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设计论文(精选5篇)

情感化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Norman在认知和神经科学方面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情感的研究,总结出了情感层次: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在本能层次上,感官接受刺激后,人会无意识地做出反应。本能层次的设计来自于人类本能,大多讲求的是即时的情感效果。行为层次的情感来自使用的效能,即人在使用产品时所感受到的情感体验。在行为层次上设计产品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可用性、性能和反馈。反思层次与文化、教育和经验等,它能使人追忆过去并展望未来,满足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身份的需要。“感性工学”最早由日本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提出。在产品设计领域,设计师先让用户对产品的心理需求感受表达出来,再将需求感受要点与产品设计的对应特性相关联。使设计出的产品能体现出人的情感,达到用户的期望。

二、情感分类及特征表达

情感是人经过长时间的生理和心理共同变化而产生的,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产品本身并不具有情感,但是它可以引发、刺激人的某种情感,亦或是可以承载着人的某种特定情感。1.情感的分类在色彩理论中存在着原色概念,原色即是三种无法再分解的颜色:红、绿、蓝,而将三原色调配在一起后,可以配出其他各种颜色。心理学家因此探寻了元感情,他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列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元情感模式,但是结果却大相庭径。在心理学中,最简单的分类方法是将情感按两个标准加以区分:(1)愉快或痛苦的情感;(2)体验的强度。Trevor将“基于愉快和痛苦而做出的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好坏判断”称为情感价值。以愉快或痛苦的情感为横轴,以体验的强度为纵轴,可以看出在不同情感和体验程度下的情感反应归类(图1)。当听到悦耳的声音时,感受到的是中等程度的愉悦感,当声音变得急促与刺耳时,感受到的就是强烈的不愉悦感。通常,愉悦的情感能让用户顺利地与产品进行互动,不愉悦的情感可以提醒、警示用户。对于产品设计,情感的愉快或痛苦,强或弱并没有真正的好坏之分,重要的是,产品能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方合理地利用情感价值,以达到用户期望的目标,符合用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惊喜。2.产品的情感特征表达虽然产品在实际上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其长期表现出某种情感,可以认为是一种个性特征,产品的情感表现可以分为外在情感和内在情感。外在情感是基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接受到的信息,是在无意识状态下所感知到的情感。外在情感包括形态情感、色彩情感及材质情感等。形态情感是指产品在不同的环境中与其相互联系,并表达出的特定语意;色彩情感是指产品的色彩配置能符合人的感性表达;材质情感是指不同材质以其独特的属性与人的心理之间可以产生对应的情感信息。Trevor提出内在情感是外部和内部刺激所产生的情感反应,它源于人内心重现的某种物体或体验,亦或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心思考和感觉,而非源于那个物体或体验本身。它与社会文化、教育、身份地位、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期望等有关,是有意识感知到的情感。内在情感包含文化情感、经验情感等。产品设计的文化情感,体现在产品设计上是一种文化品质,它影响着人对产品的态度。经验情感是指能让人联想到过去的体验并将其重现的情感,很多小孩子都对吃药丸反感,因为药丸的味道基本上都是苦味,苦味让他们牢牢记住了这种强烈的体验,当再次要吃药丸时,内心重现这种害怕、排斥的情感体验,而糖果的甜味给孩子带来的情感恰恰是相反的。因此,有人专门设计了糖果药丸来让孩子缓解这种情感体验(图2)。

