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来历和起源(精选5篇)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第1篇

摘要:对于汉字的研究者和使用者来说,加强汉字的规范化、系统化。对汉字的发展遵从自身的规律。对简化汉字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国家对汉字的简化进行系统的规范,提出新的思路,推动汉字简化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简化字;形体;来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23)04-002-01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灿烂结晶,也是中华悠久历史的载体。它同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息息相关,使用简便、规范的汉字已经变成了使用者的共同愿望。回顾汉字简化的历程,追本溯源,简化字的形体演化过程以及如何看待汉字简化这一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所以,在新世纪的今天,对简体字作一回顾和思考,对于推动汉字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简化字的形体来源

汉字简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随着汉代楷书的广泛应用,字体的演变趋于稳定,渐渐的从汉字内部的变化,最普遍的就是笔画的减少。唐宋以后,简化字逐渐增多,印刷体和手写体中都可以看到简化字的足迹。唐朝时期的颜元孙的《干禄字书》收录了当时常见的简化字。宋代以后简化字在结构上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利于人们的书写。纵观汉字简化的历史,简化字的来源多由这两种途径产生,一是政府有组织的简化,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发起的“书同文”运动,还有大多数朝代都在一定程度上发起的正字倡议等。二是民间自行简化,随着人们使用汉字的习惯以及对汉字潜移默化的简化,简化字也变成约定俗成的符号了。

二、简化字利弊分析

关于汉字的简化问题,历来备受争议。1993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对汉字简化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汉字文化》中表达了各自的见解。然而,简化汉字毕竟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艰巨复杂的工作。不管是支持简化汉字还是反对它,我们不得不承认,汉字简化是有利有弊的。

1、简化汉字的优势。汉字的简化符合汉字形体发展的总趋势。汉字的发展,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主要向着简化的方向发展。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的进步,文字的简化向着利于人们的日常使用方向发展。文字的基本用途是便于使用,于是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趋于简化。简化汉字的最主要目的是为汉语服务,简化的结果是有着更简捷、更准确的记录汉语时,才能被社会的发展趋势所认可。

汉字简化是汉字自身新旧替代的必然产物,是文字自身发展、自我完善的蜕变。一切事物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利于人们的使用前进,汉字的简化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希望所接触到的文字越便于使用。汉字具有书写性和可读性,所以人们总是希望汉字的使用越来越简单。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是信息传输的标识,是为了打破语言交际的时空局限二创造出来的,服务于人们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应强调简洁、准确、清晰。

2、简化汉字的不足之处。简化汉字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汉字的创造离不开生活中形形的物体,“以形示意,义寓于形”,“视而可识,察而见义”是它的形体特征。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部分使用者过多的追求笔画的减删,结果是顾此失彼,大大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使得原本能够清晰表达的汉字变得模棱两可。也有的简化字丧失了形体的表达意思,使我们在学习和继承的时候只能盲目的记忆笔画和结构,对汉字表达的文化蕴含,历史背景没有深入了解。

简化汉字使民族文化传承受到影响。汉字本身是信息交流的载体和工具,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沉淀。汉字字形的简化使原有的文化信息丢失了,影响了文字信息的继承和发扬,汉字简化的背后是文化底蕴的流失,这样的损失无法弥补的。

除此之外,简化汉字给人们的认记和考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风’‘凤’不分,‘未’‘末’相淆,‘厂’‘广’易混”等等现象。这些多半都是汉字简化过程中的负面效果。汉字是历史变迁信息积累最真实的表达,了解过去就要追溯到文字的根源。要探究过去的文化和历史信息,离不开对当时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如果盲目的简化汉字,最终造成的就是目不识丁和一知半解。

三、对汉字简化的几点思考

首先,简化汉字应遵循汉字发展的规律。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是历史悠久且唯一保存下来的信息标识。在简化汉字的同时,要保留汉字的记号特征,使汉字原本的意义得以保留。我们不能违背汉字的本质特征,为了书写简单而忽视文字的表意特征,这种后果最终会丢失汉字的信息考究。因此,我们在对汉字简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汉字本身的发展规律,从汉字的本质特点出发,保留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来进行简化,弄清汉字的符号价值,把汉字简化研究引入到汉字规律的认识轨道上,以便在简化汉字中实现 汉字的优化。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第2篇

