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翻译

  译文

  我们的部队于兰圃休息,在青草丰茂的山坡喂马,在水边的原野用石弹(磻)打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目送着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挥弹五弦琴。一举一动都悠然自得。对大自然的奥妙之道能够心领神会,十分快乐!不禁赞赏《庄子》中那位渔翁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捕鱼工具)的风神。(以上几句委婉地劝谕其兄归隐田园,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放弃军旅生活。)同心同德的郢人已经死了,这些话跟谁多说了都没用。(作者担心嵇喜与他志趣相异,难以接受其劝谕,表示惋惜。)

  注释

  ①兰圃:有兰草的野地。

  ②秣马:饲马。

  ③磻(音波):用生丝做绳系在箭上射鸟叫做弋,在系箭的丝绳上加系石块叫做磻。皋:水边地。这句是说在皋泽之地弋鸟。

  ④纶:指钓丝。

  ⑤五弦:乐器名,似琵琶而略小。

  ⑥太玄:就是大道。“游心太玄”,是说心中对于道有所领会,也就是上句“自得”的意思。

  ⑦筌:捕鱼竹器名。《庄子·外物》道:“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又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鱼忘筌”是“得意忘言”的比喻,说明**是表达玄理的**,目的既达,**就不需要了。

  ⑧郢:古地名,春秋楚国的都城。

  《庄子·徐无鬼》有一段寓言说曾有郢人将白土在鼻上涂了薄薄一层,像苍蝇翅似的,叫匠石用斧子削去它。匠石挥斧成风,眼睛看都不看一下,把白土削干净了。郢人的鼻子毫无损伤,他的面色也丝毫没有改变。郢人死后,匠石的这种绝技也不能再表演,因为再也找不到同样的对手了。这个寓言是庄子在惠施墓前对人说的,表示惠施死后再没有可以谈论的对手。这二句的意思是:像郢人死后,匠石再也找不到与他配合默契的人一样,嵇喜如对自然大道有所领会,在军中也难得解人。

  赏析

  本篇原列第十四首,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自然之道有所领悟。显然这里所写的与其说是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最后诗人用《庄子》中“匠石斫垩”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嵇喜从军远去的惋惜心情。此诗中“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二句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妙句。它以凝练的语言传写出高士飘然出世、心游物外的风神,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与造化相侔的哲理境界。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阅读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1)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原文翻译及赏析1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唐代〕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馀一作余)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黄昏时寒冷的山野变得更加苍翠,秋水日夜缓缓流淌。我拄着拐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渡口一片寂静,只剩斜照的落日,村子里升起缕缕炊烟。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注释: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问的别墅,后归王维。王维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转苍翠:一作“积苍翠”。转:转为,变为。苍翠:青绿色,苍为灰白色,翠为墨绿色。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当作为“缓慢地流淌”解。听暮蝉:聆听秋后的蝉儿的鸣叫。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渡头:渡口。余:又作“馀”。墟里: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可以是倚门看到的第一缕村烟。值:遇到。接舆:陆通先生的字。接舆是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赏析

  本首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此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是很见匠心的。“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之一》)点化而来。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句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这一联是王维修辞的名句,历来被人称道。“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写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但这风景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画在人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感**彩。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就是诗人的形象。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辞》)的陶渊明有几分相似。

  事实上,王维对那位“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这首诗中,不仅仿效了陶的诗句,而且在尾联引用了陶的典故:“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柳先生传》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实则,生正是陶潜的自我写照;而王维自称五柳,就是以陶潜自况的。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末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诗题中的赠字,也便有了着落。

  颔联和尾联,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和景物描写密切结合的。柴门、暮蝉、晚风、五柳,有形无形,有声无声,都是写景。五柳,虽是典故,但对王维说来,模仿陶渊明笔下的人物,植五柳于柴门之外,这是自然而然的。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1、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问的别墅,后归王维。王维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

