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学技术论文(精选5篇)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科学研究;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结合了认知科学、信息学、控制科学、生命科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将成为21世纪信息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和信息产业价值的主要提升点。
在国外,许多著名高校都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并授予智能科学专业学位:世界多数知名的理工类院校都设立有人工智能研究所或实验室,进行智能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及科研工作。在国内,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起步则较晚:2003年12月5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这标志着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诞生。
厦门大学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已经有多年的研究积累和师资储备。2006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厦门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7年6月6日,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经学校批准成立,并于2007年9月迎来了第一届本科生。本文将简要介绍近几年来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
2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
厦门大学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已开展了多年。早在1988年,学校就成立了校级科研机构――“厦门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研究所”,目前,经厦门大学批准,正式更名为“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它是一个以实用智能技术研究为主、集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于一体的研究机构,是厦门大学组建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主要基础。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面向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利用人工智能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逐渐确立了语言信息处理、认知计算、智能信息检索、中医信息处理、视频图像处理、智能机器人等主要研究方向。在语言信息处理方面,现设手写汉字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翻译、语料库技术等研究领域;在认知计算方面,现设觉知计算、脑机接口、机器感觉、隐喻逻辑等研究领域;在智能信息检索方面,现设文本信息过滤、信息检索、信息提取、智能数据挖掘、Web挖掘等研究领域;在中医信息处理方面,现主要研究开发多媒体中草药智能查询系统、基于舌象中医智能体检系统;在视频图像处理方面,现设图像数据库、生物特征识别、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领域。2008年,系里引进了被称为“人工大脑之父”的著名学者Hugo de Garis教授,并以他为首组建了人工大脑研究室,该研究室的目标是,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中国首个人工大脑。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上述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我国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获得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经费的支持。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863子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项。在汉字识别、词语切分标注、语法分析、词义消歧、指代消解、语言神经基础、汉语理解策略、网上信息的选择翻译、统计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计算机音乐、计琴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特色的研究,形成了具体的算法,并且还提出了一种系统性的协动计算理论,出版专著5部,数百篇,其中近三年被EI、SCI等检索的论文达200余篇。
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智能科学与技术系还十分注重产学研结合,先后与北京德威特电力系统自动化有限公司和深圳名人电脑等公司进行合作研发,广泛开展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主要包括:手写汉字机器识别系统、汉语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机器翻译系统以及网上汉语文本分类和信息过滤系统。其中,手写汉字机器识别系统获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机器辅助汉英互翻系统获福建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汉语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获得2003年863中文信息处理评测第二名:机器翻译系统(包括XMMT汉英机器翻译系统、Matrix英汉机器翻译系统、Light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和Neon英汉双向机器翻译系统)在863智能接口评测中多次名列前茅,形成多项产品,技术授权国内多家单位使用。
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发挥厦门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联合人文学院、外文学院和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的学术力量,于2003年成立了“厦门大学语言技术中心”,其中,汉外多语言机器翻译为主攻方向之一。2006年获批了“智能信息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目前,以人工大脑相关内容为研究核心的“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也已获批。
3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情况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现有一个本科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三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专业(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一个“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培养方向(智能工程及网络安全方向),一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人工智能基础)。现有在校本科生近90人,硕士研究生80多人,博士研究生25人,博士后2人。本系教职工近3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80%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博士在读,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2/3。