一、基于儿童:历史题材教学的奠基石

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因此,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儿童视角,研究儿童心理,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以此组织教学,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历史真正走进儿童的内心。

1.基于儿童立目标

鲁洁教授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分为“出发点”回归和“归宿性”回归。所谓“出发点”回归,是指品德教育应基于生活,坚持从生活世界出发,实现课堂生活化。由于汉字历史久远,尽管学生随处可见,但往往感受不到汉字的珍贵,具体表现为:对汉字的态度漠然,作业中错别字、用词不规范、书写潦草等现象屡见不鲜,对汉字学习兴趣不大。因此,笔者将《千年不衰的汉字》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在活动中体会和领悟祖先的高度智慧,认识千年不衰的汉字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有一颗“中国心”的现代公民。

2.基于儿童定内容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历史主题教学的基础。只有立足于学生经验的拓展,才能实现历史事实向现实的回归。只有当学生从历史的学习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价值,由别人的故事转变为自己的体验时,才会激发学习的热情,历史素材中所蕴含的价值才能够深入人心。课初始,笔者以“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人说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话语创设情境,引出了探究话题。然后立足儿童立场,围绕主题设计了“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魅力”和“永远不衰的汉字”四大教学板块,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历史。

3.基于儿童选策略

历史因离学生遥远而难以理解,如何让他们走进历史呢?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笔者针对五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把汉字的历史和现实生活、语文等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取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讨论明理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常处于“愤”“悱”之中,始终带着探究的兴趣走进历史,了解史实。如此,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走进历史画卷,追寻历史踪迹的过程。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体验到汉字来之不易,感动于祖先的智慧和不懈努力,让历史真正走进了自己的内心。

二、活化历史:历史题材教学的敲门砖

鲁洁教授认为,小学不应过于强调历史的知识点,而应教给孩子“活着的历史”。因此,笔者努力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带给学生“活着的历史”,把历史学习作为一个桥梁,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1.在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中感受祖先的智慧

鲁洁教授曾说:“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呈现的往往是对某个独立历史事实客观、直观的描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知识”。教师要寻求这些知识中隐藏着的道德价值,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中的人物,实现“历史与学生的对话”。汉字的演变规律对小学生而言,是抽象的,离他们的生活距离较远,如果仅学习演变规律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于是,笔者从小处入手,以点带面,设计了“猜汉字”的教学活动。从“马”字的演变带领学生探究汉字的演变规律,引导他们在“猜一猜”“画一画”“比一比”中自主发现,感受祖先的智慧。学生在猜汉字的过程中,笔者巧妙地把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秦始皇统一规范汉字等小故事整合进课堂,让历史事件中的人站出来,从幕后转到台前,与学生心灵相会、情感共鸣。这样,使历史人物可感化、历史事件故事化、历史细节生动化,历史“活”起来了。学生由此近距离感受到历史人物的奋斗与追求,体验到他们的苦与乐、悲与喜。

2.在合作探究中体验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也是一段正在书写着的历史。探究身边的历史往往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种令人兴奋的现实感受,使他们觉得历史是可亲近的、有趣的,甚至是温暖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汉字,在汉字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从而萌发对汉字的感性认识,丰富自己的情感。“汉字的魅力”教学板块,笔者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搜集到的资料,小组合作制作汉字魅力名片。活动中,学生兴致盎然,找出了汉字的魅力:字形漂亮、字音优美、组合能力强、包容性强、有情趣、富有意蕴、表意清晰……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充分体会到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真切感受到了汉字背后所凝聚的祖先智慧。

3.在古今联系中升华学生的情感

历史往往能够折射出现实问题。教师要努力挖掘历史内容的现代意义,教育学生既能以史为镜,又能以史为鉴。在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后,笔者提供了以下材料,用中国的统一与欧洲的分化相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汉字是联络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公元14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大陆上,腓尼基人发明的拼音字母和各民族语言相结合,陆续形成了40多种文字。由于文化上互相不认同,最终导致这片并不大的区域分化出了45个国家。而与此相对照,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尽管经历了无数的王朝更迭,但汉字像一根看不见的魔线,把语言、风俗习惯,甚至血统都不同的人们缝合在一起,让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追问:“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中国的汉字历经千年而不衰吗?”学生积极讨论,感悟到正是由于祖先热爱汉字、坚持使用汉字、改进汉字,才能让汉字历经几千年而不衰。如今,汉字已不仅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还是一种文化,更是联络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学生的情感由此得以升华。

