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一个人的诗句(精选5篇)

想念一个人的诗句范文第1篇

引 言

中国古典诗歌多是抒情的,而乐府诗却往往有一定叙事性,即使是篇幅短小的绝句,也会有一个叙事框架,有人物,有场景,甚至有情节或戏剧冲突,于是也就可以用叙事学的方法来分析,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聚焦这一源自摄影和电影的叙事学概念,即可用于探讨一些场面直观、富有戏剧搬演效果的乐府诗。按照荷兰学者米克巴尔的说法,聚焦讨论的是视觉和素材的关系,就诗歌而言,就是诗中的人物、场景或事件由谁、以何种方式看见或感知。法国学者热拉尔热奈特把聚焦方式分为无聚焦(也称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三类,在唐人乐府诗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例子。

双重聚焦与不同声音的传达

王昌龄《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此诗所写内容历历在目,就字面而言不易产生歧解。但发生在皇宫中的这一幕由谁看见,却十分值得玩味。一种解释是,作者以无所不知的叙事者身份向我们搬演这宫中发生的一幕,是无聚焦叙事。如果是这样,写皇帝对新宠的细心呵护,作者要表达的意蕴是什么?似只能解释为皇帝耽于女色、荒淫误国,诗的意义在于讽刺。杨慎说此诗是咏赵飞燕事,亦开元末纳玉环事,借汉为喻也,黄牧邨说:此借咏卫皇后事,以例君王之宠幸者言外有讽刺,而语意极温柔敦厚,似乎都是这样看的。黄牧邨甚至认为昨夜风开露井桃喻女子初承恩幸,未央前殿月轮高指其正位中宫,而究其始,则自平阳歌舞,本微贱,以更衣得幸,按照这一说法,诗句都蕴含着微言大义,非全知叙述者不能。还有另一种解释。沈德潜《说诗晬语》评此诗谓:只说他人之承宠,而己之失宠,悠然可思,此求响于弦指外也。《唐诗别裁集》则说此国风之体也。他说的己明显不会是作者本人,而是宫中的嫔妃。作者没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位女性的正面,甚至没有任何一笔提到她。但我们仔细玩味,字字句句又恰似从一个失宠嫔妃的口中吐出。或许是前殿月轮高五字让人联想到一个伫立在光线暗淡的后殿的人吧她就是本诗的聚焦者,作者让她站在一旁,看见(感知,或想象)这皇宫中发生的一幕。这样,此诗便成为失宠嫔妃的内聚焦,诗的主旨也因此发生了大的转变,主要不再是讽刺皇帝荒淫误国,而是对宫中怨女的同情。如果一定要联系到作者自己的寄托,或许可以说表现了仕途失意的不平。

复合聚焦与意象虚实

《春宫曲》就像一面聚焦魔镜,从这边看到这样的图景,从那边看却成了另外的样子。像这样神奇的诗作在唐人绝句中诚然无双,但在王昌龄的诗作中,这种双重聚焦的作品却并非特例。《长信秋词》组诗中的第五首: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一、三句指失宠者,二、四句指得意者。这首诗也是双重聚焦:既可以视为全知视角、无聚焦叙事,也可以解读为一个失宠宫人的内聚焦,且两种解读意味不同。不妨把诗按不同聚焦方式稍作改写:无聚焦:(这一边)长信宫中秋月明,(那一边)昭阳殿下捣衣声。(长信宫)白露堂中细草迹,(昭阳殿)红罗帐里不胜情。失宠者内聚焦:(我在这)长信宫中秋月明,(只听那)昭阳殿下捣衣声。(可怜这)白露堂中细草迹,(却恨她)红罗帐里不胜情。按照前一种读法,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都处在并列位置,两两相形,让读者自己去领悟诗的主旨或许你会想到诗人在讽刺最高权力者的朝秦暮楚,或许会想到历史上宠与辱、得与失的空幻无凭,甚至联想到《红楼梦》里的《好了歌解注》。按照后一种读法,则第一句、第三句为失宠宫人所处之环境,是实写;第二句乃其所听到者,第四句则出于她的揣想,是虚笔整首诗不论是实写自己的一方还是虚写另外一方,都出自失宠者的内聚焦,聚焦者心中充满了羡慕嫉妒恨。两种不同的解读,其意味不同仍然是由于视点的差异,若作全知叙述看,作者的叙事声音虽然不甚明晰,但恐怕不是仅仅站在失宠人的一边、为她一个(类)人叹息。

