同时,也有人认为,异变是课程实施的阻碍因素,因为它极有可能导致课程实施远离预期目标,随意性太大。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异变的消极面。
(二)衰减性异变
衰减性异变是指异变可以使实施中的课程偏离甚至背离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导致课程改革预期效果不断衰减,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预期效果不断衰减的过程。
异变会引起课程“变质”。由于传统观念的阻碍、人们习惯的惰性以及新课程的挑战性,往往会引起新课程一定程度上“变只量”——偏离课程预期目标、回归到旧课程的本质。名为实施新课程,实际上仍用老一套,使新课程被架空,旧课程的某些东西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学校。这种情况下,异变会阻碍课程改革的深入,使课程改革预期效果不断衰减。
异变会导致课程失真。异变现象的普遍存在会使预先设计的课程在实施中出现很大程度的失真,导致预设的课程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如果这种失真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实施中的课程完全背离新课程的初衷。
三、异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课程本身的特点
1.预设课程的价值取向。一般来说,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三个维度:(1)课程职能倾向维度,主要有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取向;(2)课程内容的遴选和组织维度,主要有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观念本位三种取向;(3)课程设计和开发主体维度,主要有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两种取向。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而设计的课程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如果课程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知识本位、教师本位的,那么,预设的课程就会注重确定具体的课程目标,把整个课程设计成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学生对知识掌握与否。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越来越趋向于个体本位、能力本位和学生本位,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选择性,强调“在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实施过程中,将学校、教师、学生作为改革的主体,赋予其更多的自来实施变革,并且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改革会更多地注重课程的弹性并留有创造空间,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异变可能性就相对较大。
2.新课程的可行性。新课程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还应考虑现实社会的要求,只有与社会需求和公众的认识相吻合,新课程才能被人们接受。每一个课程方案的可行性是不一样的。可行性大的课程方案在实施中的异变要小些,而可行性小的课程方案在实施中的异变会很大。
3.课程计划的弹性。近年来,由于人的主体价值的凸显,各国课程改革的倾向都是使课程更具有弹性,强调给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主动性,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弹性大的课程在实施中异变也就大。
(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影响
1.课程设计者与课程实施者的异质性。课程实施是把一项课程变革付诸实践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教材编著者理解课程标准并据此编写各具特色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二上教师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用教科书,并对教科书进行个性化的理解、接受并传授;三是学生理解、接受教科书,理解、接受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教授的课程。这些环节涉及不同层级的不同主体,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异质性,他们接受的基础性框架或思想基点(海德格尔所谓的“理解的前结构”)是不同的,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也有差别,甚至不同的主体当时的特定心情与环境,都会影响其对课程的理解。这将导致课程实施中三次比较大的异变。这方面笔者已有系统分析,这里不再展开。
2.课程实施过程中主体沟通障碍。课程从设计到实施涉及的人员很多,包括设计课程目标与标准的专家,编写教材的专家,各级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如前所述,从课程的提出到实施要经历一系列环节,各个环节要涉及不同的主体,各主体之间依次沟通获取相关信息。主体之间沟通的状况制约着课程实施中异变的程度。
(1)信息沟通环节带来的异变。研究表明,当信息连续通过五个人时,多达80%的信息在沟通中丢失。沟通渠道越长,中间环节越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就越容易被损耗、失真、走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从最初改革设想的提出,到课程理念的确立、课程标准的制订、教材的编写、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接受,这是一个多环节的复杂沟通过程,预设课程的信息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损耗或丢失,导致课程的异变。
(2)选择性知觉造成的异变。选择性知觉是指人们在某一时刻只是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习惯等去主动地选择乃至搜寻知觉的内容,而其他的信息则退为背景,不可被我们意识清晰地加工。这种情况会造成各层级主体之间在沟通时信息的限制性或筛选性获取。这样,经过多个环节的沟通、传递,异变程度就很大了。
(3)语言理解导致的异变。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一座遍布歧路的迷宫,语言可以定义事物,也可以或这或那地改变事物。现代传播学研究证明,人无法用象征符号系统完全表达自己意欲表达的意义,人的表达过程部分地是一个“自我异化”过程。在课程改革中,标准的制订、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表述者的语词实际表现的意义与意欲表述的意义必定有所差异,有所偏离。可以毫不隐瞒地说,语言文字不可能完全同一地表达表述者意欲表达的意义,关于内容的语言对内容的涵义总是不完全对等的。
3.课程实施者的素质。狭义来讲,课程实施者主要指教师。教师的素质会影响课程实施中异变的程度和性质。本次课程改革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教师再也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再也不是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正是由于新课程给了教师更多的创新空间,所以教师也就有了异变课程的更大可能(当然,我们希望是超越性异变)。
四、对待异变的基本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对待课程实施中的异变
我们既要承认课程实施中异变存在的必然性,又不能完全把课程实施等同于异变。完全否认异变的存在,就会导致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而完全视课程实施为异变则会导致毫无目标的虚无主义。课程实施者要树立课程是“过程性的”“课程之外并没有特定的客观性目标”的理念,在过程中,目标是暂时的,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中随时变化和修正的,不要把过程视为达成外在目的的工具,要追求课程实施目标的不断被实现又不断被发展和被超越,而不能以预先设定的目标作为课程实施中必须严格遵循的天经地义的准则,也不能纯粹把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课程改革成败的标准。当然,目标的生成不等于无目标,课程实施总要依据一定的目标来确保课程在一定范围的波动性统一。
(二)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超越性异变的产生
1.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课程实施虽然涉及很多相关人员,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师,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执行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最终都是通过教师而得到实施的。要采取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多种培训方式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要积极鼓励教师开展以学校为本的行动研究,增强教师解决课程实施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提高教师素质的最好办法是让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改革实践,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换言之,课程改革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但高素质的教师不能来源改革之外和改革之前,课程改革实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2.综合运用不同的课程实施策略。课程实施策略大致可分为从上到下的策略和从下到上的策略,还有中间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策略。从上至下的策略是以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要求学校中的其他因素要与改革相一致。这种策略在实施那些目标明确而一致、设计精确清晰的课程计划时是非常有效的,但它不太关注学校的具体情境和教师的能力和看法,降低了课程的适应性,容易引起课程的不良“异变”。从下至上策略的典型模式是综合发展模式策略。它是以当地或以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来进行变革的。这种策略首先要帮助教师识别问题,然后帮助教师分析引起困难的原因,以便使教师在行动上来面对改革。综合发展策略以教师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以教师关注的问题为起点来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参与课程实施的欲望和热情,但它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二是需要教师之间进行大量的沟通和互动,使教师的工作负担加重;三是对改革者的要求很高,只有具备大量的将理论与实际改革情境中所出现的问题相联系的专门知识,才能掌握改革的大局。从中间向上的策略上基于对前两种策略的扬弃产生的,该策略认为学校是改革最适当单位,要使学校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一方面要着眼于学校整体的发展,而更重要的是要聚焦于学校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通过为教师创造条件,推动并协助教师参与变革。这种策略主要是以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通过学校制定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本校的课程实施,同时促进新思想的普及和推广,从而形成一个大范围的课程变革。课程实施的策略要注意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能使课程实施更加注意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增强可行性。