  2、转苍翠:一作“积苍翠”。转:转为,变为。苍翠:青绿色,苍为灰白色,翠为墨绿色。

  3、潺湲:水流声。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当作为“缓慢地流淌”解。

  4、听暮蝉:聆听秋后的蝉儿的鸣叫。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

  5、渡头:渡口。余:又作“馀”。

  6、墟里: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可以是倚门看到的第一缕村烟。

  7、值:遇到。接舆:陆通先生的字。接舆是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

  8、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译文

  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散。

  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创作背景

  裴迪是王维的好友,两人同隐终南山,常常在辋川“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此诗就是他们的彼此酬赠之作。

  赏析

  此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此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是很见匠心的。“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田园居之一》)点化而来。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句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这一联是王维修辞的名句,历来被人称道。“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写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但这风景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画在人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感**彩。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就是诗人的形象。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辞》)的陶渊明有几分相似。事实上,王维对那位“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这首诗中,不仅仿效了陶的诗句,而且在尾联引用了陶的典故:“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柳先生传》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实则,生正是陶潜的自我写照;而王维自称五柳,就是以陶潜自况的。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末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诗题中的赠字,也便有了着落。

  颔联和尾联,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和景物描写密切结合的。柴门、暮蝉、晚风、五柳,有形无形,有声无声,都是写景。五柳,虽是典故,但对王维说来,模仿陶渊明笔下的人物,植五柳于柴门之外,这是自然而然的。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中允。唐肃宗乾**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王维 唐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①转:变换为。

  ②柴门:树枝编作的陋门。

  ③烟:炊烟。

  ④复值:又碰上。

  【译文】:

  随着天色转晚,山色一片苍翠,秋水整日不停缓缓流动。拄着手杖站在柴门外,迎着风倾听傍晚的蝉鸣叫。渡口还有落日的余辉,村庄里升起袅袅的炊烟。又遇到喝醉酒一位像接舆一样的醉酒狂士,在我面前放声高歌。

  【赏析】:

  诗中风光人物相映成趣,交替出现,充满情趣。诗中有诗,有画,有音乐,秋日的一片景色,衬托出诗人与裴迪闲居的快乐,隐居的情致。诗人与裴迪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隐士,心却是相亲近的。人物形象的描写则反映出两人之间的欣赏与情谊。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2)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其十四

  魏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译文: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我们的部队于兰圃休息,在青草丰茂的山坡喂马。

  流磻*皋,垂纶长川。

  在水边的原野用石弹(磻)打鸟,在长河里钓鱼。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一边目送着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挥弹五弦琴。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一举一动都悠然自得。对大自然的奥妙之道能够心领神会,十分快乐!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不禁赞赏《庄子》中那位渔翁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捕鱼工具)的风神。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同心同德的郢人已经死了,这些话跟谁多说了都没用。

  注释:

  息徒兰圃(pǔ),秣(mò)马华山。

  兰圃:有兰草的野地。秣马:饲马。

  流磻(bō)*皋(gāo),垂纶(lún)长川。

  磻:用生丝做绳系在箭上射鸟叫做弋,在系箭的丝绳上加系石块叫做磻。皋:水边地。这句是说在皋泽之地弋鸟。纶:指钓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五弦:乐器名,似琵琶而略小。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太玄:就是大道。“游心太玄”,是说心中对于道有所领会,也就是上句“自得”的意思。

  嘉彼钓叟(sǒu),得鱼忘筌(quán)。

  筌:捕鱼竹器名。

  郢(yǐng)人逝矣,谁与尽言?

  郢:古地名,春秋楚国的都城。

  赏析:

  本篇原列第十四首,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自然之道有所领悟。显然这里所写的与其说是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最后诗人用《庄子》中“匠石斫垩”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嵇喜从军远去的惋惜心情。此诗中“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二句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妙句。它以凝练的语言传写出高士飘然出世、心游物外的风神,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与造化相侔的哲理境界。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3)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问的别墅,后归王维。王维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

  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

  转苍翠:一作“积苍翠”。转,转为,变为。苍翠,青绿色。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当作为“缓慢地流淌”解。

