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领域心得体会(精选5篇)

意识形态领域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当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向好

我们通过对200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管理人员的调查发现,同党的十之前相比,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近两三年来的意识形态状况一直在好转,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好。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更加心向祖国、心向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在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上,不仅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而且做出了独特贡献。

首先,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积极、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各地统战部门、社会主义学院、工商联和各派的各级组织纷纷组织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开展集中学习、讨论,使大家更加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真正认清了西方的“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的本质及危害,进一步凝聚共识,决心为进一步大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87.50%的被调查者表示认真学习过系列重要讲话,并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另有11%的被调查者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但却从内心深处非常赞同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其次,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不少人士开始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红色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红色基因培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少非公企业家非常注意吸收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智慧,尤其是推崇思想。西城区、石景山区、大兴区的不少民营企业家公开表示,最敬佩的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工委,以“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为出发点,以学习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为主要内容,探索实施“传承红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主题活动,引导园区非公企业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进程形成的红色基因中,寻找自身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进一步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提高了自身治理能力。园区的一些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力培育红色基因,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员工重走红军长征路、唱红歌等,使红色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流。一些企业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在企业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了很多青年积极申请入党,有的还成为优秀党员。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积极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等形式,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正如所指出的,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是创业成功人士,是社会公众人物。用一句土话讲,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社会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要十分珍视和维护好自身社会形象。调研中发现,不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慈善事业,通过实际行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好表率。北京市工商联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73.27%的企业家表示,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有68.18%的企业家认为,参与慈善和光彩事业,是为了扶助弱势群体,使社会更加和谐;43.18%的企业家认为,参与慈善和光彩事业没有任何私利,仅仅是承担作为企业家应尽的责任;此外,选择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以报答党和人民、造福社会的企业家也占到了39.77%。

第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民运分子、分子等的蛊惑、收买。西城区一家非公有制企业的总裁是派成员,他应朋友之邀参加一次宗教活动后,活动组织者多次联系介绍他信教,并主动来到企业要给员工进行传教,表示愿意给企业困难员工一定资助,美国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媒体也跟踪甚至参与此事,但这位老总坚决拒绝了这些活动。调研中,不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表示,不仅要坚决拒绝西方宗教势力在企业进行传教,而且要坚决拒绝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利益诱惑以及民运分子、分子的蛊惑等。

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状况总体向好,但由于西方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一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尤其是企业家的思想认识仍存在误区。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当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依然存在以下几大意识形态问题。

首先,一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缺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认识、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有的甚至对西方的制度体制充满向往。由于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长大,再加上对我国近现代历史缺乏深刻的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机会较少,有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缺少基本的了解,再加上西方的“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导致少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缺乏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拥护,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有的甚至认为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会更好。

其次,有些地方的党委、政府、派、工商联等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忽视意识形态建设,导致部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等缺乏正确认识,缺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调研中发现,不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存在片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味强调经济建设而轻视意识形态工作。如某区委统战部的一位负责人就反映:“意识形态工作很重要,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也非常重要。但是上级对我们的考核主要是经济发展的指标,还有维稳等,我们要随着指挥棒转,根本没时间搞意识形态建设!”此外,一些地方在抓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时,不仅思想陈旧、手段单一、方法滞后,而且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导致一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意识形态工作有抵触情绪,认为意识形态就是思想管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误解,所以从内心不认可。

第三,受网络上一些“大V”宣扬的流行错误思潮的影响,个别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参与错误思潮的宣扬、传播,有的甚至公然鼓吹“”、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前些年,由于意识形态工作抓得不紧,一些网络“大V”比较活跃,其中有一些“大V”是民营企业家,他们中有的人还是派成员甚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这些人不仅在网上公开宣扬错误思潮,而且还经常搞一些讲座、论坛拉拢、影响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有个别人甚至公然鼓吹中国应该仿照西方的政治制度搞政治体制改革,更有人煽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告别社会主义制度等。由于没有真正认清少数所谓“大V”的真面目,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常邀请这些人搞讲座甚至聘请他们为企业的顾问、独立董事等。