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它要求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强调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实际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旨在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校位本的教学研究,无论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它的重要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它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促成创造性实施课程的基础。
变革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 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政府对于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政府治理公共事务模式即治道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和政府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公民各方面的生活是否幸福和快乐。 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政府全方位治道变革的过程:从过去什么事情都管的无限政府走向专心致志于公共服务供给、公共问题解决、公共事务管理的有限政府,从人治政府走向法治政府,从以专政和权力统治为基础的政府走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政府,从高度集权的政府走向地方越来越有自身权限的多中心运作的政府,从高度封闭的政府走向信息公开、允许公民多渠道参与公共管理的政府等等。这一过程既是宏观上全面系统推进的结果,但更是具体的公共管理多方面创新、积累并推动宏观变革的结果。 本文以江苏和武汉新近实施的公共管理创新,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公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为例,说明了公共管理创新对于政府治道变革的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公共管理,治道变革 2003年,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有很多创新的举措,比如江苏省废除了有关严禁没有婚姻证的男女混住,武汉市用新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的禁止麻木难的问题。在中央层次,全国人大颁布了《行政许可法》,国务院颁布了《婚姻登记条例》。 这些新的公共管理举措,和新的国家法律法规,具有很大的治道变革意义。认真总结与分析这些新举措和新法律法规所包含的治道变革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通过管理与制度创新,进一步推进中国政府的治道变革。 一、江苏省公共管理创新的治道变革意义 过去,江苏省人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严禁没有婚姻证的男女混住。最近,江苏省废除了这一规定,因为这一规定没有国家法律依据,国家法律并没有规定没有婚姻证的男女不可以混住。 这一举措受到了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的关注。大家一片叫好。认为,这是法治原则的体现。法治原则要求,法律不禁止的就是允许的,国家法律没有规定禁止的事情,省级政府没有权力制定法律性规定实施禁止。根据现有的法律规定,男女同居,只要不涉及货币化的性交易,就不属于违法。更有法学家认为,这实际上体现了公权尊重私权的精神。其实,公权与私权是有明确界限的,未经正当司法程序,公权不得侵犯私权。男女同居,属于私权的范围,即使国家有法律规定,这样的法律也属于公权对私权的侵犯,是需要修改的。 在笔者看来,这一变化的意义不仅仅是体现了法治精神,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自由而快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政府治道变革的进步: 从审批治国走向依法治国。过去,凡是政府没有明确允许的事情,都属于禁止之列,所有的事情,包括公民个人的私生活,都需要政府的允许,才是合法的,严重的时候,连思想都要与政府想的一致,不允许想政府不让想的事情。现在,变成了凡是政府没有用法律明确禁止的事情,都属于允许之列,公民可以自行行事,即使违背一般人的道德准则,但只要不违反法律,都不受处罚。 从道德治国走向依法治国。过去,政府往往依据道德原则来治国,认为法律是道德的体现。只要违反道德风俗,就应该严厉禁止,受到严厉处罚。根据这样的治国原则,未婚同居是不道德的,需要禁止,并受到处罚。现在,政府根据法律原则来治国,法律是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任何私人行为,都是个人的权利,都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道德原则,是一个人的修养的问题,主要依靠个人自己的道德修养、社会舆论等进行约束。 从行政集权走向政治集权。中国政府的特征是,在 行政上是高度集权的。具体事务,都需要中央来决定,即使是一个小区应该收多少物业管理费来进行物业管理,一个村庄应该有多少提留来提供公共服务,都由中央来决定。其结果是,中央管了很多不该管的行政性的具体事务,但是像个人的基本权利,包括财产权利、生命权利和各种各样的基本自由权利,却没有得到中央法律和政策的明确保护,地方政府和单位,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规定加以限制和侵害。也就是说,我们是一个行政高度集权但政治高度分权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最容易出现行政事务虽然高度集权,但由于高层监督负担过重,往往是各地各单位各自为政;由于中央忙于各种各样的行政杂务,反而没有精力去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致使各级地方政府、基层政权,以及事业单位出台了各种各样的侵犯公民权利的法规和规定。江苏省主动根据政治集权的原则,放弃对基本权利的限制性规定,有利于中国政府从行政集权走向政治集权,让各种各样的私人事务,交给个人决定和处理;让各种各样的地方性事务,交给地方政府处理。但是,当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等政治性事务的时候,则应该由中央政府亲自处理,各级地方政府和单位,都不得出台限制和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法规和政策。 这一举措还有公共管理的价值意义,这就是从尊重政府权力走向尊重公民权利。限制公民权利,实际上都是为了政府权力的运作方便而设定的。就拿这个案例来说,政府规定,禁止嫖娼**,也就是禁止任何货币化的性交易。为了有效实施这一政策,必须鉴别一对男女在从事性活动时是否存在货币交接行为。要证明这一点,有些情况是比较容易鉴别的。比如,有结婚证明的男女,其同居和性行为,就可以被看作是不存在货币性交易,虽然事实上可能存在,但因为有婚姻,其财产属于婚内共同财产,只是从一个兜掏到另外一个兜。这时,结婚证成了性活动不可能存在货币化行为的替代指标,有了结婚证,不需要进一步取证的信息。但是,对于没有结婚证的男女来说,要识别是否存在货币化的性交易,是两情相悦同居还是非法货币化性交易,则需要更多的信息。由于这些信息具有隐秘性,除非当场抓住货币交接,否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很难认定,这对于执法的人员来说,是一个难题。一般来说,对于难以鉴别的事情,政府的天然倾向是全部禁止,因为这样有利于政府权力的有效运作,可以减少更多的麻烦。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尊重权力甚于尊重权利的恶果,很容易导致很多冤假错案:有些属于情人约会,有些属于婚前同居,但由于在短时间里很难识别,再加上抓住**嫖娼可以依法处罚5000元,执法部门有很高的收入驱动,就往往屈打成招,本来是两情相悦的事情,因执法权力的介入,变成**嫖娼行为,本来是件十分快乐的事情,最后变成了悲剧。 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关键不是公民是否约束自己,要小心谨慎,而在于政府应该实施治道变革,约束自己,不要为了权力的方便而任意侵害公民的权利。对此,江苏省可以说开了一个好头。 二、武汉市公共管理创新的治道变革意义 从权力行政走向权利行政,是政府治道变革的基本变革路径。这一路径也可以表述为从强制行政走向服务行政。最近武汉市禁止“麻木”的实践,可以说是从强制行政走向服务行政之治道变革的典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大城市交通面貌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为拥有一辆自行车而感到自豪,在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很快拥有了自己的摩托车,进入9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 在这一转变过 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武汉市面临的问题是,19 89年以来,武汉城市道路上挤满了正三轮摩托车和人力三轮车。这些交通工具在武汉俗称“麻木”,其特点是价格便宜,适应普通百姓交通的需要,但也影响武汉的交通,污染武汉的环境,尤其是严重影响了武汉的城市形象。 由于这一原因,1993年开始,武汉两会出现了多达上百件的解决“麻木”问题的建议、提案和意见。政府也采取了种种措施,禁止“麻木”,但14年的整治始终是“治了乱,乱了治”。其中1997年,武汉市政府痛下决心,全城“禁马”。但是,“麻木”司机竭力反对。武汉的交警在政治行动中也经常遭到麻木司机的围攻,有的甚至留下了终身残疾。自然,“禁麻行动”也就屡战屡败。一直到2003年3月之前,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2003年3月底开始,武汉市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经过85天的努力,困扰武汉多年的“麻木”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为什么过去花了14年时间依然难以得到解决的“麻木”问题,到了现在花了85天就解决了呢?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过去“禁麻”行政的失败,主要在于采取的手段过分依赖强制执行权,没有充分考虑“麻木”司机的利益,没有考虑到普通百姓的交通需求。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禁麻”是正确的,但是在实现公共利益过程中,如果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么行政就不得不依赖强制权,通过惩罚的办法“禁麻”。此次“禁麻”成功,关键原因在于武汉市政府充分考虑到了“禁麻”过程中有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利益: 充分考虑禁麻对麻木司机可能造成的损失,由市政府出资,收购麻木。从4月1日开始,首先收购无证“麻木”,在4月份一个月内,一共有16511辆无证“麻木”司机主动交车。然后5月20日武汉市政府“禁麻”通告,收购有证“麻木”,有证“麻木”回收在6天时间全部完成,2232台车辆回收。 充分考虑“麻木”禁止之后“麻木”司机的再就业问题。市政府一方面鼓励“麻木”司机自我就业,与此同时市政府也采取各种措施,帮助“麻木”司机就业。 在解决“麻木”司机后顾之忧的同时,市政府还充分考虑到了普通百姓的交通需求。改革出租车价格政策,出租车起步价格从7元下降到3元。 这些方法应该并不复杂,但过去的市政府为什么没有想到,而现在的市政府却想到了呢?