聚焦回环与倩女离魂法

上文所举王昌龄的三首乐府七绝都是双重聚焦,循着不同的聚焦结构解读会出现不同的意蕴。将其视为人物内聚焦时也都是复合聚焦,短短四句诗中出现人物双方,其中的一方向另一方聚焦(看、听、揣想)。《春宫曲》、《长信秋词》其四的复合聚焦都是单向的,聚焦对象对聚焦者的聚焦活动没有回应,《青楼曲》其一把少妇当作聚焦者时也是一样。尽管王夫之的解释未必正确,笔者却认为最有趣味,因为在他的解释中,聚焦对象也在向着聚焦者聚焦,聚焦活动成为双向或说是回环的。这种聚焦结构很像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上片写充满离愁的征人,下片写征人想象中思妇在思念自己,征人是聚焦者,作为聚焦对象的思妇也在向着聚焦者聚焦。这种写法,金圣叹称之为自看自,且美其名曰倩女离魂法,钱钟书则将其概括为分身以自省,推己以忖他。

陆氏之说已被今人普遍接受,如董乃斌先生说:末句却从对面写来:不直说战士对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说他想到妻子在万里之外因为挂念自己而忧愁伤心,夫妻两人对长久的别离、无望的等待都同样地无可奈何。两种说法的分歧是:生愁的人是战士还是思妇?如果按照唐汝询的说法,把诗的第四句理解为想及闺中而生愁,前三句写战士,第四句愁的主语还是战士,整首诗都是写战士。这样理解,虽然读来气完力足、浑然流畅,但只表现了战士思乡念家之情,金闺仅仅是触起战士愁情的起因,并未成为聚焦对象。而按照正常的语言逻辑,愁的主语不应该是战士,而是金闺。金闺万里愁虽然只有五个字,却因万里这一空间意象的插入而成为了一个气场十足的人物形象。她不仅仅是触动主人公愁情的起因,而且还应该是聚焦者的聚焦对象。接下来的问题是,谁是聚焦者?鉴于这是一首含混聚焦(而非多重聚焦,因为各种解释中并不存在不同的叙事声音)的作品,我们不妨循着不同的聚焦方式分别解释如下。

1. 无聚焦。前三句写战士独坐思乡,吹笛(或闻笛),愈发增加了乡愁;最后一句聚焦者的视觉转向千里之外的战士妻,她在遥望万里之外的征人而发愁。无那二字,是诗作者作为全知叙事者的惋叹。在这种解释中,征人与思妇各自被全知叙述者看见,是并列结构。

2. 外聚焦转内聚焦。诗的前三句形象鲜明,却无一笔触及人物内心,可以视为用限知视角,由外部聚焦者聚焦。而在第四句,叙事者把视觉委派给战士,由他聚焦于(揣想)万里之外思念自己的妻子。《唐诗鉴赏辞典》中张燕瑾先生说此诗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很有道理。我们还认为,前三句用限知视角和缓慢的叙事节奏,强化了战士形象的孤独寂寞的意味。限知视角的运用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有益的。在中国诗歌史上,外聚焦的作品很少,且大都篇幅短小,无暇转换聚焦方式。而王昌龄此诗却在短篇中实现了从外聚焦到人物内聚焦的转变,不能不说是创造性的。只是诗中的战士首先作为聚焦对象上场,到第四句才成为聚焦者,用倩女离魂法把视觉转向远方正在思念自己的妻子,三句写征人、一句写(征人想象中的)思妇,打破了绝句常用的两句一单元的对称结构,也打破了乐府诗常见的在征人、思妇双方均衡用笔的写法,其结构创新是值得玩味的。但也使得倩女离魂的部分显得仓促,又没有遥想、遥怜一类表转折的连接词,于是这一聚焦方式的转换便被许多读者忽略了。

