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课程(精选5篇)

基础医学课程范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3月—7月本院2023级临床医学生80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每组40人进行研究。对照组40人中,男生23人,女生17人,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为(21.32±0.48)岁,实验组40人中,男21人,女19人,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为(20.65±0.56)岁,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医学生在年龄、性别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学生均对此次研究知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本科教材《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四理”课程进行学习,教师根据其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授课,对这些基础课程内容分为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实验组在对照组教学的基础上联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具体方法如下。(1)在进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之前,授课教师应当接受短期培训,了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方式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对其进行充分了解。在授课之前,需要根据现有的教学大纲,制订教学方案[4]。(2)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授课教师需提前向实验组学生介绍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方式的意义、内容及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其有所了解。(3)在课程开始前,学生需要做好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积极做好课堂讨论和发言内容等准备工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4)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了解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四理”课程之间的联系。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讲解,使学生充分掌握课程重点内容,然后授课教师根据本次课程内容选择相关病例进行课程整合[5]。病例需要有详细的过往史、现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病情转归等详细资料,从器官系统的生理学功能到病理变化,再到病理生理机制,最后为药物的作用机制,将“四理”课程融为一体,加强学生基础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充分掌握。在讨论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积极讨论,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加深对疾病的认识,丰富相关知识面。讨论结束后,授课教师进行统一点评与讲解。根据学生的观点进行问题总结,对优点给予肯定,对不足给予指点,进一步对基础课程加以联系,构造知识体系,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

对两组学生日常考核成绩、病案分析能力以及教学模式满意度三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比较。日常考核成绩与病案分析能力均由卷面考试进行,每科各100分。教学模式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种评价标准,满意度=(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对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日常考核成绩比较

对照组40名医学生日常考核成绩平均为(78.26±9.24)分;实验组40名医学生日常考核成绩为平均(91.42±8.28)分。实验组学生日常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学生病案分析能力比较

实验组医学生病案分析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66,P<0.05)。

2.3两组学生教学模式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教学模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6,P<0.05)。

3讨论

基础医学课程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了解教师对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与教学的主观看法,进一步合理配置基础医学课程,完善基础医学教学。方法2008年10—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组教师(有效人数77人)进行其对护理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的主观看法调查。经专家修改后问卷的内容效度为1.0.

结果100%的教师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重要;50%以上的教师认为应该开设的基础医学必修课有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生物学;98%的教师认为开设实验课有必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尤其是在解剖学的教学中;94%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知识衔接,比较重视自身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同教师组间仅在课程设置意义和原则的部分条目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础医学课程在护理专业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应将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专业进行紧密联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考虑不同教学方向教师的观点,适当进行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及教学的调整。

课程设置是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核心,科学、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并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基础。基础医学课程是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先期课程,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护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基础医学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整合课程;PBL教学;基础医学

近年来,国内外医学院校在医学整合模块课程中普遍开展了PBL教学,以培养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细胞,分子与基因(cells,moleculesandgenes,CMG)从2008年开设以来一直实施小组PBL教学,在教学案例的准备、讨论课的组织引导以及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2]。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对刚结束CMG课程的学生展开调研。由主讲教师和临床医学八年制的两名学生共同设计调查问卷和分析结果,从教和学的不同角度寻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为优化基础整合课程PBL教学提供参考。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202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119人和2023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120人。

1.2教学实践过程

按照学号顺序将学生分为8-10人一组。CMG课程中应用到6个PBL案例。每一个案例分两次课讨论,并且两次讨论课间隔一周。第一次讨论课学生分析案例信息,提出学习问题,分配学习任务;第二次讨论课则是汇集见解,讨论学习问题的解答,绘制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图。每个讨论组有一名固定的指导老师。在每个案例讨论结束后,老师与学生相互反馈并点评。