这与武汉市新一届政府科学决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为了打好“禁麻”战役,2003年春节刚过就召集工商、城管、民政、残联、公安等部门成立了取缔“麻木”工作班子,他们总结十余年的整治经验和教训,邀请专家科学论证,修改《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若干规定》,出台配套措施,补偿车主利益。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武汉市政府也采取了种种措施,实施民主行政。市民警、社区、民政、残联等部门工作人员一起组成一千余个工作组,对全市“麻木”车主逐人逐户上门调查,宣传政策、了解今后的工作愿望等,基本掌握了34870名“麻木”车主的家庭状况、经济收入、详细住址和车辆类型等情况。 这些行动,不仅解决了“麻木”司机的后顾之忧,而且还解决了“麻木”司机心理上的障碍,对“禁麻”政策顺利实施,营造了一个认知共同体,各个方面在认识上达成了一致,在利益上没有冲突对抗的基础。自然,“禁麻”行动也就自然而然地取得了胜利。 武汉市政府“禁麻”成功的经验表明,政府改变观念,实施治道变革,从强制行政走向服务行政,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尽可能让利益相关人有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利益,在制定过程中可能有很多麻烦,但一旦政策制定出来,各个利益相关方面有了共识,就不会导致大的意见和利益冲突,公共问题就能够得到顺利解决。如果我们的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都能够这样做,那么可以想象,我们所面临的绝大多数公共问题,都能够摆脱过去的“治乱循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得到妥善的解决。 > 三、婚姻登记条例的治道变革意义 最近若干年,中国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层出不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地方政府的治道。在中央层次,这样的变革往往以新的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出现。最近国务院出台的《婚姻登记条例》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一条例的治道变革意义是显然的:从方便管理到方便公民;从加强管理到走向提供服务,体现了服务政府的理念。 在过去,一对年轻人经过热烈的恋爱,终于觉得难分难舍,把对方看作是自己的另外一半,想要结婚。但是,烦恼也即刻来临了,他们发现,结婚原来不是想结就结的,还要过五关斩六将,过好多关卡,忍受好多难看的脸,还要交很多不该交的钱,还可能被卡不许结婚: 他们必须到单位去开介绍信,要单位出具婚姻状况证明。虽然很多人拿着一包要结婚的喜糖给负责开证明盖章的人,就可以如愿以偿,但也有一些人发现,原来单位有各种各样的规定:有的规定,男方必须到25岁女方必须到23岁才能结婚,有的更规定男女双方的年龄加在一起必须够50岁才可以结婚,否则不给开证明。有的单位则更因一些莫须有的原因拒绝开介绍信。这使得要结婚的人一波三折。 即使好不容易拿到了单位介绍信,在结婚之前还必须去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接受体检,并向婚姻登记机构出具其开设的医学证明。在这一过程中,要结婚的人不仅要出一点血,也就是要交体检费,而且其隐私也往往得不到保障,有的医疗保健机构往往干涉隐私,检查与结婚无关的项目,比如对女性的处女膜是否完整也做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公开。有些女性先天处女膜不完整,往往因此而蒙受不白之冤,失去了男友的信任,有的结不成婚,有的即使结婚了也给婚姻带来了阴影,发生了不应该发生的爱情悲剧。 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看,这些麻烦其实都是工作单位和医疗机构违法管理、侵害个人婚姻自由权利的结果。因为《婚姻法》规定,男22岁、女20岁就有权利结婚,这一权利是得到法律保护的,男性一旦到了22岁,女性一旦到了20岁,就有了结婚的权利,任何不正当的干预,都是违法的。那么,为什么这些单位敢于这样做呢?它们也有法律依据,这就是1994年制定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结婚登记必须持单位介绍信,持单位开具的有关其婚姻状况的证明。而医疗保健机构之所以能够借此机会,不仅收取高额的各种类型的体检费,而且对不必要的项目进行检查,并公开人的隐私,破坏年轻人的爱情,损人不利己,其原因也在于1994年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结婚登记必须有医学证明。 从理论上来说,婚姻登记本来是应该由公共权力机构管理的公共事务,不能随意授予非公共权力机关。一般来说,公共权力机构的行政行为,不仅会得到内部行政监督,如果违法不作为,公民还可以对人民法院对其提起行政诉讼,这样的权力滥用的可能性较少。但如果把公共权力交给工作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那样的群众自治组织管辖,就婚姻登记来说,一方面不必要,在婚姻登记过程中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因为个人的婚姻状况凭户口本完全可以得到证明,即使有假,在跳槽换单位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其单位提供的证明也未必完全真实可靠。另一方面,给非公共权力机构以公共权力,反而给其提供了很多违法 的机会,事实上,的确有很多单位就利用这一权力,制定很多土办法,根据本单位控制员工的工作需要,甚至是发泄人际私愤,任意提高结婚的门槛,违法干涉公民的婚姻自由。而对一这样的违法行为,不仅拥有行政监督权力的行政机关很难对其进行监督,而且由于其不是行政机关,公民也很难 利用行政诉讼途径对其进行监督。即使公民要提出异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结婚权利,也往往因不得不担心自己的饭碗问题而作罢。很多有情人难成眷属,有种种原因,不体谅民意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也制造了不少。 2003年10月1日开始,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2003年夏天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签署的国务院令颁布了新的《婚姻登记条例》,该条例没有要求结婚双方所在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有关其婚姻状况的证明。该条例也没有要求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必须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婚前健康检查,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交婚前健康检查证明。法律没有要求,就等于是取消了。所以,有专家预料,2003年的9月,将是一个缓婚期,很多人将等到10月1日之后再去申请婚姻登记。因为在那天之后,很多复杂的手续都将取消,可以节约很多麻烦,节约很多时间,更可以省一笔资金。最近记者的调查也表明,婚检医疗机构原来每天婚检70多对的现在只有两三对了。对此,媒体都齐声欢呼,结婚将因此而真正变成快乐的事情,政府也因此而得到了发展,从便于管理走向方便公民。这显然是很大的进步。 不过,新的《婚姻登记条例》的变化还不仅仅这两项。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变成了《婚姻登记条例》,省去了管理两字。这虽然只是省去了两个字,实际上却是政府职能部门观念的大变化:把自己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为公民登记服务的角色,充分体现服务性政府的理念。 服务性政府理念具体表现之一是,政府给个人提供更多的空间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过去需要单位来证明的事情改为个人签名声明对自己的状况负责:结婚双方必须签署一份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也就是单身和非近亲声明书。 服务性政府理念具体表现之二是,离婚申请当场发证:原来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必须对当事人的离婚申请进行审查,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对符合离婚条件的,才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新条例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服务性政府理念的表现之三是,对于分散的婚姻登记机关进行了整理,婚姻登记机关由行政部门以及乡镇政府统一负责,不再由街道办事处负责;涉外婚姻登记由省级政府的民政部门管辖。这就解决了婚姻登记管辖过于分散,在基层民主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有些婚姻登记机关利用婚姻登记滥收费的问题,也便于对婚姻登记机关的违法行为进行有效地行政监督。 不过,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也不是没有问题,在笔者看来,至少在如下两个方面存在缺陷,需要完善: 缺陷之一是,一方面,《婚姻登记条例》规定,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但另一方面,在条例里又不要求进行婚检,实际上很难执行。对此,民政部有关人员的解释是,因为婚姻法规定的“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一直未能明确,结果就是在婚姻登记实践中,婚姻登记机关根据婚检机构出具的检查结果无法认定当事人是否患有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是否可以办理登记。结婚需要体检,没有实际作用,却增加了公民的负担。因此,取消了婚姻登记需要体检证明的要求。不过,在技术上没有明确的情况下,在法律上进行实体性的明确规定,但又在程序上不做要求,显然不合逻辑,有损法律的严谨性。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修改规定,建议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疾病的,公民可以不申请结婚,而不是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另外,“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实际上只是说明了医学上不应当生孩子,因为不适合生孩子而剥夺公民结婚的权利,其实质是想从控制婚姻来实现优生优育的政策目标,虽然政府多了一项管理的工具,却牺牲了公民的权利。这还是管 理型的政府,没有真正转变为服务性的政府。 缺陷之二是,《婚姻登记条例》第九条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可以撤销受胁迫结婚的婚姻,宣告结婚证作废,但条件是不涉及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问题。其实,受胁迫结婚,就是婚姻不自由,应该无条件宣布其无效,至于可能涉及的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问题,则应该另案处理。如果以涉及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问题为由,承认受胁迫婚姻,只能迫使受胁迫者在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问题上作出无限制的让步。这实际上是保护了胁迫者,牺牲了受胁迫者的婚姻自由权利。这一规定,也只是方便了管理,而没有考虑到受胁迫者的权利。需要进一步改革。 四、行政许可法的治道变革意义 《婚姻登记条例》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婚姻登记领域的治道变革,具有局部的意义。2003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由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公布、2023年7月1日实施。这一法律对于中国政府治道变革来说,则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这一法律规定了行政许可的范围,也规定了不许设置行政许可的事项;规定行政许可除非由法律规定,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行政许可必须有时间限制,不得无限期拖延;只有法律和法规才能设置行政许可,部门规章和一般性文件不得设置行政许可;行政许可一旦批准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必须有充分的公共利益的利益,并且给公民和组织带来的损失进行补偿;禁止行政许可转让;严禁资格考试强制培训和购买指定教材等等。 