第四,有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在“官”“商”交往中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认为自己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就应得到回报,对国家反腐打击“官”“商”勾结的行为有意见甚至非常不满,进而攻击党的领导和国家的现行政策、举措等。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对于权钱勾结、权钱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由于不少案件牵扯到部分民营企业家,一些非公经济领域人士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也产生担忧,对申请外国绿卡和到国外发展考虑较多。还有的民营企业家在一些公开场合表达对国家反腐的不满,认为反腐影响了经济发展等。这些言论被国外媒体所利用,产生了恶劣影响。此外,还有一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抱着较强的目的性去做一些公益慈善活动,做了之后就向有关部门要回报,希望借此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获得其他更多的荣誉等,损害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的整体形象,也扰乱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第五,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忽视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建设,对西方利用文化产品、宗教、网络等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危害认识不足,再加上有关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等关心不够,非公有制企业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调研中发现,有的非公企业中的党员、团员找不到组织,失落感较强。有的部门直接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账户中扣交工会费,但却没有开展什么活动,使得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工会形同虚设。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第六,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个别人士与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往密切,甚至组建一些私密性很强的社团、会所等组织,发表一些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违背的言论或所谓“研究成果”。调研中发现,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再加上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诱导,以民营企业主、律师等为代表的部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新社会组织的人士自己组建了“XX会”、“XX堂”、“XX岛”、“XX研究院”等一些私密性很强的社团、会所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秘密聚会,在交流时直接攻击、等领袖人物,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甚至宣称中国应该走西方的道路等。

三、如何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

根据几个月的调研和以往的研究积累,课题组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首先,清醒研判当前的意识形态形势,高度重视、科学应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进一步坚定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以及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必然性的认同。要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剖析,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问题、对当前的意识形态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深刻认识到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有关部门应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清醒认识到少数西方国家对中国多年来一直实行和平演变的事实,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与和平演变。在此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灵活、富有成效的教育、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尤其是广大民营企业家按照所要求的那样,深入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谱写人生事业的华彩篇章。

其次,各级统战部门、各派、工商联等要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正确认识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问题等,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识。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通过新的理论观念、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来辨别、引领、掌控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的实际水平,主要体现为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和话语支配力。有关部门应通过集中学习、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使大家深刻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没有自身独立的意识形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应该坚持和弘扬的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使大家形成共识:积极、主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的应有责任。并坚决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反对生硬的教育、影响和感化方式。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和风细雨的方式,使大家深刻认识到,面对新时期的众多新挑战、新考验,只有高度重视、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理直气壮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前进道路,坚决反对“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和等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才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

第三,加强新媒体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影响的研究和应对,积极主动宣传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大对错误思潮的批判,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认清一些在网络受追捧的所谓“大V”、“意见领袖”的真面目,不受其误导甚至主动驳斥其错误言论。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工委联合园内,企业财智谷(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探索了“互联网+党建创新+非公经济+众创空间”的党建O2O 模式,创立了“红色星期六”网络党建品牌。财智谷(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企业实践中,发现党建工作搞好能带动企业文化,我们尝试“互联网+党建”,通过网络平台召集行业精英、企业高管、党员和员工主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大讨论活动,并定期组织线下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了非公有制企业对党建工作的重视,深化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应该意识到,互联网党建是个大题目,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尤其是新媒体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尤其是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通官方微博、公众号、网站等,积极主动宣传中共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大对新自由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批判。同时,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认清一些“大V”的真面目。