三、回归生活:历史题材教学的指南针

历史是面镜子,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脱离现实,就历史讲历史,只会违背品德课程历史教学的初衷。因此,历史题材的品德教学必须以现实为基础,给学生提供分析现实社会的“镜子”,做到时代感和历史感的交融。即要使学生把所学到的一切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以及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这就是鲁洁教授所指出的“二次回归”。

1.在情境中启迪意识

笔者设计了“永远不衰的汉字”教学板块,有效整合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展示“汉语桥”世界留学生汉语大赛的风靡、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中国规范字书写大赛风行全国等事例,让学生感受到世界范围的汉语热,从而倍感自豪。尤其当播放“汉语桥”外国留学生中文大赛视频时,外国留学生清晰悦耳的语音、诙谐流利的表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中国人,学生激情荡漾,他们都为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而骄傲自豪,也从心底萌发了学好汉字、用好汉字的信念。

2.在思辨中指导行为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汉字书写越来越不受学生重视。据此,笔者在课堂中安排了一个情境讨论:“古人对汉字的热爱让汉字传用至今,王选发明第四代激光照排技术,让汉字在信息时代获得新生。而在信息时代,有人说电脑打字又方便又整洁,不需要练字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有的学生说,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不能让它消失;有的说,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二张名片,代表个人的文化修养;还有的说,电脑打字缺乏个性,练字还可以修身养性……讨论中,学生明确认识到:作为小学生应写端端正正的汉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教学回归生活、指导生活,德育的指向性更明确了。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第3篇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分析

在传播学的定义中,“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1]符号一般指人们共同约定俗成的,以任何形式来显示意义的标志物,即再这种标志物中可以感觉和体现指代的对象的意义。比如一提到“长城”,首先能感受到中国宏伟的气势,感受到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对于国家,民族这种巨大的事物,符号本身就是一种公认的结果。符号不同于一般的记号,对于一个国家,它是首先被想到、记忆最清楚的,也是最响亮和夺目的。能够代表中国的符号不仅能让中国人唤起民族自信,而且可以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在留学生在心中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笔者将能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符号和非物质文化符号讨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中国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长城、敦煌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曲阜孔府、孔庙、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颐和园、天坛、大足石刻、明清皇家陵寝、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龙门石窟、都江堰—青城山、云冈石窟、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荔波小七孔。”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医针灸、京剧、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端午节、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格萨尔、侗族大歌、花儿、玛纳斯、妈祖信俗、呼麦音、热贡艺术、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藏戏?、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粤剧、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麦西热甫、中国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昆曲、古琴、艺术、新疆木卡姆、蒙古长调。” [2]

这些文化遗产仅是众多的中国符号中比较突出的代表,从某一方面或者整个方面象征了中国,但是中国符号远不仅限于此。中国的文化符号可以和对外汉语教学结合起来,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由收集整理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文化是语言表达和传播的内容,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现在来到中国的外国学生已不再只为学习语言,许多学生来华前就有一定的汉语基础,甚至汉语水平很高,感受、体验中国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成为很多留学生和社会学者踏上中国高校的一大原因,另一方面,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和熟悉程度也最终决定留学生是否最终掌握了这门语言。

留学生在拥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时,即可进入对留学生进行中国的文化感受环节。中国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沉淀,自身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形态和系统,涉及到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借鉴冯骥才的《符号中国》,本文将能支撑起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传统文化分为语言文化氛围,物质文化氛围,非物质文化氛围。

