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论文(精选5篇)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期的完成,每一个大学生部面临多种观念的冲击.形色兼备的网络世界、人们的道德意识的淡薄、社会拜金意识增长,如不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更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根据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现状,笔者探求史适合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我们现在所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来说,是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立足于高校实际,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构建和完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体系,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二、目前高职高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情况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1.缺乏敏锐性政治论文,不能积极应对大学生的热点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比较多地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工作上,不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忽视理论研究和前瞻性探讨。这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环境影响的敏锐度不够,不能对大学生指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

2.大学生自主、平等意识的增强,导致传统的社会调控系统的失灵。

网上交往的虚拟性使人与人的交往变得自由、平等,虚拟条件下网民交往的角色是虚拟的,不存在上下级、长晚辈、地位尊卑的垂直型关系,但由此也带来了各种问题——导致主导价值观念、社会公共权威以及教育者权威的削弱,使得传统社会训控的功能在逐渐丧失。我曾在网上下载到这样一份《电子空间的独立宣言》:“我们没有一个选举出来的政府,我们也不愿意要这样的一个政府。我宣布,我们正和建设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空间,它与你们试图强加给我们的各种专制体制完全不同。”“我们正在制造的世界,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入的世界,它没有特权,没有因为种族、经济权利、军事力量或出身而形成的偏见,在这个世界中,任何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表达他的信仰” 。“但愿它比你们以前的政府建立的世界更人道、更公正。”这样的宣言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而临的困境是信息系统不再被教育者全部掌控,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言行进行干预,更多地要靠大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

3.教育者人格魅力的下降,导致感召力、吸引力减弱。

08年笔者对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学前系300名学生就“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师?不喜欢什么样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细心、有耐心、平易近人97.5%

脾气差、没耐心95.2%

义务强、水平高80%

业务水平低、能力差83.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57.5%

教学枯燥、不负责63.2%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第2篇

1.教育环境变化决定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

中国现在正处在全面推进改革的新阶段,改革不断深化,力度不断加大,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教育方面的改革也是前所未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改革的方针和政策,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大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联系大学生实际,使课程和现代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紧密联系起来;联系社会现实,使传统的书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2.原有教育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进行改革创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一般都是纯理论教学,照本宣科,很多老师采取的都是灌输式、单一式注入的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课堂枯燥乏味,造成教学效果低下,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不强,教师和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也没有很好的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教学基本上都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理论和实际联系不紧密。考查方式也一直以来都是以试卷考查为主,缺少灵活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内容、考查方式上都存在着弊端,只有进行创新改革,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念和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高校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念首先要确立以学生为本;要关注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注重和借鉴相关学科理论;要做好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1.主体互动模式建构,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创新理念

首先,现在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互相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动的关系。以学生为本,教师要热爱和尊重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抓住学生的心灵,教师必须要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真信真懂真用,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培养高尚的人格,良好的性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真正达到和学生在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这是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核心和精髓。其次,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是兴趣不大,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要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方法研究的基本思路,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所在。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是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想从思想上理论上搞清楚的问题,从这些出发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2.要关注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现在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这个年代的人感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如此,价值取向、社会交往、生活方式等也都发生了变化。不断变化的社会使大学生不断产生新的认识问题,复杂的社会现象使大学生产生很多思想困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需要,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与经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如何增强实效性,如何对传统的讲述方式进行创新,而不是枯燥无味地照本宣科,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迫切要求和重要环节。

3.要借鉴一些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过程,它是传播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传播学理中有关于受众的特性、动机、需求及其接受机制等相关理论的分析,而学生可以看作是这种传播活动的受众,从传播学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料,对学生的接受机制的认识,可以从学生兴趣出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4.新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策略

首先,充分认识新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新互联网下平台建设。高校应建设多媒体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类似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等多媒体互动平台。再次,切实提高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开展工作的能力,建立健全高校互联网信息监控机制及舆情分析工作,建立有效的信息监督机制,加强新媒体信息的传播监管和舆情分析工作。最后,构建基于新互联网平台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应处理好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必须理顺好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要重视课堂教育,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积极开发课外资源;有效利用校园网络平台。

1.重视课堂教育,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

教师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工作,不仅要旗帜鲜明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可以采取课堂讨论、视频教学、专题演讲等不同形式,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要有很好的互动,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和讨论,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比如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等,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交叉整合,在知识方面互相渗透,达到有效的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开发课外资源,加强实践性教育