3. 内聚焦。我们之所以认定诗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战士而非诗人自己,除了前三句写法侧重外部以外,还有两个原因:其一,我们知道王昌龄无戍边经历,诗的主人公不是他自己;其二,我们知道乐府诗的主人公多是虚构的。如果无视这两点,何尝不可以把主人公当作第一人称我?前面三句何尝不可以读为作者我的自叙?这样读来,从前三句到最后一句的倩女离魂法,便顺畅得多了。而且诗中还多了无那二字作为对金闺万里愁的回应,意象层叠,言简意多,这正是陆时雍欣赏王昌龄诗的主要特点。当然,我们并不认为陆时雍一定把诗中的主人公视为作者本人。按照叙事学的观点,诗人塑造了一个人物,读者以这一人物的眼睛去观察,便会倾向于接受由这一人物所提供的视觉。诗的前三句写战士,于是读者便易于接受战士提供的视觉,当此之时,阅读体验其实与阅读内聚焦的诗作相近。大概陆时雍习惯于进入角色,而唐汝询的解释更像是一种外部的欣赏。

想念一个人的诗句范文第2篇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全诗叙事写景,寓情于事,情景交融,朴实无华,却令人回味无穷。原因何在?这与其巧妙运用虚实手法有很大的关系。首句起笔以自己所处时空为触发点,以“君”直呼对方,借对方来信之实,想象“君”对“我”的询问“归期”。“问归期”三个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妻子对丈夫的牵挂与期盼,其实也是丈夫对妻子的思念。接下来是“我”的回答:未有期。看似生硬的三个字,却饱含深情:我又何尝不想早点回家?但如此天气,如此艰难的旅途,如此繁杂的事务,能早得了么?妻子看到我不能回家,又会生出多少的担心呀!然而对此“我”只有满脸的无奈。可以说这句诗诗人以换位思考写相思之情,“君”未必真有来信,可能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这种不直接写自己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思念自己的手法在古诗词中被大量运用,以委婉形式传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君”问为虚,“我”答为实,对方思“我”为虚,“我”思对方为实。此为一。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承前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既写景寓情,又承“未有期”作出解释。“巴山”点明自己所处的位置,“秋”点明时令,“夜”点明时间。“雨”与“涨”点明下“雨”的程度,而究竟是下得时间长还是下得急或是又急又长则不得而知,但一个“涨”字足令诗人苦闷。此句通过实景,使人仿佛感受到了“我”的无助与压抑:周围黑夜茫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身边无一亲友,使人倍感孤独与凄凉。这“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饱含了诗人漫漫长夜对妻子的无限思念。此为二。

第三句以“何当”一转,直点以下为“虚”境。接下来,两句分别写了两个“虚”景:一个是“共剪西窗烛”,另一个是“话巴山夜雨时”。而这两个景都是未来之情形。这两个“虚”景,就未来的时间点而言,一为“未来现时之景”,一为“未来过去之景”。第三句中“共剪西窗烛”,一个“共”字,把夫妻的团聚与幸福全都写了出来。而一个“剪”字,更是突出了“我”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亲昵缠绵窃窃私语,夜深却毫无睡意。而“共剪”二字,把夫妻的那份恩爱与团聚的幸福都刻进了这一动作,细腻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的温暖图画。

第四句是承第三句“西窗烛”之话语。“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却”字,点明“剪烛”之后,接下来一同谈起了“巴山夜雨”的那个不寻常的夜。“却话”是追忆,那么“话”了些什么呢?那夜,是妻子想念丈夫是否已经接到了信,还是回信了或人已在回家的路上?是丈夫接到妻子来信时的兴奋,还是“未有期”的惆怅,或是夜雨时的孤寂,抑或对团聚的企盼与憧憬?

然而,一个“何当”挡在前面,点明这两个画面只不过是诗人的一种幻想罢了。本诗两次写到“巴山夜雨”,前一次实写,是看信的时刻,后一次虚写,只是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各自的“巴山夜雨”的情景。全诗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之景,即“何当”发问的时间点是实,但“共剪”与“却话”的画面则为虚。此为三。

单就后两句虚景而言,如果把后两句看成是完整的一件事,以未来的时间点来看,“共剪”的为未来之实景,那么“却话”的就是未来之时的过去之虚景了。此为四。

如果再回到全诗,两个“巴山夜雨”,就其实指,内容没有很大区别,但由于所处时空背景一个在当前,一个是在未来的过去时的时态中,因而在传达情感上是有差异的。只不过,诗最终还是回归到了诗人写诗时的现实时空里来,从而产生那种荡气回肠的效果。而单就“巴山夜雨”而言,此诗歌在手法上则实现了一个大的回环:由实而虚,再由虚而实。而全诗在时空上也实现了两个大轮回:时间上的此宵――彼夜――此宵,空间上的“巴山(此地)”――“西窗(彼地)――“巴山(此地)”。此为五。