3.1 本科生专业建设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比较深入地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理论;培养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能够承当智能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任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毕业生适宜到科研机构、学校、技术或行政管理部门、公司、厂矿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研究、应用开发、信息管理和教学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该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遵循“宽口径、厚基础、抓关键、重实践”四项基本原则,制定了较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本科一、二年级安排公共基本课程、校通识教育课程、院系通修课程;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结束院系通修课程,转而推出部分学科通修课程,向专业化过渡,三年级开始加入方向性选修课程。其中,公共基本课程621学时、33学分;校通识教育课程262学、15学分;学科通修课程1544学时、90学分;方向性课程120学时、分;学科跨方向性课程108学时、6学分。这样的安排能真正使学生在获得扎实而宽厚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同时,培养较强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和强调实践环节的训练并倡导理论与实际 相结合,已经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实验室――“仿脑认知与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可支撑仿脑认知与智能机器人两个方向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总经费预算100万元。依托该实验室,结合相关课程,高年级本科生可以进行“心理物理测试实验”、“眼动测试实验”、“面部表情与脑电对照实验”、“行为学与智能关系测试实验”、“机器人避障行走路径规划”、“机器人目标识别与跟踪”、“机器人声控实验”、“机器人智能语言翻译”、“机器人足球比赛”等众多特色实验。
3.2 研究生专业建设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研究生培养以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加强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践教学、论文创新写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重点,包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培养层次。其中,硕士研究生层次又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工程硕士两种类型,分别进行培养。
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适应国家社会发展与进步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具有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高级专门人才和能适应未来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之人才。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到计算机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开发研究、应用与管理等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目前包含“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专业。其中,“人工智能基础”专业包含如下培养方向:认知科学理论、认知逻辑学、计算语言学、智能计算方法、艺术认知与计算、脑高级功能成像等;“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包含如下培养方向:计算机视觉、机器翻译系统、智能中医诊断系统、机器音乐、模式识别、音频信息处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包含如下培养方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多媒体综合应用技术、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目前智能系招收“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B方向(智能工程及网络安全)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力,掌握现代智能与网络科学前沿知识,在智能工程与网络安全方向具有一定研究深度和项目研发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包括:嵌入式智能家居、视频图像处理、网络视觉监控、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网络内容监管、黑客与网络攻防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信息检索与信息过滤、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智能中医信息处理、人工大脑、虚拟现实技术等。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设有“人工智能基础”博士学位授予专业,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对某一领域有全面深入了解或对某一应用领域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科学问题或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高级专业人才:其研究工作对科学技术或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贡献,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基础或新技术、新方法。培养方向包括:人工智能以及应用技术、艺术认知与计算、数据挖掘技术、认知神经科学、软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智能多媒体信息处理、脑功能成像技术等。
4 总结与展望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
随着生产力的持续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科学技术已不能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众多的产业、经济、科技和社会问题,无法用传统的数学方法和技术加以解决。智能科学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它是脑科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构成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智能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技术。在国外,智能科学技术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且,国外一些著名学府,如东京大学、爱丁堡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先后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该方向的高层次人才。智能科学技术也得到国内专家的密切关注,早在1991年中国科学院就建立了以智能科学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并且已有计划将其列入我国新近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
智能科学技术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钟义信教授在2007年中国人工智能年会上指出:“智能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前沿和制高点,充满重大的创新机遇。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下,谁先掌握智能科学技术,谁就有可能掌握制胜的主导权”。目前,智能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推进智能科学技术专业教育,培养高层次智能科学技术人才,正当其时,适应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顺应时代的需求。自2003年10月北京大学自主设置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在教育部备案以来,先后有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先后设置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我校申报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也于2008年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批准。