二、汉字承载的中国的传统文化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面孔和灵魂。没有汉字也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汉字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每一个汉字的构成。汉字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字之所以能够承载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因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表意体系的汉字于表音体系的文字不同,他不是直接表示音素或音节的字母,而是用不同笔画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来记录汉字的单音节语素,从而代表语素的声音。唐汉在《图书文字》里将汉字分解为不同的部件,从而得出这个汉字的起源和意义,有助于大家理解和记忆这个汉字。如“母”字是象形字,甲古文中的“母”字是一个朝左跪立的女人形象,中间加了两个点突出女人和母亲的形象。“牢”字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中的“牢”是一个小房子里有一头牛,门被锁起来了,发展成为“监牢”、“囚禁”的意思。唐汉认为每个汉字都是有意义的,可以分解开来得出这个汉字的来源。王祥之在《图解汉字起源》里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源于物形。经考古发现,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图画,虽然今天的简体字有很多已经看不到当年图画的痕迹,但是对留学生掌握最初的字根,掌握象形文字,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肯定的是,最初原始的文字数量不会太多,到后来庞大的汉字系统是如何创造的呢?早在东汉时期,许慎就著有《说文解字》,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造字法和用字法,“文”“字”不是同一个概念,反应了汉字发展的两个阶段。“文”指汉字的图画符号阶段,主要针对象形文字和指事字,“字”指汉字的表音符号阶段。古代文学称独体的字为“文”,合体的字为“字”。独体的结构需要说明这个字的来源,故叫“说文”,合体的字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偏旁组成,故需要解剖,再来分析,即“解字”。这本书介绍了中国汉字的构字法,分析了当时每一个汉字的来源,反应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不但有助于我们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博古通今,了解当时的社会形势。

中国的语言文学中,文字固然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朱俊声曾说“读书贵先识字,识字然后能通经,通经然后能致用”。而诗歌则是汉字所承载中国文化底蕴的精华。中国古代称能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中国就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从唐朝开始,诗赋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诗赋不仅是世人进入官场的敲门砖,也是评判一个人是否“有才”的标准,更是上流社会、官场应酬场合的必需品。诗赋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的普遍风气,认为“才子佳人”是最完美的婚姻。中国传统文化铸造了中国的民族精神,这些精神在我国古代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可以说诗歌史记录的也是当时的历史,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承载了大量的中国文化的内涵,而诗歌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唐诗宋词也是中国的象征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展示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

中国的历史遗迹和实物展示属于物质文化符号的范围,即“有形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人类文化遗址。这些是人类在历史反战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并且是具体的物质的遗存。它是由人类创造,或者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往。这些历史遗迹和文物有的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有的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教育意义或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历史遗迹和文物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的见证,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的物质文化遗产有二十七处,部级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不胜数。历史遗迹给留学生以第一手资料,真实的感受和还原当时的历史氛围。”以故宫为例,北京故宫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一起被誉为世界五大宫。顾名思义,故宫以为过去的皇宫,为15世纪初年明朝皇帝所建,用30万民工,历时14年建成,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殿宇宫室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被称作“殿宇之海”。故宫的修建集中国的建筑、天象、风水、绘画、雕刻等为一体,依照古代星象学说,紫微星(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地所居,中国历代君王自命天子,天子宫殿如同天帝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皇宫严格按照“前朝后寝”的标准建造,一根中轴线贯通整个宫城南北,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御花园依序位于这条中轴线上。中轴线宫殿两旁又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皇宫殿宇可分为前半部分外朝、后半部分内廷,外朝是皇帝朝政场所,以三大殿为中心。内廷“后寝”以三宫为中心,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通过研究和感受故宫,留学生可以对中国历史上的宫殿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白中国的皇帝办公的地方,能感受到古代中国的气魄和皇家威严,留学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故宫又被称为“紫禁城”,有助于留学生掌握中国的历史文化。

再如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长城是人类的奇迹。两千多年前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其成为中国冷兵器时代直到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期规模最大、最坚固完美的筑城体系,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工程。“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4]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边塞诗词已成了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如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等名句,千载传诵不绝。长城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旅游观光的胜地长城以它巍巍雄姿、坚强的体魄,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以长城作为依托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能让留学生在游乐的过程中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有直观的了解和震撼。

中国的物质文化符号太多,数不胜数,中国的名山华山、峨眉山、泰山、青城山、武当山等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道家、儒家文化,对留学生的教学可以以此为依托而展开;丝绸之路、楼兰古城、大理古城、西夏古城等可以支撑起中国古文化遗址的教学,大足石刻、莫高窟、敦煌石刻等记录了中国的佛教本土化艺术。这些历史遗迹和文物在对外汉语教学上都相互映照,奠定了留学生学习和感受中国文化的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中国现有社会传统习俗氛围渲染了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传统习俗形成的文化氛围,如传统节日,祭祀活动,以及带有民族印记特殊活动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已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祖先留下来的传统习俗氛围已经形成他的独特魅力,经久不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2]截止2023年底,中国已有4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中国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超过100是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这些符号从不同的侧面显现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特点,或感情、或审美、或个性。反过来,他又是留学生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凭籍。应该强调,社会传统习俗不是认为刻意制造出来的,是靠历史沉淀和选择出来的。它是中国的精华,是最深刻的内容最鲜明的外在化表示。越是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国,它的符号也就越多、越丰富和灿烂。符号的灿烂是文明的灿烂之使然。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留学生能够地道掌握汉语的核心要素。熟悉和感受中国的传统习俗,是留学生从“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第4篇