三、产品设计中情感对注意力及行为的影响

情感会改变注意力的专注点和集中强度,也会影响行为积极性和趋向。产品的情感化设计需要吸引用户注意力,引导用户行为,达到用户期望的目标,满足用户需求。1.情感对注意力的影响产品吸引注意力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人在目标不明确、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吸引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人是被动的。产品通过某种途径表现出的某种感官特性引起(刺激到)用户的某种情感,继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此产品上,情感的强烈程度影响用户与产品的互动时长和互动方式等。例如人们对娃娃脸的偏好,设计师们会利用可爱的吉祥物与他们的访客建立联系,访客对娃娃脸形象的喜爱程度影响他们对产品的使用情况(图3)。第二种情况是,人在目标明确、有意识的情况下投入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人是主动的。用户是在目标的驱使下使用产品,情感程度非常强烈,促使用户对产品投入大量或快速集中的注意力来完成目标,但是在与产品互动的过程中,情感还会相应得发生变化,再持续得引起注意力的变化。因此,产品需要提供简单、便捷的方式来帮助用户完成目标,减少用户的负担,给用户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对产品留下好印象。2.情感对行为的影响如图1所示,一般来说,第一象限中是强烈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会作为一个信号,鼓励人们继续当前的行为,行为是趋向的。例如鼓励、惊喜及给予身份等会引起用户的情感,刺激用户喜欢上产品,与产品保持情感上的联系,与产品产生更多的互动。例如轻博客产品“Lofter”,Lofter通常采用下滑来浏览文章,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用户对某个句子的喜爱而在上面点击多次,或是偶然的双击,会出乎意料地在指尖滑出爱心形状(图4),这种可爱的小惊喜让用户在浏览时产生愉悦的心情,愿意阅读更多的文章来体验这样的趣味性操作。消极的情感通常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产生的行为大多是回避的。对产品来说,给用户带来持续的消极情感会终止用户与产品的互动。缓和消极情感,或巧妙地将消极情感转化会积极情感,是产品能够延续生命的机会。2006年7月,Flickr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服务中断事件,引起不便,很多用户产生了负面消极的情感体验。Flickr却借此开展了一次临时涂色比赛,他们贴出通告解释了这次故障的原因,然后让用户在这张通告上做一些创意设计,获胜者可以赢得一个免费的Flickr账户(图5)。这样的做法成功地将带有消极情感的用户变成了内容的参与者,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情感。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负面情感都是不可利用的,例如YanLu设计了一个带小金鱼的洗手盆(图6),小金鱼在蓄水盆里游动,水位随着水的消耗而下降,利用了人们对小生命的恻隐之心达到节水的目的,提醒用户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

四、结语

情感化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矿山机械;情感化设计;研究与应用

一、概述

1.1情感化设计的含义

根据本文总结,得出情感化设计的大概含义。本文认为情感化设计是一种人性化的设计,其改变了传统的器械设计过程中只关注产品实用性的特点,将着眼点放于产品外形特征对于使用者的情感慰藉方面的作用,通过对产品外观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对器械进行更加有效的使用。

1.2对实现矿山机械情感化的作用的研究

本文认为,实现矿山机械情感化设计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于矿山作业者工作效率的影响。前文也有所提及,矿山作业相较于其他的工作来说其工作量是较为巨大的,因此,在矿山工作者工作时易产生疲劳的情绪,对工作提不起精神。而这时情感化设计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对颜色、外形等方面的改造,使得矿山工作者在进行机械使用时更具有精力。第二个影响即是对于安全性的影响。结合以往的对于矿山安全事故的报道可以得知,矿山作业的安全性虽然在近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在警示不够且操作者疲乏的时候,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情感化设计可以通过机械外形的刺激使得使用者具有警觉,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矿山机械情感化的实际应用

1、机械色彩应当保持明亮。在矿山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其外形对人产生最直接的冲击作用的就是机械的色彩。本文认为,在进行矿山机械设计的过程中,为了突出情感化设计的特点,其色彩应当从这两个方面加以注意。首先是从对使用者精神和视觉神经的刺激方面出发。据实验表明,深沉灰暗的色彩更容易使人出现疲乏的现象,而明亮的色彩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因此,在进行矿山机械设计的时候,应当采用红、橙等明亮的颜色。但是,颜色整体应当趋于简单,不应当制造色彩斑斓的外形,尤其是仪表盘的应当尽量简单,以防使用者因为眼花缭乱而产生操作失误的现象。另一个方面是对于安全警示方面的作用。其实为了刺激人的视觉而选择的明亮色彩同时也具有个人提供警示的作用,但是本文认为,除了整体的颜色之外,为了机械操作的安全,机械上的关注部位应当用重点色彩进行标记,使得机械的使用者对其进行高度的关注,减少事故的发生。2、机械外形应当稳重可靠。除了矿山机械的色彩之外,其外形同样能给使用者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在我们传统的认知当中,普遍认为棱角分明的结构较之弯弯曲曲的结构更加具有安全感。而矿山机械由于其作业地点的特殊性以及其工作人员心理的特殊性,对其外表的稳重程度的要求比其他机械更高。因此,根据对矿山机械使用者情感的分析得出,其希望在较为不稳定工作环境中寻找一个稳定的依靠,因此,矿山机械的设计应当较多地利用直角和直线,以突出其稳定感。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而言,棱角分明的机械虽然看起来稳固可靠,但是也给人一种重机械的压抑感,影响矿山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因此,在进行矿山机械设计的时候,应当做到在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定可靠性的基础上融入较为柔和的线条,减缓重型机械给人心理带来的压抑感和严肃感。3、机械的操作应当具有规整性。至于矿山机械操作的规整性,可能是一个较为难于理解的概念。本文想突出的是,在矿山机械的操作过程中,其作用的效果应当具有一定的规律。例如,在运用挖煤机器的时候,挖煤机器挖出的煤最好是具有统一的大小和形状,这样的机械工作,不仅可以使得工作者心理因为煤块的整齐而感到舒心而且可以生出一种对这种机械操作的成就感。因此,要想实现矿山机械的情感化设计不仅需要对其外形进行改造,使其的作业方式变得更规整也是对增进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具有重大影响的举措之一。