为加快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步伐,进而提高“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办学质量,新专业建立以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先后于2004年8月在北京、2004年11月在北京、2005年11月在武汉、2006年12月在北京、2007年12月在哈尔滨和2008年10月在北京六次组织“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研讨会和座谈会,上百所大学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加快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己成为众多院校的共同愿望,但由于该专业设置时间不长,各高校对于该专业的建设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因而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
我校建校50多年来,坚持以信息学科为特色,不断调整学科结构,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国家及地方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的人才。近年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智能、模式识别、文本分类、图像处理等研究方向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在科学研究方面,研究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在Rough集扩展理论模型、决策信息系统不确定性度量、自主式机器学习、信息系统知识约简、不完备信息系统中的知识获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针对复杂问题求解,模拟人类问题求解的自然方式,以Rough集、模糊集和商空间理论为基础,开展粒计算研究工作,在二进位粒表示、模糊商空间、覆盖粒计算模型、粒计算知识获取等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将计算智能理论成果应用于一些特色领域,例如,研制了EMAIL过滤系统、基于语音和图像的双模情感识别系统、Rough集智能数据分析仿真系统(R1DAS)、图形图像智能分析与处理系统、棉属植物生物基因信息智能分析系统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些都为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结合重庆邮电大学本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对我校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2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
2.1 培养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基础。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结合以下三个方面。
(1)紧扣专业内涵,弥补“智能缺位”的专业漏洞
智能科学技术以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去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如何设计和建造具有高智能水平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如何设计和制造更聪明的计算机。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按照专业现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弥补“智能缺位”的漏洞。现有的电子、自动化和计算机等专业本身都在向纵深发展,人才需求强劲,都是不可或缺的朝阳专业,与智能技术虽有交叉和结合,但每个专业都不能独立地覆盖智能科学技术的整体范畴,更不可能丢弃原有的专业核心将重心转移到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因此,“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应该定位于弥补信息领域“智能缺位”的专业漏洞。
(2)紧跟市场需求,培养适应国际竞争和社会需求的人才
学校并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大系统。因此,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培养适应国际竞争和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是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到“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基础能力培养,即加强英语、数学、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二是突出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即突出对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科学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三是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即强化智能系统、智能网络等的分析与设计能力。
(3)紧随本校优势,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多样化。各所院校不可能制定完全一致的培养目标,完全一致的培养目标必定导致人才培养的失败。因此,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突出本校的专业特色,针对性地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重庆邮电大学是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院校。因此,我们在制定培养计划时,一方面可以借鉴其他院校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必须结合我校十分优越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方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与现有的“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结合,不仅能够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而且必将大力推动我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加速我校其他学科的快速发展。
2.2 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课程体系的整合和设计来 支撑。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是教学之根本,其主要任务在于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依靠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
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该专业本科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知识体系来看,我们大致可以将大学教育期间学生应学习的知识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开放选修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是对学生德、智、体三方面基础素质的培养。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为本专业后续课程之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本专业的基本能力,主要以智能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为主。专业开放选修课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也是体现本校专业特色的模块。
新专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特有学科体系和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将成为区别于相关学科的重要标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本专业核心课程不是信息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和自动化科学核心课程的简单堆砌,而应该对信息科学核心课程进行有效的裁减和调整。通过对各相关院校进行调研,我们发现“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尚没有形成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是一个亟待讨论的问题。开放选修课是各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特色课程。结合我校的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可以将智能科学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开设相关课程,如智能通信技术等。