一、文字的起源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统分别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中国的汉字和玛雅文字。这些文字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没有文字的民族采用类似文字的文字画与图画文字来传递信息。这种完全采用图画来传递信息的符号被叫作文字画。这种文字化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产生了可以分解的图画文字,例如北美印第安人的图画文字已经摆脱了文字化表达意义方面的一些不足,可分析为单图,形义联系更加明确和固定。例如龟表示幸福和成功;带箭的弓表示战争,连在一起的心表示爱情;交叉的两条蛇表示危险等等。

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结构复杂,作为古典文字中唯一流传并使用至今的文字,从甲骨文开始,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传世的文献中,零星记载了许多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有汉字起源于八卦说、结绳说、契刻说、仓颉造字说等。从考古发掘的成果图片上,一些古人在陶瓷上刻画的符号,通过老师讲解,看起来和甲骨文、金文很相似,有学者认为这些符号线条熟练、构图匀称、笔画固定,有的符号重复出现,而且有繁简二体,都刻在陶器口外沿,醒目显眼,可以认为是早期的古汉字了。但由于文字数量少,只是分别与少数事物相对应,彼此还不能排列起来记录语言,所以这时还不能说某种文字体系已初步形成。

文字起源后到文字体系的形成,中间还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一个文字體系的形成,应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字形成型比较固定,并有相当数量的文字;其二,分别与语言中的词相对应;其三,文字之间能够排列起来,记录一句话或一段话。从目前发现的文字来看,商代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上述几个条件,标志着汉字体系的形成。甲骨文有单字四千个,目前已经认识的有一千七百多个。从这些已经识别出来的汉字来看,他们基本上能够记载商代的语言,并且由这些单字排列组成的句子已经十分丰富。因此,商代或者更早一些时候应该就是汉字体系初步形成的时期。伴随着中华历史的演进和汉字体系的不断成熟,其结构和形体不断简化,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字形变化,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

一个国家的文字表达和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汉字的千年积淀,孕育出了灿烂多彩的汉字文化,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文字交融影响并远播至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形成包含三十多种文字的汉字文化圈。

二、文字学的成就

作为研究一切历史文化的先行学科——文字学在我国特别发达。广义的文字学,全面研究字的音、形、义,在古代被称为“小学”,即除文字外,还包括音韵、训诂的研究。古文字学研究古代的文字,是语言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的边缘学科。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文字学研究的主要成就表现在:甲骨文资料整理、字典编撰、甲骨文字语言研究和《说文》研究等方面。

(一)甲骨文资料整理和字典编撰

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于1979年至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共收甲骨41956片,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殷墟甲骨文资料著录书,加上198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小屯南地甲骨》以及1999年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甲骨文合集补编》,已出土的甲骨文资料几臻完整。甲骨文字典编撰方面有影响的有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1988)和于省吾的《甲骨文字诂林》(1996)。后者在每个单字下将1989年以前诸家的解释收集在一起,比李孝定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甲骨文集释》更完善,其中的“按语”是作者的研究所得,很有参考价值。

(二)甲骨文字语言研究

文字考释方面的代表作有于省吾的《甲骨文字释林》,此书于197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很注意文字考释的方法,故结论多可信从,反映了作者在考释甲骨文方面的主要成绩。裘锡圭在考释和释读甲骨文方面也有不少贡献,他解释字词深入细致,考释文字精到准确,颇多新意,重要论文有《殷墟甲骨文考释四篇》(《海上论丛》·第2辑)等。甲骨语言研究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语法研究方面,沈培的《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1992)、张玉金的《甲骨文虚词词典》(1995)是两部重要的语法研究著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者在研究甲骨语言问题时较多地使用了甲骨分类、断代研究成果,有些学者在进行甲骨文考释时,也注意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问题,这都提高了研究的质量。2001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甲骨文献集成》全书共四十册,分门别类,把百年来有关甲骨文研究的重要论文和专著汇为一编,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说文》研究