高校要积极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社团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高校要进行有效地管理使其健康发展,同时要进行积极指导,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另外,高校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入党,树立模范典型,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榜样带头作用,指导开展党建工作,并把这些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中去,构建学习型组织,使大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丰富的校园文化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大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其次,运用社会资源,发挥社会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高校可以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大学生,以爱国主义、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和艰苦奋斗为基本内容,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也可以采取播放影片、报告、讲座等形式,让大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讲,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坚持高校网络文化阵地的主旋律不变。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中;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大校园网建设力度;提高网络思想教育者个人素质,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相结合,实现校园网络道德规范制度化。

四、结语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第3篇

积极心理学提出,自我决定性、乐观、主观满意程度等积极的人格都能够借助积极的感受而持续地累积获得,在个体经受了社会生活中非常多的积极感受后,就会自动地提升积极感受的基准线指标,就会自觉地提出越来越高的需要,进而推动形成积极的人格。积极的情感感受能够更加深入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推动大学生可以有效地借助自身资源使自我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一方面,应当启发学生树立积极的认知态度,加深大学生的主观幸福体会。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幸福感教育属于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也是提高大学生社会技能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前提,也是激发大学生追求价值目标与增强生活信心的基础保障。心理学的分析证实,决定个体情感情绪等感受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时间的态度与认知,应当启发学生通过积极的思想正视问题、困难,有效地化解情感情绪问题,提高积极感知幸福的意识。另一方面,启发学生掌握积极地调控情感情绪的方式,像是放松的方法、转移的方法、宣泄的方法等等,增强学生自身的调控能力。应当启发大学生懂得积极地应对以往的得失,增强以往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应对现实且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提高对以后生活和学习的期望,敢于挑战一切事物。积极心理学提出,所有的个体都具备潜力与优势,只有培育与增强个体本来具备的积极能力,才可以消除个体的消极思想。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通过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懂得激发学生的潜能,且进行激励与引导,如此才可以使学生更加有效地体现积极向上的能力。应引导学生全面地评价自己,发现自我的积极潜能与品质,懂得自我控制与调节,确保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泛化,进而可以在大学生生身上加以固定。积极心理学注重所有人的自我发展要求,且以此当作实施教育的基础,在营造情境、提供基础、创设机会的前提条件下,让人塑造良好的品质、思想,最终推动人的健康发展。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激发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性、自主性,体现学生自我服务、管理、教育的功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地体现学生的积极品质。

二、懂得给大学生创设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积极心理学提倡在社会环境中融入个体的积极品质以及感受且进行考察,明确积极的社会文化、国家制度、学校与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个体积极品质的培养。这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社会和个人互相影响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提出,环境跟人都具备能动与受动的方面,从本质上讲,它们是相互创造的。换言之,环境创造了,同样的,人也创造了环境。为此,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需要给学生创设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体而言,高校需要积极地建设学校文化,创设健康积极的学校环境。学校环境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并且大学生在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品质以及情绪情感感受也跟学校的环境密切相关。高校需要借助积极的学校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一方面,高校需要注重学校内部环境的创设,以使修德、好学、和谐的学校文化形成。可以组织班风大赛,以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组织宿舍文化节,以创设和谐的宿舍文化;还可以组织多姿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以创设多样性的社团文化。并且,高校还需要体现舆论宣传的功能,懂得通过一系列的传媒在学校宣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让大学生在积极的学校文化中感受先进的理念。另一方面,高校需要有效地统一社会环境和自身学校环境的创设,进而给大学生开辟更加广阔的战场。高校能够联合家庭、企业、社区等,建设积极的实习环境,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积极感受,并且强化认知主流意识形态,像是借助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等。

三、结语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第4篇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中,多半出生于九十年代初期,少数出生于八十年代后期,特别是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前,生活在父母和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中,过着"小王子”和"小公主”的生活,对于社会关系和与同龄人相处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表现为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不知道社会是一个平等的群体。

二、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要因素

目前,大学生群体中的主流价值观是健康、积极、向上的,这样的良好局面益于党和国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以及高校对大学生德育的大力培养,同时,也雄辩的说明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对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是大有裨益的。但在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因素相互交织的影响着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思想启蒙者,父母对于孩子思想的形成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父母的职业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根据工作实践简要分析来看,父母工作在政府机关的大学生政治意识比较敏感,考虑问题相对周全;父母从事经商活动的大学生表现的更加务实,政治意识相对较弱,参与度不高。从家庭构成来看,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的现象。来自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往往出现两种极端,部分表现为个性独立,自理能力较强;部分表现为心理脆弱,一定程度上自暴自弃。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个中的影响是较为明显。与此同时,社会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多元并存的局面,使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

