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特点有哪些基本特征
想象的特点有哪些基本特征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想象的特点有哪些基本特征,希望大家喜欢!
一、想象的特点
想像属于人的高级认识活动,它具有间接性与概括性的基本特征。
根据想像活动是否有自觉的目的性,可把想像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两种。无意想像是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像。有意想像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像。
二、想象的原理和控制方法
人们为什么可以“想象”一些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又要怎么控制“想象”的东西?
●这是因为,人们想象事物时,其实是用各种“类别”的“感子”(感觉到最小微粒)在“组合”,并“模拟”事物的,而这些组合多种多样,所以,当然也可以“组合”出本来没有的事物了。
客观证明:
◆近代心理实验也证明了:人们在思考和选择事物时,与各种类别相关的脑区域的活动变得激烈。
◆其实也可以从人类语言中看出:人类所有的文字都是描述各种“类别”的,但是它们组合在一起却可以描述一个单一的事物;既然人类的.语言就是由各种类别组成的,那么人们的思维工作,当然也是依赖各种类别的。
控制想象结果:
●在这些“组合”中“属性”的组合最为明显,比如:先想象一个“塑料杯子”被一个“烟头”给“烫”到的样子,结果肯定是凹了进去;而现今,您赋予这个“杯子”于“钢铁”的“属性”,然后再“想象”用“烟头”去“烫”它,是不是出现了杯子不再“凹”进去了呢?
●所以就可以用“属性赋予法”来控制各种想象的结果。
按照上述使用逻辑,可以在“差源”、“位源”和“形源”上进行各种组合“推理”和“实验”。而“思想意识”中所谓的“形源”(形体资源,包括具体和抽象)就是“感子”(感觉的最小微粒),再深入一点,可以发现很多“感子”都是事物“属性”的“感子”,最后实验得出以上的事实。
三、想象的作用
1、补充作用:对人类认识活动的补充。
2、预见作用:预见活动结果,指导活动方向。
3、代替作用:满足现实中不能实现的需要。
4、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圣斑现象”:在欧洲的中世纪,发现有一些患有歇斯底里症的病人,当他们想到耶稣基督受难的痛苦时,其手掌和脚掌上就会出现瘀血或溃疡的症状,形同自己受到同样的酷刑一样。
“念动现象”:又叫意动现象,很普遍:
当人们手拿一根系着重锤的直线,闭上眼睛想象重锤作圆周运动时,会发现重锤真的转动起来了。
如想象举重时,会感觉到肌肉的紧张,并能记录到肌肉相应的生物电活动;想象视物引起眼动。
想象不仅可以改善个体的身体状况,也能使人体出现病理性变化。如假孕、误诊、被害妄想症等。
四、运动想象工作原理
为什么人们可以想象到一个运动着的场景?
1.这就好比看“电影”,其实“电影”是由很多个“静止”的画面“快速替换”而是人们感觉到“动”的。而人的大脑也一样,只是把那些连续的“感子”(感觉的最小微粒)“快速替换”让人感觉到“动”,但不一样的是,人可以让整个“动画”的过程的“感子”同时出现,形成一个“轨迹”,而“电影”却不行,它总是要将原来的画面替代掉。
2.为什么敢说大脑“动画”的原理和“电影”一样?因为人“清楚的感知”事物是要一定的时间的,而这段时间就好比是在“拍摄”一个“静止”的画面,而“拍”的“次数”多了,“时间”快了,自然也就“动”起来了。而这些“静止”的场景多了,想象的时候自然也可以“调用”,并拿来当“电影”播放了。
3.使用逻辑:所有的“功能”,只是不同的“差源”在不同的“位源”上通过不同的“形源”所产生的“拼源现象”;所以,我们就可以在“差源”、“位源”和“形源”上进行各种组合“推理”和“实验”。而一个图像的“感子”刚好就充当一张胶带的“底片”,作为“形源”(形体资源)进行拼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