《说文》历来是传统文字学研究的重点,多年来的《说文》研究也多有建树。郭在贻关于段注的系列论文有较大影响;此外,前人研究段注,对篆形问题不够重视,蒋冀骋的《说文段注改篆评议》(1993)弥补了这一缺陷。祝敏申《〈说文解字〉与中国古文字学》(1998)根据古文字学的成果,在深入研究《说文解字》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古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论证了《说文解字》在中国古文字学史上的奠基地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宋均芬的《说文学》(1977)、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1981)也是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四)俗字研究

俗字研究是近三十年來文字研究的一大特色。概述性的成果有蒋冀骋的《俗字研究》(1991)和张涌泉的《汉语俗字研究》(1995),对汉语俗字的定义、特点、价值和演变等作了全面的探讨。考释性著作有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1997)、《汉语俗字丛考》(2000),郑贤章的《龙手镜研究》(2004)、《〈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研究》(2007),杨宝忠《疑难字考释与研究》(2005),皆有创获,为一时之盛。

三、研究中的瓶颈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也没有无缺的历史,汉语言文字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理论探索的风气尚未形成

引进借鉴是重要的,也是必需的,但只是引进借鉴,不思独创则是不可取的。我们有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但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探讨的习惯,在汉语言文字学界,开风气之先的,大多是外国学者,如语音构建、开风气之先的是高本汉;方言语音的层次研究,开风气之先的是罗杰瑞,这种状况有待改变。我们擅长的是拿外国理论来研究汉语,这无可厚非,也是汉语言文字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基于汉语研究的理论创造也是不可少的。新提出的理论也许不成熟,也许漏洞百出,但有个蹩脚的理论总比没有好,有了蹩脚的才有成熟的,所以我们呼吁对基于汉语实际的新理论要宽容,对理论的提出者也要宽容,不要刁难,更不要封杀。宽容,在个人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在学术,则是一个条件,是一个环境,也是一种激励。事实的探求重要,理论的思考也重要,也许更重要。学者们擅长什么就探索什么,各有各的领域,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为对方而高兴,为对手而祝福。文人相轻的恶习,不能再延续下去了。

(二)语言与文化的结合研究明显不足

语言是一种文化,离开文化谈语言没有意义,离开语言谈文化无从谈起。追寻语言背后的文化意义,或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语言,还有很多课题可做,我们的思路还有待进一步开拓。尽管有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1950)之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游汝杰、陈建民、申小龙、邢福义诸家的研究,但大多探讨的是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或从汉字的形体、字义发掘文化,或从姓氏探求文化,而从文化的角度来探求语言的则不多。申小龙提出了文化语言学的本体论,游汝杰、邢福义则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来探求语言,已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但未形成风气,还需要再加强。

(三)研究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完善

鲁国尧引用朱德熙的话说,中国的语言学人“失之于陋”。他说,陋的表现就是窄,知识面窄,治学面窄。知识面窄,表现在知今不知古、知古不知今,通文字、训诂者,不知音韵、语法,知音韵、语法者,不通文字、训诂;知传统语言学者,不知普通语言学,知普通语言学者,不知传统语言学;知语言学者,不知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哲学。知识面窄,必然导致治学面窄。知一不知多,不窄何处?浅指知识未能内化,学业与素养分离,学业自学业,素养自素养,各不相干。既无专业意识,也无专业精神,学业不能提高人的精神修养。故不少学问做得不错的人,境界依旧、思想依旧、习惯依旧,活脱脱一个俗人。浅则俗,俗则陋。故需要在知识面的扩展上下功夫,才可做真正的学人。

(四)学术批评和学术评价存在不足

中国人喜欢表扬和受表扬,不喜欢批评和挨批评。公正的批评是学术进步的武器。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说,表扬也是一种批评,只不过是一种正面的批评而已,至于负面批评,批之者怕得罪人、怕影响关系,更怕别人抓住自己的缺点从另一个角度来个反批评。除非有意见,脸面已撕破,否则批评是万万不行的。实际上成就总是与错误相伴的,没有犯过错误的人,不可能有大的成就。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成就巨大,而错误也很多。人们不会因为书中错误而影响对他的评价。正因为有错误的存在,才有成就的取得。写得四平八稳的文章,不可能有创新,不可能有成就。创新意味着对传统的抛弃,对传统的抛弃意味着风险。守住传统是不会犯错误的,要错大家错,错不从我始,心安理得,但要取得成就也似乎没有可能了。所以,我们主张,学术上不怕犯错误,要敢于冒风险,敢于批评和接受批评!