这些内容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因为这些规定,非常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很多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在与政府打交道跑行政审批时所面临的很多实际问题,而且也针对性地控制了行政机关设租、企业寻租、权钱交易的腐败空间,确立了从源头根除腐败的制度基础。可见行政许可法的意义非凡。不过,《行政许可法》的最重要的意义,恐怕还在于其对中国政府的治道变革意义: 使中国政府有限政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府的权力有了法律的边界。过去,有关政府权力的法律,一般只是笼统地列举若干类别,说政府负责国防、外交、治安、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事业,而没有具体规定其什么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其结果就是政府的权力往往是没有边界的,可大可小,没有标准,在逻辑上就是无限政府,可以“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天气”。《行政许可法》不仅从肯定的角度规定了哪些事项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而且还从否定的角度,规定了四类事项可以不设行政许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这不仅为公民个人、法人和社会自治等组织,市场经济和中介组织留足了足够的空间,为公民个人自由、社会自治、市场经济竞争提供了充分的法律基础,还为政府的行政许可权力设定了法律的边界,政府的行政权力终 于进入了有限政府的境界。 使中国政府的依法行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府终于开始依法规范自己。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过去主要强调政府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管治公民行为、规范社会组织行为要有法律依据。行政许可法的出台,丰富和发展了依法行政内容,依法行政,首先是政府行政权力的设定、运作需要有法律依据。依法行政,首先是政府要依法规范自己,然后才是依法去管理社会。 使中国政府的民主行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民主行政进入了程序民主的时代。过去 ,民主行政主要关心的是如何为人民服务,在实际操作中,为人民服务往往变成了高度管制也是在为人民服务。行政许可法的出台,使得民主行政的内涵增添了新的内容,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的设立,起草单位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说明该行政许可的必要性、对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纳意见的情况。还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必须听证的行政许可行为必须公开听证,而且费用由政府机关负责,等等。这些规定,都体现了民主行政的新内涵。这表明,民主行政不仅是在目的上要为人民服务,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上要让人民参与行政权力的设定和运作,民主行政进入了程序民主的阶段。 使中国政府的权力配置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府间权力配置得到了法律化、清晰化。在现有的宪法和相关组织法规定中,往往只有原则,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各级政府之间有关权力划分的规定,往往比较模糊,只有民主集中制、议行合一这样原则性的规定。行政许可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立法设定行政许可,行政法规只有在法律尚未制定的时候才可设定行政许可。国务院决定设定行政许可只限在必要的时候,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之外,国务院应当提请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个部门不能以行政规章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在没有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时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法规,急需时省级政府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一年后若要继续实行,必须提请当地立法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与此同时,还规定了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不得设定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资格、自制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并且禁止为地方保护主义、分裂统一市场设定行政许可。这些规定明确界定了立法机关、中央和地方政府机关在行政许可设立方面的权力划分,使得立法与行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入了法律化、清晰化的阶段。 使中国政府的政务公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务信息公开有了具体的法律要求,而且政府需要根据公民的要求公开信息并作出解释。由于战争年代秘密行政的传统影响,以及计划经济时代长期运动性行政的惯性,中国各级政府的政务公开状况一直不如人意。政务公开只是作为一种要求,而不是政府的法律义务。所以,往往是上级要求一下,领导重视一下,政务就公开一些,时过境迁,又回到秘密行政的做法。其关键是政务信息公开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框架,也没有法律要求。今年SARS危机时期制定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政府必须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法律义务以及相关责任,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在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在行政许可领域公开政务信息的义务以及具体做法,并且还必须提供公民要求提供的信息和解释: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对公式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行政机关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这又把中国政务信息公开推进了一大步。 使中国政府的服务行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人民服务进入了制度设计和保障阶段。为人民服务一直是中国政府的施政原则,中南海新华门就写着“为人民服务”,但在具体行政领域,服务原则往往缺乏制度化、法律化的保障,便民服务往往停留在口头上,行政机关往往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让公民和企业社会组织疲于奔命。《行政许可法》的出台,使得服务行政终于进入了制度化的阶段:比如,在行政许可的申请与受理阶段,规定行政机关应立即告知申请人为什么不受理,当场告知或者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其申请材料的错误。在审查与界定阶段,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行政机关应当场作出书面行政许可决定,不能当场作决定则限期作决定;政府一致对待申请者,无论上下级关系、还是不同部门的关系,都是 政府内部的事情,申请人只跟一个政府部门打交道,而不必挨个儿自己跑政府部门。在涉及第三方利益的时候,政府还必须告知第三方利益相关人,并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以免损害第三方的利益。 当然,行政许可法要到2023年7月1日才正式生效,各级立法机关和政府机关在未来还需要根据行政许可法在未来的10个月里面全面清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在行政许可法真正生效之前,对其意义的探讨应该说还停留于纸上谈兵的阶段。但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法律,毕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只要从现在开始艰苦努力,中国政府也可以很快实现治道变革,真正成为廉洁、高效、公正、公开、公平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政府对于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政府治理公共事务模式即治道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和政府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公民各方面的生活是否幸福和快乐。 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政府全方位治道变革的过程:从过去什么事情都管的无限政府走向专心致志于公共服务供给、公共问题解决、公共事务管理的有限政府,从人治政府走向法治政府,从以专政和权力统治为基础的政府走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政府,从高度集权的政府走向地方越来越有自身权限的多中心运作的政府,从高度封闭的政府走向信息公开、允许公民多渠道参与公共管理的政府等等。这一过程既是宏观上全面系统推进的结果,但更是具体的公共管理多方面创新、积累并推动宏观变革的结果。 为了在新的世纪里,继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全面发展,政府的发展至关重要。江苏和武汉的经验表明,政府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具体的公共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在很多具体的层面,促进政府的治道变革。《婚姻登记条例》和《行政许可法》的经验表明,政府发展需要在积累日常具体公共管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修改现有的法律和法规,出台新的法律和法规,在制度层面,促进治道变革。只有在操作层面与制度层面一起努力,才有可能把新的政府治道变革落实在具体的公共管理上,才有可能稳步推进政府的治道变革,才有可能让新的法律与法规,有现实的可行基础,而不会变成一个写在纸上的文字,没有实际作用。
变革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知识资源已逐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变革。
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必将迈上一个新的目标,工业时代的一些观念和理论体系也将发生变化。管理会计原有的一些理论、方法难以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管理会计面临的环境,观念,以及其研究内容都将受到巨大的挑战,本文着重就以上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