总的来说,要想实现矿山机械情感化设计的成功应用,就应把握住矿山工作则在工作的时候与其他工作者心理的不同,再通过研究,将能对其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元素融入到矿山机械的设计中去,以实现更安全高效的矿山工作。

作者:孔德博 张莉婷 单位:1.五矿邯邢矿业邯郸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2.五矿邯邢矿业邯郸中冶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卜繁刚.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在矿山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3,(07):53-54.

[2]张艳明.关于现代设计方法在矿山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23,(28):45.

[3]宋昊妍.论现代设计方法在矿山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机电技术,2023,(04):158-160.

[4]徐淼,任家骏.矿山机械情感化设计研究与应用[J].矿山机械,2023,(05):1-4.

[5]朱艳敏.浅谈现代设计技术方法在矿山机械设计中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33):295.

情感化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经过调研我们可以清晰的明白,现在市场上的便携冰箱,有三种,首先第一种是较为传统的早期产品,功能只有保温,需要将需要冷藏的东西,先在冰箱里面进行冰冻后在进行保温,但是这种冰箱保温时间有限制;第二种是半导体户外便携式冰箱,但是容量比较小,虽然可以制冷,仅仅适合单人人群;第三类是压缩机式的,体积比较大,也是未来户外的主流方向,对应的人群时家庭户外旅行。

二、新型便携式冰箱的设计理念

首先,将环保和节能作为主要的目标,在很多现代电器产品中,环保和节能已经被应用到了,产品是否环保对于人们来说已经成为自己的消费的首要考虑目标。在便携冰箱的设计中,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材料的环保性。其次,仿生原理考虑,不得不说的是,仿生设计是人们完成各项创新中应用最多的也是最为广泛的设计。其中有三个方向,第一形体仿生设计,第二功能仿生设计,这一点在针对性研究中有着较为广泛的研究,而做到功能仿生设计,其实就是对新的研究的表现。第三种就是视觉仿生设计,这一种设计其实也只是针对视觉的感官,是一种对艺术的追求。然后,模块设计的原则。针对这一点,简单的说来其实就是将产品的某些要素组建在一块,然后把这个功能进行统合,然后用一个子系统来表示,从而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个新的产品,应该具备的功能都可以实现。最后,在塑造新的便携式冰箱的时候,可以加入设计师自身的情感,比如对于生活的需求,在卡槽上添加一个新的设计,对提手设计上改变成一个仿生的花篮外形之类。这都是人性化的设计,后面也会针对性的去说,这里并不多说。

三、多功能便携式冰箱的设计

首先,造型上的设计,在现有的实例中,有很多类型,其中以蜂窝状的比较突出,在外型上的仿生学设计中,造型上比较简洁明了,很大方将产品的外观等都表现出来。如右图所示。其次是色彩上的设计,我们都可以理解色参给人的直观感受,在初设计的便携冰箱中,只注重功能,却并没有怎么注重外观,导致人们对便携冰箱的需求也仅仅的停留在户外时的使用上了。而现在人们追求的更多的是为了自身的喜爱上,对于色彩上的设计也比较在意。然后,在新型的材料开发上,新式便携冰箱用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质量轻,性能稳定,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在对于高强度、高温等恶劣环境下都可以进行使用,所以在外出使用中,有着比较不错的前景。最后,针对人性化处理,便携冰箱的个性化也有很多的体现,比如说,上面所展示的那个蜂窝便携式冰箱。给人的视觉效应也是比较不错的表现。在功能上说,冰箱的设计中也可以提供一个制冰结构,在户外可以为用户提供冰块,在需要的饮料中也可以完成一定的任务。这样不仅在使用上让人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也表达了设计师对自己产品的倾注,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在设计中,应该是有感情投入的,而这一点也是确保便携式冰箱能否成功的满足大众需求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完成理念性论述的任务的重要思路。