四、解决的方法

问题的出现总是有解决的方法。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形成了很多优良传统,在今天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我们都可以借鉴,并将其发扬光大,从而解决文字学研究中遇到的瓶颈。中国传统语言学最值得我们发扬的传统如下。

(一)重视实证和归纳

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实证法来自西洋。但是,作为学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实证法在中国本土有厚实的基础、悠久的历史和持续的传统。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从许慎开始就特别重视实证和归纳。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他考据文字“至于小大”,都“信而有证”,“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仅仅这几个数字就无可争辩地说明了许慎重视实证的态度和做法。许慎以实事求是、信而有证的学术精神和态度成就的《说文解字》奠定了汉字学基础。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大量著作都是通过实证和归纳而成就的,由此可见重视实证是中国语言学的重要特色,不容否定和抛弃。

(二)重视书面语言及其意义研究

中国传统语言学重视书面文献的研究,重视意义的独立研究价值。汉字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性质差异巨大。中国学者把意义作为独立的对象加以研究,形成了以汉字的形、音、义为研究对象的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说文解字》所包含的字在离开语言环境后,还可以见到它的本义,看到其本义如何引申出新的意义。古代学者一直把意义当作可以独立研究的对象看待,而不认为它从属于语法。在训诂学中,意义是可以分析的,它运用“义界”的训释方法,就是在意义内部进行结构分析。传统语言学还特别重视语音在词汇语义系统、词源系统、诗词韵律中的表现,古人很少做纯形式的运作,而是在务实的基础上以音证义、以义证音。这是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又一特色,我们也需要继承和发扬。

(三)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中,一直有很浓厚、很自觉的人文传统,“离经辨志”“随文释义”“微言大义”等说法,都表明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追寻语言背后的东西。传统的文字学、训诂学研究历来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如文字构成的理据、古代名物典章制度的训释,都直接牵涉到文化,或是直接为文化服务。这就是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学术传统,值得我们继续发扬。

总之,在文字学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和瓶颈,是因为没有把握其研究对象的本质,而我们解决问题也必然要回到起点。文字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字,研究文字起源,找到文字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注意从原始文字发展到成熟文字体系在体制和功能上的联系,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文字学的瓶颈。

当然,汉字起源问题的最后解决有待今后的考古发掘。正如高明先生在《略谈古代陶器符号、陶器图像和陶器文字》一文的结语中语重心长地指出,“寻找文字的原始形态,即汉字的源头,唯一的希望是今后的考古发掘”。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研究方法上的系统反省,破除陈见,开拓思路,这对推进汉字起源问题的解决、破除文字学研究中的瓶颈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冀骋.三十年来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2] 赵学清.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4).

[3] 李学勤.古文字学的基础工作[J].文史哲,1984(6).

[4] 王宇信.甲骨学三十年与我国甲骨文研究的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1980(4).

[5] 来国龙.文字起源研究中的“语言学眼光”和汉字起源的考古学研究[J].考古学研究,2006(00).

汉字的来历和起源范文第5篇

第一类是从宋代活字印刷发展起来的宋体、黑体等。第二类是由书法演变而来的字体。例如,楷体、仿宋体、行楷、隶体、魏体、舒体、颜体、瘦金体以及钢笔书写的字体等。第三类是属于美术字体,如综艺、美黑、琥珀、水柱等。其他字体多是属于以上三类字体的变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汉字字体衍变得更加丰富,每年都有更多新的字体问世,但很多新字体冒着创新的头衔,将笔画和章法任意而为之,违背汉字的造字规律,模糊了汉字的含义。汉字字体创新应遵循一定的法度,一旦失去这个法度,汉字之美也就荡然无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认识汉字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1 关注当下,立足本源

探究汉字艺术产生的本源,一是汉字在最初形成时本身就具有的艺术性。二是后天的发展。汉字最初形成之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创造演化过程,由于年代漫长久远、考古遗存实物匮乏,致使我们不能有一个系统详实的认识,但据史载和出土的远古文字实物,汉字最初形成的过程中,汉字的创造本身最具绘画的意味,即象形,用线条勾勒出具体物象的抽象形态,后经不断地抽象简化规范,并融合会意、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才成为最初的汉字字体。