第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清醒认识资本对权力的影响及其危害,摆正自己在“官”“商”交往中的位置,坚决支持中央打击“官”“商”勾结行为等反腐败举措,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2023年3月8日,同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江苏代表团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告诫说,“官”“商”交往一定要有道,要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2023年3月4日,又把新型政商关系概括位“亲”“清”两个字,并告诫广大民营企业家,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并指出,靠旁门左道、歪门邪道搞企业是不可能成功的,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做这种事心里也不踏实。同时进一步强调,守法经营,这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一个大原则。公有制企业也好,非公有制企业也好,各类企业都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因此,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自身事业的根在中国,随着整个国家政治生态的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必将更加公平、公正,只要守法、爱国,一定能有更好的发展,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帮助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解决事业中、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更多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第五,进一步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建设,尽快对西方利用文化产品、宗教、网络等形式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引导。有些地方、单位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探索,值得借鉴。如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工委非常重视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针对部分年轻企业家信仰缺失、心灵空虚等问题,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通过采用一对一的定制式微党课等形式开展党课活动,以真诚、务实的态度主动去影响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高管等,使他们不仅支持在企业建立党组织,不少人还主动申请入党。如今,整个园区已经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67家,非公有制企业党委2家,实现了园区党建工作全覆盖,吸引了不少非公有制企业人士积极申请入党,也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在此基础上,他们注重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得园区企业对西方利用文化产品、宗教、网络等形式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保持了较高的警惕性。如北京龙达怡和公司党支部坚持党建与企业经营无缝融合,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的政治思想培训、业务培训,带动广大员工掌握新时期党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以及新知识、新技能,致力于把员工培养成为政治素质过硬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得到管理层、管理者以及股东的认可,也大大推动了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

第六,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主动加强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学习、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判,对一些主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企业要进行鼓励、扶持。出席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关注他们的思想,关注他们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引导,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2023年3月4日,他又强调指出,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并提出,要注重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引导他们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而要做到这些,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关键。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贯彻的有关讲话精神,从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中青年人士中发现、培养一批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的典型,引导他们创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打造一批坚强有力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同时,各级党委统战部、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应该牵头,和社科院、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工商联、派等联合,组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专家库,邀请一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精通意识形态理论、熟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专家成为特邀专家,长期关注、研究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有关部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专家之间的便捷、友好、科学、高效的沟通机制,从而为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意识形态领域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指导地位

当前西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出现了新情况和新特点,只有正确认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形势、新特点,对于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切实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

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继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和群众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作为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从政治上要求加强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从政治上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容易使马克思主义口号化、庸俗化,难以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要牢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使人们在思想上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是至今为止是人类文化科学的集大成者, 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三大规律,其真理的力量和逻辑的感染力是任何其它社会思潮无法比拟的,我们对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就应当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的基础上,逐步转向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上,让人们感悟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终身受益。

(二)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经历一个半世纪后仍能长盛不衰、永葆青春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发展中之所以 显示出巨大的 生命力和战斗力 ,有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有以列宁为代表的、有以为代表的和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几座里程碑,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一脉相承的,又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表现形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体系,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内在需要在新世纪,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建设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的实际,研究解决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勇于进行理论概括,善于进行理论概括,不断为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切实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

西方“西化”、“分化”战略和意识形态的渗透,直接威胁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侵蚀民众的政治认同,影响甚至动摇政治稳定的基础,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切实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

(一)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地位。将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到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这是由意识形态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和形式。意识形态属于国家“软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冷战后,随着国家安全领域、安全内容和安全手段等方面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即综合安全观。在综合安全观中,除了军事安全、政治安全之外,还有经济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

意识形态安全对于整个国家安全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就要坚持党的意识形态的原则,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管控,增强执政党对意识形态的驾驭能力;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当前最根本的就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领域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运用思想文化资源在人民中制造共识的能力,主导社会心理和文化氛围,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将全国人民凝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

(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构建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与整合作用,允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进行灌输、教育、启发和引导,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中高级领导十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日同时,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对新形势下主流意识形态的统领力讲行研究,椎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对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特点进行研究,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的实质,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性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回答人们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如何提高和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竹理工作进行研究,使党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能够贯彻到位、落到实处;对提高和加强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影响力进行研究,探讨解决关系意识形态工作全局的具体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安全的渗透。

(三)加强网络和出版物管理,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加强网络和出版物管理,要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掌握话 语权、赢得主动权。要完再公共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工作机制,坚持导向正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努力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要最大限度地挤压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加强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从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疑虑。要利用现代传播技巧,采用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着力建设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传播体系,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要有效地开展对外宣传,努力消除国际社会的误解,及时批驳和澄清敌对势力的造谣攻击,不断提高影响国际舆论的能力和成效。■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2023, (1).