想念一个人的诗句范文第3篇

第一部分:领悟诗歌

要想真正理解古诗词,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1.抓住意象,把握意境,弄清基调,分清类型

鉴赏古诗词,首先应当明确,作者是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意象,即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事物。如杜鹃,往往代表着思乡;柳与留谐音,与留恋有关;月亮与思乡念家、思念亲人、盼望团圆有关……了解通过这些意象所创设的生活图景,知道作者是如何将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相融合的,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明快高亢还是阴暗低沉,是喜悦欢愉还是凄苦悲凉,是豪迈壮观还是闲适淡雅……根据诗词内容将其大致分为五类:

(1)咏物言志诗

这类诗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景物来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一种是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

(2)送别诗

送别诗或是叮咛对方、劝慰对方,或是表达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或是表达别后的思念等等。

(3)怀古诗

这类诗主要是凭吊古代的人和事。对人,表达缅怀之情;对事,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

(4)战争诗和思乡诗

一般来说,战争诗中除了有一些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这样壮阔主题的少数诗词外,大多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或是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5)闺怨诗和羁旅诗

这类诗大多与妇女有关,有的是通过写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愁别绪,忧郁伤感。

2.赏析语言,辨明风格,分清抒情,理出手法

不同的作家,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新,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质朴,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等。正是这些体现了作家卓尔不群的风格,如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平易……读唐诗就要分清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社会政治不同导致的诗风的巨变,同时还要注意田园诗和边塞诗的差别;读宋词就要弄清柳永和苏轼在词的发展中的地位,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区别。

不同诗作风格迥异,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来抒感的呢?其实很简单,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直接抒情;类似“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就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还包括借景抒情(也可叫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等。

我们要明白,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往往是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的。而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对比、象征、衬托,其中艺术手法中包括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

第二部分:答题技巧

光对诗歌有了以上总体大致的把握还不够,在具体的做题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一般来说,高考诗歌鉴赏题不外乎以下几种。

1.对诗歌“字”的考查。这种题型我们称其为“诗眼”题型

这类题的设题方式:①对诗中的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②找出诗句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一个(或两个)字,并作简要分析。③该诗的某联中有的版本用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指导:我们知道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追求一字传神。我们要品味出所炼字的妙处何在,但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将其放回原句中,结合整首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技巧:①首先肯定好不好,或肯定哪个字更好。②接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意义。③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出好的字在句中所展现的画面、意境。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2.对诗歌中句意的考查,我们称其为句意型题

这类题的设题方式:①诗的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某一句(联)的理解或赏析。

解题指导和答题技巧:诗句往往有两层意思――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要结合全诗,指出其表层意思,有时要挖掘出其深层含义,同时要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考查对整首诗意境的把握,我们称其为意境型题

这类题的设题方式:①诗中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②解释诗中某一联的意思,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③整体感悟全诗,简析某两句是如何创造意境的。

解题指导:意境就是诗中通过意象所营造的艺术境界展现出的诗的韵味,其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是诗词鉴赏中的核心。

答题技巧:①先找出诗歌中的物象、意象。②运用联想和想象,用诗一样的语言将诗歌的画面描绘出来。③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点明意境特点,如:清新质朴、凄凉悲怆、冷清孤寂、闲适淡雅等。④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给人什么样的启迪等。

4.考查对诗歌主旨的把握,我们称其为“主旨型题”

这类题的设题方式:①关于这首诗的内容,有人认为这样,有人认为那样,也有人认为兼而有之,你认为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②这首诗明写眼前之景,暗寓历史沧桑。请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加以赏析。

解题指导:我们知道,诗言志,诗歌最终是要抒发感情表达志向的。因而分析诗歌的主旨要结合作者的观点和作品的社会意义。

答题技巧:①先分析具体的诗句的内容,看其具体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有什么深刻含义。

5.对诗歌语言特色的考查,我们称其为“语言特色型题”

这类题的设题方式:①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②赏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解题指导:答这类题,不可只突出个别字运用的巧妙,而应对整首诗的语言风格进行品味。回答时也应多用形容词,如简练传神、凝练雄浑、沉郁顿挫、豪放雄奇……

答题技巧:①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话,准确概括语言特色。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对诗歌手法方面的考查,我们称其为“技巧型题”

这类题的设题方式:①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诗人如何抒感的?有什么作用?