如果我们还原先民们造字的这样一种创造过程,用线条勾勒出简洁抽象的物象形态,看后让人既有这种物象的感受,又具有艺术的美感,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就在这一时期,即前面提到的在远古时期,汉字字体尚未成型的漫长探索阶段,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遐想、想象、创作和创造的空间。反观当今的汉字字体的研发,在展现这个漫长探索阶段的汉字的创造演化方面做得还很不够,空白点很多,可以说,今后在这方面的艺术探索和创作确实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待我们进一步挖掘。

对于研究汉字,我们不仅仅是对未来的规划,也要关注当下,立足自身的本源,才能继续向前发展。例如,徐冰的天书,虽然他的天书不能大范围的推广使用,更多的是兼具观赏性和艺术性。他利用汉字的笔画与英文字母的笔画进行融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汉字语言形式。他的这种尝试,将东西的语言文字相融合,既满足了西方人的审美,也让汉字的价值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他不仅仅是在创新,在创新之前,他透彻的研究了汉字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只有在这样一种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才能创作出天书这样的震惊世界的艺术作品。关注当下,立足本源,不是一句空口号。我们要身体力行,实实在在地去做,才能有新的局面面向未来。例如,日本,在这一方面的成就就值得我们借鉴。日本文字的最终创制是由吉备真备和弘法大师来完成的。他们俩人均曾长期留居中国唐朝,对汉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据标音汉字楷体偏旁造成日文片假名,后者采用汉字草体创造日文平假名。尽管自十世纪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汉字的使用却并未因此而废止。时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由此可见,原本就是从汉文化中借鉴而创造出来的日本文字,在今天没有忘却他们的本源,而是更加珍惜这种文化的母体。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保护汉字文化,传承和发扬汉字文化。

2 善于发掘,扬长避短

汉字虽然历史悠久,但当今世界最通用的文字却不是汉字,而是英文。英文只有26个字母,但也创造出了那么多的词汇,汉字则是每一字都有每一字的意思,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在简约之风大行其道的今天,笔画简洁的英文在现代设计中出尽风头,不论是在标志设计,还是编排板式方面,都有它独特的优势。相比之下,汉字笔画繁多、内涵深刻的身后,更考量设计师的内功。例如,国内很多行业标志,更多的是以首字母为主要造型元素。但不论设计风格怎样变幻,汉字的深刻内在及文化意义是英文字母所无法比拟的。在设计中我们要善于发掘汉字自身的价值,不能让这种古老的文化止步于此,它既是传统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它已经经受住了电脑技术等新媒介的考验,正在一步步向前发展。正是因为汉字不如英文字母的来得简洁,所以要扬长避短,继续深化和传承。

3 繁简相会,兼容并蓄

从现代简约即是美的角度来看,汉字的简化是有益于现代设计发展需求的。例如,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相比英文字母,简化的汉字仍旧略显繁复,对于追求简约风格的现代设计来说,简体字有它的好处。至少在设计这一方面,这为设计师解决了不少的麻烦。但繁体字毕竟已经使用了数千年,这种历史沉淀下来的美,不是现代的简体字所能比拟的。从字体上看,繁简明确区分始于一九五六年,之前主要是繁体,而法帖又多是在这以前产生的,法帖中所辑的字自然也就以繁体为主了。人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不知不觉中也就承传了繁体字,以致在自己书写的时候也有意无意地写出繁体字来。本来,作为书法艺术,繁体字也好,缺笔少画的生造字也好,都无可非议,因为此时往往更侧重汉字形式上的美,而很少顾及到它作为一种信息载体的意义表达。但就设计这一方面而言,也是有好处的,尽管显得有点肤浅,但这些所谓的意义表达,也是人为的赋予的。

现代字体设计应该繁简相会,兼容并蓄。不论单用哪一方面,都会有它的弊端,汉字最终走向的将是繁简通行。许多越是看上去繁复的汉字,其实越是拥有无可穷尽的文化道理存在,汉字的象形功能,除了指代意思,更是表现中国文化的审美。传统的中国汉字字型,与中国文化的中的各种审美意趣。例如,中正、对称、偏分、三段式、方形、圆融一一对应,但简化后的汉字,也有它的好处,在简约的设计中,简体汉字笔画少,处理起来更加精简,更能表达出设计师的情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