2.3 师资队伍建设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实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保证。要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需要教师具备相关专业的坚实基础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如何整合师资力量,如何共享资源,如何进行高校之间的联合培训、互聘教师等问题都是新专业建设和规划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过20多年的师资队伍建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上已经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但是,为适应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需要,除了依赖本院已有的师资队伍,还需要整合其他院系的师资力量,比如控制技术相关的课程和实验可以借调自动化学科的老师,而生物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则可以让生物信息处理学科的老师来承担。
然而,为了适应“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后发展的需要,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脑科学和认知科学方面的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加强。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调整和培养:
(1)调整教师队伍。从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挑选一些在智能科学技术方面有专长的老师组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
(2)组织教师培训。针对当前师资队伍薄弱的课程,组织老师到相关院校进行调研和专业学习。
(3)引进高级人才。建设科研团队,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是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根本保证。
2.4 就业前景展望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就业前景的好坏是本专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产业、经济、科技和社会对智能科学技术的强烈需求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因此,“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至少包括以下几条重要途径:
(1)从事智能科学技术的研究。智能科学技术已成为新世纪争夺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加之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的迫切需要,在国家各部门各领域从事智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学生的一个去向。
(2)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随着“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逐步建立,高校急需大量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人员和研究人员,在高校从事人才培养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学生的又一个去向。
(3)从事智能系统和智能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智能系统和智能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需要大量的智能科技人才,结合我校的行业背景,将智能科学技术应用到通信网络领域,培养学生从事智能通信技术、智能网络、智能信息安全等的研发能力,将为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学生就业开辟最主要的途径。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活到老,学习到老,前进到老”是钱学森对科学、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钱学森博学多识,从应用力学到工程控制论,从工程控制论又走到系统工程、系统科学、大成智慧学,直至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及其中的各个学科,几乎都有自己的学术见解和论述。他一生的科学思想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系统思想”,而其“系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明显时间线索,在《钱学森文集》得到充分体现。他在耄耋之年,将以控制为中心的航天工程演绎为多学科、多专业的复杂巨系统,从现代科学技术推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有学科的深度,更有跨学科的高度和广度。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门类纷繁,但钱学森却用他的系统观点给我们理出了清晰的科学技术结构图。这张图镶嵌在《钱学森文集》的封面上(本是亲手绘制的,此处是重新排过的),既是对6卷内容的高度概括,又是理论精华的总结。
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借用北大老哲学家熊十力的观点,把智慧分为“性智”、“量智”。他说:“人的智慧有两大部分:量智和性智。缺一不成智慧!此为‘大成智慧学’。”他认为,“量智”是侧重对事物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去探索其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性智”是侧重对事物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的、形象的感受上,从事物的“质”上入手去探索其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军事科学等十大科学技术部门的知识是“性智”、“量智”的结合,主要表现为“量智”;而文艺创作、文艺理论、美学以及各种文艺实践活动,也是性智与量智的结合,但主要表现为“性智”。“有丰富的知识是必要的。但也要说清楚,不是有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有智慧了。这里有一个运用知识的问题。中国从前就笑话那些‘老学究’,说明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大成智慧学教我们总揽全局,洞察关系,所以促使我们突破障碍,从而做到大跨度的触类旁通,完成创新。”钱学森如是说。
科学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能解释一大堆凌乱无序、错综复杂的现象,更贵于它能预言现象。钱学森具有广阔的未来视野,他以前瞻者的视角站在现代科学技术之巅,从大至宏观、宇观,小至微观、渺观分析认识物质世界,阐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构建出一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奏响了巅峰上的交响乐。他的科学思想和理论不仅在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发展中得到了证实,而且也将对我国当下和将来的发展依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音乐是一种能够表现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本性的艺术。当我们把导弹、火箭、航空等与钱学森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忽略了与这位科学大师如影随形相伴的音乐、绘画、摄影、文学等艺术世界。钱学森特别喜欢贝多芬创作的乐曲,尤其喜欢贝多芬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这些艺术作品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带给钱学森勇气和力量,丰富了他对世界的认识,使他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在《钱学森文集》中钱学森不仅畅谈了导弹、火箭、航空等尖端科技,还带领我们进入了哲学、思维、文学、美学、音乐、园林、建筑等学科领域。有人说,理性和感性相结合,才是全部意义上的哲学。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中又体现出自然科学家严谨务实的态度,他以理性的智慧和感性的浪漫在科学世界和艺术世界中自由遨游,得出了科学思想家和人文科学家独到精辟的见解,同时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和真正的快乐。因此,他呼吁:“让科学与艺术联姻吧,那将会创造奇迹!”