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在工业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相对稳定,产品生产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需求周期较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高低方面。与此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把重点聚集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动作上,注重通过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并以产品成本作为定价的基本依据。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由于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产品和生产设备很快就过时,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或边际利润顷刻间被竞争对手抢走,产品寿命周期大大缩短。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逐渐提高,市场需求将呈现小批量、多品种、易交易的特点。当今的世界正处于历史性转变的时期,即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时期,知识经济阶段是工业经济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以人类高度发展的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关键的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这一转变使管理会计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将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管理会计在会计体系中的重要性将增强。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会计己发展成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重要领域。一般认为,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在于它主要不是适应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而是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服务,它丰富、发展了传统的会计职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为企业管理部门正确进行最优管理决策和有效经营提供有用的资料,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今天的经济发展,已从劳动经济阶段、资源(自然资源)经济阶段向智力经济阶段发展,今天的世界竞争,也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从自然资源的竞争,推向人才智力资源的竞争。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会计的变革。
变革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进行了一场具有深刻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推动这场变革的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原因是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形式已无法适应新的经济条件。因此,破除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结构已然成为美国制造业变革的基点。由于这场变革涉及面宽广,本文选取了若干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如缩减规模、赋予权力、团队精神、职业培训。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规模 精神 权力 竞争力 战略 关系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逐渐失去原先的优势,国际市场份额大为缩减。198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工业生产率委员会,通过近4年的深入走访调查,于1994年出版了研究报告《美国制造如何从渐次衰落到重振雄风》。报告深刻地分析了美国制造业体系存在的六个弊端。其中一条便是美国制造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忽视。该报告迅即在美国制造业界中引起强烈反响。于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场波及整个制造业界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拉开了序幕。各个企业公司纷纷出台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革新政策。这些政策融入了诸多的元素,如促进信任、加强灵活性、团队精神和经济风险分担。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从中可以归纳出美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几个显著的特征: 一、缩减员工规模 在20世纪90年代得美国制造业公司里,大规模地裁减人员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通过这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当时美国制造业所遭遇的境况。但必须承认的是,“缩减规模”(Downsizing)的确称得上是美国制造业人力资源调整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举措。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紧缩成本是每个企业应付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裁减人员无疑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企业的裁员不仅力度大,而且速度快。在2001年的第一季度,美国制造业企业一口气裁减员工40万,其中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宣布裁员26000人,摩托罗拉的裁员规模为9370人并且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增加了裁减人员的数字。与此相对照,拉美国家裁员超过10万,欧盟企业裁员数量为7.5万,日本是3万。美国制造业裁员的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仔细分析美国制造业公司的裁减员工的成分,从中可以看出,实际上,这些人大多来自企业的管理层。而管理层的缩减正是90年代美国制造业组织内部革新的核心主题。80年代后期,美国制造业臃肿不堪的“金字塔”型的组织机构已经严重威胁到制造业的生存。这一时期,美国前500家大公司所的经理与秘书的比例高达1:2,经理与工人之比则为1:3.4;生产人员开销比重仅占公司全部开销的20%!(P190~191)而管理机构的庞杂意味着人浮于事和官僚主义的盛行。正如美国吕叶公司董事长奥尼尔指出的那样:“美国企业必须首先革除传统的带有官僚主义气息的指挥和命令式的美国经营方式”。因此,削减盘根错结和纷繁复杂的管理组织成为美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重心和前提。组织结构大量的缩减,带来的是整个企业高效率的运转。通用电器公司为了削减层级繁多且森严的管理机构,以提高管理效率,一下子裁减员工近35%。在正确的领导下,通用公司转变了管理观念,压缩了管理层次,减少了无效管理,将一个官僚主义严重、劳动密集型企业变成运转灵活迅速、结构简洁并且充满活力的组织。 对比原先美国制造业在企业规模扩大时增加管理层次的做法,能够清晰地发现如今的企业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提高时,原先金字塔状的组织结构就被扁平化了。一言以蔽之,美国制造业就是要精简管理层,充实基层。毋庸置疑,企业规模缩减是美国制造业为了实现振兴所付出的最昂贵的代价。但是,从长远效应来看,制造业的人员缩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首先,规模缩编为提高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作出了贡献。因为制造业公司革除了机构庞大效率低下的弊端,而这个弊端正是阻止这些公司提升竞争力的一大障
变革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前苏联)A·G·特罗申
《电影与电视》
21世纪,人类的智能、潜力在同技术进步赛跑。两代人甚至三代人面临新的挑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有形无形中被推动或改变,同时改变的还有大众的价值观念、文化意识和生活习惯。
我们对于整个社会时展的背景研究表明,90年代电视传播的革命实质上是电子信息技术的革命,电视技术的每一步小的改良,或每一步大的变革都将带动电视传播的发展以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说,电视技术的进步,不仅极大扩展了电视的传播领域和表现领域;也使电视从业对传播工具的使用与操纵更加随心所欲,运用自如。
不同时代的科学技术成果最终以物质手段形式融合到了艺术及传播媒介中去。电视是集大成者。目前,对电视特性本体的认知使“电视传播媒介”这一称谓取代“电视艺术”称谓已得到普遍认同。在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方向因素局限了对电视的认识、掌握和发展创新。电视被认为只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毋需回避,技术进步进程与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构筑、经济基础、文化智能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点将始终成为
我们开展电视与技术问题讨论的隐含前提。
本文结构主要依据三个基本问题:1.电视的产生及发展;2.电视的根本特性;3.电视的基本属性。以技术手段为基础来反映这三大问题的逻辑关系,相应考察与此相联系的电视传播的独特表现形式和自身工作方式,以期获得以技术及其发展为基础的电视传播体系的一个基本概观。
电影最早产生于1895年,1927年首次出现有声电影,后来彩得到发展。1956年、1959年又出现了立体电影和宽银幕电影等新的形式。世界著名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曾深有感触地说:“我的电影创作与电影技术有关,我的创作水平是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然而,电影具有自身无法解决的技术局限。比如,记录影像与记录声音问题长期无法统一,声画成为电影艺术中的两个独立部分。正因如此,电影在较长时间里只好在这种限制中发展自己的艺术手段,从而积累了自身特有的丰富的蒙太奇语言和各种声画配合的表达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与其说是发展成为艺术,不如说是被局限为艺术。
电子信息时代的校校者电视后来居上。就传播科技而言,人们倾向于将活字印刷术象征第一次传播革命,将广播电视产生发展,视为第二次革命。现在看来,今后电视革命的爆发力将更大得惊人,那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从1930年开始,在近60年的时间内,电视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它迅速将各种艺术、传媒的功用集于一身。或者说,当今全新的电视传播媒介是在近百年的技术发展基础和艺术实践基础上,逐渐包容了多种技术(和艺术)的一个结合物。它建立在无线电传播基础上,吸收了磁带录音技术,吸收了光电转换、晶体管技术、彩色显像技术、人造卫星技术、立体声技术、激光、数字技术、有线传播技术等技术精髓。它兼并了所有新的技术功能和传统现代的艺术门类,从而成为高度综合的无与伦比、能量巨大的新型传媒。在多种技术支持下,电视传播的实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使信息传播与艺术传播的开放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电视技术的发展又是怎样促进电视传播方式的变迁呢?