1.3调查方法

CMG课程结束后,由主讲教师和临床医学八年制的两名学生共同设计CMG课程PBL教学调查问卷,包括案例选择、课程安排、讨论过程、教师指导、教学效果五个方面。问卷利用问卷星系统(https:∥www.sojump.com/)在线发放给调查对象。学生匿名填写问卷。共计发放调查问卷221份,回收有效问卷206份。调查结果数据统计分析由问卷星系统自动完成。

2CMG课程PBL教学问卷调查结果

基础医学课程范文第4篇

一、慕课的发展

慕课(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又称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目前正以惊人的速度风靡全球教育界。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23年秋天,来自世界各地的 160000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 Sebastian Thrun与 Peter Norvig联合开出的一门免费课程――《人工智能导论》。因此,2023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慕课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1]

目前,在国内外相继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慕课平台,正在越来越多的向现代教育渗透。世界上公认的慕课三大龙头:Coursera、edX和Udacity一直引领着整个慕课界的发展方向。其他的慕课提供商也不甘落后,如英国Future Learn平台现已发展了1700万注册用户。目前德国也建成了大型慕课平台iversity。在我国,慕课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2023年,慕课在我国迎来了较快发展。该年5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宣布加盟慕课;9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首批全球共享课程在中国大陆上线;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上海交通大学的“好大学在线”、深圳大学的“优课”联盟(UOOC)等中文慕课平台相继上线,其他一些高校也开始建设慕课。[2]

教育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慕课的发展提供宏观指导和条件支持:教高〔2023〕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提出“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发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传统优势,推动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积极、健康、创新、可持续的中国特色良性发展道路。

医学基础课通常知识点繁多,各门课程之间联系密切。因此,学生对如果对前续课程内容握不牢固的话,就会影响严重后续课程的学习。而加强相关学科的慕课建设,就可以使学生牢固的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在医学基础课程中推行慕课建设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医学界也认识到了慕课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建设慕课平台推动医学教育模式的变革。2023年3月,中国医学教育慕课平台建设暨慕课联盟――人卫慕课成立。目前该联盟共育200多家医学院校加盟。该联盟将通过人卫慕课平台建设开发优质课程,通过互联网实现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

二、慕课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1、慕课的应用优势

(1)慕课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这一主体更加突出。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下,集体与个体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需求矛盾。慕课在正视需求矛盾的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程度选择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学习质量和探究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2)传统的班级授课通常是“先教后学”,而慕课则是在理念上先行一步“先学后教,顺情而导”,把学习新知放在课前,把解决难点和完成练习放在课堂。因此,慕课改变了原有的教学顺序,更能体现课改的理念。

(3)慕课通常是由著名医学院校的优秀教师进行讲解录制,师资力量更加强大,学生的选择空间也更加广阔的,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医学教学资源,从而使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分配。而且,慕课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现场直播”形式,录制效果如果不满意便可重来,从而使慕课的质量有了精益求精的空间和时间。

(4)慕课注重的是一种教学理念,所以,制作成本相对低廉,不需要高端仪器,即使一部普通的手机也能做出精彩的微视频。另外,慕课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参与空间并降低学习成本。

(5)慕课是一种资源全共享的教学资源,属于公益教育的范畴,各大医学院校可以在推进慕课的同时,顺势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提升大学形象,可谓一举两得。

2、在应用慕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慕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强烈冲击着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同时,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有专家认为,慕课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其教学质量难以预测。对于学习慕课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储备程度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学习成果就很难监测和掌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应该采用课堂教学为主、慕课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

(2)对于一所高等院校而言,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将是慕课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3)慕课属于在线课程,因此对网络要求较高。另外,慕课是一种视频教学,无法实现面对面交流,缺乏真正的课堂氛围,据统计,只有10%或者不到10%的人能够完成课程。因此,慕课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自控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有更高的积极性。

(4)慕课的制作要以典型知识点为中心,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法和表述方式,在内容选择上要考虑课前课后的延伸,课前的延伸可与“先学后教”模式相结合,课后的延伸应紧扣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和易错点。另外,慕课的制作应该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趣味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基础医学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学生理学;基础类课程;教学评价;多元化改革