四、便携式冰箱的情感化设计

不得不说的是,在对于便携式冰箱的设计上,对于自身感情的倾注,也是一个设计师对自己事业的热爱。现阶段大量涌现的各种冰箱设计上,都有着显著的表现。倾注感情,其实就是针对这个项目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对于一个新的项目,我们往往看重的是利益,其实还有一种东西要比利益还要重要,那就是追求,一个没有了情感的设计,是枯燥无味的,那么如何设计具有情感色彩的便携式冰箱就有了新的理化概念。个性化的设计,从一个角度说,是拥有一种理化感情的,表达了设计者对一种特殊色彩的爱戴,比如上面的蜂巢设计,其实就是设计师对大自然的爱,然后表现在他设计的新型便携冰箱上。针对这些,在不同的领域也都有所体现。针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细节进行一定的设计。例如,便携式冰箱由于容积小,所以出门的时候对卡槽的设计,对可存放东西的设计上都可以进行一定的人性化设计,在满足人们对生活需要的情况下,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相应的感念,就可以针对这些东西进行有效的进程。开发一个新兴的理念,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仍是需要一定的操作的。所以如何发展情感的设计,对于设计师而言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至少要用心去做。

五、结语

情感化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1.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追求的情感需求

在传统文化观念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以辛勤工作为本,以追求高尚的品格为人生目标。如今,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理念有了质的改变。人们在辛苦工作的同时,积极乐观的追求身心幸福和物质、情感的双重满足。让·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讲到“消费者把自己看作处于娱乐之前的人,看作一种享受和满足的事业”。在物质社会背景下的幸福观,表现为人们对“幸福需求”的大大增加,追求享受生活、消费和娱乐消遣的目的。特别是商业环境不仅满足人们消费、消遣、娱乐等的需求,同时给予受众一种休闲放松的环境气氛。为了迎合消费者追求幸福与享受生活的情感需求,在设计中通常使用新奇的造型、独特的色彩、个性的装饰以及多种元素重组等塑造手法。

2.满足人们对社会交流和体验高品质文化内涵的情感需求

公共空间的形成溯源于它的社会交流性和社会生活性。商业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形式,一方面给人们提供商品展示流通的平台,丰富消费者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商业环境的消费者能够体会到人际交往的乐趣和多样的情感体验。商业环境的一个设计趋势就是在场所中提供沟通交流的氛围,并营造出一种社会交往的乐趣性。作为一种具有文化气质的场所,商业环境的营造越来越体现出对公共社会生活的关注。引入社会文化活动使得商业环境的功能不仅是一种纯粹的展品销售活动,还是一种具有浓厚特色和生动魅力的文化活动。

3.满足人们对休闲性、娱乐性的情感需求

商业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购物和娱乐消遣,使得闲暇时间增多的人们能够有一个放松心灵、暂忘社会压力的场所。这使得人们对商业环境的营造有了新的需求一一休闲性、游憩性、娱乐性、交往性等。使消费者感到某种与满足,娱乐体验是传统、古老的一种人类情感需求。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环境中,娱乐性、休闲性能使消费者的身心得到调整和休养。因此,情感设计意义上的愉悦性、快乐性、休闲性等要素成为商业环境设计的重要表现倾向。

4.满足人们对时尚性、个性的情感需求

时尚的概念和载体丰富多样,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尚性常常让人有一种兴奋和新鲜的感觉,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传达出非凡的气质和别样的神韵,进而体现出消费者的个性和不凡的品位。商业环境设计是一种空间形式各要素的综合创作体,场所营造的本身具有很强的时间性特征。如今的商业环境中的时尚性具有新奇感、新颖、转瞬即逝、符号消费等新的特点。时尚、个性的承载体可以是另类的材料如废物的铁器、旧家具、夸张的色彩或者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物品的新奇组合装置等等,在设计师的巧妙安排下使得众多表现元素在环境中重新展示其新的生命力。同时,商业环境营造中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和新材料等也能体现出时尚性和个性特征。