意识形态领域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根据县委要求,县医保局党组对本单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进行全面汇总、研判。现将县医保局第四季度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如下:

一、意识形态领域基本情况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组领导班子集体领导、分工明确、执行有力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党组书记积极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分管领导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做好分管领域和队伍引领,抓好所属机关党支部引领,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党组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同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局长办公会等重要会议的议事日程,切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与机关党建、医保管理、公共服务、安全保障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

二是深化理论学习。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为抓手,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关于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集中学、党课学、视频学、“学习强国”学、干部在线学等多种形式,让局机关党员干部充分掌握思想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推动思想深入人心,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第四季度共开展专题学习研讨3次。

三是加强阵地建设。精心组织理论宣传宣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抵制错误思潮侵蚀,分清是非界限,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切实提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围绕推进医保事业健康发展,积极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和理论研讨,取得显著成效。

二、存在问题

1.对意识形态敏感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部分职能科室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还没有真正从深化意识形态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置问题。

2.对意识形态新情况、新问题的把控处置还缺乏本领和有效手段。虽然局机关意识形态整体态势良好,但部分党员干部在舆情应对中,表现的回应能力不足,后续的处置方法也不多。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意识形态领域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地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受到很大的冲击。我们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并积极探索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把握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进一步巩固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关键词]

网络信息化;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

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很大的冲击。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从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来看,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受到很大的挑战和威胁。因此,研究探索网络信息化条件下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措施,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网络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1、网络信息化是一个不容逆转的潮流,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在网络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无论是网络技术、网络规模还是网民数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据统计,到2023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增网民1894万人,其中新增农村网民占48%,比整体网民中农村人口的占比高出20个百分点。农村地区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达69.2%,未来几年内,手机上网依然是带动农村地区网民增长的主要动力。就全国范围看,使用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上网的人持续下降,而随着手机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的丰富,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网民将继续增加。

2、网络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互联网行业不仅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和地位越来越高,对其他行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的推动实施,可以预见,网络信息化必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甚至影响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意识形态领域就是最先受到冲击和受到影响最大的领域,由于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特殊性和极端重要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正视和积极应对这一严峻考验。

3、网络信息化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催生了新的信息平台。

在过去,传播媒体的渠道和平台比较单一,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人们接触其他信息来源的机会比较少。如今,由于网络信息化带来的信息多源化思想多元化媒体多样化的冲击,人们已经逐渐改变了获取资讯的渠道,更多的是依靠互联网,从网络获取资讯已经成为常态,很多人甚至是唯一的和最主要的渠道。由于微信、微博、论坛、贴吧的兴起,这些具有自媒体、交互性、裂变式传播特征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二、网络信息化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