  听暮蝉:聆听秋后的蝉儿的鸣叫。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

  渡头:渡口。

  余:又作“馀”。

  孤烟:炊烟。

  墟里: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

  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在这里是代指裴迪。五柳:即五柳先生陶渊明。这是诗人自比。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值,遇到。接舆,陆通先生的字。接舆是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翻译:

  秋天的山略显寒意但也愈加显得郁郁葱葱,那条小河也开始缓缓流淌。

  我拄杖倚在我家柴屋门前,和着风的方向听着日暮时分蝉的鸣叫。

  夕阳的余晖洒在那渡头上,一缕烟从村里的烟囱中冒出。

  又碰上裴迪喝醉了,在恰如陶渊明的我前发酒狂。

  赏析:

  这首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新唐书。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这首诗即与裴迪相酬为乐之作。

  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是很见匠心的。“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田园居之一》)点化而来。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句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这一联是王维修辞的名句,历来被人称道。“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写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但这风景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画在人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感**彩。那么,诗人的形象是怎样的呢?请看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就是诗人的形象。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辞》)的陶渊明不是有几分相似吗?事实上,王维对那位“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这首诗中,不仅仿效了陶的诗句,而且在尾联引用了陶的典故:“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柳先生传》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实则,这位先生正是陶潜的自我写照;而王维自称五柳,就是以陶潜自况的。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末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诗题中的赠字,也便有了着落。

  颔联和尾联,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和景物描写密切结合的。柴门、暮蝉、晚风、五柳,有形无形,有声无声,都是写景。五柳,虽是典故,但对王维说来,模仿陶渊明笔下的人物,植五柳于柴门之外,不也是自然而然的吗?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4)

——赠去婢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选2篇)

赠去婢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如海一作:似海)

  译文

  公子王孙竞相争逐在后面,貌美的女子流泪湿透了罗巾。

  一旦进入深幽如海的侯门,从此萧郎便成为了陌路之人。

  注释

  公子王孙:旧时贵族、官僚,王公贵族的子弟。

  后尘:后面扬起来的尘土。指公子王孙争相追求的情景。

  绿珠:**富豪石崇的宠妾,非常漂亮,这里喻指被人夺走的婢女。

  罗巾:丝制手巾。

  侯门:指权豪势要之家。

  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风流多才,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后成为诗词中习用语,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这里是作者自谓。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自己所爱者被劫夺的悲哀,但由于诗人的高度概括,便使它突破了个人悲欢离合的局限,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由于门第悬殊所造成的爱情悲剧。诗的寓意颇深,表现手法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委婉曲折。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上句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即通过对“公子王孙”争相追求的描写突出女子的美貌;下句以“垂泪滴罗巾”的细节表现出女子深沉的痛苦。公子王孙的行为正是造成女子不幸的根源,然而这一点诗人却没有明白说出,只是通过“绿珠”一典的运用曲折表达的。绿珠原是**富豪石崇的宠妾,传说她“美而艳,善吹笛”。赵王伦专权时,他手下的孙秀倚仗权势指名向石崇索取,遭到石崇拒绝。石崇因此被收下狱,绿珠也坠楼身死。用此典故一方面形容女子具有绿珠那样美丽的容貌,另一方面以绿珠的悲惨遭遇暗示出女子被劫夺的不幸命运。于看似*淡客观的叙述中巧妙地透露出诗人对公子王孙的不满,对弱女子的爱怜同情,写得含蓄委婉,不露痕迹。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两句没有将矛头明显指向造成他们分离隔绝的“侯门”,倒好像是说女子一进侯门便视自己为陌路之人了。但有了上联的铺垫,作者真正的讽意就很容易明白,之所以要这样写,一则切合“赠婢”的`口吻,便于表达诗人哀怨痛苦的心情,更可以使全诗风格保持**一致,突出它含蓄蕴藉的特点。“侯门”,对应首句的“公子王孙”;“深如海”的比喻,表达出豪门威逼之下,弱者的绝望感受:无边无际,深不见底,得不到解脱。“一入”、“从此”两个关联词语,概括出寒门情侣长久、无止尽的痛苦,所表达的语气中透露出来的深沉的绝望,比那种直露的抒情更哀感动人,也更能激起读者的同情。“萧郎”和“路人”的鲜明对比,表明面对情人,却只能形同陌路,揭示出豪门**约束人身**、践踏人的情感的冷酷现实。