(二)个人主观的对于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的影响大学生个人的社会阅历、学业成绩、自我约束等因素是决定其思想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通常而言学习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但是往往不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却在评优过程中据成绩优势;成绩优势相对较弱的学生在心理上有较强负担,时而会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社会工作经验中促进思想准社会阶段发展的积极作用,社会工作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他们的敬业精神、集体观念、自主创新意识和文明修养,激发他们刻苦学习,锻炼和完善各方面的能力。由于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缺乏,大学生的一些生理和心理因素处于不稳定的变化状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定型,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多元化、多变性、矛盾的特点。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深刻而复杂,这就要求大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及时作出相应调整,正确认识现阶段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复杂性、差异性及心理健康状况。

三、对策

(一)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现阶段,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将理想信念教育为侧重点,将学生能力培养为抓手,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两课”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主要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大纵深的教育体系。

(二)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娱活动一是在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谋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为大学生搭建表现自己兴趣爱好的平台,以积极的爱好、健康的活动充实业余生活。二是积极开展党团活动,开展针对性较强、活动形式多样、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思想教育活动,如"大学生活展望”、"三观主题教育”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加强对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的教育功能,加强全面,充分和全面的教育,建立一个强大的职业,兼职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通过工作研讨、业务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在提升理论水平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训,采取"传帮带”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的派驻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外出培训和学习,并激励其进行自我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和工作能力。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第5篇

(一)从社会大背景而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高要求和挑战。首先,社会认知度低。对高职院校的认识普遍停留在高考成绩较低的学生上,家长及个人普遍认为上不了本科,读高职院校学技术,尽早工作,因此,无论是从何种角度而言,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忽视;其次,从高职院校生源的基本情况来看,90后的大学生受来自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潮影响,偏重于物质享受,学习、工作功利性和目的性强。前不久,对大学生入党动机进行了问卷调查,“寻找精神寄托”占8%,“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占7%,“为更好地服务人民”占2%,“为以后找工作方便”占83%。该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入党不再是寻求个人价值提升和人生信仰的依托,而是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理论性强,对学生而言,无直接应用性。更有甚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了,思想政治教育无用,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更偏重于学习专业课程,忙于考职业资格证和英语等级考试,而对思政理论抱着“60分万岁”的消极学习态度。

(二)从高职院校宏观角度而论部分高职院校依旧停留在扩招、盲目建设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视之无物,总是等到出现因思政教育漏洞引发的大型事件,方才恍然大悟,大抓特抓思政教育。还有部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不突出,忽视占领学生的思想和感情阵地,教育效果极差,产生大量的有技能却无道德的半合格技术人才。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的思政教育问题是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实效性差,教育目标模糊等问题。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角度而论从学生角度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枯燥、乏味且无用的,占用课时不少,上课就是听老师语重心长的开导,却无实际用处;就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而言,思政课的教学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些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在课堂上注重理论讲授,而缺乏生动的事例,教学效果差,“觉皇”、“觉主”成群;甚至有学生调侃说:“看到马哲老师就困”。绝大多数思政课教师能够认真备课、潜心钻研,但因缺失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导致授课效果不理想。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思政改革和发展也上升到校园建设的重要项目位置,因此,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职院校领导和主管部门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成立由分管副院长或副书记甚至院长为组长,思政教研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主要领导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领导小组,统一对全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进行听课、督导和评估,另外,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主体活动,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思政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接受第二课堂教育,活跃教育气氛,各院(系)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配合院级工作组开展工作,并形成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例如: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在关于“我的中国梦”重要指导思想的倡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活动、“道德小品”大赛、“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活动成果显著,部分学生表示通过参加这样的思政第二课堂活动,提升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感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快完善相关制度高职院校要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一方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经费保障,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成效的保障,建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档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从新生入学开始,建立个人思想政治教育档案,其中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成绩、日常管理成绩、第二课堂成绩等,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制度化和教学计划之中,并实行学分制,把软约束变成硬要求,也为毕业生最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提供有效依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