随着全国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高职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工作逐渐进入攻坚阶段。按照高职医学院校新课标的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目标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变为培养医学专业学生悬壶济世的情怀、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以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素养培育上来。在这一教育改革目标的背景下,高职医学院校的课程评价改革工作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由于我国高职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同时高职医学专业受传统教育以及传统医学学科人才培育思想的影响较大,当前大多数高职医学院校的基础类课程评价仍然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无论评价取向、评价机制以及评价内容等方面均已无法跟上高职医学院校的整体改革进度,导致高职医学基础类课程改革工作与课程评价改革工作严重脱节,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本文以《生理学》课程为例,对高职医学基础类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改革路径进行探索,从评价方法、评价理念以及评价主体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

高职医学基础类课程教学评价的现状

1.课程教学评价的现状

高职医学基础类课程主要指的是生理学、解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药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普遍具有内容枯燥、学习难度较大等特征。由于高职医学院校招收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欠缺等问题,在长期传统的课程评价和考核模式下,极容易出现学习兴趣匮乏、学习热情受阻最终导致学习成果不佳、考试不及格等问题。随着高职医学专业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这种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却始终未能得到进一步改善,传统的高职医学基础类课程评价体系已经无法为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提供充分的支持,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及优化,从而达到与高职医学专业课程整体改革相匹配的目标。

2.课程教学评价现存的问题

(1)评价理念视角高职院校医学的学生能否顺利毕业,不仅需要看学生能否通过学校的各阶段考试,更为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以及更加严格和残酷的用人单位筛选。高职教育本身是一种偏向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技术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为主的应用型人才教育体系。即便是《生理学》这种极为典型的基础类课程,高职医学教育理应在教学评价方面与一般的本科教学形成一定的差异性,尽可能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本文调研发现,大多数高职医学院校的课程基本沿用了某些本科院校的相关或类似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过度关心学生的考证问题,进而将传统的知识评价列为所有考评内容的首位,对于技能考评以及能够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类课程如《生理学》等重视程度不同。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高职医学专业评价理念存在“重考证、轻基础”的思维偏差。(2)评价方法视角笔者通过对我国多所高职医学专业《生理学》课程评价体系的调研发现:首先,大多数高职医学院校在进行课程评价时的方法极为单一,往往只是按照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方法用以量化学生对《生理学》课程的掌握情况,且往往实验成绩这一项所占的比例极低,仍然存在一定的轻实践、重知识倾向;其次,考试内容仍然多以教师课堂授课中所规划的关键知识点以及考试关键点为主,考核的主要是学生对某些知识的记忆能力以及临近考试时的突击学习能力;再次,考试的内容也多以理论问答为主,对实际动手与操作方面的考核略显不足,考卷中的题目多为选择、填空、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等,综合性命题以及开放性命题较为缺乏;最后,在一般高职医学院校的《生理学》课程中,也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政教育,既不利于高职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也不利于医学专业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3)考评主体视角从高职医学基础类课程评价的主体视角来看,大多数院校在对某一课程的整体教学成果进行考评时,仍主要以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及格率等作为主要的考评标准。一方面,学生的考评环节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维偏差。大多数高职医学院校在进行考评时,过多地依赖最终的考试环节,即便某些院校在制定考评策略时将平时考勤和实验成绩纳入了考评体系,但往往也存在权重系数设置不合理以及评价随意性较大等问题,在对学生日常考勤表现进行评分时,教师极少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往往采用“睁一只眼闭[摘要]基础类课程是高职阶段医学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对于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至关一只眼”的态度,最终学生成绩的好坏仍主要依赖文字性的考试结果进行评定。这样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态度,不仅极容易导致学生不重视日常学习、临近考试突击学习等现象,而且学生在一门课程考试结束达到合格以后,往往就停止了对这一课程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高职医学基础类课程对任课教师的考评始终缺乏一种科学合理、推广性强的模式和体系,无法更为全面地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任课教师也无法根据更为透明、全面的学生评价结果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或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样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高职医学基础类课程教学多元化评价机制改革的策略