电视从30年代诞生起,从机械电视到电子电视,再由模拟形式发展到数字形式,电视技术进步层次升级,电视发展跨度大得惊人。50年代,电视还处于同地方报刊和有线广播同等的地位,那时的电视节目只能依靠有限的电波在大城市及其郊区作“岛屿性”的传播,而在以后的SO年中电视经历了完善和自我认识的道路。
1.磁带录像机技术的出现弥补了备受时空限制的“现场直播”的单一形式,实现了电视工艺流程的真正转折。
2.克服了超短波的距离障碍,微波传送以及后来的卫星传送使电视从“岛屿性”变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媒介。
3.电视节目有了明确的构成。比如电视有了色彩、立体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相继诞生,这样从不同层次完善了电视自身内部的表现力并拓展了电视的表达语言。
4.有别于传统无线电波电视的电视新样式��电缆电视(CableTV)、卫星电视(SatelliteTV)、图文电视(TelextTV)的诞生,这种新的电视媒介机制改变了信息传播和信息消费的性质,给电视传播过程的进行创造了新的品质。新媒体结合了电脑、电话、电视、电传及卫星传送、有线电视,以数字化方式沿光纤缆线高速传播,形成多元整合媒体。
显然,电视技术发展对电视传播的作用是沿着两条渠道发生的,或可称为电视传播发展的两极化趋势。一方面是直接作用(宏观作用),即加上文(一)、(二)。(四)点中所讨论的,电视发展从宏观上扩展了电视传播手段的总的范围,同时也改变了电视传播过程的实质并增添了新的品质。另一方面是间接作用即电视技术在完善电视自身内在构成和拓展其新的表现力,实现其社会职能的形式方面的作用,也称微观作用。
微观上讨论将电视作为和“摄影”、“电影”并列的影像艺术门类,可视为“技术性的艺术”家族,在这里引人“技术滤器”概念。
我们将影视传播过程的实现分为三个层次。
再现对象的存在:这是一个包括声音、图像、色彩、文字等在内的综合符号体系
电视技术设备再现这些对象的质量和完美程度的逐步提高。
3.电视技术在表达这些对象的语言形式中,表达可能产生的变形。
应该说,电视技术再现事物语言的“表达与变形”,构成了视听语言的内在结构。事实上,技术因素在这里始终是同摄像机前的事物的知觉统一中起作用的。这种统一中的作用我们称之为“技术滤器”。这其中包括与器械设备性能直接有关的一切:镜头特性、聚焦、摄像机运动形式、景别、角度、蒙太奇、光线变化、色彩还原、还音性质、节目编辑、镜头连接方式、字幕元素、快慢动作、电视抠像、图像特技等等。
引入“技术滤器”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于电视视听传媒来说,所有由于改善和提高技术设备性能从而延伸到扩展其内在表现力的方式都遵循“技术滤器”的规律。如果做一个语言学类比的话,那么,技术在这方面的职能一方面可以比做语态��说话人的语言对现实的态度;另一方面则可以比作语调,这是超出语言本身的东西,但它能大大改变任何一个句子的含义。
称电视是一门“技术性的艺术”的真正原因就在于电视艺术的表现力从根本上很大程度地包含在对电视制作技术和工艺的掌握之中。可以说,任何一次电视艺术外在形式的创新和内在语言结构的演进,都是通过这种技术语言来表现的,并通过技术上和工艺上的革新来实现。这种例子不仅包含在视党领域,同样也涉及听觉领域。
电视在发轫之时,从审美观点看,它类似一种娱乐设备。凭借着自己的新颖(与以往影像形式不同)和怪模样(技术不完善)独辟蹊径打动观众,但也仅此而已。它此时还未成为可靠的信息渠道,也并不拥有新的审美品质。
继而,播送图像本身特质的技术臻于完善。但是,电视这种摄录现实生活的新方法并无多少艺术传统可以借鉴,因而造成以下两种互为联系的因果。
一方面,新的技术手段成了原有艺术形式的传送器;另一方面,开始积极形成并发展自己的新闻报道的潜能。这两种职能,即传送职能和新闻报道职能相互作用,逐渐积累了主要的传播经验以及这一技术手段所具有的富有审美表现力的特殊语言。后者理所当然地引发了电视技术手段的第三种职能��达到创造艺术作品的阶段。
认识到电视在发源上和本体论上的两重性,我们可以说,它既是大众性的传播媒介,又是艺术的潜在新门类。
再来分析它的艺术组成。作为新艺术,在艺术涉及的领域中,考虑可将它分为两个基本部分:艺术再现和艺术生产。
艺术再现型是指将电视演播(或转播)作为渠道和手段,将电影、戏剧、音乐、游艺以及其他观赏性节目直接送到受众家中。
这里,自然地提出一个问题:在电视上传播其他艺术形式会使其艺术本身走样吗?答案是肯定的��由于“技术滤器”的作用使电视的再现具有或多或少的创造性。把游艺节目或戏剧演出原封原样地照搬上电视屏幕是不大可能的,电视的特性不可避免地会使节目有所丧失。事实上,我们在电视屏幕上演播传统艺术门类的艺术形式时,总要对其作“削足适履”的处理,这是因为将异种艺术形式作简单的移位性演播,有时无法达到电视转播的要求。经过“剪裁”的原有艺术,不仅损失了艺术形象的某些个别特征、神韵,甚至某些素质,还往往使自己的结构与以往大相径庭。难怪我们叙述电视的体裁样式时,标出一些半人半马的“艺术电视”:电视音乐片、电视音画等等诸如此类。
再现型电视演播在屏幕实践中长期独点鳌头,积累了丰富的传播艺术经验。目前,艺术生产型电视异军突起,大有压倒再现型的势头。像现在较为流行的室内电视连续剧生产方式,还有大量为电视综艺节目及电视剧修建的演出基地及演播场地,为电视生产型节目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同时一批文字作者从事电视脚本的编写工作并供不应求等等。电视艺术已突破了单纯对原作的改动转播,独树一帜地进人了大规模生产阶段。
以上独立地分析了电视的传媒和艺术的两重性。需要强调指出,目前电视传播领域中遵循的规律,是融合的规律,即电视的传播信息、艺术传播和艺术创新等诸特质已在传播中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而结合了。因此,在电视观众的意识中,各种节目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艺术节目带有新闻的特点,纪实节目也具有较高的审美品格,富有感染力。现在的电视节目就是最大限度地将新闻、政治评论、娱乐节目融合在一起播出。高度的自然化合已成为世界电视传播的发展趋势。
认识到电视传播的融合特点,我们就不必为风格样式繁多。形式各异的电视节目的出现感到惊讶和不合理了(虽然有些节目甚至怪异)。在这个领域中,电视遵循的融合规律,同时也是创造的规律,即将原有各种要素进行任意组合的规律。电视传播符号的丰富性、技术的创造性都使这种组合的方式和数量具有不可预知性。可以说,任何现代电视视听语言和新型表现形式在同电视特性的契合关系中造就了电视节目多样化的品格。它们的出现
有天然的合理性。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已日渐成为一个走向成熟的新艺术门类。从这个角度上说,其艺术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将有赖于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同时电视无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还是艺术新门类,新技术的视听系统的出现和现有系统的现代化都将加强并拓展它的表现力,并对电视工作者的探索有重要影响。
电视技术及其发展带来了电视特有的表现形式和自身工作方式,在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电视体育节目、电视文艺和电视广告等节目形态中均带来不同的革命和冲击。下面就部分节目形态进行具体分析。
一、电视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是电视传播的主要节目形态,要求发挥电视即时。快捷的特点,将世界各地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件通过电视传送迅速报道给观众。作为最具威力的节目形态,各大电视台均以重装备对待自己的拳头节目。新闻报道节目的制作设备与普通节目制作设备独立分开设置。
新闻报道的信息源和报导地点、时间难以预测,它的影响范围不仅涉及到国内,而且遍布全世界。实现新闻采访的设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应付任何突发事件,并能从众多、复杂的信息情报中准确地整理和编辑即时新闻、并迅速地播送出去。
目前电视新闻工作的方式,常见的以电子新闻采集ENG方式为主。(ENG:ELETRONICNEWSGATHERING)。这是多数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采用的传统工作方式。除此之外,新颖的卫星新闻采集系统(SNG:SATELLITENEWSGATHER-ING)正在世界各地得到应用。这种系统是在可移动运载转播车上安装了小型地面卫星发射站装置。卫星新闻采集车能够在它到达15分钟内播出现场的新闻图像。新闻车的装备包括摄像和编
辑设施。它的工作效率很高,只需接通线路,调整天线,就能直接与卫星接通,实现即时播出。
在美国,卫星新闻采集车已迅速成为标准设备的一部分,并被看作是电视新闻采集方面的重大革命。但是由于SNG方式费用高昂从而成为限制其普及的主要原因。每一辆新闻车造价约80万美元。