  从语言上看,这首诗用词很准确。在封建社会里,造成这类人间悲剧的,上自**,下至权豪势要,用“侯门”概括他们,恰当不过,比喻生动形象。诗人以此涛赠给心上人,既写女子的不幸,也描述了自己所爱被劫夺的哀痛,而造成这种痛苦的,正是那些只顾个人喜恶的侯门贵族、公子王孙。作者并没有直接指斥,但诗中流露出的弱者的哀怨、深沉的绝望,却比直露的指斥更厚重,也更能激起读者的同情。诗中的情感实际上也超越了一己的悲欢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赠去婢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如海一作:似海)

  译文

  公子王孙竞相争逐在后面,貌美的女子流泪湿透了罗巾。

  一旦进入深幽如海的侯门,从此萧郎便成为了陌路之人。

  注释

  公子王孙:旧时贵族、官僚,王公贵族的子弟。

  后尘:后面扬起来的尘土。指公子王孙争相追求的情景。

  绿珠:**富豪石崇的宠妾,非常漂亮,这里喻指被人夺走的婢女。

  罗巾:丝制手巾。

  侯门:指权豪势要之家。

  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风流多才,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后成为诗词中习用语,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这里是作者自谓。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自己所爱者被劫夺的悲哀,但由于诗人的高度概括,便使它突破了个人悲欢离合的局限,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由于门第悬殊所造成的爱情悲剧。诗的寓意颇深,表现手法含而不露,怨而不怒,委婉曲折。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上句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即通过对“公子王孙”争相追求的描写突出女子的美貌;下句以“垂泪滴罗巾”的细节表现出女子深沉的痛苦。公子王孙的行为正是造成女子不幸的根源,然而这一点诗人却没有明白说出,只是通过“绿珠”一典的运用曲折表达的。绿珠原是**富豪石崇的宠妾,传说她“美而艳,善吹笛”。赵王伦专权时,他手下的孙秀倚仗权势指名向石崇索取,遭到石崇拒绝。石崇因此被收下狱,绿珠也坠楼身死。用此典故一方面形容女子具有绿珠那样美丽的容貌,另一方面以绿珠的悲惨遭遇暗示出女子被劫夺的不幸命运。于看似*淡客观的叙述中巧妙地透露出诗人对公子王孙的不满,对弱女子的爱怜同情,写得含蓄委婉,不露痕迹。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两句没有将矛头明显指向造成他们分离隔绝的“侯门”,倒好像是说女子一进侯门便视自己为陌路之人了。但有了上联的铺垫,作者真正的讽意就很容易明白,之所以要这样写,一则切合“赠婢”的口吻,便于表达诗人哀怨痛苦的心情,更可以使全诗风格保持**一致,突出它含蓄蕴藉的特点。“侯门”,对应首句的“公子王孙”;“深如海”的比喻,表达出豪门威逼之下,弱者的绝望感受:无边无际,深不见底,得不到解脱。“一入”、“从此”两个关联词语,概括出寒门情侣长久、无止尽的痛苦,所表达的语气中透露出来的深沉的绝望,比那种直露的抒情更哀感动人,也更能激起读者的同情。“萧郎”和“路人”的鲜明对比,表明面对情人,却只能形同陌路,揭示出豪门**约束人身**、践踏人的情感的.冷酷现实。

  从语言上看,这首诗用词很准确。在封建社会里,造成这类人间悲剧的,上自**,下至权豪势要,用“侯门”概括他们,恰当不过,比喻生动形象。诗人以此涛赠给心上人,既写女子的不幸,也描述了自己所爱被劫夺的哀痛,而造成这种痛苦的,正是那些只顾个人喜恶的侯门贵族、公子王孙。作者并没有直接指斥,但诗中流露出的弱者的哀怨、深沉的绝望,却比直露的指斥更厚重,也更能激起读者的同情。诗中的情感实际上也超越了一己的悲欢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5)