美国著名原子物理学家韦斯科夫(V.Weisskopf)认为,尽管从科学上可以成功地了解大自然的一切领域,但是仅仅这一点还远远不足以历尽人类经验的每个方面。叔本华说:大思想家真是凤毛麟角,千万人里未必能择出一个大思想家来,他们是人类的灯塔;如果没有他们,人类就要流落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钱学森的思想理论已超出自然科学技术范围,驰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广阔领域。他的科学思想、创新思想、民主思想、人文思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不仅在当代,而且在未来,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人类,人类文明之旅,按其本质都是历史的,隔断这种历史的继承性,我们就会倒退到洪荒原始时代。《钱学森文集》像一幅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的形式,以深入浅出的笔法,将科学技术、文艺理论和哲学思想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呈现给我们,启示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现实各种复杂的事物,包括认识我们自己、人和人的精神等本质和规律。同时,科学的观点、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道德还可以塑造我们的思想、情操,培养我们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心灵,以至影响我们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世界更美好、人类更幸福,如同贝多芬在《欢乐颂》中表达的理想:“人类同享幸福与欢乐,在这美丽的大地上”。
钱学森,用奔涌的智慧照亮一段历史,以卓越的灵魂感动一个民族。他出类拔萃的品格,让他挑得起历史的千斤重担,放得下个人的利害得失。贫弱的祖国、复兴的大志、国重于家的宽广胸怀赋予他恢弘的未来视野、冲天的豪情斗志,让他成为“大家中的大家”。《钱学森文集》以史学家的智慧,文学家的才情,数学家的缜密,逻辑修辞的严谨,描述深刻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军事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文艺理论等,鸿论深入浅出却切中事机,学贯中西又文采斐然。它是迄今为止收录钱学森中文文稿最为系统、全面的个人文集,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钱学森一生丰富多彩的科学思想和令人崇敬的科学精神;是胸怀祖国的赤子的思想史、博学多才科学家的学术人生、着眼未来前瞻者的智慧结晶,更是研究者、学习者攀登高峰的进步阶梯。
这是一部启迪智慧、净化心灵的巨著;这是一笔不能用金钱衡量的财富,藏之于室,开卷有益。
作者简介:
邢海鹰,国防工业出版社总编辑。
邢海鹰同志始终倡导并积极推进以原创内容为主体的学术著作出版。担任责任编辑的图书曾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1次,中国人民图书奖2次、图书奖提名奖2次,省部级图书奖5次,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次;发表了《用系统工程思想指导图书质量建设》等一系列学术论文。
孙慧波,国防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建筑;网络通信;智能控制;学科交叉
1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同许许多多自然学科一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取决于两个主要的因素:一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二是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早期建筑行业中的电气工种,其任务主要是为建筑物的照明、简单的动力设备及其控制配电,以及进行防雷接地设计等,而且当时的照明技术也比较单调、落后,建筑电气工种在整个建设工程中的从属地位非常明显。从事这项工作的技术人员几乎都是通用电气工程各相关学科,如电机与电器学科,电力系统学科,以及工业企业供配电学科毕业的学生。20世纪60年代,从广义含义上讲,传统电气工程学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尤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更是超出人们的预料,人们对其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也愈来愈高,建筑行业中的电气技术人员首次面临了第一次严峻的挑战,以消防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共用天线电视系统(CATV)和建筑电话系统为主的所谓建筑弱电工程应运而生,不少设计院(所)还专门成立了“弱电”设计室,部分高等学校,尤其是建筑类院校也相继设立了建筑电气专业,以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计算机网络和数字通讯技术为主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诞生了智能建筑的概念。可以认为这是建筑行业中电气技术人员所面临的新的、第二次重大的挑战,他们不仅仅是只面对传统的电气技术和经典自动控制技术,还要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以及现代智能控制技术等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问题,显然这种多学科交叉知识给从事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系统产品(软、硬件)开发,甚至建筑物业管理人员带来极大地冲击和考验,同时也给高等院校建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培养这类宽口径、复合型知识人才带来了机遇。事实上,任何传统的单一学科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知识社会的需要。传统学科之间的交互与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现代各类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势必将渗入到建筑行业中,建筑业不再是所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高科技产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种在整个建筑业中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高,所占比重也会越来越大,这将是毋庸置疑的趋势。
2 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的关系
人们一般习惯将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视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的两个层次。事实上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绝不会存在什么“分界线”。当然,传统建筑电气包括建筑(建筑物或建筑小区)供配电、电气照明、动力工程、防雷、接地,以及电话、闭路电视和消防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等内容,支撑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狭义的电气工程和经典控制理论。而对于智能建筑,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给它下一较为准确的定义:它是以建筑为平台,综合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及电气技术的多学科集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显然具有五元交集的结构特点,即:
AEI=AR∩CT∩NC∩AC∩ET
式中:AEI――建筑电气与智能化(Arch itectural Electricity & Intellectualizatio n);
AR――建筑学(Architectural Art);
CT――计算机技术(Computer Techniq ue);
NC――网络通信技术(Netwrk Commun ica-tion);
AC――自动控制技术(Automatic Cont rol);
ET――电气技术(Electrical Technique)。
智能科学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科研建设;人才培养