第一、自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通过网络获取到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了其他任何媒体,网络的影响也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媒体。网络信息以几何级的类似病毒裂变式的方式传播,一条信息在网络上轰炸传播,一个词汇成为网络热词,一个普通的人变成网络红人,都是在短暂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事情。一些网络大V的粉丝动则有上千万,他们关注的事情经过粉丝转发就可以几乎覆盖整个网络人群。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任何新闻事件在网络上都具有放大效应。一些在传统媒体看来较小的事件,都可以在网络上演变成为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但是,与此同时,无论是从人员素质还是技术装备来看,进入自媒体的门槛却是非常之低,只要有基本的电脑操作知识和一网的电脑即可。第二、网络上充斥着大量有害信息,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在给予我们方便快捷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导致信息多元化、媒体多样性、价值观多重性,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困惑和不解,带来了选择上的无所适从。一些低素质、毁三观的言论在网络传播发酵,如有的公开散布,对伟大祖国的灿烂文明,对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抹杀抹黑;有的公开质疑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等都被无端怀疑和污蔑;有的散布没有依据的政治谣言和小道消息,妖言惑众,扰乱视听,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有的散布不切实际的歧视言论,挑起地域、阶层、行业等等之间的争论,打无价值无胜负的口水仗;有的公开散布裸的金钱至上的思想,如所谓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有的以耻为荣,以丑为美,对于颓废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享乐的生活方式津津乐道,黑白不分,善恶不辨,无原则无底线;有的热衷于花边八卦和低级趣味,对于正能量的东西则视若无睹,充耳不闻,败坏了社会风气,腐蚀了人们的心灵,凡此等等,不一而足。这就引起社会大众价值观的混乱。价值的比较,价值的取舍,如果出现了问题,就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影响到精神归属,影响到社会认同,影响到国家稳固。第三、网络媒体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也存在情绪宣泄的现象。毋庸讳言,在我们党内的确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有着蔓延的趋势,这可以从最近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的情况得到印证。一是涉案的官员级别越来越高,有的甚至是政治局委员、常委;二是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动辄上亿,甚至出现小官巨贪的现象;三是涉案时间跨度很长,很多腐败官员是边腐边升。这些现象都引起了人民群众极大的不满,而这种激化的情绪有很多是转移到网络上宣泄,而网络的交互传播更是放大了腐败现象,使人们的认识更加偏激偏颇。这些因素甚至可能会导致人们对于我们党和政府基本面的认识发生偏差,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第四、网络舆情呼唤透明政府,我们很多党员干部却准备不足。在政府和群众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导致一些传言和谣言满天飞,而最终得到印证的一些传言又反过来为一些事实上的谣言撑腰,对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伤害。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处理问题的失误,最终却是透支着政府的信用,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颠覆性的影响。有时候,即使政府的消息是正确的真实的,老百姓也不认可,总是从相反的方面去理解,去解读。在客观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条件下,再机械被动的使用以往的传统手段和方法,就必然是刻舟求剑,落后于形势,落后于群众,落后于实践。

三、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动权的措施

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党的建设。要着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根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和人民公仆的本色,切实筑牢我党立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同时,要根据意识形态领域的特点,探寻新的途径和措施。

1、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首先要一如既往,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引导社会舆论为建设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服务。在全党抓经济,全民谋项目的今天,意识形态领域很容易被忽视被冷落被遗忘,但兹事体大,生死攸关。掌握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我们整个社会的躯体就有了灵魂,在决战生死的战场上就有了稳定军心的旗帜,就可以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所向无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党亡政息的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崩溃却是共同的事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要做到光明正大,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在这一点上,决不能含含糊糊,遮遮掩掩,这是纪律,也是底线,没有任何折衷的可能。

2、要重视价值观的引导。

相对于网络上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信息风暴,党的声音,党的影响,党的引导还不是那么强大,还需要深入,我们要正视这个现实,也要努力改变这个现实,让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发挥航标灯的作用。社会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社会需要把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人们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流成海,握手成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息。巩固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就是要让无产阶级思想理论,让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让符合公众利益的公序良俗,让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为整个社会提倡、尊崇、认可并身体力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民的伦理追求。

3、要适应新的媒体形式。

只有深入研究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严峻考验和网络信息化条件下新媒体的特点,掌握其运行的规律,并利用这种规律,才能为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服务。目前,很多政府网站和官方媒体内容老套、形式呆板,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现象值得重视。要充分利用论坛、微信、微视频、微课、博客、贴吧等新的媒体形式,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阵地。网络的覆盖呈现出几何级增长的方式,新的网络产品层出不穷,而且其影响也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在微信出现后,很多人,包括业界专家也没有想象出它会这么大范围这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我们要充分重视每一个网络产品,特别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网络产品的出现,并积极为己所用。针对利用智能手机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的现实,要多开发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手机App,要在网络环境推送更多的反应正能量主旋律真善美的信息。