目前已被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兼并的特纳有线电视新闻广播公司(CNN)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成为世界上新闻和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他们本着高时效播发独家新闻的工作方式,成为利用卫星时效最高的权威机构。最闻名的“未经安排”的报道是1986年“挑战者号”飞船遇难那天,CNN是唯一报道这一宇宙飞船爆炸新闻的电视新闻机构,致使其他广播网相形见细。但是CNN作为一个全新闻电视网,从创办伊始至今未能解决的问题还是一直存在着重大新闻事件不够的问题。
目前特德·特纳有线电视新闻广播网(CNN)24小时提供新闻报道的统治地位遇到了几个对手的挑战。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正竞相筹办昼夜全新闻有线电视网,他们走向全新闻有线电视战场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三大公司全都声称自己要求开办的新闻电视网绝不是已有15年历史的CNN的翻版。
电视新闻无论是在采集上还是在播出串联形式上,利用卫星提高节目的权威性已成为世界新闻发展的趋势。据台湾(中央日报)报道,台湾土家电视台电视新闻的播报方式也日渐趋向欧美方式。即由主播在播报新闻现场以电话或卫星连线等方式和外地记者对谈,这不仅进一步塑造了记者在采访报道新闻中的权威,同时这种方式使电视新闻播报方式更加活泼,让观众有一种现场感。
二、电视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DOCUMENTARY)称谓的最先引进是由于大量用于电影纪录片。而今,电视除了在获取素材和制作节目的技术手段上与电影截然不同外,在电视纪录片的外延上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涵盖。
由于电视摄像纪录设备在排除虚构而直接取材于现实方面有极大的便利,因此大多数运用画面语言、声音和音响来完成叙事、再现、造型或表现的、反映某一特定主题的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电视节目都可属于电视纪录片的范畴。
从本质上说,纪录片应是纪实的。电影由于技术的局限致使声画记录分离,从而在追求纪实方面煞费心机。电视技术设备的发展完善对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手法的演进产生了相当的作用。电视纪录片在其自身的工作方式中打上了先锋的印记。
(一)电视新闻拍摄手法的运用
建立在纪实审美基础之上的纪录片的拍摄,已趋向最能体现电视现场性的参与性和新闻拍摄手法。用“挑、等、抢”的拍摄方法去捕捉现实的艺术亮点,用跟随拍摄方法更客观地表达生活等等。摄取的素材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和说服力。
在中国电视界,传统的纪录片创作风格和手法延续了很多年。没有ENG,没有现场话筒,音乐、解说和画面结合形式的纪录片和一代电视人连在一起。20年后,由拍摄设备进步带来的使纪录片恢复真实性、纪录原声状态几乎成为一场纪录片创作的革命。大型系列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做了这种探索工作方式的先驱。(望长城)很注重前期拍摄,打破以往纪录片重画面构图重光线处理的模式,抓住纪实拍摄这个基点,大量采用一机多声源,多机多声源方式,在拍摄现场做文章,抓拍生活中原态的质朴的美,具有强烈的现场性。
(二)现场同期声的大量运用
声音,作为视听媒介的基本物化元素,与画面一起构成特定的审美时空。电视纪录片中对人物同期采访声的大量运用可以说是突破传统电影纪录片的巨大技术跃进。电视的采录设备为我们提供了同步记录真实声画时空的手段,声音的全方位传播使画面的内涵得到伸延,使人物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目前,各类型的现场声效和人物同期声逐渐取代不必要的冗长解说已成为电视纪录片的新时尚。而穿插在现场纪实画面之间的同期访问谈话,直接向观众叙述,不仅提供了背景材料,发表了议论,又避免了编导的主观介人,使作品更加客观、公正和可信。
在纪录片访谈中大量使用的微型无线话筒为电视采访创造了独特的氛围空间。主持人和被访对象衬衫上别着的微型无线话筒替代了叫人生厌的大话筒,使每次采访(或人众或人寡)都犹如春天里轻松自然的促膝谈心一般透着生活中真实、浓郁的人情气息。这种无线话筒的使用,彻底拆除了摄像机镜头前采访人与采访对象之间无形的墙。采访人不再是生硬的话筒架子,而是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对象。屏幕上的人际交流更加接近生活状态下的自然交流,具有良好的效果。
除了同期声的采录,纪录片中利用多轨调音录音技术记录生活背景声、使用数字一体化摄像机的多个声道在闹市区的采访音效记录等都极大地丰富了声音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为观众展开了真实的生活氛围时空。
(三)电视体育节目
体育节目是电视传播中一类形式较为特殊的节目形态。由于体育运动带有很强的竞技性,从而使体育节目在反映和表现内容方面带有明显的快节奏、超时空、多角度(甚至超常角度)和强烈的刺激性的特点。
大型综合运动会的电视报道是体育节目的典型代表。我们以此为例来分析体育节目电视传播的工作方式。
国际大型综合运动会的电视转播需要大规模的报道队伍。除了在转播时效上力求快捷外,对电视图像质量、声音质量、片头制作、节目字幕、图形、慢动作和计时计分系统都有较高要求。现在国际水平的电视转播必须有足够的摄、录、转播系统,还有微波传送,ENG、EFP采集系统甚至卫星转播系统设备的大力储备。
1.体育节目片头的独特要求。无论是各类型的体育栏目还是体育运动会的开、闭幕式以及每一项目的比赛开始,都要播放制作精美的动画片头。一个成功的体现运动会精神和力量的艺术片头将是电视转播的最佳开始。
各届运动会对于片头设计制作的重视可谓有目共睹。据称每届奥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的节目片头成本均在百万美元上下,可见对片头的独特要求。关于片头的制作将在第(五)部分里详细讨论。
2.字幕、图形和计时计分系统。这个系统是整个体育运动会转播中重要的说明性系统。关于运动员的姓名、号码、国籍情况、比赛得分情况,奖牌决出后的优胜者的姓名、国籍、国旗奖牌图形,各运动会的成绩纪录情况,背景材料等等,随时随刻,电视屏幕出现所需的字幕图形和计时计分状态。电子计算机系统需要输人数以万计的数据并需根据比赛情况随时调出,显示在电视屏幕上。
3.慢动作重放镜头的使用。很多观众认为在家中收看电视转播要比在体育场馆看现场比赛要精彩、清楚得多。主要原因是在电视中可以看到比赛的近景特写、慢动作重放镜头和丰富的屏幕资料。慢动作,作为体育节目中出现机率最高的画面技巧,这种效果的形成是一种弹性的动力美,制造出来的一种虚幻神秘的气氛。在体育实况转播中的作用,主要是放慢运动速度,让观众看清楚某一动作的运动过程。
4.遥控摄像机和微型摄像机的使用。在游泳比赛中,为了让观众看到运动员游泳的水下镜头,采用了安装在游泳池底部的遥控摄像机。摄像师采取遥控方式操作摄像机,特殊的角度拍出不少精彩镜头。而在体操和其他一些比赛中,采用吊在空中的微型摄像机、采集单杠、双杠和鞍马的空拍镜头,从独特的视角给予观众独特的画面审美。大大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
(四)电视文艺节目
电视文艺涉及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将异种艺术进行移位转播的艺术节目;一是指有脚本创作的大中型演播类综艺节目;一类是指各种类型电视剧的生产播出。
1.将异种艺术进行移位演播。这种类型节目内容十分广泛。它可以是正在上演的舞台剧、演唱会、游艺晚会等,利用EFP形式,或录相播出,或现场直播;它也可以是将原有的艺术形式转置演播室或实景中拍摄。后者在拍摄制作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常常使互不相干的艺术形式相互穿播和渗透。最常见的例子如MTV的拍摄制作。
2.有脚本创作的大中型演播类综艺节目。这是电视节目中几乎综合了电视各种特性的高难度节目。首先它具有很强的现场性和参与性,大量的现场观众可与主持人直接对话交流;其次带有很强的新闻性,主持人需要进行即席采访,必要时需穿插各种新闻性录像;第三具有高度综合性,各种艺术形式穿插其中,有的甚至还需加人主持人与电视观众的直接电话对谈,主持人成为整台节目的灵魂。这种节目形式常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播出,如中央电视台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另一种类型的综艺节目是利用录像演播的形式进行创作的。如中央电视台受到称道的1991年《拥抱太阳》“七一”晚会则属于这种类型的典范节目。由于录播的优势,编导有足够的时间雕琢结构,并相应发挥“技术滤器”的巨大作用,在前期拍摄的基础上进行作品的“二度创作”。应该特别提到的是,电视特技是“技术滤器”中的一种全新创作形式。随着电视制作进人掌握编辑机、电子特技阶段,技术的潜力将无可估量地发挥出来,同时电视思维也将进人新的阶段。在《拥抱太阳》中,导演充分运用了抠像,多机画面同时传送、叠画、图像变形、三维特技等手段来传送节目情绪和心理节奏,并赋予节目时空交错、虚实结合的特征,给人全新的视觉感受。晚会节目导演赵安说:“电视是高技术的结晶,是一种强大的现代化传播手段。导演要时刻想到充分运用这种先进手段,使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分分秒秒,都有一种全新的感受,接受立体的、全方位的、多视角的节目信息。”