5.满足人们对艺术性的情感需求

商业环境的好与坏、商业环境品质的高与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中的艺术内涵的多少。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在商业环境中赋予深厚的艺术内涵,会使商业环境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具有浓厚艺术性的商业环境中不仅有利于吸引消费者、树立品牌的深层次形象,还能使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有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如一些艺术感较强的商业环境中将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家具作品、绘画作品等充满想像力和形象艺术感的艺术作品有规律的陈列其中,为顾客营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具有梦幻般艺术体验的空间场所。

二、结语

情感化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情知教学理论;网络课程;情感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0―0047―05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年,越来越多网络技术成熟的校园尝试通过开始网络课程以弥补传统的校园教育环境的不足,以期借助网络课程,开辟虚拟学习环境,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化、教育手段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化以及教育机会平等化。有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支持的网络课程的优势有目共睹的,它满载着学校、教师开拓崭新教育空间的希望,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于教与学不利的元素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体现在知识管理之难、交流之难、反馈之难以及学习动机激活之难等方面。[1][2]

为了优化网络课程,提高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兴趣,学者们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出发,围绕着网络课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开发过程与步骤、其教学应用模式与效果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与管理形式、课程本身的维护与管理、支持网络课程的平台的研发乃至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学习风格以及性别差异引起的网络学习差异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尝试[3],他们的讨论主要触及了我国教育部于2003年公布的《网络课程质量认证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提及的网络课程所应具的六大关键特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可用性、技术性、媒体特性和文档资料[4]。《标准》的出台无疑让教师在实践中有章可循;然而,《标准》中的六大特征及其领衔的33个二级指标着眼于网络课程的技术环境以及“认知”的建构,但抓住这些关键特性,是否就能成功地运作一个网络课程呢?

毫无疑问,学习过程是认知与情感共同支配下发生的,其效果也是两者共同作用的成果,如果说实现“知识的直观化、形象化、情感化、个性化、活动化、智慧化是通往素质的必经之路”[5],那么对于无论是用于辅助还是替代传统教学形式的网络课程来说,这也是它理应实现的目标。显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除了上述的“显性环境”,“隐性环境”也是值得重视的,如用以促学的情感策略等。就这个方面的相关讨论不多,也缺乏实证数据支持。为此,本文利用参与性观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基于情感策略的设计如何优化网络课程进行了实证分析,试探讨“情•知教学理论”指导下,哪些情感设计有利于网络课程的软环境的优化。

二 情•知教学理论与网络课程

1 情•知教学理论的内涵

情知教学理论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我国的教育家冷冉先生提出,是由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构成的系统的理性认识体系。冷冉分析、比较了当时的教学论三大主要流派――新行为主义教学论,认知教学论以及情感教学论后,博采众长,整合出独具特色的“情•知教学理论”。该理论体系突出了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的辩证统一,避免了上述三个流派理论之不足及片面性。冷冉认为,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认知”,导致教师的教学方法机械化,教学内容考试本位化,教学效果结论化,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索然。而情•知教学理论的先进性在于其教学心理化的本质和以情化人的核心思想。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具有发动、强化、支配的作用。冷冉把情感因素的功能归纳为三点:一是情感因素与知识、智力一样同属培养目标;二是情感因素与知识基础一样同是学习基础;三是情与知是相辅相成的,情感可以起着推动、调节、维持和定向的作用,促进认知。学生的学业表现优劣受认知即智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如其动机、情感、信念等情感因素的影响来得巨大。因此,教学过程必须建立在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上,才能培养“知、情、意和谐统一、现实的和富有个性的创造力的新人。”[5]

情•知教学理论对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都提出了要求,其内涵可概括为七个方面:(1)亲密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同学关系;(2)适宜的学习环境,无强烈的光、色刺激,无噪音,无恶臭;(3)课堂情调有疑问,有惊讶,有迷惘,有争论,有笑声,而以愉快为基调;(4)学习的情性过程与认知过程时而平行发展,时而合而为一,不存在厌倦和思想溜号;(5)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只在必要的时候,教师才进行讲解、示范和指导;(6)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材的思考性与情绪性因素,给学生以指点,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7)在教会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情知教学,在情知教学的环境中进一步教会学习。[6][7]