4、要注重工作模式的创新。

意识形态领域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摘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建国以来,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形成了主导性意识形态与多元化意识形态并存的发展格局。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需要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需要树立世界的眼光,立足于我们的传统,着眼于国的现实生活。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指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哲学观点等观念形态的总和。在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呈现出一系列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主导性和多元化的统一。在阶级社会的每一种社会形态中,往往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首先是反映现存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其次是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反映已被消灭和正在被消灭的旧的生产关系;最后是反映现存社会中正在成长着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其中,反映和维护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通常占统治地位。可见,除原始社会以外,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主导性指导思想与多元化社会思潮并存。当然,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一个主导性和多元化相统一的体系。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多元化表现为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人们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决定了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必将表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这种意识形态的建设越关注人民、越关注民生,就越能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从而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的实现。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最广泛的认同。它是从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价值理念,不仅符合中华民族的心理和追求,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征和品格。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又具有世界性。一方面,它是在以改革和开放为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同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它着眼于当今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并将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人类文明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批判性和包容性的统一。这一特征可以理解为是主导性和多元化特征的延续。从横向来看,正是因为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存在多种相互对立的意识形态,因此,同一时期各种意识形态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展开斗争;从纵向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是在前一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之上进行建设的。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必须坚持批判的态度,借鉴和吸收同一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传统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果加以批判的继承,弃除糟粕,吸取精华,只有这样,才能够建设出更加科学、更加理性、更加符合人民生活需要的意识形态。而这一过程也体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孕育和确立阶段。党在这一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等重大政治目标的稳步实现,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提前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反过来,这些经济社会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又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权威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逐渐被社会大众所认同,人民民主专政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

从1956年底到1976年底,这一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一切、分析一切、对待一切,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利用一切舆论阵地,宣传“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任务。总之,从1956年底到1976年底,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党和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偏离了正确方向,过分强调政治与思想的作用,甚至把思想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

[1][2][3]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思想认识问题当成阶级斗争问题,把本来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当作敌我矛盾,用大批判、斗争的方法来处理。将马克思主义真理绝对化,对其他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持全面否定态度,意识形态领域在追求整齐划一的同时日渐保守和僵化,束缚与制约了当代中国的思想创新能力与社会活力。

从年月至今,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新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意识形态领域的解放是整个中国步入改革开放时代的第一步。其突出表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重新确立,为新时期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提供了总的指导方向。这一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主要任务是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邓小平在深刻分析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从而确定了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为核心取向的社会主义政治的内容,为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形成和确立,以及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思想道德建设上,针对过去长期存在的一些狭隘观点,强调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五爱”国民公德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共产主义道德既区分开来又联系起来。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主要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平稳顺利进行提供思想指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推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形成了主导性意识形态与多元化意识形态并存的发展格局。一方面,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向前推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是党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来分析、观察新时期、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而创立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社会主导性意识形态,并将随着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不断得到强化和丰富。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的重大突破,是改革开放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的第一大思想结晶。这一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顺利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的思想前提。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为转变执政合法性的思想基础在意识形态建设上作出的理论创新。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提出并形成了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即科学发展观,不断对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理论和观念创新。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例如,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传统社会信任关系遭到破坏,社会道德和伦理价值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日渐被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急功近利思潮侵蚀,社会意识形态凸显了工具主义的倾向;在信息网络化和文化影视化的影响下,各种社会思潮出现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意识形态感性化趋势无疑又增加了社会意识形态存在变化的复杂性。

三、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

(一)在新的形势下,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毛泽东同志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出新的特点,即价值观的渗透和反渗透异常激烈。我国国内又处在社会转型、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转型任务叠加、转型环境复杂和转型速度加快,给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特别是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价值观面临挑战,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现象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构建并强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都是加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举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