与此同时还应稍加提到的是电视字幕元素在文艺节目的创作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有力表现因素。
3.电视剧的创作。这种以生活为基础的非真实电视创作形式类型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前后期合一的室内剧拍摄,还是神话科幻电视片都离不开电视摄录、电视制作的技术复合手段。
(五)、电视广告节目和电视片头制作
电视广告节目近年来在风格和样式上向着两个极端发展。一是利用传统电影胶片的特质拍摄的图像清晰,色彩鲜艳,柔美抒情的故事情节型或色彩构成型风格,如我们常见的化妆品、啤酒、油料等广告。由于画面质感真切,光线考究,色彩浪漫,形成一种古典高雅的广告时尚。另一个极端就是电子计算机在视频领域中运用产生的现代视像创作风格。这种类型也普遍运用在各种电视节目片头设计中。视像创作包括三维电视特技和电视字幕系统以及电视图像平面合成的综合运用。
电视视像创作的实质是电视合成图像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人们可以利用现存的真实图像,外加电视特技给予的变形,附加在根本不存在的电脑创作的背景图像上,添加不同色形的字幕(拼音文字或方块文字),编一个有逻辑或者根本荒诞的故事,再配以动听的电脑音乐或声音,一个体现一定意图或者连作者自己也不甚明了的电视广告片就炮制出来了。
目前,绘画箱技术普遍运用于电视节目片头的制作中。绘画箱不同于电脑动画,在于它是一种平面合成图像的技术。在现有真实图像上用“画笔”涂涂改改,修修补补,美术气息浓厚,很有现代风格。
利用电脑进行图形设计的形式亦可独立运用。常见的有各种字母的变形和拟人化运用,各种物体的模拟设计等等。其中不泛反映一定情趣和意义的创意以构成片头特殊要求。总之,计算机动画的作品在时空定位和透视感受方面非其他视像创作形式可比,所以应用前景极广。
有人预计,电视视像创作系统犹如电视传播中的魔方,无法想象它能创造出多少种视觉形式(尤其是它涉及抽象形式)。这恰表明了一个问题:在电视技术视像创作领域中,发展是无止境的。
关于电视传播几个观念的确立。
(一)技术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毋庸置疑,最新的科学技术必定会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技术的发展,同时决定了文化、政治和传统观念的改变。但正如上文所述,我们反对“唯技术决定论”,也批判轻视技术的所谓“纯技术”观点。对电视技术与艺术相互的辩证关系需要再认识。
事实证明,技术与艺术在电视传播领域中的关系绝不是从属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同步发展的锁链关系。电视的诸多艺术形式正是在它的技术性能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自身运动中创建并逐步完善起来的。
试局限对微观电视艺术创作进行讨论。
电视技术是电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电视技术的发展为电视工作者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力和丰富的表达手段。电视从业人注定自始至终需要利用电视技术设备实现他们的思维梦想。在这里重新提到“技术滤器”的概念,即电视在表达再现事物过程中,技术的因素始终是同摄像机前的事物的知觉统一中起作用的。这种几乎包括与器械设备性能直接有关的一切的“滤器”作用,实质上就是电视人表达自身情感和思维意图的语言实
现方法。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同等,改善和提高技术设备性能后将扩展电视艺术语言表现力。
电视从业人作为工具的操纵者,自然无法忽视电视“技术滤器”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原因在于电视艺术的表现力从根本上很大程度地包含在对电视艺术和工艺的掌握之中。可以说,任何一次电视艺术外在形式的创新、和内在语言结构的演进都是通过这种技术语言来表现的,并通过技术上和工艺上的革新来实现。
典型的例子适用于电视文艺创作(如MTV)、电视广告节目和电视片头的制作方面。电视文艺创作中的“二度创作”成为电视编导的必修节目。融人思维才能创造全新。光影色妆、机位运动、画面组合、传送变形、字幕交错、心理节奏,这是一个未可限量的时空。电视视像创作实质上是电视合成图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而变形(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方法)及重组为创作的精髓。
仅有对电视技术重要作用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割断了本应浑然一体的技术与艺术的天然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电视人创作思维和对电视客观规律的把握。技术应该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方面。从这个角度上说,电视的技术工作者与艺术工作者合一势在必行。目前,电视的发展正在最大程度地使技术与艺术融合以创造崭新的传播特质。这种自觉运用的结果使电视的发展层次超越以往所有阶段。反过来,也将大大鼓舞那些“尝到甜头”的探索者。
(二)电视节目要有对全球的透视
当人们刚刚认识到电视是一种由高技术实现的人类面对面的传播方式时,电视通讯卫星又使它一跃成为一种超越一切的“世界性”语言,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三颗广播通讯卫星,能够用电视节目覆盖我们行星全部有人居住的地方。它冲破了自然和人为的阻碍,使偌大的世界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
电视的世界传播,使亿万普通人第一次看到一个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次相互观察和交流。电视信息传播的全球性质,使它成为全球交流的途径、国家之间和民族之间互相了解的独一无二的手段。电视取得了通向一切观众的直接途径。电视传播的国际化使每一个“渺小”的人都可以成为地球的主宰。人们认知事物的方式必须发生变革。全球式的思维方式给传播者和受众都注人了更新更高质量的血液。
作为国际传播业中时效最强、效果最明显,也是最基本部分的电视新闻,在电视业的竞争中,它是赢得观众的最有潜力的手段。在电视传播国际化的今天,电视新闻首当其冲地站在改革的前沿。
虽然技术的发展使新闻的采集和传播比以往更迅捷有效,新闻在内容上的竞争也使新闻业本身迅速变化,但是最关键的还在于新闻报道风格的转变。新闻报道节目须力求一种新的风格,这个要求并不仅限于有地方特色或适合当地人口味。电视节目要有对全球的透视!目前世界各地电视台都在力争达到一个目标,即站在高层次上处理和报道国际新闻,要使新闻具有世界性意义而不仅仅是国家意义。即每一次都要问一问:“这条新闻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电视传播的国际化趋势不仅影响着电视新闻的报道风格,而且在更深层次上使中国的电视传播业的方方面面得到促进。电视传播要立足世界、放眼全球,我们的电视节目需要有更大的气魄。电视传播的国际化成为电视发展的总趋势。
(三)电视是一种综合多媒传播体
电视是信息时代电子高技术的重要核心。它与其他多种类型高技术的结合兼容使电视传媒成为当今能量巨大、渗透领域深广的技术综合体。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而多媒传播体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各个阶层各种精神消费的个体需求。“传播总体化”和“消费个体化”是电视发展的两极趋势。
现在全世界都在谈论几乎占国民经济1/6的电信业带来的变革��全球信息网设施,虽然人们并不知道它将来最后的形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术语其实是个涵盖不宽,提法陈旧的比喻,因为它不能够概括在新的技术领域所发生的极为深刻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电脑、卫星、有线和无线电话、交互式有线电视、经过压缩的数字广播电视信号。信息资料传递,以及为很多需求娱乐与信息的用户提供每天24小时录像点播服务的“录像拨号业务”等等。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洪特对记者说:“传统的电视业已经走到了尽头,一个全新的电视时代:新型数字电视系统的时代就要来临。”
数字压缩技术的卫星能在同一带宽中传送50O套以上的节目。使用数字技术可在传送目前1套节目的一个频道上同时传输6至7套节目。越来越多的直接人户卫星电视服务在拉丁美洲和欧洲着陆。这就意味着相对一般的有线电视用户,收看数字电视服务就等于在自己家里开了一个“新闻录像店”,你可以拨号挑选消费信息和娱乐。
信息和艺术品经过数字技术处理被储存起来。
数字电视将通向高清晰度电视。它会威胁有线电视的存在吗?
目前亚洲上空约有33颗卫星,据估计到2000年亚洲上空将有79颗卫星运行,出现供过于求现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