解题技巧:我们要明确,诗人抒感,往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这种手段就是表现方法(也叫表现技巧)。

想念一个人的诗句范文第4篇

诗歌,是一种含蓄隽永的文学体裁。读诗,需要含英咀华,品读玩味,方能在字里行间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很多同学认为诗歌难以理解,其实学习诗歌,有法可循。

从景语入手。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往往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中的景物明显地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诗歌赏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景语入手,来剖析诗人所寄寓的情感。在《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中,我们能从很多写景的句子中感受作者的情愫。以《十五夜望月》为例:“中庭地白树栖鸦”,作者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积水空明、澄净素洁之感,一种清冷幽美的意境跃然纸上。而“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凝练,写出了鸦雀栖树的情状,又为中秋月夜增添了一份悠远的寂静之感。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冷露轻盈无迹,桂花暗香浮动,望月的诗人独立于中庭树下,此情此景令人浮想联翩。起笔两句,作者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了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

从情词入手。很多诗歌会在景物描摹之后直接抒情或议论。这些抒情议论的成分带有诗人强烈的感彩,所以,品味诗中的情词也是我们能够迅速把握诗中的形象和题旨的重要途径。这一点,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演绎得十分完美。上阕,作者旨在写月下饮酒;下阕,重在以月衬别情,意在怀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是问月,是幽怨,是遗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常事常规,是自我宽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祝福,是人生的一份豁达。末尾两句,将月圆思亲推向更高的境界。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苏轼的这阕词,说理通达,情味深浓,并以潇洒之笔,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余年来传诵不衰。

从诗眼入手。诗眼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句,犹如这首诗的眼目,即全诗的主旨所在。从诗眼入手透视全诗,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以“圆”字为全诗诗眼,“圆”象征圆满和亲人的团聚。八月中秋的月亮是圆的,西瓜、苹果是圆的,“我”的思念也是圆的。“思念”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情感寄托,是无形的,而诗人将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包孕着许多东西,比如说,“我”有一个成熟而圆满的思念,“我”看到现实中的不圆,追求美好的团圆……

当然,学习诗歌还有其他途径,比如扣住重要字词咬文嚼字,进行“推敲”;比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进行赏析等。重要的是,要由字入诗,由字入境。

想念一个人的诗句范文第5篇

检验读懂诗歌的标准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加以判断:一是诗歌“写了什么”;二是诗歌是“怎样写的”;三是诗歌“为什么这样写”。要想快速读懂诗歌,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阅读。

一、看题目,观注释

诗人作诗,最重诗题!“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标题富含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如:2023年四川卷《秋暮吟望》从题目看点明了时间(秋暮)、内容(望);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吟)。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含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标题,了解诗词的内容。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读题]①时间是中夜(半夜);②地点是西园;③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

[猜想]①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②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

[读诗]①我们在诗中看到了“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②标题里有月,诗中第二联就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③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句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我们就读懂了该诗。

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不同注解有不同的作用。如:介绍疑难词语、地名,有暗示本诗主旨的作用;介绍写作背景或相关诗句有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的作用;介绍作者有暗示本诗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的作用。总之在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诗歌中的注解。

例如: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一诗中的注解: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二、抓词句,审语言

诗歌中往往出现直抒胸臆的语句和带有感彩的词直接出现。

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凭轩涕泗流”等直接抒发诗人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倚窗远望泪流满面。又如2023年浙江卷徐照的《三峡吟》诗中“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最后一句直接抒发诗人愁苦的心情。

分析诗歌语言的暗示,找出写景(人、事、物)的词语。捕捉其特点,体会其联想意义或附加意义(情感、哲理),即诗歌语言的暗示意义。

林庚在《说木叶》一文中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谢榛在《四溟诗话》:“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弄清了景和情,也就大致把握了诗歌的主题。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有形状的暗示,色彩的暗示,时令的暗示,环境的暗示,情感的暗示等。

如: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诗中的“孤雁”、“怜”、“一片”等词语的暗示全诗通过对雁孤苦伶仃的描写来象征诗人自己,表达了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三、理关系,明手法

要梳理诗歌中的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各联(各句)间的关系,是托物言志、借物述怀、因事说理还是借景抒情等;句与句之间是表递进、条件、假设、目的、分总还是其它逻辑关系。

如:王的《金陵怀古》“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guī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