——折荷有赠原文翻译及赏析

折荷有赠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翻译

  秋水澄清,嬉戏江湄,红荷鲜美。

  攀折一支碧绿荷叶,戏弄荷心水珠,荡漾荡漾,水珠不成圆。

  你远在天上彩云中,想把莲花赠送给我,太远。

  相思却不能想见,迎着寒冷的秋风惆怅地眺望远方。

  注释

  蕖:芙蕖。荷花的别名。红蕖(荷花盛开的样子)。

  赏析

  此诗开头说,湛蓝的秋江一碧如洗,鲜红娇艳的芙蕖摇曳多情,亭亭玉立,妩媚多姿,使人产生无限爱慕之情。伸手攀荷折蕖,欲赠“秋水伊人”。但遗憾的是,荷上晶莹透亮的露声势浩大,在折攀的刹那间,颗颗泻落,滴入水中,荡漾逝去,“不成圆”三字,既是摹写露珠落水之状,又是一种暗示,隐寓诗人的失落之感,诗情在此暗中一转,由欢愉转为哀恻。第三句,诗人假设采用云之端有一个美丽的佳人,因为天隔一方,只能相思,无因相见,顿生欲求不能的忧思,诗人伫立在秋风之中,眼望秋江,内心无限惆怅悲凉!

  这是一首言志诗,表面上看是作者对一位佳人表达爱慕之情,但从作者的境遇就可知,这里用的手法与屈原将君王比作香草,美人的手法是相同的,这里作者也将自己的君王,或者说是自己的理想比作美人,自己不断追求,但却追求不到,想用莲(谐音怜、恋)来表达自己的爱意,但却终未能实现,而用莲表达此意的在古诗里很多,作者将它用在更深远的意义**。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6)

——王安石《赠外孙》原文翻译及赏析

王安石《赠外孙》原文翻译及赏析1

  【注释】

  (1)凤凰雏:指幼小的凤凰。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外孙。雏,指幼小的,多指鸟类。

  (2)从:放纵,放任。(通假字:通“纵”)

  (3)五车(chē):形容书之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成语“学富五车”即源于此。

  (4)年小:年纪小。

  【译文】

  小外孙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凤凰一样,眉目清秀得比画上的还好看。他小时候就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年纪大些的时候必须读很多的书。

  【赏析】

  这是王安石题赠外孙的七言绝旬,这首诗表明诗人对外孙真挚的爱抚中充满着无限的期望,也表达了诗人尽享天伦之乐的心情。

  王安石有一个外孙叫吴侔。这个孩子长得聪明伶俐,眉清目秀,十分可爱。王安石非常喜爱,热切地希望他将来能够读书成材,于是就写了这首诗。一是为了表达对外孙的.爱怜,二是对他进行教育和勉励。

  “南山新长凤凰雏, 眉目分明画不如。”诗的前两句,用南山的小凤凰比喻外孙的可爱,用画上的人来衬托外孙的好看,描绘出小外孙天真活泼的形象,表现出诗人对外孙的无限爱怜。

  “年小从他爱梨栗, 长成须读五车书。”小外孙伸手向他要东西吃,外祖父从不拒绝,因为诗人知道,“贪吃”这是幼儿的天性。

  由此,诗人联想到外孙将来的发展前途。小时候可以任他无忧无虑地玩耍要吃的,等到他该读书的时侯,就要督促他好好读书,以便使之成为有学问的人。

  “五车书”,是说很多的书。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旧时因称读书多为“学 富五车”。

  这首诗充分抒发了作者对外孙的喜爱之情,揭示了培育后代,使之健康成长的方法,强调了博览群书对于成长的重要性。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7)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

读山海经其十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勐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辰一作:晨)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

  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勐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勐志:勇勐的斗志。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讵:表示反问,岂。

  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勐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勐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勐志固常在”之“勐”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勐”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勐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勐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勐志逸四海”,是**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勐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勐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勐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勐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勐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勐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勐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