1.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改革教学评价理念

高职医学院校对学生开展考评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或学习成果的检验,其更为深刻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真正做到“救死扶伤”,履行医务工作者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考评理念的视角入手,高职医学基础类课程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以通过毕业考试、职业资格考试为目标的评价思路,不断强化基础类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价值,以“评价—总结—改善”为最基本的教学评价思路,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考评不断完善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养,全面培养医学专业学生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医学技能。

2.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

高职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展开,因此与之相应的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也应以这三方面为主要抓手。首先,根据各高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改良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法,使之对学生知识的考评更加科学、真实、合理。传统的医学专业如临床、口腔、药学等课程评价方式多是按照平时成绩30%、实验10%、期末试卷60%的比例开展,期末试卷成绩的占比略高。在对其进行改革以后,尽量将期末试卷考试在综合评价中的占比降低至50%以内,最好以保持在40%为最佳,为下文“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提升奠定基础。在考试考卷的侧重点方面,应尽量降低对书本知识点的记忆性考试,增大主观题的比例,增强对学生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考评。例如,“名词解释”这一传统考试单元完全可以用案例讨论题代替,通过具体的案例对某一或某些名词进行更加开放性的讨论,显然比单纯解释某一名词更具实际意义。其次,以培养高职医学专业学生“能力本位”的思路,利用VR等虚拟技术在基础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性教学评价”。以《生理学》课程为例,《生理学》的教学大纲,主要包括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等方面。除绪论中的内容可以不进行具体的课堂考评以外,其余的课程均应在该一阶段教学目标完成以后开展课堂教学测验和实验等过程性教学评价。例如,对于“消化与吸收”这一章的内容而言,传统的《生理学》教学大纲中并没有安排具体实验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时,容易因为学习内容过于抽象和枯燥,丧失了学习该内容的兴趣和信心。高校可以充分利用VR等现代虚拟技术,模拟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这一动作,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评,从而充分降低因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带来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上文“终结性评价”方法改革完成的基础上,可以使课堂表现、随堂测试以及实验成绩三方面的评分占最终综合评价的20%左右,大幅提升“过程性教学评价”的综合占比。但具体每一章节中安排多少实验内容以及考评的具体权重多少,需要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制定。最后,引入课程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课程思政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绝大多数要走向医院岗位,其责任之重大、工作之繁重,远不是一般专业所能相比。在高职医学基础类课程改革与评价改革中引入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帮助该类院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提升高职医学专业学生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职业精神,让学生深刻明白自己所学内容对于人民和社会的价值,并以此为目标强化自我监督,使传统的教师与学校被动性的教学评价向学生主动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转变。

3.构建教师、学生为一体的教学评价主体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我国大多数高职医学院校在评价方法、评价理念以及评价主体方面均较为单一、片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仅通过改善评价思路、完善评价方法,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改善当前高职医学基础类课程的评价现状。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将自己融入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中,以得到科学、真实、全面的评价结果为抓手,对教师、学校的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内容体系等进行优化,持续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改善高职医学院校所有相关专业如临床、口腔、检验、康复、护理、药学等的教学水平。结语考评机制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并不完全在于该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学校及教师对考评机制的支持力度和信赖程度,同样是决定其能否充分发挥支持效应和反馈效应的关键。不过,某一院校或专业能否将多元化的考评机制落到实处并不在本文的具体论述范围内,因此不再进行过于详实的讨论。

参考文献:

[1]严灿,吴丽丽,刘凌云.《中医基础理论》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2(14):15-18.

[2]杨雅骊,冷峰,方伟,等.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在皮肤性病学的重构和完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15(16):18-20.

[3]宋小青,董明纲,魏会平,等.医学ESP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5(6):98-100.

[4]曹雪明,徐玉萍,贺志成,等.多元化教学评价在临床实习教学改革的应用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28(11):1374-137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