1背景介绍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1]。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以及IBM“智慧地球”、我国“感知中国”等战略的实施,智能科学技术正在成为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建设也引起了国内外高校的重视。国外许多著名高校都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并授予智能科学专业学位;世界多数知名理工类院校都设立有人工智能研究所或实验室,进行智能科学专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相对而言,国内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起步较晚。2004年,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了全国第一个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之后,国内许多高校也相继设立了这一专业,有些高校还成立了相应的系。现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从计划外专业变成计划内专业,标志着该专业的建设在国内已逐渐形成气候。
厦门大学是国内较早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高校之一。基于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多年的研究积累和师资储备,厦门大学于2006向教育部申请并获批设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之后又于2007年6月6日成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系[2]。建系以来,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一直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办学理念。一方面,我们以系里的科研实力、科研特色为基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优势,为人才培养服务,更好地完成专业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优秀人才的培养也为我系的科研提供了有生力量和储备力量,反过来促进系里的科研发展。
从2007年成立至今,我系完成了首届本科生完整的一轮培养,因此我们希望能将4年来的专业建设的情况做一次梳理,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各高校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也都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我们也希望这些工作梳理能对其他院校的专业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我们对专业建设的梳理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科研与学科建设的进展情况;二是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进展情况。
2科研与学科建设进展
2007年以来,我系科研与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下面从凝练科研方向和科研平台与学科点建设两个方面来介绍。
2.1凝练科研方向
在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成立之前,厦门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有了不少积累,在心脑计算、艺术认知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2007年建系以后,我们结合自身研究特色和学术发展前沿,进一步凝练了研究方向,基本上确定了四个重点发展的方向,并成立相应的研究室。
1) 艺术认知与计算方向。
主要围绕人类艺术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有关诗歌、音乐与舞蹈的审美与创作方面,开展相关的认知与计算研究工作。
2) 智能多媒体方向。
主要从事有关多媒体信息处理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系统的研发,涉及视频图像处理与运动目标检测、基于内容的多媒体信息检索、智能中医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
3) 自然语言处理方向。
主要从事机器翻译、实体关系抽取、跨语言信息检索、语音识别与合成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相关应用系统开发。
4) 仿脑智能计算方向。
主要开展有关机器人认知计算引擎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目标是开发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认知推理引擎,并将其嵌入到机器人中,使机器人具有综合的意识、视觉、语言和动作能力。
方向的凝练很好地促进了我系研究队伍的整合,也使系里的人才引进工作有了更好的针对性。经过四年的建设,以上四个方向均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如表1所示,科学研究也相应的取得了一些进展。2007-2023年间,我系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省级课题、企业委托横项课题等各类科研课题近50项,每年新立项的项目数量如表2所示。同时,我们在《Neuroscience Letters》、《Journal of Vision》、《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中国科学》、《软件学报》及《电子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EI/SCI检索论文150余篇。这些方向的发展为我们的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基础。
2.2科研平台与学科点建设
科研平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是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科研平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直以来,我们就很重视科研平台的建设,也形
成了较好的基础。2003年,我们建立了一个跨专业的校内科研平台――厦门大学语言技术中心;2005年,我们获批建设了“智能信息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依托这两个平台,并基于我们对科研方向的进一步凝练,我们最终于2009年获批建设“仿脑智能计算福建省重点实验室”。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以人工大脑研究为中心,并包含仿脑计算、智能语言处理、视听感知和机器人及其行为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更有利于我系进一步整合和优化科研结构。
学科点建设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拥有学科点一方面反映了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又能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必要保障。
智能科学与技术至今还未被列为一级学科,因此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目前只能依托其他相关专业进行招生和培养。建系之前,我们已经依托厦门大学“数学”一级学科,自主设立了“人工智能基础”二级学科博士点,具有了培养本专业博士层次研究生的基本保证。2023年,我系与厦门大学计算机系、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共同合作成功申报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此一级学科下设的10个方向中,我系将负责建设其中的数字媒体艺术、信息安全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以及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等4个方向。该博士学位授予点将于2023年正式招生,这为我们在博士层次上培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3教学与人才培养进展