一言以蔽之,情•知教学理论富于“人情味”,强调师生/生生关系、环境创设、情感交流、适时反馈、思想引导以最终达致以情促学。

2 情•知教学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课程的情感设计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由两部分组成: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8]。

把情•知教学理论引入网络课程的建构是基于承认学习个体的心理和情感对于学习的成败具有性,从而必须在网络课程里增大情感的导入,在设计与运作网络课程时每个细微支出都配以情感设计。其实,早于1989年Sheerin就提出了网上自主式学习材料应具备7大元素――明确的学习目标、清晰的评分标准(举例说明)、有吸引力的呈现方式、有意义的活动(可促进学习动机、有趣、值得学习)、过程选择(允许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风格)、反馈和均衡的材料结构(配有适合各种水平的学习以及其主要学习目标应大同小异)[9]。在网络技术尚未发达、网络课程远未流行的年代,Sheerin提出的网上自主式学习材料构建清单略为简单,提纲式的清单并无深入解释具体内容与操作,然而其先锋意义在于把大量心理学的元素引入网络材料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并赋予其重要地位,突出感官刺激(通过呈现方式)、动机刺激与维系(通过有意义的活动、反馈)、承认学习风格上的差异。

随着网络学习的铺开,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情感课堂中的情感设计并基于实践经验提出各种建议,众说纷纭。借助情•知教学理论,可把各项设计梳理成氛围与环境创设、师生/生生关系培育、情感交流、反馈、思想引导等五项。

首先,要营造良好氛围与环境,网络课程的建设者首先应在网络教学中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文理念,使学生在一种智慧化、人性化、人文化的学习氛围中自由交流和学习[10],教师要在网络学习环境要体现人文关怀,保持灵活的人际交互和提供多种教学策略。学者们建议教师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和个性特点,另外还可通过BBS、聊天室、电子白板、视频会议等工具来创设更公平、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11];随着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能为网络课程所利用的工具也越来越多,博客也被认为是建立起师生间关联的有效工具,它既有助于实现师生“思想”共享,也有益于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把个人隐性知识与情感显性化的过程中惠泽了学生的情感培养[12]。同时,网络页面的布局与设计、学习导航设计、内容结构划分、利于学生的情感产生和交流的非语言的符号的运用以及网络学习材料的选材等也不容忽视。[13]

除了利用技术,还可以通过有效组织和控制学习活动激发、调动、维持、控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组成协作小组,完成某项任务后在讨论板中分享讨论成果并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互相评价以提高其高层次思维、激发学习动机、培养群体合作意识[14],实践中还发现当教师把协作活动融汇到作业甚至测试中去,学生可在促进合作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能力[15],此外还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减低学业挫败感,构筑健康情感。

此外,反馈方式的改革对学生情感而言是股不容忽视的塑造力量。增大在反馈设计投入,从原则、格式到呈现方式的革新可增加反馈的有效性,同时借助鼓励性、纠错性的语言,时配以亲切的表情符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节学生情感、建立亲切健康的师生关系。[16][17]

三 情感策略优化网络课程环境的研究

1 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情感策略的引入是否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 哪些情感设计对优化网络课程相对有效?

2 研究方法

被试:被试对象为广东某涉外型高校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共计90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73人。所有被试对象在本科一年级下学期修读了《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及网络使用知识。所有被试对象于2006-07学年均参加了历时一学年的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综合英语》辅助课程的学习。

步骤:第一学期始,《综合英语》网络课程按照《标准》中的六大指标33项二级指标进行设计,具备网络课程的教学、作业、测试、反馈评价等核心板块。第二学期始,笔者在第一学期的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尝试以情感设计优化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

设计:实验课程主要从教学、作业、测试、评价反馈四个环节入手,以情感设计为显性技术环境润色,具体操作与目标如下表:

数据:研究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获取数据:(1)Blackboard系统录得的每位被试对象在06-07学年参加《综合英语》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况(含访问次数、关注板块、网络使用习惯等参数);(2)问卷调查:在06-07学年第一、第二学期末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所用问卷相同,由13个问题组成,其中3个为开放性问题,其他10个均采用李科特量表进行测量,1到5分别代表“非常同意/满意”到“非常不同意/满意”。

统计手段:本次调查共收回90份有效问卷。收集到的上述两组原始数据借助SPSS14.0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

四 结果与讨论

1 学生对网络课程的满意度与参与度

从表1和表2可看出,在第二学期末,被试学生对网络课程的满意度有所提高,Paired Samples T检验的结果显示满意度的统计值为:t=-6.671,Sig.=0.00(< .05),同时,置信区间没有跨零;此外,通过由Blackboard平台提供的表3和表4数据统计所得,学生在第二学期探访网络课程的频率(t=-6.027,Sig.=0.00 < .05)和每次停留的时长(t=-4.203,Sig.=0.00 < .05)都有明显增加,因此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基于情感因素的充分考虑而设计的网络课程,及在有效刺激、维持、控制等情感元素的引入后,学生对充满情感关怀的网络课程更为满意,更愿意参加,在经情感优化网络课程环境里的体验持正面态度。

2 学生对网络课程的描述

分别在两个学期期末,学生在给出的同样一套含40个描述网络课程的词汇中,选出10个他们认为最能描述网络课堂特征的词汇时,学生所选的词汇有所变化,可见学生对经情感设计改良后的网络课程的认可度有所提高。除了一些在第一、第二学期均上榜的词汇外,有个别词汇,如“提高学习兴趣”、“导航清晰”进入了排行的前十。另外,“页面设计合理”、“具激励作用”、“具激励作用”等词汇的中选百分率也大大提高,这表明情感设计促使学生对网络课程的态度及情感有正面的变化。而从学生所选出的词汇也可以看出,学生对网络课程的体验的评价正是与设计意图相符的,情感策略与设计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从而也解释了其于网络课程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提高的原因。(如表5)

在所采用的情感设计手段中,以教学博客、个性化材料共享、三文治式评价反馈最受学生欢迎。可见,越是能直接抒感的元素,越能发挥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刺激学生的情感。而一些相对隐性的情感促学手段,如网络协作的活动,受到学生的认可度较低。虽然如此,这些隐性手段的作用不容小觑,由于其不容易被学生感知与测量,因此其效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 结论

经过一年的实验研究发现情感设计的引入提高了学生对网络课程的满意度,刺激了学生参与网络课程的积极性和满意体验。若教师要提升网络教学的效度,就要实现“认知”与“情感”的有机统一,培育网络学习的良好气氛,刺激学生在线学习动机,有意识地增加网络课程中的情感设计,注意使用创造性、审美性、情感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富有情感关怀的教学氛围,消除各种教学障碍,打开以教育为目的的情感渠道,把学生从孤独无助的网络学习体验中解脱出来。而这对网络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在设计之始需充分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年龄层次、文化背景、审美情趣、时代观念、心理需求等,并且应充分了解用户的使用环境与使用习惯,以便设计真正适用于他们的生活和使用环境的课程。如条件允许,设计过程中也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对课程设计进行评估,这样可使得设计的中心一直围绕目标群体,也能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冯静,杜艳.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反思――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协调[J].中国成人教育, 2007,(7):183-184.

[2] 陈兵.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整合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9):98-99.

[3] 谢幼如,刘,高瑞利,尹睿.网络课程的内容分析与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46-49.

[4] 教育部网络课程质量认证标准(2003年)[S].

[5][6] 冷冉.冷冉教育文集[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7] 宋庆泮.“情•知教学”及其实施策略[J].普教研究,1995,(6):46-49.

[8] 李康.网络课程的含义及其教学设计的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6,9:46-49.

[9] Sheerin, S. Self-acces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2324.

[10] 李盛聪,杨艳.网络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7):52-56.

[11] 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J].教育研究,2001,(5):52-54.

[12] 陈美芳,项国雄. Blog在课堂教学辅导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2:30-32.

[13] 吕薇华.创设情知互促的教学格局[J].教育发展研究,2002,9:115-116.

[14] 任瑞仙,张敬环.网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交流[J].中国远程教育,2004,(5)(上):37-40.

[15] 李西刚,王淑娟.网络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交流的不足及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5,(9):68-7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