下面从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学生培养介绍我系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进展情况。
3.1本科生培养
在本科生方面,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的目标是培养有效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比较深入地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理论;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能够承当智能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任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遵循“宽口径、厚基础、抓关键、重实践”四项基本原则,制定了较合理的教学计划,并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了增设实用技术类课程、增设本科生进研究室参与课题研究的“课题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等若干措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3]。
目前,我系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已经初具成效,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多组本科生团队获批立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2009年,我系本科学生组成的创新实验团队中的3支获得了部级创新性实验项目资助;1支获得了校级创新性实验项目资助;今年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初评中,我系本科生团队又有3支入选。
2) 首届学生就业形式喜人。
2007级本科生是我系的首届学生,共计31人,其中2/3的学生入学都是经专业调剂的,因此学生入学之初对本专业多是不了解甚至是不感兴趣的。经过4年的学习,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多数学生逐渐喜欢上了本专业,部分学生更是将本专业作为其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方向。今年7月,我系2007级本科生毕业,毕业率和就业率均为100%,毕业去向情况如图1所示。
图1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2007级本科毕业生去向
其中,11名学生进一步升学攻读研究生;4名学生选择了到美国、中国香港的高校深造;其他16名学生则进入企业就业。
3.2研究生培养
我系的研究生培养以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加强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践教学、论文创新写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重点,包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层次。在硕士研究生方面,有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专业(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和1个“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培养方向(智能工程及网络安全方向);在博士研究生方面,目前有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专业(人工智能基础)。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我们主要依托系里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特别是部级科研课题。学生们参与到课题研讨中,接触最新的学术前沿问题,并在不断讨论、实验过程中逐步提高独立科研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积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联合实验室或联合培养基地,例如,我们与深圳名人公司建立了机器翻译联合实验室,与北京德威特电力系统自动化有限公司建立了电力自动化软件联合实验室,与厦门中资源有限公司建立了智能反垃圾邮件联合研究中心,与厦门东南融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等。这些基地的建立使学生能够参与企业的实际课题,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就业。
目前,我系的研究生培养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学生们参加各种竞赛或展示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2023年,仿脑智能系统方向研究生研发的社交机器人――“文博之星NAO”项目获得第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最佳创意产品铜奖;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研究生研发的汉语句法分析器和汉语人名消歧系统分别参加2009中文信息学会句法分析评测(CIPS-ParsEval-2009)和2023中文信
息学会与SIGHAN联合会议(CIPS-SIGHAN 2023)的人名消歧评测,均荣获第二名。
4反思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虽然得到国内许多高校的重视并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一,智能科学与技术未能被列为一级学科,因此各高校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只能依附于其他相关专业,导致该专业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学科保障,高层次人才(博士层次)的培养也受到严重制约;第二,智能科学与技术在国内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群,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特色不明显,目前各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行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基本相近,这导致该专业的特色无法被正确理解,也影响了专业招生。
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认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要大力发展,应突出两点。首先,要加强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科学研究,这一方面可以促进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展现高水平成果进一步扩大专业的学科影响力;其次,要加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以此提高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而增强专业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钟义信. 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一级学科: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J]. 计算机教育,2009(11):5-9.
[2] 东,李绍滋, 潘伟.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介绍[J]. 计算机教育,2009(11):46-48.
[3] 东,李绍滋.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若干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23(19):61-63.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Cognitive Science in Xiamen University
CHEN Yidong, LI Shaozi, PAN Wei
(Department of Cognitive Scienc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